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周 西周朝
西周-西周时代:前1046年―前771年。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

西周-西周时代:前1046年―前771年。
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西周时代。
西周时代:前1046年―前771年。
约在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灭商建周。
周朝的前期一直以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丰。
镐为都城。
因在东周都城洛邑以西。
史称西周。
中文名,西周。
建立时间,前1046年―前771年。
所属洲,亚洲。
首都,镐京。
洛邑。
西周简介。
周族是活动在今中国西部陕西省。
甘肃省一带的古老部落。
约在公元前11世纪。
周武王联合许多方国部落。
大败商军于牧野。
灭商建立了周朝。
周朝的前期一直以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丰。
镐为都城。
因在东周都城洛邑以西。
史称西周。
灭商第二年。
武王病死。
由周公摄政。
武王弟管叔。
蔡叔与商王后裔武庚叛乱。
经过三年东征。
平定了叛乱。
迁部分商遗民于洛邑。
建造东都”成周”。
同时。
西周大封诸侯。
”以藩屏周”。
西周自周武王灭商至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止。
共传十二王。
前后经历约257年。
发展历程。
商朝末年。
商纣王残暴。
政治腐败。
内外矛盾空前尖锐。
生活在泾水。
渭水流域的商朝属国首领周武王。
继承了父亲周文王的事业。
出兵伐商。
周军一路上势如破竹。
纣王慌忙凑齐十七万商军开赴牧野。
这一年二月甲子日。
商。
周二军在牧野展开决战。
姜尚率周军前锋冲进敌阵。
商军无心战斗。
纷纷倒戈相向。
纣王见大势已去。
仓惶逃回朝歌。
登上鹿台。
把珠玉珍宝围在身旁。
引火自焚身亡。
这就是有名的牧野之战。
或称”武王伐纣”。
商朝遂亡。
西周简介周族是活动在今中国西部陕西省、甘肃省一带的古老部落。
约在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联合许多方国部落,大败商军于牧野,灭商建立了周朝。
周朝的前期一直以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的丰、镐为都城,因在东周都城洛邑以西,史称西周。
灭商第二年,武王病死,由周公摄政,武王弟管叔、蔡叔与商王后裔武庚叛乱。
经过三年东征,平定了叛乱,迁部分商遗民于洛邑,建造东都”成周”。
同时,大封诸侯,”以藩屏周”。
西周自周武王灭商至申侯联合犬戎攻杀周幽王止,共传十二王,前后经历约257年。
周朝诸侯国列表(已校对,无错误)

己
省郯城县西南
子
?-前414年
楚国(一说是越国)
鄟国
省郯城县东北
?-前585年
鲁国
郕国(成国、宬国)
姬
省汶上县北
伯
前11世纪-前408年
齐国(一说是楚国)
宿国
风
省东平县西南
男
宋国
谭国
姒
省市东南
子
前11世纪-前684年
齐国
遂国
妫
省宁阳县西北
夏代-前681年
齐国
须句国
风
省东平县西须句城
子
?-前639年
侯
?-前505年
楚国
麇国
省郧县
子
楚国
聃国
姬
省市
一疑在省市
前11世纪-?
楚国
卢国
卢
省襄樊市
侯
楚国
谷国
省谷城县
楚国
9.位于省的诸侯国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钟离国
嬴
省沂河东岸
子
楚国
六国
偃
省市
伯
?-前622年
楚国
英国
偃
省市
?-前646年
楚国
舒国
偃
省舒城县
子
楚国
舒庸国
偃
省舒城县
?-前574年
楚国
舒鸠国
偃
朝
2.主要诸侯国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齐国
妫姓田氏
省东部、省南部一带
侯、王
前386年-前2部、省西部、省南部一带
周朝诸侯国列表已校对,无错误

鱿国(鱼国)
楚国
12.位于江苏省的诸侯国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邗国
江苏省扬州市东南
钟吾国
江苏省宿迁市
子
?-前518年
吴国
彭国
江苏省徐州市
13.四裔(戎狄蛮夷)部族或国家
国名
姓氏
今地
爵位
起迄年
灭国者
莱国(即莱夷国)
姜
山东省龙口市东南莱子城
子
?-前567年
齐国
夷国
妘
山东省青岛市
戎国
山东省曹县
齐国
侯
?-前622年
楚国
潘国
己
河南省温县
?-前504年
吴国
光国
逼国
姞
吴国
弦国
隗
河南省光山、潢川县界
子
?-前655年
楚国
滑国
姬
河南省偃师市南缑氏城
伯
?-前627年
秦国
江国
嬴
河南省正阳县、息县一带
?-前623年
楚国
邘国
姬
河南省泌阳市北西万镇邘邰村(一说陕西省郿县)
叔
晋国
应国
姬
河南省平顶山市西郊薛庄乡原蚩阳镇
子
前11世纪-前431年
楚国
向国
姜
山东省莒县西南
子
?-前721年
莒国
极国
姬
山东省金乡县南
?-前721年
鲁国
邿国(诗国、寺国)
妊
山东省济宁市东南
?-前560年
鲁国
滕国
姬
山东省滕州市
侯,又称子
西周朝制度

西周朝制度西周在总体上实行宗法制度,官职上实三公制度,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度,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度,都城上实行两京制度,法律上实行九刑制度,文化上实行周礼制度等等。
一、总体上实行宗法制度宗法是中国古代社会血缘关系的基本原则,其主要内容是嫡长继承制。
宗法制度是在父权家长制的基础上不断扩大和发展起来的,由它构成了等级阶梯,形成为中国封建社会基本的社会政治制度。
商代已有嫡长继承的雏形,到了西周时期,这一制度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完备的程度。
二、官职上实三公制度在周王左右的重要辅佐人物,有太师、太傅、太保,合称为“三公”或“师保”。
如周文王、武王时的重要谋臣太公望,就被尊称为“师尚父”。
成王时,周公为师,召公为保,共同辅政。
一直到康王时,召公还担任太保。
师保统辖诸侯百官以奉侍周王,在政治上享有崇高的地位。
三、政治上实行分封制度分封制在周朝时期是周王室把疆域土地划分为诸侯的社会制度,在封建制下,国家土地不完全是周王室的,而是分别由获得封地的诸侯所有,他们拥有分封土地的所有资源和收益,只需向周王室缴纳一定的进贡即可尽义务。
分封制实行“大宗服从小宗、诸弟服从兄长”的原则。
四、经济上实行井田制度井田制度是分封制的经济基础,体现了中国封建社会生产关系的主要部分。
它与宗法制度紧密相连,在西周时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周天子在名义上是全国土地和人民的最高主宰者,所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他以天下宗主身份,将土地和依附在土地上的人民分封给新旧诸侯,诸侯国的国君在封地范围内又有最高的权力。
五、都城上实行两京制度西周政权实行著名的两都制度,也就是首都和陪都制度。
西周的疆域西起岐阳,东到圃田,所有渭、泾、河、洛地带,都成为周的王畿。
两京制度中,关中的镐京被称为“宗周”,东都王城被称为“成周”。
六、法律上实行九刑制度《九刑》的主要内容,就是在于严厉惩治那些所谓“盗”、“贼”的行为,维护奴隶制度的基本法则和奴隶主贵族的根本利益。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周知识点

七年级历史上册西周知识点西周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而七年级历史上册中也有关于西周的知识点。
本文将介绍西周的起源、政治制度、文化艺术以及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内容。
一、西周的起源西周存在的历史时间为公元前1046年至公元前771年,它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周武王灭掉商朝之后,他就将周天子的权力传给了自己的弟弟周公旦,实行了封建制度。
周公旦又封了自己的几个儿子,这种制度被称为封建制度。
周公旦还划分了天下的土地,实行了属地管理制度。
二、政治制度西周的政治制度实行的是封建制度。
周天子是最高统治者,而各个封建国家则是周天子统治下的地方政权,这些国家的君主被称为诸侯。
周朝的军事力量主要靠淮泗地区的国家,这些国家在军事上相互协作,以维护天下的稳定。
此外,周朝在政治上也执行了有名有实的“分封制”,即将天下土地划分给不同的诸侯分封下去,并由他们管理。
这些诸侯君主需要向周天子进献土地上产生的一定量的物品,也就是所谓的“赋税”。
三、文化艺术西周的文化艺术十分繁荣,是中国最初的一个黄金时代。
西周的典型艺术形式是青铜器,如鼎、壶等等,它们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高超的规模,代表了当时社会生产力和文明水平的最高峰。
西周的音乐、礼仪、哲学和宗教等方面也十分发达,这些文化都体现了当时广泛流行的面貌。
四、社会生活西周的社会生活大致遵循“尊卑有序,各得其所”的思想,人们的生活充满着仪式感和阶级感。
封建社会中,人们的社会等级只能靠先天的身份而定,身份卑下的人处处受到歧视和排挤。
西周中,“男尊女卑”的思想依然十分强烈,而且周朝有彩礼、嫁妆等一系列封建礼俗,人们的婚礼和生活也都是按照一定规矩来进行的。
总体来看,西周不仅是中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朝代,也是中国封建制度建立的代表。
西周丰富的文化、艺术和宗教、哲学等方面的内容,使得它是中国古代历史上最为光荣的时期之一。
西周王朝的名词解释

西周王朝的名词解释西周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朝代,从公元前1046年持续到公元前771年。
它是中国封建时代的黄金时期,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由氏族联盟向封建国家的转变。
1. 西周王朝的起源西周王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姬姓的周武王。
周武王是周公旦的儿子,他领导西周部落在公元前1046年成功推翻了暴虐的商朝统治者纣王,建立了周朝。
西周王朝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古代社会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期。
2. 西周王朝的政治制度西周王朝实行了一个相对稳定的封建政治制度。
国家被分为诸侯国和藩国两个层级。
周王作为天子,享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但其实际掌握的权力有限。
相对于商朝的王权专制,西周王朝采取了分封制度,将权力下放给了各个封国的诸侯。
这有助于维持封建制度的稳定和各地封国的自治。
3. 西周王朝的经济状况西周王朝的经济状况相对较为繁荣。
封建制度的实施带来了土地的集中,贵族阶层形成了庞大的私有土地所有制。
贵族通过控制农业生产,获取了丰富的农产品。
此外,手工业和商业也得到了发展。
与此同时,贸易上的交流也日益频繁起来。
西周王朝的繁荣经济奠定了其社会稳定和持久的统治。
4. 西周王朝的文化和思想西周王朝也是中国古代文化和思想发展的重要时期。
周朝的统治者非常重视礼仪和文化传统,并且制定了一系列的礼仪制度。
这一时期的学者以孔子、墨子等为代表,形成了诸子百家并立的思想繁荣局面。
西周王朝的经典著作《周易》和《诗经》也诞生于这一时期。
5. 西周王朝的崩溃然而,西周王朝在经历了数百年的繁荣后,逐渐陷入了内外夹击的困境。
外部的威胁主要来自西北的游牧民族,而内部则面临着贵族间的权力争斗和不断升级的社会矛盾。
最终,这些压力导致了西周王朝的崩溃。
公元前771年,周幽王被叛军囚禁,西周王朝终结,中国进入了春秋战国时期。
总结:通过对西周王朝的名词解释,我们可以了解到这个世袭、贵族统治的封建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特点。
西周王朝的隆盛为中国历史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和深刻的思考。
周朝与西周的衰落与灭亡

周朝与西周的衰落与灭亡周朝岁月,既辉煌又衰败。
西周是周朝鼎盛时期的代表,然而,西周的衰落与灭亡也表明了周朝的逐渐没落。
本文将从西周的干政和诸侯割据、商周之争、风俗的改变及社会成员的生产力改变等方面分析周朝的衰落与灭亡原因。
一、干政与诸侯割据周朝的受封制度是最早的分封制度,其原本是为了调节中央与地方之间的关系,避免权力过于集中形成后世的王权专制。
但是这一制度也导致了一些问题。
首先,宗族势力的膨胀,让分封的贵族逐渐形成自己的势力范围,减弱中央的控制力。
其次,嫡庶之间、分封之间存在着异议。
由此不断出现了一些争端,以及诸侯之间的战争。
这些问题都使得周朝国力日渐减弱,逐渐滑向了衰落。
二、商周之争周代之初,周文王发掘商朝神龟,发现商朝已成为天命将替的落札,即商周之间的天命之争。
周天子利用商一战后商朝全军覆没,自此周天子便有了完全的统治权,但是也使得周天子的政治手段变得非常残酷和自私。
此后天下诸侯之间最惧之备便是周天子的强力统治了,于是又一场势力之争又一次的爆发。
三、风俗的改变周朝的衰落也和其风俗的改变有关。
随着周朝的不断发展,尤其是西周的繁荣,周朝的风俗也逐渐改变。
西周时期,周朝的风俗主要以礼乐为主。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人心空虚,礼乐变质。
同时,鉴于人口不断增长,土地资源逐渐枯竭,流动性的变现也日益凸显。
由此,周朝的风俗对于婚姻、家庭以及社会组织等方面都产生了不小的变化。
这些变化大大削弱了周朝的凝聚力和统治力。
四、社会成员的生产力改变周朝的灭亡也与社会成员的生产力改变有关。
周朝时期,由于生产力的限制,社会生产力发展缓慢,财富大多掌握在少数人手中。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以孔子为代表的贤士开始推崇"人才为主",逐渐形成文化之风。
同时,黄帝以来三千年华夏文明的积淀,也为社会成员的生产力创造了更广阔的空间。
这些都是周朝衰落的原因之一。
总之,周朝的衰落与灭亡是一个历史发展的必然过程,其中种种原因相互交织。
西周的都城在哪里

西周的都城在哪里
西周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
周朝(前1046年到前256年)是中国历史上继商朝之后的第三个奴隶制国家。
周王朝一共传国君32代37王,享国共计790年。
周朝分为西周(前1046年到前771年)和东周(前770年到前256年)两个时期。
周朝由周武王姬发创建,定都镐京(今陕西省西安市)。
周成王时营建(或曰迁都、相宅)成周(今河南洛阳),并在此举行祭祀、赏赐臣子的一系列活动。
其后周穆王又筑宫南郑,其后周懿王又迁都犬丘(今陕西省西安市)。
公元前771年镐京陷落,西周灭亡;公元前770年(周平王元年),周平王东迁,定都成周(今河南洛阳),此后周朝的这段时期称为东周。
史书又将西周和东周合称为两周。
其中东周以“三家分晋”为节点,又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周西周朝(公元前1029年-公元前771年),始于文王,终于幽王,共13帝。
周朝的始祖名弃,帝喾的后裔,弃曾做过尧,舜的农师。
周朝姬姓。
西周朝皇帝谱文王在位51年文王姓姬名昌,父名季。
姬昌即位后曾一度被商王所泅,后被释放。
他礼贤下士,有姜子牙等名辰辅佐,为以后灭商打下基础。
据传文王死时97岁。
武王在位5年武王姬发,父姬昌。
即位后大举伐商,并于牧野,大败商军,纣王自焚,商亡。
武王建都于镐京。
史称西周。
武王死时54岁。
成王在位30年成王姬诵,武王子,即位时12岁。
由周公旦摄政。
之中,平定武更(纣王子)叛乱,并大封诸侯。
成王造东都洛邑。
成王死时42岁。
康王——康王姬钊,成王子。
康王是一位有作为的周王,史称“成康盛世”。
康王时,周朝较强盛。
昭王在位2年昭王姬瑕,康王子。
“昭王之时,王道微缺”,周国力开始下降,昭王南巡死于楚。
穆王在位55年穆王姬满,昭王子。
穆王时作《吕刑》,是流传下来的我国最早的法典。
穆王是西周在位时间最长的周王。
共王在位12年共王姬伊扈,穆王子。
懿王在位25年懿王姬囏,共王子。
懿王时,周室衰弱,外族入侵已无力抵抗。
孝王在位15年孝王姬辟方,穆王的儿子,共王的弟弟。
夷王在位12年夷王姬燮,周懿王的儿子。
夷王时,周天子与诸侯的矛盾尖锐化,夷王曾烹杀齐哀公。
厉王在位16年厉王姬胡,夷王的儿子。
厉王是一位暴君,对外战争屡败,国势日危。
在位16年,竟被国人放逐。
周,召共和执政14年周,召共和是指周定公与召穆公共同执政。
此二人均为宗周的大贵族。
宣王在位46年宣王姬静,厉王的儿子。
即位后针对周王室的内忧外患,进行改革。
取得成功,史称“宣王中兴”。
幽王(前781-前771)年在位,在位11年幽王姬宫生,宣王的儿子。
贪淫无道,为博宠姬褒姒一笑,竟“烽火戏诸侯”,从而亡国被杀。
这就是“一笑倾国”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