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标答的产生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随想精品教育.doc
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题评析

WORD文档在兹中国:既远且近的目光——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的特点2019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通过文本及试题,突出对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的引导与激发,深化考生对祖国的热爱与理解。
坚持对语文素养的综合考查,注重学科情境设计,突出对考生思维能力的考查,进一步关注学习过程和方法,引导考生观察生活,积极思考,注重应用。
一、从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出发,注重语文学科的价值导向,深化考生对民族品格与精神、对国家和社会发展的认识和思考。
语文学习获得的不仅是语言知识和能力,也包含思维方法与思维品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着力凸显对考生思想品格的塑造和人文精神的涵养,引发他们对生活深入思考,激发其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既是高考语文北京卷命题肩负的历史使命,也是自觉的价值追求。
树立文化自信,培养家国情怀大作文第①题“文明的韧性”,引导考生深入领悟中华文明“韧”的精神内核,通过对中国历史关键时刻的回顾、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现实需求的思考,激发考生深刻领悟中华民族的品格与精神,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与认同,增强文化自信。
题目提示考生可以从中国的历史变迁、思想文化、语言文字、文学艺术、社会生活及中国人的品格等角度加以思考。
考生可以调动语文知识储备,联想到“精卫填海”愚“公移山”夸“父逐日”等神话,联想到“水滴石穿”百“炼成钢”磨“杵成针”等成语,联想到“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欲“知松高洁,待到雪化时”等诗句,从中领悟中华民族一贯崇尚的“韧”之文化魂魄;考生还可以调动思想文化积累,体会“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知其不可而为之”的儒家精神,体会革命先辈为救国图强,建立新中国百折不回、九死未悔的英雄主义,体会新时代建设者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艰苦奋斗、奉献创新的理想追求,从中领悟中华文明一脉相承的“韧”之文化基因;考生亦可以联系生活中诸多角度的观察,从普通人的生存智慧里,从绵延不绝的家族血脉里,从维系文化认同的方块字里,领悟无处不在的中华文明之“韧”。
2019北京高考语文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9北京⾼考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紧张的考试结束,⾼考学⼦们在这次⾼考结束后,可以来看看由店铺⾼考栏⺫整理⽽出:2019北京⾼考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也希望所有考⽣们考出⾃⼰理想成绩! 2019北京⾼考语⽂真题及答案已公布 2019北京⾼考语⽂答案: 1、D 2、B 3、B 4、C 5、A 6、第⼀则材料,⽣物多样性⾯临城市化的威胁。
第⼆则材料,城市有利于保护⽣物多样性。
第三个则材料,城市化引发的⽣物快速化,要付出代价。
启发⼀,⼆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了解城市化进程的深刻影响,三,关注城市化,关注⽣态,关注⾃⾝的⽣存环境。
7、A 8、B 9、C 10、 ①(像伯阳⽗那样)认识它的⼈不是⽆知就是糊涂。
②我不同意他的看法。
11、 ①⾸先阐述⼭川只是物质存在,是阴阳之⽓的流动造成了⼤地的震动,不是与⼈商量,由⼈安排的,直接点明“天⼈相分”的论点 ②其次运⽤对⽐论证,说明⽼妇烹调、⽼圃灌园可以改变物体形态,但天地⽆边、阴阳变化⽆穷,天理难以被⼈感知③最后驳斥了伯阳⽗将国之亡归因于⼏条河流的荒谬。
12、 ①“其道”是指正当的⽅法,即仁义之道,它是君⼦安⾝⽴命的基础。
他说任何⼈都希望得到富贵安逸,都厌恶贫穷困顿,但这必须通过正当的⼿段和途径去获取,⽆论是富贵还是贫贱,⽆论是在仓促之间还是颠沛流离之时,都不能违背这个原则,体现孔⼦坚守信念,不违于仁的思想。
②第⼀种解读:不⽤正当的⽅法去摆脱它(贫穷困顿),(君⼦)就不会去摆脱。
第⼆种解读:如果⽤正当的⽅法却处于贫贱之中,就不⽤去摆脱它(⽽⽢于贫贱)。
13、C 解析: “第⼆⾸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造化的画技”解读有误。
A项⾥,“第⼀⾸前两句认为,不论怎样描画⽆盐也⽆法变丑为美,墨梅图却能尽显梅花之美。
”将墨梅与⽆盐相⽐较,⽤以突出梅花之美乃浑然天成,“此花⻛韵更清姝”,显得清新淡雅。
B项⾥,“第⼆⾸前两句认为,墨梅图中的梅花犹如佳⼈容颜般美妙,展现出堪⽐造化的画技”,根据注释2得知乃运⽤了典故,其⺫的是为了显⽰墨梅如⼈般的娇美,烘托出了画家的技艺⾼超。
2019年北京市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含答案

2019年北京市普通高中语文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含答案一、文言文阅读(16分)阅读《兰亭集序》,完成各题。
永和九年,岁在癸丑,暮春之初,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修禊事也。
群贤毕.至,少长咸集。
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又有清流激湍,映带左右,引以为.流觞曲水,列坐其次.。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是日也,天朗气清,惠风和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
或取诸怀抱,悟言一室之内;或因寄所托,放浪形骸之外。
虽趣舍万殊,静躁不同,当其欣于.所遇,暂得于己,快然自足,不知老之将至;及其所之.既倦,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古人云:“死生亦大矣。
”岂不痛哉!每览昔人兴感之由,若合一契,未尝不临文嗟悼,不能喻之于怀。
固知一死生为虚诞,齐彭殇为.妄作。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
悲夫!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
后之览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1.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 群贤毕.至毕:全部B. 列坐其次.次:旁边C. 信.可乐也信:任凭D. 人之相与.与:交往2. 下列语句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 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当其欣于.所遇B. 亦足以.畅叙幽情足以.极视听之娱C. 仰观宇宙之.大及其所之.既倦D. 引以为.流觞曲水齐彭殇为.妄作3. 下列句子括号中,补充的省略内容不正确...的一项是A. (群贤)会于会稽山阴之兰亭B. 映带(在兰亭的)左右C. 引(清缓溪流)以为流觞曲水D. 每览昔人(对生死)兴感之由4. 对下面两句话的意思,理解都不正确...的一项是①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②固知一死生为虚诞A. ①何况寿命长短随造化而定,最后一切都化为乌有。
②本来知道无论是生还是死其实都是不可信的。
B. ①何况寿命长短是自然早就安排的,最后一切都会一同消失。
2019年北京高考文综卷含所有问答题详细答案word精品文档12页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北京卷)文科综合试题读图1回答1-3题。
1.图中A.甲地是中国日出最早的地方B.夏至日漠河有极昼现象C.大兴安岭为内、外流区分水岭D.松花江干流有凌汛现象2.东北平原A.地势中间高,南北低B.冬冷夏热,伏旱严重C.农业实行小农场经营,精耕细作D.是中国重要的商品棉基地3.20世纪50-70年代人口大规模迁入东北地区的主要原因是①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②工业基地建设的需要③地处边疆,邻国人口迁入④城市知识青年有计划迁入A.①②B.③④C.①③D.②④玉米是世界重要的农产品之一,图2示意中国、印度、南非和巴西四国的部分地区玉米种植、收获生产活动的时段。
读图,回答第4题。
4.甲、乙、丙分别位于A.巴西、印度、南非B.南非、巴西、印度C.印度、巴西、南非D.巴西、南非、印度图3为地球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回答第5题。
5.大气中A.臭氧层遭到破坏,会导致①增加B.二氧化碳深度降低,会使②减少C.可吸入颗粒物增加,会使③增加D.出现雾霾,会导致④在夜间减少图4(a)为某日08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图(单位:百帕),图4(b)显示④地24小时内风的变化,读图,回答第6、7题。
6. 图4(a)中A.①比②风速大B.①比③云量少C.②比③气压低D.②比④气温高7.锋通过④地的时间可能为A.上午B.下午C.傍晚D.夜间读图5回答第8、9题。
8.甲地为峰林,同类景观多出现在①苏②湘③滇④新⑤桂⑥内蒙古A. ①②B. ③④C. ③⑤D. ⑤⑥9.图中A.甲处侵蚀作用强烈B.乙处由内力作用形成C.丙处易发生滑坡现象D.丁处是典型的背斜山某品牌企业在京津冀地区建有饮用瓶装水厂。
读图6,回答第10、11题。
10.瓶装水厂如此选址的主要原因是A.利用优于授权地区的水源B.靠近技术发达地区C.吸引高素质的劳动力D.降低运输成本11. 瓶装水厂的建设使所在地①就业岗位增加②吸引大城市人口迁入③承接品牌授权地区产业转移④吸引相关企业集聚⑤城市等级提升A. ①②⑤B. ①③④C. ②③④D. ②④⑤12.四川省博物馆藏有一块文字残缺的《九域守令图》石碑,其中一段碑文是:“至于□国,天下分而为七。
2019年北京卷语文高考真题及标准答案解析

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北京卷)本试卷共10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
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7小题,共23分。
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1—6题。
材料一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人类在创造文明的同时也缔造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
长期以来对生物资源及土地的过度利用,导致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受了严重破坏。
据专家估计,由于人类活动和气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目前正在以相当于正常水平1000倍速度消失,全球已有约3.4万种植物和5200多种动物濒临灭绝,物种分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球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其中重要的因素之一。
城市化是伴随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进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蔓延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物的栖息地日益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和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的地表被道路、人エ建筑、停车场等硬化,水不容易渗入,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球很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在的危险;除此之外,还有大量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驰。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断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高出周边10°C之多,这种热岛效应对生物的生存也是一大干扰因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富,目前它却面临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胁。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相关文章)1.根据材料一,下列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是(3分)A.生物种类以非正常速度消失。
B.大量动植物濒临灭绝。
C.物种分布发生大范围变化。
D.动植物和人类共同生活。
2.根据材料一,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A.深受人类影响的全球生态系统利于缓解生物多样性危机。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数学(文史类、理工类)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word版精品文档17页

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数学(文史类、理工类)、试题及答案解析汇总2019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语文 (北京卷)本试卷共8页,150分。
考试时长150分钟.考生务必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5小题。
每小题3分,共15分。
1.下列词语,字形与加点字的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养殖.业与日剧.增便笺.(jiān)独辟蹊.(xī)径B.醉醺.醺席不暇.暖泥淖.(nào)向隅.(yú)而泣C.滥.摊子自由竞.争卷帙.(dié)运筹帷幄.(wò)D.颤巍.巍信笔涂鸭.蠹.(dù)虫湮.(yīn)没无闻2.下列语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近几年,食品药品在安全方面出现的问题被媒体曝光,不同职能部门各管一段的监管模式也因此受到了社会的质疑。
B.第九届中国国际园林博览会在北京永定河西岸盛大开幕,对于513公顷的园博园,为了方便游客,专门开设了电瓶车专线。
C.据世界黄金协会分析,2019年春节前后中国黄金需求高涨的原因,主要由于消费者对中国经济前景充满信心所致。
D.日前,交通管理部门就媒体对酒驾事故的连续报道做出了积极回应,表示要进一步加大对交通违法行为的查处。
3.依次填入句中横线处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①文学艺术创造来源于生活,作家塑造的人物形象,往往是以现实生活中的真实人物为创作而形成的。
②一辆运载盐酸的货车在高速公路上发生侧翻事故,交通、消防部门的人员迅速赶赴出事现场,并做出了紧急。
③保险丝是电路安全的报警器,当电路里的电流超过允许值时,保险丝就会,从而切断电源,保障线路和电器的安全。
A.原形处置融化 B.原型处治融化C.原型处置熔化 D.原形处治熔化4.给下面语句排序,衔接恰当的一项是()①因为较弱的电磁辐射,也会对人的神经系统与心血管系统产生一定的干扰。
②人的大脑和神经会产生微弱的电磁波,当周围电器发出比它强数百万倍的电磁波时,人的神经活动就会受到严重干扰。
2019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与答案(高考语文复习精品教育.doc

2019 年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及答案(高考语文复习现在距离高考越来越近,时间也越来越紧张,没有多少时间了!这个时候很多学生由于心理紧张,每天坐立不安,特别烦躁,不能静下心来学习。
(关于高考心理辅导,另文刊登)这时候可不能放松科学技术的应用形式会不断的发生新的变化,但其科学原理并不随这些应用而改变,这就是科学的普遍性。
在19 世纪和20 世纪之交,科学上有两个关键性的发展,它们看上去似乎有些神秘,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无关。
一个是迈克耳孙和莫雷在 1887 年做的光速实验,另一个是普朗克在1900 年发现的黑体辐射公式。
前者是爱因斯坦狭义的相对论的实验依据,后者为量子力学奠定了基础。
正是有了相对论和量子力学,20 世纪的科技发展,如核能、原子物理、分子束、激光、X射线技术、半导体、超导体、超级计算机等,才得以存在。
因此,科学原理应用越广泛,在人们社会生活中的表现形式也越多样化。
(取材于李振道的文章《楔》)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3 分) A. 人类意识或潜意识中深藏着的情感是人类创造力的基础。
B.举礼拜、苏轼作品为例,表明题载不同的作品也能引起人的共鸣。
C. 科学的深刻性及其应用的广泛性,与其定律阐述的简单性成反第 1 页比。
D. 相对论与量子力学推动了核能等20 世纪新科技的发展。
15.根据文意,简要说明艺术和科学所追求的普遍性分别是什么。
( 5 分)五、本大题共 4 小题,共 25 分。
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 16— 19 题。
海棠花①早晨到研究所去的路上,抬头看到人家的园子里正开着海棠花,缤纷烂漫地开成一团。
这使我想到自己故乡院子里的那两棵海棠花,现在想也正是开花的时候了。
②我虽然喜欢海棠花,但却似乎与海棠花无缘。
自家院子里虽然就有两棵,但是要到记忆里去搜寻开花时的情景,却只能搜到很少几个断片。
记得有一个晚上同几个同伴在家南边一个高崖上游玩,向北看,看到一片屋顶,其中纵横穿插着一条条的空隙,是街道。
北京市高考语文试题包括答案解析

WORD格式绝密★ 启用前2019年北京市一般高等学校招生全国一致考试语文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势必自己的姓名、准考据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变动,用橡皮擦洁净后,再选涂其余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本大题共 6小题,共22 分。
阅读下边的资料,达成1-6 题。
资料一跟着全世界人口的不停增加和科学技术的飞快发展,人类在创建文明的同时也创建了一个深受人类影响的全世界生态系统。
长久以来对生物质源及土地的过分利用,致使了动植物栖息地丧失、环境污染等一系列问题的出现,生态环境及生物系统遭到了严重损坏。
据专家估计,因为人类活动随和候变化,地球上的生物种类当前正在以相当婚于正营水平1000倍的速度消逝,全世界已有约万栽种物和5200多种动植肠频临灭绝,物种散布发生了大范围的变化,这些形成了全世界性的生物多样性危机。
生物多样性危机是多种困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城市化是此中重要的要素之一。
城市化是陪伴工业化和现代化必然出现,反过来又推动工业化和现代化的一个历史过程;市城市化水平是现代文明的重要指标。
但无序延伸的城市开发使野生动植场的栖息地日趋萎缩,一部分动植物不得不睦人类共同生活在城市之中。
城市中约60~70% 的地表被道路、人工建筑、泊车场等硬化,水不简单渗透,植物的种子难以生根。
全世界好多城市的人口密度已达每平方千米数万人,密集的人流对诸多生物而言是潜伏的危险:除此以外,还有大批的汽车、摩托车等在飞奔。
高楼大厦林立,热量不停聚集,城市中心的温度有时甚至超出周边10C 之多,这类热岛效应付生物的生计也是一大扰乱要素。
生物多样性为人类发展带来了巨大财产,当前它却面对着来自城市化等方面的威迫。
城市化对生物多样性的影响成为生态学研究者关注的焦点问题。
(取材于干靓等的有关文章)1.依据资料一,以下表述不属于生物多样性危机的一项为哪一项(3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标答的产生——2019年北京高考语文阅卷随想十几年前我当中学语文教师的时候,有一位新调来的同事,每次阅卷都口必称“标答”、“标答”。
我问她何谓“标答”,她眉峰一扬说:“标答你都不知道,标准答案哪!”她把“标准”二字咬得特别标准。
我私下里给她取了个外号:“标答”。
“标答”为人处世,极为严肃认真。
尤其讲题和阅卷,一是必有“标答”,二是对标答赤胆忠心,誓死捍卫。
我说这话不是调侃,她多次由于标答跟学生、同事发生严重争吵,甚至“汪然出涕者”。
我也曾企图劝导之:“那标答不也是人制定的嘛,就不兴有个错儿?您也太愚忠愚孝啦!”“标答”凛然道:“小孔,那可是标、答呀!为什么叫标、答呢?要像你们这样,想改就改,那还叫标、答吗?那考试的严肃性又何在?小孔,您是北大毕业,我想听听您的高论,——您说,那国家的法律,能说谁想改就改吗?”
我很敬佩“标答”的执着与赤诚,我想倘若真的事事有标答,我们只要勇敢无畏地维护这个标答林立的世界就可以河清海晏,百兽率舞,那该是何其幸福,何其标答啊!
然而世界偏偏不是如此。
从周口店到伊甸园,都没有结扎停当、真空包装的现成标答等着我们“开袋即食”。
标答是有生产过程的,也是有消费期限的。
所以就连高考权力中心所发布的《试题答案汇编》,也不敢妄称“标准答案”,而是
清清楚楚地印着:参考答案。
正如教师讲课不必与“教参”保持一致,有了“参考”二字,阅卷部门自然也可以另起炉灶,自定“标答”。
不过,由于“参答”已经包含了命题人员的宝贵心血,一般来说,大部分还会最终成为“标答”。
只是这标答的最终产生是否经过了“参”和“考”,其间的差距是不可以道理计的。
如同往年一样,经过“详参”和“长考”,今年的阅卷部门制定了内容丰富而琐细的“参考答案补充细则”,其中所付出的苦思和辛劳,是社会各界不大知晓的。
我试举数例如下:26题作文《转折》,四类评分标准的第一条都是考察作文内容与“题意”的疏密度。
那么“转折”一词的“题意”包括哪些,其中是否存在高下之别呢?写“转变”行不行?“转化”行不行?“转移”行不行?写“挫折”行不行?“曲折”行不行?“夭折”行不行?写“转折与选择”行不行?“转折与创新”行不行?“转折与痛苦”行不行?“非典”是转折
还是抗击“非典”是转折?……这都是需要阅卷者根据实际情况去自己判断,命题者不可能也不必要一一开列出来的。
但是假如在作文题目之前给出对“转折”一词的简要解释,是否有助于考生减少构思误区,也有助于阅卷者笔下少“斩”冤魂呢?
25题“嵌词写话”的第二段要求有思想、有感悟。
假如考生的思想感悟部分没有嵌入规定的词语,比如把第一段的内容
缩写一下然后发两句感慨,该如何处理呢?这是正式阅卷开始后发现的问题。
24题仿写出得很好。
对“无异于”一词理解的准确程度,区分开了考生的水平。
但是评分标准中“符合所要求的句式”一语带有一定的模糊性。
因为原句有三处画线,对题干加以再提醒,所以绝大多数考生都能“搭建”起一个类似结构的句子。
问题在于是不是达到这一点就至少给1分。
如果使用了画线词语,符合了“句式”,但前后驴唇不对马嘴,比如说“一首歌若只因为是美女唱的就去听,无异于喝下杀人犯的毒药。
”——这种情况还是否给分。
在实际阅卷过程中,出现了各种程度和向度的仿写质量差异,如何将这些差异分置到3分到0分的等级中去,阅卷人员可以说是煞费苦心。
23题括写的要点有4个。
其中第二个“在辽宁”是否为要点,是值得商榷的。
分值为3分,很可能诱导考生以为要点只有三处。
从世界角度来看,知道发现于中国即可,具体到辽宁还是新疆,其重要性未必超过消息来源——《自然》杂志和“顾氏小盗龙”的命名等。
第四大题、第五大题,均存在要求模糊与标答严格的矛盾。
比如什么叫体裁、内容、写法?七言绝句是绝句当然也同时是七言。
而“内容”与“写法”不但有相互重复之处,更重要的是所提供的赏析项正是从内容和写法的角度人手的。
考生如果对赏析项判断正确,借过来就可得分;如果判断不正
确,则可能再次失分。
意即17小题的①和②存在着“一能多考”。
这使阅卷者在判断“内容”和“写法”时几番踌躇。
19题的A项对20题的①存在着一定的干扰。
既然已经认为“开头”是对比作者与教授,引出题旨,那么考生可能会从另外的角度去杜撰“富有的雅士”与文题的联系。
综合上述题例和我历年来的思考,我觉得“标答”的产生过程是十分复杂、艰辛而且充满流变性的。
我们只能在“答”的波涛中去驾驭和改进“标”这条船,我们无法造出一根放之四海人莫予毒的定海神针。
而要把握好“标答”之舵,我觉得有几个环节是命题者和阅卷者不可不慎的。
一、不可迷信原文。
文章的生产过程是没有一定之规的,不能因为一篇文章的阅读效果很好就认为该文章处处充满匠心,处处都有道理。
《静夜思》为什么要以“床前明月光”开头,可以说出一百个“理由”,但用其中的一个理由作为标答来考试,是荒唐的,这是由我们的语文教学体制中的“文章崇拜”意识所导致的。
二、反复质疑设难。
对于已有的初步参考答案,不论命题者还是阅卷者都应本着严谨的学术精神去反复核查,决不放过一处疑点。
要把所出题目放到原文所在的整个文本系统中,尽可能地参考和依据学术界已有的成果来进行由局部到整体、再由整体到局部的循环论证。
今年所出文言文,发生了
命题者把“书信”的书,误解成“书籍”的书的硬伤,而且由于电脑阅卷,造成了无法弥补的整体遗憾。
其实这本来是不难避免的。
一是学术界早有多个注本明确指出“分”字乃“介”字之误;二是原文的后文中还有“以书还崧”和“解不致书之意”,都可证明书是“书信”;三是按书籍讲,原文明显不通,不合情理;四是原文开头几处作“学”解的“书”都颇不常见;五是秦汉以后由于书面语和口语的差异进一步加剧,文言文已经很不“标准”,后世学者对其整理校勘的力度明显不如前代,本来就是充满陷阱的考试“雷区”。
所以,有疑者不出题,似应作为今后命题的一个原则。
而看似无疑者,也一定要反复质疑,鸡蛋里挑骨头,才可确保万无一失。
三、题干要精雕细刻。
题干的准确度直接影响着“标答”的宽严性。
应该说近年来题干的文字质量有了明显进步,比如问“哪两个字”是诗意产生的关键和“阐述了哪两种美”,准确严密,显示出命题者大巧若拙的功夫。
相比之下,“对原文的叙述”略显不通,而“内容和写法上的相同或相似之处”则过于宽泛了。
题干撰写首先是对命题者的一场考试。
四、从考卷实际出发。
事先制定的参考答案,无论多么审慎周密,都只是一种预想。
众多考生的实际答案不但会超出我们的预想,甚至会根本颠覆原题。
正如医院不可能限定天下的病种,医学要根据不断发现的“非典型性病例”来丰富和
完善自己的体系一样,我们也必须以大量的“非典试卷”为正己之镜鉴。
不但修正今年的“参答”,而且指导明年的“参答”。
这就要求命题者与阅卷者进一步加强协作,条件许可时,最好在考试中心统筹下,建立平行的监督和测评小组,以保证“标答”具有更高的权威性。
套句俗话,标答的产生,是一个“系统工程”,也是一个“可持续发展”工程。
国家的法律,当然不能“说改就改”,但其实从来就没有中断过大改小改斗批改。
现在同性恋不再是“流氓罪”,老师殴打学生要负法律责任。
法律是人制定的,要为人服务。
标答更是人制定的,也要为人服务。
以辩证的态度看待标答,才会使高考和整个教育体制进一步摆脱僵化,充满生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