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光曲教案_教案教学设计_1
《月光曲》教案

《月光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的生字新词,理解“幽静、纯熟、陶醉”等词语在课文中的含义。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
3.感受贝多芬的善良品质和音乐才华,以及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
4.体会月光曲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想象力。
二、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贝多芬的善良品质和音乐才华。
2.背诵课文第九自然段,体会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过程和意境。
三、教学难点1.感受《月光曲》所描绘的意境,培养学生的音乐审美和想象力。
2.理解贝多芬为何能为盲姑娘演奏,以及兄妹俩对音乐的热爱如何感染了他。
四、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件、贝多芬的资料和《月光曲》的音乐。
2.学生准备:预习课文,了解贝多芬的生平事迹。
五、教学时间:一课时。
六、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教师播放《月光曲》的音乐,引导学生感受乐曲的优美和神秘。
2.揭示课题,板书:《月光曲》。
3.引导学生谈论对贝多芬和《月光曲》的了解,激发学习兴趣。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指名读课文,纠正字音和语调。
3.交流初步感知:通过读课文,你知道了什么?学生可能会提到贝多芬为盲姑娘演奏的故事,以及《月光曲》的创作背景。
教师随即板书关键词语,如:贝多芬、盲姑娘、月光曲等。
(三)细读课文,品读词句1.自主研读课文,边读边思考:贝多芬为何能为盲姑娘演奏?他是怎样创作出《月光曲》的?划出关键的语句。
2.小组交流讨论,互相学习。
引导学生从重点词句入手,深入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
以下是一个示例:(1)贝多芬听到兄妹俩的对话,感到十分感动。
他推开门,轻轻地走了进去,为盲姑娘演奏了一首曲子。
引导学生抓住“十分感动”、“轻轻地”、“演奏了一首曲子”等词语体会贝多芬的善良品质和音乐才华。
教师随即板书:善良品质、音乐才华。
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这一部分内容。
(2)贝多芬坐在钢琴前面,弹起一首又一首的曲子。
《月光曲》教学设计15篇

Do what you say,say what you do.精品模板助您成功!(页眉可删)《月光曲》教学设计15篇《月光曲》教学设计1一、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掌握本课8个生字,能掌握“谱写、蜡烛、清幽”等生词;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贝多芬创作《月光曲》的经过;背诵第九自然段。
【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朗读感悟、合作探究等方法,学习作者在写实中融入想象的手法,品味__关键的字、词、句。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文中传达出的贝多芬音乐的魅力,感受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进而培养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品味__的优美语言,理解文中关键词句的含义。
【难点】体会贝多芬对穷苦劳动人民的关怀,感受爱祖国爱人民的情感。
三、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法,任务导向法,小组合作探究法。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在导入部分,通过多媒体设备播放贝多芬的名曲《月光曲》,让学生沉浸在钢琴曲美好的氛围之中。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初读课文,解决生字词。
(屏幕出示生字词,指名学生读,教师范读,为同学正音)2.学生朗读课文用自己的话概括课文内容,思考:《月光曲》是如何谱成的?明确:贝多芬为盲姑娘弹奏两首曲子,第二首是在贝多芬有感于盲姑娘是自己的知音的情况下,即兴创作的,遂成《月光曲》。
3.播放《月光曲》,让学生结合课文谈自己的感受。
明确:鼓励学生大胆发言,自由谈感受。
(三)以句带篇,深入研读1.赏析重点句子(1)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啊!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啊!”一个男的说:“是啊,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明确:这段文字是语言描写,用兄妹之间的对话,生动传神地表现出兄妹俩相依为命的真情,同时,也表现了妹妹的善解人意以及对音乐的热爱,为后文写贝多芬两次为她弹奏奠定了基础。
千课万人张艳芬《月光曲》 教学设计

千课万人张艳芬《月光曲》教学设计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月光曲》是一首深受人们喜爱的古典音乐,由千课万人张艳芬演绎。
这首曲子美妙动听,富有情感,是许多音乐学习者学习的经典之一。
在教学中,通过教学设计的方式,让学生全面了解并学会演奏这首曲子是非常重要的。
下面我将就《月光曲》的教学设计进行分析和说明。
一、教学目标:1.通过学习《月光曲》,学生能够了解古典音乐的特点,领悟其中的情感表达。
2.学生能够掌握《月光曲》的基本谱曲知识,准确演奏乐曲。
3.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和热爱,提高他们的音乐修养。
二、教学内容:1.了解《月光曲》的背景和创作故事。
2.介绍《月光曲》的乐谱内容和演奏技巧。
3.指导学生练习演奏《月光曲》,并进行反复练习。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学生掌握《月光曲》的基本曲调和节奏。
2.学生理解并能够表达《月光曲》所传达的情感。
3.学生掌握演奏《月光曲》所必需的技巧,如手指的灵活运用、音色的控制等。
四、教学步骤:1.导入:通过播放《月光曲》的原版音乐,引导学生进入音乐的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的兴趣。
2.介绍:向学生介绍《月光曲》的背景和创作故事,让学生了解这首曲子的意义。
3.乐谱讲解:教师为学生逐一解读《月光曲》的乐谱内容,让学生掌握曲子的基本结构和演奏方式。
4.演奏练习:学生跟着老师的示范,逐步练习演奏《月光曲》,并进行反复练习,直至掌握为止。
5.情感表达:引导学生理解《月光曲》所传达的情感,让学生用心感受音乐,并在演奏中表达出来。
6.总结:回顾整个教学过程,让学生分享学习体会和心得。
五、教学方法:1.听力教学法:通过听《月光曲》的原版音乐,帮助学生了解音乐的基本特征和情感表达。
2.示范教学法:老师示范演奏《月光曲》,让学生模仿跟读,快速掌握演奏技巧。
3.练习巩固法:通过大量的练习,帮助学生熟练掌握《月光曲》的演奏技巧和表达方式。
六、教学评价:1.定期进行练习和表演评比,通过互相学习、交流,提高学生的演奏水平。
月光曲获奖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3篇月光曲获奖教学设计一等奖一、说教材1.说课内容:《月光曲》。
2.教学内容的地位、作用。
《月光曲》是本册第六单元第二篇阅读教学教材,是继第五单元安排的“用段落大意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的训练后,进行“用几个问题,再把问题的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的阅读训练。
这也是本册教材阅练训练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的阅读训练就是将上一课《两块银元》中学到的方法在本课的学习时加以尝试、运用,也为下一课《五月端阳》的教学——即“回答问题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的第3次训练作了奠基。
3.教材特点,教学的重点、难点和关键。
这篇课文记叙了德国著名音乐家贝多芬谱写钢琴曲《月光曲》的.传说。
全文可分为两段,第一段仅仅是个引子,第二段是个完整的故事,而整个故事的内容又分两部分加以叙述,其中分别叙述了贝多芬从了解到盲姑娘的家境及爱好从而走进茅屋为她亲自奏了两曲,从而产生激情,在月光如水的夜晚谱写了《月光曲》的情景。
课文语言优美,感情丰富,意境优雅,适宜于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是阅读训练的好材料。
若是进行多媒体教学,更能激发学生情感,不仅能让学生体会美的意境,更能让学生受到同情劳动人民这一思想感情的熏陶。
为了充分发挥本教材的优势,关键在于让学生正确回答课后问题,能把答案连起来归纳课文主要内容,突破难点:想象第九自然段中描绘《月光曲》的内容,感受其意境美;理解贝多芬说的两次话,体会他同情盲姑娘的情感。
4.教学目标根据本课教材的内容,依照单元教学要求和学生实际,确定如下的教学目标:(1)进一步学会运用“问题答案归并法”归纳课文的主要内容。
(2)学会生字“券”,理解13个词语的意思,运用“谱写、传说、幽静、纯熟、陶醉”等词,描述画面进行语言训练。
(3)会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第9自然段。
(4)感受《月光曲》美的意境,感受音乐家贝多芬同情劳动人民的美好的思想感情。
(5)初步学习在写实的过程中,展开适当的联想,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和逻辑思维的能力。
月光曲教案

月光曲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月光曲》的背景和作者。
2.学习《月光曲》的基本节奏和弹奏技巧。
3.学会演奏《月光曲》的第一乐章。
二、教学准备1.乐器:钢琴。
2.教材:《月光曲》乐谱。
3.音乐播放设备。
三、教学步骤步骤一:介绍《月光曲》1.使用音乐播放设备播放《月光曲》CD或在线音频,让学生感受乐曲的美妙之处。
2.简要介绍《月光曲》的背景和作者,提供一些有趣的事实,激发学生的兴趣。
步骤二:了解乐谱和基本节奏1.分发《月光曲》乐谱给学生,让他们仔细观察乐谱的结构和符号。
2.介绍基本的钢琴节奏符号和音符长度,如全音符、二分音符、四分音符等。
步骤三:学习弹奏技巧1.介绍左手的基本位置,手指的编号以及定位准则。
2.指导学生正确摆放手腕和手臂,保持放松的姿势。
3.教授学生如何正确按下琴键,提醒他们不要用力过大。
4.练习左手单音,强调手指的独立性和准确性。
5.引导学生学习右手的弹奏技巧,涉及手指的灵活运动和手腕的自然摆动。
步骤四:逐渐练习第一乐章1.从乐谱上的第一小节开始,逐步教学学生如何弹奏。
2.重点讲解每个小节中的节奏和音符的组合。
3.鼓励学生反复练习每个小节,直到掌握为止。
4.对整首曲子进行练习,将各个小节逐渐连接起来。
步骤五:指导演奏技巧和表现力1.引导学生注重音乐的感情表达,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作曲家的意图。
2.指导学生如何进行音乐的细节处理,如音量变化、轻重音、延音等。
3.强调音乐常用的表情符号和指示符,如慢板、加速、渐弱等。
四、教学评价1.学生演奏《月光曲》的第一乐章,评价他们的弹奏准确度和流畅度。
2.观察学生的手部姿势和身体的协调性,评价他们的技巧表现。
3.对学生的音乐表现力和感情表达进行评价。
五、教学延伸1.鼓励学生尝试演奏《月光曲》的其他乐章或整首曲子。
2.引导学生进行听力训练,辨别不同的音符和节奏。
3.探索其他类似于《月光曲》的音乐作品,了解不同的音乐风格和技巧。
六、教学总结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们对《月光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掌握了基本的弹奏技巧,并能够演奏《月光曲》的第一乐章。
部编六年级上册《月光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

部编六年级上册《⽉光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 作为⼀位杰出的⽼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策划的过程。
那么⼤家知道规范的教学设计是怎么写的吗?以下是店铺为⼤家整理的部编六年级上册《⽉光曲》教学设计(精选5篇),欢迎阅读,希望⼤家能够喜欢。
部编六年级上册《⽉光曲》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光曲》是六上第⼋单元的⼀篇精读课⽂,是本册⼋篇⽼教材中的其中⼀篇。
这是⼀篇意境优美的课⽂,讲述了德国著名⾳乐家贝多芬因同情鞋匠兄妹⽽为他们弹琴,有感于盲姑娘对⾳乐的痴迷⽽即兴创作出《⽉光曲》的传奇故事。
读后,我们也仿佛进⼊了乐曲描述的如梦如幻的美妙境界,对乐曲产⽣了⽆限向往,同时对贝多芬产⽣了深深的敬仰和爱戴之情。
⽂章熔传说、美景、深情于⼀炉,⽂字美、情感美、意境美。
选编这篇课⽂的意图,⼀是让学⽣在丰富的想象、优美的⽂字中,受到美的熏陶,感受⾳乐艺术的魅⼒;⼆是体会作者在叙事中进⾏恰当的联想,使⽂章的表达更加充实、情感更深刻。
⼆、学习⽬标和重难点 学习⽬的: 1、有感情地朗读课⽂,感受课⽂意境的美。
2、了解贝多芬创作《⽉光曲》的经过,体会⾳乐的魅⼒,感受贝多芬博⼤⾼尚的情怀。
3、学习作者展开联想和想象进⾏表达的⽅法。
重难点: 重点是领会《⽉光曲》描绘的意境和表达的情感,以及贝多芬创作《⽉光曲》的背景。
难点是从《⽉光曲》的意境中体会贝多芬的情感变化。
三、教学准备: 课件 四、教学过程 (⼀)谈话导⼊ 上节课我们学会了⽣字词,了解了贝多芬⽣平。
今天就让我们⾛进课⽂,更深⼊地去了解贝多芬。
(⼆)学习贝多芬弹奏《⽉光曲》的内容(第9⾃然段) 1、上节课我们布置了⼀个任务,找出贝多芬弹奏《⽉光曲》的内容的段落,是哪⼀段?课件出⽰第9⾃然段指名读,其他同学认真听这段⽂字有没有描写《⽉光曲》的琴声、节奏及旋律?(没有)它写什么?(⽉亮和⼤海) 2、⾃由读这⼀段,这段⽂字描绘的意境美不美?(美)你们是从哪体会到的? 这⾥描绘了⼏个画⾯? ⽉亮升起微波粼粼 ⽉亮升⾼卷起巨浪 ⽉光照耀波涛汹涌 指导朗读 读出景⾊的变化,指名读,评价,师引读全体学⽣读 3、这三个画⾯都有⽉光的照耀,⼗分地美。
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

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精选7篇)月光曲教学设计教案(篇1)一、谈话导入1、古往今来,以月亮为题材的作品层出不穷,苏轼的“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成为千古绝唱;阿炳的《二泉映月》凄婉、绵长,而世界著名钢琴曲《月光曲》表达了音乐家内心的独白,倾入了作者炽热的、真挚的情感,关于它的谱成,还有一个美丽的传说。
同学们,你们想了解吗?那么就请大家跟随老师一起走进课文《月光曲》,去聆听那美妙的乐章吧!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3、通过读题,你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都隐藏在课文中呢,请大家带着自己的问题和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到文中去寻找答案。
请大家把课本打到38页,自由地朗读课文。
课件出示问题:(1)贝多芬是谁?你对他还有哪些了解?(2)课文主要写了什么事?(3)课文几次提到弹曲子?分别是什么?2、课文读完了,课文中的生字你们都认识了吗?老师要考考大家。
3、卡片出示:纯熟、霎时、谱写、恬静等词语。
并相机提问:纯熟、霎时、谱写、恬静的含义。
4、刚才老师提出的这几个问题同学们认真思考了吗?谁来汇报?三、品读课文,理解感悟5、同学们,你们刚才在读到课题时就提出了很多的问题,这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法,同学们记住,小疑小进,大疑大进,读课文之时,无论是看到了课题,还是读里面的内容,都要多问几个为什么,然后去解决它。
你们的疑问全部都解决完了,那现在老师还几个问题,你们能帮老师解决吗?这篇课文的题目是“月光曲”,我们知道,“月光曲”是一部音乐作品,那么课文中哪部分描写月光曲音乐的内容了呢?《月光曲》的旋律应该是什么样的?请大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研读。
课件出示:(1)课文的哪部分写了《月光曲》音乐的内容?(2)皮鞋匠兄妹看到了什么?这是他们亲眼看到的景象吗?(3)《月光曲》的旋律应该是什么样的?a舒缓—渐强—高昂b高昂—舒缓—较弱c较弱—舒缓—高昂6、小组汇报,师让学生不看课文说他们看到的画面,相机出示图片。
月光曲优质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第1篇月光曲优质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本课的生字,正确规范书写本课要求会写的字。
2、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抓住环境特点,体会《月光曲》创作的背景,理解《月光曲的内容。
3、学生能够抓住重点自然段,想象描写的景象;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情感。
4、学生能够了解贝多芬是个同情、热爱劳动的人民音乐家。
教学用具:POWPOINT幻灯片、《月光曲》的音乐、课文中有关描写《月光曲》的画面(条件允许)教学过程:一、启动:谈话激趣1、同学们,也许你们听说过大音乐家贝多芬和他的《月光曲》吧!大家知道这首曲子是如何谱写成的吗?通过学习课文《月光曲》,大家一定会有所收获。
2、板书课题:月光曲二、互动:(一)整体感知:1、课前大家已经预习了课文,课文的生词相信大家都认识了。
检查字词。
莱茵河入场券蜡烛盲姑娘琴键恬静汹涌安详陶醉注意强调:“券”的读音恬静、安详、陶醉的意思。
2、指名读课文,其余学生边听边思考:课文讲了什么?(二)细读感悟:1、谈话:我们已经初读了课文,初步了解了贝多芬谱写《月光曲》这一传说故事的内容,大家想不想亲耳聆听这首著名的乐曲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进入美妙的音乐中.(播放《月光曲》的片段)能说说你的感受吗?(交流对学生的不同感受都给予肯定)2、选读第九自然段,感受月光曲的美好意境.(1)兄妹俩听着贝多芬先生弹奏乐曲,他们感受到什么?课文是怎样描写的?请学生仔细读9、10段,让学生体会哪些是皮鞋匠看到的,哪些是他想到的。
学生可以分清“皮鞋匠静静地听着”和“皮鞋匠看着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是在描写实在事物。
其余部分是哥哥听着琴声而产生的联想。
请同学们读哥哥联想的内容,想一想哥哥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联想?为什么说哥哥“知道妹妹也”仿佛看到了她从未见到过的景色。
引导学生体会出:①贝多芬这位著名的音乐家,弹奏出来的曲子是一流的,而且这首曲子是贝多芬即兴创作的,是带着感情创作的,有很大的感染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月光曲教案
一.导入
静夜思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二.简介贝多芬
1.名言:“我的音乐只应当为穷苦人造福。
如果我做到了这一点该是多么幸福!”
2.贝多芬(1770-1827)德国著名的音乐家。
他从小学习钢琴和小提琴,10岁举行首次公开演奏会,12岁开始作曲。
他一生创作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课文中提到的《月光曲》是贝多芬创作的一首著名的钢琴奏曲。
三.生字生词
[幽静]幽雅寂静。
[陌生]生疏,不认识或不熟悉。
[清幽]秀丽、幽静。
[恬静]很安静。
[陶醉]很满意地沉浸在某种境界或思想活动中。
[微云]很薄很薄的云。
[水天相连]水和天连接起来。
[断断续续]时而中断,时而继续。
四.老师朗读,学生闭上眼睛,并且思考下面的问题
第一组问题
1.贝多芬弹了几首曲子?哪首是《月光曲》?
2.课文写的是什么事,主要内容是什么?
参考答案----课文写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在一个小镇上为皮鞋匠兄妹弹琴的事,主要是写贝多芬谱写《月光曲》的经过。
3.贝多芬是在怎样的环境里散步?是什么吸引了他的注意?
参考答案--贝多芬是在秋夜,莱茵河畔一个小镇的幽静的小路上。
时断时续的琴声吸引了他的注意。
第二组问题
1.从兄妺俩的对话中,你能体会到什么?
参考答案-----
①姑娘想听一听贝多芬是怎么弹的。
②兄妺俩相互体贴。
从哥哥的话中我体会到他很伤心,因为他不能满足妺妺的心愿。
妺妺感觉到了,就连忙安慰他,说自己不过是随便说说罢罢了,实际上她非常渴望能听到贝多芬的演奏。
③盲姑娘很善良。
2.假如你是贝多芬,听了他们的对话,你会有什么样的感受?你会怎样想?你会为他们做些什么呢?
参考答案------从兄妹俩的谈话中,可以看出兄妹俩亲密友爱,互相关心、体谅,手足情深。
贝多芬听了兄妹俩的谈话很感动,他想我一定要为姑娘弹琴,于是轻轻地推开门进屋。
3.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什么?一曲弹完了,为什么又弹一曲?
参考答案------贝多芬弹的第一首曲子是盲姑娘弹不好的那
首曲子。
一曲弹完了,贝多芬听到盲姑娘激动的赞美,想到盲姑娘不仅爱音乐,而且懂音乐,从琴声就能分辨出弹奏的人是我,想不到在这儿遇到了知音,因此贝多芬也很激动,决定再为盲姑娘弹奏一曲。
五.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八和第九自然段
①朗读要注意:
1第八自然段舒缓、抒情的语调朗读。
2第九自然段中,语调要注意变化:
月亮升起微波粼粼-------柔和舒缓的语气读
月亮升高风卷巨浪-------逐渐增强、有曲折
月光照耀波涛汹涌-------用高昂激荡语气读
我们先欣赏下面三幅图画:
六.布置作业
②抄写生字、新词。
③背诵、默写课文最后三个自然段。
④搜集《月光曲》,认真地欣赏。
⑤感兴趣的同学可以读读《贝多芬传》
有时间可以播放《月光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