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柳飞絮飘飞的气象条件分析

合集下载

杨柳树飘絮防治措施分析

杨柳树飘絮防治措施分析

杨柳树飘絮防治措施分析杨柳树飘絮是指春季的时候,阳柳树在开花结果的时候会飘散出大量的绒毛,这些绒毛会随着风飘落到周围的环境中,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多不便,甚至会对环境造成污染。

要有效防治杨柳树飘絮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的措施来进行综合治理。

第一,要加强管理。

对于城市中的杨柳树,需要加强管理,及时修剪和整形树冠,控制树冠范围,减少飘絮的数量。

对于已经出现飘絮的杨柳树,可以考虑在树干上喷洒抑制飘絮的化学物质,以减少飘絮的产生。

通过管理的方式,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飘絮问题。

第二,要选择抗风絮能力更强的树种进行种植。

为了减少飘絮问题,可以选择在城市中种植一些抗风絮能力更强的树种,比如榉树、法国梧桐等。

这种树种在开花结果时的飘絮量较少,对环境的影响也不大,可以有效减少飘絮问题的发生。

要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

针对杨柳树飘絮问题,可以加强科学研究,通过技术创新的手段来寻找更好的防治措施。

比如利用生物技术手段,研发出一些针对杨柳树的抑制飘絮的微生物或者生物制剂,以达到控制飘絮问题的目的。

还可以通过对杨柳树的生长规律和生长环境进行研究,找到更加有效的防治措施。

第四,要加强宣传和教育。

针对广大市民,可以加强杨柳树飘絮问题的宣传和教育工作,让大家了解飘絮问题对环境和生活的影响,提高市民对于环境保护的意识,从而减少杨柳树飘絮问题的发生。

对于一些环境保护部门和园林管理部门,也可以加强对于飘絮问题的宣传和教育,让他们更加重视这一问题,采取更加有效的措施进行防治。

采取综合措施进行防治杨柳树飘絮问题十分必要。

通过加强管理、选择抗风絮能力更强的树种、加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加强宣传和教育等手段,可以有效地控制和减少飘絮问题的发生,为人们的生活和环境保护做出贡献。

杨絮的研究报告

杨絮的研究报告

杨絮的研究报告引言杨絮是柳树科植物的种子,通常在春季通过风力传播。

这些轻飘飘的杨絮能够让人联想到温暖的春天和美丽的风景。

然而,杨絮也有一些负面影响,在某些情况下被人们视为是一种环境问题。

本研究报告旨在探讨杨絮的形成过程、传播途径以及对环境的影响。

杨絮的形成过程杨絮的形成过程通常通过以下几个步骤:1.柳树开花:春季是柳树开花的季节。

柳树开花时,会产生大量的花粉。

2.花粉结实:柳树的花粉通过风力传播,有一部分会落在柳树的花柱上,并和花柱结合。

3.胚珠发育:经过花粉和花柱结合的过程后,胚珠开始发育成为种子。

4.种子形成:随着时间的推移,胚珠内的胚乳细胞会分裂并发育成为种子,最终形成成熟的杨絮。

杨絮的传播途径杨絮的传播主要通过风力。

杨絮轻盈且具有空气浮力,容易被微风或风吹动。

这种风力传播方式使得杨絮能够距离柳树较远地传播,甚至覆盖整个城市。

此外,杨絮还可以通过水流传播,例如在附近的河流中。

杨絮对环境的影响尽管杨絮在某些情况下被人们视为是一种环境问题,但它也具有一些积极的方面。

以下是杨絮对环境的影响:正面影响1.美化环境:杨絮在盛开季节能够营造出绚丽的景观,为城市增添了浪漫和诗意。

2.提供食物和栖息地:杨絮可以为一些昆虫和小型动物提供食物和栖息地,对于生态系统的平衡具有一定贡献。

负面影响1.过敏原:杨絮中的花粉可能导致一些人对空气中的过敏原产生反应,引发过敏症状。

2.遮挡能见度:大量的杨絮在飞扬时可能会遮挡道路和空气中的能见度,增加交通事故的风险。

3.堵塞排水系统:如果杨絮进入排水系统中,可能会引起堵塞和洪水。

结论综上所述,杨絮是柳树科植物的种子,通过风力传播。

杨絮具有美化环境、提供食物和栖息地等正面影响,但也存在过敏原、遮挡能见度以及堵塞排水系统等负面影响。

在处理杨絮问题时,我们应该综合考虑其积极和消极的影响,采取适当的措施来平衡环境和人们的需求。

杨柳絮的防护措施

杨柳絮的防护措施

杨柳飞絮治理方案一、目的杨柳树飞絮期开始,为了有效应对杨柳飞絮的危害,预防火灾发生,同时确保产品质量,结合公司实际情况制定本方案。

二、范围本方案适用于各厂区三、职责1、各部门负责人落实预防措施,制定巡查制度,增加现场检查频次;2、各工段长负责做好工段内的日常检查工作,视飞絮量情况,安排增加洒水、清扫频率。

四、飞絮危害分析1、飞絮最喜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天气;晴朗天气时,一般上午10时至下午16时是飞絮的高发时段;杨柳絮从开始飘飞到结束一般会持续半个多月之久,高峰期一周左右。

2、飞絮危害2.1飞絮达到一定厚度后,遇到烟头、飞火、明火会产生“轰燃”。

2.2扩散蔓延速度快,被杨絮覆盖的易燃物,又呈飘离状态,一旦着火迅速向四周水平蔓延,如不及时控制,易形成火烧连营之势。

2.3灭火难度大,杨柳絮火易集中爆发,扑救难度大。

五、防护措施飞絮减少的有效方法就是增湿、降温,增加空气潮湿度,抑制杨柳絮飞扬,洒水直接撞击飞絮,使其降落地面,不至于向空中飞扬。

所以阴雨和潮湿的空气是柳絮最为惧怕的天气。

1、每天早会期间对员工进行宣传提醒,提高消防安全意识,严禁点燃柳絮,以防燃烧的飞絮扩散蔓延引起火灾;2、厂区内严禁抽烟;非禁烟区,抽完烟后要确保烟头完全熄灭后再将烟头丢弃;3、加强焊接、激光切割、外来施工等作业区域的检查,严格执行《危险作业管理制度》,防止火星引燃杨柳絮;4、定期对厂区内进行大扫除,飞絮高发期要求每天进行清扫;5、在产生杨柳絮较集中的区域,增加道路洒水频次;发现杨柳絮积聚,可以先洒水再清理,避免二次飞絮;飞絮倒入垃圾桶内,垃圾桶应远离车间放置。

6、减少开门、窗时间,特别是避开中午或有风天气;7、上班前,对车间门口周边路面洒水,车间地面用湿拖把拖地;8、工作结束将地面卫生清理干净,垃圾当天清出生产现场;9、加强全员消防知识、消防器材使用培训;排查消防器材有效性;组织消防(灭火、逃生)演练;10、各厂区制定巡查制度,加强现场巡检。

城市精细化治理视角下的飞絮问题探讨

城市精细化治理视角下的飞絮问题探讨

62绿色中国摘要:杨柳飞絮是每年春季的常见现象,大量的飞絮对人们的生活、生产活动及城市安全产生了较大影响,杨柳一时间成为公众想“一砍了之”的树种。

本文从多角度阐释了杨柳不能一砍了之的原因,并对有关部门目前采取的一系列卓有成效的防治措施进行概括。

此外本文认为,大量的飞絮除对人类自身、自然环境产生影响外,还会影响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

在城市精细化治理的时代要求下,飞絮治理是城市环境治理的一项重要内容,要从以下六方面来共同推动飞絮治理,分别是利用数字化、智能化技术构建智慧化的环境治理体系;坚持系统思维,强化顶层设计,协同推进飞絮共治;加大科技资金投入力度,助力核心技术攻关;加大考核力度,建立城市飞絮精细化治理考评体系;引导多元主体参与城市环境公共事务治理,形成多元共治局面;探索对飞絮进行资源化利用。

关键词:飞絮治理;城市精细化治理;城市环境治理;系统思维;多元共治城市精细化治理视角下的飞絮问题探讨文/张 杰1【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社会和生态文明教研部,北京10091】一、引言进入三四月,北京城区再次迎来一年一度的杨树柳树(简称杨柳)飞絮。

飞絮如漫天飞雪,对人们的正常生活、城市环境,甚至城市安全产生了不良影响。

不少市民戴着墨镜、口罩避免飞絮侵扰。

对于敏感人群而言,有的人鼻腔吸入飞絮后,会打喷嚏、流涕、咳嗽;有的人皮肤会出现过敏性反应,表现为瘙痒;还有的人眼睛会红肿,严重者还须进行医疗干预。

除了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外,飞絮还可能对机械设备造成损害,例如阻塞机动车水箱和冷凝器,影响精密测量设备的准确度。

此外,飞絮携带的种子含油脂,1棵成年杨树和柳树每年产生的飞絮量高达1公斤,飞絮在地面聚集滚成球后遇火可诱发火灾[1]。

飞絮飘进配电箱,会造成设备散热性变差,若遇明火还会引发电气火灾。

每年由于飞絮引发的火灾不在少数,成为城市安全的一大隐患。

为此,不少人呼吁治理,将杨柳一砍了之。

飞絮来自包括毛白杨、垂柳在内的多种杨柳科植物,是其传播后代的一种方式。

漯河市杨柳絮发生与防控技术

漯河市杨柳絮发生与防控技术

环境生态huan jing sheng tai142漯河市杨柳絮发生与防控技术◎樊祎摘要:每年4月份到6月份杨柳树进入种子成熟繁殖期,空气中花粉弥漫,飞絮纷飞。

飞絮给过敏体质的人群带来麻烦,影响了空气质量,给市民带来了烦恼。

近来年,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增高,市民对治理杨柳飞絮问题的呼声也越来越高。

漯河市通过大面积防治试验,初步总结了一些杨柳絮综合防控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杨柳絮发生;影响;防治措施;防治建议一、漯河市杨柳絮发生的原因及现状漯河市杨柳絮发生的原因。

每年的4-6月,城区道路中充斥着大量像棉花团一样的东西,那么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呢?其实是杨树和柳树成熟的种子,也是市民口中所说的杨柳絮。

杨树分为雄株和雌株,我们常见的杨絮是雌株花,雌花授粉后结蒴果,成熟的蒴果外面包裹着一层絮状物,飞絮是风吹絮状物而形成的。

柳树的飞絮是由雌株花序的蒴果成熟后开裂而形成的,外面包裹的絮状物裹着柳树的种子随风飘散而形成飞絮。

杨柳飞絮是杨柳树种子繁殖的一种自然现象。

漯河市杨柳树的现状。

漯河市杨柳树主要种植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它具有生长速度快、投资少、经济效益高、养护成本低等优势,在当时那个物质匮乏,财力不足的时代,迅速成为我市的重要绿化树种。

目前市内建成区还有杨柳树14万余株,雌性植株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

这些雌性杨柳树经过20多年的成长,到了生命力繁殖力最旺盛的阶段,产生的飞絮也一年比一年多。

但是,杨柳树在漯河绿化中占有比较重要的位置。

以柳树为例,初春时节嫩芽萌发,深冬时节叶子才落完,绿期可达10个月。

一排排高大挺拔的杨树,更是构成了城市绿化的背景色。

特别是沙澧河风景区,沿河两岸的柳树更是成为一道美丽的风景线。

同时,杨柳树具有较好的涵养水源、防风固沙、释氧固碳、调节气候等生态效益,因此防治杨柳飞絮,也显得更加重要。

二、杨柳絮对人民生活的影响一是影响市民健康。

飘扬的飞絮会引起市民眼睛、鼻腔不适,尤其是容易过敏人群和抵抗力较差的老弱人群,长时间暴露在飞絮下,会引发哮喘、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二是影响市民日常生活。

许昌市春季杨柳絮气象指数设计与服务

许昌市春季杨柳絮气象指数设计与服务

许昌市春季杨柳絮气象指数设计与服务作者:马昕来源:《农业与技术》2020年第18期摘要:近年来,许昌市春季杨柳絮四处飞扬,引起公众普遍关心及政府对环境治理的极大关注。

许昌市气象部门通过统计分析飞絮与气象要素之间的关系,设计出春季杨柳絮气象指数,提醒公众防范,该项服务也得到了社会各界的一致认可。

关键词:飞絮;气象要素;气象指数;环境治理中图分类号:S16 ; ; ; 文献标识码:ADOI:10.19754/j.nyyjs.20200930041每到春夏交替时节,许昌市上空总会飘起杨柳絮。

漫天飞絮会携带细菌,引起敏感人群过敏,造成环境及水面景观污染,容易引发火灾。

飞絮造成了一定程度安全隐患,同时也给大气污染防治工作带来阻力。

飞絮虽是植物种子成熟开裂的自然现象,但气象条件对其影响很明显。

本文通过数据统计,对温度、降水、湿度、风等多种气象要素与杨柳絮飘飞时间进行分析,进而得出量化预测指标,即许昌市春季杨柳絮气象指数,旨在解决公众普遍关心的生产生活问题和满足各行业对气象敏感的不同需求。

1 许昌市杨柳絮现状20世纪80~90年代,国家提倡大面积造林绿化,当时受制于经费及可选择树种种类,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普遍选用成本较低、生长较快的杨柳树。

杨柳树适合北方气候与土壤,易于繁殖成活、生长速度快;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抑菌、防风治尘等作用,同时养护成本低、景观效果好,成为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种植面积广泛[1]。

据许昌市园林管理处统计,2017年全市行政区域大约有14360株杨柳树,主要分布在国省干道两侧(防风林)、河湖水系两侧(景观柳树)、京广高铁·京港澳高速生态景观廊道、京广铁路沿线、许扶运河、清潩河和灞陵河沿线、南环和西环路、单位庭院、居民小区种植的杨树和个人承包的杨树林,分布区域较广。

杨柳树为雌雄异株植物,平时见到的飞絮,实际是雌性杨柳树种子的衍生物,通过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种子漫天随风飞散,传播繁衍下一代,这种现象就是人们所说的“杨柳飞絮”。

杨絮的研究报告

杨絮的研究报告

杨絮的研究报告1. 引言杨絮是指杨树的种子在成熟后脱离果实后飘散散落的绒毛状物质。

它们飘扬在空中,美丽如雪,却也给人们的生活和生产带来一定的困扰。

为了深入了解杨絮的特点和影响,本研究对杨絮进行了详细的调查和分析。

本报告将介绍研究的目的、方法、结果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措施。

2. 研究目的本研究的目的是深入了解杨絮的来源、传播、分布以及对环境和人体健康的影响。

通过对杨絮相关数据和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旨在提供科学依据,为杨絮管理和控制提供有效的参考。

3. 研究方法3.1 数据收集我们首先收集了多个地区多个季节的杨絮相关数据,包括杨树种植面积、种植密度、杨絮产量等。

此外,还收集了天气数据、风向风速数据等气象因素,以及相关的环境监测数据。

3.2 数据分析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我们主要采用了以下方法:•统计分析:对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杨絮产量进行统计,分析其变化趋势和规律;•空间分析:利用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绘制杨絮的分布图,探讨其空间分布特点;•相关性分析:分析杨絮与天气、地理环境等因素之间的相关性,寻找可能的影响因素;•人体健康风险评估:通过对杨絮中可能的有害物质的分析,评估其对人体健康的潜在风险。

4. 研究结果4.1 杨絮的分布情况根据我们的调查和分析,杨絮主要分布在杨树种植密集的地区,其中以北方地区为主,特别是长江流域附近地区。

春季和夏季是杨絮最多的时期,特别是在风速较大的天气条件下,杨絮传播范围更广。

4.2 杨絮的影响因素通过相关性分析,我们发现杨絮的产量与杨树种植面积、种植密度、气温、湿度等因素存在一定的相关性。

尤其是温暖潮湿的气候条件更有利于杨絮的生长和散播。

4.3 杨絮对环境的影响杨絮虽然在视觉上给人带来美丽的风景,但其大量散落也会对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

为了研究其对环境的影响,我们进行了实验和监测。

实验结果显示,杨絮可以阻挡光线,降低植物的光合作用效率,对周围植被生长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

杨柳絮何以年年飘飞

杨柳絮何以年年飘飞

龙源期刊网
杨柳絮何以年年飘飞
作者:
来源:《科学导报》2019年第27期
春季空中飘散的杨柳飞絮,其实是杨柳雌树的种子和衍生物。

杨柳树为了传播繁衍下一代,每逢春天,就“派出”这些白色絮状的绒毛,携带着种子,以风为媒,漫天飞散。

这种现象主要发生在杨柳树普遍种植的北方十多个省市区,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和周期性。

北京市现有的杨柳树主要集中种植于20世纪六七十年代,当时我国城市绿化尚处于起步阶段,可选择的树种相对较少。

那时,杨树和柳树凭借着适合北京土壤和气候、易于繁殖成活且生长速度快、养护成本较低等先天优勢,成为北京绿化的主力树种。

而随着这些杨柳树逐渐成熟,开始出现飞絮现象。

针对有些市民建议直接把产生飞絮的杨柳雌株都砍掉,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业研究所
所长张建国研究员认为,杨柳树作为北京的乡土树种,在生态作用上有很多优点,不能因为飞絮就否认它们的生态贡献。

杨树高大挺拔,具有很好的遮阴效果,而柳树不但树形婀娜多姿,且冬天落叶晚,春季发芽早,具有良好的景观效果,同时杨柳树还具有释氧固碳、降温增湿、减菌杀菌、吸收有毒有害物质等显著的生态功能。

研究表明,一株胸径20厘米的杨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172公斤,释放氧气125公斤,滞尘16公斤。

一株胸径20厘米的柳树,一年可以吸收二氧化碳281公斤,释放氧气204公斤,滞尘36公斤。

可以说,杨柳树是增加北京城市绿量、改善生态环境的大功臣,一砍了之绝对要不得!
据科普日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杨柳飞絮飘飞的气象条件分析
作者:陈连侠李兴钱文海刘军
来源:《现代农业科技》2016年第10期
摘要由于杨树和柳树具有树干高、树冠遮荫面积大、成林快、适生性强、成活率高、病虫害少等特点,一直是城镇绿化的主要树种。

枣庄市每年春季持续近1个月的飞絮不仅对环境造成污染,也影响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和人们的身体健康。

该文分析杨柳飞絮飘飞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并进一步指出杨柳飞絮的危害及防范措施。

关键词杨柳树;飞絮;飘飞;气象条件
中图分类号 S162.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6)10-0204-01
杨柳树在我国种植范围较广,大多数分布在秦岭和长江以北中低山和平原地带。

在枣庄,由于杨树和柳树具有树干高、树冠遮荫面积大、成林快、适生性强、成活率高、病虫害少等特点,一直是城镇绿化的主要本地树种。

杨柳飞絮是成年雌性杨树和柳树种子成熟开裂的自然现象,每年的4—5月,飞絮就会漫天飞舞,单棵柳杨树从开花到飞絮飘完需要1周左右的时间,但多棵杨柳树开花飞絮时间参差不齐。

因此,一次集体飞絮时间可能达到15~30 d,杨柳树生长快,而且树龄越大飞絮越多。

飞絮本身无毒无害,春季大量飞絮在人员、车辆较为密集的城市中,会对交通安全、公共安全和人们健康造成影响。

据枣庄园林绿化专家介绍,枣庄在20世纪60—70年代栽培了大量杨柳树,目前多处在壮年期,春季飞絮现象比较严重。

现对杨柳飞絮飘飞与气象条件的关系进行探讨。

1 气象条件对飞絮的影响
植物保护专家表示:杨柳飞絮扩散扬飞与温度、空气湿度、光照等气象条件有关。

干燥、温暖和阳光充足的天气有利于飞絮从植物上脱落和飘散,并且气温越高、光照越强,越有利于植物芽与花的形成和成熟,在气候适宜的条件下,杨柳絮的生成量便会增加。

相反,阴雨天气和空气较潮湿时微小的飞毛飞絮容易发生沉降,在被雨水冲刷后的空气中飞毛飞絮量会明显减少。

阴雨寡照的天气条件下,不利于杨柳树等果实的成熟。

1.1 气温对飞絮的影响
以白毛杨为例,只有当日均温> 0 ℃,才是对白毛杨的生长发育有用的温度。

当> 0 ℃积温达480 ℃,对应的日均温为14 ℃左右,进入果实种子成熟期,毛絮开始飘飞(多年平均资料
采用1981—2010年平均资料;积温为日平均气温的累积, > 0 ℃积温达到480 ℃的时候,白毛杨的果实就开始成熟,毛絮开始飘飞)。

开始飘絮的4~5 d之后将达到杨絮飘飞的盛期。

根据枣庄1981—2010年的气象数据分析,每年杨柳树1月21日(多年日平均气温>
0 ℃)开始生长发育,4月11日(> 0 ℃积温达480 ℃)开始产生飞絮,4月18—30日为飞絮高发期,5月中旬基本结束,持续时间为30 d,高峰期为12 d左右。

1.2 其他气象因素对飞絮的影响
4月11—24日为飞絮杨飞初期。

日平均气温在14~17 ℃;日照时数平均每天为6.9~7.2 h;平均风速2.8 m/s(1.6~3.3 m/s为2级,3.4~5.4 m/s为3级,5.5~7.9 m/s为4级,下同),最大风速6.1 m/s;日降水量>1.0 mm的年份为27年,占统计期年份的90%,即统计时段内,90%的年份在飞絮扬飞初期会出现单日>1.0 mm的降水,对飞絮的吐絮飘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4月25—30日为飞絮杨飞高峰期。

日平均气温在17~18 ℃;日照时数平均每天为7.3 h,为全年日照时数最高时段;平均风速2.6~2.8 m/s,最大风速6.0~6.1 m/s;日降水量 >1.0 mm 的年份为16年,占统计期年份的53%。

5月1—10日为飞絮的衰落结束期,日平均气温在19~20 ℃,日照时数平均每天为7.2~7.3 h;平均风速2.6~2.7 m/s,最大风速5.9~6.0 m/s;日降水量>1.0 mm的年份为26年,占统计期年份的87%。

因此,枣庄杨柳飞絮飘飞期内(4月11日至5月10日)气候特征为日平均气温14~
20 ℃;日照时数平均每天为6.9~7.3 h;平均风速2.6~2.8 m/s,最大风速5.9~6.1 m/s;日降水量>1.0 mm的年份为29年,占统计期年份的97%(1982年飘絮期无单日>1.0 mm的降水)。

此统计结果表明,90%的年份在飞絮扬飞初期会出现单日>1.0 mm的降水,对飞絮的吐絮飘飞有一定的抑制作用;53%的年份在飞絮高峰期能得到单日>1.0 mm降水的抑制;87%的年份在5月10日以前,通过降水的冲刷飞絮被抑制或结束飞絮的影响;97%的年份在飞絮期内,通过降水的影响,可以减少飞絮的影响时间或某种程度上减弱其影响强度。

1.3 气象因素日变化规律对飞絮的影响
晴朗天气时,10∶00—16∶00是飞絮飘飞的高发时段,这是由于随着太阳辐射的增强,气温逐渐升高,气流扰动增强,早晨和晚上飞絮飘飞则有所减少,也就是说气温越高、光照越强,越有利于植物芽与花的形成和成熟,因此,在气候适宜条件下,杨柳絮的生成量便会增加。

1.4 地面气象因素对飞絮的影响
一方面,地面温度的昼夜差异可导致周期性的地面空气对流,对空气中飘散的飞毛飞絮量影响较大;另一方面,硬质地面与软质地面之间的温度差也导致空气中的飞毛飞絮量有所差异,硬质地面与空气的比热容差异大,地温较高且比气温下降速度慢,地表温度促使空气上下对流加剧,巨大的温差使空气的上下对流现象增强,加剧了飞毛飞絮的飘散,增加了其在空气中飞毛飞絮的含量,而软质地面与空气的比热容相近,气温和地温的变化基本一致,难以形成温度差,全天温差不明显,不利于形成空气的上下对流,因而空气中飞毛飞絮的含量明显下降。

2 杨柳飞絮的危害
2.1 影响环境质量
空气中飞舞的杨柳飞絮经常会飞入人的鼻孔和眼睛,使人身体感觉不适,尤其是对容易过敏的人群,接触飞絮可导致皮肤过敏,甚至加重哮喘、慢性支气管炎等呼吸道疾病。

同时,飞絮还可携带和传播病菌,导致鼻、眼等产生炎症。

2.2 影响交通安全和公共安全
飞絮常堵塞汽车水箱散热片使汽车易开锅熄火;可遮挡行人、车辆出行视线从而影响交通安全;飞絮属于易燃物质,接触明火极易导致火灾发生;此外,飞絮也会影响一些高精密度仪器的准确性。

3 防范措施
一是从规划设计上,对新建园林绿地、防护林带减少和控制使用飞絮杨柳品种;对景观必须使用的绿地选择雄性不育品种;有计划地对现有飞絮品种进行逐步淘汰、更换[1]。

二是采用“树冠喷淋法”,定时用清水喷淋树冠,阻滞杨柳絮扬飞距离、缩短扬飞时间。

三是环卫部门增加地面清扫、洒水、喷淋、空气增湿频次,防止杨柳絮二次扬飞[2-4]。

四是采取部门协作、喷扫结合等办法,对杨柳飞絮进行治理,力争飞絮数量减少65%以上,发生天数减少5~7 d。

4 参考文献
[1] 梁辉.防治杨柳树飘絮措施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4(9):41-42.
[2] 彭春生.浅谈北京“四月飘雪”预防及治理[J].绿化与生活,2014(5):20-21.
[3] 赵淑珍,张义勇,孙柱彪,等.承德市杨柳飞絮综合治理措施[J].农技服务,2010(3):381-38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