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成药配方详解:济生肾气丸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组成剂量是多少

金匮肾气丸的配方组成剂量是多少
金匮肾气丸是一种中医药方,主要用于治疗肾虚所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耳鸣
等症状。
其配方组成主要包括生地、鹿角胶、茯苓、山药、牡蛎、肉蓉、熟地、五味子、山萸肉、横竹、杜仲等中草药。
这些中药组成的剂量也都经过严格的配比,用量和比例是非常重要的。
具体而言,金匮肾气丸的配方组成剂量如下: - 生地黄:30克 - 鹿角胶:15
克 - 茯苓:15克 - 山药:15克 - 牡蛎:30克 - 肉蓉:30克 - 熟地:15克 - 五味子:6克 - 山萸肉:10克 - 横竹:10克 - 杜仲:10克
以上各味中草药的剂量都是按照传统的中医药理论、临床经验以及药材性味归
经等综合因素来确定的,经过临床验证具有明显的疗效。
在制备金匮肾气丸时,各味药材应按照上述剂量比例精确搭配,煎煮后方可达到预期的药效。
需要注意的是,金匮肾气丸虽然是中药方剂,但使用时最好遵医嘱,在专业医
师的指导下合理使用,不可随意更改剂量或配方组成,以免对身体造成伤害。
在使用金匮肾气丸的过程中如遇身体不适需要及时告知医生并停止使用。
肾气丸的组成及功能主治

肾气丸的组成及功能主治一、肾气丸的组成肾气丸是由多种中草药配方而成的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以下几种:1.淫羊藿:具有补肾壮阳、温肾固脱的作用,可增强肾脏功能。
2.山药:具有益气养阴、健脾补肺的功效,能滋养肾脏、益精补肾。
3.巴戟天:具有补肾壮阳、滋肾填精的作用,可提高男性性功能。
4.麦冬:具有滋阴清热、益胃生津的功效,可保护肾脏功能。
5.枸杞子:具有滋肾养肝、明目益气的作用,对肾脏有保护作用。
6.桑螵蛸:具有滋阴益肾、养血安神的功效,可改善肾气不足的症状。
7.黄精:具有滋阴益肾、清热解毒的作用,可增强肾脏功能。
二、肾气丸的功能主治肾气丸作为一种中药制剂,具有以下功能主治:1.补肾壮阳:肾气丸中的淫羊藿、巴戟天等成分具有补肾壮阳的作用,可改善男性性功能障碍、阳痿早泄等问题。
2.温肾固脱:肾气丸中的淫羊藿、山药等成分能够温肾固脱,治疗肾脏脱垂、尿频尿急等症状。
3.益精补肾:肾气丸中的山药、巴戟天等成分具有益精补肾的作用,可改善精子质量、提高生殖能力。
4.养肾补肺:肾气丸中的山药、枸杞子等成分具有养肾滋阴、调理肺脏的效果,对肾虚引起的肺热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5.清热解毒:肾气丸中的黄精等成分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可用于热毒引起的肾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6.滋阴益肾:肾气丸中的麦冬、桑螵蛸等成分能够滋阴益肾,对于肾阴不足、阴虚引起的症状有一定的缓解作用。
综上所述,肾气丸主要成分含有多种补肾壮阳、温肾固脱、滋阴益肾的中草药,其功能主治包括补肾壮阳、温肾固脱、益精补肾、养肾补肺、清热解毒、滋阴益肾等。
适用于肾虚引起的阳痿早泄、尿频尿急、肾脱垂等症状,同时也可用于改善生殖能力、调理肺脏、缓解肾炎尿路感染等疾病。
济生肾气丸的功能主治

济生肾气丸的功能主治1. 产品简介济生肾气丸是一种中药丸剂,由多种草药组成。
它以补益肾气、调理肾脏功能为主要作用,具有一定的功能主治。
2. 功能主治济生肾气丸具有以下功能主治:•补益肾气:济生肾气丸主要成分是一些天然草本植物,这些成分能够补益肾气,增强肾脏功能,改善肾脏亏虚造成的各种不适。
•健脾益肾:济生肾气丸中的某些草药的作用还可以帮助健脾益肾,促进消化吸收,提高身体的免疫力和抵抗力。
•补血壮阳:济生肾气丸中的一些成分还具有补血壮阳的作用,可以改善肾虚所导致的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等问题。
•温补腰膝:济生肾气丸中的药材中有一些具有温补腰膝的功效,可以减轻腰膝酸软、腰膝冷感等不适症状。
•健脑安神:济生肾气丸中的成分还具有一定的健脑安神的作用,可以缓解精神压力,改善失眠、多梦等问题。
3. 使用方法•用法用量:一般建议每次口服6-9克,每日2次,温开水送服。
•注意事项: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在使用济生肾气丸前应先咨询医师。
遵医嘱使用,按时用药,并在医生指导下进行调整用量。
4. 适用人群济生肾气丸适用于以下人群:•肾气亏虚、肾阳不足的人群;•腰膝酸软、腰膝冷感的人群;•性功能减退、阳痿早泄的人群;•脾胃功能衰弱、免疫力较差的人群;•精神压力较大、失眠多梦的人群。
5. 不良反应济生肾气丸一般属于中药制剂,多为天然草本植物提炼的成分,副作用较少。
但个别患者可能会出现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如出现不适,应立即停止使用并就医。
6. 贮藏济生肾气丸应贮存在干燥、阴凉处,远离阳光直射。
7. 注意事项•本品为中药制剂,不可替代正规药物治疗。
•忌辛辣、生冷、油腻食物。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老年患者在使用前应先咨询医师。
•对本品过敏者禁用,过敏体质者慎用。
•请将本品放在儿童无法接触的地方。
以上是对济生肾气丸功能主治的介绍,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如需进一步了解该产品,请咨询医生或药师。
肾气丸的处方与功能主治

肾气丸的处方与功能主治一、肾气丸的处方肾气丸是一种中药配方,主要由以下草药组成:1.金樱子:15克2.桑叶:15克3.当归:10克4.巴戟天:10克5.熟地黄:15克6.黄精:10克7.枸杞子:10克以上草药按照一定比例配伍,经过研磨和制成肾气丸供患者服用。
二、肾气丸的功能主治肾气丸作为一种传统中药,具有以下主要的功能和主治作用:1.补肾益气:肾气丸的主要作用是补益肾脏,增强肾脏的功能。
肾脏在中医学中被认为是人体的主要精气之源,它主管着生殖、生长和发育等重要功能。
肾气丸能够补充肾脏的气血不足,增强肾脏的功能,调节人体的生理机能。
2.滋补肾阴:肾气丸中的成分中含有一些具有滋阴作用的草药,如熟地黄和黄精等。
这些药物能够滋补肾阴,调节人体的阴阳平衡,增强肾脏的阴性功能。
对于肾阴不足引起的眩晕、腰膝酸软等症状,肾气丸能够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
3.强壮筋骨:肾气丸中的草药成分还包括一些滋补骨髓、强壮筋骨的药物,如巴戟天。
巴戟天具有补益肝肾、强壮筋骨的功效,可以改善肾阴不足导致的腰膝酸软、筋骨无力等症状。
4.健脾益肺:肾气丸中的一些草药,如桑叶、金樱子等,具有健脾益肺的作用。
这些草药能够调节脾脏和肺脏的功能,促进气血运行,增强人体的免疫力,改善脾肺不足引起的疲乏无力、食欲不振等症状。
总之,肾气丸通过补益肾脏、滋补阴阳、强壮筋骨、健脾益肺等多个方面的作用,可以改善肾阴不足、肾气亏损引起的各种症状,调节人体的生理功能,提高机体的抗病能力。
以上是对于肾气丸的处方与功能主治的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如果您需要进一步了解,建议咨询中医专家或药师。
济生肾气丸的配方组成

济生肾气丸的配方组成
济生肾气丸是一种中药方剂,主要用于治疗肾虚引起的各种症状,如腰痛、遗尿、性功能障碍、头晕耳鸣等。
济生肾气丸的配方组成非
常复杂,首先需要选取多种中草药,然后根据一定的配伍原则进行组合,最终制成药丸。
以下是济生肾气丸的配方组成步骤:
1.药材选用:首先要选用多种中草药,包括杜仲、肉苁蓉、白术、山茱萸、枸杞子、菟丝子、巴戟天、桑螵蛸、淫羊藿等。
2.按照中药配伍原则进行组合:中药配伍原则是中医药学的重要
理论之一。
在配制济生肾气丸的配方中,必须要按照中药配伍原则进
行组合。
例如,杜仲和巴戟天具有温中益气的作用,肉苁蓉和淫羊藿
具有滋阴壮阳的作用,需要相互搭配使用。
3.药材炮制:药材在制成济生肾气丸前,需要经过一定的炮制过程,例如炒、制、破等过程。
4.加入辅料:经过以上步骤后,需要加入一定量的辅料,如龟板胶、黄精、蜜等,以便于制成济生肾气丸。
5.制成药丸:最后一步是将各种原料按照一定比例制成药丸,这
个过程需要注意药丸大小和药力。
总的来说,济生肾气丸的配方组成非常复杂,需要选用多种中草药,并且按照中药配伍原则进行组合,才能达到最好的疗效。
在制造
过程中,要注意各个步骤的顺序和细节,否则会影响药丸质量和疗效。
济生肾气丸

济生肾气丸济生肾气丸,中医方剂名。
出自《张氏医通》卷十六。
具有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效。
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疲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别名】加味肾气丸(《济生》卷四)【组成】肉桂,附子(制),牛膝,熟地黄,山茱萸(制),山药,茯苓,泽泻,车前子,牡丹皮。
【用法用量】口服。
丸剂:水蜜丸一次6g,小蜜丸一次9g,大蜜丸一次1丸,一日2~3次,片剂:一次6片,一日3次。
【功用】温肾化气,利水消肿。
【主治】肾阳不足、水湿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疲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方义】方中肉桂辛甘大热。
制附子辛大热有毒,均善补火助阳;牛膝酸甘性平,苦泄下行,善补肝肾、强腰膝、利尿。
三药配伍,善温阳化气利水,恰中阳虚水湿内停之病的,故共为君药,熟地黄甘润微温,善滋阴填精益髓;制山茱萸酸甘微温,善温补肝肾;山药甘补涩敛性平,善养阴益气、补脾肺肾。
三药合用,肝脾肾;阴并补,又伍桂附,以阴中求阳,收阴生阳长之效,故共为臣药。
茯苓甘补淡渗性平,善健脾渗湿、利水;泽泻甘淡渗利性寒,善泄热渗湿利尿; 牡丹皮辛散苦泄微寒,善清泻肝火; 车前子甘寒清利,善清热利尿化痰。
四药相合,既与君臣药相反相成,使补而不温燥、不腻;又助君药利水而消肿,故为佐药。
全方配伍,温化与通利并施,共奏温肾化气、利水消肿之功,故善治肾阳不足、气化不利、水饮内停所致的肾虚水肿、腰膝疼重、小便不利、痰饮咳喘。
【使用注意】孕妇、湿热壅盛、风水泛溢水肿者慎用。
因其所含附子大热有毒,故不可过量或久服。
服药期间,饮食宜清淡,宜低盐饮食。
又因其含钾量高,与保钾利尿药安体舒通、氨苯蝶啶合用时,应防止高血钾症。
避免与磺胺类药物同时使用。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补阳)——肾气丸(《金匮要略》)

中医《方剂学》补益剂(补阳)——肾气丸(《金匮要略》)一、组成干地黄八两(240克)、薯蓣(即山药)四两(120克)、山茱萸四两(120克)、泽泻三两(90克)、茯苓三两(90克)、牡丹皮三两(90克)、桂枝一两(30克)、附子一两,炮(30克)。
二、用法上八味,末之,炼蜜和丸,梧子大,酒下十五丸,加至二十五丸,日再服(现代用法:混合碾细,炼蜜和丸,每丸重15克,早、晚各服一丸,开水送下。
或根据原方用量比例酌情增减,水煎服)。
三、歌括1.肾气丸肾气丸补肾阳虚,地黄山药及茱萸;苓泽丹皮合桂附,水中生火在温煦。
2.《济生》肾气丸济生加入车牛膝,通调水道肿胀祛。
3.十补丸肾气丸中加茸味,填精补阳总能扶。
四、功用温补肾阳。
五、主治肾阳不足。
腰痛脚软,下半身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小便反多。
尺脉沉细,舌质淡而胖,苔薄白不燥。
以及脚气、痰饮、消渴、转胞等证。
六、方解本方治证为肾阳虚,命门之火不足。
腰痛脚软,下半身欠温,少腹拘急,俱为肾阳不足,不能温养下焦;小便不利,是由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痰饮、脚气均由肾阳虚不能蒸津化液,上泛则为痰饮,水湿下积则脚气上入为少腹不仁;小便反多,是由肾中阴阳俱虚而成下消之证;转胞亦由肾气不足,水聚不化所致。
故本证治法,是以温补肾阳为主。
方用地黄滋补肾阴,山茱萸、山药滋补肝脾,辅助滋补肾中之阴;并以少量桂枝、附子温补肾中之阳,意在微微生长少火以生肾气。
《医宗金鉴》有谓:“此肾气丸纳桂附于滋阴剂中十倍之一,意不在补火,而在微微生火,即生肾气也。
”其目的在于“益火之源,以消阴翳”。
方中泽泻、茯苓利水渗湿,丹皮清泻肝火,与温补肾阳药相配,意在补中寓泻,以使补而不腻。
本方配伍方法,属于“阴中求阳”之类,正如张景岳说:“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
”七、附方及方论1.《济生》肾气丸(原名加味肾气丸,出于《济生方》):熟地黄半两(15克)、炒山药一两(30克)、山茱萸一两(30克)、泽泻一两(30克)、茯苓一两(30克)、牡丹皮一两(30克)、官桂半两(15克)、炮附子二个、川牛膝半两(15克)、车前子酒蒸,一两(30克)、为细末,炼蜜为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七十丸,空心米饮下。
济生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

济生肾气丸的功效和作用
济生肾气丸是一种中药制剂,其主要成分包括人参、当归、熟地黄、山药等药材。
济生肾气丸的主要功效和作用如下:
1. 健脾养胃:济生肾气丸可通过调理脾胃,增强脾胃功能,促进消化吸收,改善食欲不振、消化不良等脾胃虚弱所引起的症状。
2. 滋补肾气:济生肾气丸可补益肾气,增强肾功能,改善肾虚所导致的腰酸背痛、尿频、尿急、夜尿频多等症状。
3. 强壮体质:济生肾气丸有助于增强体力,改善乏力嗜睡、易感冒、气短心悸等体质虚弱的现象,提高机体的免疫力。
4. 促进血液循环:济生肾气丸中的药物成分能够活血化瘀,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不足所引起的寒痛、肢冷等症状。
总而言之,济生肾气丸在中医理论上主要起到补益脾胃、滋补肾气、强壮体质和促进血液循环的作用,对于脾胃虚弱、肾虚腰痛、体质虚弱等症状有一定的改善效果。
但是,具体的用药还需根据个体情况和医生的指导来确定。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药典中药材:附子
注意: 孕妇慎用;不宜与半夏、瓜蒌、瓜蒌子、 瓜蒌皮、天花粉、川贝母、浙贝母、平贝 母、伊贝母、湖北贝母、白蔹、白及同用。
药典中药材:熟地黄
性味: 甘,微温。归肝、肾经。
药典中药材:熟地黄
功效:
补血滋明,益精填髓。用于血虚萎黄,心 悸怔忡,月经不调,崩漏下血,肝肾阴虚, 腰膝酸软,骨蒸潮热,盗汗遗精,内热消 渴,眩晕,耳鸣,须发早白。
药典中药材:熟地黄
用法: 9~15g。
药典中药材:熟地黄
存储: 置通风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附子
性状:
3cm,厚0.2~0.5cm0外皮黑褐色,切面暗 黄色,油润具光泽,半透明状,并有纵向 导管束。质硬而脆,断面角质样。气微, 味淡。白附片:无外皮,黄白色,半透明, 厚约0.3cm。
药典中药材:附子
炮制:
附片(黑顺片、白附片)直接入药.淡附 片:取盐附子,用清水浸漂,每日换水 2~3次,至盐分漂尽,与甘草、黑豆加水 共煮透心,至切开后口尝无麻苦感时,取 出,除去甘萆,黑豆,切薄片,晒干。每 100kg盐附子,用甘草5kg、黑豆10kg。本 品呈纵切片,上宽下窄,长1.7~5cm,宽 0.9~3
药典中药材:山茱萸详解>>>
山茱萸
药典中药材:山茱萸
来源:
本品为山茱萸科植物山茱萸的干燥成熟果 肉。秋末冬初果皮变红时采收果实,用文 火烘或置沸水中略烫后,及时除去果核, 干燥。
药典中药材:山茱萸
性状:
本品呈不规则的片状或囊状,长1~1.5cm, 宽0.5~lcm。表面紫红色至紫黑色,皱缩, 有光泽。顶端有的有圆形宿萼痕,基部有 果梗痕。质柔软。气微,味酸、涩、微苦。
药典中药材:山茱萸
用法: 6~12g。
药典中药材:山茱萸
存储: 置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详解>>>
牡丹皮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来源:
本品为毛茛科植物牡丹的干燥根皮。秋季 采挖根部,除去细根和泥沙,剥取根皮, 晒干或刮去粗皮,除去木心,晒干。前者 习称连丹皮,后者习称刮丹皮。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药典中药材:山药
性状:
毛山药:本品略呈圆柱形,弯曲而稍扁, 长15~30cm,直径1.5~6cm。表面黄白色 或淡黄色,有纵沟、纵皱纹及须根痕,偶 有浅棕色外皮残留。体重,质坚实,不易 折断,断面白色,粉性。气微,味淡、微 酸,嚼之发黏。山药片:为不规则的厚片, 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质坚脆, 粉性。气微,味
药典中药材:肉桂
用法: 1~5g。
药典中药材:肉桂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肉桂
注意: 有出血倾向者及孕妇慎用;不宜与赤石脂 同用。
药典中药材:附子详解>>>
附子
药典中药材:附子
来源:
本品为毛莨科植物乌头的子根的加工品。 6月下旬至8月上旬采挖,除去母根、须根 及泥沙,习称“泥附子”,加工成下列规 格。(1)选择个大、均匀的泥附子,洗 净,浸人胆巴的水溶液中过夜,再加食盐, 继续浸泡,每日取出晒晾,并逐渐延长晒 晾时间,直至附子表面出现大量结晶盐粒 (盐霜)、体质变硬为止,
药典中药材:茯苓
性状: 淡红色或淡棕色。茯苓片为去皮后切制的 茯苓,呈不规则厚片,厚薄不一。白色、 淡红色或淡棕色。
药典中药材:茯苓
炮制: 取茯苓个,浸泡,洗净,润后稍蒸,及时 削去外皮,切制成块或切厚片,晒干。
药典中药材:茯苓
性味: 甘、淡,平。归心、肺、脾、肾经。
药典中药材:茯苓
功效: 利水渗湿,健脾,宁心。用于水肿尿少, 痰饮眩悸,脾虚食少,便溏泄泻,心神不 安,惊悸失眠。
济生肾气丸 配方详解
药典中成药:济生肾气丸配方详解>>>
济生肾气丸 JishengShenqiWan
药典中成药:济生肾气丸配方详解>>>
配方: 熟地黄l6Og、山茱萸(制)80g、牡丹皮 60g、山药80g、茯苓120g、泽泻60g、肉 桂20g、附子(制)20g、牛膝40g、车前 子40g。
药典中药材:熟地黄详解>>>
药典中药材:茯苓
用法: 10~15g。
药典中药材:茯苓
存储: 置干燥处,防潮。
药典中药材:泽泻详解>>>
泽泻
药典中药材:泽泻
来源: 本品为泽泻科植物泽泻的干燥块茎。冬季 茎叶开始枯萎时采挖,洗净,干燥,除去 须根和粗皮。
药典中药材:泽泻
性状:
本品呈类球形、椭圆形或卵圆形,长2~ 7cm,直径2~6cm。表面淡黄色至淡黄棕 色,有不规则的横向环状浅沟纹和多数细 小突起的须根痕,底部有的有瘤状芽痕。 质坚实,断面黄白色,粉性,有多数细孔。 气微,味微苦。
药典中药材:泽泻
炮制:
泽泻:除去杂质,稍浸,润透,切厚片, 干燥。本品呈圆形或椭圆形厚片。外表皮 淡黄色至淡黄棕色,可见细小突起的须根 痕。切面黄白色至淡黄色,粉性,有多数 细孔。气微,味微苦。盐泽泻:取泽泻片, 照盐水炙法(通则0213)炒干。本品形如 泽泻片,表面淡黄棕色或黄褐色,偶见焦 斑。味微咸。
药典中药材:山药详解>>>
山药
药典中药材:山药
来源:
本品为薯蓣科植物薯蓣的干燥根茎。冬季 茎叶枯萎后采挖,切去根头,洗净,除去 外皮和须根,干燥,习称“毛山药片”; 或除去外皮,趁鲜切厚片,干燥,称为 “山药片”;也有选择肥大顺直的干燥山 药,置淸水中,浸至无干心,闷透,切齐 两端,用木板搓成圆柱状,晒干,打光, 习称“光山药”。
性状:
连丹皮:呈筒状或半筒状,有纵剖开的裂 缝,略向内卷曲或张开,长5~20cm,直 径0.5~1.2cm,厚0.1~0.4cm。外表面灰 褐色或黄褐色,有多数横长皮孔样突起和 细根痕,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内表面淡灰 黄色或浅棕色,有明显的细纵纹,常见发 亮的结晶。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较平 坦,淡粉
药典中药材:山药
炮制: 照麸炒法(通则0213)炒至黄色。本品形 如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切面黄白色或微 黄色,偶见焦斑,略有焦香气。
药典中药材:山药
性味: 甘,平。归脾、肺、肾经。
药典中药材:山药
功效:
补脾养胃,生津益肺,补肾涩精。用于脾 虚食少,久泻不止,肺虚喘咳,肾虚遗精, 带下,尿频,虚热消渴。麸炒山药补脾健 胃。用于脾虚食少,泄泻便溏,白带过多。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性状:
红色,粉性。气芳香,味微苦而涩。刮丹 皮:外表面有刮刀削痕,外表面红棕色或 淡灰黄色,有时可见灰褐色斑点状残存外 皮。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炮制:
迅速洗净,润后切薄片,晒干。本品呈圆 形或卷曲形的薄片。连丹皮外表面灰褐色 或黄褐色,栓皮脱落处粉红色;刮丹皮外 表面红棕色或淡灰黄色。内表面有时可见 发亮的结晶。切面淡粉红色,粉性。气芳 香,味微苦而涩。
药典中药材:附子
来源:
习称“盐附子”。(2)取泥附子,按大 小分别洗净,浸入胆巴的水溶液中数日, 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出,水漂,纵切成 厚约0.5cm的片,再用水浸漂,用调色液 使附片染成浓荼色,取出,蒸至出现油面、 光泽后,烘至半干,再晒干或继续烘干, 习称“黑顺片”。(3)选择大小均匀的 泥附子,洗净,浸人胆巴
药典中药材:泽泻
性味: 甘、淡,寒。归肾、膀胱经。
药典中药材:泽泻
功效: 利水渗湿,泄热,化浊降脂。用于小便不 利,水肿胀满,泄泻尿少,痰饮眩晕,热 淋涩痛,高脂血症。
药典中药材:泽泻
用法: 6~10g。
药典中药材:泽泻
存储: 置干燥处,防蛀。
药典中药材:肉桂详解>>>
肉桂
药典中药材:肉桂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性味: 苦、辛,微寒。归心、肝、肾经。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功效: 清热凉血,活血化瘀。用于热入营血,温 毒发斑,吐血舰血,夜热早凉,无汗骨蒸, 经闭痛经,跌扑伤痛,痈肿疮毒。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用法: 6~12g。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存储: 置阴凉干燥处。
药典中药材:牡丹皮
注意: 孕妇慎用。
药典中药材:山药
性状: 淡、微酸。光山药呈圆柱形,两端平齐, 长9~18cm,直径1.5~3cm。表面光滑, 白色或黄白色。
药典中药材:山药
炮制:
山药:取毛山药或光山药除去杂质,分开 大小个,泡润至透,切厚片,干燥。切片 者呈类圆形的厚片。表面类白色或淡黄白 色,质脆,易折断,切面类白色,富粉性。 山药片:取山药片,除去杂质。为不规则 的厚片,皱缩不平,切面白色或黄白色, 质坚脆,粉性。气微,味淡、微酸。麸炒 山药取毛山药片或光山药片,
来源: 本品为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多于秋 季剥取,阴干。
药典中药材:肉桂
性状:
本品呈槽状或卷筒状,长30~40cm,宽或 直径3~10cm,厚0.2~0.8cm。外表面灰 棕色,稍粗糙,有不规则的细皱纹和横向 突起的皮孔,有的可见灰内色的斑纹;内 表面红棕色,略平坦,有细纵纹,划之显 油痕。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不平坦, 外层棕色而较粗糙,内层红棕色而油润, 两层间有1
药典中药材:肉桂
性状: 条黄棕色的线纹。气香浓烈,味甜、辣。
药典中药材:肉桂
炮制: 除去杂质及粗皮。用时捣碎。
药典中药材:肉桂
性味: 辛、甘,大热。归肾、脾、心、肝经。
药典中药材:肉桂
功效:
补火助阳,引火归元,散寒止痛,温通经 脉,用于阳痿宫冷,腰膝冷痛,肾虚作喘, 虚阳上浮,眩晕目赤,心腹冷痛,虚寒吐 泻,寒痛腹痛,痛经经闭。
药典中药材:附子
来源:
的水溶液中数日,连同浸液煮至透心,捞 出,剥去外皮,纵切成厚约0.3cm的片, 用水浸漂,取出,蒸透,晒干,习称“白 附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