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单元导学案

合集下载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第六单元

部编本八年级上册语文教案(导学案)---第六单元

第六单元整体学习1.积累本单元的文言实词,把握它们的读音和意义;积累一定数量的常用虚词和句式,把握它们的用法。

2.反复诵读,借助注释和工具书,整体感知文章的大意,用心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3.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积累常见文言词语和名言警句。

4.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作者生平、写作背景,能知人论世解读经典,了解古人的社会理想、抱负和顽强的精神品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孟子>二章》2课时《愚公移山》2课时《周亚夫军细柳》1课时《诗词五首》2课时1.主题延伸本单元的中心内容是了解古人的品格和志趣,感受古人的智慧和胸襟。

首先各篇应该逐字逐句地读懂,增强对古代汉语的感知能力,背诵全文或经典片段,以增强语感;其次,要掌握一定数量的文言常用实词和虚词词汇,并对实词中的几种特殊情况(通假字、词性活用词、古今异义词)进行梳理归类,对几种常用虚词(之、其、而、以、乃、焉、于、则等)能梳理其用法和意义,为今后进一步学习奠定基础;再次,梳理和掌握一定的文言特殊句式(省略句、倒装句、判断句、被动句、固定结构句等)特点,能更好地疏通和理解句意。

学习本单元,重点是强调朗读与背诵,积累文言字词和句式,还要了解先秦诸子散文善于运用寓言或故事来发议论、讲道理以及采用对话或问答的方式等艺术特点。

2.授课技巧四篇课文的安排,应各有侧重点,《富贵不能淫》中孟子关于大丈夫的名言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激励了无数仁人志士,成为他们坚守正义的座右铭。

在说理方面孟子由浅入深,由此及彼,从妾妇之道谈到为大丈夫之道,深入浅出,极具说服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说明磨难对于个人成就大业的重要性,类比论证“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治国主张。

文章气势充沛,运用大量的排比句,可多让学生朗读这些排比句,体会语句整齐、流畅,一气贯注,有说服力的特点。

《愚公移山》是《列子》中一则有名的寓言故事,寓意明显,反映人类征服自然的理想和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篇幅短小,但结构完整,有波澜起伏的情节。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 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含课文同步知识点

统编教材三年级语文下册第六单元(18-21课、习作、语文园地)导学案及知识点18童年的水墨画一、情境导入,揭示课题。

1.欣赏歌曲:播放歌曲《童年》,学生欣赏歌曲,互相交流自己的感受。

2.引导交流:童年是一幅画,画里有我们五彩的生活;童年是一个梦,梦里有我们的想象和憧憬。

大家的童年里都有过幻想和一些快乐的时光吧,一起来分吧!(学生畅所欲言)3.导出课题:这节课让我们来欣赏著名儿童文学家张继楼的《童年的水墨画》。

(板书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二、目标引领(一)知识与能力1.会认“墨、染”等6个生字,会写“墨、染”等11个生字,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理解由生字组成的新词。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溪边》。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几个画面中描绘的景象,体会儿童快乐的心情。

(二)过程与方法1.预习课文,掌握字词,把课文读通顺,初步了解课文大意。

2.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根据诗歌描绘的场景展开联想和想象。

3.抓住诗歌中描绘的三个典型场景,感受诗歌意境,感受儿童可爱的形象和快乐的心情。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本文,了解童年生活的多姿多彩、欢乐美好,体会儿童在大自然间天真快乐的心境。

三、字词运用(一)认读生字。

mò rǎn gān téng suì bō墨染竿腾碎拨làng hú shuǎng mó gū浪葫爽蘑菇(二)词语认读。

水墨画浪花葫芦清爽松针蘑菇(三)多音字。

斗dǒu斗笠气冲斗牛dòu 争斗明争暗斗扇shān 扇动扇风shàn 扇子电风扇钻zuān 钻洞钻研zuàn 钻石钻孔(四)近义词。

平静——宁静忽然——突然抖落——抖掉戏耍——玩耍(五)反义词。

平静——喧闹钻入——冒出开放——凋零(六)词语解释。

水墨画:纯用水墨不着彩色的国画。

梳妆:梳洗打扮。

扑腾:原指游泳时用脚打水。

本课指鱼儿跳出水面的声音。

拨动:手脚或棍棒等横着用力,使东西移动。

第六单元_课题1_常见的碳单质_第一课时_导学案

第六单元_课题1_常见的碳单质_第一课时_导学案
2、自然界中常见的碳单质有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化学式都写成___________。
3、我国北京大学化学系和物理系研究小组研制出了C60分子,它形如足球。它的一个化学分子是由______个_____原子构成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
4、选用下列物质填相应用途的空格中:A炭黑、B木炭、C活性炭、D焦炭、E金刚石、F石墨。
5、干电池用碳棒作正极,这碳棒的主要成分是()
A、炭黑B、木炭C、石墨D、活性炭
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由碳元素单质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
B、金刚石和石墨具有相同的化学组成
C、石墨转变为金刚石不属于化学变化
D、C60是新发现的一种碳的单质
7、经测定某物质里只含有一种元素,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课题
第六单元课题1金刚石石墨C60(1)
课型
新授
教学过程
自主学习
高温下的润滑剂______做钻石_________
除去食品或者工业产品中的色素_________
裁玻璃刀_________做铅笔芯____________
以上的用途,都是用到了各种物质的____________性质。
5、通过自主学习,你对本节内容还有疑问?
(2)金刚石与石墨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只是原子排列的方式不同。人们根据这一点,在一定的条件下把石墨变成了金刚石。(阅读教材P106)。想一想,石墨变金刚石这一变化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为什么?
教学过程
反馈检查
A一定是纯净物。B一定是单质。C一定是化合物。D可能是混合物
8、如图所示,将活性炭投入盛满黄绿色氯气的集气瓶中,立
3、比较金刚石与石墨的性质与用途。填写下列。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导学案

第六单元 课题1 金刚石、石墨和C60导学案
四、教、学反思:
4、纳米材料被誉为21世纪最有前途的新型材料。纳米碳管是一种由碳原子构成的直径为几个纳米(1纳米=10-9米)的空心管。下列的有机化合物
B.纳米碳管材料如果完全燃烧,生成物是二氧化碳
C.纳米碳管材料管道多,表面积大,吸附能力强
D.纳米碳管在常温下化学性质稳定
5、现有A.炭黑B.木炭C.石墨D.活性炭E.焦炭F.金刚石六种物质,按下列要求选择填空:
用途性质
(2)、石墨的这些用途分别反映了什么性质?
(3)、列表比较金刚石和石墨的组成元素和物理性质,总结性质差异的原因。
组成元素
结构
性质
用途
金刚石
石 墨
(4)、通过图片、实验,介绍木炭、活性炭、焦炭和炭黑的性质和用途,重点了解木炭和活性炭的吸附性。
3.C60
通过录像了解:C60是一种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分子,它形似足球(这种足球结构的碳分子很稳定),属于单质,具有超导性。
滨海县第二中学初三化学导学案编号()
课题1:金刚石、石墨和C60
主备人:备课组长审核:
学习目标:
1.了解金刚石、石墨和C60物理性质和用途。
2.了解木炭、活性炭的吸附性。
学习重点:对金刚石、石墨和C60中碳原子的排列方式的分析,体会物质的结构、性质和用途之间的关系。
一、课前导学:
1.复习:叫纯净物。
⑴制碳素墨水的原料__________ ⑵用于治炼金属的是___________
⑶黑色橡胶的填加成分是______ ⑷用于制造黑火药的是___________
⑸画家常用来写生的是________ ⑹装在钻探机钻头上的是_________
⑺填充滤毒罐的是____________ ⑻可用来作电极的是_____________

第六单元导学案

第六单元导学案

Unit 6 I’m more outgoing than my sister导学案主备:魏桂芳审核:时间:Section A 1a-2c学习目标1掌握四会单词outgoing twin calm serious, athletic note mean2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

.Practising: 运用比较级,谈论人物的个性特征。

【Important points】比较级的变化规则及谈论两人的不同【Learning process】一、学习提纲一预习检测Task 1. 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1、写出下列词的反意词:tall _______thin_______long______ calm______old________good______ 2、掌握形容词比较级的变化规则:把下列符合要求的单词对号入坐:thin long calm funny quiet serious outgoing smart athleticshort big heavy early interesting beautiful wild1、在词尾直接加er: taller _________________2、以字母e结尾的单词,直接加r: later finer nicer __________________3、双写最后一个辅音字母,加er: bigger _________________4、辅音字母加y结尾的单词,变y为i加er: easier _____________5、多音节词和部分双音节词,在词前加more:_______________more beautiful6、不规则变化词:many/more good little ___________________二、学习提纲二谈论人物的个性特征1、记忆并练习下列对话:—Is that Tara?/That is Tara,isn't it?—No, it isn't. It's Tina. Tara's shorter than Tina.①、对两人进行外貌、性格的比较,应用:形容词比较级+than例:我比我妹妹高。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苏教版四年级上册数学

第六单元《可能性》(导学案)一、学习目标本单元学习目标:1.了解事件的发生可能性,学会用“肯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可能发生”来描述事情发生的可能性。

2.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次数的关系,学习用事件表或情况表描述事件发生规律。

3.培养运用逻辑思维,学会分析和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二、预备知识在学习本单元知识前,你需要掌握以下预备知识:1.掌握基础数学概念,如数量、数码、数位等。

2.掌握数轴的正方向、负方向及表示方法。

3.掌握分数及其含义、大小比较及简化。

4.理解排列组合,如从集合中选取n个元素的组合数等。

三、学习内容本单元学习内容:1.可能性本课主要学习事件的可能性,了解“肯定发生”、“不可能发生”和“可能发生”三种判断事情发生可能性的方法,并能理解它们之间的区别。

2.事件表本课将学习事件表的制作,学会用事件表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分析事件发生的规律和可能性。

3.情况表本课将学习情况表的制作,学会用情况表描述事情发生的规律,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与事件发生的次数之间的关系。

4.逻辑判断本课将学习逻辑判断的方法,培养逻辑思维能力,在实际生活中运用逻辑思维分析、判断事件的可能性。

四、学习方法及建议1.认真听课,积极思考。

了解事件的可能性,需要判断与比较,要求我们考虑各种情况的可能性,需要动脑思考。

2.多画图,形象化理解。

通过画图来解决具体问题,并形象化地理解事件的可能性,也能够直观地描述事件的发生规律。

3.加强练习,巩固知识点。

通过课后作业等方式,加强练习,巩固所学的知识点,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五、学习反思在学习本单元的过程中,你将发现这些知识点的内容很实用,能在实际生活中运用。

同时,本单元所涉及的概率问题也是数学中的重点内容,需要认真学习。

因此,我们需要认真听课、多画图、加强练习,提高自己的数学水平和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单元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实际问题 【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六单元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实际问题 【导学案】-2022-2023学年数学二年级下册-青岛版

第六单元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实际问题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了解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基本概念;2.掌握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3.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预习内容1.对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性质和规律进行了解;2.探究使用友善的交流方式加减混合运算应用实际问题。

三、授课重点1.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2.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四、学习难点1.理解加减混合运算;2.掌握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

五、课堂提问1.你能说出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吗?2.你会如何解决实际问题?六、课堂讲解1.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定义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是指在计算时,既有加法,又有减法,且参加运算的数均为三位数。

2. 三位数加减混合运算的计算方法在三位数的加减混合运算中:1.从各个位数的最后一位开始,逐位相加(减);2.在计算结果大于9时,向前一位进位(借位)。

3. 实际问题的解决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步骤:1.理解问题;2.分析问题;3.拟定解决问题的计算步骤;4.进行计算;5.验证计算结果是否正确。

4. 例题:小明家附近有两个地铁站,小明从第一个地铁站到第二个地铁站要走1.2千米,从第二个地铁站到家里要走1.7千米,他今天一共走了3.9千米,他从家里出发走了多少千米?解题思路:1.通过分析题意,可知小明从地铁站到家的距离为:3.9千米-1.2千米-1.7千米 = 1千米。

2.计算一下,小明从家里出发走了1千米。

解题过程:小明从家里出发走了多少千米?解:小明从家里到第二个地铁站,又从第二个地铁站到家的距离为:1.2千米+1.7千米=2.9千米,因此从家里出发走了3.9千米-2.9千米=1千米。

五、课后习题1.从数学角度,探究。

第六单元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带答案)

第六单元名著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导学案(带答案)
1.在的启发和教育下,保尔懂得了许多关于革命工人阶级和阶级斗争的道理。
2.保尔救出了朱赫来后,被贵族的儿子出卖,被白匪关押起来。
3.红军攻下了小城谢佩托夫卡,保尔的好朋友参军了,当了团区委书记。
4.保尔最爱读英国小说,敬佩主人公的斗争精神。
5.在铁路就要修完时,无情的和最终夺去了保尔的战斗力。
6.《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一部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本名副其实的,保尔是的“良师益友”,他的对广大读者有极深的教育意义。
四、解释小说题目的含义
奥斯特洛夫斯基在解释这部作品的标题时说:“钢是在烈火与骤冷中铸造而成的。只有这样它才能坚硬,什么都不惧怕。我们这一代人也是在这样的斗争中、在艰苦的考验中锻炼出来的,并且学会了在生活面前不颓废。”这一题目运用了比喻的说法,也就是说,一个革命战士,只有在艰苦的环境中,在革命的斗争中才能磨炼成为一个真正的革命战士。
五、主要人物
(一)保尔·柯察金
1.具有爱憎分明的阶级立场
(1)保尔带着漂亮整洁的冬妮亚参加工友通知的聚会遭到讥讽和嘲笑后,意识到冬妮亚和自己不是一个阶级,决心断绝感情。
(2)保尔顶着严寒在修路时遇到拒绝干活的冬妮亚和她的丈夫,他直言指出昔日的恋人已变得酸臭。
2.具有高昂的革命激情
(1)保尔因为救朱赫来被捕,在狱中经受严峻考验,不透露朱赫来的行踪。
B.丽达陪同患伤寒症病愈后的保尔来到烈士墓前悼念革命战友,墓前默念的那段“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的名言成了保尔人生的准则,同时也揭示了全书的主旨。
C.到后来,保尔完全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没有灰心丧气,坚强的革命信念激励他用文学创作跟病魔与困难作斗争。
D.这部长篇小说是保尔在病榻上(当时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艰难写成的,出版后在世界各地都产生了巨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交流家庭信息记录表,指导学生把调查表修改规范,学会使用所调查信息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难点:学会使用所调查信息进行简单分析。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
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
巡视
指导
教材
三、交流汇报。
15
1、以“网络是天师还是魔鬼”为主题汇报(小组)
巡视
补充
点评
教材
投影
四、布置课外活动任务和下节课内容。
5
1、我们下节将围绕“怎样正确利用电视、网络等媒体”开一个辩论会,下面大家设计一个辩题,以便课外找好有用的信息资料当辩论用的证据。(小组)
如:“小学生上网聊天好处多/小学生上网聊天坏处多”“小学生应该多看电视/小学生不应该多看电视”……
巡视
指导
教材
三、展示各自的调查表,谈谈收获与疑惑
20
1展示各自的调查表,谈谈收获与疑惑(个人)
巡视
补充
点评
教材
调查日期:2011年5月28日调查人:502班殷晨露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信息来源
爸爸
中国男排以0∶3负于日本队

郊区有三百多户农户要求作房屋拆迁评估

全国人大举行《个税法》听证会

妈妈
妈妈天气预报:明天晴
教材
年级:五课题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课时第一课时科目/教材语文
教学目标: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和《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了解搜集和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写法。
教学难点:了解搜集和利用信息进行研究的方法,以及简单的研究报告的写法。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5
1、选主题:提示:(小组)
1、我们家生活的变化。
2、身边同学的近视情况的调查极其原因的分析。
3、成语中的名人故事。
提问
演示
教材
课件
二、再次深入对比、分析两篇课文的异同。
10
1、讨论一下本组的研究报告是比较接近哪篇课文的风格。(小组)
巡视
指导
课件
教材
三、根据主题收集信息。
15
1、明确收集资料的方法。(全班)
第六单元导学案
年级:五课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时第一课时科目/教材语文
教学目标:感知教材,明确活动内容
教学难点:明确活动内容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
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
5
1、如何写研究报告(全班)
提问
板书
教材
投影
二、阅读《奇怪的东南风》《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
20
1、1、齐读生词。(全班)
2、2、自由读课文。(全班)
3、3、把两个作者的调查步骤、方法列出来。(小组)
4、全班交流,展示小组成果。(全班)
巡视
指导
投影
教材
三、小结
15
1、《奇怪的东南风》归纳一下作者的做法是:1、记录信息2、分析信息3、请教别人得出结论。

星光街开了一家大型水果超市

杭州西湖边万人免费品茶


柿子和桂圆嫁接在一起结出柿桂果

失去双臂的男孩制成飞机模型

一只北极熊来到杭州动物园

年级:五课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时第五课时科目/教材语文
教学目标:阅读课文资料《神奇的电脑魔术师》《网上呼救》《把握自己》明白合理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好处,了解不良信息传播给青少年的不好的影响。
教材
三、布置活动任务
15
1、回家后,自己设计一个表格,记录家人一天得到的信息,进行简单分析,从家人感兴趣的信息可以发现什么?(个人)
2、下节课把调查表带来交流。(全班)
巡视
补充
点评
教材
投影
四、小结
5
展示范表
展示
投影
家庭信息调查表
年 月 日
家庭成员
获得的信息
获得信息的渠道
爸爸
妈妈

年级:五课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时第四课时科目/教材语文
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
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
教师教导事项
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
怎样检测学生学习效果并反馈。
一、激起学生参与辩论的愿望;
5
1、读辩题,如“小学生上网聊天好处多/小学生上网聊天坏处多”。(全班)
3、交流阅读收获。(小组)
巡视
补充
点评
教材
四、整理全课。
8
1、整理本节课各自收集的资料,归类,用自己的方法体现信息传递方法从古到近的不断进步,体会信息传递速度、质量的飞速发展。
可以制表。(小组)
2、展示交流结果(小组)
巡视
补充
点评
教材
五、总结
2
1、小组代表上台总结(小组)
总结
时代
信息传递的方式
评价
远古
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
教师教导事项
一、引入
5
自由谈论自己最近知道的新的信息。(小组)
提问
板书
教材
二、对信息进行分类。
15
1、如:体育类、军事类、交通类、生活故事类……学生谈谈信息都是怎么得知的。(全班)
2、将常用的获取信息资料的方法整理出来。(小组)
获得信息的渠道分类:
巡视
指导
板书
课件
2、《关于李姓的历史和现状的研究报告》这个研究报告分四部分:1、问题的提出;2、调查方法;3、调查情况和资料整理;4、结论。可以从这个研究报告中学习简单研究报告的写法。(全班)
巡视
补充
点评
教材
投影
年级:五课题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课时第二、三课时科目/教材语文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拟订活动计划。指导学生收集信息。
总结
出示表格:
搜集资料的方法
优点
不足
适用范围
自己观察、记录
第一手资料,真实
费时多
可以直接观察的对象
调查、访问
比较真实可信
工作量大
小范围调查
从书籍报刊上摘录
材料集中,信息较多
寻找费时
需要较多资料时
利用网络搜索
速度快,信息量大
需要设备
需要大量资料时
年级:五课题利用信息,写简单的研究报告课时第四、五课时科目/教材语文
巡视
补充
点评
教材
四、布置作业
3
收集资料:你知道人类或者动物传递信息有哪些方法?(小组、个人)
上网
年级:五课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时第二课时科目/教材语文
教学目标:阅读交流资料,了解传递信息的各种方法以及方式的演变。
教学难点:整理资料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2、辩题订好后,交流如何找自己需要的信息。
布置
提示
教材
课件
年级:五课题信息传递改变着我们的生活课时第六、七课时科目/教材语文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大量收集辩论所需的材料、整理材料,开展辩论会。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
教学难点:拟订活动计划。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
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
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
教师教导事项
一、根据提示,选择感兴趣的问题当小组研究报告的主题。
教学难点:明白合理利用信息、传递信息的好处,了解不良信息传播给青少年的不好的影响。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
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
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
教学目标:指导学生收集好的资料分类整理。
教学难点: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听课记录与评价
学生学习事项
学生要做什么(问题、任务、活动、作业)
学生用哪种学习组织形式来做(个人、双人、小组、全班)。
学生用何种方式表达呈现学习过程与结果。
教师教导事项
教师做什么以支持学生学习(布置与指导∕讲授、提问、举例、演示、板书……);
教学目标:学生初步学习收集信息的方法,为回家调查家人一天中从什么渠道获取哪些信息,并根据这些信息做简单分析而做准备
教学难点:调查家人一天中从什么渠道获取哪些信息
教学内容提要
(描述主要教学环节与内容要点)
时间
教学操作流程
所需资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