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传学第八章 基因突变
生物基因突变

生物基因突变生物基因突变是指在生物体的基因组中发生的突变现象。
基因突变可以是遗传物质DNA序列的改变,也可以是基因组的结构变异,甚至是染色体级别的变化。
这些突变可以是自发发生的,也可以是由外界因素引起的。
1. 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是指在生物体繁殖过程中自然而然地发生的突变。
这些突变可能是由DNA复制过程中的错误导致的,或者是由DNA修复过程中的不完全修复引起的。
此外,环境辐射和化学物质等外界因素也可能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
2. 人工诱导的基因突变人工诱导的基因突变是指通过外界手段有意诱发的基因突变。
科学家们可以利用物理、化学或生物学方法来人为地引起基因突变,从而改变生物体的性状。
例如,利用化学物质诱导植物突变,可以获得新的花色、叶形或者抗病性等特性。
3. 基因突变的影响基因突变可能对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产生明显的影响。
一些突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的完全丧失或改变,从而引起严重的遗传病变。
然而,有些基因突变可能只对生物体的某个性状产生轻微的改变,甚至毫无影响。
4. 基因突变在进化中的作用基因突变在生物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因突变的累积可以导致新的遗传变异,并为自然选择提供了遗传变异的物质基础。
一些有利的突变可能通过自然选择逐渐在种群中得以传播,并对物种的适应性产生重要影响。
5. 基因突变的应用基因突变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通过人工诱导基因突变,科学家们可以研究基因的功能和调控机制,揭示基因与性状之间的关系。
此外,基因突变还可以被应用于农业育种和基因治疗等领域,为人类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和医疗效益。
总结:生物基因突变是生物体基因组中发生的突变现象。
它既可以是自然发生的,也可以是人工诱导的。
基因突变可以对生物体的性状和功能产生影响,而在进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此外,基因突变还在科学研究和应用中具有广泛的用途。
对于我们来说,了解基因突变的原因、影响和应用,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生物的进化和生命的奥秘。
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

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遗传学是研究生物遗传规律和遗传变异的科学,而基因突变是遗传学中一个重要的概念。
基因突变指的是基因本身的序列发生了改变,从而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或丧失。
在本文中,我们将讨论基因突变的类型、机制以及对生物种群以及人类健康的影响。
一、基因突变的类型基因突变可以分为多种类型,包括点突变、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和倒位突变等。
其中,点突变是最常见的一种基因突变类型。
点突变可以进一步细分为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了对应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
这种突变可能会导致蛋白质结构的改变,从而影响其功能。
无义突变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蛋白质合成提前终止,使得完整的蛋白质无法产生。
同义突变是指基因序列改变导致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发生改变,但并不影响蛋白质的功能。
除了点突变外,插入突变是指在基因序列中插入了新的碱基,导致基因序列的改变。
缺失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丢失了部分碱基,导致基因信息的缺失。
倒位突变是指基因序列中的一部分碱基与同一基因的其他区域发生了互换位置的现象。
二、基因突变的机制基因突变可以由多种机制引起,包括自发突变、诱变剂诱导突变以及突变体的复制。
自发突变是指在正常的细胞分裂过程中,由于复制错误或DNA修复机制的失效,导致了基因序列的改变。
这种突变与外界因素无关,是一种自发的现象。
诱变剂诱导突变是指外界化学物质或物理因素对基因突变的诱导作用。
一些化学物质或辐射能够直接或间接地引起基因序列改变,从而导致基因突变的发生。
这种突变是外界因素引起的,与细胞自身的分裂过程无关。
突变体的复制是指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由于DNA修复机制的缺陷或复制错误,导致了基因突变在后代中的传递。
这种突变是由遗传传递引起的,常见于生物种群中。
三、基因突变对生物种群的影响基因突变对生物种群的影响是多方面的。
首先,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之一。
基因突变带来的变异为物种的进化提供了新的遗传材料,使物种能够在环境变化中适应和生存。
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与变异

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与变异遗传学是研究遗传现象、遗传规律的科学分支,通过研究基因突变与变异,可以了解生物体在遗传层面上的变化与多样性。
基因突变与变异广泛存在于各个生物体中,在科学研究和临床实践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基因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发生永久性的变化。
它可以分为点突变、插入突变、删除突变和移位突变等不同类型。
点突变是指一个碱基被替换为另一个碱基,导致氨基酸序列发生改变。
插入突变是指某一段额外的DNA序列被插入到基因中,导致基因序列变长。
删除突变是指基因中的某一部分序列被删除,导致基因序列变短。
移位突变是指基因序列内部的一部分被移动到其他位置,导致序列发生改变。
基因变异是指同一种基因拥有不同的等位基因。
通常情况下,基因变异可以分为两大类:等位基因的不同导致基因型的变异,以及一个基因在不同个体之间表达不同导致表型的变异。
基因型的变异是指由于等位基因的不同而导致基因表达的差异。
一个基因座上存在不同等位基因时,个体之间基因型的组合具有多样性,从而导致表型的差异。
而表型的变异则是指同一个基因座上的等位基因在不同个体之间导致的表型差异。
基因变异不仅仅存在于个体之间,也可以在种群中广泛分布,从而形成了基因多样性。
基因突变和变异不仅是遗传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也对我们理解遗传疾病的发生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基因突变是遗传疾病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突变可能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进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例如,囊性纤维化是一种由于基因突变导致的常见遗传疾病。
在囊性纤维化患者中,CTFR基因发生突变,导致这个膜蛋白的功能受损,从而引发多器官疾病。
另一方面,基因变异对人类进化和适应环境的过程也具有重要影响。
基因变异的存在使得物种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
例如,黑猩猩与人类基因组上的差异仅约为1%,但正是这些微小的差异导致了我们今天的进化和智慧。
这种基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结果,只有最好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在繁殖中存活下来。
基因变异使得物种具有适应性和可塑性,从而能够在环境的挑战中生存并繁衍后代。
《医学遗传学》第八章 生化遗传病

三、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是由于珠蛋白多肽链完全不能合成或合成不足所致。成人血红蛋白(HbA)由两条α链和两条β链组成。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中凡由于α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者称为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由于β链合成减少或不能合成者称为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
α或β珠蛋白链合成减少或甚至完全缺如涉及α或β珠蛋白基因的种种突变,可分为非缺失型(包括微缺失型)和缺失型两大类。非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涉及从5’转录控制信号,外显子密码,内含子(间隔顺序)拼接信号和共有序列(consensus sequence),外显子和内含子潜在的拼接部位,终止密码和3'多聚腺苷化信号等处的碱基取代、缺失、插入、移码等,导致转录受阻或转录产物异常,使RNA加工拼接或翻译受阻,RNA不稳定或翻译后异常肽链不稳定,最终导致患者α或β珠蛋白链减少(α+或β+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或完全缺如(ao或β0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缺失型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涉及α或β珠蛋白基因簇较大范围的缺失,包括涉及α或β珠蛋白基因簇5'上游60kb α或β位点控制区缺失。大部全缺失发生在α或β位点控制区。
4.Hb Bristol不稳定血红蛋白病 本症亦为常染色体显性遗传,是由于β链第67位缬氨酸被天冬氨酸所取代,导致血红蛋白分子不稳定。这种不稳定的血红蛋白易在细胞中发生变性沉淀而形成Heinz小体,因而造成溶血性贫血。本症主要临床症状是先天性溶血性贫血,黄疸和脾肿大,因而亦称先天性Heinz小体溶血性贫血(congenital Heinz body hemolytic anemia)。已知的不稳定血红蛋白有90余种。
(一)α珠蛋白生成障蛋白基因主要突变类型和主要缺失类型见图7―9。
人体第16号染色体短臂上有2个连锁的α珠蛋白基因。如果16号染色体上的2个α基因均因突变或缺失而丧失了功能,我们把这种单倍型称为α地1(α-thal1)。如果16号染色体上的2个α基因只有1个因突变或缺失而丧失了功能,这种单倍型称为α地2(α-thal2)。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杂合子也有一定的临床表现,故本症属常染色体显性遗传。因为患者丧失功能的α基因的数目不同,α珠蛋白生成障碍性贫血有以下4种临床类型(图7―10)。
生物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知识点详解

生物遗传学中的基因突变知识点详解在生物遗传学的广袤领域中,基因突变无疑是一个关键且引人入胜的主题。
基因突变,简单来说,就是指基因在结构上发生了碱基对组成或排列顺序的改变。
这一改变看似微小,却能引发一系列重大的生物学效应,对生物的遗传、进化以及各种生理和病理过程产生深远的影响。
基因突变的类型多种多样。
点突变是其中较为常见的一种,它指的是 DNA 序列中单个碱基的替换,又分为转换和颠换两种情况。
转换是指嘌呤与嘌呤之间或者嘧啶与嘧啶之间的替换,比如腺嘌呤(A)被鸟嘌呤(G)替换;颠换则是嘌呤与嘧啶之间的替换,像是腺嘌呤(A)被胸腺嘧啶(T)替换。
还有一种是缺失和插入突变,这涉及到 DNA 序列中碱基的增加或减少。
缺失可能导致后续的碱基编码发生错位,从而改变整个基因的表达产物;插入则可能引入新的密码子,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基因突变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
首先,自发突变可能是由于 DNA 复制过程中的小概率错误。
在细胞分裂时,DNA 会进行复制,尽管细胞内有各种纠错机制,但偶尔仍会出现碱基配对错误,从而导致基因突变。
其次,外界环境因素的作用不可小觑。
例如,紫外线、X 射线等电离辐射能够直接损伤 DNA 分子,导致碱基的变化或链的断裂。
化学物质如亚硝酸盐、黄曲霉素等也具有诱变作用,它们可以与 DNA 发生反应,改变碱基的化学结构。
此外,病毒感染也可能影响宿主细胞的基因,引发突变。
基因突变的发生具有随机性和不定向性。
随机性体现在它可以发生在生物体发育的任何时期、任何细胞中。
不定向性则是指基因突变没有固定的方向,一个基因可能突变成多种不同的形式。
但需要注意的是,基因突变在自然状态下的频率通常很低。
基因突变对生物的影响复杂多样。
有的基因突变是有益的,可能会赋予生物体新的适应性特征,使其在生存竞争中更具优势。
比如,某些细菌在抗生素环境中发生基因突变,产生抗药性,从而能够存活下来。
然而,大多数基因突变往往是有害的,可能导致生物体的生理功能障碍、发育异常甚至死亡。
遗传学课件基因突变

羟胺(hydroxylamine,HA)
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不能 正常地与鸟嘌呤(G)配对,而改为与腺嘌呤(A) 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碱基对就变换成T-A碱基 对。
在DNA复制过程中由互变异构作用引起的突变
DNA复制中的错误环出产生的碱基插入和缺失
(二)、自发的化学损伤
1、脱嘌呤
脱嘌呤是自发化学变化中最常见的一种,它是由 于碱基和脱氧核糖间的糖苷键断裂,从而引起一个鸟 嘌呤或一个腺嘌呤从DNA分子上脱落下来。
研究发现,在37℃条件下培养一个哺乳动物细胞 20小时,会有数以千计的嘌呤通过脱嘌呤作用自发地 脱落。如果这种损伤得不到修复,就会引起很大的遗 传损伤,因为在DNA复制过程中,无嘌呤位点将没有 特异碱基与之互补,而可能随机地选择一个碱基插进Biblioteka 去,结果导致突变。一、静态突变
二、动态突变
一、静态突变(static mutation)
是在一定条件下生物各世代中以相对稳定 的频率发生,并且能够使之随着世代的繁衍、 交替而得以稳定传递的基因突变。
可分为点突变和片段突变。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DNA链中单个碱基或碱基对的改变,包括 两种形式:碱基替换和移码突变。
碱基替换(base substitution)
DNA分子中原有的某一特定碱基或碱基对 被其他碱基或碱基对置换、替代的突变形式。
转换(transi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一种
嘌呤-嘧啶对所替换。
颠换(transver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
遗传学知识:基因突变

遗传学知识: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DNA链上的一个或多个核苷酸的改变。
这种改变可以是单个碱基的改变,也可以是一长段DNA链的改变。
这种突变有时候可能是有利的,但通常情况下,它们会导致基因功能的改变或者失调,在某些情况下还可能会引发一些疾病或者症状。
因此,对于基因突变的研究和理解对于人类的健康和生命都极为重要。
基因突变可以分为两类:点突变和结构性突变。
点突变是指单个碱基在DNA链上的改变,它可以被进一步分类为以下三类:错义突变、无义突变和同义突变。
错义突变是指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一个氨基酸的改变,从而会影响蛋白质的结构和功能。
无义突变是指一个核苷酸的改变导致一个终止密码子的出现,从而使得蛋白质的合成过早地结束。
同义突变则是指一个核苷酸的改变没有引起氨基酸的改变,这种变异通常不会对蛋白质的功能造成明显的影响。
与之相反的是结构性突变,结构性突变是指一段DNA链上的一长段核苷酸发生了改变,它可以被进一步区分为以下四个类别:插入突变、缺失突变、倒位突变和重复突变。
插入突变是指一段DNA链上的核苷酸发生了加入,这种变异通常会导致蛋白质的合成串错,从而失去形态和功能。
缺失突变则相反,指的是一段DNA链上的核苷酸被删除了,这种变异通常会导致蛋白质的形态和功能的严重缺陷。
倒位突变是指某一段DNA链上的一段被逆转,导致其中的基因顺序发生了变化,可能会影响该基因的表达或失配。
最后,重复性突变则是指一些重复序列区间的缩短或延长,常见于一些遗传病的表现。
基因突变会对人类的健康产生足够的影响,它通常会引发疾病或者症状。
比如,在先天性基因突变中,一些突变会导致一些遗传病,如黑色素瘤,囊性纤维化等,而这些疾病通常在出生时就会表现出来。
此外,还有一些基因突变和性别、年龄因素有关,如乳腺癌、黑色素瘤等遗传病,通常具有显著的侵袭性、复发性和死亡率高的特征。
因此,针对这些疾病的早期检测和治疗非常重要,可以减少病患的长期痛苦和死亡的风险。
医学遗传学 基因突变

芳香族化合物
吖啶类和焦宁类等扁平分子构型的芳香族化合物可以
嵌入 DNA 的核苷酸序列中,导致碱基插入或丢失的移
码突变。
三、生物因素
病毒
风疹、麻疹、流感、疱疹等
真菌和细菌 毒素
第三节 基因突变的形式
静态突变 动态突变
一、静态突变(static mutation)
是在一定条件下生物各世代中以相对稳定的频率
其他物理因素
电磁辐射 高温 严寒
二、化学因素 羟胺(hydroxylamine,HA) 可使胞嘧啶(C)的化学成分发生改变,而不能正
常地与鸟嘌呤(G)配对,而改为与腺嘌呤(A)
互补。经两次复制后,C-G碱基对就变换成T-A碱
基对。
羟胺引起DNA碱基对的改变
亚硝酸或含亚硝基化合物
可使碱基脱去氨基(-NH2)而产生结构改变,从而引起碱 基错误配对。
呤-嘧啶对所替换。
颠换(transvertion):一种嘌呤-嘧啶对被另一种
嘧啶-嘌呤对所替换 。
同义突变(same sense mutation)
碱基被替换之后,产生了新的密码子,但新旧密码
子同义,所编码的氨基酸种类保持不变,因此同义
突变并不产生突变效应 。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使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变成终止密码UAA、UAG 或UGA。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
碱基替换使编码某种氨基酸的密码子变成编码另
一种氨基酸的密码子,从而使多肽链的氨基酸种
类和序列发生改变。
错义突变引发疾病——镰刀状红细胞贫血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NA
...TAC... mutation ...AAC... ...ATG... ...TTG...
RNA
Polypeptide
...UAC...
tyrosine
...AAC...
asparagine
多肽序列中的一个氨基酸发生改变.
3. 中止突变silent mutations
(mutation results in a stop codon)
二、基因突变的形式
A. 单碱基对(base pair)改变 B. 缺失deletions
C. 插入insertions
D. 读码框移动frameshift mutations
E. 颠倒inversions
F. 重复duplications
A.单碱基对(base pair)改变
1. 同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s 2.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s 3. 中止突变silent mutations
TB
D. 读码框移动frameshift mutations Insertions or deletions that change the translational frame
ATGCAAGTTG....
one base pair deletion
ATGAAGTTG....
可能导致: (1) 突变位点后每个氨基酸都发生改变。 (2) 一个较短的肽链被合成
根据突变对于蛋白质(密码子)的影响
• 沉默突变(silent mutation): 不改变编码氨基酸的密码子的变化(一般是 第三位) • 无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是指由于突变而使其某一编码子突变为 终止密码子(UGA,UAG,UGG),导致氨基酸链在翻译过程中过早终止 •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又称歧义突变,是指由于突变而导致多 肽链上氨基酸的改变,改变了多肽链的一级结构和蛋白质的功能,大多数 的突变属于此类 • 中性突变(neutral mutation):密码子的变化产生了一个不同的氨基酸, 但是新氨基酸与原来的氨基酸的行为相似(例如有相似的功能基团),所 以不改变蛋白质的功能 • 同义突变(same sense or synonymous mutation):指虽然基因已发生突 变但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仍编码同一种氨基酸 • 移码突变(frameshift mutation):指DNA分子中插入或缺失一个或少数 几个核苷酸,使整个阅读框改变而引起的突变。 • 延长突变(elongation mutation):这是一类刚好与无义突变相反的突变, 是由于终止密码子突变为编码子,使肽链延长
DNA
RNA
...TAC... mutation ...TAG... ...ATG... ...ATC...
...UAC... tyrosine
产生了较短的多肽
...UAG...
Polypeptide
stop codon
B. 缺失Deletions
One or more base pairs are lost
第八章
基因突变
目录
• • • • • • • 一、基因突变的种类 二、基因突变的形式 三、突变对蛋白功能的影响 四、基因突变的特点 五、诱变 六、突变子的检出 七 DNA的损伤与修复
基因突变:
基因内部发生化学变化,而实际变成其等位基因的现象。 染色体上某一座位的遗传物质发生了变化,又被称为点突变(point mutation)
E.col噬菌体T4: T4温度敏感突变型 野生型:25—42℃ 生长 噬菌斑 温度敏感突变型:25 ℃ 生长 噬菌斑 42 ℃ — — Eg:
根据突变发生的细胞不同
• 1,体细胞突变, • 不遗传,X染色体连锁突变,显性突变。突 变发生越早,影响越大。
• 2,配子细胞突变, • 可遗传, X染色体连锁突变,在F1代就表 现出来。
根据突变体表型不同
突变体(mutant):带有突变性状的细胞或个体
1、形态突变(morphological mutation)
引起生物体形态、结构、大小、色泽等改变的突变
eg. 五指→六指 梅花鹿→白梅花鹿
2、生化突变(biochemical mutation)
影响代谢过程的突变。 eg.谷氨酸棒杆菌:精氨酸缺陷突变体(Asp requirement mutant)。 过程:谷氨酸→N-乙酰谷氨酸→→→瓜氨酸→精 氨酸 突变:瓜氨酸不能转变为精氨酸(缺乏精氨酸琥 珀酸合成酶)
E.颠倒inversions chromosomal segment is inverted
...ATGGAAGAG.... ...TACCTTCTC.... ...ATTTCCGAG.... ...TAAAGGCTC....
可能改变一部分肽链
F.重复duplications chromosomal segment is duplicated
突变基因
异常蛋白产物 • 部分功能 • 无功能 • 无基因产物
一、基因突变的种类
根据引起突变的原因不同
1、自然突变(spontaneous mutation) eg.摩尔根发现的第一只白眼果蝇(原 因不明)
2、诱发突变(induced mutation) 物理、化学因素→生物体或种子→ 突变→选育高产,早熟,抗虫
Examples:
由于酶的3-D结构变化或稳定性下降导致催化 活性降低
wild type (normal) protein
mutant protein
4. 条件失去功能 Conditional loss of function
Examples:
e.g.温度敏感突变体 Temperature-sensitive (heatsensitive) mutations.
实例: 细菌 果蝇 一串红 人 青霉素敏感型→青霉素抗性 红眼→白眼 红 →白、紫 正常→白化 基因突变普遍存在
遗传学Genetics DNA
Genotype
RNA
protein
Central dogma
phenotype
Mutations
基因
DNA 诱变
正常蛋白产物 转录、翻译
正常 表型
异常 表型
e.g. 特异改变change in specificity
Examples:
wild type protein
converts maltose to 2 glucose
mutant protein converts lactose to glucose and galactose
6. 功能恢复reversion
根据突变体表型不同
• 3,行为突变 (Behavior mutation)
• 果蝇交配行为发生突变(love mutant)。 • 运动神经系统,肌肉系统出问题。
根据突变体表型不同
4、致死突变(lethal mutation)
影响生物的生活力,导致生物体死亡的突变。
(1)显性致死突变 (2)隐性致死突变 杂合状态致死 纯合状态致死
根据突变对于基因功能的影响,突变又可分 为: 失去功能的突变(loss of function mutation): 导致基因功能丧失的突变;这可以来自许 多不同类型的突变并且在本质上是隐性的
获得功能的突变(gain of function mutation): 导致新的或不同的基因功能产生的突变; 这可以来自许多不同类型的突变并且在本 质上是显性的
根据突变对于DNA的影响,突变又可分为: 结构突变(structural mutation):基因的核苷酸含量的变化 (1)碱基替代突变(base substitution mutation) 转换(transition):指DNA分子中的嘌呤为另一种嘌呤 或嘧啶为另 一种嘧啶所取代而引起的突变。 例: GC碱 基对突变为AT 颠换(transversion):指DNA分子中的嘌呤被嘧啶取代 或嘧啶被嘌 呤取代所引起的突变。 例: GC碱基对突变 为TA 或CG (2)删除突变(deletion mutation): DNA某些部分的丧失 (3)插入突变(insertion mutation): 增加一个或多个额外的核 苷酸
1,同义突变nonsense mutations
DNA
...TAC... mutation ...TAT... ...ATG... ...ATA...
RNA
Polypeptide
...UAC...
tyrosine
多肽序列没有改变
...UAU...
tyrosine
2. 错义突变missense mutations
带有致死基因的个体所组成的群体,死亡率常有不同:
a) 死亡90%以上 b) 死亡50%—90% 全致死lethal 半致死semilethals
c) 死亡10%—50%
低活性subvitals
根据突变体表型不同
5、条件致死突变(conditional lethal mutation)
在特定条件下,引起生物死亡的突变。
根据突变的大小
点突变(point mutation): DNA上一个非常小的片 段的改变, 通常涉及的是一个核苷酸或一对核 苷酸 重大(大)突变【 gross(large) mutation 】: 涉 及DNA上一个以上或者几个核苷酸的改变;可 能包括整个基因、整个染色体或者成组染色 (倍性)的数兆个 DNA碱基
Examples:
mutant protein
nonfunctional a second mutation functional
...ATGGAAGAG.... ...TACCTTCTC.... ...ATGGAAGGAAGAG.... ...TACCTTCCTTCT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