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药茶并足部穴位按摩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

合集下载

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

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足的效果观察目的:观察研究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糖尿病病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的糖尿病足患者60名,随即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人。

对照组采用局部西药湿敷控制感染、改善微循环的治疗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药药灸配合足部护理的治疗方法,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73.33%(22/30),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3.33%(28/30),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药灸配合足部护理对治疗糖尿病病足疗效明显,且效果明显优于西医常规治疗糖尿病病足的治疗效果,是改善糖尿病足的理想方法,值得临床推广采用。

标签:糖尿病足药灸足部护理疗效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一种严重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肢体末端疼痛、坏疽并创伤感染[1]。

此类并发症病程较长,创口不易愈合,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水平,具有高致残率和致死率。

中医通过对糖尿病足的长期治疗,总结临床经验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治疗和护理方法。

此次研究采用药灸配合足部护理的方法对比西医常规治疗方法治疗糖尿病足,对比分析药灸配合足部护理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具体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基本资料选取2012年1月~2013年1月间的60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每组30例。

其中对照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45~63岁,平均年龄53岁,糖尿病病程11~21年,平均病程15.3年;观察组男性患者19例,女性患者11例,年龄44~65岁,平均年龄52岁,糖尿病病程10~22年,平均病程16.4年。

两组患者均经过美国糖尿病协会公布的诊断标准确诊,并排除其他并发症。

两组患者在男女比例、年龄、病程方面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研究方法两组患者均采用饮食护理和胰岛素辅助控制血糖的基础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在此基础上采用常规西医方法,从抑制感染、改善微循环、控制血糖方面治疗,局部西药湿敷。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1)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1)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1)[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68 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 例,对照组33 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

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 P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中药足浴糖尿病足(diabeticfoot , 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病程长,不易愈合,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

XX年1月〜XX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护理DF患者35例,效果明显,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诊断标准糖尿病足病人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

创面感染情况分级标准参照1995年首届DM会议制订标准[1, 2]I级:局部皮肤水疱、糜烂及浅表溃疡;口级:溃疡深达肌肉、肌腱、韧带;川级:感染形成脓及窦道深达骨质。

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的68例DF患者,均为本院自XX年1月〜XX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

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

年龄43〜72岁,平均(土)岁;糖尿病病程(土)年;溃疡程度:1级11例,□级15例,川级9例。

其中活动受限6例;溃疡面积最大cm x cm,最小cm x cm。

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3岁,平均(±)岁。

糖尿病病程(±)年;溃疡程度:1级10例,□级13例,川级10例。

其中活动受限5例;溃疡面积最大cm x cm。

最小cm x cm。

两组病人全身营养状况一般,无其他并发症。

两组病人年龄、性别、活动受限、全身情况及溃疡面积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 >),具有可比性。

治疗及护理方法内科综合治疗两组病例相同:(1)均用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控制血糖在理想水平;(2)根据分泌物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选用有效的抗生素控制感染;(3)给予改善微循环及扩张血管治疗;(4)合理饮食,控制体重;(5)健康教育,注意足部的自我保健,每次换药时将创面好转的信息反馈给患者和家属,形成一种良好的心理氛围,增强患者积极配合治疗的信心,适当运动。

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效果观察

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效果观察目的探讨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干预糖尿病足患者效果观察。

方法将我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收治的92例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增加给予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

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7.39%,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96%,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在第1、2、3 个疗程时,创面面积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可有效提高糖尿病患者的临床疗效,降低并发症,改善患者预后,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标签:糖尿病足;中药足浴;穴位按摩糖尿病足是糖尿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临床上又将其称为糖尿病肢端坏疽性疾病[1],因糖尿病足造成的截肢是非糖尿病足患者的15倍,每年的截肢患者中有50%是糖尿病患者,并且85%以上是因为足部溃疡恶化而造成深部感染或坏疽所致,严重威胁着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是糖尿病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2]。

本研究采用中药足浴合足部穴位按摩旨在进一步探讨中西医结合护理在糖尿病足中的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采用随机抽样法收集分析湖南省人民医院2012年9月~2013年3月92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

既符合1999年WHO推荐糖尿病诊断标准,同时又符合2003年糖尿病足国际临床指南定义中诊断标准[3]。

其中男59例,女33例,年龄39~75岁,平均(60.75±3.41)岁;糖尿病病程1~14年,平均病程(6.35±1.18)年;糖尿病足病程1~15个月,平均(4.69±0.71)个月。

按照Wagner分级法,1级37例,2级32例,3级15例,4级8例。

按照1:1比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6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临床观察与护理

中药足浴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失眠症临床观察与护理摘要目的:观察用足浴气血养生机配合安神中药方行足浴并配合穴位按摩治疗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的临床疗效及护理要点。

方法:选取30例2型糖尿病伴失眠症患者给予足浴气血养生机配合安神中药方行中药足浴治疗,足浴结束后揉按涌泉穴10~15分钟,每晚1次,7次1疗程。

结果:30例患者中有20例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睡眠深度增加,但总睡眠时间6小时,睡眠深沉,醒后精神充沛;②显效:睡眠明显好转,睡眠时间增加3小时,睡眠深度增加,但总睡眠时间<6小时;③有效:症状减轻,睡眠较前增加不足3小时;④无效:治疗后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结果30例患者足浴1个疗程后,其中显效20例,有效8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达93%。

护理要点:足浴前应详细了解患者的症情,进行心理调护,详细解释足浴的作用及方法,以取得患者的配合,病室环境宜安静舒适,室温适中,不要直接吹风,水温保持恒定,太冷容易引起感冒不适,太热会损伤皮肤,足浴过程中应加强病情观察,注意患者精神、面色、出汗的情况,发现异常情况立即停止。

足浴30分钟后擦干双足,平卧在床上,指导并协助患者按摩涌泉穴10~15分钟,教会患者身心放松,并暗示自己从头部开始放松到颈肩部,从而使患者慢慢入睡。

讨论足浴及穴位按摩治疗失眠症的机制:祖国医学认为,人的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穴位,《黄帝内经》有阴脉集于足下而聚于足心的记载,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双脚穴位达66个,占全身穴位的1/10,它们联结人体内部经络。

运用按摩、震动等刺激足部可以激发经气,疏通经络,促进气血运行,从而调节人体阴阳平衡与脏腑功能,达到治疗的目的。

涌泉穴又名地冲穴,为全身俞穴的最下部,乃是肾经的首穴。

中医喻其为“水之源头”,《黄帝内经》中说“肾出于涌泉,涌泉者足心也”。

足浴结束后揉按涌泉穴,具有补肾安神的作用。

中药治疗失眠症的机制:糖尿病失眠症属中医消渴、不寐范畴。

中药沐足缓解2型糖尿病足下肢麻痹的效果观察

中药沐足缓解2型糖尿病足下肢麻痹的效果观察
1 临床 资料 2 结 果 1 . 1 研究对象 :随机抽取 2 0 1 3年 1 1 月~ 2 0 1 4年 1 0月福建省 某 下肢 感 觉 完 全 恢 复 、 肌力正常 、 行走如常为下肢麻痹恢 复 ; 甲医院 内分泌科下肢麻痹 的 2型糖 尿病住 院患者 6 0例 , 随机 下 肢 感 觉 及恢 复不 明显 为 下 肢 麻 痹 未恢 复 。
2 . 2两组患者下肢麻痹缓解的 比较( 详见表 2 )
表 2 两 组 患者 下 肢 麻 痹 缓 解 的 比较
注: X 1 1 . 6 7 , P < O . 0 5 。
1 . 2 . 2 . 1 沐足方药配制 : 路路通 、 自茅根 、 忍冬藤各 5 0 g , 桂枝 2 0 g , 干预组患者下肢恢复率评 分为( 2 . 5 3  ̄ 0 . 7 8 ) 分, 对 照 组 患 者 伸筋 草、 红花 、 炙没药各 1 0 g 。 下肢恢 复率评分为( 1 . 6 7  ̄ 1 . 1 2 ) 分 。两组 比较 , 差异有统计学意 1 . 2 . 2 . 2使用方法 : 方药 由医院 中药房统一制成颗粒剂 , 一 副颗粒 义 , / 9 < 0 . 0 5 。 剂冲 2 0 0 0 m L开水 后 , 倒入 容量为 5 0 0 0 m L的木桶 , 先用热气熏 2 . 3由表 1 、 表 2可见 , 干 预组 在基础治疗 的基础上联 合 中药沐 患足 , 待水温降至 4 5  ̄ C t  ̄ , 泡洗患足 , 反复 自上而下地擦洗 , 浸泡中 足治疗 , 临床恢 复率 和下肢恢复率评分均高于对照组 。 加入热水 , 保持水温 在 3 8 ℃~ 4 5 ℃, 每次沐足 2 0 ~ 3 0 m i n [ 1 , 1 次, d , 3 讨 论 7 d为 1 个疗程 , 连续 治疗 3个疗程 。 下 肢 麻 痹 属 于 糖 尿 病足 早 期 主要 症 状 ,而 糖 尿病 足 早 期 属 血痹 ” 范畴 , 与瘀血形成有关 , 主 要 病 机 为瘀 血 阻络 。 因此 , 1 . 2 . 2 . 3培训护士 : 操作护士均接受本 院护理部考核组统一培训 , 中医“ 通 络 止 痛 。 中药 沐 足 方 中路 路通 味苦 、 微辛 , 培训参照 国家 中医药管理局 的标准规范 《 中医护理 常规技术操 治 法 宜 活 血 化 瘀 、 性平 , 疏 肝气 、 通经络 、 祛风 湿 、 利水道 , 能治风 湿痹痛 、 肢 体麻 作规程》 I 中的 中药熏洗操作 流程进行 。 1 . 2 . 2 . 4沐足时要注意观察患者 的反应 , 询 问患者 的感觉 , 如有头 木 。白茅 根 凉 血 、 止血 、 清热 、 利尿 。 忍冬藤清热解毒 。 炙 没 药 性 味苦 、 平 , 入足厥阴经 、 脾 、 肾二经 , 散血去瘀 , 消肿定痛。桂枝行 晕、 心悸 、 大汗淋漓等异常情 况 , 应立即停 止沐足 , 及 时测量血糖 血散寒 、 理气止痛 , 加伸筋草 、 红花 以活血通 络 , 散寒止痛 , 此 为 1 . 2 . 2 . 5治疗期间对照组和干预组均实施优质护理 :①严格控制 沐足 外 洗 主方 。用 该 沐 足方 进 行 中药 沐 足 ,一 方 面 通 过 温热 效 使其营养充足 , 各 种有 害 饮食 、 戒烟戒酒 , 并督促患者遵 医嘱用 药 ; ②对 患者进行健康教 应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及营养 液的分泌 ,

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康复的疗效观察

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康复的疗效观察

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康复的疗效观察摘要目的观察中药泡足联合足部穴位按摩对早期糖尿病足康复的疗效。

方法62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根据患者证型选择中药给予泡足配合足部穴位按摩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6.67%,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药泡足联合穴位按摩对于早期糖尿病足病程进一步发展可以起到一定的阻止和预防作用,促进足部症状康复,有效控制病情发展,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

关键词中药泡足;足部穴位按摩;早期糖尿病足;疗效糖尿病足作为糖尿病患者的常见并发症,其高发病率及高致残率严重威胁着患者的生活质量。

临床上严重的糖尿病足,不论是足溃疡,还是深部组织感染,大多数都是从细小或浅表损伤引起[1]。

因此对于糖尿病足分级0级的患者足部的保护显得尤为重要。

本科2013年1月~2016年6月对30例诊断0级糖尿病足患者采取中药泡足联合足部穴位按摩的方式进行干预,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选择2013年1月~2016年6月本科住院患者中62例诊断0级糖尿病足患者,根据糖尿病足Wagner分级法标准,诊断为0级伴有皮肤发凉、麻木或刺痛感,感觉迟钝或丧失者。

将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30例)和对照组(32例)。

观察组中男16例,女14例,平均年龄65.9岁。

对照组中男16例,女16例,平均年龄64.5岁。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即嚴格控制血糖水平,合理控制饮食,减少糖类、脂类及高热量食物的摄取,晚饭后步行30 min/d,并对患者进行糖尿病足防护健康教育,使其对糖尿病足有充分的认识。

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中药泡足配合足部穴位按摩治疗,可根据患者病情辨证分型后依其证型分别选用艾叶、苏木、生甘草、红花、没药、草乌(制)、川芎、透骨草、秦艽、伸筋草、桂枝、当归、生地、黄柏、知母、干姜、独活等中草药配方煎熬后,待药液温度降至38~40℃时泡脚15~20 min后将脚擦干,涂抹润滑油,进行足部及小腿的按摩。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一)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一)

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及护理体会(一)〔摘要〕目的探讨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对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入选的糖尿病足患者68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5例,对照组33例,两组均予以常规内科综合治疗,加强全身及局部护理。

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中药足浴;对照组则采用温水足浴。

观察两组综合临床疗效、局部溃疡愈合情况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结果治疗组疗效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且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结论常规护理结合中药足浴治疗糖尿病足安全、有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糖尿病足;护理;中药足浴糖尿病足(diabeticfoot,DF)是糖尿病患者严重的并发症之一,以肢体末端疼痛、感染、溃疡、坏疽为主要表现,病程长,不易愈合,是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重要原因〔1〕。

2000年1月~2005年10月我们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综合治疗、护理DF患者35例,效果明显,现总结资料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诊断标准糖尿病足病人按WHO糖尿病诊断标准确诊。

创面感染情况分级标准参照1995年首届DM会议制订标准〔1,2〕。

Ⅰ级:局部皮肤水疱、糜烂及浅表溃疡;Ⅱ级:溃疡深达肌肉、肌腱、韧带;Ⅲ级:感染形成脓及窦道深达骨质。

1.2一般资料本组入选的68例DF患者,均为本院自2000年1月~2005年10月收治的住院患者。

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35例,对照组33例。

其中观察组中男20例,女15例。

年龄43~72岁,平均(52.06±2.69)岁;糖尿病病程(8.98±1.05)年;溃疡程度:Ⅰ级11例,Ⅱ级15例,Ⅲ级9例。

其中活动受限6例;溃疡面积最大10.5cm×20.5cm,最小1.5cm×2.7cm。

对照组男18例,女15例,年龄41~73岁,平均(51.93±3.05)岁。

糖尿病病程(8.76±1.29)年;溃疡程度:Ⅰ级10例,Ⅱ级13例,Ⅲ级10例。

中药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药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

DOI:10.16658/ki.1672-4062.2023.05.174中药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法辅助治疗糖尿病足的临床疗效分析于婷婷,于同卫莱州市中医医院,山东烟台261400[摘要]目的分析中药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法对糖尿病足的治疗效果。

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月莱州市中医医院糖尿病足确诊患者7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5例。

对照组接受中药口服方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中药足浴法,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和下肢血流动力学。

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用药前,中医证候积分和下肢血流动力学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足背动脉血流速度与腓总神经传导速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予以糖尿病足患者中药口服配合中药足浴法治疗方案,疾病治疗效果明显提高,降低中医证候积分,对下肢血流动力学有改善作用。

[关键词] 中药足浴法;糖尿病足;临床疗效;中医证候积分;血流动力学[中图分类号] R5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23)03(a)-0174-04Clinical Analysis of Or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in the Treatment of Diabetic FootYU Tingting, YU TongweiLaizhou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Yantai, Shandong Province, 261400 China[Abstract] Objective To analyz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of or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on diabetic foot. Methods 70 patients with diabetes foot diagnosed in Laizhou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Hospital from January 2021 to January 2022 were selected and divided into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according to the random number table, with 35 cases in each group. 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an oral regimen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a combination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s on the basis of the control group. The clinical efficacy, TCM syndrome scores, and lower limb hemodynamic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reatment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Before medication, there was no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difference between TCM syndrome score and lower limb hemodynamics (P>0.05); after medication, the TCM syndrome scor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lower than that in the control group, and the blood flow velocity of the dorsalis pedis artery and the conduction velocity of the common peroneal nerve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The treatment program of oral Chinese medicine combined with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for diabetic foot patients can significantly improve the disease treatment effect, relieve symptoms, reduce TCM syndrome integral, and improve the lower limb hemody⁃namics.[Key words] Chinese medicine foot bath method; Diabetic foot; Clinical effect; TCM syndrome score; Hemodynamics[作者简介]于婷婷(1987-),女,硕士,主治医师,研究方向为中医外科中西医结合治疗周围血管疾病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医药茶并足部穴位按摩治疗0级糖尿病足疗效观察张远荣 赵柏庆【摘要】 目的 分析在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中医药茶并足部穴位按摩的治疗效果。

方法 48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 随机分为单一组与合并组, 各24例。

两组患者均接受基础性治疗, 单一组患者在此基础上服用甲钴胺分散片治疗, 合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接受足部穴位按摩并中医药茶治疗。

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足部的疼痛及麻木感评分。

结果 单一组治疗显效8例, 改善7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62.5%;合并组治疗显效13例, 改善10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5.8%。

合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治疗后, 合并组患者麻木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1±0.7)、(3.2±0.9)分, 均低于单一组的(7.3±1.2)、(6.4±1.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在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临床治疗中, 将足部穴位按摩与中医药茶结合应用的效果较好, 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0级糖尿病足;中医药茶;甲钴胺;足部;穴位按摩;疗效DOI :10.14163/ki.11-5547/r.2016.36.062Observation of curative effec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tea combined with foot acupoint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grade 0 diabetic foot ZHANG Yuan-rong, ZHAO Bai-qing. Guangdong Jiangmen City Xinhui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Jiangmen 529100, China【Abstract 】 Objective To analyze curative effect by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tea combined with foot acupoint massage in the treatment of grade 0 diabetic foot patients. Methods A total of 48 patients with grade 0 diabetic foot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ngle group and combined group, with 24 cases in each group. Both groups received basic therapy, and the single group received additional mecobalamine dispersible tablets for treatment, while the combined group received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tea combined with foot acupoint massage on the basis of basic therapy. Comparison was made on curative effects, foot pain score and numbness score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re were 8 excellent cases, 7 improved cases and 9 ineffective cases in the single group,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62.5%. There were 13 excellent cases, 10 improved cases and 1 ineffective case in the combined group, with total effective rate as 95.8%. The combined group had higher total effective rate than the single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After treatment, the combined group had numbness score and pain score respectively as (3.1±0.7) and (3.2±0.9) points, which were all lower than (7.3±1.2) and (6.4±1.1) points in the single group, and their difference had statistical significance (P<0.05). Conclusion In clinical treatment of grade 0 diabetic foot patients, combination of foot acupoint massage and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tea provides excellent effect. This method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Key words 】 Grade 0 diabetic foot;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 tea; Mecobalamine; Foot; Acupoint massage; Curative effect作者单位:529100 广东省江门市新会区中医院(张远荣);珠海市斗门区侨立中医院(赵柏庆)糖尿病目前成为了临床中最为常见的一种疾病, 患者的数量也出现了明显的增多, 糖尿病患者在发病之后, 很容易患上其他合并症, 这对于患者的身体健康及生命安全均有严重威胁[1-3]。

在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疾病中, 糖尿病足十分常见, 且该病的残疾率与死亡率都很高。

该病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周围神经及血管等组织在高血糖影响下出现了循环障碍, 导致患者的足部出现明显的炎性病变, 足部的组织也受到了严重破坏[4, 5]。

本院针对患有0级糖尿病足患者的治疗选择将足部按摩与中医药茶相结合, 收到了较好的临床疗效, 现将治疗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选择2015年3月~2016年9月在本院诊治的48例0级糖尿病足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所选患者经检查后均符合临床相关标准, 排除精神功能异常者、患有血液疾病者、吸毒人员、机体免疫疾病患者、肝肾功能异常者、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本研究所选药物敏感患者[6]。

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单一组及合并组, 各24例。

单一组男11例, 女13例, 年龄54~75岁, 病程1~5年;合并组男10例, 女14例, 年龄55~77岁, 病程2~4年。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具有可比性。

1. 2 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均需要接受基础治疗, 包括降糖治疗、饮食控制、运动治疗等, 单一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服用甲钴胺分散片(江苏四环生物制药有限公司, 国药准字H20080290), 500 μg/次, 3次/d, 患者需接受8周治疗。

合并组患者在基础治疗基础上接受中医药茶并足部按摩治疗。

中医药茶的成分为10 g 的川红花与15 g 的黄精, 患者将其用开水泡茶饮用, 每日需要饮用1000 ml 左右。

患者每日用38~40℃温水泡脚之后, 按摩三阴交、涌泉及足三里穴, 用指揉法在所选的穴位上进行按摩, 以感觉酸麻胀为度, 每个穴位按摩3 min左右, 按摩结束后需要轻捋患者小腿部位的腓肠肌, 患者治疗周期与单一组相同。

1. 3 观察指标及判定标准 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将具体的疗效分为无效、改善及显效。

无效:患者接受治疗后具体症状未见任何好转迹象, 患者的足部病情甚至日趋严重;改善:患者治疗后的主要症状得到了较好控制, 但是足部功能尚未恢复正常标准;显效:患者在治疗之后, 主要症状消失, 患者的足部功能基本恢复, 患者体征一切正常[7-10]。

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此外, 对两组患者治疗后的麻木与疼痛感进行评分, 利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进行对比。

若患者的得分为0分则表示不存在痛感与麻木感, 1~3分则代表患者存在轻微感觉, 4~6分为患者存在中度疼痛与麻木感, >7分表示患者的疼痛感与麻木感十分严重且较难忍受。

1. 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对研究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计量资料以均数 ± 标准差( x-±s)表示, 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 采用χ2检验。

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 1 治疗效果 单一组治疗显效8例, 改善7例, 无效9例, 总有效率为62.5%;合并组治疗显效13例, 改善10例, 无效1例, 总有效率为95.8%。

合并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单一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 2 麻木与疼痛感评分 治疗后, 合并组患者麻木与疼痛感评分分别为(3.1±0.7)、(3.2±0.9)分, 均低于单一组的(7.3±1.2)、(6.4±1.1)分,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比较[n(%)]组别例数无效改善显效总有效单一组249(37.5)7(29.2)8(33.3)15(62.5)合并组241(4.2)10(41.7)13(54.2) 23(95.8)a χ28.084 P<0.05注:与单一组比较, a P<0.05表2 两组患者麻木与疼痛感评分比较( x-±s, 分)组别例数麻木感疼痛感单一组247.3±1.2 6.4±1.1合并组24 3.1±0.7a 3.2±0.9at14.81111.030P<0.05<0.05注:与单一组比较, a P<0.053 讨论在糖尿病患者的并发疾病中, 0级糖尿病足最为常见, 也是导致患者住院的首要原因之一[1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