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丁美洲音乐
《拉丁美洲音乐》课件

古巴爵士钢琴家和作曲家,他的音乐展示了 深厚的古巴文化传统和创造力。
布埃纳·维斯波西
古巴著名歌手和作曲家,他的音乐承载着古 巴人民的情感和渴望。
塞利娜·克鲁兹
古巴著名歌手,以其独特的嗓音和情感诠释 古巴音乐的魅力。
巴西音乐及其特色
巴萨诺瓦
巴西著名音乐风格,缓慢而优 雅,将传统巴西乐器与爵士乐 元素相结合。
桑巴舞
里约狂欢节
巴西最具代表性的舞蹈之一, 融合了非洲和巴西的音乐元素。
巴西著名的文化盛事,以巴西 音乐、舞蹈和狂欢为特色。
阿根廷音乐与探戈
阿根廷音乐以探戈舞蹈为主要特色,充满激情和忧郁,以其独特的节奏和旋 律表达爱情、生活和阿根廷人民的情感。
《拉丁美洲音乐》PPT课 件
探索拉丁美洲充满活力的音乐世界,从丰富的历史和多元文化到地区间风格 的独特差异,带您领略令人陶醉的音乐宇宙。
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
拉丁美洲音乐是自带热情和魅力的音乐形式,融合了欧洲、非洲和原住民的元素,以其丰富的节奏和华 丽的旋律而闻名世界。
历史背景与文化特点
拉丁美洲音乐源远流长,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与文化,反映了殖民地时代和奴 隶贸易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多样化且独特的音乐特色。
地区和风格的区分
每个拉丁美洲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音乐风格,如塞尔维亚音乐、古巴音乐和巴西音乐,每个风格都展现 着独具魅力的音乐元素。
塞尔维亚音乐的起源和发展
塞尔维亚音乐深受巴尔干地区的影响,将民俗音乐与现代元素相融合,创造 出富有激情和感人的音乐作品。
古巴音乐及其代表人物
曼努埃尔·卡雷拉
古巴著名作曲家和音乐家,他为古巴音乐带 来了全新的风格和创新。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
2.了解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3.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风格特点和乐器演奏技巧。
4.培养学生对于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欣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2.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3.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演奏技巧4.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三、教学过程1.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和发展历程,介绍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2.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种类和风格,如萨尔萨、探戈、巴西音乐等。
播放不同种类的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体验不同的音乐风格。
3.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演奏技巧介绍拉丁美洲音乐中常见的乐器和演奏技巧,如古巴鼓、马拉卡斯、阿根廷手风琴等。
带领学生模仿演奏这些乐器,体验拉丁美洲音乐的独特之处。
4.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选择几首经典的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欣赏并分析这些音乐的特点。
可以从节奏感、旋律特点和舞蹈性等方面进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魅力。
四、教学方法1.讲述法:使用多媒体资料和图片,以讲述的形式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概述和发展历程。
2.示范法:通过演奏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向学生展示乐器演奏技巧和音乐风格。
3.情感法: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引导学生产生对音乐的情感和兴趣。
五、教学评价1.观察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参与程度。
2.听取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和分析意见。
3.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水平,进行针对性的评价和指导。
六、教学资源1.多媒体资料:音乐欣赏和示范演奏的视频、图片等。
2.乐器:古巴鼓、马拉卡斯、阿根廷手风琴等。
七、教学延伸1.组织学生形成小乐队,进行拉丁美洲音乐的合奏演奏。
2.带领学生学习一首经典的拉丁美洲舞蹈,如探戈、桑巴等。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

新课标高一人音版《音乐鉴赏》第六单元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提高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欣赏能力。
3.培养学生对跨文化音乐的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4.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拉丁美洲音乐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2.拉丁美洲音乐中的乐器和韵律。
3.常见的拉丁美洲音乐类型和舞蹈。
4.拉丁美洲音乐在世界音乐中的地位和影响。
三、教学过程1. 自主学习教师为学生提供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材料,让学生自主阅读和了解。
同时,鼓励学生在自己感兴趣的方面进行深入研究。
2. 分析音乐特点教师为学生播放多个不同类型的拉丁美洲音乐,让学生分析其中的音乐特点、韵律和乐器使用。
让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3. 学习拉丁美洲舞蹈教师为学生展示不同类型的拉丁美洲舞蹈,让学生尝试学习其中的简单舞步和动作,并结合音乐进行实践。
4. 团体表演学生分组进行小型组合创作,学生可以根据自身的兴趣选择喜欢的类型和风格,将舞蹈和音乐进行组合,完成小型表演。
5. 回顾让学生展示他们的表演,并分析其中的亮点和不足。
同时,让学生拉丁美洲音乐和文化的特点,以及他们在此次活动中的收获和体会。
四、教学评估教师根据学生的表现和自主学习成果,对学生进行评分。
同时,让学生对自身在活动中的表现进行自我评估。
五、教学资源1.有关拉丁美洲音乐的书籍、资料和音乐CD。
2.舞蹈教学视频和音乐合辑。
3.班级舞台和音响设备。
六、教学反思通过这次活动,学生能够了解并欣赏跨文化音乐,增强了学生的文化包容性和理解能力。
同时,学生在小组创作中能够独立思考和进行问题分析,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批判性思维。
通过学生的反馈和评估,教师也能够对活动的设置和教学方法进行改进和完善。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和风格,包括节奏、旋律、和声等方面。
2. 通过欣赏和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提高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审美水平。
3. 培养学生对不同文化背景下音乐的理解和尊重,拓宽音乐视野。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概述: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2. 拉丁美洲音乐形式: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3. 拉丁美洲著名作曲家及作品:介绍阿瓜多、皮亚佐拉等作曲家及其代表作品。
4. 拉丁美洲乐器:讲解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5. 拉丁美洲音乐欣赏:欣赏《巴西之风》、《探戈的历史》等经典音乐作品。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特点、形式、著名作曲家及作品等。
2. 示范法:教师演奏或播放拉丁美洲音乐作品,让学生感受音乐风格和节奏特点。
3. 分析法:引导学生分析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旋律、和声、节奏等方面的特点。
4. 实践法:让学生尝试演奏拉丁美洲乐器,或进行拉丁舞蹈练习。
四、教学准备:1. 教材: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相关的教材、乐谱、音响资料等。
2. 乐器:准备拉丁美洲特有的乐器,如吉他、班多铃、康加鼓等。
3. 音响设备:确保音响设备正常运行,以便播放音乐作品。
五、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讨论等。
2. 音乐欣赏能力:通过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作品的欣赏和分析,评价其音乐欣赏能力。
3. 实践操作能力:观察学生在演奏拉丁美洲乐器、进行拉丁舞蹈练习等方面的表现。
4. 学习兴趣:关注学生对拉丁美洲音乐的兴趣和热情,鼓励其在课后进行相关音乐的学习和欣赏。
六、教学安排:1. 课时:本单元共需10课时,每课时45分钟。
2. 课程安排:第1-2课时: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
第3-4课时:探讨桑巴、恰恰、伦巴等拉丁舞蹈音乐的形式和节奏特点。
第6单元第13节拉丁美洲音乐教案-高中音乐人音版必修音乐鉴赏 (3)

拉丁美洲音乐
1、上课礼节
2、情境设计:今天,我们所要上的内容是第十三节—拉丁美洲音乐,说起拉丁美洲让我想到拉丁美洲的(排箫、盖那笛、恰朗戈)等乐器以及拉丁美洲的舞蹈(如:恰恰、拉丁、探戈、桑巴等)。
问题1:不知道有哪位同学会跳(恰恰、拉丁、探戈、桑巴等)这些舞蹈的上来展示一段?(学生才艺展示)
3、教学导入:①介绍拉丁美洲的名字由来;
②介绍拉丁美洲的音乐特点;
4、欣赏《告别》
①介绍《告别》:这首曲子是安第斯高原印第安人的民间乐曲,是使用流行于安第斯高原的民间乐器—排箫、盖那笛和恰朗戈等演奏。
②乐曲为G大调,四四拍的节奏型,采用的是五声音阶。
③旧课回忆:什么是五声音阶?(五声音阶为五声民族调式—宫、商、角、徵、羽—1、2、3、5、6)
④乐曲的形式:引子—前奏—主旋律—间奏。
5、欣赏《美丽的小天使》
①介绍《美丽的小天使》:这是一首具有浓郁的拉美民间音乐风格的歌曲,是一种极具墨西哥民族个性的、被称为“松”的歌舞曲。
主要
2。
拉丁美洲音乐

马林巴琴
布隆迪圣鼓
第十三节 • 拉丁美洲音乐文化
• Latin American music culture
猜一猜
拉丁美洲:拉丁美洲是 指美国以南的美洲地区, 包括墨西哥、中美洲、 加勒比海和南美洲。 拉丁美洲音乐:大致分 为印第安人音乐、拉丁 美洲民间音乐和跟黑人 音乐类似的非洲类型的 美洲音乐。
小知识: 《 美丽的小天使 》
是一首具有浓郁拉丁 美洲民间音乐风格的 歌曲。表现了男女青 年之间的爱情,旋律 缠绵、美妙、动人。
拉丁美洲舞曲——探 戈(Tango)
华 丽 的 舞 步与旋
律 的 结 合
探戈 是阿根廷的一种
城市舞蹈,实际上它是集 音乐、歌唱、诗词和舞蹈 于一体的综合艺术。
欣赏舞蹈 :《小伙伴》
美丽的拉丁美洲
古老的拉丁美洲
朴实的印第安人、神圣的印第安图腾
欣赏音乐:《 告别 》
作品分析:
《 告别 》是一首印第安人
的民间乐曲,这是一首典型的器乐 合奏曲。
问: 这首器乐合奏曲在演奏过程
中使用了几种乐器?歌曲的情绪
怎样?
拉丁美洲的特色乐器
排箫
盖那笛
恰朗戈
中国排箫
中国竹笛
吉他
欣赏民歌
《美丽的小天使》
谈一谈:
听完歌曲带给大家的感受?
小知识:
《小伙伴》是阿根廷最著 名的探戈舞曲。
拉丁美洲音乐的特点
1.融合了非洲、欧洲以及印第安等民间 音乐。 2.节奏强烈, 旋律优美,热情洋溢有活 力。 3.歌舞音乐是拉丁美洲的灵魂。表演形
式是以载歌载舞形式进行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拉丁美洲音乐特征及文化因素

拉丁美洲音乐特征及文化因素一、音乐特征1.强烈的节奏感:拉丁美洲音乐以其强烈的节奏感而闻名,通常使用较快的节奏和复杂的打击乐器来创造出热情洋溢的音乐氛围。
2.多样的舞曲风格:拉丁美洲音乐包括了多种舞曲风格,如萨尔萨、探戈、雷鬼、巴萨诺瓦、莱得、桑巴等。
每种舞曲风格都有其自己独特的舞步和舞蹈风格,让人们能够快乐地跳舞。
3.热情奔放的情感表达:拉丁美洲音乐通常表达出热情奔放的情感,歌曲中的歌词和旋律传递出强烈的欢乐和激情。
这种音乐风格也反映了拉丁美洲人民的热情和乐观的生活态度。
4.丰富的乐器使用:拉丁美洲音乐中使用了多种特色乐器,如马林巴琴、津巴拉琴、口琴、手鼓、钢琴、吉他等。
这些乐器的运用丰富了音乐表达的方式,为音乐增添了独特的色彩。
5.多元文化的融合:拉丁美洲音乐融合了多种文化和音乐风格,包括欧洲音乐、非洲音乐、印第安音乐等。
这种多元文化的融合使得拉丁美洲音乐具有了丰富多样的特点,并成为了该地区文化的一部分。
二、文化因素1.移民历史: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与移民历史密不可分。
在殖民时期,欧洲人和非洲人的大量移民带来了各种不同的音乐风格和乐器,进一步丰富了拉丁美洲音乐。
2.社交舞文化:拉丁美洲社交舞文化对音乐的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舞蹈在拉丁美洲社会中被视为一种重要的交际方式,因此舞曲在音乐中占据了重要地位。
人们通过跳舞来表达情感和交流感情。
3.宗教信仰:拉丁美洲的宗教信仰对音乐产生了重要影响。
天主教和非洲传统宗教在拉丁美洲有着广泛的信仰,而宗教仪式和庆祝活动中经常使用音乐表达信仰和敬神之情。
4.社会政治因素:拉丁美洲历史上的社会政治因素也影响了音乐的发展。
例如,在古巴,革命和社会主义运动对音乐的创作和演奏有着深远的影响,塑造了拉丁爵士乐等代表性的音乐流派。
5.文化认同与表达:拉丁美洲音乐是人们寻求文化认同和表达自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音乐不仅是娱乐的手段,还是民族认同和自我表达的重要媒介。
通过音乐,人们能够表达对祖国、家庭和文化的热爱。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

《拉丁美洲》音乐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2. 通过学习拉丁美洲音乐,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和跨文化交际意识。
3. 引导学生参与音乐实践,提高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概述2. 拉丁美洲音乐的节奏特点3. 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介绍4. 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欣赏5. 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形式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2. 演示法:展示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舞蹈。
3. 实践法: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
4. 欣赏法: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
四、教学准备:1.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音响设备。
2.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教材和参考资料。
3. 准备拉丁美洲音乐的舞蹈动作示范。
五、教学过程:1. 导入:简要介绍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和特点,激发学生的兴趣。
2. 讲解:详细讲解拉丁美洲音乐的历史、特点和文化背景。
3. 演示:展示拉丁美洲音乐的乐器和舞蹈。
4. 实践:引导学生参与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
5. 欣赏:欣赏拉丁美洲音乐的代表作品。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和难点。
7. 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和作业,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积极参与程度,包括提问、回答问题和音乐实践活动。
2. 学生表现:评估学生在音乐演奏和舞蹈实践中的表现,包括节奏感、协调性和团队协作能力。
3.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作业的质量,包括练习和作业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拉丁美洲音乐音乐会或演出,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和欣赏拉丁美洲音乐。
2. 邀请拉丁美洲音乐专家进行讲座或示范,增加学生的专业知识和技能。
3. 开展拉丁美洲音乐比赛或比赛,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队精神。
八、教学资源:1. 教材:使用《拉丁美洲音乐》教材,提供系统的学习内容和练习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拉丁美洲人:
拉丁美洲总人口到上世纪末已超过5亿,半数以上的 主要人种有以下四种:
1、梅斯蒂索人(mestizos),印第安人和欧洲人的 混血。
2、穆拉托人(mulattos),黑人和欧洲人的混血。
3、桑博人(zambos),黑人和印第安人的混血。
4、克里奥约人(criollos),本地诞生白人后代。
环加勒比地区,酋邦。高:中部美洲及安第斯山,国家。) 3、中美洲文明 奥尔梅克文化(前1500年)该文化的主要遗址有拉本塔、圣罗伦佐和特
雷斯萨波特斯等处。拉本塔为中美洲最早的宗教中心,当时已形成较 大市镇,有宏伟的金字塔式台庙、巨大的仪式性广场、玉石雕刻和最 早的美洲文字,表明此时的奥尔梅克人已脱离原始社会建立了美洲最 早的文明。奥尔梅克文化时期种植玉米、南瓜、豆类,创造了历法和 计数符号。石雕艺术较发达,最有代表性的是用天然球形巨石刻成的 头像,有的高2.3米 ,重达20吨。以翡翠碧玉雕刻的人像、美洲虎神 像和玉佩饰物等也很精美。该文化的传统为日后中美洲的古印第安文 化所继承。 古典时期(公元初—11世纪)多个文化中心的出现,灌溉农业、人口增 多、城市形成,建筑、制陶、纺织发展,创立了天文学、数学,庙宇 宏伟、战争加剧、社会分化、武士阶层兴起,形成强大国家,如墨西 哥中部的特奥蒂瓦坎和南部的蒙特阿尔万,尤卡坦和玛雅地区的城邦。 尤其蒙特阿尔万从公元前五世纪兴起一直延续到公元600年后才逐渐 衰落。 后古典时期(11世纪—16世纪)技术进步、艺术落后、贫富分化加剧、 战争频繁、武士阶层壮大、战神成为主神,盛行血腥的人祭。托尔特 克是重要代表,1168年由于祭司和武士集团和祭司集团的内讧,外族 乘机入侵图拉城被毁,继而阿兹特克帝国兴起。
4、安第斯文明
远古时期(前6000—前1800),卡拉尔遗址的金字 塔。
文明形成期(前1800—前5世纪),秘鲁北部的查 文文化,神权政治为特点的早期国家,奠定了安 第斯文明的根基。
区域发展期(前400—公元600),文化成就最高、 影响最大的国家—南部沿海的纳斯卡和北部沿海 的莫奇卡。(纳斯卡地画,莫奇卡金字塔)
拉丁美洲音乐文化
一、历史与文化背景
一、概况
哥伦布发现新大陆,结束了世界隔绝的时代。后被命名为 “美洲”,那里的人被误以为是印度人,所以被叫做 Indios,汉语译为印第安人。
如果你在拉丁美洲从南到北走一趟,从邻近南极到北美洲, 你会经历热带、温带、寒带,有高原、有湖泊、有草原、 有热带雨林。这里有世界上最大的高原巴西高原,南美西 部是最大的山脉安第斯山,它和北美的落基山脉一起构成 世界上最大的科迪罗拉山系,还有世界上最大的平原亚马 逊平原,多样的自然环境,伴随这里各种各样的人口构成, 你会更加体会到什么是拉丁美洲的多元文化。
萨波特克、 托尔特克、
玛雅
玛雅、
公元300-- 950—13世
950
纪
阿兹特克 帝国
14世纪—1521
古 形成期 代
秘 查文文化 鲁 前1800—前500
区域发展期
纳斯卡、 莫奇卡、 前400—公 元600
列国-帝国期
蒂瓦纳科、 瓦里、奇穆、 600--1500
印加帝国时 期
印加帝 国
15世纪1532
拉丁美洲的名称是十九世纪法国人创造的,主要因 这里的国家普遍使用拉丁语系的语言为官方语言。
文化上可分为两个阶段,即前殖民时期和殖民地时 期。前殖民时期是指十六世纪前几千年由印第安 人创造的文化。主要包括三大文化:印加文化、 阿兹特克文化和玛雅文化。十六世纪后,由于欧 洲的侵入,同时也带来了欧洲文化,主要是来自 伊比利亚半岛的西班牙、葡萄牙文化以及其后随 着黑人奴隶从非洲贩卖到美洲,也带来了非洲黑 人文化。使得拉丁美洲的音乐文化呈现出三种音 乐文化相混合的多元文化特征。
拉丁美洲指的是美国以南直到南美洲最南端的广大地区。面 积相当于两个欧洲,包括北美,中美洲,加勒比地区和南 美洲四个部分,共33个独立国家和13个欧美国家的海外 属地。四个地区分别为:
1、北美:墨西哥 2、中美洲:危地马拉、伯利兹、萨尔瓦多、洪都拉斯、尼
加拉瓜、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 3、南美洲:阿根廷 、 巴拉圭、 巴西、 玻利维亚、 委内
列国—帝国时期(7世纪—16世纪),主要国家有 瓦里、蒂瓦纳科、奇穆。安第斯文化中心由沿海 转到高原地区。蒂瓦纳科迁至喀喀湖区,建造了 大量巨石建筑,最有名的是太阳门。
古代美洲历史时期
古 前古典时期(形成期) 代
墨 玛雅、 奥尔梅克
西 前2000—公元300 哥
古典期
后古典期
特奥蒂瓦坎、 米斯特克、
瑞拉、智利、 乌拉圭、苏里南、秘鲁、哥伦比亚、厄瓜 多尔、圭亚那、法属圭亚那
4、加勒比地区:巴哈马群岛、特克斯和凯科斯群岛 、加
勒比海群岛 维京群岛(部分美属,部分英属)、 安圭拉 (英属)、 安提瓜和巴布达 、阿鲁巴(荷属)、巴巴多 斯、 博奈尔岛(荷属)、库拉索岛(荷属)、多米尼克、 格林纳达、瓜德罗普(法属)、伊斯帕尼(上有海地和多 米尼加两个国家)、玛格丽塔岛(属委内瑞拉)、牙买加、 开曼群岛(英属)、古巴、马提尼克(法属)、蒙特塞拉 特(英属)、荷属安的列斯、波多黎各(美属)、圣安德 列斯岛(属哥伦比亚)、圣基茨和尼维斯 、圣卢西亚、 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 特立尼达和多巴哥。
卡拉尔遗址查文ຫໍສະໝຸດ 化的的喀喀湖太阳门
二、玛雅文化
二、玛雅文化--再 现的失落文明 美洲三大文明中心中最富神秘色彩的文化,也是最悠久、最
辉煌的文化。分布于墨西哥、危地马拉、伯利兹、洪都拉 斯、萨尔瓦多等地。鼎盛时人口达一千万,前后延续3000 余年,并保持了文字记录。15世纪衰落,西班牙人将其彻 底摧毁,从此湮没在莽莽丛林中。19世纪后西方科学家的 探险科考、文字破译、考古发掘逐步拼接起这个古老文明 的碎片,使玛雅文明显现出来。一世纪开始出现城邦,三 世纪的蒂卡尔是最重要的城邦,历时800年,31代国王得 到认定。 文化成就:世界分上界和下界,地是平的分东南西北四个部 分,中央是一棵神树。信仰为万物有灵。建筑最令人瞩目, 每个城市中心都有广场、金字塔,周围有宫殿、庙宇、球 场、石碑、石柱和祭坛。建于292年的蒂卡尔有3000多建 筑200多石柱石碑,中心广场六座金字塔,最高的70米, 四面有阶梯,每面91级。历法和数学极为发达精确,0 . – 的20进位计数,可进行大数值计算。精确计算出一年为 365.242天比当今天文学家的结果仅差17秒。玛雅人还采 用“长纪年”历法,纪元起始时间为公元前3114年8月11 日。前400年已有文字,方块字由音符和意符两部分组成, 有丰富表现力,90%已被破译。大量书籍被西班牙人焚毁。 按现存创世书的说法人是神用玉米和水做成的。
拉丁美洲的混合文化混合得并不均匀。比如大量的 欧洲人后裔居住在阿根廷,而南美印第安人大多 居住在玻利维亚、秘鲁、厄瓜多尔,海地又几乎 都是非洲人的后裔。这种不均匀的分布又带来了 文化上相互间的差异性。
历史 一、古美洲文明的起源 1、印第安人的由来(埃及说、欧洲说、俄国说、本土说、亚洲说) 2、美洲文明的起源(三种文化类型:低:南部亚马逊丛林,部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