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科学史 8 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命科学名著

生命科学名著《生命科学名著》是一本介绍生命科学领域重要著作的书籍,本文将对其中几本经典名著进行介绍并总结其核心思想。
首先,我们先来介绍《细胞生物学》这本书。
该书是由美国科学家Alberts等人合著的,被誉为细胞生物学领域的“圣经”。
它详细介绍了细胞的结构、功能和生命活动等方面的知识。
阅读该书可以帮助我们深入了解细胞的基本单位、细胞器的功能以及细胞内各种生物化学反应的机制等。
这本书通过大量的实验数据和图表来支持其理论,使读者更容易理解和掌握细胞生物学的知识。
接下来是《遗传学导论》这本书。
由美国遗传学家Griffiths等人编写的该书系统介绍了遗传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遗传学的发展历程以及遗传信息在物种进化和生物多样性中的作用。
此外,该书还详细介绍了遗传变异、基因表达调控、遗传病等方面的知识,帮助读者建立起对遗传学的整体认识。
另外一本重要的名著是《进化的理论》。
该书是由英国生物学家Charles Darwin创作的,它提出了进化论的基本理论。
通过观察和研究物种的变异和适应性,达尔文提出了物种的演化是通过自然选择机制来推动的。
这个理论对于我们理解生物多样性和物种形成具有重要意义。
《进化的理论》通过丰富的实例和论证,使读者了解到进化是一个持续的过程,生物适应环境的能力决定了它们在进化中的生存和繁衍。
最后一本名著是《分子生物学》。
由美国科学家Watson等人合著的该书系统介绍了分子生物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
它探讨了DNA、RNA、蛋白质等分子的结构和功能,以及基因组学、蛋白质组学等前沿领域的研究进展。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到分子生物学在基础科学和生物医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以及分子生物学技术在基因工程、生物制药等领域的应用。
综上所述,《生命科学名著》是介绍生命科学领域重要著作的一本书籍。
通过阅读这些名著,我们可以深入了解细胞生物学、遗传学、进化论和分子生物学等领域的知识,培养科学思维和科学素养,为我们进一步探索生命科学的奥秘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生命科学中的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命科学中的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生命科学是关注生命本身及其现象的科学领域。
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是生命科学中的两个重要学科。
本文将从这两个领域出发,探讨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在生命科学中的地位和意义。
一、遗传学遗传学是研究遗传性状(如性状的传递与表达)及其在种群中的变化规律的一门科学。
遗传学在生物学中占据了重要地位,因为它对人类和其他物种的生存、发展和繁衍有着深刻的影响。
人类的基因组主要由DNA(脱氧核糖核酸)组成。
遗传学研究的重点在于如何解析DNA序列中的信息,从而了解基因功能及其变异。
遗传学家们发展了许多关于基因传递和表达的理论,如孟德尔定律、染色体理论、基因互作理论、表观遗传学等。
这些理论丰富了我们对生物世界的认识,在医学和农业上也有广泛的应用。
遗传学的发展历程记录了人类对自然界和自身的认识不断深入的历程。
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为遗传学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通过对基因表达的精确定量,人们可以深入挖掘细胞和分子水平的生物信息,为人们生命的准确诊断和疾病的早期预防提供了技术基础。
二、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是研究生命科学中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科学(如DNA复制、转录和翻译)。
它是为现代生物技术发展提供基础的学科。
分子生物学已成为现代生命科学中不可或缺的一个分支。
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是研究DNA、RNA、蛋白质等分子的生物学特性及其相互作用。
这包括从分子层面解释遗传信息如何编写、传递和表达,以及如何参与细胞的生长、分化和死亡等生命过程。
分子生物学的基础研究成果也为生物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技术支撑。
例如,通过分子克隆,人们可以将生物系统中的基因分离、繁殖并进行修改,而基因检测和基因治疗也通过分子生物学的技术手段获得了广泛的应用。
三、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交叉应用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两个学科在生命科学的研究中交叉应用,为我们深入了解生物界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例如:1. PCR技术聚合酶链反应(PCR)是分子生物学中最重要的技术之一,它可以将从DNA中检测到的微量DNA片段扩增到足够数量,以便进行进一步的分析。
分子生物学概述

分子生物学概述概念:分子生物学是从分子水平研究生命本质为目的的一门新兴边缘学科,它以核酸和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及其在遗传信息和细胞信息传递中的作用为研究对象,是当前生命科学中发展最快并正在与其它学科广泛交叉与渗透的重要前沿领域。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为人类认识生命现象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会,也为人类利用和改造生物创造了极为广阔的前景所谓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的本质主要是指对遗传、生殖、生长和发育等生命基本特征的分子机理的阐明,从而为利用和改造生物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新的手段。
这里的分子水平指的是那些携带遗传信息的核酸和在遗传信息传递及细胞内、细胞间通讯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的蛋白质等生物大分子。
这些生物大分子均具有较大的分子量,由简单的小分子核苷酸或氨基酸排列组合以蕴藏各种信息,并且具有复杂的空间结构以形成精确的相互作用系统,由此构成生物的多样化和生物个体精确的生长发育和代谢调节控制系统。
阐明这些复杂的结构及结构与功能的关系是分子生物学的主要任务。
发展历史:一、准备和酝酿阶段19世纪后期到20世纪50年代初,是现代分子生物学诞生的准备和酝酿阶段。
在这一阶段产生了两点对生命本质的认识上的重大突破:确定了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基础物质19世纪末Buchner兄弟证明酵母无细胞提取液能使糖发酵产生酒精,第一次提出酶(enzyme)的名称,酶是生物催化剂。
20世纪20-40年代提纯和结晶了一些酶(包括尿素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黄酶、细胞色素C、肌动蛋白等),证明酶的本质是蛋白质。
随后陆续发现生命的许多基本现象(物质代谢、能量代谢、消化、呼吸、运动等)都与酶和蛋白质相联系,可以用提纯的酶或蛋白质在体外实验中重复出来。
在此期间对蛋白质结构的认识也有较大的进步。
1902年EmilFisher证明蛋白质结构是多肽;40年代末,Sanger创立二硝基氟苯(DNFB)法、Edman发展异硫氰酸苯酯法分析肽链N端氨基酸;1953年Sanger 和Thompson完成了第一个多肽分子--胰岛素A链和B链的氨基全序列分析。
生命科学名著

生命科学名著以下是一些著名的生命科学名著:1.《进化论》(On the Origin of Species)- 查尔斯·达尔文(Charles Darwin)这是达尔文于1859年出版的著作,被视为进化生物学的里程碑。
他提出了自然选择理论,解释了物种的起源和多样性。
2.《细胞生物学》(The Cell: A Molecular Approach)- Geoffrey M. Cooper与Robert E. Hausman这是一本经典的细胞生物学教材,系统地介绍了细胞结构、功能和生物分子的组成。
3.《分子生物学的自然》(The Nature of the Gene)- 第·马斯林克(D. Peter Snustad)与迈克尔·J. 鞠曲(Michael J. Simmons)这本书深入介绍了基因组的结构和功能,以及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的原理。
4.《生物化学:分子机器与代谢通道》(Biochemistry: The Molecular Machinery of Life)- Roger L. Miesfeld与Megan M. McEvoy这是一本全面介绍生物化学的教材,涵盖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与功能,代谢途径和调节机制。
5.《逻辑生物学》(Logic of Life: A History of Heredity)- François Jacob这本书讲述了遗传学的历史发展,并探讨了基因表达和遗传信息在生物体内传递的原理。
6.《动物行为学原理》(Principles of Animal Behavior)- Lee C. Drickamer、Stephen H. Vessey和Elizabeth M. Jakob本书介绍了动物行为学的基本原理,从进化、神经生物学、生态学的角度解释动物种群、个体行为的机制。
7.《生物信息学导论》(Introduction to Bioinformatics)-Arthur M Lesk这本书介绍了生物信息学的基本理论和实践,包括序列分析、蛋白质结构预测、基因组学等方面。
生命科学史笔记

生命科学史笔记(总15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一个系统提出生物进化论的是拉马克界门纲目科属种从《红楼梦》中的动植物聊聊“通识教育”动植物种类:301种动物115种,分属55个科如:鹿科、鸭科、雉科、猫科植物186种,分属75个科如:蔷薇科、禾本科、伞形科、唇形科林黛玉绛珠草(即露珠草)柳叶菜科谷蓼属薛宝钗“蘅芜君,冷美人”蘅芜(即杜蘅)马兜铃科细辛属“合欢酒”合欢,豆科苯环的发现凯库乐梦中梦见了蛇,苯的结构是环状的,涉及到认知的心理问题,在大学读的是建筑系,但也是他长期研究的成果莫诺“白天的科学”“晚上的科学”科学美学、认知论爱因斯坦十分重视逻辑,整个世界是简单的、对称的、和谐的,四种相互作用可以用相同的方程式世界是无限多样的,但又是统一的,人类的知识本来就是一个整体勾勒生命科学史的基本线索一、生命科学的研究对象生命科学(生物学):既研究生命体的生命活动的现象、本质、规律,又研究生命之间、生命与环境之间的相互关系生命世界:多样性与一致性的辩证统一(动物150多万种,其中昆虫100多万种,植物50多万种)(知了昆虫一定是六个脚的,分为头部、胸部和尾部,本来是有1500多万种,要保卫生物多样性“保卫生物学”)(海洋中还有没有更多生命红海等原始环境中有没有原始生命地球之外还有没有生命康德认为存在的)生命系统:多层次、非线性、高度有序性、开放的、具有耗散结构(物理学理论,从无序到有序,熵值的提高)、远离平衡态的复杂系统层次结构:基本粒子→原子→分子→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种群→生物圈主流是分子生物学64个遗传密码子 DNA mRNA P 一个密码子由三个核苷酸构成,决定一个氨基酸DNA的核质存在问题童第周、牛满江运用文昌鱼1944年 DNA是遗传物质 Avery发现佳乐弗宇宙大爆炸学说找到了越来越多的事实验证如氦元素 28%生命科学)生物科学(医学、农学生物学动物学植物学矿物)博物学(植物、动物、的结构》《年沃森、克里克《物种起源》年达尔文《动物学哲学》年拉马克《自然系统》年林耐−−−−−−−−−→−−−−−−−−→−−−−−−−−−→−−−−−−−−→−DNA-1953--1859--1809--1735-/西方近代物种不变论的首创者是林耐系统提出生物进化理论的是法国的拉马克用进废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是第一个完全将生物进化建立在科学的基础上的——列宁达尔文发现不仅是物种选择,也有人工选择(狗的物种越来越丰富)第一次革命:达尔文第二次革命:1954年沃森克里克 DNA双螺旋结构孟德斯鸠:一个人如果发现自己身上的缺点,是一件愉悦的事情,不要把科学家看得非常纯洁二、生命科学的历史轮廓(一)医学和农业实践经验是生物学知识的源泉科学与经验不能划等号科学家与常人的不同之处:洞察力、好奇心、想象力、智慧和技巧他们都是提出问题的人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加重要”科学史是围绕英雄写的,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无名英雄“J·D·贝尔纳现象”——原式思想发动机《历史上的科学》、《科学的社会功能》(JD贝尔纳在微生物学中提出病毒是可结晶的蛋白,不是液体)(二)古代的生物学研究1.古希腊的生物学研究(1)古希腊自然哲学中对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问题的探讨“米利都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泰勒斯(万事万物的源头是水,生命是多样而又统一的)→阿那克西曼德→阿那克西米尼把眼光伸向自然恩培多克勒:“四元素说”——水、火、气、土肌肉——1土:1水:1气:1火骨头——1土:1水:2火神经——1土:2水:1火“爱”(吸引)与“恨”(排斥)→宇宙间最基本的矛盾爱的结合长久存在,产生恨则最终分解印度:人是由四种物质构成的水、火、风、地(2)亚里士多德的生物学研究研究了500多种生物,亲自解剖过50多种动物。
生命科学名著

生命科学名著?
答:以下是一些生命科学名著:
《分子生物学》:由美国分子生物学家Robert F. Weaver所著,该书以实验为基础,通过对实验的设计、结果进行分析而展开对分子生物学理论的讲述。
《生物化学》:由Lehninger、Nelson、Cox合著,该书对生物化学的基本理论进行了全面的阐述。
《基因》:由苏珊·温斯坦所著,该书对基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讲解,适合对遗传学感兴趣的读者。
《生命的起源》:由A·G·凯里所著,该书主要探讨了生命起源的问题。
《细胞信使:生命的意义和分子机器》:由J·E·罗斯所著,该书主要讲述了分子生物学与细胞信号传导的关系。
《基因时代》:由F·萨克斯所著,该书主要介绍了基因工程的发展及其影响。
此外,《生命的奥秘》、《人类简史》等书也对生命科学进行了不同角度的探讨和解析,读者可以根据自身兴趣选择阅读。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

生命科学发展大事记生命科学是研究生物学及相关学科的发展和应用的学科,它涉及到生物学、生物化学、生物物理学、生物工程等多个学科的交叉与融合。
以下是生命科学领域的一些重要发展大事记。
1.1865年-格里高利·孟德尔发现了遗传学规律,奠定了生物遗传学的基础。
他通过对豌豆杂交的研究,发现了遗传因子的存在和遗传规律。
2.1953年-詹姆斯·沃森和弗朗西斯·克里克提出了DNA分子的双螺旋结构模型,揭示了基因的结构和遗传信息的传递机制,为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3.1973年-斯坦利·科恩和赫伯特·博耶恩成功实现了基因重组,即将外源基因导入到细菌中,这是第一次成功实现基因的人工操作,标志着基因工程学的开始。
4.1990年-国际人类基因组计划(HGP)宣布启动,该计划旨在解读人类基因组的所有遗传信息。
2003年,HGP成功完成了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这是生命科学史上的重大突破。
5.2001年-克隆骷髅“多莲娜”在南韩诞生,这是第一次通过克隆技术成功复制大型哺乳动物。
6.2024年-科学家詹姆斯·汤普森成功研发出人工诱导多能干细胞(iPS细胞)技术,这一技术使得普通细胞可以被重新编程为类似干细胞的状态,从而可以实现器官和组织的再生。
9.2024年-全球爆发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生命科学成为抗击疫情的重要力量。
科学家们利用基因测序技术迅速鉴定新冠病毒,并开展了疫苗研发和抗病毒药物研究。
以上是生命科学领域一些重要的发展大事记。
这些科学突破推动了生命科学的发展,为人类健康和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相信生命科学领域将继续创造更多的突破和进展。
生命科学史读后感

生命科学史读后感《生命科学史》是一本极具启发性的书籍,通过对生命科学领域的发展历程进行全面、深入的探讨,让我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
在阅读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了生命科学的辉煌历史,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书中首先介绍了生命科学的起源和发展。
从古代的生物学观念开始,一直到现代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前沿领域的发展,作者将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串联起来,呈现出一幅生动的画卷。
通过对古代医学、植物学、动物学等各个领域的介绍,我对生命科学的起源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古代医学家通过对植物和动物的观察,逐渐积累了丰富的医学知识,为后来的医学研究奠定了基础。
而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生命科学不断向前发展,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等新兴领域的出现,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在书中,作者还介绍了一些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科学家和他们的贡献。
比如达尔文的进化论、门德尔的遗传学定律、克里克和沃森的DNA双螺旋结构等,这些重要的科学发现和理论对生命科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对这些科学家的介绍,我对他们的成就和贡献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也对他们的勇气和智慧表示由衷的敬佩。
除此之外,书中还介绍了一些生命科学领域的重要事件和里程碑。
比如人类基因组计划的启动、克隆动物的诞生等,这些事件标志着生命科学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也为人类带来了更多的希望和可能。
通过对这些事件的介绍,我对当代生命科学的发展有了更加清晰的认识,也对未来的发展充满了期待。
通过阅读《生命科学史》,我不仅对生命科学的发展历程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也对生命科学的未来发展充满了信心。
我相信,在科学家们不懈的努力下,生命科学一定会取得更加辉煌的成就,为人类带来更多的福祉和希望。
希望通过自己的努力,也能为生命科学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命科学史
➢ 人类基因组“工作框架图”在2000年6月26日宣布完成绘制(历 时10年),2003年4月14日美英日法德中等国的科学家宣布完成 人类基因组的测序工作。
➢ 我国参与研究的第3号染色体,共计3000万个碱基对,约占人类 基因组全部序列1%(中科院遗传所人类基因组中心杨焕明教授 负责,1999年9月加入这一研究计划)。
定向改变
➢ 更自由和有效地改变生物性 状;
➢ 打破物种界限,克服远缘杂 交困难;
➢ 培育优良动、植物新品种;
➢ 治疗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疾病。
转蓝细菌CO2浓缩机制基因
生命科学史
1990年美国正式开始实施的《人类基因组作图及测序计划》
目的 ➢ 测定和分析人体基因组全部核苷酸排列次序 ➢ 揭示携带的全部遗传信息 ➢ 阐明遗传信息表达规律及其最终生物学效应。
➢ 合理设计实验程序。 如设计测交实验来验证对性状分离的推测。
生命科学史
孟德尔8年豌豆实验为什么没有得到科学界 的重视?
➢ 达尔文的名著《物种起源》刚出版7年,几乎 全部的生物学家转向生物进化的讨论。这一 点也许对孟德尔论文的命运起了决定性的作 用。
➢ 当时的科学界缺乏理解孟德尔定律的思想基 础,无法理解单个性状的研究规律与数学方 法。
许多基本概念
生命科学史
约翰生(Johannsen W., 1859~1927): ➢ 1909年发表“纯系学说”:
明确区别基因型和表现型; ➢ 最先提出“基因”一词:
采“给予生命”之义,创造了基因 (gene)一词,替代遗传因子概念。
生命科学史
摩尔根(Morgan T.H., 1866~1945):美国
PCR的最大特点,是能将微量的DNA大幅增加。
穆利斯(K.Mullis,1944~)美国化学家,
1993年诺贝尔化学奖获得者。
在分子遗传学中已成功地:
➢ 人工分离基因; ➢ 人工合成基因; ➢ 人工转移基因; ➢ 克隆技术应用。
生命科学史
多莉:世界第一个人工动物(1996-2003)
生命科学史
目前:基因工程 遗传性状。
生命科学史
孟德尔(Mendel,1822-1884)奥地利生物学家,神父,遗传学的奠基人,
被誉为现代遗传学之父。
为了获得豌豆品种,而从事豌豆研究, 开展了豌豆杂交试验(1856-1864): 实验结果于1866年发表在《植物杂交试验》, 提出了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 假定细胞中有“遗传因子”,认为遗传是受细 胞里的遗传因子所控制的。
生命科学史
狭义分子生物学定义:偏重于核酸(基因)的分子生物学, 主要研究基因或者DNA的复制、转录、表达和调控等过程, 也涉及与这些过程相关的蛋白质和酶的结构与功能的研究。
生命科学史
桑格(Frederick Sanger, 1918-2013),是一位英国生物化学家, 曾经在1958年及1980年两度获得诺贝尔化学奖,是第四位两度获得诺 贝尔奖,以及唯一获得两次化学奖的人,被誉为“基因组学之父”。
在不同国家用多种植物进行了与孟德尔早期研究 相类似的杂交育种试验,并获得与孟德尔相似的解释 ,证实孟德尔遗传规律并确认其重大意义。
1900年孟德尔遗传规律的重新发现标志着遗传学 的正式建立,孟德尔被公认为现代遗传学的创始人。
狄·弗里斯 科伦斯 冯·切尔迈克
生命科学史
突变学说
狄·弗里斯(De Vrise H. 1848-1935)在对月见草进行遗传与突变实验研 究的基础上,提出了突变理论。
➢ 遗传和变异是一对矛盾。 ➢ 遗传、变异和选择是生物进化和新品种选育的
三大因素: •遗传+ 变异+ 自然选择 形成物种 •遗传+ 变异+ 人工选择 动、植物品种 ➢ 遗传和变异的表现与环境不可分割。
遗传学研究的对象
生命科学史
以微生物(细菌、真菌、病毒)、 植物和动物以及人类为对象,研究其 遗传变异规律。
因子研究肺炎双球菌的转化实验,证明 了遗传物质是DNA而不是蛋白质。
赫尔希(Hershey A. D., 1952)等用同
位素示踪法在研究噬菌体感染细菌的实 验中,再次确认了DNA是遗传物质。为 遗传物质的化学本质以及基因功能定了 初步的理论基础。
生命科学史
DNA双螺旋结构
沃森(Watson J. D.)和克里克(Crick F. H. C.) 根据对DNA化学分析和X射线晶体学结果DNA分子结
生命科学史
➢ 1972年,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伯格(P.Berg) 等人把一种猿猴病毒的DNA(SV40片段) 与λ噬菌体DNA用同一种限制性内切酶切割 后,再用DNA连接酶把这两种DNA分子连接 起来,于是产生了一种新的重组DNA分子 ,从此产生了基因克隆技术。
➢ 1973年,科恩(S.Cohen)等人把一段外 源DNA片段与质粒DNA连接起来,构成了 一个重组质粒,并将该重组质粒转入大 肠杆菌,第一次完整地建立起了基因克 隆体系。
生命科学史
遗传学是一门处于发展巅峰时期的学科。 目前遗传学前沿已从对原核生物的研究转向高等
真核生物,从对性状传递规律研究深入到基因的表达 及其调控的研究。
遗传学仍在发展: ➢ 理论上和实践上仍有许多需要解决的问题; ➢ 广泛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提高育种效果。
分子生物学源于 遗传学(基因学说) 生物化学(生化手段和技术)
生命科学史
克里克,于1957年提出“中心法则”
➢ “中心法则”是指遗传信息从DNA传递给RNA,再从RNA传递给蛋白质,即完 成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的过程。也可以从DNA传递给DNA,即完成DNA的复 制过程。这是所有有细胞结构的生物所遵循的法则。
➢ 在某些病毒中的RNA自我复制(如烟草花叶病毒等)和在某些病毒中能以RNA 为模板逆转录成DNA的过程(某些致癌病毒)是对中心法则的补充。
遗传物质是什么? 遗传物质 性状?
生命科学史
遗传学是一门涉及生命起源和生物进化的理论科学, 同时也是一门密切联系生产实际的基础科学,直接指导 医学研究和植物、动物、微生物育种。
生命科学史
➢ 遗传(heredity):亲子间的相似现象。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 变异(variation):个体之间的差异。 “母生九子,九子各别”
生命科学史
孟德尔豌豆杂交试验成功因素:
➢ 正确选用实验材料。 豌豆是严格的自花授粉植物,在花开之前即完成授 粉过程,避免了外来花粉的干扰。豌豆具有一些稳 定的、容易区分的性状,所获实验结果可靠。
➢ 应用统计学方法分析实验结果。
➢ 从单因子到多因子的研究方法。 对生物性状进行分析时,孟德尔开始只对一对性状 的遗传情况进行研究,暂时忽略其他性状,明确一 对性状的遗传情况后再进行对2对、3对甚至更多对 性状的研究。
生命科学史
聚合酶链反应(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PCR)
PCR技术的基本原理:该技术是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 酸存在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DNA聚合酶以单链DNA 为模板,借助一小段双链DNA来启动合成,通过一个或两个人工合成的 寡核苷酸引物与单链DNA模板中的一段互补序列结合,形成部分双链。
构模式理论(双螺旋结构,1953)。
意义: ➢ 为DNA分子结构、自我复制、相对稳
定性和变性提出合理解释; ➢ DNA是贮存和传递遗传信息的物质; ➢ 基因是DNA分子上的一个片段; ➢ 分子生物学诞生将生物学各分支学
科及相关的农学、医学研究推进到分子 水平是遗传学发展到分子遗传学的 重要转折点。
梅塞尔森和斯塔尔将大肠杆菌置于含有
同位素重氮(15N)的培养基中生长。15N比 14N多一个中子,质量稍重。大肠杆菌繁殖若 干代,其DNA中所含的氮均为15N。
支持了DNA半保留复制的假说, 否定 了全保留复制、弥散复制假说。
遗传密码的发现
生命科学史
➢ 尼伦伯格(Nirenberg)等发现由三个核苷 酸构成的微mRNA能促进相应的氨基酸tRNA和核糖体结合(1959年)
➢ 斯特德勒(Stadler L.T.): 1927年在玉米用X射线诱发突变。 两人证实了基因和染色体的突变不仅在自然情况下产生,且用X射
线处理也会产生大量突变。 这种用人工产生遗传变异的方法,使遗传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
太空育种
DNA的作用发现
生命科学史
艾弗里(Avery O. T., 1944)等用纯化
➢ 有的权威出于偏见或不理解,把孟德尔的研 究视为一般的杂交实验,和别人做的没有多 大差别。
生命科学史
20世纪初:
➢ 狄·弗里斯(De Vrise H. 1848-1935)以罂粟、月见 草、报春花等为对象
➢ 科伦斯(Correns C. 1864-1936)以玉米和豌豆为对 象
➢ 冯·切尔迈克(Von Tschermak E.)以豌豆为对象
生命科学史
预计基因组的结构及其功能研究,在相当一段时间 内都会是分子生物学、细胞生物学和分子遗传学共同注 意的问题,并开始形成一门新的遗传学分支——基因组 学(genomics)。
基因组学将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带动生命科学其它 学科的研究取得重大进展。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仍会占 据未来生物学的核心地位。
弗里斯认为:突变是不经过中间过渡而突然 出现的,而且突变一旦产生,便可能一代代 遗传下去。
突变学说的提出对进化论,尤其对进化 动因的研究有重大影响,弥补了进化论 学说的不足。
生命科学史
性状连锁
贝特森(Bateson W. 1861~1926),英国 生物学家,坚定的达尔文主义者。
➢ 从香豌豆中发现性状连锁; ➢ 创造“genetics”,并确立了现代遗传学的
生命科学史
第八章:遗传学与分子生物学
生命科学史
现代遗传学发展前 遗传学起源于育种实践: 人类生产实践遗传和变异选择育成优良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