语言学概论(厦门大学)习题库3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语言学是一门研究什么的学科?A. 语言的起源和发展B. 语言的结构和功能C. 语言的学习和教学D. 语言的使用和理解答案:B2. 语音学是研究什么的分支?A. 语言的书写系统B. 语言的发音机制C. 语言的语法结构D. 语言的词汇组成答案:B3. 下列哪项不是语言学的主要分支?A. 语音学B. 语法学C. 词汇学D. 心理学答案:D4. 语言的最小意义单位是什么?A. 音素M. 词C. 语素D. 句子答案:C5. 什么是句子?A. 一系列音素的组合B. 一系列词的组合C. 一系列语素的组合D. 一系列句子的组合答案:B...(此处省略其他选择题,以保持试题的完整性)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1. 语言学的两大主要分支是______和______。
答案:语音学;语法学2. 语言的四个基本功能包括: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表达功能;交际功能;思考功能;文化功能3. 语素是最小的______单位。
答案:意义4. 语言的______是指语言随时间的变化。
答案:历时性5. 转换生成语法是由______提出的。
答案:乔姆斯基...(此处省略其他填空题)三、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语言和方言的区别。
答案:语言通常指的是具有独立书写系统和标准化形式的交流工具,而方言则是语言在不同地区或社会群体中的变体,通常没有独立的书写系统,且在语法、词汇或发音上可能有所不同。
2. 解释什么是形态学,并举例说明。
答案:形态学是研究词的结构和构成的语言学分支。
它分析词如何由更小的单位——语素构成。
例如,单词“unbelievable”由前缀“un-”,词根“believe”和后缀“-able”组成。
3. 描述语音学中的音位和音素的区别。
答案:音位是指在特定语言中具有区分意义功能的最小语音单位。
音素是指实际发出的语音声音。
《语言学概论》 期末检测试题3套含答案(大学期末复习资料).doc

期末试卷一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总计20分)1.关于“语言”的定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A.音渡B.音素C.音位D.音节3.在一种语言内部划脑言时,最主要的依据是()A.语法B.语义C.语音D.词汇4.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 一词属于()A.单纯词B.派生词C.复合词D.简缩词5.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A.笼子B.鸽子C.瓜子D.日子6.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7.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8.“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主要差别是()A.理性意义不同B.语体色彩不同C.形象色彩不同D.语气意义不同9.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B.你去请他比较好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0.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一一(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一一(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1.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A.正字法改革B.字符类型改革C.文字类型改革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2.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A.纯粹音译词B.音译兼意译词C.意译词D.仿译词13.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A.通用语汇B.常用语汇C.基本语汇D.专用语汇14.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15.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16.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17.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A.模仿说B.天赋说C.强化说D.刺激反应说18.社会语言学属于()A.理论语言学B.广义应用语言学C.普通语言学D.狭义应用语言学19.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A.异化B.类化C.新语法范畴的形成D.实词虚化20.下列语言中属于粘着语的是()A.苗语B.越南语C.俄语D.日语二、多项选择(每个小题3分,共30分)1.根据舌位的高低,元音可分为()A.高兀音B.央元音C.半高元音D.半低元音E.低元音2.下列汉字的读音中多包含有辅音[飞]的有()A.男B.拉C.拿D.拦E.驴3.下列词中带有前缀的是(%1老鼠%1画家%1阿姨%1超越%1超现实主义4.下列词组叫,带双宾语的是()%1托你一件事%1托你办件事%1请你办这件事%1借你五元钱%1给你一本书5.下列语素中,属于枯着语素的是()%1宏%1伟%1大%1楼%1机6.卞列语言单位中,属于派生词的是()%1律师%1鸟儿%1老婆%1苦头%1文学家7.下列词中,处于同一个语义场的词是()%1桌子%1椅子%1沙发%1柜子%1鞋子8.下列语言属于印欧语系的是()%1法语%1英语%1德语%1阿拉伯语%1维吾尔语9.汉语属于()%1汉藏语系%1汉语族%1屈折语%1孤立语%1粘着语10.下列文字中属于表意文字的是()%1汉字%1中美洲的马雅文字%1古埃及的圣书字%1我国纳西族的东巴文%1古印度的法卢文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符号有视觉符号、听觉和触觉符号三种,语言是一种视觉符号。
《语言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

《语言学概论》考核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以下哪项不属于语言的三要素?()A. 语音B. 词汇C. 语法D. 修辞答案:D2. 语言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以下哪项不是语言的社会属性的表现?()A. 语言是一种交际工具B. 语言是一种思维工具C. 语言是一种物质现象D. 语言是一种文化现象答案:C3. 以下哪个不是音素的分类?()A. 元音音素B. 辅音音素C. 声母音素D. 韵母音素答案:C4. 以下哪个词属于成词词根?()A. 老师B. 学习C. 大D. 看见答案:C5. 以下哪个句子没有语病?()A. 他今天上课迟到了。
B. 他上课迟到了今天。
C. 他迟到了上课今天。
D. 今天上课他迟到了。
答案:A6. 以下哪个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手法?()A. 他像一座山一样高大。
B. 他很高。
C. 他很瘦。
D. 他很胖。
答案:A7. 以下哪个属于句法结构?()A. 主谓宾结构B. 动宾结构C. 形容词短语D. 副词短语答案:A8. 以下哪个不是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A. 东北方言B. 普通话C. 吴方言D. 粤方言答案:B9. 以下哪个不是语用学的分支?()A. 社会语言学B. 心理语言学C. 语义学D. 话语分析答案:C10. 以下哪个不属于语言习得的理论?()A. 刺激-反应理论B. 认知理论C. 社会文化理论D. 构建主义理论答案:D二、填空题(每题3分,共30分)1. 语言的三要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语音、词汇、语法2. 音素分为________音素和________音素。
答案:元音、辅音3. 成词词根和不成词词根的区别是________。
答案:能否单独构成词语4. 句法结构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主谓宾结构、动宾结构、偏正结构5. 现代汉语的方言分区包括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最新语言学概论第三章练习题参考答案PPT课件

9
2.举例说明音素和音位有什么不同。。 1)划分角度:
音素——音质角度(物理属性和生理属性) 音位——区别意义(社会属性) 2 )能否别义: 音位——区别意义 音素——不一定能 一个音位实际上可包括好几个近似的音素。如:
风险数据库表明了识别风险和项目的信息组织方式,它 将风险信息组织起来供人们查询、跟踪状态、排序和产 生报告。
项目工作分解结构
工作分解结构是将项目按照其内在结构或实施过程 的顺序进行逐层分解而形成的结构示意图,它可以 将项目分解到相对独立的、内容单一的、便于管理 的、易于成本核算与检查的工作单元,并能把各工 作单元在项目中的地位与构成直观地表示出来。
5.普通话中“粉笔”连读时,由原来的[ fən214pi214]变 读为[fən35pi214],这种变化属于 ( ④ )
① 顺同化 ② 逆同化 ③ 顺异化 ④ 逆异化
2
5.下列辅音中,属于塞擦音的有( 1234 )
①[tʂ] ②[ tɕ‘] ③[tʂ] ④[tʃ] ⑤[ x ]
6. 以下普通话的材料中,通过重位区别意义的有(25 )
不是。 “爱、压、报”三个音节中字母 a的舌位前 后不同,分别是[a A ɑ ]。
8
作业:
1.举例说明辅音和声母、元音和韵母的区别。 辅音和声母的区别:
1.元音、辅音适用于人类所有语音,声母、韵母只 是汉语音节的构成成分。
2.声母由辅音构成,但辅音不等于声母。只有汉语 中的辅音且出现在音节前面时,才能叫声母,不出现 在音节前面,就不能叫声母,如[ŋ][nan]。 元音和韵母的区别:
语言学概论 课后参考答案 Charpter3-4 杨 厦门大学

Keys to Linguistics of Xiamen UniversityCharpter 33.1.11. A word is characterized with the following four features: (1) A word is a sound or combination of sounds which we make voluntarily with our vocal organs. (2) A word is symbolic, i.e. it stands for something else, such as objects, happenings or ideas. (3) A word is part of the large communication system we call language. (4) Words help human beings to interact culturally with one another.2. The relation between the sound or sound combination of a word and its meaning is almost always arbitrary. There is no log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sound or the combination of sounds which stands for an entity (including a thing, a happening or an idea) and the entity itself. On the one hand, the same sound may stand for different entities in different languages. On the other hand, the same meaning can be represented by different sound of combination of sounds.3. Apart from the conceptual meaning (also called "denotative", "logical" or "cognitive" meaning),a word normally has various associated meanings, including the connotative meaning, social meaning, affective meaning, reflected meaning, and collocative meaning. We can turn to the dictionary for its conceptual meaning. As for its various associated meanings, however, we have to relate the word with its context, including the linguistic context as well as the context of situation and the context of culture.3.1.21. In (prep.) practice (n.), writers (n.) on (prep.) style (n.) have (primary v.) differed (full v.) a (det.) great (adj.) deal (n.) in (prep.) their (pron.) understanding (n.) of (prep.) the (det.) subject (n.), and (conj.) one (num.) source (n.) of (prep.) disagreement (n.) has (primary v.) been (full v.) the (det.) question (n.) "To (prep.) what (pron.) or whom (pron.) do (primary v.) we (pron.) attribute (full v.) style (n.)? In (prep.) the (det.) broadest (adj.) sense (n.), STYLE (n.) can (modal v.) be (primary v.) applied (full v.) to (prep.) both (adv.) spoken (adj.) and (conj.) written (adj.), both (adv.) literary (adj.) and (conj.) non-literary (adj.) varieties (n.) of (prep.) language (n.); but (conj.) by (prep.) tradition (n.), it (pron.) is (full v.) particularly (adv.) associated (full v.) with (prep.) written (adj.) literary (adj.) texts (n.), and (conj.) this (pron.) is (full v.) the (det.) sense (n.) of (prep.) the (det.) term (n.) which (pron.) will (modal v.) concern (full v.) us (pron.).2. No. These two categories of words have different distribution in speech and writing. Lexical words denote objects, happenings, ideas and their attributes, features, and/or manners, thus relating the words with entities existing outside the text. Grammatical words, instead, denote certain grammatical meanings, thus relating one element within the text with another. In speech there are more grammatical words, while in writing there are more lexical words. Moreover, the more formal the style is, the more lexical words there are.3. Open-class words refer to those classes of words to which we can add new words. In English, nouns, notional verbs, adjectives and adverbs belong to this category. Such words normally convey certain semantic contents and thus are also called "content words". Closed-class words refer to those classes to which new words can hardly be added. In English, closed-class words include pronouns, determiners, conjunctions, relatives, prepositions, auxiliary verbs, modal verbs and the linking verb"to be". Their roles in the linguistic system are partly or wholly grammatical and thus are also called "grammatical words".3.2.11. 1) un- + bear + -able 2) watch + -ful 3) person+ -ify (i) + -cation4) un- + exception + -al + -ly 5) un- +educate +-(e)d 6) inspir(e) + -ing7) soft + heart + -ed 8) horse + man + -ship2. 1) 3: geo- + -graph + -y 2) 4: inter- +nation + -al + -ly 3) 2: forget + -(t)en4) 1: Washington 5) 2: inform + -ation 6) 4: industry (i) + -al +-iz(e) + -ation7) 3: pre- + dominat(e) + -ant 8) 2: pre- + conscious3. The plural s has 5 morphologically-conditioned allomorphs: (1) -(e)s, as in "cats", "matches"; (2) -(r)en: as in "oxen", "children"; (3) -e-: as in "men", "women"; (4) -ee-, as in "feet", "teeth"; and (5) zero, as in "sheep", "deer".3.2.21. 1) inspire: into 2) intransigent: not 3) insufficient: not 4) insert: into5) insoluble: not 6) intact: not 7) impenetrable: not 8) immutable: not9) illicit: not 10) irretrievable: not2. 1) prince - princess 2) emperor - empress 3) waiter - waitress 4) Paul –Paula 5) fiancé - fiancée 6) hero - heroine 7) king - queen8) ox - cow9) wolf - she-wolf 10) doctor- woman doctor3. 1) operation - operations 2) responsibility - responsibilities3) proposal - proposals 4) modernize - modernization5) beautify - beautifies 6) activate - activates7) funny - funnier 8) friendly - friendlier3.3.11. Inflection refers to the process of adding an affix to a word or changing it in some other way according to the grammatical rules of the language. English inflections are used to express certain grammatical meanings: the plural morpheme {s} to change the noun into the plural-number form, the generative-case morpheme {'s} to indicate the relation of possession, the feminine-gender morpheme {ess} to change the masculine noun into its corresponding feminine-gender form, the third-person singular {s} to change the verb into the third-person singular form, the -ing participle {ing} to change the verb into the -ing participle, the past-form morpheme {ed} to change the verb into the past-tense form, the past-participle morpheme {ed} to change the verb into the -ing participle, the comparative {er} to change an adjective into the comparative-degree form, and the superlative {est} to change an adjective into the superlative-degree form.2. No, inflection is not universal. Different languages have different morphology. There are languages, like Latin and Sanskrit, which abound in inflectional morphemes. There are also languages, like Chinese, which have no inflectional morphemes. Between these two extremes are some intermediate languages, like English, which have comparatively few inflectional morphemes than languages of the first category.3. Omitted.3.3.21. 1) password: word to be passed 2) housewife: wife in charge of a household3) sunshine: shine of the sun 4) milkman: man who sells or delivers milk5) sunflower: plant whose flower faces the sun6) apple pie: pie consisting of a filling of apples7) mosquito net: net to prevent mosquitoes 8) daydream: dream in the daytime9) freezing-point: point at which a liquid freezes 10) flashlight: light of a flash2. Abbreviation refers to the way in which a longer word or expression is abbreviated or shortened. In both English and Chinese, longer words can be abbreviated via clipping, blending, and initials and acronyms. However, differences exist. While English words are made up of letters which can be pronounced into syllables, Chinese words are made up of characters each of which is normally pronounced as a separate syllable. While the English language differentiates blending, initials and acronyms, the Chinese language makes no such differentiation. In Chinese, the major approach to abbreviating a longer expression is usually to combine the first character of each of the constituent words into a shortened expression, in which the constituent characters are pronounced individually. Another commonly-used way of abbreviation in Chinese is to combine a numeral and the head word of a series of parallel constructions, as in "四化".3. The English language normally adds new words to its vocabulary through coinage, compounding, derivation, abbreviation, imitation, and borrowing.3.4.11. 1) 11:他/在/学校/表现/很/好/,是/个/优秀/学生/干部/。
语言学概论历年题目与答案

第一部份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1.关于“语言”的概念,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BA.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 B.语言就是人们说出来的话 C.语言的客观存在形式首先是有声的口头语言 D.语言是一个符号系统2.关于“言语活动”、“语言”和“言语”三者之间的关系,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A.“语言”等于“言语活动”减去“言语” B.“语言”是要紧的,而“言语”是次要的C.“言语”是“言语活动”中的社会部份 D.“语言”是从“言语活动”抽象出来的一个均质的系统3.索绪尔创立的语言学可以称为 CA.传统语言学 B.历史比较语言学 C.结构主义语言学 D.社会语言学4.从音质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BA.音渡 B.音素 C.音位 D.音节5.[p‘]的发音特点是 AA.双唇送气清塞音 B.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C.舌尖前送气清塞音 D.舌尖前不送气清塞音6.下列各项中,都是不圆唇元音的一组是 DA. [i,u] B. [e,o] C. [A,y] D. [?,a]7.说话人根据表达需要有意识地加上去的句重音是 DA.节律重音 B.语法重音 C.固定重音 D.强调重音8.下列关于语汇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DA.语汇是有意义的能独立使用的语言单位 B.语汇是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 C.语汇是固定词组和熟语的总汇 D.语汇是一种语言中词和语的总和9.从词的构造方式看,汉语“健儿”一词属于 CA.单纯词 B.派生词 C.复合词 D.简缩词10.下列各个汉语词语中的“子”是词根语素的是 CA.笼子 B.鸽子 C.瓜子 D.日子11.下列关于语法的表述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CA.语法是关于词的构成变化和词构成词组和句子的规则B.语法是说本族语的人的直觉知识和约定习惯C.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要素互不相关的规则D.语法是与语音、语汇等相比变化较慢的现象12.在“这些书我看过了”那个语言片段中,“这些书”和“我看过了”的性质是 AA.既是成分也是组合 B.是成分,不是组合 C.是组合,不是成分 D.不是成分也不是组合13.下列关于词义模糊性的表述中,正确的一项是 AA.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模糊,中心区域明确 B.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明确,中心区域模糊 C.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中心区域都模糊 D.词义所指范围边缘区域可能模糊14.“哈巴狗”和“狮子狗”指的是同一种狗,二者在词义上的要紧不同是 CA.理性意义不同 B.语体色彩不同 C.形象色彩不同 D.语气意义不同15.下列各项中,含有降级述谓结构的是 CA.他申请去北京进修 B.你去请他比较好 C.他取下了挂在墙上的地图 D.他害怕老师批评他16.下列各项中,甲和乙之间是预设关系的是 BA.(甲)他有一件西服——(乙)他有一件衣服B.(甲)他的西服破了——(乙)他有一件西服C.(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人借给他一本《红楼梦》D.(甲)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红楼梦》——(乙)那个学生借给他一本书17.1956年我国推行汉字简化方案,将繁体字改成简体字,这属于 AA.正字法改革 B.字符类型改革 C.文字类型改革 D.字符类型和文字类型改革18.汉语中的“基因”来自英语的gene,从该词产生的方式看,“基因”属于 BA.纯粹音译词 B.音译兼意译词 C.意译词 D.仿译词19.从语言的发展演变来看,语汇系统中最不易发生变化的是 CA.通用语汇 B.常用语汇 C.基本语汇 D.专用语汇20.关于社会方言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A.社会方言大多是在语言的相互接触中形成的 B.社会方言是随着社会的社群分化而产生的 C.一种语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 D.一种方言的内部有可能形成社会方言21.关于共同语的形成,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CA.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已经消失 B.并不意味着方言分歧将会扩大 C.并不意味着方言最终将被取代 D.并不意味着语言已经实现统一22.关于语言规范化的推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BA.主要由权威机构提出具体的规范意见 B.主要由权威机构强制推行 C.主要通过教育机构、大众传媒等渠道向社会推行 D.主要是一个积极引导社会公众自觉遵守的过程23.关于语言获得的原因,下列学说中偏重于内部条件解释的是 BA.模仿说 B.天赋说 C.强化说 D.刺激反应说24.基本上不能说话,但仍能听懂别人说话,这种症状的失语症是 BA.失读症 B.布洛卡失语症 C.失名症 D.维尔尼克失语症25.关于“中介语”现象,以下说法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 CA.“中介语”既不同于母语又不同于外语 B.“中介语”是不断地从母语向外语靠近的语言形式 C.即便是较高级的“中介语”也不能用于交际 D.“中介语”越到外语学习后期进展就越慢26.词典最常见的分类是 DA.语言词典和历史词典 B.描写词典和历史词典 C.百科词典和历史词典 D.百科词典和语言词典二、多项选择题27.语流中有些音在发音上变弱,这种现象叫弱化。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

《语言学概论》习题与答案(解答仅供参考)一、名词解释1. 语言符号:语言符号是语言的基本单位,由能指和所指两部分组成,能指是符号的语音形式,所指是符号的意义。
2. 语素:语素是语言中最小的有意义的语言单位,不能再进一步分解为更小的有意义的单位。
3. 句法结构:句法结构是指语言中词语按照一定的规则组合起来的形式,包括短语结构和句子结构。
4. 语境:语境是指语言使用的环境,包括语言交际的情景、说话人的身份、听者的期待等因素,对语言的理解和使用有重要影响。
5. 社会语言学:社会语言学是研究语言与社会之间关系的学科,包括语言的社会变异、语言与社会阶级、性别、族群等因素的关系等。
二、填空题1. 语言的三大基本功能是交际功能、思维功能和______功能。
(文化功能)2. 语言的音位系统包括音素和______两个层次。
(音节)3. 语言的语法范畴主要包括时态、体、人称、数和______等。
(性)4. 语言的演变主要表现为词汇的增减、语法结构的变化和______的变化。
(语音)5. 语言的交际过程包括编码、发送、传递、接收和______五个环节。
(解码)三、单项选择题1.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特征?(D)A. 社会性B. 符号性D. 固定性2.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音位特征?(C)A. 对立性B. 相关性C. 模仿性D. 系统性3.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的变体?(B)A. 地域方言B. 书面语C. 社会方言D. 个人语言4. 下列哪个选项不属于语言的内部结构?(D)A. 词汇B. 语法C. 语义D. 语用5. 下列哪个选项不是语言接触的结果?(A)A. 语言分化B. 语言融合C. 语言借用D. 语言干扰四、多项选择题1.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音位特征?(ABCD)B. 相关性C. 系统性D. 情景性2.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社会功能?(ABCD)A. 交际功能B. 思维功能C. 文化功能D. 认知功能3.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变异现象?(ABCD)A. 语音变异B. 词汇变异C. 语法变异D. 语用变异4.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类型学分类依据?(ABC)A. 词序B. 虚词C. 形态D. 语调5. 下列哪些选项是语言的交际原则?(ABCD)A. 合作原则B. 礼貌原则C. 关联原则D. 方式原则五、判断题1. 语言是一种自然现象。
语言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

语⾔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语⾔学概论试题及参考答案、填空题(每空1分,共15 分)1、()的建⽴,使语⾔学摆脱了过去的附庸地位,成为⼀门独⽴发展的科学2、语⾔符号的形式是(),语⾔符号的内容是()3、⼀个⾳节可以没有起⾳和(),但决不可缺少()。
4、⽅⾔词是诣()。
5、附加在词根上,⼀般表⽰附加性词汇意义的语素叫()。
6、交际的基本单位是()。
7、语法⼿段可以分⼒两⼤类型:()和()。
8、语⾔发展有两个特点:()和()。
9、根据语⾔的亲属关系对语⾔的分类叫做(),也叫做()。
10、⽂字起源于()。
⼆、单选题(每题1分,共15 分)1、社会语⾔学属于()①理论语⾔学②⼴义应⽤语⾔学③普通语⾔学④狭义应⽤语⾔学2、元⾳[]的名称是()①⾆尖后⾼圆唇元⾳②⾆尖前⾼圆唇元⾳③⾆尖后⾼不圆唇元⾳④⾆尖前⾼不圆唇元⾳3、下列汉字的读⾳中,包含有三合元⾳的是()①邮②欧③玩④农4、汉语普通话⾳节结构()①最长由三个⾳素组成②最长由四个⾳素组成③最长由五个⾳素组成④最短由两个⾳素组成5、下列词中,属于单纯词的是()①玻璃②⿊扳③语⾔④红旗6、下列词中,属于复台词的是()①傻⼦②席⼦③天⼦④椅⼦7、下列词组中,属于多义的是()①两只学⽣送的花瓶②两位学⽣送的花瓶③两只学⽣送的花篮。
④两个学⽣送的花篮8、下列词中粗体的成分,属于同⾳关系的是()①杜鲁门——杜绝②负荆⼀负担③忽然--突然④花朵——浪花9、英语的‘ foot ”(脚,单数)变为“ feet ”(脚,复数)运⽤的语法⼿段是()①附加②异根③内部屈折④重叠10、汉语普通话中的:“卡通⽚”中的“卡”是⼀个()①语素②⾳节③前缀④词11、汉语中的:“了、着、过”在古代具有实实在在的词汇意义,到现代变成只表语义的助词,这属于()①异化②类化③新语法范畴的形成④实词虚化12、下列语⾔中属于粘着语的是()①苗语②越南语③俄语④⽇语13、在⼀种语⾔内部划脑⾔时,最主要的依据是()①语法②语义③语⾳④词汇 14、下列词的词义,属于词义缩⼩的是()①“⽪”原指兽⽪②“涕”原指眼泪③“⽡”原指⼀切烧好的上器④“江”原捐“长江”15、⼈类⼏种古⽼⽂字的原始字形,都是()①象形的②会意的③表⾳的④形声的三、多选题(在本题的每⼀⼩题的备选答案中,正确答案有三个或三个以上。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音长、音高、音强和音质的联系?
6、语音的社会性表现在哪些方面?
7、国际音标有哪些优点?
8、元音和辅音的区别有哪些?
9、音位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关 10、音位、音素、音位变体的 系?
何 11、条件变体和自由变体有 区别?
并 本 则 12、划分和归 音位的基 原 是什么?
总 言 言 13、为什么说音位 是属于具体语 或方 的?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⑩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p] [f]-[v] [ ]-[ ] [n]-[l] [y]-[i] [y]-[u]
三、名词解释
1、 语音 2、音质 3、音素 4、音标 5、半元音体 11、超音质音位 12、音高 13、音强 14、音长 15、区别性特征 16、二合元音 17、复辅音 18、语流音变 19、同化 20、异化 21、弱化 22、脱落 23、历史音变 24、语音规律
2、指出下列各组音素的区别特征。
[p‘]-[p]
/ 送气性 不送气性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f]-[v] [ ]-[ ] [n]-[l] [y]-[i] [y]-[u]
/ 清音性 浊音性 / 舌尖前 舌尖后 / 鼻音性 口音性 /展 圆唇性 唇性 / 前音性 后音性
言 统 致包括 内容 14、特定语 中的音位系 大
哪些 ?
言 言 统 差 15、不同语 或方 音位系 的 异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约 16、语音规律的制 条件主要有哪些?
演 包括 内容 17、音位体系的 变 哪些 ?
18、举例说明语音的同化与异化、弱化与脱落。
五、讨论题
1、试比较汉语普通话中[ - - ] 所能出现的各种语音环境,为什么汉语拼音方案 中只用一个字母代表它们?
2、 舌头
3、 音素
4、 元音、辅音
否 5、 舌位前后、舌位高低、圆唇与 法 6、 发音部位、发音方
10、清浊
11、拉丁
12、音位
13、音位变体
量 14、调位、 位、时位
15、音节、结构
6 腹 尾 1 、声母、韵母、声调;韵头、韵 、韵 、音质、调位
17、同化、异化、弱化、脱落
81 、异化
二、分析题
2、汉语普通话中元音[ ε]归并为几个音位比较合适? 2、汉语普通话[ 、 ’ ] [ 、 ’ ] [ 、 ’ ] [ ’]归并为几组音位比较 合适?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参考答案(解题要点):
一、填空题
1、生理、物理、社会 2、音高、音强、音长、音质 力 共鸣 3、动 器官、发音体、 腔 1、 主动或积极、被动或消极
四、思考题
1、 与其他声音相比,语音的突出特点是什么? 2、在没有看见人的情况下,为什么我们能分辨出是男子说话还是妇女说话?是大人说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话还是小孩说话来呢?
3、举例说明什么是音素?为什么要强调在一次发音中来辨别音素?
4、造成不同音质的原因有哪些?
2、语音同其它声音一样,也具有( )( )( )( )四个要素。 3、人类的发音器官可分为( )( )( )三大部分。 4、在发音器官中,唇、舌头、软腭、小舌、声带等是能够活动的,叫做( ) 发音 器官;上齿、齿龈、硬腭等是不能活动的,叫做( )发音器官。 5、口腔中最为灵活的发音器官是( ) 6、从自然属性角度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是( )。 7、根据发音特点,音素可以分为( )和( )两类。 8、每个元音的音质是由( )( )( )三个方面的因素决定的。 9、辅音的发音特点是主要由( )和( )两个方面决定的。 10、[t]—[d]的区别性特征表现为( )对立。 11、汉语拼音方案是以( )字母为基础制订的。 12、语音中具有辨义作用的最小单位是( )。 13、一个音位通常是归纳几个音素的结果,那么,属于同一音位的几个音素叫( )。 14、一般把具有辨义作用的音高、音强、音长形成的音位分别叫做( )( )( )。 15、( )是听觉上能够自然辨别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它也是语音中最小的( ) 单位。 16、汉语的音节通常可以分为( )、( )和( )三部分,其中韵母又分( )、 ( )、( )三部分,声母和韵母是由( )音位构成的,声调由超音质音位的( ) 构成的。 17、常见的语流音变主要有( )( )( )( ) 四种。 18、我们在念“老虎”时,通常要把“老”念成类似阳平,这种变化叫做( )。
二、分析题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元音或辅音。 ① 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 ②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③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④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⑤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⑥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⑦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⑧ 舌尖中浊鼻音; ⑨ 舌根清擦音;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习题
三、名词解释
: 含 意 言 物 外壳 式 1、语音 人类发音器官发出的 有一定 义的声音,是语 的 质 (表现形 )。
: 本 ” 色” 2、音质 语音的性质,是一个音区别于其他音的基 特征,又叫 音 。它决定于声
波的形式。
: 言 按照 色 3、音素 是人类语 在一次发音中 音 的不同划分出来的最小语音单位。
1、根据发音特点描述,分别写出相对应的元音或辅音。 ① 舌面后半低圆唇元音; ② 舌面前半高不圆唇元音; ③ 舌面前低不圆唇元音; ④ 舌面后高圆唇元音; ⑤ 舌面前高圆唇元音;ִ ⑥ 舌面后半高不圆唇元音。 ⑦ 双唇不送气清塞音; ⑧ 舌尖中浊鼻音; ⑨ 舌根清擦音; ⑩ 舌尖前送气清塞擦音; ‘
A-PDF OFFICE TO PDF DEMO: Purchase from to remove the watermark 《语言学概论》第一章习题
厦门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语言教研室
【练习与思考】
一、填空题
1、语音的发音、传递、感知三个环节,分别对应于语音的( )( )( ) 三个方面的属性。
:广 切 记 符号 狭 记 目 4、音标 义的音标指一 标 语音的 , 义的音标指标 音素的音标。 前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