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的历史故事:嗜色如命
历史文化名人作文素材

历史文化名人作文素材例文作文素材例文(曹操)曹操(155-220),即魏武帝。
三国时政治家、军事家、诗人。
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县(今安徽毫州市)人。
人物事略疑杀华佗晚年的曹操患了头脑痛风症,僚臣华歆向他推荐了神医华伦。
遗憾的是,当华伦指出其症因风而起,病根入脑,风涎不能出,枉服汤药,须利斧开脑取风涎方可根除时,曹操竟疑心华佗是想乘机害他性命,遂将华佗杀了,一代神医命绝于世。
废除寒食节“寒食节”相传起于春秋时严明文公悼念介之推之事。
以介之推抱木焚死,人们就定于是日禁火寒食一百余天。
曹操有一年视察并了解当地百姓的生活民情时,发现民间百姓每年度过“寒食节”的方式,己经非常严重地影响和危害了老百姓的身体健康,于是下令废除。
提倡薄葬218年,曹操颁布了一道《终令》,提出死后不要厚葬,要将自己埋葬在瘠薄的土地上,依照地面原有的高度作为圹基,陵上不堆土,不植树。
一年后,他为自己准备了送终的四季衣服,并留下遗嘱说:我如果死了,请按当时季节所穿衣服入殓,金玉珠宝铜器等物,一概不要随葬。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提出“薄葬”的帝王。
割发代首有一次,曹操大军经过农田,看见田里庄稼丰收在望,于是下令凡践踏麦田的,就斩首示众。
不料自己的马受惊而一下子蹿入麦田中,践踏坏了一块麦田。
为了实践自己的命令,取信于民,于是就割了自己的头发来代替。
望梅止渴曹操征张绣时,路上缺水,将士皆渴,于是他以鞭虚指着前面说有梅林,军士听说后均感到口中生津,不那么渴了,最终走出了困境。
煮酒论英雄一日,曹操与刘备边喝酒边评论天下英雄,曹操说:“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刘备闻言,吃了一惊,手中所执匙箸,不觉落于地下。
时正值天雨将至,雷声大作。
刘备于是从容俯首拾箸说:“一震之威,乃至于此。
”操笑:“丈夫亦畏雷乎?”刘备说:“圣人迅雷风烈必变,安得不畏?”意即连圣人对迅雷烈风都会失态,我怎能不怕呢?将闻言失箸缘故,轻轻掩饰过了。
曹操于是不疑刘备。
裸足迎才许攸来投曹操,曹操正在睡觉,一听旧友许攸来投,连忙从床上跳下来,鞋袜不穿,跑出恭迎。
蔡文姬与曹操的故事

蔡文姬与曹操的故事蔡文姬与曹操的故事她是天下第一才女,曹操暗恋了40年:才女多情,奈何岁月负美人。
历史上有四大美女,还有四大名琴。
大约1800年前,有一个被朝廷通缉的老人,隐居会稽山。
一天,无事,老人把七弦琴拿出来,正弹得兴起,弦断了一根。
一个女孩正在隔壁玩耍,她说:“第二根弦断了。
”老人不以为意,觉得小姑娘只不过是瞎蒙而已。
他故意又弄断了一根琴弦,小姑娘又说:“第四根弦断了。
”弹琴的老人叫蔡邕,东汉末年朝野皆知的名儒泰斗。
他弹琴叫焦尾琴,中国历史四大名琴之一。
隔壁玩耍的女孩是他的长女蔡昭姬,西晋以后为避讳司马昭,史称蔡文姬。
当时六岁,《三字经》里“蔡文姬,能辨琴”,说的就是这件事。
-01-君生我未生,我生君已老蔡邕在东汉是一个符号,象征着博学和人才。
他家就像图书馆,藏有古书典籍4000多卷。
他有两大绝技:书法和弹琴。
五湖四海,凡是有点门道的人,都削尖了脑袋投到他门下做个弟子,学不到真才实学,有个名头镀层金也好。
曹操就是在这个时候,投到了蔡邕门下。
只不过曹操本身不是凡人,文能提笔安天下,武能上马定乾坤。
他和蔡邕其实是亦师亦友的忘年交。
曹操在蔡府出入的时候,蔡家有女初长成,蔡文姬正是豆蔻年华,情窦初开。
她的梦想是嫁一个能安邦定国的大英雄。
曹操,就是这样一个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但他比蔡文姬大了22岁。
蔡文姬一直尊称为“曹公”。
在真爱面前,年龄从来不是问题。
但在曹操和蔡文姬之间,就成了问题。
因为蔡文姬是堂堂蔡邕的女儿,是琴棋诗书无一不通,天下无人不知的才女。
她的婚事,天下人都看着。
她不好随随便便把自己打发给一个大自己22岁,已有家室的小老头子。
曹操也不好随随便便去讨这样一个女子去做小妾。
纵然他们自己不在乎,但是天下人热心地帮忙在乎。
恰恰曹操又是个自卑的人,特别是对自己的容貌。
后来曹操做了魏王,皇帝成了傀儡,他成了天下的实际掌控者。
匈奴有使者来,曹操还是觉得自己长得太磕碜,丢人。
就让别人穿上自己的衣服冒充魏王接待使者,自己拿把刀站在座位旁边假装侍卫。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尽管曹操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但是他的人格也存在一些缺陷,以及他的残忍和虚荣心,都使得他在历史舞台上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但也留下了一些深刻的遗憾。
曹操在年轻的时候就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写了一篇名为《短歌行》的诗歌,展现了他的文学才华和对人生的思考。这首诗歌表达了曹操对真理、生命和爱情的思考,深刻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境界。
曹操在政治方面的才能也非常出众,他实行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削弱宦官势力、减轻赋税负担、加强中央集权等,使得魏国的政治局面得到了很大的改善。他还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确保了社会的稳定和治安,为魏国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三国演义中曹操的故事
《三国演义》是一部中国经典的历史小说,讲述了三国时期(220年-280年)的历史,以及三国时期各方势力斗争和战争。其中,曹操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是一位出色的政治家和军事家,曾经建立了魏国,并成为三国时期最强大的一方。
正文:
曹操是中国历史上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他在政治、军事和文化等方面都有重要的贡献和影响。在《三国演义》中,曹操是一个极具魅力的人物,他机智、狡猾、残忍,又富有政治智慧。
在军事方面,曹操也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他率领魏国的军队多次战胜了强大的敌人,包括袁绍、孙权等。曹操的军事才能受到了中国历史上很多著名将领的称赞,如关羽、张飞、赵云等人。
拓展:
虽然曹操在政治和军事方面表现出了非凡的才华,但是他的人格也存在一些缺陷。他经常使用暴力和血腥手段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例如在赤壁之战后,他大肆屠杀东吴士兵和百姓,造成了不必要的伤亡和痛苦。
历史上真实的曹操

的生理 现 象 , 因此 并 不 追求 什 么 “ 德 ” 同样 , 也并 不 要 求 人 家 妇 , 他
为他守节 。曹操这样想 , 其他人却未必如此 , 张绣的降而复叛就是
典 型 的例 子 。建 安 二年(9 17年) 春正 月 , 曹操 讨伐 南 阳军 阀张绣 , 对
1 0 2图 2 . 史 带 o4 I 宽 l0 历 0
于 这段 历 史 , 三 国志 》 记 录是 : 张 绣 降 , 而 悔 之 , 《 的 “ 既 复反 。公 与 战, 军败 , 流 矢所 中 , 子 昂 、 子安 民遇 害 。” 为 长 弟
千 年 河 西 , 掘 出来 的 “ 发 曹操 墓 ” 有被 盗掘 过 的痕 迹 , 是 捉 雀 的 , 真
被雀 啄 . 坟祖 师 爷 的坟 也 被挖 , 操遭 遇 了“ 挖 曹 职业 悲 剧 ” 为此 , 。 民
间戏 称 , 出来 摸 . “ 迟早 是 要还 的” !
据 为 己有 . 这便 是 曹操后 来 的尹 夫人 。 更 有人 大胆 推 测 . 赤壁 之 战 , 也是 曹 操 为美 色 而发 。东 吴 有 绝 色 大乔 、 小乔 , 操垂 涎 不 已 , 曹 于是 挥 师 百万 , 欲夺 得 双娇 还 。不 想 “ 风不 与 曹公 便 , 东 铜雀 无法 锁 二乔 ” 曹 操对 女 色是 否狂 热到 大 动 。 干 戈 的地 步 。 也许 只有他 自己才 最 清楚 。
心 。 代 以后 , 会 上对 正统 的思 想逐 渐 淡泊 , 人 再提 篡 汉一 说 。 元 社 没
少时曹操就是个大色鬼,曾入室抢人新娘

少时曹操就是个大色鬼,曾入室抢人新娘从汉末黄巾军起义到三国鼎立,有个人贯穿了整个剧本。
虽然当时群雄争霸诸侯各表,但他却成了真正的男一号,这个人就是奸雄曹操。
他在长期的割据征讨中成就了灼人的丰功伟绩,也是这个人被前后几千年的文人口诛笔伐,被骂得浑身老茧掉皮,是一个备受争议的人物:挟天子以令诸侯,欺同僚除异己,蔑视皇族;昧良心斩杀吕伯奢,使陈宫一世寝食难安,最后宁愿愧死在曹操刀下;一句“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负我”让多少善良的血肉之躯变成了无辜冤魂;杀杨修斩华佗,妒贤嫉能又猜忌的心埋没了多少人才;攻人城池占人宗庙抢人婆娘,一生遭受了多少谴责和非议。
这就是曹操。
俗话说人之初性本善,年少时的曹操又是什么样的呢?曹操小时候不叫曹操,而叫曹阿瞒。
曹操很不幸,很小就死了娘,成了可怜的单亲宝宝。
单亲家庭的教育向来都是个问题,虽然那时候夫子说养不教父之过,但是父亲整天忙于生计,那顾得上孩子教育啊!所以曹操的教养很差,很大了也没怎么念书,“既无三徙教,不闻过庭语”就是说曹操的。
没人教育,疏于教化当然就表现出没品位没涵养,说话做事像个吊儿郎当的大老粗。
不过小曹操表现出对武艺的浓厚兴趣,能领悟刀枪棍棒,能悟懂兵家韬略,事实证明曹操在这方面也确实大有天赋。
曾独自一人偷偷潜入当红太监列侯张让家中以司不轨,后被张让发现,舞戟越墙全身而退。
基于曹操的这些操行,大多数人对他都不怎么看好,而当时的社会名流梁国的桥玄等人却认为以后的曹操不得了。
曾对他说:“天下将乱,非命世之才不能济也,能安之者,其在君乎!”,南阳何颙也曾说:“汉室将亡,安天下者,必此人也!”虽然曹操放荡不羁吊儿郎当,整天不是玩鸟就是遛狗,一副西方游侠游手好闲的模样。
但是他的智商并不差,不会因为没好好学习智商就低了。
小时候的曹操很机警,有点子有想法而且会玩权术,可以说是一肚子的弯弯绕。
曹操有个叔叔,平常对他要求很严格,每次看到他捣蛋就当面教育,如果不听就打小报告到他父亲曹嵩那里,让曹嵩来管教。
曹操的“红与黑”

曹操的〃红与黑〃当河南安阳西高穴墓被各色的惊叹、疑惑及莫名的兴奋所缠绕时,一千八百年前的曹操以另类的方式,再次诠释了他个人形象在中国人文化心理中所折射出的暧昧与骑墙。
“红与黑”的纠缠在“奸雄”形象被固化之前,曹操的口碑实则并非如后来那般尴尬。
魏武挥鞭的影像尚未消失太久,陈寿便在《三国志•魏书•武帝纪》中写下了这样的评语:“汉末,天下大乱,雄豪并起,而袁绍虎视四州,强盛莫敌。
太祖运筹演谋,鞭挞宇内,揽申、商之法术……克成洪业者,惟其明略最优也。
抑可谓非常之人,超世之杰矣。
”亲历过三国时代的陈寿当然不会无限上纲上线地吹捧,他的话至少代表了一种“当下的真实”:如果没有曹孟德,那汉末的烂摊子将不知如何收拾。
而与陈寿同时的陆机则在《辨亡论》中说:“曹氏虽功济诸华,虐亦深矣,其民怨矣。
”对曹操的功业还是持肯定态度。
到了唐代,太宗李世民则以英雄惺惺相惜的笔调赞誉曹操:“以雄武之姿,当艰难之运;栋梁之任同乎曩时,匡正之功异于往代。
”而史家刘知儿可没那么客气,直斥曹操“贼杀母后,幽迫主上,罪百田常,祸于王莽工简直可以说是破口大骂了。
宋代是曹操形象发生根本性逆转的节点,论者常常将苏东坡在《东坡志林》中的记载作为当时时代心理的反馈:“王彭尝云:’涂巷中小儿薄劣,其家所厌苦,辄与钱,令聚坐听说古话,至说三国事,闻刘玄德败,颦蹙有出涕者,闻曹操败,即喜唱快。
以是知君子小人之泽,百世不斩……”很明显,“尊刘抑曹”的倾向在北宋时已成为大众社会心理。
而南宋的理学大师朱熹则在《通鉴纲目》中斥曹为“篡逆”一尽管这种篡逆在形式和事实上并没有完成。
不过即使如此,在宋代,对曹操的评价也非一边倒地肆意抹黑。
即便是在对曹操并不抱友好态度的《资治通鉴》中,司马光也还是承认曹操“知人善察,难眩以伪。
识拔奇才,不拘微贱;随能任使,皆获其用。
与敌对阵,意态安闲,如不欲战;及决机乘胜,气势盈溢。
勋劳宜赏,不吝千金;无功妄施,分毫不与。
用法峻急,有犯必戮,或对之涕泣,然终无所赦。
曹操一生真正的污点

曹操一生真正的污点,只有这三个,其余都是浮云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作为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无疑是那个时代最为杰出的一代雄主。
以下是曹操的简介: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人(今安徽亳州人)。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曹操以汉天子的名义征讨四方,对内消灭二袁、吕布、刘表、马超、韩遂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南匈奴、乌桓、鲜卑等,统一了中国北方。
统一北方之后,他实行一系列政策恢复经济生产和社会秩序,扩大屯田、兴修水利、奖励农桑、重视手工业、安置流亡人口、实行“租调制”,从而使中原社会渐趋稳定、经济出现转机。
黄河流域在曹操统治下,政治有一定程度的清明,经济逐步恢复,阶级压迫稍有减轻,社会风气有所好转。
曹操在世时,担任东汉丞相,后为魏王,奠定了曹魏立国的基础。
去世后谥号为武王。
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由上观之,曹操的一生,先后破黄巾、讨董卓、扫群雄、定北方,可谓威震华夏,堪称一世之雄。
然而,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作为一代雄主的曹操,身上自然也有洗不掉的污点。
通过《三国志》和《后汉书》的记载,小编认为:曹操一生真正的污点,当属以下三个:第一:屠城徐州屠城徐州,又称徐州大屠杀,在《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中有记载。
徐州大屠杀发生在公元193年,是魏武帝曹操因为其父曹嵩被徐州牧陶谦杀害,而对其进行报复的行为。
曹操在攻下徐州之后,对徐州百姓大肆屠杀,造成数十万百姓遇难。
以下是具体介绍:据《后汉书·刘虞公公孙瓒陶谦列传》记载:“初,曹操父嵩避难琅邪,时谦别将守阴平,士卒利嵩财宝,遂袭杀之。
初平四年,曹操击谦,破彭城傅阳。
谦退保郯,操攻之不能克,乃还。
过拔取虑、雎陵、夏丘,皆屠之。
凡杀男女数十万人,鸡犬无余,泗水为之不流,自是五县城保,无复行迹。
”从《后汉书》的记载可知,曹操在攻下徐州后,在徐州大肆屠杀平民百姓,杀了徐州百姓共计数十万人,甚至连鸡犬也不剩下,而徐州的泗水因为尸体堆积的太多,都流不动了。
观沧海曹操翻译

观沧海曹操翻译观沧海曹操翻译在平平淡淡的日常中,大家都收藏过令自己印象深刻的古诗吧,古诗包括唐律形成以前所有体式的诗,也包括唐朝及唐以后仍按古式创作的诗。
什么样的古诗才经典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观沧海曹操翻译,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观沧海曹操翻译观沧海 / 碣石篇朝代:两汉作者: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译文东行登上碣石山,来观赏那苍茫的海。
海水多么宽阔浩荡,山岛高高地挺立在海边。
树木和百草丛生,十分繁茂,秋风吹动树木发出悲凉的声音,海中涌着巨大的海浪。
太阳和月亮的运行,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发出的。
银河星光灿烂,好像是从这浩瀚的海洋中产生出来的。
我很高兴,就用这首诗歌来表达自己内心的志向。
注释⑴临:登上,有游览的意思。
⑵碣(jié)石:山名。
碣石山,河北昌黎碣石山。
公元207年秋天,曹操征乌桓得胜回师时经过此地。
⑶沧:通“苍”,青绿色。
⑷海:渤海⑸何:多么⑹澹澹(dàn dàn):水波摇动的样子。
⑺竦峙(sǒng zhì):耸立。
竦,通耸,高。
⑻萧瑟:树木被秋风吹的声音。
⑼洪波:汹涌澎湃的波浪⑽日月:太阳和月亮⑾若:如同.好像是.⑿星汉:银河,天河。
⒀幸:庆幸。
⒁甚:极点。
⒂至:非常,⒃幸甚至哉,歌以咏志:太值得庆幸了!就用诗歌来表达心志吧。
(最后两句每章都有,与本诗正文的内容没有的直接关系。
)作者简介曹操(155年-220年正月庚子),字孟德,一名吉利,小字阿瞒,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汉族。
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
三国中曹魏政权的缔造者,其子曹丕称帝后,追尊为武皇帝,庙号太祖。
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散文亦清峻整洁,开启并繁荣了建安文学,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史称建安风骨,鲁迅评价其为“改造文章的祖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键入文字]
曹操的历史故事:嗜色如命
对于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曹操我们都非常的熟悉了,对于这样一位出名的历史人物,历朝历代对他的评价可不一样,为何会出现这么多不一样的声音呢?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曹操的历史故事。
历朝历代对曹操的评价
安阳曹操墓的发现,再次勾起人们对曹操这位三国英雄的追忆。
历史上对曹操的评价毁誉各半,与他同时代的人对他评价很高,如《三国志》的作者陈寿认为曹操是非常之人,超世之杰。
唐代以前,几乎所有人都推崇他,因为当时人们认为以有德之人替代腐朽王朝是很自然的事。
然而宋代以后,兵变上台的赵匡胤为了统治的稳固,倡导正统思想,开始贬低曹操。
批评曹操的言语出来了:身处三公之位,而行桀虏之态,污国害民,毒施人鬼。
还有的抨击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有篡汉之心。
元代以后,社会上对正统的思想逐渐淡泊,没人再提篡汉一说。
曹操嗜色如命?
曹操是英雄,自古英雄难过美人关。
安阳曹操墓中同时出土有两具女性尸骨,虽然目前尚不确定是否系曹操原配卞夫人或其他姬妾,但光是男女同葬一点,却也可窥曹操的好色一斑。
曹操一共有25 个儿子,生有子嗣的后妃达14 人之多。
当然,这还不足以证明曹操
好色,它只能算作古代多妻制度下的一般情况。
曹操年轻时,在男女之事上颇为荒唐。
《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曹操早年劫色的故事。
有一年,曹操与袁绍听说某大户人家娶亲,新娘颇有姿色,便商定劫持新娘。
天黑之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