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2017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学业分层测评5 Word版含解析

合集下载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习附答案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习附答案
(3)σ键的特征是:以形成的两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的电子云。 (4)HCl分子里的共价键是由氢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和氯原子提供的未成对电子的原子轨道重叠形成的。这样的σ 键称为。σ键还包括、。 (5)水分子是H2O而不是H3O,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水分子的键角接近900是因为共价键具有性。 12、用电子式表示形成过程:HCl H2O -1CaCl2 13、写出电子式: NaOH Na2O2NH4Cl N2H2NH3 CH4H2O2CO2 14、A、B、C均为短周期元素,可形成A2C和BC2两种化合物。A、B、C的原子序数依次递增,A原子的K层的电子数目只有 一个,B位于A的下一周期,它的最外层电子数比K层多2个,而C原子核外的最外层电子数比次外层电子数少2个。 (1)它们的元素符号分别为:A ;B ;C ; (2)BC2是由键组成的分子。 15、白磷结构式为正四面体,在O2不足时燃烧,则在每两个P原子之间“嵌”入一个氧原子,此化合物的真实分子式为,若此分 子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健,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健的数目是。
15白磷结构式为正四面体在o2不足时燃烧则在每两个p原子之间嵌入一个氧原子此化合物的真实分子式为若此分子的分子结构中只含有单健且每个原子的最外层都满足8电子结构则该分子中含有的共价健的数目是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 3第二章分子的结构与性质课时练 习附答案
第一节《共价键》(1) 共价键的本质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B、分子中只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C、由共价键形成的分子一定是共价化合物 D、只有非金属原子间才能形成共价键 2、下列有关σ键的说法错误的是() A、如果电子云图象是由两个s电子重叠形成的,即形成s--sσ键 B、s电子与p电子形成s--pσ键 C、p和p不能形成σ键 D、HCl分子里含有一个s--pσ键 3、下列过程中,共价健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 B、碘蒸气被木炭吸附 C、蔗糖溶于水 D、HCl气体溶于水 4、分子中所含的电子数与HF分子相等且只含有2个极性共价健的是() A.CO B.NO C.H2O D.CH4 ) 5、下列化合物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学业分层测评7 Word版含解析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学业分层测评7 Word版含解析

高考化学学业分层测评(七) 杂化轨道理论简介配合物理论简介(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鲍林是两位获得诺贝尔奖不同奖项的人之一,杂化轨道是鲍林为了解释分子的立体结构提出的。

下列对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的比较,得出结论正确的是()A.sp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B.sp2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C.sp3杂化轨道的夹角最大D.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相等【解析】sp3、sp2、sp杂化轨道的夹角分别为109°28′、120°、180°。

【答案】 A2.了解有机物分子中化学键特征以及成键方式是研究有机物性质的基础。

下列关于有机物分子成键方式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均采取sp3杂化成键B.炔烃分子中的碳碳三键由1个σ键、2个π键组成C.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成键,苯环中存在6个碳原子共有的大π键D.甲苯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均采取sp2杂化成键【解析】烷烃分子中碳原子均采取sp3杂化成键,由甲烷得到的甲基上的碳原子也采取sp3杂化,A正确、D错误;三键一定是由1个σ键、2个π键组成的,B正确;苯环上的碳原子都采取sp2杂化,C正确。

【答案】 D3.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立体构型为()A.平面四边形B.正四面体形C.四角锥形D.平面三角形【解析】sp3杂化形成的AB4型分子的立体构型应该为正四面体形,例如甲烷、四氯化碳等。

【答案】 B4.下列分子的立体构型可用sp2杂化轨道来解释的是() 【导学号:90990047】①BF3②CH2===CH2③④CH≡CH⑤NH3⑥CH4A.①②③B.①⑤⑥C.②③④D.③⑤⑥【解析】①②③均为平面形分子,中心原子是sp2杂化;④为直线形分子,中心原子是sp杂化;NH3是三角锥形、CH4是正四面体形分子,中心原子均是sp3杂化。

【答案】 A5.下列关于杂化轨道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分子中中心原子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时,该分子不一定为正四面体结构B.杂化轨道只用于形成σ键或用于容纳未参与成键的孤电子对C.NH3和CH4两个分子中中心原子N和C都是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D.杂化轨道理论与VSEPR模型分析分子的空间构型结果常常相互矛盾【解析】中心原子采取sp3杂化轨道成键的分子可能是正四面体(如CH4)、三角锥(如NH3)或者V形(如H2O),A正确;π键是由未参与杂化的轨道“肩并肩”形成的,B正确;正四面体形的CH4和三角锥形的NH3中,中心原子N和C都是通过sp3杂化轨道成键,C正确;杂化轨道理论和VSEPR模型都是为了解释分子的空间结构而提出的理论,两者不矛盾,可以先通过VSEPR模型判断出分子的构型,再判断出中心原子的杂化类型,D错误。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2.1 共价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三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2.1 共价键
N ↑↓ ↑↓ ↑↓↑↓↑↓
1s 2s 2p
N ↑↓ ↑↓↑↓↑↓↑↓
1s 2s 2p
1.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π 键)
π键特点:两个原子轨道以 “肩并肩” 方式重 叠;原子重叠的部分分别位于两原子核构成平面的两 侧,如果以它们之间包含原子核的平面为镜面,它们 互为镜像,称为镜面对称
1.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π 键)
课堂练习
1.σ键的常见类型有(1)s-s, (2)s-px,
(3)px-px,请指出下列分子σ键所属类
型:
A. HF
s-px
B. NH3 C. F2
s-px px-px
D. H2
s-s
课堂练习
2. 下列关于共价键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D )
A.H2S分子中两个共价键的键角接近90°的原因是共 价键有方向性
3.π键:肩并肩、镜像对称、容易断裂。 4. 共价键类型规律:
单键:σ键; 双键:1个σ键 1个π键 三键:1个σ键 2个π键
作业布置
1、预习键参数、等电子原理 2、作业:学案:课堂练习、课后作业
达标检测
• 分析下列化学式中划有横线的元素,选出符合要求的物质。
• A.NH3 B.H2O
C.HCl
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
共价键
学习目标
1、理解共价键的特征 2.知道共价键的类型( σ键、 π键); 3.掌握共价键的成键类型。
问题展示
1.什么化学键?化学键的分类?
化学键: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化学键
离子键 共价键 金属键
极性共价键 非极性共价键
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一、共价键 1、概念:
共价键的形成和分类 ——( p-p σ 键)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人教版高中化学选修3知识点总结: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

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课标要求1.了解共价键的主要类型键和键,能用键长、键能和键角等说明简单分子的某些性质2.了解杂化轨道理论及常见的杂化轨道类型(sp、sp2、sp3),能用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或者杂化轨道理论推测常见的简单分子或离子的空间结构。

3.了解简单配合物的成键情况。

4.了解化学键合分子间作用力的区别。

5.了解氢键的存在对物质性质的影响,能列举含氢键的物质。

要点精讲一.共价键1.共价键的本质及特征共价键的本质是在原子之间形成共用电子对,其特征是具有饱和性和方向性。

2.共价键的类型①按成键原子间共用电子对的数目分为单键、双键、三键。

②按共用电子对是否偏移分为极性键、非极性键。

③按原子轨道的重叠方式分为σ键和π键,前者的电子云具有轴对称性,后者的电子云具有镜像对称性。

3.键参数①键能: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

②键长:形成共价键的两个原子之间的核间距,键长越短,共价键越稳定。

③键角:在原子数超过2的分子中,两个共价键之间的夹角。

④键参数对分子性质的影响键长越短,键能越大,分子越稳定.4.等电子原理[来源:学§科§网]原子总数相同、价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具有相似的化学键特征,它们的许多性质相近。

二.分子的立体构型1.分子构型与杂化轨道理论杂化轨道的要点当原子成键时,原子的价电子轨道相互混杂,形成与原轨道数相等且能量相同的杂化轨道。

杂化轨道数不同,轨道间的夹角不同,形成分子的空间形状不同。

2分子构型与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说明的是价层电子对的空间构型,而分子的空间构型指的是成键电子对空间构型,不包括孤对电子。

(1)当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一致;(2)当中心原子有孤对电子时,两者的构型不一致。

3.配位化合物(1)配位键与极性键、非极性键的比较(2)配位化合物①定义:金属离子(或原子)与某些分子或离子(称为配体)以配位键结合形成的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2.1_最新修正版

高中化学(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2.2.1_最新修正版
最新修正版
第二节 分子的立体构型 第 1 课时 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
[目标要求 ] 1.认识共价分子结构的多样性和复杂性。 3.能根据有关理论判断简单分子或离子的构型。
2.理解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的含义。
一、形形色色的分子 1.三原子分子
分子 CO 2 H 2O 2.四原子分子 分子 CH 2O (甲醛 ) NH 3
CH 4、 CCl 4
(2)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的分子的空间构型 对于中心原子上有孤电子对 (未用于形成共价键的电子对 )的分子, 中心原子上的孤电子对
也要占据中心原子周围的空间,并参与 ____________ ,使分子呈现不同的立体构型。
3.VSEPR 模型和分子的立体构型 H2O 的中心原子上有 ________对孤电子对,与中心原子上的 ________键电子对相加等于
(5)CO 2____________ (6)SO2____________

(7)H 3O ____________
(8)SO
2- 4
____________
练基础落实 知识点 1 常见分子的立体构型
1.下列分子构型为正四面体形的是 ( ) ①P4 ② NH 3 ③CCl 4 ④ CH 4 ⑤H2S ⑥ CO2
________,它们相互排斥形成 ____________ 形 VSEPR 模型。略去 VSEPR 模型中的中心原子 上的孤电子对,因而 H 2O 分子呈 ________形。
1.下列分子中,各原子均处于同一平面上的是
()
A . NH 3
B. CCl 4
C. P4
D . CH2 O
2.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预测下列粒子的立体结构是直线形的是
4.若 AB n 的中心原子 A 上没有孤对电子, 运用价层电子对互斥模型,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_分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人教版选修3第二章_分子结构与性质全章教案
具体措施
1.加强学习:认真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积极利用一切机会参加各种讲座、交流或研讨会等,向专家与同行学习。认真参与每一次教研活动,多听课,多听好课,取长补短。在信息技术上多下工夫,能够熟练应用多媒体技术为教学服务。
2.增强上课技能,提高教学质量,使讲解清晰化,条理化,准确化,生动化,做到线索清晰,层次分明,言简意赅,深入浅出。在课堂上特别注意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师生交流,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学得容易,学得轻松,学得愉快;注意精讲精练,在课堂上老师讲得尽量少,学生动口动手动脑尽量多;同时在每一堂课上都充分考虑每一个层次的学生学习需求和学习能力,让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提高。
3..纠正学生上课习惯。抓好课堂40分钟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教师首要抓的就是上课习惯,利用各种形式来吸引学生上课的注意力,增强他们学习的信心,教会学生学好语文,用好语文。
4.做好教学反思:反思是我们不断进步的阶梯,在上完每一节课后要及时做好反思工作,想象这节课有哪些灵性迸发的地方,有哪些不足的地方,认真总结。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和专业水平。对每堂课的成败及时地进行总结和反思,是对自身教学工作的检查与评定,是适时总结经验教训。并且对自身在教学过程中忽然产生的灵感和好的教学方法记录下来,不断丰富自己的教学方法。
5.认真批改作业:布置作业做到有的放矢。做好课后辅导工作,注意分层教学。
所需要的学校支持
多给与外出学习机会
评议:
单位: 姓名: 日期:
个人专业发展规划——模板
姓名
陶鸿
性别

年龄
47
学历
大专
职称
小学高级教师
教龄
27
职务
所任学科
小学数学
课题名称

高中化学选修三(人教)第二章第三节

高中化学选修三(人教)第二章第三节

[思考与交流]根据图2—28,思考和回答下列问题:1、以下双原子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H2 02 C12 HCl 2.以下非金属单质分子中,哪个是极性分子,哪个是非极性分子?P4 C603.以下化合物分子中,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CO2 HCN H20 NH3 BF3 CH4 CH3Cl[汇报]1、H2、02、C12极性分子 HCl ,非极性分子。

2、P4、C60都是非极性分子。

3、CO2 BF3 CH4 为非极性分子,CH3Cl HCN H20 NH3为极性分子。

[板书](1)分子的极性是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的向量和。

只含非极性键的分子也不一定是非极性分子(如O3);含极性键的分子有没有极性,必须依据分子中极性键的极性的向量和是否等于零而定。

(2)如果分子结构是空间对称的,则键的极性相互抵消,各个键的极性和为零,整个分子就是非极性分子,否则是极性分子。

2、分子极性的判断(1)单质分子大多是非极性分子,但O3(V形)不是(2)双原子化合物分子都是极性分子(3)多原子化合物分子空间结构对称的是非极性分子,不对称的是极性分子(4)、ABm型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1) 化合价法[讲]ABm型分子中中心原子的化合价的绝对值等于该元素的价电子数时,该分子为非极性分子,此时分子的空间结构对称。

反之为极性分子。

[投影]化学式BF3CO2PCl5SO3(g) H2O NH3SO2中心原子化合价绝对值 3 4 5 6 2 3 4中心原子价电子数 3 4 5 6 6 5 6分子极性非极性非极性非极性非极性极性极性极性(2)孤对电子法[讲]分子中的中心原子无孤对电子,此分子一般为非极性分子;反之一般为极性分子。

[自学]科学视野—表面活性剂和细胞膜[引入]我们知道,化学反应的实质是旧键的断裂和新键的形成的过程,化学键主要影响了化学性质,那么,物质的溶沸点、溶解性又受什么影响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主要研究一下物理性质的影响因素。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docx

人教版高中数学选修三第二章 分子结构与性质.docx

高中化学学习材料唐玲出品第二章分子结构与性质第二节分子间作用力1 根据人们的实践经验,一般说来,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

试判断下列叙述是否正确。

(1)氯化氢易溶于水,不易溶于苯(非极性分子)。

(2)碘易溶于CCl4(非极性分子),也易溶于水。

(3)食盐易溶于水,不易溶于汽油(非极性分子的混合物)。

2 H2O与H2S结构相似,都是V型的极性分子,但是H2O的沸点是100℃,H2S的沸点是—60.7℃。

引起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A.范德华力B.共价键C.氢键D.相对分子质量3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晶体中都存在共价键B.F2、C1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关C.含有极性键的化合物分子一定不含非极性键D.只要是离子化合物,其熔点一定比共价化合物的熔点高4 下列各组物质的熔沸点高低只与范德华力有关的是A. HI HBr HCl HFB. Li Na K RbC. LiCl HCl HBr RbClD. F2 Cl2 Br2 I25 在解释下列物质性质的变化规律与物质结构间的因果关系时,与键能无关的变化规律是A.HF、HCl、HBr、HI的热稳性依次减弱B.金刚石的硬度大于硅,其熔、沸点也高于硅C.NaF、NaCl、NaBr、NaI的熔点依次降低D.F2、Cl2、Br2、I2的熔、沸点逐渐升高6 有下列两组命题B组中命题正确,且能用A组命题加以正确解释的是A.Ⅰ① B.Ⅱ② C.Ⅲ③ D.Ⅳ④A组B组Ⅰ.H—I键键能大于 H—Cl键键能①HI比HCI稳定Ⅱ.H—I键键能小于H—C1键键能②HCl比HI稳定Ⅲ.HI分子间作用力大于HCl分子间作用力③HI沸点比HCl高Ⅳ.HI分子间作用力小于HCl分子间作用力④HI沸点比HCl低7 自然界中往往存在许多有趣也十分有意义的现象,下表列出了若干化合物的结构简式、化学式、相对分子质量和沸点。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业分层测评(五) 共价键(建议用时:45分钟)学业达标]1.下列元素之间难以形成共价键的是()A.Na和Cl B.C和HC.N和N D.S和O【解析】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的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离子键。

难以形成共价键。

【答案】 A2.对σ键的认识不正确的是()A.s­s σ键与s­p σ键的对称性相同B.σ键不属于共价键,是另一种化学键C.分子中含有共价键,则至少含有一个σ键D.含有π键的化合物与只含σ键的化合物的化学性质不同【解析】化学中σ键是共价键的一种,其特征是:以形成化学键的两个原子核的连线为轴作旋转操作,共价键电子云的图形不变,故B项错误。

【答案】 B3.下列分子中的σ键是由两个原子的s轨道以“头碰头”方式重叠构建而成的是()A.H2B.CCl4C.Cl2D.F2【解析】A项中H2是由两个1s轨道形成σ键;B项中Cl的3p轨道与C的2s轨道或2p轨道形成σ键;C项是由两个3p轨道形成σ键;D项中是由两个2p 轨道形成σ键。

【答案】 A4.下列事实不能用键能的大小来解释的是() 【导学号:90990035】A.N元素的电负性较大,但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B.稀有气体一般难发生反应C.HF、HCl、HBr、HI的稳定性逐渐减弱D.F2比O2更容易与H2反应【解析】由于N2分子中存在N≡N,键能很大,破坏共价键需很大的能量,所以N2的化学性质很稳定;稀有气体都为单原子分子,分子内部没有化学键;卤族元素从F到I原子半径逐渐增大,其氢化物中的键长逐渐变长,键能逐渐变小,所以稳定性逐渐减弱;由于H—F的键能大于H—O,所以更容易生成HF。

【答案】 B5.下列说法中能说明BF3分子中的4个原子位于同一平面的是()A.任意两个B—F键间的夹角相等B.3个B—F键键能相等C.3个B—F键键长相等D.任意两个B—F键间的夹角为120°【解析】键参数中,键能和键长是用于判断共价键稳定性的依据,而键角是判断分子立体构型的依据。

3个B—F键间的夹角均为120°时,正好构成一个以B 原子为中心的平面结构,因此4个原子共平面。

【答案】 D6.根据π键的成键特征判断C===C的键能与C—C键能的数量关系() A.双键的键能等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B.双键的键能大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C.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D.无法确定【解析】由于π键的键能比σ键的键能小,双键中有一个π键和一个σ键,所以双键的键能小于单键的键能的2倍。

【答案】 C7.根据下表中所列的键能数据,判断下列分子中最不稳定的是()【导学号:90990036】A.HClC.H2D.Br2【解析】键能越小,键长越长,共价键越不牢固,分子越不稳定。

【答案】 D8.N2的结构可以表示为,CO的结构可以表示为,其中椭圆框表示π键,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N2分子与CO分子中都含有三键B.CO分子与N2分子中的π键并不完全相同C.N2与CO互为等电子体D.N2与CO的化学性质相同【解析】从题图可以看出,N2分子与CO分子中均含有一个σ键和两个π键,所以二者都含有三键,A项正确;N2分子中的π键是由每个氮原子各提供两个p电子以“肩并肩”方式形成的,而CO分子中的一个π键是由氧原子单方面提供电子对形成的,B项正确;N2与CO的原子总数和价电子总数均相同,互为等电子体,二者化学性质相似,但并不完全相同,C项正确、D项错误。

【答案】 D9.B3N3H6与C6H6是等电子体,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B3N3H6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B.B3N3H6具有碱性C.B3N3H6各原子在同一平面上D.B3N3H6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解析】苯所有原子都在同一平面上,能发生加成反应和取代反应,不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也不具有碱性,而B3H3H6具有相似的性质,故B错误。

【答案】 B10.(1)如图,写出下列价键的名称,并各举一例说明含有这种价键类型的物质。

(2)某有机物的结构式如下:则分子中有________个σ键,________个π键。

【解析】(1)①②③中的原子轨道是“头碰头”重叠,属σ键,④⑤中的原子轨道是“肩并肩”重叠,属π键;(2)共价双键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共价三键有一个σ键、两个π键,故中有7个σ键、3个π键。

【答案】(1)【导学号:90990037】11.某些共价键的键能数据如下表(单位:kJ/mol):出”)________kJ能量。

(2)由表中所列化学键形成的单质分子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最不稳定的是________;形成的化合物分子中最稳定的是________。

(3)试通过键能数据估算下列反应的反应热:H2(g)+Cl2(g)===2HCl(g)ΔH=________。

【解析】(1)键能是指气态基态原子形成1 mol化学键释放的最低能量,新键形成释放能量,则旧键断裂必然吸收能量,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断开1 mol Cl—Cl键吸收的能量等于形成1 mol Cl—Cl键释放的能量。

(2)键能越大,化学键越稳定,越不容易断裂,化学性质越稳定,因此最稳定的单质为N2,最不稳定的单质是I2,最稳定的化合物是H2O,最不稳定的化合物是HI。

(3)ΔH=E(反应物键能之和)-E(生成物键能之和)=(436+243-2×432)kJ·mol -1=-185 kJ·mol-1。

【答案】(1)吸收243(2)N2I2H2O (3)-185 kJ·mol-112.原子数相同、最外层电子总数相同的分子,互称为等电子体。

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

(1)根据上述原理,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中,互为等电子体的是: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

(2)由短周期元素组成的物质中,与NO-2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有______和__________。

【解析】(1)仅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的共价分子,只能是由C、N、O、F组成的N2、CO、N2O、CO2等,而N2与CO的最外层电子总数均为10,N2O与CO2的最外层电子总数均为16,且原子数分别相等,符合题意。

(2)只要原子总数相同,各原子最外层电子数之和也相同,即可互称等电子体,NO-2是三原子构成的离子,其最外层电子数(即价电子)之和为5+6×2+1=18,SO2、O3均为三原子分子,价电子总数为6×3=18。

【答案】(1)N2O CO2N2CO(2)SO2O3能力提升]13.香蕉是我们喜爱的水果之一,香蕉产于南方,到北方之前是未成熟的,但买到的却是成熟的香蕉,这是因为喷洒了催熟剂的缘故。

其中乙烯就是一种常用的催熟剂,下列对于乙烯中化学键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在乙烯分子中有一个σ键、一个π键B.乙烯在发生加成反应时,断裂的是碳原子间的σ键C.乙烯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制得氯乙烯,在该过程断裂的是C—H σ键D.乙烯分子中的σ键关于镜面对称【解析】在乙烯分子中存在4个C—H σ键和1个C—C σ键,同时还含有1个C—C π键,A错误;由于σ键要比π键稳定,故乙烯在发生加成反应时断裂的是C—C π键,B错误;由乙烯制得氯乙烯可看作是乙烯中的一个氢原子被氯原子取代,故断裂的是C—H σ键,C正确;σ键是轴对称,D错误。

【答案】 C14.从实验测得不同物质中氧氧之间的键长和键能的数据:其中x、yω>z >y>x;该规律性是()A.成键的电子数越多,键能越大B.键长越短,键能越大C.成键所用的电子数越少,键能越小D.成键时电子对越偏移,键能越大【解析】研究表中数据发现,O2与O+2的键能大者键长短。

按此规律,O2-2中氧氧键长比O-2中的长,所以键能要小。

按键长由短而长的顺序氧氧O+2<O2<O-2<O2-2,键能为ω>z>y>x。

【答案】 B15.氰气的化学式为(CN)2,结构式为N≡C—C≡N,性质与卤素的性质相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分子中既有极性键,又有非极性键B.分子中N≡C键的键长大于C—C键的键长C.分子中含有2个σ键和4个π键D.不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解析】分子中N≡C键是极性键;C—C键是非极性键;成键原子半径越小,键长越短,N原子半径小于C原子半径,故N≡C键比C—C键的键长短;(CN)2分子中含有3个σ键和4个π键;由于与卤素性质相似,故可以和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答案】 A16.等电子体的结构相似、物理性质相近,称为等电子原理。

如N2和CO为等电子体。

下表为部分元素等电子体分类、空间构型表。

【导学号:90990038】(1)下面物质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BrO-3________,CO2-3________,PO3-4________。

(2)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与F2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________。

(3)C2O2-4和________是等电子体,C2O2-4离子具有较强的还原性,它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Mn原子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位置是__________,价电子构型为________________。

(4)HN3称为叠氮酸,常温下为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液体。

N-3的空间构型是________,与N-3互为等电子体的分子的化学式为________(写一种)。

NH-2的电子式为________。

(5)已知H3B·NH3在一定条件下可逐步释放出氢气最终转化为氮化硼,因此可作为储氢材料。

H3B·NH3的等电子体的化学式为________。

【解析】(1)互为等电子体的物质结构相似。

BrO-3为四原子26电子体,所以其结构与SO2-3相似,为三角锥形;CO2-3为四原子24电子体,与SO3的结构相似,为平面三角形;同理可知PO3-4为正四面体形。

(2)F2为双原子18电子体,所以由第二周期元素组成,与F2互为等电子体的离子有O2-2。

(3)用N原子替换C2O2-4中的C的原子可得等电子体N2O4。

Mn的原子序数为25,价电子排布式为3d54s2,由周期序数=电子层数,价电子数=族序数,Mn位于第四周期第ⅦB族。

(4)CO与N2互为等电子体,用CO替换N2,用O替换N-,可知N-3与CO2互为等电子体,结构相似,所以是直线形。

用S替换CO2中的2个O原子可得等电子体CS2,用N2替换CO2中的CO可得等电子体N2O。

用O替换NH-2中的N-,可知H2O与NH-2互为等电子体。

所以NH-2为V形空间构型。

(5)BN与C2电子数相同,所以用C2替换BN可得H3B·NH3的等电子体C2H6。

【答案】(1)三角锥形平面三角形四面体形(2)O2-2(3)N2O4第四周期第ⅦB族3d54s2(4)直线形CO2(或N2O、CS2,写1个即可)(5)C2H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