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4.29
传统行政伦理在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中的转换

传统行政伦理在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中的转换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行政伦理建设也在不断变革和转变。
传统行政伦理在当代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要和发展,因此需要对传统行政伦理进行转换和更新。
本文将从传统行政伦理的特点、当代社会的需求和转换的路径等方面来探讨传统行政伦理在当代的转换。
一、传统行政伦理的特点传统行政伦理主要体现在行政官员的职业道德、行为准则以及对政府权力的限制和约束等方面。
在传统行政伦理中,行政官员的职业操守和廉政自律被看成是其行为的准则,而政府权力的行使则是受到一定的规则和程序的限制。
传统行政伦理主要包括忠诚、廉洁、公正、效率等特点,以及法治和官治的思想。
二、当代社会的需求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人民对政府的期待也在不断增强。
传统行政伦理已经不能完全适应当代社会的需求。
当代社会对行政官员的要求不仅仅是廉洁和忠诚,还包括务实、创新、服务和责任等方面。
行政官员需要更多地关注社会公平和正义,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尊重和保护人权和公民权益,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等。
当代社会需要更加公正、透明、负责任的政府,需要更加务实、高效、创新的行政管理。
为了适应当代社会的发展需求,传统行政伦理需要进行转换和更新。
转换路径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增强行政伦理意识。
行政官员需要意识到行政伦理在行政管理中的重要性,需要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和道德观念,注重道德修养和职业操守,自觉遵守行政伦理规范和准则。
2. 推动行政伦理建设。
政府需要积极推动行政伦理建设,建立健全的行政伦理管理制度,加强行政伦理培训和教育,促进行政官员的伦理素养提升和职业道德规范化。
3. 强化行政伦理监督。
政府需要建立健全的行政伦理监督体系,加强对行政官员行为的监督和约束,规范行政权力的行使,防止权力滥用和腐败现象的发生。
4. 倡导行政伦理文化。
政府需要倡导和弘扬行政伦理文化,营造良好的行政伦理氛围,引导行政官员树立正确的伦理观念和价值观,促进行政伦理的全面完善和提升。
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今行政的影响

论传统行政文化对政府机构改革的影响(2)1.阻碍行政职能的转变。
行政职能是政府的职责和功能,即政府权力的作用范围和程度。
我国行政职能的转变,是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也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重点。
总的来说,行政职能的转变是要从计划经济时代的那种“全能政府”转到市场经济条件下的“有限政府”,政府的职能要转变到宏观调控、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上来。
但是,传统行政文化中的“全能政府”观阻碍着行政职能的转变。
“全能政府”观是传统行政文化的产物。
在传统行政文化中,君主的行政权力是至高无上的,可以无限制地侵入和管束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不存在君权不可以统治和管理的领域。
“全能政府”观造成公民、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对各级行政组织的“依附”观念,使它们的自立、自主意识遭到泯灭。
在这种文化环境中,一方面,政府不愿意放弃对经济、文化和社会事务的全方位的控制和管理,使政企分开、政市分开、政社分开难以实现;另一方面,由于自我组织能力较弱,公民、企业、事业单位和社会团体也不希望政府从许多复杂事务和矛盾中抽身出来,仍然习惯于与政府保持千丝万缕的联系,政府仍然管着许多“管不了、管不好和不该管”的事务。
2.阻碍行政人员的分流。
行政人员的分流是行政职能转变和行政机构精简的必然要求,也是政府机构改革的难点所在。
人们之所以把人员分流看成是行政改革的难点,从行政文化的角度看,是因为传统行政文化的“官本位”观念、“宗法”观念、“特权”观念、“等级”观念的影响。
“官本位”观念以不择手段地求官、保官为目的,以以官牟利、以官构名为归宿。
“官本位”观念衍化出丑陋的“等级”观念,所谓“官有九品、人有九等”,官贵而民贱;内生出丑恶的“特权”观念,认为官吏可以享有特权,可以得到一般人不能得到的特殊利益。
这些观念阻碍了行政人员的分流:一旦某些行政人员被划入分流的范围,在本人和他人看来,就必然是权力、利益和地位的丧失。
这样,他们就会通过种种手段,运用种种关系来改变这种状况。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文化的借鉴意义摘要: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中,存活着经久不衰的传统行政文化,它以强韧的生命力存在于现代行政文化中,并产生深远影响。
汲取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中的精华,舍其糟粕,顺应时代发展并建立中国现代行政文化,是我们面临的重要任务。
关键词: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现代行政文化借鉴中国经历时间最长的是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封建统治中,统治者大致都以儒家思想作为维护其统治的工具,形成了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传统行政文化。
儒家思想得到了绵延不断地发展,其在治国、用人、管理方面都有着丰富理论,传统行政文化不仅随着封建社会的发展和没落而不断变化,也深刻影响着现代社会的行政文化,我们今天的行政文化可以说是在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进行扬弃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
一中国传统文化存在着很多弊端和负面影响,对今天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背景下的行政文化的建构有着重大的借鉴作用,举两例说明:1、君主专制与民主法治汉朝时董仲舒提出“君权神授”,将权力的来源解释为神赐予的,达到了“天人合一”,将帝王的权力和地位推至极高点,他是人间最尊贵的独一无二的人,他是连接人间和神的中介,因而它是人间一切问题的权衡者和决定者,因而广大人民群众必须臣服于帝王。
这样就形成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君主专制”,即“人治”社会,一切都由帝王决定,包括国家上上下下的法律、法规,都必须由其制定,帝王是人间万物的尺度,法律法规只是他维护统治的工具和手段。
在君主专制思想下,人们都形成了臣民意识,都自觉认同君主专制制度,导致了人民主体意识和民主意识的沦丧,他们无法积极主动地参与国家建设和政治构建。
虽然儒家学者也说过“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但这始终是他们的理想状态,始终没有真正实现过,现实的情况是,封建的君主专制制度统治中国长达两千多年的悠久历史,这也是封建制度最终走向没落并垮台的根本原因。
由君主专制制度产生的传统人治主义,是绝对的权威,是对民主与法治的践踏,是我们现代行政文化必须要抛弃的糟粕,比之优越的是,我们要不断建立民主法治社会。
浅谈我国行政文化的特点及创新

一、我国传统行政文化的特点(一)消极的特点第一,中国行政文化属伦理型文化,当代中国行政文化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历史上德治传统的影响。
德治源于周朝的行政文化模式。
德治提倡以治国者的自身道德修养为管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一味强调抽象的品德修养为管理国家的基本出发点,一味强调管理者的抽象品德和修养。
第二,中国行政文化突出表现为人格取向,在行政管理中具体地表现在人格化的权威服从关系和人格化的人际交往关系。
第三,中国行政文化在很大程度上带有封闭与排他的特征。
行政体系缺乏与其他社会体系的经常性交流,行政活动也就缺乏相应的透明度,决策过程中缺乏社会成员的积极参与,实施过程中又缺乏来自社会有效的监督。
第四,中国行政文化中形式主义非常明显。
行政活动过分拘泥于形式和常规,因循故习,做官样文章,公文旅行,办事拖拉,久而久之,养成了很大的惰性。
第五,中国行政文化带有浓厚的官本位色彩。
由于泛道德主义,个人取向,封闭排他,形式主义等因素,行政活动缺乏法律的有效约束,有时行政权力甚至凌驾于法律之上。
(二)积极的特点1、导向性。
行政文化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观,直接影响着行政目标的确立。
同时,行政文化还能使行政人员、行政组织内部的各种力量在共同价值观的指导下,引导到一个共同的目标。
2、约束性。
行政文化一方面通过将共同价值观向行政人员个人价值观内化,使行政组织在理念上确定一种内在的、自我控制的行为标准,借助其微妙的作用,以看不见的形式操纵着行政组织的活动,规范、指导、约束着行政人员的行为。
3、自律性。
中国行政文化所固有的自律性,是现代行政管理所不可或缺的。
道德作为行政权力的自我约束机制之一,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4、整合性。
行政人员坚守的价值观和信念表现出强烈的感染力。
5、人本性。
中国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义思想,与现代行政管理的发展趋势是相吻合的中国行政文化中的人本主义特色也是现代行政管理所需要的,它对于增强行政权力的合法性,对于改进行政管理方法,对于强化人们的主人翁意识,都是必不可少的。
现代行政管理对传统行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现代行政管理对传统行政文化的继承与发展摘要: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传统行政文化,经历了长时期历史的检验,早已适应了我国的政治制度与政治环境,对我国的政治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行政管理的作用日渐突出,要使现代行政管理制度更加完善,更加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就要对传统行政文化进行继承与发展。
关键词:传统行政文化现代行政管理影响继承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管理的影响是广泛的、深远的。
行政文化通过行政行为、行政观念、行政体制对任何特定的社会行政活动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不是直观的、简单的过程,而是一个复杂的、多样的、潜在的过程。
传统行政文化对行政管理的影响主要有如下方面:第一,影响行政观念。
行政人员是行政活动的主体,在行政活动过程中,行政文化环境对行政人员的观念起着直接的决定作用。
行政文化对人们行政观念的影响是长远的、深层的。
行政文化作用于行政活动往往是通过行政人员的观念、信仰、习惯来实现的。
社会成员进入行政活动领域后,不可避免地带有原有行政文化影响下的各种积极或消极的因素,并在一定的行政体系内和具体的行政活动中形成特定的思想观念,如官僚主义,遇事推委,为政不廉;任人唯亲等行政观念很大程度上与封建的等级制度、价值观念、思维方式、伦理道德等行政文化氛围有关。
第二,影响行政体制。
行政文化从多方面影响行政体制,这种影响和作用是潜在的、复杂的,通过历史条件、地理环境、民族特性、文化心理、文化传统、社会制度、政治状况、经济水平等对行政体制发生作用。
第三,影响行政行为。
行政文化通过人们的行政心理、行政意识、行政思想、行政习惯对行政行为发生作用。
任何特定的行政活动无不受到行政文化的制约,无论是行政决策还是行政执行都是如此。
行政文化对行政行为的影响是全面的、直接的,不仅影响行政决策是否果断、科学、可行,而且影响行政执行是否快捷、完整、灵活。
中国现代行政管理是在新中国成立后,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基础,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邓小平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的新型行政管理制度,这既是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在现代的延续,又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及其在意识形态领域占主导地位的结果。
传统行政伦理在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中的转换

传统行政伦理在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中的转换一、传统行政伦理的特点行政伦理是指公务员在行使职权和履行公共职责过程中应当遵循的一套道德规范和原则。
传统行政伦理主要包括廉洁、公正、廉政、法治等方面的内容。
在传统行政伦理中,廉洁是公务员的首要职责,要求公务员不得贪污受贿,公平公正地为人民群众办事。
公正是指公务员在处理事务时应当不偏不倚,不因私情或者其他因素影响公正执法。
廉政是指公务员应当廉洁自律,拒绝贪污受贿,抵制腐败行为。
法治是指公务员应当遵纪守法,依法执政,保证法律的实施和执行。
二、当代行政伦理的转变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传统行政伦理在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转变。
一方面,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飞速发展,公共服务和管理的范围不断扩大,公务员职责也越来越复杂。
传统行政伦理已经无法完全适应当前社会和公务员的工作需求。
新科技的应用也为行政伦理带来了新的挑战,例如信息安全、隐私保护等方面的问题。
在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中,出现了一些转变。
行政伦理的内涵更加丰富。
除了廉洁、公正、廉政、法治等方面的内容外,当代行政伦理还包括了诚信、责任、公开和透明等方面的内容。
诚信是公务员在处理事务时应当讲信用,不欺骗、不承诺无法兑现的承诺。
责任是公务员应当承担起自己的职责,不推诿责任,不逃避责任。
公开和透明是指公务员在处理事务时应当公开透明,如政府信息公开、行政决策公开等。
这些内容丰富了行政伦理的内涵,使之更加符合现代社会的要求。
行政伦理的实践方式更加灵活。
传统行政伦理主要是通过立法和规章制度来规范公务员的行为,但是在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中,除了依靠制度的约束外,还要通过教育培训、激励约束等多种途径来引导公务员自觉遵守伦理规范。
通过加强伦理道德教育,提高公务员的伦理素养;通过建立绩效考核制度,激励公务员廉洁自律;通过建立问责机制,约束公务员的行为等。
行政伦理的监督机制更加完善。
传统行政伦理的监督主要是通过组织内部的制度来进行,但是在当代行政伦理建设中,出现了更加广泛、更加严格的监督机制。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概述

(经学方法的思维特征:把圣人之言、经传所云视为人的行政行为 的规范和政府管理的准则;人治主义的贤人政治:法制只是君主统治的 工具;专制主义的大一统文化: )
4、注重形式,忽视效率; 5、经权结合,忽视法令; 6、重视共性,轻视个性;
(三)专制制度与中国社会政治结构
1、中国与欧洲政体的差异 2、中国君主专制制度的特点 3、传统社会政治结构对行政文化的影响
1、中国和欧洲政体的差异
欧洲的政治和文化,源于地中海沿岸国家,主 要有古代埃及、两河流域和古希腊。 古代埃及国王的权力从一开始就受到两种力量 抗衡:一种是宗教势力,一种是民间势力。 古代埃及是一个信仰多神教的国家,最主要的 是太阳神。但国王法老和祭司奉祀不同的太阳 神,两种势力斗争激烈。埃及国王的权力就存 在一种强大的抗衡力量——宗教势力。 埃及工商业发达,地中海沿岸国家贸易频繁, 对王权构成挑战。
3、守庙祭祀制度
宗法制度既然是以血缘亲疏来辨别同宗子孙 的尊卑等级关系,以维护宗族的团结,所以 十分强调尊祖敬宗。宗庙祭祀制度就是为达 到维护宗族团结而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手段 。这一制度的发展,形成了中国传统的礼乐 文化,不仅塑造了世世代代的中国人,而且 也影响到中国周围的国家。
(二)宗法制度影响下中国传统社会结构的特征 春秋以后,具有完整意义的西周宗法制度 开始瓦解。礼崩乐坏,说明了一个时代的结 束和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到来。然而,综观 整个中国历史,宗法制度一直深深影响着中 华民族的生活。表现在: 1、家天下的延续 2、封国制度不断 3、家庭制度长盛不衰 4、家国同构
2、封国制度不断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洪威雷;万燕花;朱娇妮
【期刊名称】《武汉交通职业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07)001
【摘要】行政文化是客观的行政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淀,是人们学习和从政得来的关于行政心理、态度、行为、思想、信念、道德和价值观念的总和.本
文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和现代行政文化的九大特征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发现两者既
相互渗透影响,又彼此在法治与人治、功利主义与伦理至上主义、平等观与等级观、开放与封闭、竞争与中庸等五个方面存在冲突.
【总页数】6页(P1-6)
【作者】洪威雷;万燕花;朱娇妮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上海理工大学,上海,300093;湖北大学,湖北,武汉,43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D63;G09
【相关文献】
1.行政文化中的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兼论服务行政文化的构建 [J], 周开宁;李春玲;黄永涛
2.中国传统行政法律文化的两大特征及其现代影响 [J], 孙季萍
3.中国传统行政文化视野中的行政文化现代转型 [J], 曹海琴
4.中国传统行政文化视野中的行政文化现代转型 [J], 曹海琴;
5.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 [J], 洪威雷;万燕花;朱娇妮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华东师范大学网络学院本科生毕业论文中文论文题目: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外文论文题目: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administrative culture and conflict姓名:学号:班级:指导老师:论文完成时间: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及其冲突摘要:自古以来,行政文化都是一个国家发展的最基本的要求,它是指在行政实践活动基础上所形成的,直接反映行政活动与行政关系的心理现象、道德现象和精神活动状态,其核心为行政价值取向,是行政过程在社会成员心理反映上的积淀,也是人从政得来的关于行政心理、行为、道德、思想等观念的总成,它是一种多层次的、复合的文化,它的形成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如历史条件、社会制度、文化背景、传统习惯等。
中国是一个有数千年文明的古国,在数千年历史和文化的传承与积淀下,已经形成了相对来说比较系统的行政文化。
我们知道,了解传统的行政文化对构建现代行政文化是十分有必要的,而且在这里还要求我们正确认识和科学的对待中国的行政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吸收有利于现代行政文化发展的文化部分。
本文是基于我国的行政文化的基础上,对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作出初步的分析,然后从特征中找到它们之间的冲突再进行系统的分析与研究,进一步通过分析发现两者既相互渗透,又相互矛盾。
了解他们之间的特征以及冲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对我国的行政文化作出进一步的指导,为未来的发展指明方向。
当然,也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推动当代行政系统的长足发展。
关键词: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现代行政文化;特征;冲突China characteristics of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nd conflictAbstract: Since ancient times, the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s a national development the most basic requirement, it is formed on the basis of administrative practice, directly reflects the psychological phenomen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administrative activities and administrative moral phenomenon and spiritual activity, its core is the administrative value orientation, is the accumulation of the administrative process among social members psychological reflection last, assembly about administrative psychology, behavior, moral,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concept of people come, it is a multi-level, culture, its formation is influenced by many factors, such as historical conditions, social system, cultural background, traditional customs and so. Chinese is a civilization thousands of years of civilization, in the inheritance and the accumulation of culture and history of thousands of years, has formed a relatively systematic administrative culture. We know, understand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culture is very necessary for construction of modern administrative culture, but here we correctly understand and treat Chinese scientific administrative culture, takes its essence, goes to its dregs, absorption of culture to modern administrative culture development. This paper is based on China's administrative culture, make preliminary analysis of the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 traditional and modern administrative culture, and then from the features found in the conflict between them and then system analysis and research, through further analysis found that both mutual penetration, and contradictory. To underst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flicts between them, helps us to better on our administrative culture to guide the further, indicates the direction for future development. Of course, only in this way, can we promote the rapid development of modern administrative system.Keywords: China; the traditional administrative culture; modern administrativeculture; character; conflict目录摘要 (2)Abstract (3)一、绪论 (6)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含义与特征 (6)(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含义 (6)(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消极方面的特征 (7)1、大一统的观念与君主专制的特征 (7)2、人治主义政治特征 (8)3、排异性的民族特征 (8)4、官本位特征 (8)(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积极方面的特征 (9)1、民本思想特征 (9)2、变易思想特征 (9)3、功利思想特征 (10)三、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 (10)(一)现代行政文化具有竞争性 (11)(二)现代行政文化具有开放性 (11)(三)现代行政文化具有平等性 (11)(四)现代行政文化具有法制性 (11)四、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冲突 (12)(一)传统的人治与现代的民主法治之间的冲突 (12)(二)伦理至上主义与功利主义之间的冲突 (12)(三)传统等级的划分与现代平等观念之间的冲突 (12)(四)传统封建与现代开放要求之间的冲突 (13)五、传统行政文化的反思 (13)(一)加大对官员道德的教育,提高行政人员的素质 (13)(二)构建平等的公民社会,推行参与型行政 (13)六、结论 (14)致谢 (14)参考文献 (15)一、绪论我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大国,有着几千年的传统行政文化,这些传统的行政文化对我国现代行政管理很有影响。
传统行政文化的产生与发展在时刻的影响着人的行政思想、行政心理等。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与变化,在我国传统的行政文化中仍然可以发现许多可以继承利用的现代资源,当然,我们也不否定那些不利的因素。
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我们的社会经济环境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虽然是以市场经济为导向的行政文化逐渐占主导地位,但传统行政文化对现代行政产生的负面影响一时难以消除,而且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之间存在着很多联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冲突。
通过对我国的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进行考察梳理,并对传统行政文化与现代行政文化的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并发现其冲突,为继续传承优秀的行政文化,把不可取的行政文化剔除掉,为我国今后行政的发展提供一定的依据。
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含义与特征我们要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了解,才能知道我们的行政文化中所缺失的与能够弘扬的的地方,首先对中国的传统行政文化的含义进行分析:(一)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含义中国传统行政文化,主要是指中国人民在很长的传统的社会实践中,在行政领域不断创造出来的文化,这里主要是指系统化、理论化的行政认识。
我们凭借自然经济,然后依照儒家思想,不断实现儒、法、道等各家之特长,它具体表现为传统行政思想观念、心理、行政制度等方面。
中国传统行政文化的内容有很多,包括了入世思想、奉献精神、人治思想、公平思想、民本主义思想、中庸思想等等。
同时它还有等级观念、排他性等等一系列的非常显著的特点。
我们知道,在历史悠久的中国文化中,传统行政文化有着非常丰富的资源,了解传统行政文化的内容,我们可以从中可以发现,其中既有有利于现代行政的方面,又有不利于现代行政发展的方面。
(二)中国传统行政文化消极方面的特征1、大一统的观念与君主专制的特征传统行政文化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治中心和权力中心,而中国历代封建政权最主要的就是追求国家的统一,对国家统一的重视,是中国历史上大部分时期保持的全国范围内的行政统一。
在天、地、人大一统中,君主具有承上启下、圆通万物的作用。
这种思想的导向处处是君主专制。
在这观念中,认为中央对地方实行牢固控制对于稳定统治秩序是很重要的。
这内容就造成了人们视国家统一为必然,分裂可耻的政治观念。
这种大一统的观念产生的后果,就是使整个社会高度政治化,它要求保持领土完整,政权统一,进而造成了君主专制的思想,他们认为君主是人世间最独一无二的。
传统行政文化认为一个国家,只能有一个政治中心和权力中心。
孔子说过过天下有道,礼乐征伐自天子出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