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敏性休克
合集下载
过敏性休克

• 如蜜蜂、蚂蚁、蜘蛛等昆虫及其毒素 。
03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皮肤黏膜表现
瘙痒
• 过敏性休克会导致皮肤黏膜的瘙痒 ,通常会迅速出现并持续数分钟到数小 时不等。
潮红
• 由于血管扩张和血流增加,过敏性 休克时皮肤黏膜会出现潮红现象。
荨麻疹
•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荨麻疹,表现 为局部皮肤的红斑、风团和瘙痒。
过敏性休克
contents
目录
• 过敏性休克概述 • 过敏性休克的病因与诱因 • 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 •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 过敏性休克的治疗与预防
01
过敏性休克概述
定义与特点
•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全身性过敏反应,通常 在接触某种过敏原后发生,导致血压下降、呼吸困 难、皮疹和喉头水肿等症状。过敏性休克的特点是 在接触过敏原后迅速出现症状,病情进展迅速,如 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休克甚至死亡。
发热
02
• 部分过敏性休克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现象,通常为低热
。
意识障碍
03
• 过敏性休克严重时,可能会导致意识障碍、昏迷等神经
系统症状。
04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标准
病史
临床表现
• 患者是否有过敏史,如药物过敏、食 物过敏等。
• 患者是否出现血压下降、呼吸急促、 皮疹、喉头水肿等过敏性反应的症状。
实验室检查
皮肤过敏试验
• 血清IgE水平是否升高,血常规、尿常 规等检查是否有异常。
• 用于确定过敏原。
鉴别诊断
重症药疹
• 药物过敏引起,与过敏性休克的临床表现相似,但无血压下降等循环障碍表现。
急性荨麻疹
• 表现为局限性水肿,与过敏性休克的区别在于无血压下降等循环障碍表现。
过敏性休克

02
某些昆虫的唾液或毒液可能引发 过敏反应。
其他原因
某些化学物质
某些物理因素
如油漆、染料等,也可能引发过敏反 应。
如紫外线、寒冷等,也可能引发过敏 反应。
某些植物
如花粉、草籽等,也可能引发过敏反 应。
03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与治 疗
诊断方法
01
02
04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曾有过敏反应史 ,如药物、食物或昆虫叮咬等
详细描述
昆虫叮咬过敏性休克通常在被某些昆虫叮咬后发生,症状包括红肿、瘙痒、呼吸 困难、低血压等。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特点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及 时诊断和治疗,否则可能导致生命危 险。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血压下降
由于血管扩张和血 容量不足,导致血 压急剧下降。
皮肤瘙痒
由于过敏反应,导 致皮肤瘙痒。
呼吸急促
由于喉头水肿或支 气管痉挛,导致呼 吸困难。
心跳加速
由于心脏负担加重 ,导致心跳加速。
其他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 、腹痛等。
使用抗过敏药物
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 以缓解过敏症状和减轻休克反 应。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 呼吸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异常情况。
治疗注意事项
及时诊断和治疗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 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
情。
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在接受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对 哪些药物过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
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
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定期评估免疫系统功能
了解免疫系统的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免疫力。
某些昆虫的唾液或毒液可能引发 过敏反应。
其他原因
某些化学物质
某些物理因素
如油漆、染料等,也可能引发过敏反 应。
如紫外线、寒冷等,也可能引发过敏 反应。
某些植物
如花粉、草籽等,也可能引发过敏反 应。
03
过敏性休克的诊断与治 疗
诊断方法
01
02
04
病史询问
了解患者是否曾有过敏反应史 ,如药物、食物或昆虫叮咬等
详细描述
昆虫叮咬过敏性休克通常在被某些昆虫叮咬后发生,症状包括红肿、瘙痒、呼吸 困难、低血压等。如果未及时治疗,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特点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紧急状况,需要及 时诊断和治疗,否则可能导致生命危 险。
过敏性休克的症状
血压下降
由于血管扩张和血 容量不足,导致血 压急剧下降。
皮肤瘙痒
由于过敏反应,导 致皮肤瘙痒。
呼吸急促
由于喉头水肿或支 气管痉挛,导致呼 吸困难。
心跳加速
由于心脏负担加重 ,导致心跳加速。
其他症状
头痛、恶心、呕吐 、腹痛等。
使用抗过敏药物
如肾上腺素、糖皮质激素等, 以缓解过敏症状和减轻休克反 应。
监测生命体征
密切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 呼吸等指标,以便及时发现和
处理异常情况。
治疗注意事项
及时诊断和治疗
过敏性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 要及时诊断和治疗,以免延误病
情。
避免使用过敏药物
在接受治疗前,应告知医生自己对 哪些药物过敏,避免使用这些药物 。
定期进行过敏原检测
了解自己的过敏情况,以便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定期评估免疫系统功能
了解免疫系统的状况,以便采取针对性的措施来提高免疫力。
过敏性休克

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
1.避免滥用药物 临床医生必须严格掌握用药原则,熟悉药物 适应症,尤其是要掌握《抗菌药物临床应用 指南》,防止滥用药物,是避免过敏性休克 发生的重要措施。
2. 询问药物过敏史 应用药物前必须详细询问,禁用对某种药物 已有过敏反应者。
3. 重视皮肤过敏试验 特别要重视药品使用说明书。
困难、发绀、喉部阻塞感、气促以及胸闷等 ,严重者可因窒息而死亡。
2.循环衰竭症状 外周血管麻痹扩张→血压<80/50mmHg或 为0 mmHg,肢体湿冷、面色苍白或发绀、脉 搏细弱或消失,严重时发生心跳骤停。 3.神经系统症状 休克→脑缺血、缺氧→脑水肿→烦躁不安、 意识不清或昏迷、大小便失禁、抽搐或肢体 强直。多数患者有头晕、口干、面部及肢体 麻木。
过敏性休克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惠州市中心医院急诊科 王国标
1.概述 2.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急救与处理
1.概述 2.发病机制 3.临床表现 4.诊断及鉴别诊断 5.急救与处理
休克是由于各种致病因素引起有效循环血 容量突然下降使全身各组织和重要器官灌 注不足,从而导致一系列代谢紊乱、细胞 受损及脏器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面色苍 白、四肢湿冷、肢端发绀、脉搏细速、尿 量减少、神志迟钝及血压下降等。 病因学分类:失血性休克、感染性休克、 过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创伤性休克等。
4.血管活性药物 升高血压效果明显。Aramin10-20mg,Dop Amin20-40mg iv或im。经上述处理血压仍不 回升时,可用Noradrenaline 1mg+NS 10ml Iv,或Noradrenaline 2-4mg+5%GNS 250ml Ivdrip,但不能im或H,以免注射局部发生缺 血坏死。
过敏性休克是什么了解其发生机制和危险因素

出现症状时,及时就医 遵医嘱,按时服药 避免接触过敏原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普及过敏性休克知识
了解过敏原:避免接触可能导 致过敏的物质
及时就医:出现过敏症状时, 及时就医治疗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 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过 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
添加 标题
过敏原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系统识 别为外来物质
添加 标题
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与过敏 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添加 标题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 放炎症介质
添加 标题
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 加,导致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
添加 标题
炎症反应进一步导致血管痉挛、血 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神经系统受损:患者 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受 损、意识模糊等症状
消化系统受损:患者 可能出现消化系统受 损、恶心呕吐等症状
皮肤症状:患者可能 出现皮肤症状,如红
斑、瘙痒等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第三章
过敏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过敏原: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食物、药物、花粉等 免疫系统: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 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过敏性疾 病史的人更容易发生过敏性休 克
药物因素:使用某些药物,如 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会
增加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 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可
能会增加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如何预防过敏性休克
第五章
避免接触过敏原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如食物、药物、花粉
普及过敏性休克知识
了解过敏原:避免接触可能导 致过敏的物质
及时就医:出现过敏症状时, 及时就医治疗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良好 的生活习惯,增强免疫力
定期体检:定期进行体检,了 解自身健康状况,及时发现过 敏性休克的危险因素
添加 标题
过敏原进入人体后,被免疫系统识 别为外来物质
添加 标题
免疫系统产生特异性抗体,与过敏 原结合形成抗原抗体复合物
添加 标题
抗原抗体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释 放炎症介质
添加 标题
炎症介质引起血管扩张、通透性增 加,导致组织水肿和炎症反应
添加 标题
炎症反应进一步导致血管痉挛、血 压下降、呼吸困难等症状
神经系统受损:患者 可能出现神经系统受 损、意识模糊等症状
消化系统受损:患者 可能出现消化系统受 损、恶心呕吐等症状
皮肤症状:患者可能 出现皮肤症状,如红
斑、瘙痒等
过敏性休克的发生机制
第三章
过敏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过敏原:能够引起过敏反应的物质,如食物、药物、花粉等 免疫系统:人体抵抗疾病的防御系统,包括免疫细胞、免疫分子等 过敏反应:免疫系统对过敏原的过度反应,导致组织损伤和功能障碍 过敏性休克:过敏反应中最严重的一种,可能导致生命危险
遗传因素:家族中有过敏性疾 病史的人更容易发生过敏性休 克
药物因素:使用某些药物,如 抗生素、抗癫痫药等,可能会
增加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心理因素:长期处于紧张、焦 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可
能会增加过敏性休克的风险
如何预防过敏性休克
第五章
避免接触过敏原
避免接触已知过敏原, 如食物、药物、花粉
过敏性休克

治
疗
维持血压:血管活性药物;
适当输液:纠正代酸及电解质紊乱; 钙剂应用:葡萄糖酸钙或氯化钙; 其他治疗:抑酸,抗感染。
心肺复苏
心 肺 复 苏
心肺复苏
(cardiopulmonary resuscitation CPR) 是心肺复苏技术的简称,是针对心跳、呼吸 停止所采取的抢救措施,即用心脏按压或其 他方法形成暂时的人工循环并恢复心脏自主 搏动和血液循环,用人工呼吸代替自主呼吸 并恢复自主呼吸,以达到恢复苏醒和挽救生 命的目的。
⑧ 两手掌不是重叠放置,而呈交叉放置
如有二个专业抢救人员在场,可采用双人心脏现场复
苏,心肺复苏术相当费力,可以由在场的第二抢救者
或更多的抢救人员轮换操作,以保持精力充沛、姿势
正确,提高复苏效果。
复苏法,即一人进行胸外按压,另一人进行人工呼吸。
心脏按压有效的指征
大动脉搏动恢复; 收缩压>60mmHg;
开放呼吸道
仰头举颌法 压前额 抬下颌 双下颌上提法
[注意点]
手指勿压迫颈前、颏下软组织,
以防压迫气道。
颈椎损伤者,应用双下颌上提法
以免进一步加重颈椎损伤。
仰头举颌法
救护人用一手的小鱼
际部置于病人的前额并 稍加用力使后仰,另一 手的食指置于病人下颌 将下颌骨上提
注意:救护人手指不
要深压颏下软组织,以 免阻塞气道。
过 敏 性 休 克
北京同仁医院 急诊科
定
义
过敏性休克是由免疫球蛋白E抗体介导的 一种机体的严重变态反应。引起变态反应的抗 原包括昆虫的毒液、药物或某些物质。 因已被致敏的机体对抗原物质发生强烈的 变态反应,导致弥散性的肺纤维蛋白血栓及多 脏器受累,发生急性循环呼吸功能障碍。
2024版过敏性休克的抢救

2024/1/25
15
04
器官功能支持与保 护
2024/1/25
16
呼吸系统支持
2024/1/25
保持呼吸道通畅
立即清除口腔、鼻腔分泌物和异物,保持患者头偏向一侧,防止 误吸。
吸氧
给予高流量吸氧,提高血氧饱和度,改善组织缺氧状态。
机械通气
如出现呼吸衰竭,应及时进行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连接呼吸机 辅助呼吸。
• 新型抗过敏药物研发:随着生物医学研究的深入进行,未来可能发现更多新型 抗过敏药物。这些药物可能具有更高的疗效和更低的副作用风险,为过敏性休 克患者提供更加有效的治疗选择。
• 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为了提高公众对过敏性休克的认知度和自救互救能 力,未来应进一步普及急救知识与技能培训。通过广泛宣传和教育活动,让更 多人了解过敏性休克的危害和急救方法,提高患者在突发情况下的生存率和生 活质量。
物副作用的发生。
2024/1/25
14
监测指标与评估效果
监测指标
在抢救过程中,应持续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频率、尿量等指标,以及皮肤黏膜色泽、肢体温度等灌注情 况。
评估效果
根据监测指标的变化,及时评估液体复苏和血管活性药物的应用效果。如患者生命体征平稳、尿量正常、皮肤黏 膜红润等,则提示抢救措施有效。反之,则需调整治疗方案,继续抢救。
害。
维护肾功能
02
如出现急性肾衰竭,应及时进行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等治疗,
以清除体内代谢废物和毒素。
纠正水电解质紊乱
03
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补充或调整钾、钠、氯等电解质,维持内
环境稳定。
20
05
并发症预防与处理
2024/1/25
过敏性休克及护理措施

THANKS
感谢观看
观察与监测
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护理人员应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呼吸、心率、血压和 体温,及时发现并汇报任何异常变化。
监测过敏症状
注意观察患者是否出现皮疹、呼吸急促、喉头水肿等过敏症状,以 便迅速采取应对措施。
保持呼吸道通畅
确保患者的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窒息。
心理支持
给予安抚与鼓励
良反应。
抗过敏药物
01
02
03
药物作用
抗过敏药物如抗组胺药物 和类固醇药物,可用于缓 解过敏反应引起的症状, 如瘙痒、红肿等。
用药方式
抗过敏药物一般通过口服 或静脉注射给药,具体剂 量和给药途径需根据患者 病情和医生建议来确定。
注意事项
在使用抗过敏药物时,需 要注意药物可能引起的副 作用,如口干、嗜睡等, 并及时向医生报告。
护理效果评估
症状缓解情况
观察患者呼吸困难、胸闷、皮肤瘙痒等症 状是否得到缓解,以及缓解的速度和程度
。
抗过敏药物疗效
评估注射的抗过敏药物是否有效,观察患 者过敏反应是否得到控制,是否需要调整
药物剂量或更换药物。
生命体征稳定情况
监测患者的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是否逐渐稳定,并维持在正常水平。
护理措施执行情况
随身携带急救药物
护理人员应教育患者及其家属识别可能导 致过敏性休克的过敏原,并尽量避免接触 。
定期随访与复查
指导患者随身携带肾上腺素等急救药物, 以备不时之需。
增强患者自我保健意识
建立定期随访制度,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 变化和过敏原变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和 预防措施。
通过开展健康讲座、发放宣传资料等方式 ,增强患者的自我保健意识,提高其对过 敏性休克的防范能力。
过敏性休克

心、利尿抗心衰治疗。给予高流量吸氧,湿化瓶内水换成20-30% 酒精湿化后吸入,改善肺部气体交换,减少缺氧症状。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
处理
血压下降有休克表现者,按过敏性休克抢救处理。 发生空气栓塞立即使患者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可增加胸
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 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漂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高流量 吸氧,提高血氧浓度,纠正缺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9、防转诊指征
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中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均应转诊上 级医院继续观察治疗。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
转诊时的注意事项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尽可能转往最近的上级医院,并事先进行电话联系,告知病人的基
本情况,做好抢救准备。 履行告知义务,将病人的病情、需要转诊的理由、转诊途中可能出
输液反应
病例分享
男,40岁,诊断:过敏性皮炎。输液组成: 葡萄糖酸钙20ml+氯化钠100ml。输液配置 时间14:30,输注时间:14:35,出现反应时 间:14:40,药液剩余50ml。反应:发热, 寒战,心悸。
• 男,91岁,幽门梗阻。输液组成:脂肪乳+ 水溶性维生素1支+脂溶性维生素1支。输液 400ml,剩余100ml,反应症状:发热。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
具体处理
3、肾上腺素的应用。 ➢ 肾上腺素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立即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
0.3~0.5mg,可每隔15~20min重复1次。
➢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肾上腺素的用法则为 1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重复1次。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
现的风险及准备采取的应对措施详细告知病人家属,取得病人家属 的理解与合作。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
处理
血压下降有休克表现者,按过敏性休克抢救处理。 发生空气栓塞立即使患者左侧卧位和头低足高位,此位置可增加胸
内压力,以减少空气进入静脉,左侧卧位可使肺动脉的位置在右心 室的下部,气泡则向上漂移右心室尖部,避开肺动脉入口。高流量 吸氧,提高血氧浓度,纠正缺氧,严密观察病情变化。
9、防转诊指征
城乡基层医疗机构医疗中诊断为过敏性休克的患者,均应转诊上 级医院继续观察治疗。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
转诊时的注意事项
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 尽可能转往最近的上级医院,并事先进行电话联系,告知病人的基
本情况,做好抢救准备。 履行告知义务,将病人的病情、需要转诊的理由、转诊途中可能出
输液反应
病例分享
男,40岁,诊断:过敏性皮炎。输液组成: 葡萄糖酸钙20ml+氯化钠100ml。输液配置 时间14:30,输注时间:14:35,出现反应时 间:14:40,药液剩余50ml。反应:发热, 寒战,心悸。
• 男,91岁,幽门梗阻。输液组成:脂肪乳+ 水溶性维生素1支+脂溶性维生素1支。输液 400ml,剩余100ml,反应症状:发热。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
具体处理
3、肾上腺素的应用。 ➢ 肾上腺素是救治本症的首选药物。立即肌内注射0.1%肾上腺素
0.3~0.5mg,可每隔15~20min重复1次。
➢ 如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行心肺复苏术。肾上腺素的用法则为 1mg静脉推注,每3-5分钟重复1次。
第三节 过敏性休克、输液反应
现的风险及准备采取的应对措施详细告知病人家属,取得病人家属 的理解与合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临床表现
过敏性休克大都猝然发生,常在接受病因抗原 后 15 分钟内发生严重反应,仅约 10% 患者症状 发生于30分钟后,甚至数小时后才发生。 过敏性休克有两大表现: 一是休克表现; 二是在休克出现之前或同时,常有一些有关的 过敏症状。
皮肤粘膜表现
往往出现最早、最多见: 包括皮肤潮红、瘙痒, 随后出现广泛的荨麻疹和 ( 或 ) 血 管神经性水肿, 还可出现喷过敏性休克重在预防,最根本的方法是明确引起 过敏的过敏原,避免再次接触类似的过敏原,谨记: 1、避免滥用药物,尽量采用口服制剂。 2、用药前详细询问过敏史。 3、对有过敏性休克病人应记载过敏药物,并告诉病 人,就诊时在病历卡最醒目处注明。 4、对易发生过敏的药物作皮肤过敏试验。 5 、对过敏体质病人在注射用药后观察 15-20 分钟, 在必须接受有诱发过敏性休克可能的药物前,宜先 使用抗组织胺药物或强的松20-30mg。
急救措施
5、升压药物的应用,常用间羟胺10-20mg,多 巴胺20-40mg静注或肌注。 6、脱敏药:可用非那根25-50mg、赛庚啶和钙 盐等。
急救措施
7 、补充血容量:因外周血管麻痹扩张,需输 入适量液体,能改善全身及局部循环,同时可 促进过敏物质排泄,首剂补液 500ml 快速滴入, 成人首日补液量可达4000ml,一般以葡萄盐水 为宜。 8 、休克改善后,如血压仍有波动者,可口服 麻黄碱 25mg ,每日 3 次,对病人密切观察 24 小 时,以防过敏性休克再次发生。
呼吸道阻塞症状
本症最多见的表现, 也是主要的死因, 患者感到胸闷、气促、 喉头有堵塞感,喘息、紫 绀
可因窒息而死亡
循环衰竭表现
病人可有心悸、出汗、面色苍白、脉搏加快变 弱; 随后发展为四肢发凉、发绀、血压迅速下降, 终至心跳停止。 冠心病患者可发生心肌梗死。
意识改变
病人可有恐惧感、头晕、烦躁不安, 随着脑缺氧和脑水肿加剧,意识不清, 甚至昏迷,还可有抽搐。
急救措施
3 、立即注射肾上腺素。小儿每次 1/1000 浓度, 0.02-0.025ml/kg,成人用0.5-1mg肌注,皮下 注射,也可在原来注射药物处肌肉注射,以减 少致敏药物吸收,同时又有抗过敏作用。肾上 腺素作用时间短,如首次注射后不见效果,可 考虑10-15分钟内重复注射,一般经过1-2次肾 上腺素注射,多数病人休克症状在半小时内均 可逐渐恢复。 4、休克严重者,应及早静脉注射地塞米松 1020mg 或琥珀酸氢化可的松 200-400mg ,对抗过 敏及升高血压甚为有效。
(一)病因 1 、异性蛋白:内泌素、酶制剂、花粉浸液、食物、 抗血清等。 2、 多糖类:如葡聚糖铁。 3 、许多常见药物:抗生素 ( 青霉素、头孢霉素等 ) , 局麻药 ( 普鲁卡因、利多卡因等 ) ,维生素 ( 硫胺、 叶酸),诊断性制剂(碘化X线造影剂),其它化学制 剂。
(二)发病机理 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为 I 型变态反应 ( 速发型 ) , 发病机制是在致敏抗原 ( 某些药物是不全抗原, 在进入人体后与蛋白质结合为全抗原 ) 初次进入 人体后,产生 IgE 抗体,与血清中嗜碱性粒细胞 和结缔组织中的肥大细胞表面的 IgEFC 受体结合, 使机体处于致敏状态。当相应的致敏抗原再次进 入体内时,它与被 IgE 致敏的嗜碱性粒细胞和肥 大细胞结合,靶细胞被激活,引起一系列酶促反 应而释放各种生物活性介质 ( 组胺、白三烯、缓 激肽等 ) ,这些介质作用于效应组织引起平滑肌 收缩,腺体分泌增多,小血管扩张,毛细血管通 透性增高,嗜酸性粒细胞增多和浸润,从而产生 相应的多器官临床症状。
其它症状
可有咳嗽、 恶心、 呕吐、 腹痛、 腹泻、 大小便失禁等。
急救措施
病情的严重程度与发生反应的时间早晚有密切 关系: 发生时间越早,则病情越严重, 有时来不及抢救而死亡, 必须当机立断,采取有力的抢救措施。
急救措施
1 、立即停止进入并移去可疑的过敏原或致敏 药物,测血压和触摸脉搏及观察呼吸等。 2 、发现病人必须就地抢救,不可搬动,身体 平卧,保暖,氧气吸入,保持呼吸道通畅,千 万不可强调困难而转院,失去抢救时机。
过敏性休克
概述
过敏性休克是外界某些抗原性物质进入 己致敏的机体后,通过免疫机制在短时间内发 生的一种强烈的多脏器累及症群。过敏性休克 属于第 I 型变态反应,绝大多数是药物引起, 其中 90% 为青霉素所致。临床上时有所见,通 常突然发生且很剧烈,一旦发生,若不及时抢 救,可在十分钟内发生死亡。
病因及发病机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