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套K12】九年级音乐上册第4单元团结就是力量教案1花城版
少先队活动课《团结就是力量》教案2

少先队活动课《团结就是力量》教案2一、活动背景在孩子纯真无暇的童年时期,培养团结互助、热爱集体的优良品质,对于他们未来的成长具有深远的影响。
少先队,作为小学生们学习、成长的重要摇篮,扮演着塑造人格、培养价值观的关键角色。
本次少先队活动课的设计,旨在让学生深刻体会“团结就是力量”这一伟大真理,提高他们团队协作的能力。
二、活动目标1. 使学生深入理解团结的内涵,明白团结的重要性。
2. 通过实践活动的开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增进同学之间的友谊,增强班级的凝聚力。
4. 培养学生勇于挑战、不畏困难的品质。
三、活动对象本次活动主要面向小学中高年级的学生,这个年龄段的学生正处于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对于团队协作有了初步的认识,也愿意主动参与到集体活动中来。
四、活动时间活动总时长为45分钟,包括热身游戏、主题活动、分享交流和总结提升四个环节。
五、活动准备1. 准备道具:为了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需要准备一些必要的道具,如绳子、杯子、呼啦圈等。
这些道具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参与到活动中来,增加活动的趣味性。
2. 分组:在活动开始前,根据学生的特点进行简单的分组,确保每组学生能够互相配合、共同完成任务。
3. 设计任务卡、游戏卡:为了使活动更加生动有趣,我们可以设计一些任务卡、游戏卡等道具,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参与游戏来体验团结的力量。
六、活动过程1. 热身游戏:首先进行的是热身游戏“手拉手”,学生们自由分组后手拉手围成一个圈,通过快速反应进行各种动作的练习,提高身体灵活性的同时培养团队合作的精神。
此环节将持续5分钟。
2. 主题活动:在完成热身后,进入主题活动环节。
首先是“挑战穿越呼啦圈”,各小组学生排成一排,手挽手将呼啦圈从队首传至队尾,这个挑战能够让学生体验到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接着进行“共同搭建高塔”的活动,各小组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利用提供的道具搭建一座尽可能高、稳定的“高塔”,学生们需共同协作才能完成任务,这个挑战可以锻炼学生们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少先队活动课《团结就是力量》教学设计

1.团结故事小组:讲故事《十兄弟》十兄弟
一个有不少于十个兄弟的家庭,也不晓得是为了女人还是家产的事,闹得是兄弟不和,外人见笑。年迈的母亲看着儿子们像一盘散沙,心急如焚,赶紧把儿子们召集起来开会。会上,母亲拿出一大把筷子,先是分给每个儿子每人一根筷子,让他们折,结果,个个都轻易折断了;然后,母亲拿出十根捆绑在一起的筷子,再让他们逐个折,这下谁也没折断。大家也用不着母亲说了,心里恍然大悟,明白了只有团结一起,才不受他人欺负。这会开得精短简约,但收效巨大。从此,兄弟一笑抿恩仇。
3.学唱《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设计意图:通过让学生观看视频,分享感悟,感受祖国的广大和各民族的大团结,增强民自豪感,并能用实际行动热爱自己的祖国。。
7.思想引导关键点和主要方式
关键点1:通过游戏,让学生明白团结协作的重要性,同时知道自己是集体的一份子,要努力为集体增光添彩。
关键点2:知道中国有五十六个民族,能够初步了解民族团结的意义,并能够用自己的行动为祖国做贡献。
10.活动反思与改进(此板块由使用辅导员手写完成,打印时留出足够空间。重点进行活动的经验性总结,基于学情分析和目标达成度进行对比反思,活动自我评估与改进设想等。)
4.学生说说自己对三个和尚的看法,并说说故事对自己的启发。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通过听故事、评故事角色、说故事感悟的形式,让学生在有趣的故事中知道“团结就是力量”,认识到团结的意义。
环节三:团结游戏我来做
辅导员活动
队员活动
5.小结:这就是团结合作的力量,当我们身处一个集体当中,就会为集体的荣誉所努力。希望我们在生活中,也要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集体增光添彩。
21《团结就是力量》集体团结专题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就是力量》主题班会教学目的:1、使同学们认识到班集体团结的重要作用。
2、使同学们认识到班集体的团结需要每一个同学的努力。
3、使同学们认识到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个人在团体中的作用、地位和责任。
教学重点:建立学习工作的自信心教学方法:情景陶冶式教学,引导,讨论;教学过程:1.引入:合唱《团结就是力量》2.团结启示游戏(1)搬桌子先请班级能力最大的同学来搬一个很重的桌子,结果他费了全身力气也没搬动。
然后,请四位同学过来一起搬,但四个人朝着不同的方向用劲,结果讲台没有移向任何一方。
这时,老师叫他们四个人组成一个临时小组,其中一人当组长。
由组长指挥,四个人一齐朝一个方向用力搬,结果成功了。
(2)大圈多站人每个组的前面都用粉笔在地上画一个圈圈,在圈内站尽可能多的人,人数最多的就赢,10秒的时间准备。
从刚才的游戏使我们明白了什么道理?学生讨论后回答。
(1)为什么一个人搬不动讲台?增加了三位同学来搬为什么还是搬不动?(2)后来为什么能成功地将讲台搬走?(3)你从游戏中悟出了什么道理?3.小结:团结可以产生奇迹!4、收集团结的名言:(1)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俗语(2)人心齐,泰山移。
——谚语(3)众人拾柴火焰高,齐心协力金不换——谚语(4)一根竹竿容易弯,三股麻绳扯不断。
(5)众人一条心,黄土变成金(6)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
(谚语)(7)三人省力,四人更轻松,众人团结紧,百事能成功。
(8)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孟子(9)滴水汇成江河,寸土堆成高山。
(10)人多力量大,柴多火焰高,人多主意好。
小结: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我们班是一片汪洋的大海,那么每个同学就是那一朵朵浪花,同学们,让我们手拉手,心连心,把我们班级建设成为全校,乃至全市最优秀的班级吧!让我们一起说——团结起来力量大!班主任点评:通过本次班会,引导同学理解团结就是力量的启示,对班集体的团结,学生日后工作中养成与他们团结合作的习惯有帮助。
最新教案《团结就是力量》

团结就是力量教学目标:1、让学生明白到团结合作是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精神。
2、让学生在学习和日常生活当中学会愿意与人团结合作,乐于合作。
3、通过学习使学生明白到:同学之间要团结友爱,不争吵,不打架,营造一种团结、互助、共进的学习氛围。
教学重、难点:使学生明白到为什么团结起来力量大。
在活动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教学准备:棉线、相关的视频、图片、故事、音乐等。
教学过程:(一)游戏热身,创设氛围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的课题是《团结就是力量》,在上课前我们先做一个小试验,以5—7个同学为一小组(教师发给每个小组20根棉线)请每组先拿10根同样的棉线,每个组员一根一根的拉一拉,看看结果怎样?1、学生进行试验。
2、学生汇报几次试验结果。
3、教师小结:每个同学都能轻松地将一根棉线拉断,因为一根棉线太细了,力量太小了。
教师引导学生继续试验:请每组把另外的10根和前面的棉线拧成一股绳,用力拉,看看结果又是怎样?学习小组开始试验。
学生汇报试验结果。
(试验结果:学生拉不断拧在一起的棉线)教师小结:一根棉线力量小,可以轻易地被拉断,但10根棉线拧在一起,力量就大,我们不能轻易把它们拉断。
(二)揭示主题,体验感悟教师:做完有趣的实验后,老师就带大家走进动物世界,看看动物遇到困难时是怎样做的,老师通过讲一个故事把同学们带到这个动物世界好吗?蚂蚁的故事很久很久以前,一场突如其来的水包围了一小块陆地,块陆地上有许多蚂蚁,是蚂蚁的家园。
蚂蚁们对水是很敏感的,因为它们怕水,天要是下雨了,它们总是能够预先知道,于是就能看到它们浩浩荡荡搬家的场面。
但是这一次它们无法预先知道,因为这一次是人祸,一个农民挖开了沟渠,要浇灌他的菜院子。
天灾可以预知,但是对于人祸蚂蚁们就无法预知了,蚂蚁们爬出洞穴,一阵慌乱!然而不一会蚂蚁们就秩序了,它们聚拢,聚拢,聚拢成了一个大大的蚂蚁团,这时,水漫了上去,蚂蚁团就漂在水面,而且在微风的吹动下,蚂蚁团滚动,在水面上向前滚动。
花城版音乐九年级上册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教案

歌曲《团结就是力量》教学目标:1、了解歌曲的中心思想及含义。
2、准确的把握歌曲的节奏及旋律。
教学重点、难点:准确的把握歌曲的情绪。
教学用具:多媒体教学设备、音乐资料。
教学方法:视听教学法、引导法、分析法。
教学过程:一、导入:1、师播放歌曲《团结就是力量》,学生听赏。
2、提问:这首歌曲的歌名?一个班集体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团结一致才能力量大。
今天学习的新歌是:《团结就是力量》。
二、展开:《团结就是力量》由牧虹作词、卢肃作曲,从1943年创作问世至今,历久弥新,被传唱了快70年。
《团结就是力量》产生在1943年6月晋察冀边区平山县黄泥区的一个小村子。
那时敌后正处于战斗最紧张、最残酷,生活最艰苦的“黎明前的黑暗”的最困难时期。
为了反对日寇到边区抢粮,实行“抢光、杀光、烧光”的疯狂政策,西北战地服务团深入到河北平山和山西繁峙的广大农村参加斗争。
平山队由我和卢肃同志负责。
他们白天工作,晚上参加当地的减租减息斗争。
为了配合这场斗争,牧虹和卢肃同志一起在三四天左右时间里,突击创作了小型歌剧《团结就是力量》。
在这个剧的排练过程中,大家觉得剧情还可以,就是感到结束得有些突然,缺乏终止感。
综合大家建议,决定由牧虹同志写词,卢肃同志谱曲,为该剧增加一个幕终曲,于是《团结就是力量》这首经典名曲就这样诞生了。
三、学唱:1、学生跟着音乐轻声哼唱。
2、师教唱。
3、集体演唱,师纠正。
4、分组演唱,师生互动。
5、歌曲的情感处理。
6、学习合唱《团结就是力量》。
四、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唱了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知道了这首经典名曲的由来。
同学们要知道一个班集体必须要有团队精神,团结一致才能力量大。
“团结就是力量”班会教案【可编辑版】

“团结就是力量”班会教案“团结就是力量”班会教案团结就是力量班会教案班会目的:1、使学生增进彼此的了解,增强同学的感情。
2、使班级形成团结,互助,共进的学习氛围。
班会背景:进入初中以后,学生的学习压力很大,思想上也都变的有些偏激,出现了一些猜疑心重,做事只顾个人,学习上不能互相帮助等不良现象,针对此特召开本次主题班会。
班会准备:1、两名主持人准备开场演说2、宣传委员准备平时发生在我们班的几个典型事例,并排成小品。
3、每位同学寻找发生在自己身上或同学身上的一些团结或不团结的事例,准备课上交流。
4、班主任预备好关于团结就是力量的材料,看时间的情况适当总结。
班会过程:两名主持人(学生甲,学生乙)上场。
齐说:敬爱的老师,亲爱的同学们,大家下午好。
学生甲:本来我们班是一个团结的大家庭,我们54个姐妹兄弟团结一心,组成了一个强有力的集体,也正因此我们在学习上,在校运动会上,在纪律,劳动,以及学校组织的其它各项活动中我们都取得了让我们为之骄傲的好成绩。
可是最近我们班却出现了一些不和谐音符,它们正在破坏着我们的团结,正在瓦解着我们的班级。
学生乙:是啊,所以我们今天召开这次主题班会,让我们从自身找起,除掉那些不和谐的音符。
下面我宣布本节班会现在开始。
首先请欣赏王田田,赵蒙等同学给我们带来的小品:猜疑心要不得。
王田田和赵蒙蒙两个同学上,在一边嘀嘀咕咕小声说话。
刘红背着书包一蹦一跳地上来了,看到她俩就打招呼:你们好。
王田田说:快到点了,咱们快点走吧。
拉起赵蒙蒙就走。
刘红跟着她们来到学校,一堂课都心神不定,总在想:我怎么惹着她们了,她们怎么不理我呢?正想着,下课铃响了,老师刚走出去,就看到同学们三个一群,两个一伙凑在一起窃窃私语,有的还往她这边看,她站起来,自言自语地说了一句:他们肯定是在说我的坏话。
可犹豫了一下又坐下了。
时间显示:三天过去了。
刘红犹犹豫豫地来到老师的办公室,告诉老师同学们都在排斥她议论她,使得她无法正常学习,生活。
“团结就是力量”主题班会教案

“团结就是力量”主题班会教案
一、活动目的
通过活动使同学体会团结的作用,从而熟悉团结就是力气。
以实际行动发扬团结、友爱、互助的精神;培育同学的组织力量。
二、活动预备
1)十支竹子,小彩旗40面。
2)齐心、团结、友爱、互助八个大字。
3)歌曲《团结就是力气》。
三、活动形式
竞赛、唱歌、讲故事
四、活动过程
1、故事与实物演示,揭示本次活动的主题,激发同学爱好,并板书课题:“团结就是力气”
折竹子演示——故事《国王与九个孩子》——小结:齐心协力、团结就是力气
2、在竞赛活动中,促进同学之间的团结、友爱、互助。
a、砌字竞赛
1)要求:每组选四人,在最少的时间内砌好两个字为胜
2)进行活动。
(四组砌好的字组成:齐心、团结、友爱、互助)
3)宣布竞赛结果。
4)全班齐读。
b、旱地“龙舟赛”
1)要求:每组选六人,每个队员左脚向后曲,后面的同学用左手提起前一位同学的左脚,右手搭在前一位同学的肩上,如此成一长龙舟。
在行走过程,左脚不能点地,“龙舟”不能断。
以最快到达终点站为第一。
2)进行竞赛
3)获胜小组谈心得。
4)给获胜小给发奖
c、跟录音唱《团结就是力气》结束活动。
1)主持人:经过今日的活动,我们明白团结就是力气,团结就好办事的道理。
下面,我们一齐跟录音唱《团结就是力气》这首歌,让我们用歌曲来结束这节有意义的课吧!
2)老师总结:经过这次活动,每位同学应当学会团结全都,大家团结起来,班集体的分散力气就大,盼望我们以后能更团结,我们的班集体能更好,更精彩!。
《团结就是力量》体验式德育教案

团结就是力量(一)活动目的:我们应该多为别人着想、关心别人、协助他人,发扬团结合作精神。
2.体会团结,友爱是每个人的义务和责任,确立“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生活原则,增强自身的服务意识和责任感。
3.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增强班级凝聚力,树立集体意识,让学生懂得在集体中约束自己,从点滴小事做起,学会团结,谦让,养成良好的道德习惯。
(二)活动准备:分好每5人一组,眼睛、鼻子、嘴巴、脑袋、手、脚,头饰各一副。
报纸三张,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团结就是力量》(三)活动过程一、欣赏歌曲《众人划桨开大船》,导入德育实践活动:团结友爱力量大。
1.欣赏歌曲。
2.请学生说说这首歌曲最令你感动的是哪语句?最令你觉得心潮澎湃的,振奋的是哪一段?二、表演内容:1.小组表演划船。
2.说一说观看后,你的答案是怎么样的?3.延伸探讨:学生发言谈谈自己的看法。
三、游戏:“众志成城”规则:1、全班分为9组,每组5人。
2.在地上摆三张报纸,首先由第一组的同学来参与体验。
第一步,打开报纸,要求组内同学站在上面,坚持1分钟,而且脚不能踏出报纸。
第二步,将报纸对折,组内每个同学仍要站在报纸上1分钟,但脚绝对不能踏出报纸,如果脚踏出去,就得出局,由其他组继续实行挑战。
第三步,再将报纸第二次对折,想尽一切办法一齐站在一块小小的报纸上并坚持1分钟,依次类推,最有办法坚持下去的组将会胜出。
3.步骤如同2,仅仅在体验的过程当中,每组内有一名同学眼睛被蒙住,来扮演盲人,对于这样的弱势群体,引导同学们要做到不抛弃,不放弃。
四、通过以上体验,你懂的什么样的道理?(小组讨论,由小组长记录小组内成员的发言,并实行总结陈述。
)五、教师总结:1、这个世界上并非每个人的成就都是个人的,他们的成功凝聚着千千万万人的汗水和泪水。
2.人生路上,我们难免有挫折、失败和困难。
有时候并不是一个人的力量就能够解决的,它需要合作,需要团结。
3.很多时候,人是需要被协助的,也许独来独往是自己的个性,但是当自己不能解决的时候,你会忽然发现,原来融入集体是那么的重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团结就是力量
1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认识并准确演唱歌曲《团结就是力量》;
2. 理解歌曲寓意,掌握歌曲节奏和演唱方法。
过程与方法:
通过使用多媒体教学课件进行师生互动,结合朗读、演唱等方法进行教学,提高学生的歌曲演唱能力培养节奏感。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增强团结意识和集体观念,树立“团结就是力量”的思想。
2学情分析
对于农村的学生,音乐的素材获取比较困难,对于合奏赏析较为难以理解。
3重点难点
教学重难点:
重点:学习歌曲《团结就是力量》的演唱方法和演唱形式。
难点:歌曲的力度及节奏的把握。
4教学过程
4.1 第一学时
4.1.1教学活动
活动1【导入】激情导入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1. 播放音乐视频《众人划桨开大船》,鼓励会唱这首歌的学生跟着音乐一起哼唱。
2. 情感交流:
(1)同学们,之前你们有没有听过这首歌?
(2)有谁能告诉我这首歌的歌名叫什么?(展示歌曲详情并拓展劳动号子演唱形式)
(3)你喜欢这首歌吗?能不能给大家唱一遍,一起分享一下你美妙的歌声?
学生:认真听,积极配合老师。
教师:想一想“众人划桨开大船”这首歌表达了什么寓意?揭示课题《团结就是力量》。
教师:展示团结就是力量歌曲创作的背景及作曲家背景。
活动2【讲授】朗诵歌词
二、朗读歌词
1. 仔细看屏幕上展示的歌词和简谱,先展开自学。
2. 反馈自学信息,拓展合唱这种演唱形式的相关知识,学生积极参与演唱,教师和其他学生及时帮助指出歌曲演唱中的一些问题,并给予积极性的评价。
3. 教师示范演唱,学生注意聆听。
4. 教师领唱,学生按老师要求跟唱。
5. 以全班合唱的形式,全体学生跟着音乐哼,随后单独演唱。
活动3【练习】拓展练习游戏
三、拓展练习游戏
1. 分析歌曲的段式,并专练歌曲易错点。
2. 结合歌曲演唱的气势和情感表达出它所包含的意义。
3. 活跃课堂氛围进行连连看小游戏,学生积极参与并理解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