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合集下载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2篇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2篇

地机穴,专治糖尿病的奇穴2篇地机穴,又称合谷穴,是中医学中的一种重要穴位,位于人体手背的第一、二掌骨之间的凹陷处。

传统中医认为,按压地机穴会对多种疾病产生良好的治疗效果,其中包括糖尿病。

本文将介绍地机穴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并探讨了一些其他可能对糖尿病有益的奇穴。

第一篇:地机穴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地机穴是中医学中广泛应用的一种奇穴,被认为具有多种疗效。

近年来的研究表明,地机穴对糖尿病的治疗也具有一定的效果。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代谢性疾病,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

中医认为,糖尿病的发生与体内气血运行不畅有关,而地机穴恰好可以调节体内气血的运行。

按压地机穴可以刺激经络,促进血液循环,增加体内氧气和营养物质的供应。

这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非常重要,可以改善患者的微循环障碍,减少组织缺氧的情况。

同时,地机穴的按压还可以调节体内的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有助于平衡体内的代谢功能。

研究还发现,按压地机穴可以提高胰岛素敏感性,促进胰岛素的分泌和利用。

糖尿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受损,胰岛素敏感性降低,而地机穴的刺激可以改善这种情况,有助于调节血糖水平。

此外,地机穴的按压还可以促进肝脏的糖原合成和葡萄糖的代谢,有助于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虽然地机穴对糖尿病的治疗作用得到了一些研究的支持,但作为一种辅助疗法,它并不能完全替代传统治疗方法,如药物治疗和饮食控制。

疗效的达到还需要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科学的治疗。

第二篇:其他可能对糖尿病有益的奇穴除了地机穴,中医学中还有一些其他的奇穴,可能对糖尿病的治疗有益。

下面将介绍两个常用的穴位。

1. 内关穴:内关穴位于人体手掌掌心处,是一种重要的奇穴。

中医认为,按压内关穴可以促进体内气血的运行,增加能量供给,提高机体的代谢水平。

对于糖尿病患者来说,按摩内关穴有助于改善胰岛素抵抗和调节血糖水平。

2. 阳陵泉穴:阳陵泉穴位于小腿外侧,是一种重要的奇穴。

按压阳陵泉穴可以促进肾脏的功能,增强排尿功能,有助于排除体内的毒素和废物。

祖传秘方中医推拿疗法缓解糖病神经病变

祖传秘方中医推拿疗法缓解糖病神经病变

祖传秘方中医推拿疗法缓解糖病神经病变祖传秘方中医推拿疗法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中医学源远流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独特的理论。

在传统中医治疗方法中,推拿疗法一直被广泛使用。

近年来,糖尿病神经病变日益普遍,给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了严重威胁。

而中医推拿疗法作为一种非常有效的治疗方法,能够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本文将介绍祖传秘方中医推拿疗法对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缓解作用,并探讨其内在机制。

1. 推拿疗法的基本原理推拿疗法是运用手法刺激人体特定部位,以达到疏通经络、通气活血、调节阴阳,从而恢复体内平衡状态的治疗方法。

中医理论认为,糖尿病神经病变是由于气血运行不畅、经络阻塞所致,通过推拿疗法的刺激和按摩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改善气血运行情况,从而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发展。

2. 推拿疗法在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中的应用推拿疗法在中医治疗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许多祖传秘方被广泛运用于糖尿病神经病变的治疗中。

2.1 足三里穴推拿法足三里穴位于小腿前外侧,是中医学中治疗消渴(糖尿病)和中风的重要穴位。

通过推拿足三里穴,可以改善肠胃功能,促进身体的新陈代谢,调节血糖水平,从而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症状。

2.2 太溪穴推拿法太溪穴位于胫骨内侧凹陷处,是中医学中治疗糖尿病的重要穴位。

推拿太溪穴可以增强肾脏功能,调节血糖代谢,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尿频、多饮等症状,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2.3 足三阳经推拿法足三阳经是中医学中与糖尿病相关的主要经络之一。

通过推拿足三阳经的相关穴位,可以改善经络运行情况,促进血液循环,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3. 推拿疗法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内在机制推拿疗法缓解糖尿病神经病变的内在机制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3.1 血液循环的改善推拿疗法的刺激和按摩作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加血液供应到患者的神经末梢,从而改善糖尿病神经病变引起的手脚麻木、疼痛等症状。

糖针灸治疗糖尿病原理及糖针灸穴位

糖针灸治疗糖尿病原理及糖针灸穴位

糖针灸治疗糖尿病原理及糖针灸穴位
糖针灸通过对特定穴位的刺激,可起到疏通经络,增强脏腑功能的作用。

糖尿病的中医发病原因是由于长期不良的生活习惯导致脏腑功能受损而成,所以糖针灸通过调理脏腑功能,改善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促进胰岛细胞分泌胰岛素来改善糖尿病症状和预防并发症,适用于二型糖尿病人群的日常理疗保健。

(1)可使胰岛素水平升高,胰岛素靶细胞受体功能增强,加强胰岛素对糖元的合成代谢及氧化酵解和组织利用的功能,从而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

(2)后糖尿病人T3、T4含量下降,表明血液中甲状腺素含量降低,从而减少了对糖代谢的影响,有利于降低血糖。

(3)可使糖尿病人全血比粘度、血浆比粘度等血液流变异常指标下降,这对改善微循环障碍,防止血栓形成,减少糖尿病慢性并发症有重要意义。

(4)能够调整中枢神经系统,从而影响胰岛素、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有利于糖代谢紊乱的纠正。

这四个穴位是治疗糖尿病的,你用好了吗 按摩

这四个穴位是治疗糖尿病的,你用好了吗  按摩

这四个穴位是治疗糖尿病的,你用好了吗?
第一颗:然谷穴~有效降血糖
程凯教授介绍:降血糖最常见的药物是二甲双胍,其实人体里也自备了二甲双胍,那就是然谷穴。

然谷穴是我国古代记载最早的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属足少阴肾经的荥穴,是肾经气血流经的部位。

【方法】每天晚上洗完脚可以用拇指用力点揉这里,直到有明显的酸胀感为止。

坚持每天按揉然谷穴,可以起到很好的降糖作用。

第二颗:鱼际穴~除烦解渴
程凯教授介绍:除了然谷穴可以降血糖以外,针对糖尿病“三多”的症状,也各有治疗的穴位。

糖尿病的典型症状为“三多一少”:“三多”指多饮、多食、多尿,“一少”指身体消瘦。

临床上根据症状的不同及病变轻重程度的不同,将糖尿病分为上、中、下三消。

上消跟肺阴不足、肺热有关,表现为多饮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热润肺、生津止渴,可以掐鱼际。

【方法】每天看电视的时候,用一手食指关节点按鱼际穴,以感觉酸胀为好,两手互相点按。

第三颗:内庭穴~控制食欲
程凯教授介绍:中消跟胃阴不足、胃热有关,表现为多食的症状,因此应突出清胃泻火、养阴增液,可以掐内庭。

【方法】用食指和拇指放在脚面和脚底,上下掐揉内庭穴,可以很好的控制食欲,除此之外,还可以用于口气重、便秘、打呼噜、磨牙、胃火牙痛等。

第四颗:关元穴~解尿多
程凯教授介绍:下消跟肾阴不足、肾虚有关,表现为多尿,因此应突出滋阴固肾,可以按摩关元。

【方法】双手搓热后快速按摩此穴位,可以滋补肾阴、培元固本、补益下焦。

治疗糖尿病,中医有妙招

治疗糖尿病,中医有妙招

治疗糖尿病,中医有妙招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临床常见代谢性疾病,是以高血糖为特征的疾病。

糖尿病者多表现为多饮、多尿、多食及消瘦[1]。

若得不到及时诊治,长期存在高血糖,可引起血管病变、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等并发症。

尤其近年来,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老年糖尿病者逐年增加,并呈“爆炸式”增长。

我国糖尿病者数量位居世界第一,有着庞大的数量,也有着较高的死亡率。

随着中医学的发展,中医在治疗糖尿病上取得较大进步,有着自己的小妙招。

1、妙招一:情志调节《古今医统》记载:“凡初觉燥渴,便当清心寡欲,薄滋味,减思虑......”。

情志失调是糖尿病发生、发展的重要外因。

随着青年人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压力增大,容易出现情志失调。

对于老年人而言,多为独居老人,长时间得不到子女应有的关照,容易产生焦虑及抑郁等情绪。

情志失调进而加速病情发展[2]。

因此,无论是老年人还是青年人,都应做好情志调节。

情志调节是中医学心理治疗中最具中医特色的治疗方式,在干预中重视患者情绪状态的关注,掌握心理状态从而调节负面情绪,促进患者脏腑、经络达的阴阳平衡性,在生理及心理上更好的配合临床治疗。

根据不同情志类型采用情志相声疗法,若患者多表现抑郁情绪,可采用喜胜忧疗法,为患者提供开心的小故事、笑话等,来改善抑郁情绪。

若患者多表现为恐惧,可采用思胜恐的疗法,讲解糖尿病及相关治疗知识,从而纠正负面情绪。

若患者多表现为愤怒,可采用哀胜怒的方式,基于患者自身亲身经历及负面情绪导致的失败案例,促进患者从心理层面加强对疾病的认知,改善不良情绪。

通过情志调节来帮助患者维持较好的心理适应状态,消除负面情绪。

2、妙招二:饮食调养饮食调养是糖尿病治疗的基础及根本,需结合患者季节、病症、个体差异实施对应的饮食支持,纠正糖尿病者出现的寒热失衡问题,保持脏腑气血调和,恢复机体稳态。

如春季节应少吃酸食,适当增加辛甘食物;夏季应少吃寒冷食物,适当增加益气阴及清凉解暑的食物;秋季可适当增加生津养肺的食物;冬季增加温性肉类食物。

常见疾病的穴位治疗-糖尿病——按摩然谷穴

常见疾病的穴位治疗-糖尿病——按摩然谷穴

常见疾病的穴位治疗-糖尿病——按摩然谷穴
糖尿病在中医上称为“消渴”。

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觉时往往会觉得口干舌燥、内心烦乱,许多人在夜间不得不备上一杯白水用来解渴。

现在,你只要在睡前刺激下然谷穴就可以了。

然谷穴有个功效,那就是受到刺激以后,会使口中分泌大量的唾液,口干舌燥的症状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

还有,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感到内心烦乱,是因为心火太大。

刺激肾经上的然谷穴就可以将肾水引下来,晚上睡觉也就会踏实许多。

糖尿病人为了控制病情,大把大把地吃药,为了药效,也是不吃这个少吃那个。

年轻的时候,想吃没得吃,如今有了吃的吧,却又不能吃。

尤其是糖尿病,一切酸甜软烂的东西都要忌口,就怕一个不对头了,会影响疗效。

推荐一个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穴位——然谷穴。

操作方法:然谷穴时在内踝骨往前斜下方2厘米处有个高骨,高骨的下缘。

但是这个位置的精气埋藏得较深,所以在刺激时一定要用力。

用力按双侧然谷穴,当感觉有酸胀感时再松开,再按下去,再松开。

如此反复10~20次。

当酸胀感再也不退去的时候,火候就算到了。

记得,双脚上的然谷都要进行按摩。

可起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按摩穴位降血糖的秘法!很有用的!-自我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按摩穴位降血糖的秘法!很有用的!-自我治疗糖尿病的方法
李昌海按:因为我患糖尿病,有朋友给我发来这篇文章供我参考。我认真地读了这篇文章,觉得所说的有一定道理,但不能完全排斥西医治疗的理论。中西医结合,表里同时治疗应该是可取的。各位在阅读文章的时候请自己思考采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治疗自己的糖尿病。“读书多了,就越来越蠢”,这是因为只读而不思考,没有自己的主见。
按摩预防糖尿病的方法:
1、抱颤腹部
先把手抱成一个球状,两个小指冲下,两个拇指冲上,两个掌根冲里,两个掌根放在大横穴(位于肚脐两侧一个横掌处)上;小指放在关元穴(位于肚脐下四个手指处)上;大拇指放在中脘穴(位于肚脐上方一横掌处)上,手微微往下一压,然后上下快速地颤动,这个动作应该至少每分钟超过150次。而且要在饭后半个小时,或者睡前半个小时进行,每次大约需要3到5分钟。这个手法不但可以降糖,还能降压,对便秘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下面是转发的文章:
高血糖不是人体先天所俱有的症状,只是现代人的夜生活太丰富,长时间偏离了人的正常生活轨道,背弃了人体日常作息规律,才有这么多的人群患上高血糖,只要重新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调整好人体日常作息规律,不用任何药物,高血糖一样会从人体慢慢消失,现在人总是说糖尿病是不治之证,只是没有掌握引导人体走向健康的方法,一再的透支人体所储备的能量,使人体体质一路下坡,高血糖又怎么可能正常,你身体里不正常的指标不单单是高血糖,只有掌握了人体健康的生活规律,糖尿病人一样可以完全摆脱降糖药的困绕,真正的让高血糖人走向康复 ,依据中医久病必瘀,重病必阏的理论,运用循经指压通络之法,泻瘀热而使血活,排邪毒而祛湿寒,使瘀血邪气尽出,才能让人体阴阳平衡,脏腑功能相互的协调配合,让人体步入正常的生活轨道。消除了高血糖发生的主要病因,高血糖怎么会不能治愈!
2、紧叩左季肋部
范围是肋骨和上腹部,轻轻的叩击两分钟左右就可以了,这个手法是光叩击左侧季肋部,而右侧不做。

不花钱不吃药,也能治病的按摩

不花钱不吃药,也能治病的按摩

不花钱不吃药,一学就会调百病!我国高血压、糖尿病患者发病率已超过30%,防治高血压、糖尿病刻不容缓。

由3位中医专家以中医理论为基础,结合穴位分布、经络走向,将人体50多个主要穴位与健身操有机结合在一起,研发了一套慢病穴位操,它集降压、降糖、健身、养生于一体,适合于各年龄段的朋友,尤其是老年朋友锻炼。

穴位健康操基本动作示意图及功效1.对击十宣穴第 1 个动作刺激到的是位于我们十指指尖的十宣穴,刺激这个穴位可以起到降压、预防眩晕的作用。

【取穴方法】仰掌,十指微屈微,十宣穴在手十指尖端,距指甲游离缘0.1寸,左右共10个穴位【功效】神志病,热病,腰骶、背、头项局部病证及相应的内脏疾病。

如颈项强痛、角弓反张等症。

督脉督一身之阳气,只要是阳气衰弱都可以在督脉上找到合适的穴位进行治疗。

!2.十指交叉相对第2个动作刺激到的是位于我们手指指缝的八邪穴【取穴方法】在手指背侧,微握拳,第一~五指间,指蹼缘后方赤白肉际[1]处,左右共8个穴位【功效】主治烦热,目痛,头痛,项强,咽痛,牙痛,手指麻木,毒蛇咬伤,手臂红肿等。

3.撞击虎口第3个动作刺激合谷穴,借此不仅能调节血糖,对缓解牙痛、晕车也有明显疗效。

这个动作同时还可以刺激二间、三间、阳溪等大肠经穴位。

【取穴方法】原穴。

在手背,第1、2掌骨间【功效】主治发热,头痛,目赤肿痛,鼻衄,血渊,咽喉肿痛,齿痛,耳聋,面肿,口眼 斜,中风口噤,热病无汗,多汗,消渴,黄疸,痛经,经闭,滞产等4.对击大鱼际5.对击小鱼际第4、5个动作刺激的是我们的鱼际、太渊等肺经穴位,有强心作用,针对心悸、冠心病、心绞痛患者。

1、对击大鱼际2、对击小鱼际【取穴方法】手掌内、外侧缘由一组肌群构成稍隆起的部位,大拇指一侧称“大鱼际”,另一侧称“小鱼际”。

【功效】大鱼际与呼吸器官关系密切,对防治感冒大有益处,而且对咽痛、打喷嚏、流清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也有缓解作用。

小鱼际主治咳嗽,咯血,咽喉肿痛,发热,及扁桃体炎,小儿营养不良等6.敲打后溪穴(换手)第6个动作刺激的是后溪、前谷、腕骨等小肠经穴位,对于改善下焦、缓解消渴症状、降低血糖均有良好疗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从胰脏所分泌出的胰岛素功效不佳时,血液中的糖分含量会增加。

因而,身体就会有稀释血糖的需要,于是患者就会想喝水(口渴,多饮水)。

喝许多水,便会排出许多尿(多尿)。

于是,随着尿排出多余的糖分(即尿糖)。

而身体未能充分利用的能源——糖分,就会有疲劳感。

这一来,就出现了糖尿病的初期症状——口渴、多尿(糖尿)、疲劳感。

因此,一察觉这些症状,请立刻到医院检查。

假若任糖尿病发展下去,一旦并发各种成人病,可就无法挽救了。

治疗糖尿病的穴位及刺激方法
脾俞穴、足三里穴、阳陵泉穴、曲池穴、阴陵泉穴、三阴交穴等穴对糖尿病都有效。

特别是脾俞穴对提高胰脏的功能很有功效。

脾俞穴在脊椎的两侧。

系上皮带时,皮带正好在左右的腰骨上,以线连结左右腰骨最高之处。

这条线,正好经过第四腰椎的骨凸。

从此,往上第四个凸块即是第十二胸椎骨,往上第五个凸块则是第十一胸椎骨。

脾俞穴则位于这两个凸块中央,往左右二指宽之处。

患有糖尿病,稍有一点小伤,也很容易化脓,所以灸后的痕迹有可能变成皮肤炎。

因此,刺激穴道时,以指压、按摩,或是不留痕迹的大蒜灸、姜灸等间接灸为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