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4)
九年级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4

你认为呢? 允许部分人先富,真能实现共同富裕吗?
共富是过程:
诚实劳动 部分人、地区 合法经营 先富
带动 后富 帮助 共富
项目 人均GDP 居民人均收入 1978年 1998年 1978年 1998年 区域 1765 9522 东部是 东部是 东部 西部的 西部的 1350 4031 1.5倍 西部 4倍
4、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鼓励部分地区、人先富起来..... 5、共同富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内容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小试牛刀
王大伯一家4口人,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王大伯 是一家国有企业普通工人,月工资1200元;王大妈 利用家中一间店面房开了食品零售店,每月基本有 1000元左右,另一间店面租给他人,月租300元; 儿子自己经营了玩具厂(有工人10多个);儿媳是 某工商所的会计。王大伯家中除8万元存款外,还 用2万元左右炒股。 你能从王大伯家找出哪几种收入来源?
——西部大开发
共同富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内容
观察P94页两幅图片: 你感受最深的是————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 尊重创造蔚然成风!
材料1: 有一艘轮船坏了,找了很多人修了很多天都没能修好。 后来,来了一个工程师,用铅笔在船体上画了一条线,说: “从这儿打开,把里面的螺丝紧一下就行了。”船员们打开 一紧,果然故障排除了。这时,船长有点后悔:“你只画了 一条线,就要不少钱。”工程师说:“画一条线,只值一美 元,但真正的价值是知道在哪里画线。”
我国是如何来帮助西部发展的?
西部大开发战略 东部帮西部
“过去,国家 只注重东部沿海地区的发展,从而 忽略了西部,所以,才导致了今天的东西部的差距, 这违背了共同富裕的根本原则......”
【素材】《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华西村的成功之道(人教)

华西村的成功之道按华西村宣传科说法,每年来此游览取经的客人逾百万。
那么,每人花1百元,就有1亿元留下。
不过,对于年销售额已达260亿元的华西村而言,这点钱不算什么。
顾蓓蕾介绍,从1977年的小敲小打手工业,到目前的华西村,共有8大公司,涉及纺织、铸钢等多个产业。
“8大金刚”统归华西集团控署,华西村党委书记吴仁宝系集团董事长兼总经理,集团固定资产超60亿元。
2005年,要实现销售300亿元,未来目标是“三年一千天,实现一千亿”。
对比苏南乡镇企业纷纷转制,华西仍以合作经济、集体控股、个人参股为主,私营企业为辅。
华西村去年平均亩创销售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产值达300万元。
华西村凭借“苏南模式”搞成“现实中的乌托邦”,有三大原因。
一是华西人经营做得好。
举个小例子,华西彩镀板厂延伸的20万吨冷轧线项目,设备只有世界一家厂子能生产,华西订购价是4300万元/台,现在市场上已涨到8000万元。
“如果华西不要这个设备,马上能拿到补偿款3000多万元。
”村宣传科副科长赵志荣说,华西集团很注重引进外地人才充实企业高层。
二是领导班子和群众贴合紧密。
赵志荣提起,有人问,“为啥百姓都很听话?”吴仁宝回答,“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不听群众的话。
我听老百姓的话,老百姓肯定会听我的话;我不怕群众不听话,就怕自己说错话。
”领导没有负责心态,说错也没事,久而久之,“你说对了,他们也不会听。
”华西村官民到底有多近——政府甚至可以延长村民的寿命!据介绍,华西村专门设立“敬老奖”:凡有老人活到80岁,每名直系亲属奖100元;活到90岁,奖励1000元;活到100岁,奖10000元。
2003年,99岁的村民陈真妹在家里两个人专门看护下,终于过上百岁生日,华西村为此发放37万元奖金。
“现在的华西人,很相信领导,让做什么就做什么,反正到时候不会少了谁的。
村民们安分守己,几年来没有发生一起重大刑事案件。
”三是“厂在股金在”的收入机制。
赵志荣介绍,村民收入主要有三个来源:工资奖金,平均不到千元,吴仁宝才900多元;村民各项福利,这块比重较大,如分车、孩子上大学前的费用村里全包和医疗保障等;资本分红,这份钱最多,比如分别墅,华西村民个个是股东,红利20%支付现金,80%入长期股。
九年级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请 共同富裕是不是“同步富裕”、 思 “同时富裕”? 考
实现共同富裕是一个过程,只有鼓励 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 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并通过 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才能逐步实现 共同富裕。
二)在不同的发展阶段,共同富裕有 不同的内容
人口占比例 东部 42% 土地占比例 资源 东部 中西部 少 多 中西部 东部 中西部 59% 14
第七课关注经济发展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复习旧知识
我国基本的经济制度
国有经济 公有制: 集体经济 个体经济
非公有制: 私营经济
外资经济
一、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与“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 同发展”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相适应,我 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怎样的?
决 定
以按劳分配为主体, 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三步走 第一步 第一步 第一步 时间 1981-1990 国民生产总值目标 翻一番 人民生活目标 解决温饱问题 达到小康
1991-2000 再增长一倍
比较富裕、基 2001-2050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本实现现代化
根据数据统计计算,按1998年农村小康实现程度 划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一、已经全面实现小康和基本实现小康的地区(1998年小康实现 程度90%以上):上海、北京、天津、浙江、广东、福建、山东、 辽宁、河北、吉林、这类地区的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39.25% 二、接近农村小康的地区(1998年小康实现程度为80~90)山 西、黑龙江、湖北、河南、广西、新疆、江西、安徽、,其农村 人口占全国农村人口33.01 三、20世纪末实现农村小康有困难的地区(1998年小康实现程度 为70~80)湖南、内蒙古、重庆、四川,其农村人口占全国农 村人口18.46 四、20世纪末不能实现农村小康的地区(1998年小康实现程度在 70以下)青海、陕西、贵州、甘肃,其农村人口占全国农村人 口的9.28
第四课 第二框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教案

第四课第二框题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1)识记: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
2)活动:以某项正在建设的重点工程为例,对国家在经济建设中的作用,人民走共同富裕的道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意义等问题,进行综合探讨和交流。
2、能力目标:依据课程标准的规定,通过对有关知识的识记、理解,使学生掌握知识的能力达到相应水平。
在此基础上,使学生逐步领会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的一般内涵,进而培养学生理论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尝试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及辩证的观点、开放的思维方式分析问题,逐步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体会亲身参与社会实践的主人翁责任感。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讲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经济”,使学生坚定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
课程标准教学内容1、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宏伟蓝图和目标。
2、我国人民共享经济繁荣的成果和步骤。
基本要求识记:当前国民经济发展计划和远景目标。
初三上册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试题一、单项选择题1.(2012•镇江中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我们必须坚持和完善的基本分配制度是( )A.按劳分配B.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C.按需分配D.按知识和能力分配2.党的报告提出了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五位一体”总体布局。
其中要搞好经济建设必须( )①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②实行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③确立以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④鼓励、支持、引导民营经济的发展A.①②B.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3.漫画《悬殊天平》启示我们必须( )①坚持和完善以按需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②分配中,提倡奉献精神,落实分配政策③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根除贫富差距④进行收入分配改革,努力实现分配公平A.①②B.②④C.①④D.②③④4.(2012•盐城中考)某公司向社会公开征集商标创意作品,初三学生李阳设计制作的一款作品被该公司选用,并获得2万元报酬。
李阳获得的报酬属于( )A.按生产要素分配所得的收入B.个体劳动经济所得的收入C.按劳分配所得的收入D.投入资本所得的收入5.2012年9月1日,新的个税法实施一年来,工薪收入者的纳税面由28%下降到7.7%,纳税人由8 400万人减至2 400万人。
国家这一举措,有利于实现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原则。
( )A.同时富裕B.共同富裕C.同等富裕D.同步富裕6.2013年1月1日,北京、陕西和浙江再次上调最低工资标准,如下表:地市调前最低月工资标准调后最低月工资标准北京 1 260元 1 400元陕西 1 000元 1 150元浙江 1 310元 1 470元上调最低工资标准体现了我国坚持( )①先富带后富,逐步实现同步富裕的原则②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根本原则③平均主义的分配制度④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目标A.①②③B.②③C.②④D.①②④7.自2000年至今,我国已经召开了12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励大会,每次大会都表彰奖励获奖人员和获奖项目的相关工作人员。
九年级政治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

提高教育质量,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教育教学水平,培养具有创新精 神和实践能力的人才。
03 实现共同富裕的挑战
区域发展不平衡
城乡发展差异
城乡之间在基础设施建设、教育 资源、医疗保障等方面存在较大 差距,制约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
展。
地区间发展不平衡
不同地区之间在产业结构、经济发 展水平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导致 地区间居民收入差距扩大。
共同富裕是人民幸福的保障
共同富裕的实现意味着人们的基本需求得到满足,有更好 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条件,从而提高人民的生活 质量和幸福感。
共同富裕的历史背景
共同富裕的思想源远流长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下为公”、“均贫富”等思想,这些思想为共同富裕的理念 提供了思想基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开始探索共同富裕的道路
完善再分配调节机制,加 大税收、社保、转移支付 等调节力度。
健全工资决定机制,提高 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 比重。
发挥第三次分配的作用, 发展慈善等社会公益事业。
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01 完善社会保险制度,提高社会保险待遇水平 。
02
健全社会救助体系,保障困难群众的基本生 活。
03
发展多层次、多支柱养老保险体系,满足人 民群众多样化的养老需求。
推进国有企业改革
优化国有资产布局,增强国有企业竞争力。
加强国际合作,共享发展成果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
推动国际经济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加强与世界各国的经贸合作
扩大对外开放,实现互利共赢。
推动全球共同发展
加大对发展中国家的援助和支持力度,促进全球共同繁荣。
THANKS FOR WATCHING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

走向共同富裕的道路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
2. 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途径。
3. 培养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
二、教学重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
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和途径。
三、教学难点:1. 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2. 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养。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意义和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
3. 讨论法: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五、教学内容:1. 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1.1 讲解共同富裕的概念1.2 阐述共同富裕的意义2. 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2.1 讲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针2.2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具体政策3. 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3.1 讲解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3.2 分析共同富裕的实现手段4. 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4.1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财富观4.2 讨论如何树立正确的价值观5. 激发学生为实现共同富裕而努力奋斗的信心和决心5.1 讲解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5.2 引导学生树立奋斗的目标和信念六、教学活动设计:1. 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关于共同富裕的短视频,引发学生对共同富裕的兴趣和思考。
2. 讲解共同富裕的含义和意义:引导学生理解共同富裕的概念,并阐述其重要性和意义。
3. 分析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方针政策:让学生了解我国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方针和具体政策。
4. 讨论共同富裕的实现方式和手段:分组讨论,每组分析一种实现方式和手段,并分享给全班。
5. 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财富观和价值观。
6. 总结和展望: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并展望共同富裕的美好前景。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参与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程度。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

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目标之一。
为了实现全体人民的共同富裕,需要政府、社会各界和每个人共同努力,致力于解决贫困问题、缩小贫富差距、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感。
首先,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道路必须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推动社会发展的主体。
在推进共同富裕的过程中,政府和各级领导干部要时刻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期待,有效解决人民关切的问题,为人民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和条件。
其次,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推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举措。
当前,我国仍存在明显的城乡发展差距,而农村是一线改革开放的重要领域。
要加大对农村经济发展的投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民的生产能力和职业技能,扶持发展农村产业,推动农民增收,实现农村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
其次,推动科技创新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手段。
科技创新是经济发展的内在动力,也是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的重要保障。
要加大对科研机构和高新技术企业的支持力度,加强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的研究,培养和吸引高层次科技人才。
同时,要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构建激励机制,提高科技创新的转化率和应用水平,推动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再次,加强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关键环节。
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也是提升人民素质和实现自我价值的重要途径。
要全面推进教育公平,加大对教育的投入,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高教育质量,为每个人提供平等、有质量的教育机会。
同时,要加大对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的支持力度,提高劳动者的职业素质,增强其就业能力和创业能力。
最后,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重要保障。
社会保障体系是最基本的民生保障,要加强社会保险、医疗保险、住房保障等制度建设,确保人民的基本生活需要得到满足。
此外,要加强对特殊群体和困难群体的帮助和扶持,努力解决他们的实际困难,消除贫困,提高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版权所有-
你能从王大伯家找出哪几种收入来源? 王大伯一家4口人,过着比较富裕的生活。王大伯是 一家国有企业普通工人,月工资2200元;王大妈利 用家中一间店面房开了食品零售店,每月基本有 1500元左右,另一间店面租给他人,月租300元;儿 子自己经营了玩具厂(有工人10多个)每年盈利40 万左右;儿媳是某工商所的会计,月工资3000多元。 王大伯家中除8万元存款外,还用2万元左右炒股。
3.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两条根 本原则,一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 经济为主体,二是共同富裕。
----邓小平
- 版权所有-
我国目前城乡收入之比是3.1:1, 西部地区12个省(区、市)面积占 全国的28.8%,而国内生产总值仅 占1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仅相当 于全国平均水平的67%,东部地区 的40%,同时,城市居民之间也存 在收入的差距。
共同富裕
同等富裕 同时富裕
同步富裕
共同富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内容
为实现共同富裕的举措:
西部大开发、中部崛起计划、整形东北老 工业基地、免除农业税、新农村建设、下 岗工人在就业。。。。。 - 版权所有-
4.如何实现共同富裕 (1)、只有鼓励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 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形成示范效应。
君子爱财
取之有道
劳动
王某外出打工当建筑工人,一年挣了8000元钱
张某取得了一项科技发明成果,专利权被某企 业购买,获利20万元。 技术 李某(管理硕士)是某外资企业的部门经理, 年薪15万元。 管理
王某购买了某企业的股票,年终获红利1万元。
- 版权所有-资本源自同 富 不 同 路- 版权所有-
(2)、通过先富者带动和帮助后富者, 才能逐步实现共同富裕。
- 版权所有-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从2000年开始,国家设 立最高科学技术奖, 获 奖者的奖金额为500万元 人民币。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 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名誉所长 叶笃正,中国科学院院士、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军医大 学东方肝胆外科医院院长吴 孟超,获得2005年度国家最 高科学技术奖。 - 版权所有-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
决 定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
- 版权所有-
2.分配中的注意点:
在分配中, 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 分配政策; 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 收入差距悬殊。
- 版权所有-
一、先富帮后富
共奔富裕路
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 1、分配制度: 劳动、资本、技术、管理等生产要素按贡献 参与分配
2、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
共同富裕
3、实现共同富裕的途径: 鼓励部分地区、人先富起来... 4、共同富裕在不同阶段有不同内容
二、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2、发挥自身才能,为国家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 版权所有-
劳动、资本、管理、技术。。。
请归纳出我国的分配制度
- 版权所有-
㈠先富带后富 共奔富裕路
1、我国现阶段的分配制度和分配原则
① 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 配制度,②健全劳动、资本、技术、管理、土地等生产要素 按贡献参与分配的原则。 ③基本经济制度与基本分配制度的关系:
二、如何让创造财富的源泉涌流
1、倡导“四个尊重”: 尊重劳动、尊重知识、
尊重人才、尊重创造
让一切劳动、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活 力竞相迸发,一切创造财富的源泉也将涌流
2、我们应抓住有利条件:
发挥自身才能,积极进取,努力创业, 实现自我价值,为国家的经济发展作出贡 献。
-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