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分析

合集下载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血常规检查的注意事项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

那么血常规检查有什么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的意义是什么呢?血常规检查有什么重要作用?做血常规检查的时候有哪些注意事项呢?下面店铺为您介绍。

血常规检查的定义血常规检查是临床上最基础的化验检查之一。

血常规检查项目包括红细胞、白细胞、血红蛋白及血小板数量等。

血常规用针刺法采集指血或耳垂末梢血,经稀释后滴入特制的计算盘上,再置于显微镜下计算血细胞数目。

血常规化验单上的常用符号是:RBC代表红细胞,WBC代表白细胞,Hb代表血红蛋白(血色素),PLT代表血小板。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一般取用末梢血检查,如指尖、耳垂部位的血。

在经过血液细胞分析仪器,电脑报告结果,此项目已成为检查病人的一个惯例,所以称之为血常规。

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在全身体检中是基本的体检项目,它的意义在于可以发现许多全身性疾病的早期迹象,诊断是否贫血,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反应骨髓的造血功能等。

例如:通常感染性疾病会使白细胞的数值和分类发生变化;贫血时血红蛋白或红细胞的检验值会降低;而血小板的减少会导致容易出血或出血后不容易止住,而血小板增多会增多血栓发生的可能;另外,有些肿瘤、变化反映性疾病也可以引起血常规检查部分数值的变化。

血常规检查的重要性1、判断是否有其他细菌感染。

如果乙肝患者为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应注意是否合并细菌感染。

2、判断有无脾功能亢进。

重度乙肝、肝硬化患者通常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如果HBV感染者外周血白细胞总数和血小板明显降低,应考虑存在脾功能亢进症,应注意检查是否存在肝硬化。

3、判断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

目前的抗病毒药物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骨髓抑制作用,其中干扰素对骨髓的抑制作用尤为明显,因此在进行抗病毒治疗前及抗病毒治疗中,应定期检查血常规。

一般来说,当外周血白细胞总数<2.5*10的9次方/L、血小板<5*10的9次方/L时,不要选用或停用干扰素,可选用核苷(酸)类似物(如拉米夫定、阿德福韦酯、恩替卡韦、替比夫定等)进行抗病毒药物。

常见化验检查的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检查的临床意义

常见化验检查的临床意义化验检查是临床诊断和治疗中的重要手段,能够提供客观和科学的数据,为医生确定疾病的类型和进展提供参考依据。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化验检查及其临床意义。

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对血液中各种成分进行测定的一项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血细胞的数量和形态的信息。

通过血常规检查,可以了解贫血程度、白细胞计数、血小板计数等指标,帮助医生了解机体的造血功能、免疫系统功能、血液凝固功能等方面的状况。

例如,贫血可能是由于缺铁、维生素B12或叶酸不足,或出血等原因引起的,血常规检查可以帮助医生确定贫血的原因。

2.尿液常规检查尿液常规检查是对尿液中各种成分进行测定的一项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肾脏和泌尿系统功能的信息。

通过尿液常规检查,可以评估肾脏功能、泌尿系统炎症、尿路感染以及代谢性疾病等方面的情况。

例如,尿液中出现蛋白质、红细胞、白细胞等异常,可能提示肾脏疾病或泌尿系统感染。

3.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是对血液中与肝脏相关的各种物质进行测定的一项检查,可以评估肝脏的功能状态和肝脏代谢功能的变化。

通过肝功能检查,可以判断肝脏受损的程度、肝炎、肝硬化等疾病的发生和进展情况。

例如,肝功能检查可以测定血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的水平,提供肝脏细胞受损的信息。

4.血糖检查血糖检查是对血液中葡萄糖水平进行测定的一项检查,可以评估机体的糖代谢情况。

通过血糖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糖尿病、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全等疾病。

例如,如果血糖水平持续升高,可能提示糖尿病的存在。

5.血脂检查血脂检查是对血液中脂质成分进行测定的一项检查,可以评估机体脂质代谢情况。

通过血脂检查,可以了解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的水平,帮助诊断和监测高脂血症等疾病。

例如,如果血液中胆固醇水平过高,可能提示动脉粥样硬化风险增加。

6.电解质检查电解质检查是对血液中钠、钾、钙、镁等电解质浓度进行测定的一项检查,可以评估机体电解质平衡情况。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各项指标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是临床常用的一种检查方法,通过分析血液中的各项指标可以了解人体的健康状况和疾病风险。

以下是血常规检查中常见的各项指标以及它们的临床意义:1. 血红蛋白(Hb)血红蛋白是红细胞中的重要组成部分,负责携带氧气到人体各个部位。

血红蛋白水平可以反映贫血的程度,太高或太低都可能是疾病的表现。

2.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红细胞计数异常可能表明出血、骨髓功能异常等疾病。

3.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异常可能意味着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问题。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是指在一定体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计数过高可能导致血栓形成,血小板计数过低则可能引发出血风险。

5. 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平均红细胞体积是指红细胞的平均大小。

MCV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6. 血红蛋白浓度(MCH)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单位体积血液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MCH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7.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MCHC)平均血红蛋白浓度是指平均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浓度。

MCHC 异常可能提示贫血类型或疾病。

8. 红细胞分布宽度(RDW)红细胞分布宽度表示红细胞体积的变异范围。

RDW异常可能意味着贫血类型或疾病。

9.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NEUT%)中性粒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中性粒细胞的比例。

NEUT%的变化可能与感染、炎症或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0. 淋巴细胞百分比(LYMPH%)淋巴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淋巴细胞的比例。

LYMPH%的变化可能与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1. 单核细胞百分比(MONO%)单核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单核细胞的比例。

MONO%的变化可能与感染或免疫系统问题有关。

12. 嗜酸细胞百分比(EO%)嗜酸细胞百分比是指白细胞中嗜酸细胞的比例。

EO%的变化可能与过敏反应或寄生虫感染有关。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

血常规检验项目及意义血常规检验是指通过检测血液中的各种成分,来评估人体的健康和疾病状况的一种常规检查。

血常规检验项目包括红细胞计数(RBC)、白细胞计数(WBC)、血红蛋白浓度(Hb)、血小板计数(PLT)以及其他参数如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白细胞分类计数等。

这些指标能够为医生提供关于抗炎、抗感染和造血功能等方面的信息,帮助医生判断疾病类型、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及监测治疗效果。

1. 红细胞计数(RBC):红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红细胞的数量。

正常范围因性别和年龄而异。

通过红细胞计数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排除贫血的疾病。

2. 白细胞计数(WBC):白细胞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白细胞的数量。

白细胞计数可以反映出机体对感染的免疫反应。

异常的白细胞计数可能暗示有感染或者炎症的存在。

3. 血红蛋白浓度(Hb):血红蛋白浓度是指血液中单位体积的血红蛋白含量。

通过血红蛋白浓度可以评估患者的贫血程度,有助于发现和诊断贫血疾病。

4. 血小板计数(PLT):血小板计数指的是在一定容积的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是血液中的一种细胞成分,与血液凝固和止血有关。

正常的血小板计数范围可以帮助判断患者是否存在出血或凝血异常。

5. 红细胞平均体积(MCV):红细胞平均体积是指血液中红细胞的平均体积。

通过检测MCV可以评估红细胞体积的分布情况,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6.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C):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平均每个红细胞中的血红蛋白含量。

MCHC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原因,如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等。

7. 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MCH):单个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是指血液中单个红细胞中的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MCH也可以帮助医生判断贫血的类型。

8. 白细胞分类计数:白细胞分类计数是指在白细胞计数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不同种类的白细胞数量。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最新PPT课件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最新PPT课件
退行性左移:WBC不增高甚至减少者 如再障 2)核右移:分叶核粒细胞过多
主要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感染恢 复期等
d.中性粒细胞常见的形态异常
?
1)中性粒细胞的中毒性改变 细胞大小不均 中毒性颗粒 空泡形成 核变性
2)巨分叶核中性粒细胞
? 见于巨幼细胞性贫血
3)棒状小体(Auer小体)
只见于白血病细胞中
(三)红细胞血红蛋白分布宽度 (HDW)的临床意义
用于诊断遗传性球形红细胞增 多症 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β -海洋性贫血
(四)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测定 的临床意义 鉴别血小板减少的病因 鉴别骨髓增生性疾病与反应性 血小板增多 提示骨髓功能恢复的预后价值 与血小板体外功能明显相关
二 白细胞分类技术的进展
多症)
2)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3)CMV感染和其它病毒感染
b.淋巴细胞减少症
见于何杰金氏病;SLE;AIDS等。
c.异形淋巴细胞
见于感染;药物过敏;免疫性疾病等
E.单核细胞(monocyte)
正常值 2-6% 100-600/ mm3
?功能 抵抗感染;吞噬功能;产生干扰素
诱导免疫反应;调节白细胞生成等
临床意义
4)球形包涵体
见于严重感染
5)其它:与遗传有关的异常
B.嗜酸性粒细胞(Eosinophils,E) 正? 常值 0.5-5% 临床意义 a.增多 >5%或 >0.5x109/L b.减少 影响因素
C. 嗜碱性粒细胞(Basophil,B) 正常值 0-1% 临床意义 a.增多 白血病 b.减少
C. 组织肥大细胞的存在 过敏 哮 喘等
2023最新整理收集 do something
血常规检查及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与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与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与临床意义血常规检查是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通过对血液样本中各种指标的检测,可以了解人体的整体健康状况。

血常规检查包括白细胞计数、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浓度、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在诊断疾病、判断疾病进展和疗效评估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血常规检查中的白细胞计数是评估人体免疫功能的指标之一。

白细胞数量的异常可以提示机体是否存在感染、炎症等情况。

白细胞计数升高可能表示机体正在发生感染,而白细胞计数降低则可能暗示着免疫功能低下。

通过白细胞计数,可以帮助医生判断感染部位和炎症程度,从而指导临床治疗方案的制定。

另一个重要的指标是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

红细胞计数反映了机体的供氧能力,而血红蛋白浓度则反映了血液中携氧能力的强弱。

这两个指标的异常往往与贫血相关。

贫血是指机体红细胞数量或血红蛋白浓度低于正常范围,促使医生进一步查找可能的病因,如缺铁性贫血、骨髓病等。

通过血常规检查中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浓度的变化,可以提前发现贫血病症,及时给予干预治疗。

血小板计数是指血液中血小板的数量。

血小板是血液凝固的重要成分,与止血功能密切相关。

当血小板计数过低时,容易导致出血倾向,如皮肤出血、鼻出血等。

血小板计数过高则容易引起血栓形成,导致血液循环障碍。

因此,通过血小板计数的检查,可以对机体血液凝固功能进行评估和监测,及时发现和处理相关的疾病。

除了上述几个指标外,血常规检查还包括血沉、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中性粒细胞计数、淋巴细胞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的异常往往与炎症、感染、免疫功能等密切相关。

在临床医学中,血常规检查是一项相对简单、经济、有效的检查方法,广泛应用于疾病的筛查、诊断和监测中。

总结起来,血常规检查作为一种常见的临床检验方法,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

通过对血液中各项指标的检测,可以为医生提供有效的参考信息,帮助诊断疾病、判断疾病进展和疗效评估。

血常规检查对于提前发现疾病、监测治疗效果以及指导临床用药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体会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体会

血常规检查的临床意义及影响因素体会血常规检查可以为各种疾病的诊断提供依据,同时对于系统疾病的诊断也提供宝贵的借鉴,逐渐成为了临床检查中最基本、最终的内容之一。

血常规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导致一些测量结果失真,因此相关人员针对各种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各个环节都要严格按照规范和标准进行操作,以确保获得准确、可靠、全面的检测数据,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借鉴。

标签:血常规检查;临床意义;影响因素血常规检查是医院临床治疗中最基本的检测项目,主要包括对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等的数量及形态进行检查。

医生可以根据血常规检查的结果来判断患者疾病的情况以及恢复的状况等。

但是血常规检查过程中经常会受到一些因素的影响,因此如何选择一个恰当的、合理的检查环境已经成为检查工作人员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之一。

本文将会对血常规检查的影响因素及临床意义给予介绍。

1血常规检查概述血常规检查就是对血液中的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等有形组分进行数量和形态的测定和分析[1]。

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和血浆组成了血液的主要成分,并在人体各循环系统中不停的流动,参与着机体的各项功能活动和代谢活动。

2血常规检查的原理和方法目前对于血常规检查主要借助仪器进行。

其中白细胞、红细胞以及血小板的测试原理和方法均不同,下面对其进行一一介绍。

2.1白细胞测试原理由于白细胞具有一定的非传导性质,因此对其采用了电阻抗法原理,当白细胞经过计数小孔时会导致电阻的改变,通过电阻的变化情况来得出白细胞的数量和体积,根据白细胞体积的大小来对其进行分类。

电阻抗方法无法对细胞的异常形态和幼稚细胞进行判断。

2.2红细胞测试原理红细胞体积和红细胞数一般采用电阻抗法进行测定。

经处理好的红细胞放在计数小孔上,随后便会形成具有一定形态的脉冲,脉冲的高度则表示单个红细胞的体积,而所有脉冲高度的疊加则代表红细胞的体积;而脉冲的个数则表示红细胞的数量。

对于血红蛋白的测定,通常是将血红蛋白溶解到溶血剂中使之形成血红蛋白衍生物,然后将其放在特定波长下进行颜色的对比,通过吸光度的强弱来表示血红蛋白的浓度。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

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1.血常规检查:血常规检查是最常用的临床检验项目之一,包括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白细胞计数和血小板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帮助医生评估血液系统的功能,如贫血、白细胞增多或减少、血小板异常等。

2.尿常规检查:尿常规检查可以提供关于肾功能和泌尿系统疾病的信息。

常规尿液检查包括尿液颜色、透明度、pH值、比重、蛋白质、葡萄糖、酮体、亚硝酸盐、白细胞和红细胞计数等指标。

3.肝功能检查:肝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胆红素、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SGPT)、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SGOT)、碱性磷酸酶、总蛋白和白蛋白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肝脏的功能和损伤程度,有助于诊断肝炎、肝硬化或其他肝脏疾病。

4.肾功能检查:肾功能检查包括血清肌酐、尿素氮和尿酸等指标。

这些指标能够反映肾脏的排泄和代谢功能,帮助诊断和监测肾脏疾病,如慢性肾病或肾功能衰竭。

5.炎症指标检查:炎症指标检查包括C-反应蛋白(CRP)、血沉和白细胞计数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提供关于炎症反应的信息,帮助诊断和监测疾病,如感染、类风湿性关节炎和炎症性肠病等。

6.血脂检查:血脂检查包括总胆固醇、甘油三酯、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血液中脂肪的含量,有助于评估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和监测治疗效果。

7.血糖检查:血糖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和监测糖尿病。

包括空腹血糖、餐后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等指标,可以评估血糖水平的控制情况。

8.凝血功能检查:凝血功能检查包括凝血酶原时间、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血小板计数和血浆D-二聚体等指标。

这些指标可以评估血液凝固功能的正常程度,有助于诊断和监测凝血功能异常的疾病,如深静脉血栓形成和出血性疾病。

以上仅是一些临床常规检验项目及其临床意义的简要介绍。

在实际临床中,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临床需要选择合适的检验项目,并结合其他临床资料进行综合分析和判断。

因此,及时进行常规检验对于疾病的早期诊断和治疗至关重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 医学检验仪器 自动化. 目前大部 分医院都
使用 自动化血液分析仪做血常规检验 (目前 称血液学分 析 ) 。 每次检查只需用 0 1 升( .毫 约两大滴血 ) 的抗凝血 , 只要用 3 0 秒或 1分钟的时间 , 就可 以检测并打印 出 2 0多项结果 。现复 习文献 , 就血常规检查 的临床意义综述如下
红细胞( B ) R C 的功能是在身体的组织细胞中担 血浆体积 的 比值 。各种原 因如失水 、 大量 血浆渗 出等使血液浓缩 , 可使 H T增高。各 种原因所致 的贫 C
血会使 H T减低 。 C
3 3 红细胞平 均体 积 ( C ) 一般而 言 , 高表示 红细胞 . M V 值
过大 , 常见于缺乏维生素 B 2和叶酸 的贫血 、 1 巨红血球症 、 口
中 国中 医药 咨 讯

21年 3 00 月
第2 卷
第3 期
16・ 4
J un fChn a io a hn s dcn nomain o ra o iaTrdt n lC iee Me iieIfr t l i o
Ma c 2 1 Vo . N0 3 rh 00 12 .
板在 出血 时有 止血 功能 , 当血小板 数 目减少 时 , 内容 易 出 体
血, 反之则容易发生血栓 。一 般而言 , 患有红 细胞增多 症、 骨
髓性 白血病 、 骨髓 纤维慢性 感染症 , 血小板数 目会 增高。而发 生血小板减少 , 可能与血 小板减少性 紫癫 、 硬化 、 则 肝 再生障 碍性贫血 、 白雪病 等有关 。严重 营养不 良性贫血的病人 , 其各
4 血 小 板 计 数 的 临 床 意 义
粒细胞 、 嗜酸性粒 细胞 、 嗜碱性粒细胞 、 巴细胞及单核细胞 。 淋
其中, 中性分叶核 粒细胞 约 5 % ~7 % , 0 0 中性杆 状核 粒细胞 约 1 ~ % , 巴细胞约 2 % ~3 % , % 4 淋 0 5 单核细胞 、 嗜酸性粒 细 胞、 嗜碱 性粒 细胞都很少 , 分别 为 1 一6 、% ~ % 、%左 % % 1 4 1 右 。具体表现如下 : 嗜中性粒细胞 ( :增加表示 : ① N) 急性化 脓性感染 ( 可伴 有核左 移及 中毒颗粒 ) 急性 大 出血 , , 急性 中 毒, 白血病 , 某些恶性 肿瘤及 广泛组 织损伤等 。减 少表示 : 基
2 白细 胞 计 数 的 I床 意 义 I 缶
白细胞( C 具 有抵抗外来 细菌能力 , WB ) 为身体组织 和细 胞间担任 防御工作 。当身体某部位发炎或组织坏死时 白细胞
体积分布宽度 ( D 、 R W) 红细胞平均厚度 ( T 等的变 化程 度 MC )
亦可反映不同的贫血类 型。一定量 的红细胞 中血红蛋白平 均
1 血 常 规 检 验 的 概 述
3 1 血红蛋 白( B) 存在 于红血 球 中, . H : 是携 带 氧气 的重
要 物质。血红蛋 白过高 可能为红血球增生症 。血红蛋白减少 或不 正常 , 可能为低血红蛋 白贫血或缺铁性贫血 。一般而言 , 血红 蛋白在 1g d 以下属于严重贫血。 0/l 3 2 红细胞压积 ( C ) 又称红细胞 比积 是指在一定容积 . H T
血 常 规 检 查 的 临床 意 义 分 析
贡 黎颖
( 淮南 东方 医院集团谢 三医院 ,30 2 225 ) 血常规是临床 上最 基 础 的化验检 查 之一 。它包 括红 细 胞、 白细胞 、 血红 蛋 白及血 小板 数量 等。以往 通 常是 手工 操 作、 显微镜下计数 的, 最熟练 、 最快速也要 1 0来分钟 。随着科 气、 排除二氧化碳的气体交换任务 。红细胞数 目过 高 , 可能患 有红细胞增 多症 或地 中海 贫血。一般而 言 , 细胞数 目男性 红 低于 3 0万个 , 5 女性 低于 30万个 即称 之为贫 血。红细胞 系 0 计数包括以下几个 方面。
白尿 , 放射治疗 , 肿瘤化疗及某些药物 ( 磺胺 、 氯酶素 等 ) 应 反
等。
3 红 细 胞 计 数 的 临 床 意 义
性腹水中的价值 [ ] 中西医结合肝病杂志 , 0 ,8 5 : 9— J. 2 8 1( )2 0 9
3 o. 0
[ ] 钟辉 秀, 明刚 , 2 殷 马盛 余. 恶性组织 细胞病 3 7例分 析 [ ] 四川 J. 省卫 生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0 82 ( ) 1 20 ,7 1 :4—1 . 5
血小板 ( L ) P T 是机体的安全卫士。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
小板减少性紫 癜 、 肝硬 化 、 再生 障碍 性贫 血、 白血 病等有 关。
某些 急性感染 和中毒 时 , 血小板也可减少 。而血小板增加 , 则 见于 急性 出血停止 后 , 脾切除后 , 为一 时性增 多。 血小 或 多
服避孕药 、 经妇 女及 老人 。而低值 即表示红细胞较少 , 停 常见
于缺铁性贫血 、 中海 贫血及慢性疾病造成的贫血 。 地 34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 白含量 ( H) 即每个红细胞内所 . MC 含的 H b量 、 红细胞 平均 血红蛋 白浓度 ( C C, M H 表示每升血液 中红细胞 内血红蛋 白浓度 ) 红细胞平 均直径 ( C 、 、 M D) 红细胞
种血细胞普遍贫乏 , 白细胞 当然不例外 。 进行 血涂片后 , 显 微镜下可发现缺铁性贫血病 人的红 细胞大小 与形态不均 , 细 胞中心发 白区域扩大 。若见 到红蓝色 较幼稚红 细胞增多 , 可 判知其骨髓 再生机能旺盛。
参 考 文 献
[ ] 刘华 , 1 何生松. 血小板 活化 因子 在鉴别 良恶性及感 染与非 感染
本与 白细胞总数减 少相 同。 ②嗜酸性粒细胞 ( 增加 表示 : E)
寄生虫感染 , 过敏性疾病 , 热带性及非热带性嗜酸性粒细胞增 多症 , 某些血液病 , 器官移植排斥反应等 。减少表示 : 伤寒 、 副 伤寒 , 应用糖皮质类固醇激素等。 ③ 嗜碱性粒 细胞 ( B)增 加表示 : 某些血液病如 白血 病 , 白血病反 应 , 尿病酮症 酸 类 糖 中毒 , 重烧 伤 , 性 出血 , 性肿 瘤及 某些 金 属 ( 严 急 恶 如铅 、 汞 等) 中毒。减 少表示 : 白血性或 亚 白血性 自血病 , 细胞 缺 非 粒 乏症 , 恶性组织细胞病 , 功能亢进 症 , 脾 阵发性睡 眠性血红 蛋
血常规检验就 是对 血液中的有形 成分包括 : 白细胞 、 细 红 胞及血小板这 三个 系统 的量和质进行 检测 与分 析。这三个 系 统与血浆组成 了血液 , 血液不停地流动于人体的循环系统 中, 参与机体的代谢及 每一项功 能活动 , 因此 血液对保证 机体 的 新陈代谢 、 功能调节 以及人体的 内外环境的平衡起重要作用。 血液 中的任何有形 成分发生 病理变化 , 都会 影响全 身的组织 器官 。反之 , 组织或器官的病变可引起血液成分发生变化 , 因 而血液学分析 及其 结果 对 了解疾病 的严 重程 度有 很大 的帮
数会 增加 , 但孕妇 或激烈运动后 , 其数值也会增加 。白细胞数
目减少时 , 可能为病毒感染 、 恶性或再生障碍性贫血或 自体免 疫疾病等导致 。白细胞分 为 中性 分叶核粒 细胞 、 中性杆状 核
值浓度 , 检查值 过高 代表 有高 色素性 贫血 、 真性 红细 胞增 多
症、 心力衰竭等 。值过低常见于缺铁性贫血、 中海贫血。 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