碾压砼重力坝技术
砼重力坝碾压坝施工工艺标准

3.12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技术文件投标人: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2001年7月8日3.12.1施工导流设计说明书及附图(包括施工渡汛)一、导流工程(一)导流工程设计1.截流工程及截流标准梯子洞水电站导流系统具备导水面貌后,截流建筑物的施工是能否实现按期截流的关键.本合同截流建筑物包括大坝上游围堰和大坝下游围堰。
根据招标文件,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径流成果及各分期时段设计洪水成果分别见表3.12.1、表3.12.2。
表3.12.1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径流成果表注: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多年平均流量为129m3/s。
表3.12.2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各分期时段设计洪水成果表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采用枯水期导流,江道截流时间为2001年11月末,截流围堰戗堤进占时间为11月初,截流流量为3月5年洪水重现期流量421m3/s。
2.大坝上、下游截流围堰设计(1)大坝上游围堰根据3月五年重现期标准确定,挡水水位为308.7m高程,加安全超高0.8m,则堰顶高程为309.5m,堰顶长94.93m,最大堰高25m.。
大坝上游围堰按施工进度分为两部分,即截流围堰部分、下游侧的土工膜心墙堆石及加高部分。
截流围堰部分结构型式为粘土斜墙防渗堆石围堰;下游侧土工膜及堆石加高部分结构型式为基础部位挖截心槽回填粘土,其上部分为土工膜防渗体,堰体为石碴。
具体结构型式及工程量见附图3.12-1、3.12-2及表3.12.3。
(2)大坝下游围堰根据3月五年重现期标准确定挡水水位为295.3m高程,加安全超高0.7m,则堰顶高程为296m,堰顶长53.63m,最大堰高13m。
大坝下游围堰结构型式为基础粘土心墙上部土工膜防渗堆石围堰。
具体结构型式及工程量见附图3.12-1、3.12-2及表3.12.3。
表3.12.3围堰工程量表(二)导流工程施工1.施工布置(1)料场大坝上、下游围堰堰体的主要材料有堆石、过渡层料、心墙土料、护坡块石及截流抛投料。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发布时间:2022-08-29T02:05:26.177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2期1月作者:李汉青[导读]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已经成为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修建重力坝的技术手段,李汉青四川二滩国际工程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四川省成都市 611130摘要: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已经成为我们在施工过程中所使用的最为广泛的修建重力坝的技术手段,与其他重力坝修建方式相比,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具有其独特的优势。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修筑仍然还有很多需要注意的地方,我们应当根据其工程特点加以分析。
关键词: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施工技术;要点分析前言:水利从来都是我们在工程修筑中所重点关注的内容,没有水利设施的修建,就没有良田万亩、沃野千里的安居乐业。
因此,即使是工农业已经高度发达的今天,我国依然非常重视对于水利工程的修建,而重力坝正是水库工程中最为不可或缺的关键一环。
并且,随着我国经济条件的日益改善,我国对于水利设施的投入也越来越多,而这些水库等水利设施无一不对农业的发展以及防洪疏导起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重力坝的施工技术研究必须为我们所重视。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主要特点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能够成为如今水库修建所使用的主流手段之一,其自身具有的独特性应当被我们所重点看待。
只有明确这一施工技术的主要特点,我们才能根据这些特点更好地完成重力坝建设。
首先,相比于其他重力坝的施工要求来说,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技术需求比较低,即不需要使用多么复杂的设备或者制定多么复杂的工程计划也可以完成这一种重力坝的修筑,并且其在投入使用中时所能发挥的效果相比于其他种类的重力坝而言更为出色。
而这一特点也就注定了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施工时可以将大型机械所能发挥出来的作用应用到极致,从而不会产生设备机械以及能源上的浪费;并且,由于施工本身并没有太难的操作事项,因此在实际的工程建设中,工程通常不会发生严重偏离计划的情况,甚至有时候可以做到大大缩短重力坝施工所需要的工期,从而为修建重力坝的施工团队与企业带来获取更高利润的可能,而这一点也是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能够普及应用的重要原因之一。
砼重力坝碾压坝施工工艺标准(doc 58页)

砼重力坝碾压坝施工工艺标准(doc 58页)3.12施工技术文件施工技术文件投标人:浙江省正邦水电建设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代理人):2001年7月8日表3.12.2梯子洞水电站坝址各分期时段设计洪水成果表根据《水利水电施工组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采用枯水期导流,江道截流时间为2001年11月末,截流围堰戗堤进占时间为11月初,截流流量为3月5年洪水重现期流量421m3/s。
2.大坝上、下游截流围堰设计(1)大坝上游围堰根据3月五年重现期标准确定,挡水水位为308.7m高程,加安全超高0.8m,则堰顶高程为309.5m,堰顶长94.93m,最大堰高25m.。
大坝上游围堰按施工进度分为两部分,即截流围堰部分、下游侧的土工膜心墙堆石及加高部分。
截流围堰部分结构型式为粘土斜墙防渗堆石围堰;下游侧土工膜及堆石加高部分结构型式为基础部位挖截心槽回填粘土,其上部分为土工膜防渗体,堰体为石碴。
具体结构型式及工程量见附图3.12-1、3.12-2及表3.12.3。
(2)大坝下游围堰根据3月五年重现期标准确定挡水水位为295.3m高程,加安全超高0.7m,则堰顶高程为296m,堰顶长53.63m,最大堰高13m。
大坝下游围堰结构型式为基础粘土心墙上部土工膜防渗堆石围堰。
具体结构型式及工程量见附图3.12-1、3.12-2及表3.12.3。
表3.12.3围堰工程量表(二)导流工程施工1.施工布置(1)料场大坝上、下游围堰堰体的主要材料有堆石、过渡层料、心墙土料、护坡块石及截流抛投料。
1)堆石主要来源于大坝基础、导流洞等部位的开挖利用方,从弃碴场取料。
2)过渡层料采用导流洞等部位开挖的细粒石料,从堆碴场取料。
3)心墙土料从业主指定粘土料场取料4)护坡块石及截流抛投料利用各部位开挖石料中的超径石料,须事先收集堆存。
为满足截流施工进度要求,在上游围堰上游4#碴场堆存,作为截流抛投大块石料。
因大粒径居多需配备正铲装车。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技术系能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深层抗滑稳定的技术系能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建筑行业的发展可谓是日新月异,建筑施工技术也得到了显着的提升。
目前,人们对建筑物要求日益严格的同时,传统的工程施工技术逐渐无法满足社会经济的发展要求,并且还容易产生质量和性能影响问题。
水利工程作为建筑工程中最为特殊的存在,它在施工中亦是如此,一旦施工技术、施工方法不够合理,极容易引发结构失稳破坏,产生重大的安全隐患。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作为当今水利施工建设中最为常见的一种,它在提高水利工程效率和功能方面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在这里我们就这些问题进行研究分析,提出有关的控制策略。
1.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是基于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的基础上形成的一种新型的坝体结构。
这种坝体结构在施工建设的过程中,是通过采用拌和预制、吊篮运输以及平仓振捣控制的方法来进行施工。
在施工的时候如果坝体剖面较大的时候经常都是采用分块浇筑施工的方式来进行施工,以冷却接缝灌浆技术来管理,从而保证施工的正常进行。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在当今的工程施工中,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其施工方法也发生了一定的变动。
同传统的施工方法相比较,它是采用无塌落的干硬性混凝土为主进行施工的,是采用土石坝机械运输方式来进行摊铺、碾压修筑形成的坝体结构,这类坝体结构在我国的水利工程项目中应用极为广泛,尤其是在近十年时间里,无论是施工技术、施工数量还是施工规模上,都发生了显着的变化,使得这一技术得到了明显的应用。
与此同时,我们可以预计在未来的水利工程建设中,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必然会迎来更高层次的发展。
就过去多年的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施工进行分析,在工程施工的过程中存在着以下显着的特点。
首先在工程施工中,单位体积和胶凝材料的用量极少,通常都是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结构的5%左右;其次单位体积混凝土用量少;再次坝体结构的抗冻、抗磨、抗渗能力强。
2.碾压混凝土重力坝抗滑稳定行研究在当今水利工程施工建设中,因为坝基失稳而造成的坝体结构垮塌事故屡屡发生,给人们生活和生产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同时也给社会和国家发展造成了影响。
大坝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技术要求

朱昌河大坝碾压混凝土现场碾压试验技术要求1 总则1.1 工程概况朱昌河水库大坝为碾压混凝土重力坝,设计坝顶高程1461.4m,河床开挖高程1360.5m,最大坝高为100.9m;坝轴线长264.9m;共分10个坝段,坝体混凝土总量约62.5万m3(其中RCC约为51.5万m3)。
根据坝体结构要求,除基础垫层、坝顶部位、溢流面、导墙及闸墩等部位为常态混凝土外,其余均为碾压混凝土。
坝体防渗结构的二级配碾压混凝土和变态混凝土,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20;内部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为C15。
为便于承包人进行试验安排,特提出本试验技术要求。
承包人应根据本本试验技术要求编制完整详细的现场试验大纲报监理人审批。
1.2 本技术要求系根据《水工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44-2001、《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 5112-2009、《水工混凝土试验规程》SL352-2006、《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SL48-94、《水工碾压混凝土试验规程》DL/T5433-2009的有关条款规定,结合现场碾压混凝土试验的具体要求编写而成。
因此,在混凝土试验中,除应遵守本技术要求外,凡技术要求未提及或不够详尽之处,仍应遵守上述文件的相关规定执行。
1.3 在试验过程中,如需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时,必须预先向监理人申报原因、对策措施等有关事宜,经监理人批准后方可实施。
2 试验目的第一次现场碾压试验在常温季节进行,其目的为:验证室内选定配合比的可碾性和合理性;选择和确定合适的施工参数,包括拌和、运输、摊铺、碾压,变态混凝土的加浆量和加浆方式等;研究不同层面的处理方式和不同间歇时间对层面粘结度的影响;雨天施工标准及措施;实测碾压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评定其强度、抗渗、抗冻、抗剪断强度等特性,验证和确定常温季节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第二次现场碾压试验是在第一次现场试验基础上于高温季节进行,试验目的为:针对高气温条件,研究改善碾压混凝土层间结合的措施,包括碾压混凝土配合比的优化;VC值控制;缓凝高效减水剂的选用,延长混凝土初凝时间的措施;温控措施(如预冻措施、运输线的防晒、仓面喷雾及其它)等,实测碾压混凝土各项物理力学指标,评定其强度、抗渗、抗冻、抗剪断强度等特性,验证和确定高温季节碾压混凝土的质量控制标准及措施。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经验交流

二、碾压混凝土坝设计
2.1 坝体设计与快速施工 设计应尽量考虑碾压混凝土“通仓薄层快速施工”的技术特点,合理安排 枢纽其他建筑物的布置,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挡水坝段与泄水建筑物、发电建筑物尽可能分开布置; (2)坝体碾压混凝土部位应相对集中; (3)尽可能减少坝内空洞,简化坝体结构;
碾压混凝土坝下游坡的楼梯以往一般采用现浇,对碾压混凝土整体上 升影响很大,而坝后楼梯又非主要建筑物,可以采用在坝体施工完成后, 再在下游坡安装不锈钢坝后楼梯,既不影响其使用功能,又可以大大加快 坝体施工速度。
(7)廊道现浇
现浇廊道可以减少施工干扰,提高坝体浇筑速度,另一方面,采用预 制廊道,一旦发现廊道内有渗漏水现象,不易准确找到渗漏点的位置,对 渗漏处理带来难度。
三、碾压混凝土坝快速施工技术
3.2 最快捷的运输方案
碾压混凝土入仓运输历来是制约快速施工的关键因素之一。大量工程实践 表明,在比较了汽车入仓、皮带机运输、负压溜槽、集料斗周转、缆机运 输、塔机运输等运输方法后,发现汽车运输是快速施工最有效的方式,可 以极大的减少中间环节,减少混凝土温升。
目前,碾压混凝土坝的高度越来越高,对于狭窄河谷,上坝道路高差很大, 布置施工道路确有困难,汽车无法直接入仓,碾压混凝土中间环节垂直运 输可以采用满管溜槽进行,即采用仓外汽车+满管溜槽+仓面汽车运输。
二、碾压混凝土坝设计
2.3 碾压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传统的施工组织设计多采用类比法确定控制性进度,这种粗线条的勾勒难 以全面考虑水文气象的随机性、运输系统的不确定性等因素的影响,且编 制施工方案计算工程量大,精度低,设计效率较低,难以进行多方案的比 选。
施工三维动态可视化仿真技术可模拟复杂的施工过程,具有科学、高 效、经济、可靠、安全、灵活和可重复的优点,使施工参数的分析、选择 从凭施工经验和类比分析进入到施工过程仿真试验、施工方案优化等科学 领域,实现高混凝土坝施工组织设计的数字化、可视化、智能化,可为建 设管理人员提供实时、科学的施工指导,提高建设管理水平。
第二章 3 重力坝---RCC

1、主要施工技术
江垭大坝施工通过国际竞争性招标,由辽宁省水利水电工程 局和意大利孔多特公司组成的联营体中标。在碾压混凝土施 工中注重解决两个问题: (1)把碾压混凝土层间间隔时间控制在混凝土初凝时间以内, 以保证层间结合质量; (2)加快施工速度,提高施工效率,以充分发挥碾压混凝土 施工优势。
(1)大坝混凝土运输
四、设计
原则上讲,碾压混凝土适用于各种大体积混凝土坝型。但 已建的多为碾压混凝土实体重力坝(少数为碾压混凝土拱 坝),既有非溢流坝,也有溢流坝。按照碾压混凝土在坝 身的位置以及是否采用常规混凝土和如何采用,碾压混凝 土重力坝剖面设计可考虑三种典型布置及相应的填筑方法。
一般而言,碾压混凝土坝的设计应尽量简化结构。 在既定剖面布置、材料分区、强度指标以及坝与地基之间 连结方式和防渗措施的前提下,应力分析、强度和稳定校 核等设计计算的具体方法与常规混凝土坝完全一样。但是, 采用的强度指标较常规混凝土坝低,实用的抗滑稳定安全 系数较大。
斜层平推铺筑法
斜层坡度、升程高度和碾压层厚度是斜层平推铺筑法的三个 主要参数,通过选择合适的参数,达到层间间隔时间控制在 碾压混凝土初凝时间之内的目的。在江垭工程中,碾压层的 倾斜坡度在1:10~1:20之间,一次连续浇筑高度为3m, 碾压层厚度为30cm;斜层平推的方向平行坝轴线,从右岸 到左岸进行斜层浇筑。大坝164m至176m高程正式采用斜层 浇筑法,176m至191m高程之间为中孔部位,仓面很小,使 用斜层浇筑法的优势并不明显,同时专家反对,于是中孔部 位仍采用通仓薄层浇筑法。后经对采用斜层浇筑法浇筑的碾 压混凝土进行了钻芯取样和压水试验,并将检测和试验成果 与通仓薄层浇筑法进行了比较,发现斜层浇筑法与平层浇筑 法浇筑的碾压混凝土施工质量总体上处于同一水平,某些指 标优于平层浇筑法。故在大坝高程191m以上继续采用斜层 铺筑法。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施工方案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施工方案目录一、前言 (2)1.1 编制目的 (2)1.2 编制依据 (3)1.3 工程概况 (4)二、施工条件分析 (5)2.1 自然环境条件 (6)2.2 交通运输情况 (7)2.3 施工用电、用水及通讯情况 (8)2.4 施工材料供应 (9)三、施工总体部署 (10)3.1 施工原则与目标 (11)3.2 施工组织机构设置 (12)3.3 施工流程安排 (13)3.4 施工现场平面布置 (15)四、主要施工方法 (16)4.1 基础处理与防渗措施 (17)4.2 混凝土浇筑方案 (19)4.3 坝体填筑施工 (21)4.4 坝体接缝处理 (22)4.5 渠道及厂房系统施工 (24)五、施工期度汛方案 (25)5.1 防洪标准与措施 (26)5.2 洪水调度与应急响应 (27)5.3 坝体临时度汛措施 (29)六、施工安全与质量保证措施 (30)6.1 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 (31)6.2 安全教育培训与考核 (32)6.3 安全检查与隐患排查 (33)6.4 质量管理体系建立与运行 (34)6.5 施工过程质量控制 (35)七、施工进度计划与资源配置 (36)7.1 施工进度计划制定 (38)7.2 施工人员及设备资源配置 (38)7.3 施工材料供应计划 (40)八、环境保护与文明施工 (41)8.1 环境保护措施 (43)8.2 文明施工管理要求 (44)一、前言随着水利工程建设的不断发展和大型化、复杂化趋势的日益明显,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作为一种具有高径向尺寸、高堆石体高度和良好抗震性能的新型混凝土坝型,已经在全球范围内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在应对极端气候条件、实现大流量泄洪、促进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展现出了显著的优势。
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不断扩大和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设管理、施工技术等方面也面临着诸多挑战。
为了更好地推动碾压混凝土重力坝的建设和发展,本文将从施工方案的角度出发,系统阐述碾压混凝土重力坝大坝施工的关键技术和管理要求,以期为行业内的专业人士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