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光的偏振

合集下载

(完整版)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四章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

(完整版)工程光学习题参考答案第十四章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

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和晶体光学1. 一束自然光以30度角入射到玻璃-空气界面,玻璃的折射率 1.54n =,试计算(1)反射光的偏振度;(2)玻璃-空气界面的布儒斯特角;(3)以布儒斯特角入射时透射光的偏振度。

解:光由玻璃到空气,354.50sin 1sin ,30,1,54.11212121=⎪⎪⎭⎫ ⎝⎛-====θθθn n n n o①()()()()06305.0tan 1tan ,3528.0sin 1sin 212212-=+-==+--=θθθθθθθθp s r r002222min max min max 8.93=+-=+-=ps ps r r r r I I I I P ②oB n n 3354.11tan tan1121=⎪⎭⎫ ⎝⎛==--θ ③()()4067.0sin 1sin ,0,5790212021=+--===-==θθθθθθθθs p B B r r 时,0298364.018364.011,8364.01=+-===-=P T r T p s s注:若221122,,cos cos p p s s t T t T n n ηηθθη===)(cos ,21222220min 0max θθ-=+-===ps s ps p s p T T t t t t P I T I I T I 或故 2. 自然光以布儒斯特角入射到由10片玻璃片叠成的玻片堆上,试计算透射光的偏振度。

解:每片玻璃两次反射,故10片玻璃透射率()2022010.83640.028s s T r =-==而1p T =,令m m I I in axτ=,则m m m m I I 110.026890.94761I I 10.02689ax in ax in p ττ---====+++3. 选用折射率为2.38的硫化锌和折射率为1.38的氟化镁作镀膜材料,制作用于氟氖激光(632.8nm λ=)的偏振分光镜。

高二物理课件《光的偏振》

高二物理课件《光的偏振》

光具座:用于固定实验器材 显微镜:用于观察偏振光的偏振方向 激光器:用于产生单色光源
实验步骤
准备实验器材:偏振片、光源、观察屏等 调整光源:使光源发出的光通过偏振片 观察偏振现象:观察偏振片后的光通过观察屏后的现象 改变偏振片角度:改变偏振片的角度,观察光的偏振现象的变化 记录实验结果:记录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的现象和数据 分析实验结果: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光的偏振特性和规律
通信技术:如光纤通信、无 线通信等
光学仪器:如偏振显微镜、 偏振望远镜等
显示技术:如液晶显示器、 3D眼镜等
医疗技术:如眼科检查、激 光手术等
光的偏振实验
实验目的
验证光的偏振现象
研究光的偏振特性
探索光的偏振与物质的相互作 用
应用光的偏振原理进行科学研 究和实际应用
实验器材
偏振片:用于产生偏振光 光源:提供稳定的光源 光栅:用于观察偏振光的干涉现象
偏振技术在军事领域的应用: 提高侦察能力,降低被探测风 险
THANK YOU
汇报人:
偏振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太阳镜:减少眩光,保护眼睛 液晶显示器:提高显示效果,降低功耗 偏振相机:拍摄特殊效果照片,如反射、折射等 偏振光通信:提高通信安全性,降低干扰
偏振现象的未来发展前景
偏振技术在通信领域的应用: 提高通信效率,降低干扰
偏振技术在显示领域的应用: 提高显示效果,降低能耗
偏振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提高诊断准确性,降低误诊率
偏振棱镜:用于分 离不同偏振方向的 光
偏振分光镜:用于 测量光的偏振度
偏振干涉仪:用于 测量光的偏振特性 和偏振方向
摄影技术
偏振镜:可以消除或减弱非金属表面的反光,增加色彩饱和度 偏振镜:可以消除或减弱水面、玻璃等表面的反光,使画面更清晰 偏振镜:可以消除或减弱天空中的散射光,使天空更蓝 偏振镜:可以消除或减弱树叶、草地等表面的反光,使画面更自然

光的偏振ppt

光的偏振ppt
激光治疗
激光结合偏振技术可以实现高精度、低损伤的手术操作,如激光眼科手术、激光 美容等。
04
光的偏振的实验和观察
光的偏振的实验方法
自然光
使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可 以获得单一偏振方向的光 。
反射光
当自然光照射到光滑表面 时,反射光是偏振的。
折射光
当自然光通过介质时,折 射光是偏振的。
光的偏振的实验器材
光的偏振的实验研究进展
光的偏振的实验装置和技术
近年来发展出了一系列高精度的实验装置和技术来检测和操控光的偏振态, 例如光电偏振计、液晶空间光调制器等。
光的偏振的量子实验
利用量子纠缠和量子干涉等量子效应,实现了许多光的偏振相关的量子实验 ,如贝尔不等式检验和量子隐形传态等。
光的偏振的应用研究进展
光的偏振在光学通信中的应
光的偏振在显示器领域的应用
3D显示
偏振眼镜可以利用偏振技术将左右眼图像分别传递给左右眼,实现3D立体显 示。
提高显示效果
在液晶显示器中,利用偏振技术可以控制液晶分子的排列和取向,提高显示 画面的对比度和色彩饱和度。
光的偏振在医疗领域的应用
医疗诊断
利用偏振光可以检测生物组织中的微观结构和功能,如医学影像学、光学活检等 。
光的偏振的现象的发现
19世纪初
科学家开始研究光的偏振现象 。
1809年
拿破仑·布罗萨发现光通过晶体 时会产生偏振现象。
1821年
约瑟夫·安托万·弗朗索瓦·阿拉戈 验证了布罗萨的发现,并确定
了光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
02
光的偏振的分类和产生
光的偏振的分类
线性偏振
01
电场强度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向的平面上,沿着一个固定的方

《光的偏振》课件

《光的偏振》课件
光的偏振特性是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重要表现,深入研究光的偏振有助于深入理 解光与物质相互作用的机制。
发展新的光学理论和技术
通过对光的偏振的理论研究,可以发展新的光学理论和技术,推动光学科学的进 步。
光的偏振的未来挑战与机遇
挑战
目前对光的偏振的调控和应用还存在一定的难度,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同时,随着科技的发展, 对光的偏振特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需要不断提高技术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光的偏振》ppt课件
$number {01}
目录
• 光的偏振简介 • 光的偏振的产生 • 光的偏振的应用 • 光的偏振实验 • 光的偏振的未来发展
01
光的偏振简介
光的偏振定义
光的偏振是指光波的电矢量或磁矢量在 某一特定方向上的振动状态。
光的偏振是光的横波性质的一种表现, 是光波矢量与传播方向垂直的现象。
详细描述
马吕斯定律实验是《光的偏振》课程中的重要实验之一,通过该实验,学生可以观察到 线偏振光通过检偏器后强度发生变化的现象,从而验证马吕斯定律。实验中,学生需要
调整检偏器的透振方向,记录不同角度下的光强数据,并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布儒斯特角实验
总结词
布儒斯特角实验可以用来测定不同介质表面的反射偏振分量和折射偏振分量。
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光波矢量可以分 解为两个相互垂直的分量,一个分量沿 着入射面内,称为平行偏振;另一个分 量在入射面内与传播方向垂直,称为垂
直偏振。
光的偏振现象
01
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只允许平行于偏振片透振方向的振动通 过,形成线偏振光。
02
线偏振光通过某些介质后,其振动方向会发生变化,偏离原来
详细描述
布儒斯特角实验是通过测量光线在不同介质表面的反射和折射角,来计算反射偏振分量和折射偏振分量的实验。 在实验中,学生需要调整入射角,观察并记录反射光和折射光的偏振状态,然后根据测量数据计算偏振分量的角 度和幅度。该实验有助于学生深入理解光的偏振状态和偏振光的传播规律。

第十四章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十四章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2讲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目标要求 1.知道什么是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2.掌握双缝干涉中出现亮、暗条纹的条件.3.知道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考点一光的干涉现象光的干涉(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亮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暗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间隔的现象.(2)条件:两束光的频率相同、相位差恒定.(3)双缝干涉图样特点: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等间距的干涉条纹.1.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2.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不能发生干涉.(√)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使白光变成单色光.(×)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用“分光”的方法使两列光的频率相同.(√) 1.双缝干涉(1)条纹间距:Δx=ldλ,对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光的波长越长,干涉条纹的间距越大.(2)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如图所示,相干光源S1、S2发出的光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Δr=r2-r1.当Δr=nλ(n=0,1,2,…)时,光屏上P′处出现明条纹.当Δr=(2n+1)λ2(n=0,1,2,…)时,光屏上P′处出现暗条纹.2.薄膜干涉(1)形成原因: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光照射到薄膜上时,从膜的前表面AA′和后表面BB′分别反射回来,形成两列频率相同的光波,并且叠加.(2)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的路程差Δr等于薄膜厚度的2倍,光在薄膜中的波长为λ.在P1、P2处,Δr=nλ(n=1,2,3,…),薄膜上出现明条纹.在Q处,Δr=(2n+1)λ2(n=0,1,2,3,…),薄膜上出现暗条纹.(3)应用:增透膜、检查平面的平整度.考向1双缝干涉例1在图示的双缝干涉实验中,光源S到缝S1、S2距离相等,P0为S1、S2连线的中垂线与光屏的交点.用波长为400 nm的光实验时,光屏中央P0处呈现中央亮条纹(记为第0条亮条纹),P处呈现第3条亮条纹.当改用波长为600 nm的光实验时,P处将呈现()A.第2条亮条纹B.第3条亮条纹C.第2条暗条纹D.第3条暗条纹答案 A解析由公式Δx=ld λ可知PP03=ldλ1,当改用波长为600 nm 的光实验时,则有PP0n=ldλ2,即n3=λ1λ2=400600,解得n=2,即P处将呈现第2条亮条纹,A正确.考向2薄膜干涉例2(多选)图甲是用光的干涉法来检查物体平面平整程度的装置,其中A为标准平板,B 为待检查的物体,C为入射光,图乙为观察到的干涉条纹,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入射光C应采用单色光B.图乙条纹是由A的下表面反射光和B的上表面反射光发生干涉形成的C.当A、B之间某处距离为入射光的半波长奇数倍时,对应条纹是暗条纹D.由图乙条纹可知,被检查表面上有洞状凹陷答案AB例3(2021·江苏卷·6)铁丝圈上附有肥皂膜,竖直放置时,肥皂膜上的彩色条纹上疏下密,由此推测肥皂膜前后两个面的侧视形状应当是()答案 C解析薄膜干涉为前后两个面反射回来的光发生干涉形成干涉条纹,当入射光为复色光时,出现彩色条纹.由于重力作用,肥皂膜前后表面的厚度从上到下逐渐增大,从而使干涉条纹上疏下密,由于表面张力的作用,使得肥皂膜向内凹陷,故C正确,A、B、D错误.考点二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1.光的衍射发生明显衍射现象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或狭缝的尺寸足够小的时候,衍射现象才会明显.2.光的偏振(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一切方向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相同.(2)偏振光: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特定的方向振动的光.(3)偏振光的形成①让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形成偏振光.②让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折射,反射光和折射光可以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4)偏振光的应用:加偏振滤光片的照相机镜头、液晶显示器、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5)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横波.1.阳光下茂密的树林中,地面上的圆形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2.泊松亮斑是光的衍射形成的.(√)3.光遇到障碍物时都能产生衍射现象.(√)4.自然光是偏振光.(×)1.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单缝衍射双缝干涉不同点条纹宽度条纹宽度不等,中央最宽条纹宽度相等条纹间距各相邻亮条纹间距不等各相邻亮(暗) 条纹等间距亮度情况中央条纹最亮,两边变暗条纹清晰,亮度基本相同相同点干涉、衍射都是波特有的现象,都属于波的叠加;干涉、衍射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2.光的干涉和衍射的本质从本质上看,干涉条纹和衍射条纹的形成有相似的原理,光的干涉和衍射都属于光波的叠加,干涉是从单缝通过两列频率相同的光在屏上叠加形成的,衍射是由来自单缝上不同位置的光在屏上叠加形成的.考向1单缝衍射与双缝干涉的比较例4如图所示的4种明暗相间的条纹分别是红光、蓝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双缝干涉仪器形成的干涉图样以及黄光、紫光各自通过同一个单缝形成的衍射图样(黑色部分表示亮条纹).在下面的4幅图中从左往右排列,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A.红黄蓝紫B.红紫蓝黄C.蓝紫红黄D.蓝黄红紫答案 B解析双缝干涉条纹是等间距的,而单缝衍射条纹除中央亮条纹最宽、最亮之外,两侧条纹亮度、宽度都逐渐减小,因此1、3为双缝干涉条纹,2、4为单缝衍射条纹.相邻亮条纹间距Δx=lλ,红光波长比蓝光波长长,则红光干涉条纹间距大于蓝光干涉条纹间距,即1、3d分别对应红光和蓝光.而在单缝衍射中,当单缝宽度一定时,波长越长,衍射越明显,即中央条纹越宽越亮,黄光波长比紫光波长长,即2、4分别对应紫光和黄光.综上所述,1、2、3、4四幅图中亮条纹的颜色依次是:红、紫、蓝、黄,B正确.考向2光的偏振例5奶粉的碳水化合物(糖)的含量是一个重要指标,可以用“旋光法”来测量糖溶液的浓度,从而鉴定含糖量.偏振光通过糖的水溶液后,偏振方向会相对于传播方向向左或向右旋转一个角度α,这一角度α称为“旋光度”,α的值只与糖溶液的浓度有关,将α的测量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就能确定被测样品的含糖量了.如图所示,S是自然光源,A、B是偏振片,转动B,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然后将被测样品P置于A、B之间.(1)偏振片A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偏振现象证明了光是一种________.(3)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A.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减弱B.到达O处光的强度不会减弱C.将偏振片B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强,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D.将偏振片A转动一个角度,使得O处光强度最强,偏振片A转过的角度等于α答案(1)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2)横波(3)ACD解析(1)自然光通过偏振片后变为偏振光,故A的作用是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2)偏振现象证明光是一种横波.(3)偏振片只能让一定偏振方向的光通过,没有样品时,要使到达O处的光最强,偏振片A、B的透光方向应相同;当放入样品时,由于样品的“旋光度”是α,即偏振方向不再与B的透光方向平行,到达O处光的强度会减弱,A正确,B错误;偏振片B转过的角度等于α,并使偏振片B的透振方向与偏振光的偏振方向平行时,光到达O处的强度将再次最大,C正确;同理,D正确.考点三几何光学与物理光学的综合应用例6如图所示,不同波长的两单色光a、b沿同一方向从空气射向半圆形玻璃砖,入射点O在直径的边缘,折射光线分别为OA、OB,则()A.a单色光的频率比b单色光的频率小B.当a、b两束光由玻璃射向空气中,a光临界角比b光临界角大C.在玻璃砖中a单色光从O到A的传播时间不等于b单色光从O到B的传播时间D.用a、b两束光在相同条件下做双缝干涉实验,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小答案 D解析因为a光的偏折程度大于b光,所以根据折射定律得知: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大于对b光的折射率,所以a单色光的频率比b单色光的频率大,故A错误;根据全反射临界角公,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则a光的临界角小于b光的临界角,故B错误;对于式sin C=1n任一光束研究:设入射角为i,折射角为r,玻璃砖的半径为R,则折射率为n=sin i,光在sin r,光在玻璃中传播距离为s=2R sin r,光在玻璃中传播时间为t=s v,玻璃中传播速度为v=cn,i、R、c均相等,所以在玻璃砖中a单色光从O到A的传播时间等联立以上可得t=2R sin ic于b单色光从O到B的传播时间,故C错误;根据折射率大,频率高,波长短,可知a光的折射率大于b光的折射率,则a光在真空中的波长小于b光在真空中的波长,根据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可知a光产生的干涉条纹间距比b光小,故D正确.例7如图所示,截面为等腰直角三角形ABC的玻璃砖,∠B=90°,一束频率为f=6×1014 Hz的光线从AB面中点处垂直射入棱镜,在AC面发生全反射,从BC面射出后,进入双缝干涉装置.已知AC 长度L =0.3 m ,双缝间距d =0.2 mm ,光屏与双缝间距离l =1.0 m ,光在真空中的传播速度为c =3.0×108 m/s.求:(1)玻璃砖对该光线的折射率的最小值n ; (2)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的最短时间t ; (3)光屏上相邻亮条纹的间距Δx . 答案 (1)2 (2)1×10-9 s (3)2.5 mm解析 (1) 由几何关系知,光线在AC 面发生全反射的入射角为45°,可知临界角C ≤45°时,折射率有最小值,由sin C =1n 得n ≥2,即最小折射率为 2.(2) 由几何关系可知,光线在玻璃砖中传播距离 s =22L ,光线在玻璃砖中的传播速度v =c n传播时间t =s v代入数据解得最短时间t =1×10-9 s (3) 由λ=c f ,Δx =ldλ联立代入数据解得Δx =2.5 mm.课时精练1.下列有关光学现象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甲中荷叶上的露珠显得特别“明亮”是由于水珠将光线会聚而形成的B .乙中将双缝干涉实验中的双缝间距调小,则干涉条纹间距变小C .丙中用加有偏振滤光片的相机拍照,可以拍摄清楚汽车内部的情景D.丁中肥皂膜在阳光下呈现彩色条纹是光的衍射现象答案 C解析题图甲中荷叶上的露珠显得特别“明亮”是由于水珠对光线的全反射形成的,故A错误;在双缝干涉实验中,条纹间距Δx=lλ,若将双缝间距d调小,则条纹间距Δx变大,故dB错误;在照相机镜头前加装偏振滤光片拍摄汽车内部情景,滤去了汽车外玻璃的反射光,使景象清晰,故C正确;肥皂膜表面可看到彩色条纹,是因为肥皂膜的前后两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发生干涉时形成的,故D错误.2.(2019·北京卷·14)利用图示的装置(示意图),观察光的干涉、衍射现象,在光屏上得到如图中甲和乙两种图样.下列关于P处放置的光学元件说法正确的是()A.甲对应单缝,乙对应双缝B.甲对应双缝,乙对应单缝C.都是单缝,甲对应的缝宽较大D.都是双缝,甲对应的双缝间距较大答案 A解析由题图中给出的甲、乙两种图样可知,甲是单缝衍射的图样,乙是双缝干涉的图样,A项正确,B、C、D项错误.3.(多选)(2023·河北张家口市模拟)通过如图甲所示的装置可研究光的干涉和衍射现象.从光源发出的光经过一缝板,在缝板后有一装有感光元件的光屏,通过信号转换,可在电脑上看到屏上的光强分布情况.图乙分别显示出A光和B光通过同一缝板得到的光强分布情况.下列有关A、B两种色光的说法正确的有()A.光通过的可能是缝板上的单缝B.A光的波长比B光的波长长C.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D.A光比B光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答案BCD解析从光的强度分布可以看出,光屏上的光是等间距、等亮度的,所以是光通过双缝产生的干涉现象,A错误;由题图乙可看出,A光的条纹间距大于B光的,由Δx=lλ可知,A光d的波长大于B光的波长,B正确;A光的频率小于B光的频率,则玻璃对A光的折射率小于对B光的折射率,所以A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大于B光在玻璃中的传播速度,C正确;由于A光的波长较长,所以更容易发生明显的衍射现象,D正确.4.(2023·江苏海安市检测)如图所示,a、b两束不同单色光相互平行,从平行玻璃砖PQ表面入射,从MN面出射时变为一束光c,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a、b中有一束光在MN面发生了全发射B.在玻璃中a光传播速度大于b光的传播速度C.在同一个双缝干涉装置中,a光干涉条纹间距较大D.减小玻璃砖的厚度,光从MN面出射时变为两束平行光答案 D解析根据光路的可逆性原理可知,对于平行玻璃砖界面来说,能够射进玻璃砖的光线,在另一个界面绝对不会发生全反射,因此无论是a光线还是b光线,都不可能在MN面发生全反射现象,A错误;画出光路图如图甲所示,根据折射定律有sin i=n a sin i a,sin i=n b sin i b,由图可知i b > i a,则n b<n a,根据波速与折射率的关系有n=c v,则v b > v a,B错误;由波长与折射率的关系可知λb > λa,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lλ,则Δx b>Δx a,C错误;如图乙所d示减小玻璃砖的厚度,下边界变为M′N′,则出射时变为两束平行光,D正确.5.(2023·浙江绍兴市模拟)如图所示,把一个底角很小的圆锥玻璃体倒置(上表面为圆形平面,纵截面为等腰三角形)紧挨玻璃体下放有一平整矩形玻璃砖,它和圆锥玻璃体间有一层薄空气膜.现用红色光垂直于上表面照射,从装置的正上方向下观察,可以看到( )A .一系列不等间距的三角形条纹B .一系列明暗相间的等间距圆形条纹C .若将红光换成白光,则看到黑白相间的条纹D .若将红光换成紫光,则看到的亮条纹数将变少 答案 B解析 由于截面是等腰三角形,从圆心向外,经过相同的宽度空气膜厚度增加量相同,根据光的干涉原理,从装置的正上方向下观察,可以看到一系列明暗相间的等间距圆形条纹,A 错误,B 正确;若将红光换成白光,则看到明暗相间的彩色条纹,C 错误;由于红光的波长比紫光的长,若将红光换成紫光,则条纹间距减小,看到的亮条纹数将增多,D 错误. 6.(2021·湖北卷·5)如图所示,由波长为λ1和λ2的单色光组成的一束复色光,经半反半透镜后分成透射光和反射光.透射光经扩束器后垂直照射到双缝上并在屏上形成干涉条纹.O 是两单色光中央亮条纹的中心位置,P 1和P 2分别是波长为λ1和λ2的光形成的距离O 点最近的亮条纹中心位置.反射光入射到三棱镜一侧面上,从另一侧面M 和N 位置出射,则( )A .λ1<λ2,M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B .λ1<λ2,N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C .λ1>λ2,M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D .λ1>λ2,N 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 答案 D解析 由双缝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 =λld 可知,当两种色光通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时,波长越长相邻两亮条纹间距越宽,由屏上亮条纹的位置可知λ1>λ2,反射光经过三棱镜后分成两束色光,由题图可知从N 位置出射的光的折射角大,又由折射定律可知,入射角相同时,折射率越小的色光折射角越大,由于λ1>λ2,则n1<n2,所以N是波长为λ1的光出射位置,故D正确,A、B、C错误.7.(多选)(2022·山东卷·10)某同学采用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光的干涉与衍射现象,狭缝S1、S2的宽度可调,狭缝到屏的距离为L.同一单色光垂直照射狭缝,实验中分别在屏上得到了图乙、图丙所示图样.下列描述正确的是()A.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也发生了衍射B.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其他条件不变,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增大C.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L,其他条件不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增大D.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S1、S2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一定是暗条纹答案ACD解析题图乙中间部分为等间距条纹,所以题图乙是光的双缝干涉图样,当光通过狭缝时,同时也发生衍射,故A正确;狭缝越小,衍射范围越大,衍射条纹越宽,遮住一条狭缝,另一狭缝宽度增大,则衍射现象减弱,题图丙中亮条纹宽度减小,故B错误;根据条纹间距公式有Δx=Lλ,则照射两条狭缝时,增加L,其他条件不变,题图乙中相邻暗条纹的中心间距d增大,故C正确;照射两条狭缝时,若光从狭缝S1、S2到屏上P点的路程差为半波长的奇数倍,P点处一定是暗条纹,故D正确.8.(2023·辽宁省模拟)随着科技的发展,夜视技术越来越成熟.一切物体都可以产生红外线,即使在漆黑的夜里“红外监控”“红外摄影”也能将目标观察得清清楚楚.为了使图像清晰,通常在红外摄像头的镜头表面镀一层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入射的红外线反射B.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入射的所有光均能透射C.镀膜的厚度应该是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D.镀膜的厚度应该是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二分之一答案 C解析镀膜的目的是尽可能让红外线能够透射,而让红外线之外的光反射,从而使红外线图像更加清晰,故A、B错误;当红外线在薄膜前、后表面的反射光恰好干涉减弱时,反射光最弱,透射光最强,根据干涉相消的规律可知,此时红外线在薄膜前、后表面反射光的光程差应为半波长的奇数倍,而为了尽可能增加光的透射程度,镀膜的厚度应该取最薄的值,即红外线在薄膜中波长的四分之一,故C正确,D错误.9.(2023·福建龙岩市质检)如图所示,把一矩形均匀薄玻璃板ABCD压在另一个矩形平行玻璃板上,一端用薄片垫起,将红单色光从上方射入,这时可以看到明暗相间的条纹,下列关于这些条纹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条纹方向与AB边平行B.条纹间距不是均匀的,越靠近BC边条纹间距越大C.减小薄片的厚度,条纹间距变小D.将红单色光换为蓝单色光照射,则条纹间距变小答案 D解析薄膜干涉的光程差Δs=2d(d为薄膜厚度),厚度相同处产生的条纹明暗情况相同,因此条纹应与BC边平行,故A错误;因为两玻璃间形成的空气膜厚度均匀变化,因此条纹是等间距的,故B错误;减小薄片厚度,条纹间距将增大,故C错误;将红光换成蓝光照射,入射光波长减小,条纹间距将减小,故D正确.10.(2021·山东卷·7)用平行单色光垂直照射一层透明薄膜,观察到如图所示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下列关于该区域薄膜厚度d随坐标x的变化图像,可能正确的是()答案 D11.单缝衍射实验中所产生图样的中央亮条纹宽度的一半与单缝宽度、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和双缝干涉实验中所产生图样的相邻两亮条纹间距与双缝间距、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相同.利用单缝衍射实验可以测量金属的线膨胀系数,线膨胀系数是表征物体受热时长度增加程度的物理量.如图是实验的示意图,挡光片A 固定,挡光片B 放置在待测金属棒上端,A 、B 间形成平直的狭缝,激光通过狭缝,在光屏上形成衍射图样.温度升高,金属棒膨胀使得狭缝宽度发生变化,衍射图样也随之发生变化.在激光波长已知的情况下,通过测量缝屏距离和中央亮条纹宽度,可算出狭缝宽度及变化,进而计算出金属的线膨胀系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使用激光波长越短,其他实验条件不变,中央亮条纹越宽B .相同实验条件下,金属的膨胀量越大,中央亮条纹越窄C .相同实验条件下,中央亮条纹宽度变化越大,说明金属膨胀量越大D .狭缝到光屏距离越大,其他实验条件相同,测得金属的线膨胀系数越大答案 C解析 对比双缝干涉相邻两亮条纹间距与双缝间距、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公式Δx =l dλ可得单缝衍射中央亮条纹宽度的一半与单缝宽度、光的波长、缝屏距离的关系为Δx 2=l dλ,激光波长变短,其他条件不变,则中央亮条纹变窄,A 错误;相同实验条件下,金属的膨胀量越大,则单缝距离d 越小,中央亮条纹越宽,B 错误;相同实验条件下,中央亮条纹宽度变化越大,说明单缝的距离d 变化大,即金属膨胀量越大,C 正确;金属的线膨胀系数属于金属的特有属性,与实验装置无关,D 错误.12.某一质检部门为检测一批矿泉水的质量,利用干涉原理测定矿泉水的折射率.方法是将待测矿泉水填充到特制容器中,放置在双缝与荧光屏之间(之前为真空),如图所示,特制容器未画出,通过对比填充后的干涉条纹间距x 2和填充前的干涉条纹间距x 1就可以计算出该矿泉水的折射率.单缝S 0、双缝中点O 、屏上的P 0点均位于双缝S 1和S 2的中垂线上,屏上P 点处是P 0上方的第3条亮条纹(不包括P 0点处的亮条纹)的中心.已知入射光在真空中的波长为λ,真空中的光速为c ,双缝S 1与S 2之间的距离为d ,双缝到屏的距离为L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来自双缝S 1和S 2的光传播到P 点处的时间差为3λcB .x 2>x 1C .该矿泉水的折射率为x 1x 2D .仅将单缝S 0向左(保持S 0在双缝的中垂线上)移动的过程中,P 点处能观察到暗条纹 答案 C解析 第三条亮条纹对应路程差s =3λ,但光在介质中的传播速度小于c ,故A 错误;由Δx =L d λ,n =c v =λλ0可知(λ0为光在矿泉水中的波长),光在矿泉水中的波长小于真空中的波长,所以x 2<x 1,故B 错误;由n =c v =λλ0,x 1=L d λ,x 2=L d λ0,得n =x 1x 2,故C 正确;由Δx =L dλ可知,向左移动S 0对观察结果没有影响,故D 错误.。

(优选)第十四光的偏振

(优选)第十四光的偏振
(优选)第十四光的 偏振
14.1.2 自然光
自然光 :一般光源发出的光中,包含着各个方
向的光矢量在所有可能的方向上的振幅都相等(轴
对称)这样的光叫自然光 .
自然光以两互相垂直的互 为独立的 (无确定的相位关 系)振幅相等的光振动表示 , 并各具有一半的振动能量 .
v
E
注意
I()
I(•)
1 2
I0
4
当2α=90°,即α=45°时,
I
I max
I0.
4
讨论 在两块正交偏振片 p1, p3 之间插入另一块偏
振讨片论转p2动,p光2 强透为过 pI03
的自然光垂直入射于偏振片 p1
的光强 I 与转角的关系 .

I0
p1
p3
p1
p2
p3
I0
p1
I1 p2 I2 p3
I3
I1
1 2
I0
I2
I1 cos2
利用玻璃片堆产生线偏振光
i0
讨论 讨论下列光线的反射和折射(起偏角 i0).
i0
i0
i0
i
i
i
讨论 如图的装置 p1, p2 , p, p' 为偏振片,
问下列三种情况,屏上有无干涉条纹?
p2 s1 p' s
p2
p
p'
p 45 1
p p1 s2
1)去掉 p, p' 保留 p1, p2 无(两振动互相垂直)
偏振片 : 涂有二向色性材料的透明薄片 .
偏振化方向 : 当自然光照射在偏振片上时, 它只让某一特定方向的光通过,这个方向叫此偏振 片的偏振化方向 .
起 偏

工程光学第14章光的偏振

工程光学第14章光的偏振

部分偏振光
部分偏振光的分解
部分偏振光可分解为两束振动方向相互垂直 的、不等幅的、不相干的线偏振光
《工程光学》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偏振光概述
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
(4)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光矢量在垂直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内,按一定频率旋转
(左旋或右旋)。如果光矢量的端点轨迹是一个椭圆,这种光叫
做椭圆偏振光。如果光矢量端点轨迹是一个圆,这种光叫做圆
《工程光学》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偏振光概述
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
横波和纵波的区别——偏振 • 纵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一致,不存在偏振问题;
• 横波:振动方向与传播方向垂直,存在偏振问题。 最常见的偏振光有五种:
自然光、线偏振光、部分偏振光、椭圆偏振光和圆偏振光。
(1)自然光
普通光源发出的光、阳光都是自然光。由于原子发光的间歇性 和无规则性,使得普通光源发出的光的光矢量在垂直于传播方 向的平面内以极快的速度取0~360°内的一切可能的方向,且 没有哪一个方向占有优势。具有上述特性的光,称为自然光。 各个方向上光振动振幅相同的光,称为自然光。
《工程光学》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偏振光概述
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
1. 由反射与折射产生偏振光
自然光在两种各向同性介质的分界面上反射和折射时,不 但光的传播方向要改变,而且光的偏振状态也要改变,所 以反射光和折射光都是部分偏振光。
在一般情况下,反射光是以垂直于入射面的光振动为主 的部分偏振光;折射光是以平行于入射面的光振动为主 的部分偏振光。
第一节 偏振光概述
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
《工程光学》多媒体课件
第一节 偏振光概述
考 思题
第十四章 光的偏振
摄影用的偏光镜如选择适当角度可消除或减弱水 和玻璃等非金属表面的反光 这是为什么?

2025高考物理备考复习教案 第十四章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2025高考物理备考复习教案  第十四章 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

第十四章 光 学第2讲 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01考点1 光的干涉现象02考点2 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03练习帮 练透好题 精准分层课标要求1.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了解这些现象产生的条件,知道其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知道光是横波,会用双缝干涉实验测量光的波长.2.通过实验,了解激光的特性.能举例说明激光技术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核心考点五年考情光的干涉现象2023:山东T5,北京T2,上海T15,浙江6月T15,浙江1月T15,辽宁T8;2022:山东T10,浙江6月T4;2021:山东T7,湖北T5,江苏T6,浙江6月T16;2020:北京T1核心考点五年考情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2023:天津T4;2020:上海T9;2019:北京T14,江苏T13B(2),上海T4核心素养对接1.物理观念:理解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现象;进一步增强物质观念,认识光的物质性和波动性.2.科学思维:通过光的干涉、衍射等论证光具有波动性,增强证据意识及科学论证能力.3.科学探究:通过实验,观察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了解激光的性质,认识波动性.4.科学态度与责任:光的干涉、衍射、偏振和激光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命题分析预测高考主要考查光的干涉、衍射与偏振现象的理解和应用.题型多为选择题,难度较小.预计2025年高考可能会联系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光的干涉、衍射和偏振等现象的理解与结论的应用.考点1 光的干涉现象1. 光的干涉(1)定义:在两列光波叠加的区域,某些区域相互加强,出现[1]条纹,某些区域相互减弱,出现[2]条纹,且加强区域和减弱区域相互[3] 的现象.(2)条件:两束光的频率[4]、相位差[5] .亮 暗 间隔 相同 恒定 2. 双缝干涉(1)双缝干涉图样的特点:单色光照射时,形成明暗相间的[6]的干涉条纹;白光照射时,中央为[7]条纹,其余为[8] 条纹.(2)条纹间距:Δx =λ,其中l 是双缝到[9] 的距离,d 是[10]间的距离,λ是入射光的[11].等间距 白色亮 彩色 屏 双缝 波长 3. 薄膜干涉(1)利用薄膜(如肥皂液薄膜)[12]反射的光叠加而形成的.图样中同一条亮(或暗)条纹上所对应薄膜厚度[13] .(2)形成原因:如图所示,竖直的肥皂薄膜,由于重力的作用,形成上薄下厚的楔形.光照射到薄膜上时,从膜的前表面AA'和后表面BB'分别反射回来,形成两列频率[14]的光波,并且叠加.前后表面 相同 相同 (3)明暗条纹的判断方法:两个表面反射回来的两列光波的路程差Δr 等于薄膜厚度的[15]倍,光在薄膜中的波长为λ.在P 1、P 2处,Δr =n λ(n =1,2,3,…),薄膜上出现[16]条纹.在Q 处,Δr =(2n +1)2(n =0,1,2,3,…),薄膜上出现[17]条纹.(4)应用:增透膜、检查平面的平整度.2 明 暗 1. 判断下列说法的正误.(1)光的颜色由光的频率决定. ( √ )(2)频率不同的两列光波不能发生干涉. ( √ )(3)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使白光变成单色光. ( ✕ )✕(4)在“双缝干涉”实验中,双缝的作用是用“分光”的方法使两列光的频率相同.( √ ) (5)薄膜干涉中,观察干涉条纹时,眼睛与光源在膜的同一侧. ( √ )命题点1 光的干涉的理解和明暗条纹的判断1. [2024安徽芜湖模拟]如图,利用平面镜也可以实现杨氏双缝干涉实验的结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 光屏上的条纹关于平面镜M上下对称B. 相邻亮条纹的间距为Δx=+λC. 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一些,相邻亮条纹间距不变D. 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一些,亮条纹数量保持不变[解析] 根据双缝干涉原理,单色光源和单色光源在平面镜中的像相当于双缝,在光屏上的条纹与平面镜平行,由于明暗条纹是由光源的光和平面镜的反射光叠加而成,在平面镜所在平面的上方,并非关于平面镜M上下对称,故A错误;根据双缝干涉的相邻亮条纹之间的距离公式Δx=λ,类比双缝干涉实验,其中d=2a,L=b +c,所以相邻两条亮条纹之间的距离为Δx=+2λ,故B错误;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一些,不影响光源的像的位置和L的大小,相邻亮条纹间距不变,故C正确;若将平面镜向右移动一些,射到平面镜边缘的两条光线射到屏上的位置向下移动,宽度减小,而条纹间距不变,亮条纹数量减少,故D错误.易错提醒研究干涉现象时的三点注意1. 只有相干光才能形成稳定的干涉图样,光的干涉是有条件的.2. 单色光形成明暗相间的干涉条纹,白光形成彩色条纹.3. 双缝干涉条纹间距:Δx=λ,其中l是双缝到光屏的距离,d是双缝间的距离,λ是入射光波的波长.命题点2 薄膜干涉2. [2023山东]如图所示为一种干涉热膨胀仪原理图.G为标准石英环,C为待测柱形样品,C的上表面与上方标准平面石英板之间存在劈形空气层.用单色平行光垂直照射上方石英板,会形成干涉条纹.已知C的膨胀系数小于G的膨胀系数,当温度升高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A. 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条纹向左移动B. 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条纹向左移动C. 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条纹向右移动D. 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小,条纹向右移动[解析] 由于C的膨胀系数小于G的膨胀系数,所以当温度升高时,G增长的高度大于C增长的高度,则劈形空气层的厚度变大,且同一厚度的空气膜向劈尖移动,则条纹向左移动,A正确,BCD错误.考点2 光的衍射和偏振现象1. 光的衍射(1)定义:光绕过障碍物偏离直线传播的现象称为光的衍射.(2)产生明显衍射的条件:只有当障碍物或孔的尺寸[18]光的波长或比光的波长还要小时能产生明显的衍射.对同样的障碍物,波长越[19]的光,衍射现象越明显;相对某种波长的光,障碍物越[20],衍射现象越明显.说明 任何情况下都可以发生衍射现象,只是明显与不明显的区别.接近 长 小 2. 光的偏振(1)自然光:包含着在垂直于传播方向上沿[21]振动的光,而且沿着各个方向振动的光波的强度都[23] .(2)偏振光:在[23] 于光的传播方向的平面上,只沿着某个[24] 的方向振动的光.(3)偏振光的形成:①让自然光通过[25]形成偏振光.②让自然光在两种介质的界面发生反射和[26],反射光和折射光可以成为部分偏振光或完全偏振光.一切方向 相同 垂直 特定 偏振片 折射 (4)偏振光的应用:加偏振滤光片的照相机镜头、液晶显示器、立体电影、消除车灯眩光等.横 (5)光的偏振现象说明光是一种[27]波.2. 我们经常看到交通信号灯、安全指示灯、雾灯、施工警示灯等都是红色的信号灯,这除了红色光容易引起人们的视觉反应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这个原因红光波长较长,比其他可见光更容易发生衍射现象 是.3. 当阳光照射较厚的云层时,日光射透云层后,会受到云层深处水滴或冰晶的反射,这种反射在穿过云雾表面时,在微小的水滴边缘产生衍射现象.试判断下列现象的成因与上面描述是(√)否(×)相同.(1)雨后的彩虹.( ✕ )(2)孔雀羽毛在阳光下色彩斑斓.( √ )(3)路面上的油膜阳光下呈现彩色.( ✕ )(4)阳光照射下,树影中呈现一个个小圆形光斑.( ✕ )✕✕✕命题点1 干涉、衍射图样的比较3. [2023天津南开中学校考]关于甲、乙、丙、丁四个实验,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D )A. 四个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B. 甲、乙两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等距条纹C. 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该光的频率越大D. 丁实验中,适当减小单缝的宽度,中央条纹会变宽[解析] 甲、乙、丙实验产生的条纹均为干涉条纹,而丁实验是光的衍射条纹,故A 错误;甲实验产生的条纹为等距条纹,而乙是牛顿环,空气薄层不均匀变化,则干涉条纹间距不相等,故B错误;根据干涉条纹间距公式Δx=λ,丙实验中,产生的条纹间距越大,则波长越长,频率越小,故C错误;丁实验中,产生的明暗条纹间距不相等,若减小单缝的宽度,中央条纹会变宽,故D正确.易错提醒1. 光的干涉与衍射的比较2. 图样不同点3. 图样相同点干涉、衍射都属于光的叠加,都是波特有的现象,都有明暗相间的条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
三.自然光
自然光是非偏振光 一个光波列是横波。 但从宏观上看,普通光源的光不是偏振光。
光振动的振幅在垂直于光波的传
播方向上,既有时间分布的均匀性, 又有空间分布的均匀性,具有这种特 性的光就叫自然光 。
分解:
每一个波列的光矢量都沿x、y 轴分解
Eix Ei cosi Eiy Ei sini
一般
部分偏振光可以看作是 由一个完全偏振光和一个 自然光混合起来组成的。
分解:
分解
非相干
Ex ≠ Ey
表示法:
8
§14-2 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一.偏振片的起偏、检偏
起偏: 把自然光变成偏振光 偏振器:把自然光变成为全偏振光的仪器 起偏的原理: 利用某种形式的不对称性
光轴
微晶型:
···
非偏振光
线偏振光
1020 A 1020
e
1020
o
780 780
1020
B
方解石(冰洲石CaCO3) 天然方解石晶体的外形为平行六面体 每个面都是钝角1020和锐角780的平行四边形。
A点和B点是三个钝角的交合点(称为钝偶)
22
二.晶体的光轴和光线的主平面
1. 晶体的光轴
晶体内 存在一个特殊方向,当光在晶体中沿此方
18
例: 在下图中,以线偏振光或自然光入射于界面时, 问折射光和反射光各属于什么性质的光,并在图中表 示出来,图中i= arctg n i≠i0
i0
i0
(1)
(2)
(3)
(4)
(5)
答:(1),(2),(3)中反射光、折射光均为线偏振光 (4)的折射光为线偏振光,没有反射光。 (5)的反射光为线偏振光,折射光为部分偏振光
Eix Eiy
6
然后将所有波列光矢量的分量叠加起来
Ex Eix E y Eiy
但此时 E x E y
各振动没有优势方向。结果与坐标系无关
这样,自然光可分作两个相互垂直的,振幅相等的 ,不相干的的线偏振光。
因此, I I x I y
非相干
Ix
Iy
I 2
表示法:
S
7
四.部分偏振光
光矢量的振动各个方向都有,一个方向振动较弱 ,而另一方向振动较强的光 ,叫部分偏振光.
3
二. 线偏振光
光矢量的振动方向始终不变的光,叫线偏振光。 又称平面偏振光
E
面对光的传 播方向看
光矢量的方向始终在一个平面中,但其大 小随位相而变。
4
分解:
y
Ey
E
Ex
x
Ex E cos
E y E sin Ex ,Ey的大小依赖于 x, y 方向的选取。
表示法:
光振动平行板面 光振动垂直板面
向传播时,不发生双折射现象,此特殊方向称为晶
体的光轴。
A
方解石光轴方向就是从
它的一个钝偶所作的等分角
线。即它与钝偶的三条棱线
第14章 光的偏振 §14.1 自然光和偏振光 §14.2 起偏和检偏 马吕斯定律 §14.3 反射与折射时光的偏振 §14.4 光的双折射
1
§14.1自然光和偏振光
一. 横波的偏振性
振动面 振动矢量与传播方向组成的平面
E
H
横波的振动相对于传播方向不是轴对称的。
2
波的振动方向相对于传播方向的不对称性叫做偏振
这也说明了折射光依然是部分偏振光。
16
二.应用
①用玻璃片堆获偏振光
i0
玻璃片堆
(接近线偏振光)
②外腔式激光器的谐振腔中开有布儒斯特窗,可减 少反射损失
i0
i0
i0
i0 激光输出
M1
布儒斯特窗
M2
17
③在强光下摄影时,可在摄影机前头加偏振片
有反射光干扰的橱窗
在照相机镜头前加偏振 片消除了反射光的干扰
19
§14.4 光的双折射
一.光的双折射现象方解石 晶体双源自折 折射 射IS•
R1

R2

1.双折射: 当一束光射到各向异性介质时, 可产生两束折射光的现象
20
2.寻常光(o光)和非寻常光(e光)
寻常光(o光):遵守折射定律
sini n2 常数
sin n1
非常光(e光):不遵守折射定律
o光总在入射面内
sini n2 常数
sin n1
即使入射角为0,折射角也不一定等于0,而且e光 往往不在入射面内。 注意: • o光和e光只有在双折射晶体的内部才有意义 • o光和e光都是线偏振光
21
如果将光束正入射在冰洲石上,并将冰洲石围绕 着入射光束旋转,则发现其中一根光束不动,而另 一根光束跟着旋转一周。
I
0
I1
1 2
I0
I2 I1 cos2 I3 I2 cos2
2
1 2
I0
3 2
3 8
I0
2
3 8
I0
3 2
9 32
I0
I4 I3 cos2
2
9 32
I0
3 2
27 128
I0
14
§14-3 反射和折射时光的偏振
一.布儒斯特定律
ii
垂直入射面的 E矢量占优势 n1
n2 平行入射面的 E矢量占优势
I0
P
I
E0 P
E = E0cos
I0
E
2 0
,
I
E
2
E
2 0
cos
2
I IO
E2
E
2 0
(E0 cos a)2 E02
I I0 cos2 11
0,I Imax I0 ,
,I 0
2
— 消光
注意:入射光必须是线偏振光,不是自然光 I是与cos2α正比
12
三、偏振片的应用应用:
作为光学仪器中的起偏和检偏装置。 制成偏光眼镜,可观看立体电影 作为照相机的滤光镜,可以滤掉不必要的反射光。 制成安全汽车灯
若在所有汽车前窗玻璃和大灯前都装上与地面成 45角、且向同一方向倾斜的偏振片可以避免汽车会 车时灯光的晃眼。
13
例: 一束自然光入射到由四个偏振片组成的偏振片组
上,四个偏振片是这样放置的,每个偏振片偏振化方
向相对于前面一片顺时针转过30°角,设入射光强为
I°.则通过第二片后光强变为 强变为 .
,通过第四片后光
入射角i 变反射、折射光的偏振度也变。
i = i0 时,反射光 只有垂直分量:
i0 i0 n1
n2
0 i0 +0 = 90
15
i0 — 布儒斯特角或 起偏角
由 n1 sin i0 n2 sin 0 n2 cos i0

tg i0
n2 n1
n21
布儒斯特定律
反射偏振光非常微弱,只占入射光中全部垂直 分量的15%,
分子型:
入射 电磁波
y x z z
线栅起偏器
9
实验表明,自然光用偏振片起偏,在忽略偏振片的
吸收的情况下,
出射光强
1 I 2 I0
偏振片的偏振化方向
偏振片上允许通过光振动的方向。也叫透光轴。
偏振光的检验
偏振片转一周
线偏光
消光
部分偏光
强度变,无 消光
自然光
强度不变
透光轴
10
二.马吕斯定律
线偏振光通过偏振片P 前后的光强关系: 设α为振动方向与偏振化方向的夹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