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给予评价,并启发: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给予肯定,并鼓励学生利用课后时间,自制标本,到实验室观察。课后实验室开放。
按座位纵向分成四大组,随机抽查一组,起立操作,另外三组指出问题,评等级。
思考,回答。看书39页注意事项后,动手操作,将显微镜放入箱中。
学生畅所欲言。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读第二单元开篇语,要想探索生物的奥妙,就必须要了解细胞。
思考得出,要了解细胞,必须借助显微镜。
迅速看书,动手取镜和安放。
。
回答是光学显微镜。
兴奋,跃跃欲试。
学生两人一组,看书对照实物认识显微镜各部分名称。回答教师指示部分的名称。
有迫切动手观察的欲望。
带着强烈的好奇心,边看书边操作显微镜进行观察。
情况不一,部分同学没看到物像。
重
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难
点
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学生独立操作能力的培养
课前准备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资源准备
□评价○反思
走进新单元
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
取镜和安放
归纳:取镜和安放,对光,观察。
认真观看
动手观察,注意规范
总体要求:1.“统一”设计“分段”教学;2.围绕“三维”落实“三问”;3.充实“心案”活化“形案”。
教学流程
分课时
环节
与时间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4小题,共68.0分)1.当低倍镜换成高倍镜后,会出现()A.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暗B. 细胞数目变多,视野变亮C.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暗D. 细胞数目变少,视野变亮2.一般情况下使用显微镜时,正确的观察图示是()A. B. C. D.3.若显微镜视野中除了细胞外还有异物,转动目镜和移动装片时异物都不动,则异物位于()A. 目镜B. 物镜C. 装片D. 反光镜4.下列关于绘制生物图的方法和基本要求中,叙述错误的是()A. 图形大小要依据物像大小而定,比例要适中B. 图形位置一般在绘图纸中央偏左上方C. 图形轮廓线条要均匀,粗细一致D. 用铅笔涂上阴影表示观察事物的明暗差异5.现在有一台显微镜,它有5×、10×两个目镜,有10×、45×两个物镜,这台显微镜最低放大倍数和最大放大倍数分别是()A. 50、225B. 100、450C. 50、450D. 150、6756.关于使用显微镜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观察时,用一只眼看着目镜,另一只眼闭着B. 对光时应选用低倍物镜和较大的光圈C. 对光完成的标志是要看到明亮的圆形视野D. 当光线较暗时,用反光镜的凹面来对光7.用镊子从洋葱鳞片叶内撕取一小块透明薄膜制成玻片标本,来进行临时观察,这种玻片标本称作()A. 切片B. 永久装片C. 涂片D. 临时装片8.小明发现显微镜的目镜上有一些灰尘,他准备擦拭干净,那他应选用()A. 纱布B. 擦镜纸C. 衣服D. 抹布9.如图是小明在显微镜下看到的人体口腔上表皮细胞,但该视野中的细胞并不在视野中央,请你告诉小明应该怎么办()A. 将载玻片向下方移动B. 将载玻片向上方移动C. 将载玻片向左方移动D. 将载玻片向右方移动10.用显微镜进行观察的时候,被观察的材料必须是()A. 薄而透明的B. 新鲜的C. 干燥的D. 形状规则的11.要使镜筒上升,可调节()A. 转换器B. 粗准焦螺旋C. 遮光器D. 反光镜12.用显微镜观察英文字母“p”的装片时,视野中看到的物象是()A. pB. dC. qD. b13.生物小组的同学通过调整目镜、物镜和细准焦螺旋,用同一显微镜观察同一标本4次,结果得到如下四个图,试问其中视野最暗的是()A. B. C. D.14.将显微镜视野中右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应向什么方向移动玻片()A. 左下方B. 右下方C. 左上方D. 右上方15.如图是低倍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根毛细胞图,则该细胞在载玻片上的放置状况是()A. B.C. D.16.制作临时装片时,必须让盖玻片的一边相接触水滴,再轻轻盖上,目的是()A. 有利于放大B. 避免产生气泡C. 有利于对光D. 载玻片不容易破裂17.某同学用低倍镜观察到细胞的清晰物像后,换用高倍镜观察,此时会出现( )A. 视野范围变小B. 视野变得更加明亮C. 视野内细胞变小D. 视野内细胞数目不变18.在显微镜对光过程中,能反射光线的结构是()A. 目镜B. 反光镜C. 转换器D. 光圈19.用显微镜观察微小物体时,目镜上有“5×”字样。
初中生物 七年级上册 试卷讲义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测试时间:20分钟一、选择题1.(2022四川德阳中考)人类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不可缺少的工具是()A.放大镜B.显微镜C.凸透镜D.凹透镜答案B生物实验常需要观察一些比较细微、细小的结构或物体,这些微小的结构或物体用肉眼难以分辨,需要借助放大的工具,而在生物上用于放大的仪器主要有放大镜、显微镜等。
其中放大镜的放大倍数相对较小,显微镜放大倍数相对较大。
想要认识细胞的基本结构,可以将材料制成薄而透明的装片在显微镜下进行观察。
2.(2022四川乐山中考)在使用显微镜观察细胞的过程中,视野里的物像不清晰。
我们的正确操作是() A.转动细准焦螺旋 B.转动转换器换低倍镜C.转动粗准焦螺旋D.转动反光镜换平面镜答案A转动细准焦螺旋可以精细调焦,使模糊的物像变清晰,A正确。
转动转换器换低倍镜,只能使细胞体积变小,视野变亮,但不能改变物像的清晰度,B错误。
转动粗准焦螺旋能够大幅度升降镜筒,快速找到物像,但不能使物像更清晰,C错误。
转动反光镜换平面镜,只能使视野中的光线变暗,不能改变物像的清晰度,D错误。
3.(2022浙江金华中考)观察是科学学习的重要方法,显微镜是常用的科学观察工具。
下列使用显微镜的过程中操作规范的是()A.清洁时,用擦镜纸擦拭镜头B.安放时,显微镜放置于身体前方正中间C.对光时,光线过暗时选用平面镜和小光圈D.调焦时,找到物像后调节粗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答案A清洁显微镜镜头时,应用擦镜纸。
擦镜纸纸质软又不易掉毛,用擦镜纸擦拭镜头既可以清洁镜头,又可以避免损伤镜头,影响观察效果,A正确。
安放时,把显微镜轻放在实验台上略偏左的地方,镜臂朝向自己,镜座距离实验台边缘7厘米左右,这样便于用左眼观察,右眼做记录,B错误。
对光时,光线暗时应选用大光圈和凹面镜进行调节,光线强时应选用小光圈和平面镜进行调节,C错误。
调焦时,找到物像后应调节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D错误。
(完整版)练习使用显微镜习题附答案

第二单元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第一章细胞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1.下面有关显微镜的叙述错误的是( )A.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视野内细胞数目增多B.目镜和物镜都能放大物像C.对光时光线太暗应选用凹面镜、大光圈D.如果视野中物像模糊不清,可以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清晰解析:低倍镜换上高倍镜后,放大倍数变大,看到的细胞体积就越大,数目就越少;反之相反。
答案:A2.当显微镜视野过暗时,应该怎样调亮?( )①选用大光圈②选用小光圈③选用平面反光镜④选用凹面反光镜A.①③B.②④C.①④D.②③解析:大光圈使光线透过的较多,凹面镜有聚光作用,因此光线过暗时应用大光圈和凹面镜。
答案:C3.用显微镜进行观察时,如果转动目镜和移动玻片标本都未能把污点从视野中移走,那么可以断定污点在( )A.目镜上B.物镜上C.玻片上D.反光镜上解析:污点可能存在的位置是目镜、物镜和玻片标本。
转动目镜,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在目镜上;若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随着动,则污点就在玻片标本上,换一个物镜,污点消失,则污点就一定在物镜上。
答案:B4.在低倍镜下观察时视野内所见的图像是“上”和“6”,那么载玻片上的物像是( )A.“上”和“6”B.“下”和“9”C.“上”和“9”D.“上”和“6”解析:从显微镜中看到的像是倒像。
所以看到的物像分别是“上”和“9”。
答案:C5.某同学在显微镜的一个视野中看到了一行细胞如右图,此时显微镜镜头的读数是“10×”和“10×”,如果将镜头换成“10×”和“40×”,则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是( )A.1个B.2个C.4个D.8个解析:由低倍镜头(10倍)换成高倍镜头(40倍),看到的细胞就放大为原来的4倍,数目相应减少为原来的1/4,即在低倍镜下能看到8个细胞,在高倍镜下只能看到2个细胞。
故选B项。
答案:B6.用显微镜观察人的血涂片,发现视野内有一淋巴细胞(如右图)。
生物总复习第节练习使用显微镜精练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一、选择题1.(2017襄阳中考)敏敏同学用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人血的永久涂片,视野中观察到了清晰的红细胞,但没有发现白细胞,她再采用下列哪一项操作最有可能找到白细胞(C) A.换用高倍物镜B.换用凹面反光镜C.移动永久涂片 D.调节细准焦螺旋2.如图是用显微镜观察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看到的几个视野,要使图象从视野①变为视野④,应怎样操作?(A)A.向右下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B.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遮光器换成大光圈→转动细准焦螺旋C.向左上方移动装片→转动转换器换成高倍物镜→转动细准焦螺旋D.向右下方移动装片→换成凹面反光镜→转动细准焦螺旋3.如图所示为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
规范的操作顺序是(C)A.①→②→③→④ B.①→②→④→③C.③→①→②→④ D.③→①→④→②4.用显微镜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实验过程中观察到如图图象,下列叙述正确的是(C)A.观察时发现物像模糊,应用擦镜纸将反光镜擦拭干净B.观察时选用16×目镜、10×物镜,则物像的放大倍数是26倍C.观察时视野过亮,则应换用平面镜或选用小光圈D.视野中发现红细胞从左往右流动,则实际上红细胞从左往右流动5.(2017十堰中考)下列有关实验的过程或结论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A.使用显微镜时,选用10倍目镜和40倍物镜,所观察的物像放大了50倍B.浸没在水中的种子没有萌发,而在水面处同样的种子萌发了,本实验的变量是空气C.将新鲜的树枝插入稀释的红墨水中,光照几小时,茎内被染成红色的是导管D.观察小鱼尾鳍内血液的流动时,红细胞单行通过的血管是毛细血管6.在观察洋葱表皮细胞实验的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形,其中描述正确的是(C)A.甲图在换用高倍镜后,调节②来观察物像B.乙图清晰物像的视野中,细胞数目多的是②C.丙图物像要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载玻片往右下方移动D.丁图中黑色的圆圈是大细胞7.下表是显微镜使用过程中的几种操作和要达到的目的,其中错误的是(B)选项操作目的A 转动遮光器和反光镜调节光线强弱B 将装片向右下方移动使位于视野左上方的物像移到视野中央C 转动细准焦螺旋使物像更清晰D转动转换器调换不同倍数的物镜8。
人教版七上生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课件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一、认识显微镜的构造和 各部分的功能
粗准焦螺旋 9 细准焦螺旋 10
镜臂 11 压片夹 12
镜柱 13 镜座 14
1 目镜 2 镜筒
对照课 本:试 试自己 的识图 能力
3 转换器 4物镜
6 通光孔 5 载物台 7 遮光器
8 反光镜
显微镜各结构具有的功能
A. ①→②→③→④ C. ③→①→②→④
B. ①→③→②→④ D. ③→①→④→②
9.当显微镜的目镜为10×、物镜为10×时,在
视野直径范围内看到一行相连的8个细胞.若目
镜不变,物镜换成40×时,则在视野中可看到
这行细胞中的( A )
A. 2个 B. 4个 C. 16个 D. 32个
B、
C、 D、
2、一物像处于显微镜视野右上方,要使该物像移至视野的正中
央,应向( A )方向推玻片。
A、右上方 B、右下方 C、左上方 D、左下方
3、当显微镜视野很暗,影响视察时,应调节光亮程度,此时采
取的措施是( C )
A.缩小光圈 C.选用凹面镜反光
B.换高倍物镜 D.调节准焦螺旋
4、遮光器上光圈的作用是( B )
(D )
A、玻片上 B、物镜上 C、反光镜上 D、目镜上
7、下列是有关显微镜的构造及其作用,其中搭配正确的是(B )
A.转换器——可换用不同放大倍数的目镜 B.细准焦螺旋——调节焦距,使看到的物像更清楚 C.光圈——调节视野的大小 D.反光镜——调节物像的大小
8. 如图显示的是显微镜的几个操作步骤,正确的顺序是( C )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视察洋葱表皮细胞,视野中细胞数 目最多和最少的是分别是几号显微镜?为什么?
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载物台
作用: 安放玻片标 本
反光镜
作用: 反射光线
镜座
作用: 稳定显微镜
镜柱
作用: 支持镜身
粗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 筒(升降范围 大)
细准焦螺旋 作用:升降镜 筒(升降范 围小)
压片夹
作用: 固定玻片标 本
考考你
镜筒
细准焦螺旋
目镜
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镜臂 载物台
练习
1.写有字母“上” 的玻片标本,视野中看 到的物像是字母 。 2.显微镜的目镜5,物镜10,放大倍数 是 ;目镜10,物镜10,放大倍数 是 ;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 是 。其中 看到细胞数最多,看到细 胞最大。 3.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移, 才能使物像居中。
实验:练习使用显微镜
3.用光学显微镜观察,必须使反射的可见光穿过被 观察的物体才行。因此在光学显微镜下看不清写 在不透明纸上的字。
练习答案:
1. 几个同学围着一台显微镜,可能会遮挡进 入反光镜的光线,因此显微镜视野有时会 变暗。 2. “ ” 3. 1号显微镜视野中细胞数目最多。因为显微 镜的放大倍数越高,被观察的细胞在视野 中就越大,在同样大小的视野中细胞的数 目会少,反之会多。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你对显微镜 的构造了解 吗?
目镜 镜筒
细准焦螺旋
粗准焦螺旋
转换器
物镜
压片夹
通光孔 镜臂 载物台
遮光器
镜柱
反光镜 镜座
显微镜
目镜和物镜 作用: 放大物象
注意: 这两者的乘积就是 放大的倍数
从显微镜目镜看到 的物ຫໍສະໝຸດ 是倒像。转换器作用: 安放和转换 物镜镜头
七年级上第二单元第一章第一节练习使用显微镜

避免直视目镜
01
在使用显微镜时,不要直接用眼睛对准目镜,以防眼睛受伤。
不要将手放在显微镜的移动部件上
02
以防手被夹伤或因操作不当导致显微镜损坏。
避免使用过大的放大倍数
03
过大的放大倍数可能导致图像扭曲,增加眼睛的疲劳和不适。
显微镜的清洁与消毒
清洁镜头
定期用镜头纸或柔软的布清洁显 微镜的镜头,以去除污垢和指纹。
载物台
放置样本的平台,通常配备有 移动尺,可以调节样本的位置
。
调焦旋钮
调节物镜和载物台之间的距离 ,以便清晰观察样本。
显微镜的种类
01
02
03
光学显微镜
使用光学透镜来放大物体, 是最常见的显微镜类型。
电子显微镜
使用电子透镜来放大物体, 具有更高的放大倍数和分 辨率。
立体显微镜
使用立体透镜来观察物体, 可以提供三维立体的视觉 效果。
消毒载玻片
在进行观察前,应对载玻片进行消 毒,以防止细菌和其他微生物污染 样本。
使用消毒剂
在必要时,可以使用医用酒精或其 他消毒剂对显微镜的表面进行消毒。
04 练习使用显微镜
练习观察样本
观察植物细胞样本
选择洋葱表皮细胞或叶片细胞作 为观察样本,了解植物细胞的基 本结构和特征。
观察动物细胞样本
选择血红细胞或口腔上皮细胞作 为观察样本,了解动物细胞的基 本结构和特征。
关注生物学前沿研究
我期待了解生物学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进展,以保持对生物学的 热情和好奇心。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心。
增加实验内容
建议增加更多种类的细胞标本, 以便更全面地了解不同细胞的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1 12
5
7
一:取镜和安放
右手握住镜臂,左手 拖住镜座
把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 边缘7厘米左右处,安 装好目镜和物镜。
二:对光
转动转换器,使 低倍物镜对准通 光孔(2厘米)
二:对光
1、大光圈对准通光孔 2、左眼注视目镜内, 右眼睁开(为了画图 需要) 3、转动反光镜,使光 线通过通光孔反射到 镜筒内。 4、目镜中看到明亮的 圆形视野
2 让显微镜镜筒下降时,眼睛应注视( A.镜筒 B.目镜 C.物镜 D.准焦螺旋
C)
3 某同学在用显微镜观察标本时,发现视野中 总有污物存在,移动玻片时污物不动;换上高 倍物镜,污物仍存在,那么污物在( )
A.玻片上 D C.反光镜上 B.物镜上 D.目镜上
4. 在视野中,标本物像偏向视野左下方,欲将 其移到视野中央,应将装片往哪移?( )
三:观察
玻片标本放到 载物台上,用 压片夹压住, 标本要正对通 光孔的中心
三:观察
顺时针转动粗准焦 螺旋,使镜筒缓缓 下降,直到物镜接 近玻片标本为止
镜筒下降的时候,眼睛 一定要看着 物镜 ——防止压坏玻片标本, 损伤镜头
三:观察 左眼向目镜内看, 同时逆时针方向转 动粗准焦螺旋,使 镜筒缓慢上升直到 看清物象为止。再 略微转动细准焦螺 旋,使看到的物象 更加清晰。
物镜
8ⅹ 40 ⅹ 10 ⅹ
√
1 2 3
4
20 ⅹ
45 ⅹ
练习
1.显微镜的①目镜5,物镜40,放大倍数是 200;② 目镜10,物镜40,放大倍数是 400 ;③目镜10, 物镜4,放大倍数是 40 ;④目镜12.5,物镜10, 放大倍数是125 。其中 ③ 号显微镜看到细胞数最多, ② 号显微镜看到细胞最大。为什么 ? 因为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少,观察到的物像就越小, 所观察到的视野范围就越大.
一、显微镜的结构
中学常用的主要是单筒式光学显微镜。
一、显微镜的结构
⒈ 支持部分
镜筒:使光线通过
镜臂:握镜部件 载物台:放玻片标本 镜柱:支持作用 镜座:稳定镜身 通光孔 压片夹
一、显微镜的结构
⒉调节部分
粗准焦螺旋:粗调
细准焦螺旋:细调
转换器:转换低/高倍物镜
遮光器:调节光线强弱, 光强用小光圈,光弱用大光圈
一、显微镜的结构
⒊光学部分
目镜
物镜
平面镜:光线强时用
反光镜 凹面镜:光线弱时用
目镜
无螺纹,放大倍数越 大,长度越短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目镜放大倍数×物镜放大倍数
物镜 有螺纹,放大倍数越 大,长度越长
三、练习使用显微镜
1、为什么一只手握住镜臂,一只手拖住镜座? 2、显微镜放在实验台距边缘 7 厘米处。 3、怎样对光? 4、观察时玻片标本 正面朝上 放在载物台上。 顺时针 5、镜筒下降, 方向转动准焦螺旋,镜筒上升降, 逆时针 方向转动准焦螺旋。 6、目镜内看到的像是 倒 像。 (相反) 7、标本的移动方向与物像的移动方向是怎么样的? 8、如果物像偏左,你应将标本向 左 移,才能使物像居中。 9、显微镜的放大倍数越大,观察到的物像就 越大 ,但观察的 视野范围就 越小 。
上
6
左
放大倍数 越 小,所观察到的 细胞数目越多,但细 胞体积越小
显微镜的放大倍数 越大 ,所观察到的细 胞数目越少,但细胞 体积越大
用下列四台显微镜观察洋葱表皮细胞 ,视野中细胞数量最多的是哪一台? 为什么? 显微镜序号 目镜
5ⅹ 10 ⅹ 15 ⅹ
回忆
除病毒以外,生物都是由 细胞 构成的。
细胞 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细胞极微小,需借助 显微镜 观察。
第一节 练习使用显微镜
显微镜的发展史
1665年,罗伯特 ・虎克(英) 第一次发现细胞
19世纪30年代 光学显微镜 细胞内部结构
20世纪30年代 电子显微镜 细胞更细微结构
四:清洁收镜 实验完毕,把显微镜的外表擦拭 干净。如需擦拭目镜和物镜,请用擦 镜纸。转动转换器,把两个物镜偏到 两旁( 以防压坏物镜 ),并将镜筒缓 缓下降到最低处。最后把显微镜放进 镜箱里,送回原处。
B A.左上方 C.右上方
B.左下方 D.右下方
5. 玻片上有一个字母“p”,在显微镜下看到 的应是( D )
A.p C.q
B.b D.d
小 结:
8
1
1、目镜 2、粗准焦螺旋
2 3 4
3、细准焦螺旋
4、镜臂
5、物镜 6、镜柱 7、镜座
6
8、镜筒 9、压片夹 10、载物台 11、遮光器 12、反光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