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怀柔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定稿2
北京怀柔区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带解析

北京怀柔区第一中学高一物理月考试卷含解析一、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1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 (单选)庞清、佟健在全国冬运会上摘得花样滑冰双人自由滑桂冠,如图所示,两人手拉手绕他们手臂连线上某点一起做圆周运动,则在运动中两人的()解:AB、两人绕同一个圆心做圆周运动,角速度相等,根据v=rω比较线速度,半径不等,线速度不等.故A正确,B错误.C、两人运动过程中,相互作用力提供向心力,所以向心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故C错误.D、根据a=rω2知,半径不等,则向心加速度不等.故D错误.故选:A.2. (多选题)如图所示,一小球自空中自由落下,与正下方的直立轻质弹簧接触,直至速度为零的过程中,关于小球运动状态的下列几种描述中,正确的是()A.接触后,小球作减速运动,加速度的绝对值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小,最后等于零B.接触后,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后做减速运动,其速度先增加后减小直到为零C.接触后,速度为零的地方就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加速度为零的地方也是弹簧被压缩最大之处D.接触后,小球速度最大的地方就是加速度等于零的地方参考答案:BD【考点】牛顿第二定律;胡克定律.【分析】小球自由落下,接触弹簧时有竖直向下的速度,接触弹簧后,弹簧被压缩,弹簧的弹力随着压缩的长度的增大而增大.以小球为研究对象,开始阶段,弹力小于重力,合力竖直向下,与速度方向相同,小球做加速运动,合力减小;当弹力大于重力后,合力竖直向上,小球做减速运动,合力增大.【解答】解:A、小球与弹簧接触后,开始重力大于弹力,加速度向下,做加速运动,加速度减小.当加速度减小到零以后,弹力大于重力,加速度向上,做减速运动到零.故A错误,B正确.C、当速度为零,弹簧压缩到最低点,此时合力不为零,加速度不为零.故C错误.D、小球先做加速运动再做减速运动,当加速度为零,即重力与弹簧弹力相等时,速度最大.故D正确.故选BD.3. 关于万有引力定律和引力常量的发现,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A、万有引力定律是牛顿发现的,而引力常量是由卡文迪许测定的B、对开普勒第三定律a3/T2=k,k的大小与环绕天体有关C、历史上经过长期争论,“日心说”战胜了“地心说”,可见“日心说”观点是正确的D、为了验证地球吸引地面上物体的力与地球吸引月球的力是同一性质的力,同样遵从平方反比律的猜想,卡文迪许做了著名的“月--地检验”,并把引力规律做了合理的外推。
2014怀柔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定稿2解析

怀柔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月考检测语文2014.3 本试卷共7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4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谍血义愤填膺祈.祷(qí)混.混沌沌(hún)B.斑斓游目骋怀商榷.(què)载.笑载言(zài)C.磐石没精打彩恶劣.(lüè)咎.由自取(jiù)D.履历开诚不公窈.窕(yǎo)卓.有成效(zhuō)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的情况公之于众。
(2)微风过处,送来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A.骇人听闻阵阵即使 B.耸人听闻阵阵虽然C.耸人听闻缕缕虽然 D.骇人听闻缕缕即使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告诫学生,不应把上大学作为求取功名利禄的终南捷径....,而应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B.杨善洲同志在任地委书记期间,夙兴夜寐....,忘我工作,一心为民;退休后,仍扎根深山,风餐露宿,志在造林,不愧为全国道德模范。
C.史铁生在轮椅上生活38年,透析12年,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幸,他总能做到安之若...素.,他的作品充满明朗的光照和细腻的爱。
D.“地球遭遇千年极寒”“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等消息的传播,引发了一些人情绪失控,这种现象不绝如缕....,反映出公众科学素养的缺乏。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A.《家》是巴金所写“爱情三部曲”之一,小说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写了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
(2)北京市怀柔区2014年初三第二次模拟

(2)北京市怀柔区2014年初三第二次模拟北京市怀柔区2014年初三二模语文试卷学校姓名准考证号一、基础·运用(共24分)(一)选择题。
下面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符合题意,选出答案后在答题卡上用铅笔把对应题目的选项字母涂黑涂满。
(共14分。
每小题2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有误的一项是A.颠簸(bǒ)惩罚(chéng)牵强附会(qiǎng)B.符合(fú)怪癖(pǐ)满载而归(zài)C.脊梁(jí)镂空(lòu)谆谆教诲(zhūn)D.绮丽(qǐ)脂肪(zhī)锐不可当(dāng)2.下列句子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面对突如其来的变故,平日办事果断的老厂长此时也是一愁莫展。
B.博洛尼亚球迷坚决反对迪亚曼蒂转会恒大,强烈抨击俱乐部因为几百万欧元而变卖球员的唯利是图的行为。
C. 这部影片的豪华阵容吸引了众多的观众,仅放映三天票房就超过了6个亿。
D.成功的秘诀是什么?无数的事例告诉我们那就是坚持。
3.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或俗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国外的一些先进经验和做法对我国的经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我们要善于从中汲取营养,发展自我。
B.元旦联欢会上,同学们纷纷上台展示才艺,真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
C.运动会比赛刚刚开始,军体委员首当其冲,第一个为班集体赢得了百米第一的好成绩。
D.老画家的一番风趣的话语,使弟子们忍俊不禁,气氛顿时活跃起来。
4.在下面语段中,依次填入关联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巩固,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只能是两个文明同时建设、相互促进的结果。
两手都硬起来,能两个文明一起上;单有一手硬,可能有一时的效果,最终两个文明都上不去。
A.只有才虽然但B.因为所以尽管可C.只要就即使反而D.既然就也而5.结合语境,在下面语段的横线处填写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日出日落,江流瀑飞,花谢霜满,自然展现给我们无穷无尽的美。
北京市怀柔区201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二)

北京市怀柔区2014年高级中等学校招生模拟考试(二)英语试卷听力理解(共26分)一、听对话,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幅图片中选出与对话内容相符的图片。
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共4分,每小题1分)1.A.B. C.2.A.B.C.3.A. B. C.4.A.B.C..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0页,满分12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姓名和准考证号。
3.试题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在答题卡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他试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
5. 考试结束时,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二、听对话或独白,根据对话或独白的内容,从下面各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或独白你将听两遍。
(共12分,每小题1分)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5至第6小题。
5. Where does the woman want to go?A. A bookstore.B. A parking lot.C. A supermarket.6. How far is it from here?A. About 10 minutes’ walk.B. About 20 minutes’ walk.C. About 30 minutes’ walk.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7至第8小题7. What does the man think of volleyball?A. Interesting.B. Difficult.C. Boring.8. What are they going to do?A. Play computer games.B. Play soccer.C. Play basketball.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9至第10小题9. How many Chinese words did Tina know before she came to Beijing?A. None.B. A word.C. A lot.10. What did Tina like doing best in her school?A. Writing exercises.B. Playing games.C. Watching TV.请听一段对话,完成第11至第13小题。
2014怀柔一中高一第二学期月考答案2

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5:B、D、D、A、C二、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6.C(责怪)7.D.在(A.怎么/哪里B.于之/语助C.是/做成)8.A((林类)乃仰而应(子贡)曰)9.B(①认识不达观⑤是对生的认识)10.D(“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所)失的,这两种人都不值得赞扬,只有圣人知道所赞扬的是什么,所反对的是什么)【参考译文】林类的年纪将近一百岁了,到了春天穿着粗皮衣,在收割后的田地里拾取遗留下来的谷穗,一面唱歌,一面往前走。
孔子到卫国去,在田野上看见了他,回头对学生说:“那位老人是个值得和(他)对话的人,试试去问问他。
”子贡请求前往。
(子贡在)田埂的一头迎面走去,面对他感叹道:“先生竟不后悔吗?却边走边唱拾谷穗?”林类行走不停,唱歌不止。
子贡问个不停,(林类)才仰着头回答说:“我后悔什么呢?”子贡说:“先生少年时不勤奋做事,年长时又不争取时间,老了没有妻子儿女,(现在)死期要到了,又有什么快乐(值得)拾谷穗(时)边走边唱歌呢?”林类笑着说:“我快乐的原因,人人都有,但(人们)反而把(这个)当作忧愁。
(我)少年时不勤奋做事,年长时又不争取时间,所以才能像这样长寿。
老了没有妻子儿女,(现在)死期要到了,所以才能像这样快乐。
”子贡问:“长寿是人们所希望的,死亡是人们所厌恶的。
您把死亡当作快乐,为什么呢?”林类说:“死亡与出生,(不过是)一去一回。
因此在这儿死去了,怎么知道不在另一个地方(重新)出生呢?所以我怎么知道死与生不一样呢?我又怎么知道忙忙碌碌地求生存不是头脑糊涂呢?又怎么知道我现在的死亡不比过去活着更好呢?”子贡听了,不明白他的意思,回来把(这些话)告诉了孔子。
孔子说:“我知道他是值得和(他)对话的,果然如此;可是他懂得的生死的道理却并不透彻。
”子贡对学习厌倦了,对孔子说:“(我)希望有休息的时候。
”孔子说:“活着(就)没有休息的时候。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试题(解析版)

北京市怀柔区第一中学2023-2024学年高一下学期4月月考英语考生须知:1.本试卷共11页,共四部分,共71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2.请在试卷和答题卡上认真填写班级、姓名、考号、考场和座位号等信息。
3.试题答案一律对应题号填涂或作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4.选择题用2B铅笔填涂在答题卡上,非选择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在答题卡上。
5.考试结束后上交答题卡。
第一部分听力理解(共三节,38分)(一)听后选择第一节(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听下面四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一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
每段对话你将听一遍。
1.What time is it now?A.3:30. B.3:00. C.2:45.2.How much does the woman need to pay?A.$5. B.$10. C.$7.5.3.What does the man want to do?A.Ask the woman to close the window.B.Close the window by himself.C.Open the door.4.What’s the most probabl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speakers?A.Boss and employee. B.Teacher and student. C.Customer and shop assistant.第二节(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听下面四段对话,每段对话后有两道小题,从每题所给的A、B、C 三个选项中选出最佳选项每段对话你将听两遍。
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5至第6小题。
现在,你有10秒钟的时间阅读这两道小题。
5.What is the man calling for?A.To ask about the price for electricity.B.To ask how much to pay for water and gas.C.To ask about house renting information.6.What does the rent include?A.Gas. B.Water. C.Electricity.听下面一段对话,回答第7至第8小题。
怀柔区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阶段考试卷

怀柔区高一下学期语文4月阶段考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3题;共6分)1. (2分)下列词语中加线的词释义有误的一项是()A . 磨(摇)旗只合(应该)错勘(判断)定罪愆(罪过)B . 糊突(混淆)则(只)被亢(极)旱餐(吃,挨)刀C . 枷纽(拘束)天道(规律)生埋怨(深深地)D . 笑科(动作)哥哥行(行走)着做公的(语助词)2. (2分)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的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 . ①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②藏之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B . ①屈原放逐,乃赋《离骚》②今少卿乃教以推贤进士C . ①此人皆意有所郁结,不得通其道②然此可为智者道,难为俗人言也D . ①近自托于无能之辞②亦欲以究天人之际3. (2分)下列各句中,句式与例句不相同的一项是()例:微斯人,吾谁与归?A . 奚以知其然也B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C . 非臣陨首所能上报也D . 胡为乎遑遑欲何之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30分)4. (16分)(2018·淮安模拟)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小题。
乌篷船①周作人子荣②君:①接到手书,知道你要到我的故乡去,叫我给你一点什么指导。
老实说,我的故乡,真正觉得可怀恋的地方,并不是那里;但是因为在那里生长,住过十多年,究竟知道一点情形,所以写这一封信告诉你。
313;我所要告诉你的,并不是那里的风土人情,那是写不尽的,但是你到那里一看也就会明白的,不必罗唆地多讲。
我要说的是一种很有趣的东西,这便是船。
你在家乡平常总坐人力车,电车,或是汽车,但在我的故乡那里这些都没有,除了在城内或山上是用轿子以外,普通代步都是用船。
船有两种,普通坐的都是“乌篷船”,白篷的大抵作航船用,坐夜航船到西陵去也有特别的风趣,但是你总不便坐,所以我就可以不说了。
乌篷船大的为“四明瓦”,小的为脚划船亦称小船。
但是最适用的还是在这中间的“三道”,亦即三明瓦。
怀柔区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

怀柔区高一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语文试题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39分)1. (6分)(2017·潮州模拟)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问题。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公元前8000多年以前,原始人在生产劳动中创造了彩陶艺术,彩陶上面的鱼纹、网纹、鸟纹、太阳纹等图案在历史的演变中不断被赋予祭祀、祈佑、崇拜、吉祥等含义。
早起先民对于未知的自然界,有太多的畏惧和害怕,不懂得刮风下雨的原因,不知道雷鸣闪电的奥秘,不明白生老病死现象,只能求助于神灵,于是便出现了图腾崇拜,远古图饰多为先民们崇拜的图腾及生产生活场景。
从数千年前的彩陶、青铜器、玉器,到后来的漆器、金银器、木器、纺织品等都不乏各式精美的装饰图案,人们千锤百炼,精雕细琢,图案纹样显示了高超的艺术水平,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反映了不同历史阶段的社会面貌、风俗习惯、审美情趣,具有民族的文化特色,饱含了丰富的造物思想。
中国传统装饰图案题材广泛,从动植物、器物、人物、风景到几何纹样,或神秘威严,或浪漫绚丽,或清新自然,或典雅繁复,人们生活中见到的或想到的无所不包。
图案中蕴含着丰富的寓意,形式和内容巧妙结合,意趣横生,赏心悦目。
动植物是古代装饰图案常用的题材,动物类的装饰图案大多是一些祥禽瑞兽,龙、凤最为常见,常用的还有被当作长寿仙鸟的鹤、当作报喜鸟的喜鹊等。
蝙蝠和寿桃组成的图案寓意“多福多寿”,蝙蝠和古钱寓意“福在眼前”。
大象性情柔顺安详,象驮花瓶图案寓意“太平有象”。
鹿也被认为是长寿仙兽,常被用来表达祝寿、祈寿的意愿。
作为装饰图案,竹不仅常与松、梅组成“岁寒三友”,还可与松、萱、兰、寿石组成“五瑞图”;桃又称寿桃,寓意长寿,常与蝙蝠、双钱组成“福寿双全”。
石榴是多子的象征,牡丹是富贵的象征;月季四季花开不断,瓶插月季常用来寓意“四季平安”。
葫芦以其子多蔓长而被当作子孙绵延的象征,蔓谐音万,蔓上结葫芦寓意子孙万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怀柔一中高一年级第二学期月考检测语 文2014.3本试卷共7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47分)一、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A.谍血 义愤填膺 祈祷(qí) 混混沌沌(hún)B.斑斓 游目骋怀 商榷(què) 载笑载言(zài)C.磐石 没精打彩 恶劣(lüè) 咎由自取(jiù)D.履历 开诚不公 窈窕(yǎo) 卓有成效(zhuō)2. 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一百年后的今天,我们必须正视黑人还没有得到自由这一悲惨的事实。
今天我们在这里集会,就是要把这种 的情况公之于众。
(2)微风过处,送来 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
(3)一生中能有这样两个发现,该是很够了。
只能作出一个这样的发现,也已经是幸福的了。
A.骇人听闻 阵阵 即使 B.耸人听闻 阵阵 虽然C.耸人听闻 缕缕 虽然 D.骇人听闻 缕缕 即使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句是A.著名教育家蔡元培在他就任北京大学校长的演说中告诫学生,不应把上大学作为求取功名利禄的终南捷径,而应抱定宗旨,为求学而来。
B.杨善洲同志在任地委书记期间,夙兴夜寐,忘我工作,一心为民;退休后,仍扎根深山,风餐露宿,志在造林,不愧为全国道德模范。
C.史铁生在轮椅上生活38年,透析12年,面对生命中的种种不幸,他总能做到安之若素,他的作品充满明朗的光照和细腻的爱。
D.“地球遭遇千年极寒”“世界末日即将来临”等消息的传播,引发了一些人情绪失控,这种现象不绝如缕,反映出公众科学素养的缺乏。
4.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A.《家》是巴金所写“爱情三部曲”之一,小说以爱情和婚姻纠葛为情节发展的主要线索,写了觉新、觉民、觉慧三兄弟在爱情婚姻上的不同遭遇。
B.屈原,战国时期楚国人,他的代表作《离骚》是我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其中多用香草美人的比兴手法,是我国古典诗歌浪漫主义的源头。
C.王安石,北宋人,唐宋八大家之一。
我们学过的《游褒禅山记》选自《临川先生文集》,本文既记游,又说理,二者结合得紧密自然。
D.维克多·雨果是十九世纪法国伟大的浪漫主义文学家,《巴黎圣母院》是其代表作,书 中塑造了爱斯梅拉达、卡西莫多等脍炙人口的艺术形象。
5.在下列对联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上联: ,清内外、别尊卑、重勤俭、择朋友, ;下联: ,慎言语、守礼法、远小人、亲君子, 。
①处世尤宜 ②有益于己 ③居家当思 ④无愧于心A. ①②③④B.①④③②C. ③②①④D. ③④①②二、本大题共5小题,共15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6—10题(15分)林类①年且百岁,底春被裘,拾遗穗于故畦,并歌并进。
孔子适卫,望之于野,顾谓弟子曰:“彼叟可与言者,试往讯之。
”子贡请行。
逆之垅端,面之而叹曰:“先生曾不悔乎?而行歌拾穗?”林类行不留,歌不辍。
子贡叩之不已,乃仰而应曰:“吾何悔邪?”子贡曰:“先生少不勤行,长不竞时,老无妻子,死期将至,亦有何乐而拾穗行歌乎?”林类笑曰: “吾之所以为乐,人皆有之,而反以为忧。
少不勤行,长不竞时,故能寿若此。
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
”子贡曰:“寿者人之情, 死者人之恶。
子以死为乐,何也?”林类曰:“死之与生,一往一反。
故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吾又安知营营而求生非惑乎?亦又安知吾今之死不愈昔之生乎?”子贡闻之,不喻其意,还以告夫子。
夫子曰:“吾知其可与言,果然;然彼得之而不尽者也。
”子贡倦于学,告仲尼曰:“愿有所息。
”仲尼曰:“生无所息。
”子贡曰:“然则赐②息无所乎?”仲尼曰:“有焉耳。
望其圹③,则知所息矣。
”子贡曰:“大哉死乎!君子息焉,小人伏焉。
”仲尼曰:“赐!汝知之矣。
人胥④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知老之惫,未知老之佚;知死之恶,未知死之息也。
晏子曰:‘善哉,古之有死也!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
’死也者,德之徼⑤也。
古者谓死人为归人。
夫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矣。
行而不知归,失家者也。
一人失家,一世非之;天下失家,莫知非焉。
有人去乡土、离六亲、 废家业、游于四方而不归者,何人哉?世必谓之为狂荡之人矣。
又有人钟贤世、矜巧能、修名誉、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亦何人哉?世必以为智谋之士。
此二者,胥失者也,而世与一不与一。
唯圣人知所与,知所去。
”(选自《列子⑥·天瑞》)【注】①林类:古代隐士,事迹不详。
②赐:子贡之名。
③圹:坟墓。
④胥:皆,都。
⑤徼,求取。
⑥列子:战国时期郑国人,学说属于道家之流。
《列子》为道教经典之一。
6.下列语句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年且百岁,底春被裘 被:穿着B.子贡闻之,不喻其意 喻:明白C.一人失家,一世非之 非:不是D.有人钟贤世、矜巧能 矜:自夸7.下面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A 故吾安知其不相若矣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B. 仁者息焉,不仁者伏焉少焉,月出于东山之上C. 言死人为归人,则生人为行人 引以为流觞曲水D.夸张于世而不知已者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8. 下列语句括号中是补出的文字,补出后语句的意思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子贡)乃仰而应(林类)曰 B.而(人)反以(之)为忧C.(子贡)以(之)告(于)夫子 D.吾知其可与(之)言9.下列语句编为四组,全都属于古人对待死亡的达观认识的一组是①死期将至,亦有何乐②老无妻子,死期将至,故能乐若此③死之与生,一往一反④死于是者,安知不生于彼⑤知生之乐,未知生之苦⑥死也者,德之徼也A.①④⑤ B.②④⑥ C. ①③④ D.③⑤⑥10.对原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列子用林类的故事告诉人们,以求生为快乐,也许正是人们忧虑的根源;超越生与死来看待人生,也许才能像林类那样充满快乐。
B.人们恋生惧死是因为留恋这属于自己的唯一一次生命,而在林类看来,人人都会死,死后还会在别处重生,所以死亡没有什么可怕的。
C.列子用子贡倦于学的故事告诉人们,生命是与辛劳相伴的,唯有死亡才是彻底的休息和解脱,才能使人回到和谐安宁的状态之中。
D. “孔子”认为,无论“狂荡之士”还是“智谋之士”都是有过失的,只有圣人才知道要赞扬其中的哪一种人,反对其中的哪一种人。
11.用斜线(/)给下面短文断句(5分)扁鹊见秦武王武王示之病扁鹊请除之左右曰君之病在耳之前目之下除之未必已也将使耳不聪目不明君以告扁鹊扁鹊怒而头其石曰君与知之者谋之而与不知者败之如此知秦国之政也则君一举而亡国矣。
(取材于《战国策.秦策》)12.默写 (12分)(1)总角之宴, 。
,不思其反。
(2) , 。
我有嘉宾,鼓瑟吹笙?(3)榆柳荫后檐, 。
,依依墟里烟。
(4)仰观宇宙之大, , ,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5)尽吾志也而不能至者, , ?(6)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
第Ⅱ卷(43分)三、本大题共有2个小题,共7分。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①、②题。
柳堤春江水正平,密树听啼莺。
十里笼睛苑,千条锁故营。
雨香飞燕促,风暖落花轻。
更欲劳攀折,年年还自生。
13、(7分)①下列对本事的赏析,不正确的是(3分)A. 一二句点题,写“春江”暗含江边之“堤”,写“密树”点出堤上之“柳”。
B. 三四句承题,“十里”承“春江”,写堤长;“千条”承“密树”,状柳茂。
C. 三四句写柳堤晴日的静景,五六句写雨天的动景,以静写动,借静衬动。
D. “啼莺”“飞燕”“风暖”“落花”具体生动的描绘出暮春世界的美丽景色。
②雨本无香味,但诗人在“雨香飞燕促”中却说雨“香”,这是用嗅觉来表达触觉和视觉的修辞手法。
下列诗句中“香”字的运用与本诗类似的两项是(4分)A.花经宿雨香难拾,莺在豪家语更娇。
(唐·郑谷《阙下春日》)B.蒹葭影里和烟卧,菡萏香中带雨披。
(宋·杨朴《莎衣》)C.几经夜雨香犹在,染尽胭脂画不成。
(宋·刘子翚《海棠花》) D.燕子来时春雨香,燕子去时秋雨凉。
(元·杨维桢《燕子辞》)E.映日暖云流似水,浥尘香雨润如膏。
(明·邱濬《都城春日》)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9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内经》理论体系的形成,是先人们在长期与疾病做斗争的生活与医疗实践中,仰观天象,俯观地理,远取诸物,近取诸身的结果。
《内经》理论体系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内经》认为,人是一个有机整体。
《内经》的脏象理论认为,人体以五脏为中心组成五个功能系统,通过经络,将六腑、五体、五官、九窍、四肢百骸等全身组织器官联系成一个有形才能有神;神是形的生命体现,形没有神的依附就是徒存躯壳。
形神和谐是健康的象征,形神失调是疾病的标志。
《内经》从整体认识人体的基本观念出发,要求医生在诊治疾病中不仅着眼于疾病局部的情况,而且重视整体对局部的影响;不仅注意人体本身的变化,还要联系自然社会坏境因素对人体的影响。
《内经》就是这样指导古人探究人体生命活动规律的。
二、《内经》理论体系十分注意辩证的眼光看待生命活动。
古代阴阳学说认为,人体阴阳对立,双方在矛盾运动中此消彼长,此盛彼衰,不断维持动态平衡。
“阳化气,阴成形”,从有形物质转化为无形物质,是“化气”的过程,是“阳”作用的结果;从无形物质转化为有形物质,是“阴”作用的结果。
一旦阴阳失和,即是病态。
“阴胜则阳病,阳胜则阴病”,“阴阳离决,精气乃绝”。
《内经》理论体系就是运用阴阳对立统一的观点来分析、解释人体的生理、病理现象的。
三、《内经》说:“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
”“候”,是表现于外的各种现象、征象;“道”,是法则和规律的意思。
说明根据事物的外在表现,可以总结出事物变化的法则和规律。
《内经》关于生命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主要是通过对自然现象和人体生理、病理现象的观察、总结、概括而来。
“道”源于“候”,天道玄远,神妙莫测,但可以通过气象、物候的观察,总结大自然变化的规律。
同样的道理,人体的脏腑藏匿于体内,医生无法了解其生理活动情况,但可以通过观察活体表现在外的生理病理现象,来把握生命活动的规律。
《内经》现有几十种文字的翻译本,已流传于世界几十个国家和地区,其研究和应用也相当广泛.14.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生命的“神”如果脱离了“形”而独立存在,则形神失调,人体就会产生疾病。
B人体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病理现象,取决于自然社会环境因素对人体所产生的影响。
C阴阳学说认为有形物质为阳,无形物质为阴,要防止阴阳此消彼长、此生必衰。
D自然规律可通过观察气象物候来总结,生命活动规律可通过人体外部征象来把握。
15. 在文中横线处分别拟写本段的小标题,每个小标题要能正确概括该段内容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