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酸度的乳酸菌饲料添加剂对6月龄梅花鹿消化率及小肠微生物氮流量的影响

合集下载

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挥发性

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挥发性

动物营养学报2019,31(7):3218⁃3225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㊀doi:10.3969/j.issn.1006⁃267x.2019.07.033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司华哲㊀张新宇㊀南韦肖㊀王晓旭㊀陈双双㊀金春爱㊀李志鹏㊀李光玉∗㊀刘晗璐∗(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长春130112)摘㊀要: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㊂选取2锯龄㊁体况良好的成年梅花鹿公鹿16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㊂2组梅花鹿饲喂相同的精饲料,所饲喂粗饲料分别为玉米秸青贮(Ⅰ组)和玉米秸黄贮(Ⅱ组)㊂饲养期为45d㊂结果表明:1)玉米秸青贮和玉米秸黄贮作为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末重㊁平均日增重㊁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影响(P>0.05)㊂2)除Ⅱ组血清葡萄糖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外,其余各项血清生化指标2组之间没有显著差异(P>0.05)㊂3)2组在瘤胃液中各项挥发性脂肪酸与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乙丙比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㊂由此可见,生茸前期梅花鹿以玉米秸黄贮和玉米秸青贮作为粗饲料在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类型方面并无显著差异㊂关键词:梅花鹿;生茸前期;玉米秸青贮;玉米秸黄贮中图分类号:S825㊀㊀㊀㊀文献标识码:A㊀㊀㊀㊀文章编号:1006⁃267X(2019)07⁃3218⁃08收稿日期:2019-01-02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项目(2018YFC1706600);吉林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170101158JC);中国农业科学院创新工程(CAAS⁃ASTIP⁃2018⁃ISAPS)作者简介:司华哲(1989 ),男,吉林长春人,博士研究生,从事粗饲料加工调制研究㊂E⁃mail:sihuazhe1989@163.com∗通信作者:李光玉,研究员,博士生导师,E⁃mail:tcslgy@126.com;刘晗璐,副研究员,硕士生导师,E⁃mail:liuhanlu2003@163.com㊀㊀梅花鹿(Cervusnippon)是我国特有的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鹿科动物,所产鹿茸是其经济价值的主要体现㊂‘本草纲目“记载,鹿茸具有生精补髓㊁养血益阳㊁强健筋骨㊁治一切虚损虚痢的功效,是名贵的中药材㊂因此,从20世纪50年代我国便建立了以鹿茸为主的养鹿业㊂至今,全国梅花鹿存栏量约为120万头,90%以小规模养殖方式集中在我国东北地区[1]㊂随着畜牧业的发展和结构的不断调整,我国传统的粗放养殖向精准化饲养的转变已成为必然㊂在实际饲养中,受养殖场地规模等限制,越冬期(10月份至次年3月份)梅花鹿多限饲控制体重,减少因膘情过肥㊁精力旺盛而冲击圈舍的情况㊂Muir等[2]和Park等[3]研究发现生茸期(5 8月份)梅花鹿的体重与产茸量呈正相关㊂因此,生茸前期(3 5月份)成为梅花鹿越冬期与生茸期间重要节点,此时期梅花鹿的体重增长将最终影响鹿茸产量㊂粗饲料占反刍动物饲粮的40% 60%,经瘤胃发酵降解后会产生挥发性脂肪酸(VFA)㊁二氧化碳(CO2)㊁氨态氮(NH3⁃N)等,供应动物的能量及营养需要[4]㊂因纬度原因,东北地区冬春季节寒冷且漫长,青绿饲料严重缺乏,在生茸前期优质粗饲料的缺乏严重掣肘梅花鹿饲养规模的提高㊂㊀㊀东北梅花鹿饲养中多以农副秸秆或青贮作为冬春季节的主要粗饲料㊂因干秸秆适口性差㊁消化率低,长期饲喂这样劣质的粗饲料会导致反刍动物瘤胃能量吸收及精饲料利用效率下降,从而降低生产性能[5];青贮对于制作原料有明确要求,适宜制作的时间较短且与农作物收获时间相悖,导致多数种养结合的中小养殖户无法兼顾㊂黄贮饲料对原料的要求较少,全年均可制作,仅需在制作过程中添加适宜的水和少量发酵促进剂,其营7期司华哲等: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和养水平和适口性较风干秸秆均显著提高[6]㊂王星凌等[7]㊁殷茂军等[8]㊁曹俊伟等[9]和赵红波等[10]在育肥肉牛㊁肉羊和奶牛等动物上的研究证明玉米秸黄贮作为粗饲料在动物育肥或产乳性能上略逊于玉米秸青贮,但优于干秸秆㊂饲粮纤维水平改变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类型有显著影响[11],瘤胃中生成的挥发性脂肪酸可被动物直接吸收利用,挥发性脂肪酸产生的能量占反刍动物摄入的可消化能的70% 80%[12]㊂梅花鹿按照瘤胃消化特性介于嫩食(browsers)与粗食(grazers)之间[13],与粗食者(牛等)相比,其瘤胃乳头小,粗饲料消化能力低,耐粗饲效果差㊂因此,梅花鹿以玉米秸黄贮作为主要粗饲料能否获得与牛㊁羊等相似的生长性能需试验证明㊂本试验以生茸前期梅花鹿为试验对象,研究玉米秸青贮㊁玉米秸黄贮对梅花鹿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和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影响,为玉米秸黄贮作为粗饲料在梅花鹿饲养上的应用提供更多的试验结果和理论依据㊂1㊀材料与方法1.1㊀试验设计㊀㊀选取16只2锯龄㊁体况良好的成年梅花鹿公鹿,随机分为2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4只,2组之间体重差异不显著(P>0.05)㊂2组梅花鹿饲喂相同的精饲料,所饲喂粗饲料分别为玉米秸青贮(Ⅰ组)和玉米秸黄贮(Ⅱ组)㊂试验用粗饲料采用裹包青贮的方式制作于吉林省吉林市左家镇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茸鹿试验基地㊂试验中使用的玉米秸青贮是于2017年9月收获玉米后收割玉米秸后直接制作,玉米秸黄贮是2017年9月收获玉米后收割玉米秸,经2个月风干后,于2017年11月制作,2种粗饲料均室外贮存至次年㊂饲养试验在吉林省长春市中国农业科学院特产研究所进行,饲养期为45d㊂试验动物饲喂方式及饲喂量参照李忠宽等[14],固定每只动物精饲料饲喂量1.5kg/d,粗饲料饲喂量4kg/d,每天早晚定时饲喂,先精后粗,自由饮水㊂精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见表1㊂2种粗饲料的营养水平见表2㊂表1㊀精饲料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1㊀Compositionandnutrientlevelsoftheconcentrate(air⁃drybasis)%原料Ingredients含量Content营养水平Nutrientlevels含量Content玉米Corn27.0干物质DM92.57豆粕Soybeanmeal36.0粗蛋白质CP16.74玉米纤维Cornfiber9.5粗脂肪EE2.13干酒糟及其可溶物DDGS10.0中性洗涤纤维NDF39.89玉米胚芽Corngerm16.0酸性洗涤纤维ADF22.54食盐NaCl0.5钙Ca1.02预混料Premix1)1.0总磷TP0.35合计Total100.0代谢能ME/(MJ/kg)13.28㊀㊀1)每千克预混料含有Onekilogramofpremixcontainedthefollowing:MgO0.076g,ZnSO4㊃H2O0.036g,MnSO4㊃H2O0.043g,FeSO4㊃H2O0.053g,NaSeO30.031g,VA484IU,VD3496.8IU,VE0.828IU,VK30.23mg,VB10.092mg,VB20.69mg,VB120.00138mg,叶酸folicacid0.023mg,烟酸niacin1.62mg,泛酸pantothenate1.15mg,CaHPO45.17g,CaCO34.57g㊂㊀㊀2)代谢能为计算值,其余为实测值㊂MEwasacalculatedvalue,whiletheothersweremeasuredvalues.1.2㊀样品采集㊀㊀试验第45天,晨饲前麻醉动物,颈静脉采血10mL,在4ħ以3500ˑg离心10min,收集上清保存于-80ħ,用于后续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同时使用胃管抽取瘤胃液5mL,在4ħ下以10000ˑg离心10min,收集上清用于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测定㊂1.3㊀指标测定及方法1.3.1㊀生长性能的测定㊀㊀试验第1㊁45天晨饲前麻醉动物称重并记录,准确计算平均日增重(ADG)㊂在试验第20 25天记录其每天的采食量,计算其平均日采食量(ADFI)㊂根据饲养期内所耗饲粮量和同期增重计算料重比(F/G)㊂9123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1卷表2㊀2种粗饲料的营养水平(风干基础)Table2㊀Nutrientlevelsoftworoughages(air⁃drybasis)%营养水平Nutrientlevels玉米秸青贮Cornstalksilage玉米秸黄贮Yellowcornstalksilage干物质DM15.5516.63粗蛋白质CP9.195.95粗脂肪EE1.710.61中性洗涤纤维NDF65.0669.12酸性洗涤纤维ADF36.5238.98钙Ca0.110.12总磷TP0.060.06代谢能ME/(MJ/kg)12.8712.481.3.2㊀血清生化指标的测定㊀㊀血清甘油三酯(triglycerides,TG)㊁总胆固醇(totalcholesterol,TC)㊁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lipoproteincholesterol,LDL⁃C)㊁葡萄糖(glucose,GLU)㊁尿素氮(UN)㊁总蛋白(totalproteins,TP)㊁白蛋白(albumin,ALB)含量以及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㊁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per⁃tateaminotransferase,AST)㊁乳酸脱氢酶(lacticde⁃hydrogenase,LDH)和碱性磷酸酶(alkalinephos⁃phatase,ALP)活性均使用BeckmanAU48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㊂上述指标测定所用试剂盒均购于中生北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㊂血清球蛋白(globulin,GLB)含量以TP与ALB含量的差值表示㊂1.3.3㊀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测定㊀㊀瘤胃液挥发性脂肪酸浓度的测定参照Li等[15]的方法,采用安捷伦6890气相色谱仪测定,主要测定瘤胃液中乙酸㊁丙酸㊁异丁酸㊁丁酸㊁异戊酸㊁戊酸和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并计算乙丙比(乙酸/丙酸)㊂1.4㊀数据统计与分析㊀㊀试验数据使用Excel2013整理后采用SPSS22.0中的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均值的差异显著性检验,以P<0.05为差异显著标准㊂2㊀结果与分析2.1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的影响㊀㊀由表3可知,2组梅花鹿的末重㊁平均日增重㊁平均日采食量和料重比均无显著差异(P>0.05)㊂但从数值上看,Ⅱ组的料重比与Ⅰ组相比有升高趋势,而平均日增重则有降低趋势㊂这说明,生茸前期梅花鹿以玉米秸黄贮为粗饲料来源时,其生长性能虽较玉米秸青贮为粗饲料来源时稍有降低,但并无显著差异㊂2.2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㊀㊀由表4可知,Ⅱ组血清GLU含量显著低于Ⅰ组(P<0.05),其余各项血清生化指标2组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㊂从数值上看,Ⅱ组的血清AST㊁ALT㊁LDH活性与Ⅰ组相比均呈现上升趋势,而ALP活性则表现出下降趋势㊂上述结果表明,与以玉米秸青贮为粗饲料来源相比,以玉米秸黄贮为粗饲料来源会降低生茸前期梅花鹿血清GLU含量,但对其他血清生化指标无显著影响㊂2.3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和发酵类型的影响㊀㊀由表5可知,2组梅花鹿在瘤胃液中各项挥发性脂肪酸与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以及乙丙比方面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Ⅱ组的乙酸㊁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乙丙比较Ⅰ组有上升趋势㊂上述结果说明,与以玉米秸青贮为粗饲料来源相比,以玉米秸黄贮为粗饲料来源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未产生显著影响,对其瘤胃发酵类型也未产生显著影响㊂3㊀讨㊀论3.1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的影响㊀㊀本试验中玉米秸黄贮组各项生长性能指标与玉米秸青贮组无统计学差异,与王星凌等[7]和殷茂军等[8]的研究结果不同,其原因可能是他们在试验中采用了全株玉米青贮作为对照,全株玉米02237期司华哲等: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和青贮的发酵品质尤其是粗蛋白质及可溶性碳水化合物含量优于玉米秸青贮,而本试验中对照组使用收获玉米后的秸秆制作青贮,因此玉米秸黄贮组与玉米秸青贮组的生长性能并无显著差异㊂曹俊伟等[9]和赵红波等[10]使用玉米秸青贮对比玉米秸黄贮在奶牛生长性能所得结果与本试验结果一致㊂本试验结果表明,梅花鹿在生茸前期阶段内,以玉米秸黄贮为粗饲料可以获得与以玉米秸青贮为粗饲料相似的生长性能㊂表3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的影响Table3㊀Effectsofdifferentroughagesongrowthperformanceofsikadeerduringearlystageofantlergrowthperiod项目ItemsⅠ组GroupⅠⅡ组GroupⅡSEMP值P⁃value初重InitialBW/kg78.0579.206.570.87末重FinalBW/kg83.6082.217.870.96平均日增重ADG/(g/d)80.8073.3115.890.66平均日采食量ADFI/(g/d)1666.641651.909.350.19料重比F/G21.2923.664.410.62㊀㊀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小写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0.05)㊂下表同㊂㊀㊀Valuesinthesamerowwithdifferentlettersuperscriptsindicatedsignificantdifference(P<0.05).Thesameasbelow.表4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Table4㊀Effectsofdifferentroughagesonserumbiochemicalindicesofsikadeerduringearlystageofantlergrowthperiod项目ItemsⅠ组GroupⅠⅡ组GroupⅡSEMP值P⁃value葡萄糖GLU/(mmol/L)10.21a8.06b0.780.02尿素氮UN/(mmol/L)10.1110.310.600.75碱性磷酸酶ALP/(U/L)247.99204.8532.490.22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U/L)63.8168.135.890.48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U/L)69.0276.715.730.21乳酸脱氢酶LDH/(U/L)505.56541.4739.280.38甘油三酯TG/(mmol/L)0.060.040.020.28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mmol/L)1.151.050.110.41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mmol/L)0.210.180.040.55总胆固醇TC/(mmol/L)1.181.050.120.32总蛋白TP/(g/L)55.9356.012.540.97白蛋白ALB/(g/L)26.2826.771.030.64球蛋白GLB/(g/L)29.6529.231.840.82表5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和发酵类型的影响Table5㊀Effectsofdifferentroughagesonrumenvolatilefattyacidproductionandfermentationtypeofsikadeerduringearlystageofantlergrowthperiod项目ItemsⅠ组GroupⅠⅡ组GroupⅡSEMP值P⁃value乙酸Acetate/(mmol/L)9.4513.843.060.19丙酸Propionate/(mmol/L)2.583.400.740.31异丁酸Isobutyrate/(mmol/L)0.441.060.380.11丁酸Butyrate/(mmol/L)1.772.670.600.17异戊酸Isovalerate/(mmol/L)0.680.980.210.21戊酸Valerate/(mmol/L)0.280.360.070.34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mmol/L)15.2422.334.590.16乙丙比Acetate/propionate3.633.840.160.631223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1卷㊀㊀但在本试验中,与玉米秸青贮组相比,玉米秸黄贮组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均有降低趋势,料重比呈现上升趋势,这说明如果饲喂期继续延长,玉米秸黄贮可能会影响梅花鹿的体重增长㊂因此,玉米秸黄贮作为粗饲料在梅花鹿上的应用还需进一步延长试验时间以获得更加详实的试验数据㊂3.2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㊀㊀本试验中玉米秸青贮组血清GLU含量显著高于玉米秸黄贮组㊂黄健等[16]研究发现降低饲粮粗蛋白质水平会显著降低梅花鹿血清GLU含量㊂本试验中玉米秸青贮组粗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玉米秸黄贮组,饲粮粗蛋白质水平的提高可以减缓动物饥饿程度,血清GLU含量会随动物饥饿程度的增加而降低[17]㊂血清LDH活性则呈现出与GLU含量相反的趋势,原因可能是LDH是机体能量代谢中参与糖酵解的一种重要酶[18],玉米秸黄贮组血清LDH活性较高,因此玉米秸黄贮组糖酵解程度高于玉米秸青贮组,导致了玉米秸黄贮组血清GLU含量的下降㊂㊀㊀血清ALT和AST活性是反映肝脏功能的关键指标,当肝细胞因炎症㊁中毒等而受损时,ALT和AST会从肝脏细胞释放到血液中,引起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19]㊂本试验中玉米秸黄贮组血清AST㊁ALT活性均较玉米秸青贮组有所上升,但差异并不显著㊂目前尚无玉米秸黄贮作为粗饲料对动物肝脏功能影响的相关研究,对比其他梅花鹿相关血清数据[16,19-22],本试验中2组梅花鹿血清AST和ALT活性均低于其他研究,证明给生茸前期梅花鹿饲喂玉米秸黄贮虽然血清AST和ALT活性表现出上升的趋势,但对动物的肝脏健康并无负面影响㊂血液ALP是消化代谢的关键酶,其活性高低可用来反映动物机体的生长速度,提高血液中的ALP活性有利于提高畜禽的生长速度[23]㊂张勇等[24]研究表明血清ALT和AST活性与氨基酸平衡性呈负相关㊂在饲粮氨基酸失衡的条件下,会导致机体氨基酸合成与代谢增强,生长发育减慢,肝脏负担变重及肝细胞受损,进而引起血清ALT和AST活性升高,ALP活性降低㊂这与本试验表现出的趋势是相似的,说明玉米秸青贮粗蛋白质的氨基酸组成较玉米秸黄贮更加平衡㊂3.3㊀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生成和发酵类型的影响㊀㊀本试验中,生茸前期梅花鹿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浓度远低于其他试验中所测结果[25-27],其可能的原因:一是该阶段瘤胃微生物组成或丰度变化导致总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降低[28],这需要进一步对该阶段梅花鹿瘤胃微生物组成进行研究确定㊂二是生茸前期瘤胃能量周转代谢速率加快导致㊂瘤胃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是被动的,其吸收程度和速度依赖于瘤胃液与血液中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差[29]㊂生茸前期梅花鹿增重显著,机体对营养与能量的利用加快㊂瘤胃液pH同样影响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速度,在pH恒定的情况下,纤维水平也将影响挥发性脂肪酸的吸收速度[30]㊂三是瘤胃内容物外流速度加快导致㊂饲料的组成㊁加工方式都对瘤胃内容物的外流有显著影响[31]㊂结构性碳水化合物含量较高的饲粮会延长瘤胃外排时间[32],生茸前期梅花鹿饲粮精粗比与其他时期不同[14,16],精饲料比例较高,瘤胃排出速率高,减少了饲粮在瘤胃内的发酵时间,导致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降低[33]㊂本试验中,玉米秸黄贮的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含量高于玉米秸青贮,延长了瘤胃排空速度,提高了挥发性脂肪酸的生成,这与李艺[12]和孙龙生等[34]的结果是一致的㊂有研究发现乙酸的生成与饲粮的纤维水平呈正相关[35],这与本试验的结果也是一致的㊂乙酸生成的增多导致乙丙比上升㊂Blaxter等[36]研究发现,乙丙比与代谢能的利用呈负相关㊂熊本海等[37]研究也发现,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中乙酸比例增加会降低代谢能转化为体沉积能的效率,同时丙酸比例与血清中GLU的含量呈正相关,这与本试验中血清GLU含量所得结果也是相符的㊂本试验中,玉米秸黄贮组乙丙比较玉米秸青贮组有上升趋势,从挥发性脂肪酸对动物吸收利用影响上看,玉米秸黄贮可能会降低动物对代谢能的利用,长期使用可能会降低动物的生长性能,但在生茸前期内,玉米秸黄贮可以短期完全或以一定比例替代玉米秸青贮㊂在未来的研究中,需要延长试验时间观察玉米秸黄贮对梅花鹿生长性能的影响,同时对梅花鹿瘤胃微生物组成及瘤胃挥发性脂肪酸互作进行研究,为生茸前期总挥发性脂肪酸生成的降低进行更深入的研究㊂此外,还需对玉米秸黄贮对越冬期梅花鹿生长性能等的影响展22237期司华哲等: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和开研究,为玉米秸黄贮在梅花鹿上的推广应用积累更多的基础资料㊂4㊀结㊀论㊀㊀分别以玉米秸青贮㊁玉米秸黄贮作为粗饲料来源时,生茸前期梅花鹿的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及瘤胃发酵类型均无显著差异㊂因此,在东北地区可以加大玉米秸黄贮的制作,既可以提高秸秆资源的利用,又可以减轻农忙季节养殖户压力,同时解决梅花鹿饲养粗饲料缺乏问题㊂参考文献:[1]㊀LIZP,LIUHL,LIGY,etal.Moleculardiversityofrumenbacterialcommunitiesfromtannin⁃richandfi⁃ber⁃richforagefeddomesticSikadeer(Cervusnip⁃pon)inChina[J].BMCMicrobiology,2013,13:151.[2]㊀MUIRPD,SYKESAR.Effectofwinternutritiononantlerdevelopmentinreddeer(Cervuselaphus):afieldstudy[J].NewZealandJournalofAgriculturalResearch,1988,31(2):145-150.[3]㊀PARKJ,JEONB,KANGS,etal.Studyonthechan⁃gesinenzymeandinsulin⁃likegrowthfactor⁃1con⁃centrationsinbloodserumandgrowthcharacteristicsofvelvetantlerduringtheantlergrowthperiodinsikadeer(Cervusnippon)[J].Asian⁃AustralasianJournalofAnimalSciences,2015,28(9):1303-1308.[4]㊀冯仰廉.反刍动物营养学[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4:337.[5]㊀WEINBERGZG,CHENY.Effectsofstorageperiodonthecompositionofwholecropwheatandcornsila⁃ges[J].AnimalFeedScienceandTechnology,2013,185(3/4):196-200.[6]㊀NADEAUEMG,RUSSELLJR,BUXTONDR.In⁃take,digestibility,andcompositionoforchardgrassandalfalfasilagestreatedwithcellulase,inoculant,andformicacidfedtolambs[J].JournalofAnimalSci⁃ence,2000,78(11):2980-2989.[7]㊀王星凌,许其华,游伟,等.大豆秸和黄贮玉米秸对杂交肉牛育肥效果和效益的影响[J].饲料工业,2016,37(19):1-4.[8]㊀殷茂军,许立胜,马瑞,等.玉米秸秆黄贮及饲喂肉羊效果分析[J].畜牧兽医杂志,2016,35(1):71-73.[9]㊀曹俊伟,刘鹏,刘滨.青贮和黄贮玉米秸秆对奶牛饲喂效果影响的比较[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0,31(4):80,95.[10]㊀赵红波,赵新华,游伟,等.玉米青贮和黄贮对奶牛饲喂效果的研究[J].中国乳业,2009(9):76-77.[11]㊀沈美英.日粮内不同粗饲料品质对绵羊瘤胃发酵功能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呼和浩特:内蒙古农业大学,2006:28-46.[12]㊀李艺.不同比例的谷草与玉米秸秆黄贮日粮对肉牛育肥性能㊁瘤胃发酵及微生物菌群影响的研究[D].硕士学位论文.保定:河北农业大学,2018:31.[13]㊀HOFMANNRR.Evolutionarystepsofecophysiologi⁃caladaptationanddiversificationofruminants:acom⁃parativeviewoftheirdigestivesystem[J].Oecologia,1989,78(4):443-457.[14]㊀李忠宽,高秀华,张晓明,等.梅花鹿生茸能量㊁蛋白需要量及茸中干物质沉积规律的研究[J].特产研究,1996(3):21-23.[15]㊀LIZP,WRIGHTADG,LIUHL,etal.Responseoftherumenmicrobiotaofsikadeer(Cervusnippon)feddifferentconcentrationsoftanninrichplants[J].PLoSOne,2015,10(5):e0123481.[16]㊀黄健,鲍坤,张铁涛,等.过瘤胃蛋氨酸和赖氨酸对越冬期梅花鹿幼鹿生长性能㊁养分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5,46(6):974-980.[17]㊀李辉,刁其玉,张乃锋,等.不同蛋白水平对犊牛消化代谢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中国农业科学,2008,41(4):1219-1226.[18]㊀南韦肖,张海华,司华哲,等.过量维生素A对育成期雄性水貂生长性能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18,49(11):2425-2434.[19]㊀李仁德.低蛋白饲粮苏氨酸水平对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㊁营养物质消化利用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8:27-28.[20]㊀李仁德,张铁涛,崔学哲,等.低蛋白质饲粮中苏氨酸水平对越冬前期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8,30(8):3107-3115.[21]㊀黄健.低蛋白质日粮添加蛋氨酸和赖氨酸对梅花鹿幼鹿生长性能㊁消化代谢和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中国农业科学院,2015:14.[22]㊀刘松啸.添加赖氨酸㊁蛋氨酸对梅花鹿仔鹿生长性能的影响[D].硕士学位论文.北京:吉林农业大学,2017:20.[23]㊀王孝宇,杨严鸥,宛晓春,等.黄茶对草鱼幼鱼几种代谢酶活性的影响[J].长江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8,15(22):32-34.[24]㊀张勇,韩春晓,朱宇旌,等.饲粮中添加包被蛋氨酸对3223㊀动㊀物㊀营㊀养㊀学㊀报31卷肉鸡生长性能㊁血液生化指标和养分表观回肠消化率的影响[J].动物营养学报,2012,24(4):739-746.[25]㊀LIZP,WRIGHTAG,SIHZ,etal.Changesintherumenmicrobiomeandmetabolitesrevealtheeffectofhostgeneticsonhybridcrosses[J].EnvironmentalMi⁃crobiologyReports,2016,8(6):1016-1023.[26]㊀LIZP,WRIGHTADG,LIUHL,etal.Bacterialcommunitycompositionandfermentationpatternsintherumenofsikadeer(Cervusnippon)fedthreedif⁃ferentdiets[J].MicrobialEcology,2015,69(2):307-318.[27]㊀LIZP,ZHANGZG,XUC,etal.Bacteriaandmetha⁃nogensdifferalongthegastrointestinaltractofchineseroedeer(Capreoluspygargus)[J].PLoSOne,2014,9(12):e114513.[28]㊀MAOSY,ZHANGRY,WANGDS,etal.Thedi⁃versityofthefecalbacterialcommunityanditsrela⁃tionshipwiththeconcentrationofvolatilefattyacidsinthefecesduringsubacuterumenacidosisindairycows[J].BMCVeterinaryResearch,2012,8:237.[29]㊀MACLEODNA,CORRIGALLW,STIRTONRA,etal.Intragastricinfusionofnutrientsincattle[J].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1982,47(3):547-552.[30]㊀THORLACIUSSO,LODGEGA.Absorptionofsteam⁃volatilefattyacidsfromtherumenofthecowasinfluencedbydiet,buffers,andpH[J].CanadianJournalofAnimalScience,1973,53(2):279-288.[31]㊀DURICM,ZHAOGY,ORSKOVER,etal.Indirectmeasurementofsalivasecretioninsheepfeddietsofdifferentstructuresandtheeffectofsuchdietsonru⁃minalfluidkineticsandfermentationpattern[J].Ex⁃perimentalPhysiology,1994,79(5):823-830.[32]㊀HARRISONDG,BEEVERDE,THOMSONDJ,etal.Manipulationoffermentationintherumen[J].Jour⁃naloftheScienceofFoodandAgriculture,1976,27(7):617-620.[33]㊀赵广永,冯仰廉.用短期人工瘤胃发酵法研究饮水温度对反刍动物瘤胃发酵的影响[J].中国畜牧杂志,1996(5):8-10.[34]㊀孙龙生,栗文钰,赵国琦,等.TMR物理有效中性洗涤纤维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的影响[J].畜牧与兽医,2011,43(5):36-40.[35]㊀汤平丽.两种不同品质粗饲料的瘤胃降解特性及瘤胃发酵参数的比较[D].硕士学位论文.南京:南京农业大学,2015:6-7.[36]㊀BLAXTERKL,CLAPPERTONJL.Predictionoftheamountofmethaneproducedbyruminants[J].BritishJournalofNutrition,1965,19(4):511-522.[37]㊀熊本海,卢德勋,张子仪.瘤胃乙酸与丙酸摩尔比例的改变对瘤胃发酵及血液指标的影响[J].畜牧兽医学报,2002,33(6):537-542.42237期司华哲等:不同粗饲料对生茸前期梅花鹿生长性能㊁血清生化指标和 ∗Correspondingauthors:LIGuangyu,professor,E⁃mail:tcslgy@126.com;LIUHanlu,associateprofessor,E⁃mail:liuhanlu2003@163.com(责任编辑㊀菅景颖)EffectsofDifferentRoughagesonGrowthPerformance,SerumBiochemicalIndicesandRumenVolatileFattyAcidProductionofSikaDeerduringEarlyStageofAntlerGrowthPeriodSIHuazhe㊀ZHANGXinyu㊀NANWeixiao㊀WANGXiaoxu㊀CHENShuangshuang㊀JINChun ai㊀LIZhipeng㊀LIGuangyu∗㊀LIUHanlu∗(InstituteofSpecialAnimalandPlantSciences,ChineseAcademyofAgriculturalSciences,Changchun130112,China)Abstract:Theaimofthisstudywastoinvestigatetheeffectsofdifferentroughagesongrowthperformance,serumbiochemicalindicesandrumenvolatilefattyacidproductionofsikadeerduringearlystageofantlergrowthperiod.Sixteen2⁃sawing⁃ageandingoodphysicalconditionadultsikadeer(Cervusnippon)wereran⁃domlydividedinto2groupswith2replicatespergroupand4sikadeerperreplicate.Theexperimentalconcen⁃trateintwogroupswasthesame,andtheroughagewasdifferent:deeringroupⅠwerefedcornstalksilage,andthoseingroupⅡwasfedyellowcornstalksilage.Thefeedingperiodlastedfor45d.Theresultsshowedasfollows:1)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finalbodyweight,averagedailygain,averagedailyfeedintakeandfeed/gainbetweentwogroups(P>0.05).2)SerumglucosecontentingroupⅡwassignifi⁃cantlylowerthanthatingroupⅠ(P<0.05),but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otherserumbio⁃chemicalindicesbetweentwogroups(P>0.05).3)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eachvolatilefattyacidandtotalvolatilefattyacidconcentrationsandacetate/propionateinrumenfluidbetweentwogroups(P>0.05).Inconclusion,therea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ingrowthperformance,serumbiochemicalindicesandrumenfermentationtypebetweenyellowsilagecornstalksilageandcornstalksilageasroughageforsikadeerduringearlystageofantlergrowthperiod.[ChineseJournalofAnimalNutrition,2019,31(7):3218⁃3225]Keywords:sikadeer;earlystageofantlergrowthperiod;cornstalksilage;yellowcornstalksilage5223。

不同菌制剂对育成期梅花鹿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不同菌制剂对育成期梅花鹿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不同菌制剂对育成期梅花鹿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康伟;张骁勇;董斌;杨靖;鞠贵春;张爱武【期刊名称】《经济动物学报》【年(卷),期】2011(15)1【摘要】为了确定不同菌制剂对育成期梅花鹿采食量及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选择健康、年龄一致、体重相近雌性育成期梅花鹿36头,随机分成4组,每组9头,精饲料饲喂量相同,分别在秸秆饲料中添加白腐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和复合菌(白腐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按1∶1∶1复合)各0.25 g/kg秸秆.结果表明:在梅花鹿饲料中添加白腐菌、枯草芽孢杆菌、乳酸菌以及复合菌均能提高梅花鹿对秸秆饲料的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蛋白、粗纤维和粗脂肪的采食量和消化率,提高粗饲料的利用率(P<0.05),添加复合菌的效果优于单菌.【总页数】5页(P1-5)【作者】康伟;张骁勇;董斌;杨靖;鞠贵春;张爱武【作者单位】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沈阳鑫育隆饲料有限公司,沈阳,110144;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吉林农业大学中药材学院,长春,130118【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864.5【相关文献】1.不同料水比的湿拌料对育成期银狐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体重的影响 [J], 王卓;孙伟丽;钟伟;徐超;赵靖波;刘凤华;张婷;李光玉2.饲料调味剂对育成期蓝狐采食量、营养物质消化率、氮代谢及生长性能的影响[J], 孙伟丽;王卓;樊燕燕;刘峰;孙皓然;李光玉3.饲粮添加不同复合酶制剂对育成期水貂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氮代谢的影响 [J], 刘汇涛;杨颖;邢秀梅;张铁涛;吴学壮;杨福合4.不同铜源对育成期乌苏里貉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清生化指标的影响[J], 张新宇; 张海华; 刘晗璐; 钟伟; 司华哲; 韩菲菲; 蔡熙姮; 李光玉5.不同配比的饲料对动物育成期生长性能和营养物质消化率的影响 [J], 谢有栓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饲喂乳酸菌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饲喂乳酸菌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便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1.2 母猪繁殖性能及哺乳仔猪生长性能的测定 母猪繁殖性能:分别记录每头母猪的总产仔 数、活仔数、弱仔数( 初生重小于 0. 9 kg) 、初生个 体重和窝重。 弱仔率为弱仔数占活仔数的比例, 活仔率为活仔数占总产仔数的比例。 根据母猪的 产活仔数和乳房发育情况调整母猪带仔数,使母 猪实际带仔数为 10 头左右,记录每头母猪的实际
(1.山东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泰安 271018;2.山东宝来利来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泰安 271000; 3.山东银宝食品有限公司养猪场,肥城 271611)
摘 要: 本试验旨在研究饮水中添加乳酸菌对母猪和哺乳仔猪生长性能、血清生化指标及粪便 微生物数量的影响。 试验选择相同胎次、妊娠后期(81 ~ 85 d) 的母猪 40 头,随机分为 4 组,每组 10 头。 对照组及 3 个试验组母猪通过饮水每天每头分别饲喂 0、200、250 和 300 mL 乳酸菌液 ( 活菌浓度≥1×109 CFU / mL) ,试验期 80 d;对照组及 3 个试验组哺乳仔猪通过饮水每天每头分 别饲喂 0、5、10 和 15 mL 乳酸菌液,试验期 7 d。 结果表明:1) 与对照组相比,250 mL 乳酸菌液 可极显著提高母猪断奶体况评分( P<0.01) ,试验组母猪断奶后正常发情率和情期受胎率均为 100.00%。 2) 试验组仔猪断奶重、平均日增重、仔猪皮毛发育状况评分较对照组均极显著提高 ( P<0.01) ,其腹泻率均有降低趋势。 3) 与对照组相比,饲喂乳酸菌液显著增加母猪初乳免疫球 蛋白 G 含量( P<0.05) ,对乳蛋白、乳脂含量以及血清抗氧化指标也有提高趋势;300 mL乳酸菌 液使母猪粪便中大肠杆菌、沙门氏菌数量 显 著 减 少 ( P < 0. 05) ,而 乳 酸 菌 数 量 显 著 增 多 ( P < 0.05) 。 试验证明,饲喂乳酸菌能够改善猪肠道微生态和健康状况,提高母猪的繁殖性能和哺乳 仔猪的生长性能。 关键词: 母猪;哺乳仔猪;乳酸菌;生长性能;粪便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S82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7X(2014)11⁃3362⁃09

不同饲喂水平对东北梅花鹿消化代谢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不同饲喂水平对东北梅花鹿消化代谢及尿嘌呤衍生物排出量的影响
试验采用全收粪法,在试验期利用代谢粪盘收集粪样,连续收集 5 天,每天称重并作记 录,准确称取粪重 10%样品放入 65℃烘箱中烘干,然后把每只动物 5 天的粪样混合均匀, 研磨后,进行实验室分析。利用自制集尿壶收集尿液,采用全收尿法,连续收集 5 天,为防 止尿液腐败分解,向尿液中加入 100 毫升 20%(v/v)硫酸确保尿液的 pH<3。每天称尿液 重量并记录,准确移取 40 毫升尿液带回实验室放于-20℃冰箱中用于 PD 分析。采取部分饲 料样品,用于常规营养成分分析。 1.4 样品分析
平对尿氮和粪氮排出量无显著影响(P>0.05),而显著影响氮平衡(P<0.05),随饲喂量降低, 氮沉积逐渐减少,当饲喂量降到 D 组时,出现了氮的负平衡,表明氮的摄入量已不能满足
梅花鹿维持需要,动物需要动用内源氮来满足自身维持需要。
表 1 试验日粮组成及营养水平(风干样品)
Table 1 Ingredients of diet and nutrient levels(air-dry basis%)
2 结果
2.1 不同饲喂水平下,各种营养物质的采食量及其消化率 不同饲喂水平下,各种营养物质采食量及其表观消化率见表 2。随着日粮饲喂量的减少,
动物的体重和代谢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但呈降低趋势。干物质和氮采食量随饲喂量 的减少而逐渐降低。可消化干物质和可消化有机物质进食量均随饲喂量减少而呈降低趋势, 其中饲喂水平 B 与 C 间无显著差异(P>0.05),而其他饲喂水平间差异显著(P<0.05)。
干物质、有机物质、粗蛋白、中性洗涤纤维、酸性洗涤纤维及钙磷的表观消化率均随饲 喂量减少而呈降低趋势,其中干物质 (P=0.007)、有机物质 (P=0.006)、中性洗涤纤维 (P=0.005)在 A 和 B 与 C 和 D 间差异显著,而 A 与 B 间和 C 与 D 间差异不显著(P>0.05);

饲料中乳酸菌水平对红白锦鲤生长、免疫力、消化酶活性及体色的影响

饲料中乳酸菌水平对红白锦鲤生长、免疫力、消化酶活性及体色的影响

饲料中乳酸菌水平对红白锦鲤生长、免疫力、消化酶活性及体色的影响曲木;唐子鹏;运永光;刘艳;翟胜利【期刊名称】《生物化工》【年(卷),期】2022(8)1【摘要】本试验用乳酸菌添加量分别为0.00 cfu/g、0.05×10^(8)cfu/g、0.15×10^(8)cfu/g、0.45×10^(8)cfu/g、1.35×10^(8)cfu/g和4.05×10^(8)cfu/g的饲料饲喂红白锦鲤,探究饲料中乳酸菌添加水平对红白锦鲤的生长性能、免疫力、消化酶活性及体色的影响。

将900尾红白锦鲤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50尾鱼,养殖于18个规格为3 m×5 m×1 m的水泥池中。

结果发现:乳酸菌的添加量为0.05×10^(8)~0.15×10^(8)cfu/g时,红白锦鲤生长及免疫指标达到最佳;添加量为0.15×10^(8)cfu/g时,红白锦鲤组织及血清中脂肪酶、α-淀粉酶活性得到显著提升;添加量为0.05×10^(8)cfu/g时红白锦鲤红斑处ΔL*、Δb*值最高,添加量为0.45×10^(8)cfu/g时Δa*值最高,但与0.05×10^(8)cfu/g无显著差异。

综上所述,红白锦鲤饲料中乳酸菌最适添加量为0.05×10^(8)~0.15×10^(8)cfu/g。

【总页数】8页(P51-58)【作者】曲木;唐子鹏;运永光;刘艳;翟胜利【作者单位】天津市金水族水产养殖有限公司天津市水族动物功能性饲料企业重点实验室【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963.71【相关文献】1.饲料浮萍水平对大正三色锦鲤抗氧化能力、免疫力及消化酶活性的影响2.饲料中添加雨生红球藻对红白锦鲤生长、体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3.饲料中添加杜氏盐藻对红白锦鲤生长体色及抗氧化能力的影响4.饲料中添加红曲米对红白锦鲤幼鱼生长、体色及生化指标的影响5.饲料中添加红曲米对红白锦鲤幼鱼生长、体色及生化指标的影响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不同生物添加剂对于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消化率的影响

不同生物添加剂对于全株玉米青贮发酵品质及消化率的影响

关键词: 乳酸菌剂;盐 - 酶复合物;干物质回收率;干物质消化率;全株青贮玉米
中图分类号:S816.70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8-7033(2007)01-0053-03
制作青贮料时使用添加剂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获得 乳酸发酵占主导地位的环境,以便更好地贮存青贮料。 接种剂可以促进发酵,提高乳酸浓度、迅速降低青贮料 的 pH 值,降低乙酸产量和丁酸生成量[1]。片球菌是作 物附生微生物区系的主要组成成分。在青贮发酵过程 中,它们与其他产乳酸菌一起生长,对于青贮的发酵品 质可能会有影响。乳酸片球菌处理提高青贮料饲干物 质消化率已见报道[2]。
所用的玉米原料可溶性碳水化合物(WSC)含量较高发
酵底物较充足;另一方面表明原料表面附着的乳酸菌
数量充足。因此,添加乳酸菌剂和盐- 酶对全株青贮玉
米化学组分和发酵品质的作用并不显著。另外,由于在
实验室条件下青贮装置的密封性较好,这也是获得优
质青贮饲料的原因之一。
2.3 不同处理青贮料的干物质回收率及活体外 24 h
注:同行数据肩标不同字母表示差异显著(P < 0.05)。下表同
2.2 添加剂处理对于青贮料发酵参数的影响 如表 2
所示,对照组、乳酸菌剂和盐- 酶处理组青贮饲料的 pH
值之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 > 0.05)。与对照组相比,乳
酸菌剂和盐- 酶复合物对 NH3- N 的浓度没有显著影响 (P > 0.05)。处理组的乙酸生成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 <
物(商品名 SILO G U A R D Ⅱ)处理组。将粉碎的青贮物料装入 1 L 玻璃瓶压实,密度为 1.2 kg/L 左右,室温下青贮 80 d。
结果表明:2 种添加剂处理都显著地提高了青贮饲料的干物质含量(P < 0.05);添加剂对其他化学组分均无显著影响

不同饲喂方式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不同饲喂方式对梅花鹿生长性能、营养物质消化率及血液生化指标的影响
组( P< 0 . 0 5 ) ; B组 、 C组 梅花鹿的血糖 含量及血清尿素氮含量 显著低 于 A组 ( P< 0 . 0 5 ) 。T MR饲 喂方式能 够提高梅 花鹿 日增
重, 改善瘤 胃发酵 , 提高 日粮营养物质利用率 , 是梅花鹿养殖中值得推广 的饲喂方式 。
关键 词 : 饲喂方式 ; 生长性能 ; 消化率 ; 生化指标 ; 梅 花鹿 中图分类号 : ¥ 8 6 5 . 4 2 4 文献标识码 : A
Ab s t r a c t : s e x p e r i me n t w a s c o n d u c t e d t o s t u a y t h e e f e c t s o f d i f e r e n t f e e d i n g mo d e l s o n p r o d u c t i o n er p f o r ma n c e . n u t r i e n t ig d e s t i b i l i t y a n d
c t a e s er p g r o u p . D er i n G r o u p A, G o r u p B a n d G r o u p C w e r e ed f b y h t e p a t t e r n s o f o r u hn g ge b e f o r e c o n c e n t r a t e , c o n c e n t r a t e b e f o r e o r u g h a g e a n dt o t a l m i x d e r a i t o n ( T MR ) ie d t , r e s p e c i t v 由. T h e r e s u l t s h o w dt e h a t i f n a l b o d yw e i g h t o f d e e r i nG r o u p Cw a s s i g n i i f c nt a l y h i he g r t h a nt ha t o f

乳酸菌微生物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与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与效果

乳酸菌微生物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与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与效果

乳酸菌微生物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与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与效果随着畜禽养殖业的迅猛发展,人们对于动物饲料添加剂的需求也日益增加。

而乳酸菌微生物作为一种常见的添加剂,其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与效果备受关注。

本文将介绍乳酸菌微生物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与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以及相关的效果。

一、乳酸菌微生物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中的应用乳酸菌微生物作为一种益生菌,在动物饲料添加剂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首先,乳酸菌微生物可以促进动物的消化和吸收,提高饲料的利用率。

其次,乳酸菌微生物还可以改善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动物患病率。

此外,乳酸菌微生物还具有抗菌和抗病毒的作用,可以有效减少动物因细菌和病毒感染而引起的疾病。

二、乳酸菌微生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乳酸菌微生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效果显著。

首先,它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

乳酸菌微生物可以改善动物的肠道环境,促进食物的消化吸收,从而提高动物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增加量。

其次,乳酸菌微生物在畜禽饲养过程中可以减少饲料的浪费,降低饲养成本。

通过调节肠道菌群,乳酸菌微生物可以增强饲料对动物的营养价值,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失,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

此外,乳酸菌微生物还可以减少动物因疾病而导致的损失,提高养殖的经济效益。

三、乳酸菌微生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安全性乳酸菌微生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是相对安全的。

乳酸菌微生物属于自然界广泛存在的微生物,它们与动物和人类有着共生关系。

乳酸菌微生物具有较强的抗菌和抗病毒能力,可以有效阻断病原菌的侵入和生长,从而保护动物的健康。

此外,乳酸菌微生物还可以排出人体内的有害物质,促进肠道的排毒功能,进一步增强免疫力。

因此,乳酸菌微生物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是可持续且安全的。

综上所述,乳酸菌微生物作为一种常见的动物饲料添加剂,在畜禽养殖中的应用与效果是显著的。

乳酸菌微生物可以提高饲料的利用率,改善动物的肠道菌群结构,增强动物的免疫力,降低动物患病率。

乳酸菌微生物还可以提高畜禽的生产性能,降低饲养成本,减少动物因疾病而导致的损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休 牧 舍饲 条 件 下不 同营 养水 平 对泌 乳 期 阿 尔 巴斯 白绒 山羊 不 同酸度 的乳酸 菌饲料 添加 剂对 6 月龄梅 花鹿 消 化率及 小肠 与羔羊 体重 变化 的影 响/ 牛峰 ( 内 蒙古农 业大 学动 物科 学 学 微生物氮流量的影响/ 张晓勇 ( 山东环 山集团 ,山东烟 台 院 ,内蒙古 呼 和 浩特0 1 0 0 1 8 ) ,闰 素梅 ,孙 振华 … / / 饲料 2 6 4 0 0 6 )/ / 饲料 工业 . - 2 0 1 2 ,3 3( 1 7 ). - 4 8 - 5 2 试 验通 过 研 究不 同酸 度 的 乳 酸菌 添 加 剂 对6 月 龄 梅 花鹿 的采 工业. - 2 0 1 2 ,3 3( 1 7 ). - 4 5 - 4 7

西林 、氟 喹诺 酮类 、头孢 菌素 、四环 素 、庆 大 霉素 和增 效 磺胺 类 病 猪精 神 沉郁 ,食 欲减 退 或废 绝 ,发 烧 达4 l ℃以上 ,皮肤 发 药物 敏感 ,但对 红 霉 素 、氨基 甙 类 、壮 观霉 素 和林 可霉 素 有耐 药 红 ,呼吸 困难 ,呈腹 式 呼 吸 ,鼻孔 流 灰 白色 分 泌物 ,耳 梢 发紫 , 性 。 预 防措 施 :① 将 猪 舍 内所 有 病猪 隔离 ,淘 汰
胸膜 炎 、腹 膜 炎 、脑 膜炎 、心包 炎 、关 节 炎 等多 发性 炎 症 ,
素2 0 0 O 饲 料 ,连 喂7 d ,停 3 d ,再 加喂 3 d 。或 者任 选泰 妙菌 素 5 0 —1 0 0 m k g ,氟 甲砜 霉 素 5 0 ~1 0 0 m k g ,利高 霉 素4 4—1 0 0 0
探 索休 牧 舍饲 条 件下 不 同 营养 水平 对 泌乳 期 阿 尔 巴斯 白绒 山 食 量 、氮平 衡 、消化 率 以及 小 肠 微 生 物 氮 流 量 的 影 响 ,确 定 乳 羊和羔羊体重变化 的影响,为绒山羊的科学补饲提供理论基础 。 酸 菌 添 加剂 在梅 花鹿 饲 喂 中 的适 宜 酸 度 。结 果 表 明 :添 加 不 同
中国畜牧 兽医文摘
2 0 1 3 年
2 9 卷
第6 期
I 缶 床 兽 医
副猪嗜血杆 菌病 的诊 治
王 世 英
( 吉林省敦化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吉林敦化 1 3 3 7 0 0 )
本 病 单 独 感 染 临 床 很 少 见 到 ,更 多 的是 继 发 感 染 和 混 合感 药 物很 快 得 到控 制 。但是 副猪 嗜血 杆 菌应 用抗 链球 菌 的 药物 并 没 染 。其主 要危 害2 周龄 ~ 4 月 龄 的育肥 猪 ,刚断 奶 的仔猪 和2 月龄 的 有 效果 。 保 育 猪感 染 最严 重 。特 别 是猪 瘟 、伪 狂 犬 、蓝 耳病 疫 苗 免疫 失败 4 防治措施 的猪 场发 病 率更 高 。感 染 圆环 病 毒 的猪 群 ,副 猪 嗜血 杆 菌 的发生 旦 确 诊 ,必 须 应 用 大 剂 量 的抗 菌 素 进 行 治 疗 ,并 且 应 当 率 可达 到8 0 %以上 。 对 整个 猪群 或 同群 猪 进行 药 物预 防 ;大 多数 猪 副嗜 血 杆菌 对氨 苄
3 鉴别诊 断
消毒 ,减少各种应激 ,尤其要做好猪瘟 、伪狂犬病 、蓝耳病等预 本 病 主要 跟胸 膜 肺炎 和 链球 菌 病 鉴别 ,胸 膜 肺 炎 主要 侵 害生 防 免疫 工 作 。⑤ 免 疫 :预 防可 用 灭 活 苗免 疫 母 猪 ,初免 猪 产 前
长 育肥 猪 ,没 有 关节 肿 大 和腿 水肿 的症状 ,纤 维素 性病 变 只局 限 4 O d 一免 ,产前2 0 d 二免。在经免猪产前3 0 d 免疫 1 次即可。受本病
于胸腔。而副猪嗜血杆菌是多发性纤维素渗出性炎症 ,会引起心 严重 威 胁 的猪场 ,小猪 也要 进 行 免疫 ,从 l 0— 6 0日龄 的猪 都要 注 包炎 、胸膜炎 、腹膜炎、关节炎等 。链球菌感染后应用抗链球菌 射 ,1 m F 次 ,最 好 一免后 过 1 5 d 再 重复 注射 1 次。

量 积 水 ,以致 打开 胸 腔时 ,积 水外 溢 胸 腔 ;心 脏包 裹 一层 厚 厚 的 吃 料者 按 以上方 法处 理 ,不吃 料 或食 欲 差 者 ,可 改 于水 中 ̄ 1 7 o % 绒 毛样 被 膜 ,心 脏 与胸 腔 壁粘 连 ,肺 萎 缩 ;全 身淋 巴结肿 大 ,尤 阿莫西林2 0 0 g /t 水 ,并肌注沙星类药物或3 0 %氟苯尼考注射液 以腹股 沟淋 巴为 甚 。 3 . 5 ~7 . 0 m l / 1 0 k g 体 重 。④ 消 除各 种 诱 因 ,改善 饲 养管 理 与环 境
并有纤维素性或浆液性渗 出。腹腔积满淡红色浑浊腹水 ,豆腐渣 m k g ,泰乐 菌 素 、磺胺 二 甲嘧啶 各 1 0 0 mg , k g ,林 可霉 素2 0 0 m 样淡黄白色的纤维素性渗出物 附着于肠黏膜和肝脾表面 ;胸腔大 环丙 沙星 1 5 0 m g / k g 等1 ~ 2 种药 物拌 料 。③ 对 隔离 的病猪 ,能
1 临床 症 状
眼 睑水 肿 ,行 走缓 慢 或 不愿 站 立 ,腕关 节 、跗关 节 肿大 ,膘 情 良 僵猪 或严 重 病猪 ;将猪 舍 冲洗 干 净 ,严格 消 毒 ,改 善猪 舍 通风 条 好的猪只发病多见急性感染 ,濒死前多出现 四肢划水等神经症 件,疏散猪群 ,减少饲养密度,严禁混养 。② 全群投药 :7 0 %水 状。 溶性阿莫西林4 0 0 g ^ 饲料 ,5 %氟苯尼考粉1 0 0 0 饲料 ,5 %金霉
根据年龄 、体重 、产单双胎情况相似的原则 ,将2 0 4 只哺乳期 的 酸度 的乳酸菌可明显提高梅花鹿对 D M、O M、C F 、C P 以及氮采 P < O . 0 5),其 中 以未 调酸 的乳 酸菌 组各 种 营养 成 分采 食 量 阿 尔 巴斯 白绒 山 羊 随机 分 为 3 组 ,在 舍 饲条 件 下 ,研 究 日粮 不 同 食 量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