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修改版)
2020年高考语文考前综合辅导

高考:把自己活成一个励志故事
——2020高考语文考前辅导
安徽省阜阳市红旗中学 刘 伟
高考考前辅导注意事项
1、要早:适合的时间是考前一个月,发现问题尚有时间改正, 方法指导尚可实践演练。
2、要精:针对性、指导性、可操作性。否则浪费时间,而且 还是误导。
3、要跟踪:做了考前辅导后,方法能否真正派上用场,需要 通过跟踪练习检测。
高考考查的不仅是考生的知识水平,更是对学生综合能力 的考查。 1、考生掌握与运用知识的水平是高考成功的硬件
(硬件要硬)
2、考试心态调节状况是软件。 (软件不软)
一个考生的失利可能失在知识的掌握上,也可能失在答卷 的策略和技巧上,还可能失在心态上,这其中的任何环节都 是成功的必要保证,不可忽视。
四、一心一意备考 六六大顺通关之“心态调整”:
什么是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暂时的不进步!
•成绩
高原
时间
五、一心一意备考 六六大顺通关之“一点指导”: 答题技巧指导
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 阅人无数不如高人指路;
指导(一):知己知彼 百战不殆
高考试题命题走向
1、依然坚持 “立德树人”和“三贴近”的原则: 贴近生活、贴近时代、贴近社会发展(最近月考模拟试卷为例)
另一个秀才也同时看到了,一开始心里也“咯登”了一下,但转念 一想:棺材,棺材,噢!那不是有“官”又有“财”吗?好,好兆头, 看来今天我要鸿运当头了,一定高中。
于是心里十分兴奋,情绪高涨,走进考场,文思如泉涌,果然一举 高中。
回到家里,两人都对家人说:“棺材”真的好灵。
心理学认为,人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练习到一定 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止不前,在练习曲线上出现近于 平缓甚至下降的一部分线段,即“高原现象”。而学习中的 “高原现象”,是指在学习过程中的一定阶段,产生学习效 率低、学习进步慢,甚至停滞的现象。人们在学习过程中, 都会产生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
高考语文考前指导(1篇)

高考语文考前指导(1篇)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1二、成语题或病句题考其一,很可能有两个选择支拿不准,这很正常,别着急,回头冷眼再看,会选出来的,要相信自己的语感。
三、文言文阅读题,做惯了史传类文章,如果是非史传类散文,要有充分的心理准备。
既来之,则读之。
所考知识点还是不会变的,注意看文段出处,可能会对阅读有帮助的。
翻译题,对给分点要敏感,尤其是词类活用(使动、意动)和特殊句式要体现出来,该补的补出来后,读一读,你翻译出来的句子是不是一句通顺的中国话,否则,一定是有落实不对之处。
难点一定要依据上下语境,推断猜想要合情理。
1、文言文在取材上一般选用较为浅易的文言文,考查学生在掌握实词词义、虚词用法等方面的水平和能力,同时又注意考查学生在筛选文中的信息,以及理解语句意义,归纳内容要点方面的能力。
文本的阅读难度不会很大。
2、接触文言文阅读试题时,先要从整体把握阅读材料,了解材料所涉及的人物和事件;特别是事件,它或许是一件事的来龙去脉,或许是几件事的勾连组合。
阅读时应注意文中的帝号、庙号、__以及任职变化、空间位置转移的词语,因为这些词语能显示出文段的结构层次。
由于试卷中有一道把握文意的题目基本上用白话陈述,其中只有少量信息有误,可在整体把握时参考。
3、解题时,必须看清题干的要求,尽快把握住命题意图,尤其在“选正确”还是“选错误”的问题上,不能出现粗心大意的把握,犯低级错误。
4、解答文言词语理解题,既要调动头脑中的积累(成语、熟语、诗句),联系课内所学或平时所练,进行知识和能力的合理迁移,又要根据具体语境,作出合理的分析推断,千万不要死记硬背。
特别是涉及一词多义的词,一定要联系语境确定其意。
同时要联系古今异义、词类活用、通假字、偏义复词等知识。
5、常见虚词的考查,__一半句子来自课内,请大家复习时回归课本,记好课本中的例句。
6、在解答第9、10小题这种涉及文中信息的筛选、语句意义理解、内容要点归纳的题时,要注意从文中准确筛选相关信息、作具体的对比分析,特别注意张冠李戴和时间段混淆的情况。
2020年高考语文备考指导

2020年⾼考语⽂备考指导2020年⾼考语⽂备考指导⼀、⾼考语⽂动向新理解⾼考内容中直接考查学⽣识记、理解语⽂知识情况的题⽬也逐渐减少,对语⽂“知识”的考查,⼤多被隐藏在语⾔运⽤、语⽂综合素养考查等内容之中。
考查学⽣的语⾔运⽤能⼒,更加凸显语⾔的“运⽤性”特点与语⾔运⽤的“灵活度”评价导向的改变,是为倒逼语⽂教学真正转型,摒弃静态的知识教学和简单机械的做题,将教学重⼼转移到积极的语⽂实践中来,引导学⽣在阅读和表达中锤炼语感,在梳理和探究中领悟语理,从⽽逐步提升语⽂素养。
要想通过语⽂⾼考,更全⾯、真实、准确地考查学⽣的语⾔运⽤素养,考查学⽣语⾔运⽤能⼒,在凸显语⾔运⽤性特点,注重语⾔运⽤的灵活性,结合现代⽣活实际所需,实践优秀语⾔⽂化传统的传承及影响等⽅⾯,依旧存在较⼤的改进空间,命题者也在不断改进中。
⾼考新动向,倒逼我们进⾏教学改⾰⼆、学⽣的审题能⼒现状很多考⽣做语⽂试题,洋洋洒洒,下笔千⾔,不漏⼀题,满⼼欢喜。
但成绩出来却忧愁满⾯,那是因为审题上不专业,在语⾔表达上的不规范,造成了“全会不全对的不⾼分现象”好多学⽣是不会审题的,简答题往往答⾮所问。
只要问法稍⼀变化,就不知所措。
具体问什么内容就答什么内容的意识和能⼒没有。
为什么不会精准审题?因为不会进⾏⾃我刺激的语⾔转换。
命题⼈的问题,不会转化成等值的另外⼀个问题。
还有对⼀些词语的界定也不注意区分,从概念上讲就⼀⽚混乱。
平时备考,套路题讲得多,讲得好,⽽对⾮套路题的解题能⼒的培养明显⽤⼒不⾜。
2019年全国⼀卷第9题:《理⽔》是鲁迅⼩说集《故事新编》中的⼀篇,请从“故事”与“新编”的⾓度简析⽂本的基本特征。
平时备考,侧重点应该在⾮套路题上,对于那些有固定答题⾓度的题,练熟即可。
我们应多寻找那些⽆法⽤套路作答的题,锻炼学⽣具体试题具体分析具体作答的能⼒。
三、写作新动向①任何写作都是有具体任务的,带着情境的。
②写作离不开思辨⼒,会说理才会思考。
③写作既是⾃我表达,⼜是⼈与⼈之间的交流⽅式。
2020语文老师高考前指导,太全了!

2020语文老师高考前指导,太全了!考前语文知识梳理与重点把握所有文本阅读,都要具备整体把握的意识:标题、写作对象;主要内容、观点;结构、思路;思想主旨、创作意图。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3题,9分,保6争9)[约14分钟]一、树立一种概念:“答案就在原文中”二、具备两种心态:1、做题时精神要高度专注,聚精会神、心无旁骛。
2、一定要认真仔细。
三、明确六个步骤:用读(圈点勾画)、审(题干、选项)、找(筛选信息)、比(干扰项)、排、选六步法解题。
( 1 )读——原文(整体把握,圈点勾画)整体把握:论述对象(论题)、中心论点、分论点;论据、论证方法;结构、思路;写作背景与目的。
圈点勾画: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概念。
②重要问题及概念前后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语。
③关联词(表明段间、句间逻辑关系的词)(因果、承接、并列、递进、转折、选择、条件、假设、主次……)④中心句、要点句及联结句、过渡句、总起句、总结句。
⑤论据与论证方法。
(与观点的对应)(2)审——题干、选项:划读题干关键处找方向题目要求、提示:正确还是不正确项?找正确项,可用排除法;找错误项,可运用重点突破法。
错因应注意“内容、对象方面”的“信息对应”、“程度差异”、“范围大小”与“逻辑错误”;(3)找——区间与差别(筛选信息):对读题目,找区位,找差别,找错因,找答案。
①内查语意:对照原文,精读找差别,尤其是一些细微的差别,如对象、程度、范围、角度、先后顺序等。
②外查关系:查找时,要注意上下文之间的逻辑关系,要注意整体把握整段甚至整篇的内容。
③找错因:移花接木、张冠李戴、以偏概全、因果混淆、是非颠倒、曲解文意、无中生有、时态混淆、必或混淆……(4)比——干扰项(务必要把选项看完!)联系上下文划区比照题肢,比照互证邻里试题的题干、题肢。
(5)排——错误项:根据从文中筛选到的信息,对选项进行排除,将错误选项逐一排除。
(6)选——正确项。
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 副本

• C、环境描写的作用 • 环境描写分为自然环境描写和社会环境描写 • 1.自然环境(景物描写)描写(1)渲染气氛。(1)烘托人物
形象。(3)推动情节发展。(4)暗示社会环境。(5)揭示 或深化作品主题。
• 2.社会环境(1)交代故事的时代背景(2)渲染故事的环境气 氛增强故事的真实性(3)烘托人物的突出特点社会环境描写, 能表现人物的身份、地位、性格(4)暗示人物的前途命运 对 比、烘托(5)推动情节的发展变化 (6)深化小说的主题思想
• E、表现手法的作用 • 1、各种描写手法的作用 • (1)肖像、神态、动作描写:更好展现人物的内
心世界及性格特征。
• (2)语言描写:①刻画人物性格,反映人物心理 活动,促进故事情节的发展;②描摹人物的语态, 使形象刻画栩栩如生、跃然纸上。
• (3)心理描写:直接表现人物思想和内在情感, 表现人物思想品质,刻画人物性格,推动情节发展。
• 划重点: • 1.强化对题干的审题能力。 • 2.答案具有层次感。 • 3.学会摘抄或转述相关词句。
•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 • (满分15分,答题时间约17分钟) • 注意分清小说还是散文。 • (一)第7题认真读懂题干,结合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分析
2020高考语文考前指导

1.开头、中间、结尾的特点与作用与首尾呼应。 2.线索选择(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感情线索、 事物线索、人物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 动线索,单线、双线交叉、多线。看故事情节是 怎样围绕线索展开的) 3.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一、二、三人称,各种 叙述人称的选择及好处) 4.顺序选用(叙述顺序的安排及作用顺叙、倒叙、 插叙、补叙、平叙)
• 2.句式:①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灵活多变 ②长短句结合 • 3.修辞(比喻、排比、拟人、夸张,比拟,对比等) • 4.引用古诗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更
好的表达主旨 )
• 5.词语运用: • (1) 叠词: 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②更好地描摹事物的特征③起强调
作用,增强表达效果,更好的抒发作者的情感
类别
表达效果
悬念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结 抑扬 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 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构 照应 使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 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
前因后果更分明。
技 对比 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会偏题!另外,看是否明确要求联系自身。不要抨击社 会、发牢骚等,少用政治术语.
想想阅卷老师的喜好,说符合自己身份的话。
2、围绕主题, 认真构思,列写作提纲。 3、认真拟写标题,不要有错别字和语病标题直接反映 材料。 4、首段必须提出中心论点,必须点题。 5、牢记黄金字数(850—950)。牢记黄金段数(5-7-9 )。 6、作文牢记要有对话意识、思辨意识、时代意识。 7、作文一定要体现“我”,我怎么样?我怎么做? 8、要多处点题、除去首尾段,文中至少5处点题。
2020高考冲刺语文资料辅导

2020高考冲刺语文资料辅导方法上,我们强调课本和复习资料结合,教师先整理一个模本,但仅提供思路,主要靠学生自主学习,最后资源共享。
接下来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0高考冲刺语文资料辅导,希望大家喜欢!2020高考冲刺语文资料辅导一我国十大古曲高山流水:传说先秦的琴师伯牙,一次在荒山野地弹琴,樵夫钟子期竟能领会这是描绘“巍巍乎志在高山”和“洋洋乎志在流水”。
伯牙惊曰:“善哉,子之心而与吾心同。
”子期死后,伯牙痛失知音,摔琴绝弦,终身不操。
广陵散:它的题材源于《聂政刺韩王曲》,讲一个造剑工匠被韩王无辜杀害,其子聂远以泥瓦匠身份刺韩王失败,逃入深山刻苦学琴十年,练成绝技,再次入宫利用弹琴之机刺死韩王,以了心愿,但他也因此而被杀。
平沙落雁:曲高悠扬流畅,通过时隐时现的雁鸣,描写雁群降落前在空际盘旋顾盼的情景。
梅花三弄:此曲借物咏怀,通过梅药的洁白,芬芳和耐寒等特征,来赞颂具有高尚节操的人。
曲中泛时曲调在不同的徽位上重复了三次,所以称为“三弄”。
十面埋伏:乐曲描写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的情景。
汉字用十面埋伏的阵法击败了楚军,项羽自刎乌江。
夕阳箫鼓:这是一首抒情写意的文曲,旋律优美流畅。
1925年前后,上海大同乐社根据此曲改编成丝竹乐曲《春江花月夜》。
渔樵问答:乐曲表现渔樵在青山绿水间自得其乐的情趣。
胡茄十八拍:根据同名诗谱写的乐曲。
它反映的主题是“文姬归汉”。
汉宫秋月:意在表现古代受压迫宫女的幽怨悲泣情绪,唤起人们对她们不幸遭遇的同情。
阳春白雪:相传这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师旷或齐国的刘涓子所作。
原为琴曲,唐代显庆二年,吕才以此曲配上了歌调。
古时每以“阳春白雪”连称,故常被认为一曲,后世琴谱则均分为两曲。
“阳春”取万物取春、和风澹荡之意;“白雪”取凛然清洁、雪竹琳琅之音。
2020高考冲刺语文资料辅导二文学体裁简介(一)古代文学体裁集释1.赋是我国古代的一种文体,它讲求文采、韵律,兼具诗歌和散文的性质。
2020届高考考前指导

• 夜半—子时(23:00—凌晨1:00)中夜、夜阑、三更 • 鸡鸣—丑时(凌晨1:00—3:00)四更 • 平旦—寅时(凌晨3:00-5:00)黎明、质明、迟明、
五更
• 日出—卯时(早上5:00—7:00) • 食时—辰时(早上7:00—9:00) • 隅中—巳时(9:00-11:00) • 日中—午时(11:00—13:00) • 日昳—未时(13:00—15:00)日昃 • 晡时—申时(15:00-17:00) • 日入—酉时(17:00-19:00) • 黄昏—戌时(19:00-21:00)一更 • 人定—亥时(21:00-23:00)二更
童(15岁又称“志学”);
• 13、14岁(女)——豆蔻年华, • 15岁(女)——及笄之年; • 16岁(女)——破瓜年华、碧玉
年华;
• 20岁(女)——桃李年华; • 4岁(女)——花信年华; • 至出嫁—— 梅之年、摽梅之年; • 至30岁(女)——半老徐娘;
• 20岁(男)——弱冠; • 30岁(男)——而立之年; • 40岁(男)——不惑之年、强
实词题
• ★ 实词:从没有听说过的实词释义往往是对的,干扰罢了。 “同人即令予诠次席间语为是堂记”(选择);“无靳色”(吝啬);“鞫” (审理)
• ★ 推断方法:语境,词性,对称结构,成语佐证。如“勤劬”、“惩艾”、 “况狎而近之乎”、“人让其留物”、“淹博”、“赢羡”、“矜骄”
• “移时目不瞬”、“廷争移时” • ★ 解释不通的字词往往可以考虑是否通假或者活用。如“安得此不详语”、
壮之年;
• 50岁——年逾半百、知非之年、 知命之年、艾服之年、大衍之 年;
• 60岁——花甲、平头甲子、耳 顺之年、杖乡之年;
• 70岁——古稀、杖国之年、致 事之年、致政之年、从心、悬 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认真仔细审读材料(每一个字都要读),读出材料 主题(含义、情感倾向、寓意),把握整体,有全 局观。
2、围绕主题, 认真构思,列写作提纲。 3、认真拟写标题,不要有错别字和语病标题直接反映
材料。 4、首段必须提出中心论点,必须点题。 5、牢记黄金字数(850—950)。
牢记黄金段数(5-7-9)。 6、作文牢记要有对话意识、思辨意识、时代意识。
构 照应 情节连贯、脉络清晰、结构紧凑。
伏笔 使全文前后呼应,结构更严谨,情节发展更合理,
前因后果更分明。
技 对比 渲染气氛、表现人物或突出主题。
衬托 使文章更生动,人物、事物形象更突出,主题更鲜明。
巧 铺垫 运用铺垫写法是为了蓄积气势,突出文章主旨。
突转 常收到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效果,对表现小说主旨
A又B“为..莫写首颔离出句联”别诗中“是人“只而“绵脉道悲远脉”不伤深”与要挚一“。”的叠 徒送词闻的别,”意之既对思情写举。出,,了一是两迎劝条一河揖慰默,友默本人无以声为不地受要流到因过人锦们城的,
夹道欢迎,却只听说友人拜见中书省的消息。 C.诗中“分飞”“岐路”都暗喻诗人与友人的离别,“莫怆”则 强调了诗人对友人出京任职而离别的悲伤之情。 D.诗人最后希望他那位往别处任职的朋友能够考绩列为优等,寄 盼友人能带着政绩重返京城。
选择题提醒
1、打破思维惯性,看准选对选错; 2、回归文本,认真比对; 3、用排除法,代入验证; 4、选项看完,动态比较; 5、举棋不定,第一感觉。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14~15题。 赠彭州权别驾 苏颋
双流脉脉锦城开,追饯年年往复回。 只道歌谣迎半刺①,徒闻礼数揖中台②。
黄莺急啭春风尽,斑马长嘶落景催。 莫怆分飞岐路别,还当奏最掖垣③来。 【注】①半刺:指州郡长官下属的官吏,如长史、别驾、通判等。 ②中台:中书省。③掖垣:意为朝廷的中央部门。 14.下列对这首诗的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几答; 三、分点作答,多点多词精答,有把握的
放前面。 四、先总后分,术语先行分析紧跟; 五、筛选概括逐段逐段逐句逐句找,合并同
类项,要概括不要照抄。
多角度赏析;表达特色;表现手法;语言特色 1.整体风格(优美流畅、含蓄蕴藉、幽默犀利、质朴无华、明快风趣 、 典雅,简洁明快,清新质朴,优美抒情,生动形象,语言富有哲理性) 2.句式:①整散结合,错落有致,灵活多变 ②长短句结合 3.修辞(比喻、排比、拟人、夸张,比拟,对比等) 4.引用古诗词(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文章文化内涵文化底蕴,更好的 表达主旨 ) 5.词语运用: (1) 叠词: ①增强语言的韵律感②更好地描摹事物的特征③起强调作 用,增强表达效果,更好的抒发作者的情感 (2)拟声词,用词生动 (3)富有表现力的动词和形容词 6.其它: 有浓郁的地方色彩,乡土气息,口语化,富有生活情趣等 7.表达方式:记叙,议论,描写,抒情
关于写作——强调重点
• 对时代——巧妙回应 • 对材料——正确认知 • 对思维——有机联系 • 对指令——具体落实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近日,知名短视频博主李子柒火遍全球,制茶造酒、养蚕缫 丝、酿黄豆酱油、做竹子家具、搞活字印刷……她所展现的田 园牧歌式的生活令人向往,很多外国网友因此了解并爱上中国。 权威媒体称赞她讲好了中国文化和中国故事,向世界展现多 元而美丽的当代中国。 也有人批评她总拍农村的旧式耕作生活,迎合外国人对中国 落后的刻板印象,算不上是文化输出。 对此,李子柒说,她只是想拍出自己想要的生活,做一些有 意义的事。
线索、思绪线索、景物线索、行动线索,单线、双线交叉、多线。 看故事情节是怎样围绕线索展开的)
3.叙述人称(叙述视角)(一、二、三人称,各种叙述人称的
选择及好处)
4.顺序选用(叙述顺序的安5.选材剪裁(分析在刻画人物、叙述事件时,材料和中心的关
系是否合理,主次详略是否得当,材料是否典型、真实、新颖、 有力。)
2020高考语文 考前指导
今天是2020年6月28日 星期日
距离高考还有
自信是你成功的基石 沉着是你飞翔的翅膀
考前提醒
熟悉容易的题要认真细心全面规范; 陌生题型要镇定冷静,想想出题人目的,想想 核心考点。
强化四种意识,祝您旗开得胜
审题意识:看准 看懂 语境意识:上下文最关键 要点意识: 落实关键词 分点作答
小说构思技巧(布局谋篇)
一、分析作品结构(情节安排)与主题关系 四个关系:线索与顺序;层次与段落;过渡与照 应;开头中间与结尾 二、主要技巧 表达方式+表现手法+修辞手法+材料安排+行文结 构+叙事视角 三、结合结构,分析主题体现 四、其它
谁在按什么顺序用什么技巧叙述,最后怎样表现主题
1.开头、中间、结尾的特点与作用与首尾呼应。 2.线索选择(时间线索、空间线索、感情线索、事物线索、人物
早春寄王汉阳 李白
闻道春还未相识,走傍寒梅访消息。 昨夜东风入武阳,陌头杨柳黄金色。 碧水浩浩云茫茫,美人不来空断肠。 预拂青山一片石,与君连日醉壶觞。
D.诗歌后四句写诗人与友人共赏春光,有描写,有 抒情,感情蓬勃奔放,荡人心魄。
主观题提醒
一、认真审题,看懂关键词; 二、落实关键词,怎么问怎么答,有几问做
6.结构严密,完整匀称;烘托铺垫,前后照应;设置悬念,制造
波澜;起承转合,一波三折,欲抑先扬,欲扬先抑,曲折有致; 对比反衬,突出主体;情节突转,揭示主题。 7.表达方式。分析各种表达方式(记叙、描写、抒情、议论)是否 运用自如、灵活多变.
类别
表达效果
悬念 悬念的主要作用是吸引读者、引人入胜。
结 抑扬 使文势曲折多变,使文章产生峰回路转、跌宕起伏的 效果,增强作品的可读性。
先总后分 求准求全
迁移意识: 紧扣考点 关注标点 课本模拟
有迹可循 生活逻辑
考前审题规范
读一读:读题的步骤和方法
1.逐词逐句小声读,读要慢。 2.明要求,抓关键。用笔在题干中圈出“题眼” (关键词语),用心体会题干要求。 3.挖暗示,定区间。 4.和命题人进行心灵交流。揣摩他出题的目的, 想考哪些核心考点,可联系哪些相关知识。
7、作文一定要体现“我”,我怎么样?我怎么做? 8、要多处点题、除去首尾段,文中至少5处点题。 9 、不要涉及敏感话题,不要乱发议论。 10、 不要涉及自己的学校、姓名等 11 、不抄袭,慎套用 12、 完篇意识 (50字1分,结构不完整扣分严重) 13、 少写卿卿我我,反对文白夹杂的语言 14、 字迹工整,检查有无错别字(1字1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