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测试题

第四单元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 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
本大题有15个小题, 每小题2分, 共30分)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 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 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 但树墩还在, 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 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A. 戊戌变法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运动D. 北伐战争2.作为新文化运动的领导人之一, 陈独秀曾被人们称为“中国思想界的清道夫”。
他把“启蒙之水”洒向那“孔孟弥漫的大道上”。
材料中的“启蒙之水”是指( )A. 师夷长技B. 实业救国C. 民主科学D. 救亡图存3.“国势陵夷, 道衰学弊。
后来责任, 端在青年。
本志之作, 盖欲与青年诸君商槯将来所以修身治国之道。
”陈独秀创办的“本志”是( )A. 《新青年》B. 《时务报》C. 《国文报》D. 《每周评论》4. 沈从文曾让儿子读胡适的诗《希望》: “我从山中来, 带得兰花草, 种在小园中, 希望花开早……”儿子没看完便说: “这种诗像小孩写的!”沈从文说: “那时候能写这种小孩子东西已经很了不得。
没人提倡这些, 你就读不到那么多新书, 我也不会写小说。
”这个故事与新文化运动内容联系最紧密的是( )A.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B.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C.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D.提倡新道德, 反对旧道德5. 北京天安门已经成为中国的一个象征。
1919年在北京发生的历史事件是( )A. 北伐战争B. 戊戌变法C. 新文化运动D. 五四运动6.1919年, 北京3000多名学生举行示威游行, 高呼“外争主权, 内除国贼”“誓死力争, 还我青岛”“拒绝在和约上签字”等口号, 我们把这种精神称为( )A. 五四精神B. 长征精神C. 红岩精神D. 井冈山精神7.“中国外交失败的消息被蔡元培先生所获悉, 他于5月2日将此消息告诉北大学生……5月3日晚, 北大全体学生和其他北京高校的学生举行动员大会, 提出拒绝在巴黎和会上签字……”材料描述的是中国近代一场著名运动的情景, 这场运动( )A. 是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B. 是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C. 斗争主力始终是无产阶级D. 终被北洋政府镇压而失败8. 五四运动形成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
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第4单元新时代的曙光第13课五四运动练习题(无答案)新人教版

第课五四运动一、选择题. 《全球通史》写道:“当凡尔赛的调停人没有将这个丢失的省份归还给中国时,在北京的学生与知识分子中间爆发了声势浩大的示威游行。
……事实证明,这场运动是中国历史上民族感情最强烈、最普遍的表露。
”材料所说的“这场运动”是().戊戌变法.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五四运动. 年,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巴黎和会的召开 .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废除二十一条 . 严惩卖国贼. 右图连环画反映的事件是( ).金田起义.义和团运动.五四爱国运动.中国共产党成立. 今天的那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五四运动的(). 劳动节 . 青年节. 中秋节 . 建军节. 年月初以后,五四运动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对于“新”的理解不正确的是( ) .运动中心从北京转移到上海.斗争形式从学生示威游行变为工人罢工、学生罢课、商人罢市.工人阶级取代青年学生成为运动主力.斗争对象从帝国主义变为北洋政府.五四运动的主体是(). 学生 . 工人. 无业游民 . 军队. 搜集有关五四运动的标语和口号,下列口号最能反映五四运动的性质的是().誓死争回青岛.废除二十一条.外争主权,内除国贼.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学生罢课半月,政府不惟不理,且对待日益严厉。
乃商界罢市不及一日,而北京被逮学生释,工界罢工不及五日,而曹、章、陆去。
”这段材料说明五四运动中( ).青年学生成为运动的主力.共产党的领导成为获胜的关键.无产阶级显示了巨大的力量.北洋军阀政府已经土崩瓦解.反帝反封建是近代中国历史的主题,下列历史事件中同时具有反帝反封建性质是()①洋务运动②戊戌变法③辛亥革命④新文化运动⑤五四运动.①②③.③⑤.②③.②③④.1919年5月6日,《民国日报》主编邵力子呼吁同学们支持北京同学,同时,江苏教育会的大、中学校长呼吁上海各社会团体参加次日支持北京学生的国民大会,上海的“五四运动”揭开了序幕。
这说明( ).上海是五四运动的发起地.工人阶级在斗争中起了巨大作用.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发挥了组织作用.五四运动取得了初步胜利.五四运动是一场怎样的运动(). 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运动. 一场彻底的反帝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 一场资产阶级革命. 一场由学生发起的爱国运动. 发生在年的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划时代的大事,它标志着中国().近代史的开端.近代化的起步.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五四运动标志着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初二历史试题精选】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

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测试卷(附答案新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
册)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一、单选题
1“它诞生于白色恐怖中,如同一粒革命的火种,在沉沉黑夜的中国开始点燃,并将书写中国革命的伟大篇”,“它”指的是 ( )
A 井冈革命根据地的创建
B 中国共产党诞生
C 五四运动
D 长征胜利
2董必武于1961年写了一首怀念战友的诗“四十年前会上逢,南湖泛舟语从容。
济南名士知多少,君与恩铭不老松。
”董老诗中写的“四十年前会上逢”是指哪一次会议?( )
A 八七会议
B 遵义会议
C 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
D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3某班开展历史知识竞猜活动,有一谜语的谜面是“南湖游船、开天辟地、焕然一新”,它的谜底应是()
A 北伐胜利进军
B 五四爱国运动
C 中国共产党成立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4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ctv.tom消息(新闻联播,2004年5月4日)
请回答
(1)五四运动的导火线是什么?
(2)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分别指出1919年6月3日前后,五四运动的重心城市和斗争主力发生了哪些变化?
(3)五四运动有怎样的历史影响?
(4)作为二十一世纪的中学生,你打算怎样去唱好这首“青春之歌”。
24“西洋人因为拥护德、赛两先生,闹了多少事,流了多少血,德、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
2018年中考历史真题单元汇编 八上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试题

八上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一.选择题1.(2018百色6.)陈独秀等人“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为此,他们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以一本刊物为主要阵地,掀起一场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这本刊物是()A.《民报》 B.《中报》 C.《新青年》 D.《每周评论》2.(2018扬州5、)陈独秀说:“要拥护那德先生,便不得不反对孔教、礼法、贞洁、旧理论、旧政治。
要拥护那赛先生,便不得不反对旧艺术、旧宗教。
”文中“德先生”和"赛先生”分别是指()A.平等、自由B.自由、民主C.民主、科学D.科学、平等3.(2018临沂10.)“在宣传十月革命的过程中,他自己的党悟得到迅速提高,从一个爱国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并且成为我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这里的“他”是()A.陈独秀B. 李大钊C.董必武D.鲁迅4.(2018重庆B卷6.)“5日,学生请校方出面救人……19日,北京所有大专学校的学生拒绝上课……18、20、21日,日本驻华公使向北京政府提出三次抗议,要求镇压学生的反日活动……26日,上海2万多学生罢课。
”上述材料叙述的历史事件应是()A.五四运动B.中国共产党成立C.北伐战争D.西安事变5.(2018重庆7、)小王同学在学习笔记上对某一历史事件做了如下记录。
据此判断,这一历史事件应是()意义:体现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精神。
A.五四运动B.中共诞生C.北伐战争D.百团大战6.(2018自贡6.)右图所示的建筑,位于上海兴业路76号,是青少年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它见证了()A.新文化运动诞生 B.中国共产党成立C.人民军队的创建D.国民大革命发动7.(2018达州7.)“天下兴亡,匹夫有责”90多年前一批青少年学生为了追求民族的独立将爱国、进步、民主、科学的五四精神传遍祖国的大江南北。
下列有关五四运动的表述无误的是()A.五四运动是一次资产阶级领导的爱国运动,它加快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B.在1919年5月4日的游行示威中,青年学生发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呐喊C.五四运动是无产阶级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D.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8.(2018东营11.)“□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思想、道德和文化,开启了思想解放的闸门”。
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2017-2018学年鲍沟中学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检测题一、选择题1.近代某一时期,胡适、黄侃、鲁迅等学者曾就文言文和白话文孰优孰劣的问题展开了激烈论战。
这一论战发生在()A.戊戌变法时B.辛亥革命中C.新文化运动中D.五四运动中A.胡适B.梁启超C.李大钊D.鲁迅4.一战期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了《敬告青年》,发刊词中有这样两句话:“笃古不变之族,日就衰亡;日新求进之民,方兴未己。
”作者“求变”主要针对()A.思想观念B.军事技术C.经济组织D.教育制度5.新文化运动的性质是()A.我国历史上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是一次资产阶级文化启蒙运动C.民主、科学思想的普及教育运动D.马克思主义的宣传教育运动6.近代中国进步的知识分子掀起新文化运动是为了()A.宣传马克思主义B.与洋务派论战C.与立宪派的论战D.同复古主义思想斗争7.“七月南湖水涟涟,烟雨楼台雨如烟。
云将收,雾将散,湖面上升起引航帆,引航的帆,啊……”对于歌词中蕴含的历史信息解读最准确的是【】A.“七月南湖”召开的会议,成为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在“南湖”的“红船”上决定创建人民军队C.“云将收,雾将散”意为国共合作,革命面貌焕然一新了D.“引航的帆”喻意为中国共产党一大为中国革命指明了方向8.五四爱国运动是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你的理解是( )A.提出了“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B.取得了初步胜利C.工人阶级登上了历史舞台,起了巨大作用D.是一次彻底的反帝反封的爱国运动9.“你可记得南湖的红船,你可记得井冈山的烽烟,你可记得遵义的霞光,你可记得窑洞的风寒,苦苦追求、披肝沥胆,党旗更鲜艳……”歌词中“南湖的红船”代表的事件是( )A.中国共产党成立B.井冈山会师C.遵义会议D.延安抗日10.1919年5月4日,有三千多学生在北京的大街上整队游行,烧毁了交通总长曹汝霖的官邸,促成了全国罢工罢市的风潮。
这次运动最让我们铭记的核心精神是()A.和平B.自由C.平等D.爱国11.“共争青岛归还,同看国贼罢黜;欢呼学生复课,庆贺商店开门。
人教部编版初中历史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测试题(解析版)

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单元测试题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2010年7月一位老者动情地写下了这样一首词:“一声惊雷震九天,南湖八十九年前。
唤起工农千百万,同心干,红旗温卷映河山。
”这首词赞颂的历史事件是()A.五四运动爆发B.中国共产党诞生C.黄埔军校创建D.国民革命军出师北伐2.为纪念中国共产党诞生87周年,学校要放映一部反映中国共产党成立这一重大历史题材的影片,应该选择的是()A.《甲午风云》B.《开天辟地》C.《狼牙山五壮士》D.《大决战》3.1916年的北京街头出现了一副对联,上联是“袁世凯死了”,下联是“中国人民万岁”。
围观者说,上下联对不起来,作者说:“袁世凯就是对不起中国人民。
”这样说的理由是指袁世凯()A.篡夺革命果实B.建立新式陆军C.出卖了维新派D.公然复辟帝制4.谢觉哉在其《日记》中记载:“1921年6月29日:午后六时叔衡往上海,借行者润之,赴全国○○○○○之招”。
日记中的五个圆圈,谢觉哉后来解释说是“共产主义者”,当时他知道这是件大事,怕泄露,只能以圈代意。
这里他怕泄露的“大事”是指()A.五四运动B.中共一大C.遵义会议D.中共七大5.小明准备利用暑假去参观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他应该去的城市是()A.北京B.南昌C.武汉D.上海6.小华同学想要了解“新文化运动”,你会建议他选择哪种刊物收集资料()A.《新青年》B.《民报》C.《东方杂志》D.《中外纪闻》7.掀起新文化运动的目的是()A.提倡民主B.提倡文学革命C.提倡科学D.反对北洋军阀尊孔复古的反动政策8.请认真辨别下列事件,指出哪一事件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A.五四运动B.北伐战争C.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红军长征9.要去参观中共一大遗址,我们应该去()①南京②上海③广州④嘉兴南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10.“我们是五月的花海,用青春拥抱时代……”,与这首《光荣啊,中国共青团》团歌联系最密切的是下列哪个历史事件()A.南昌起义B.武昌起义C.《新青年》的创刊D.五四运动11.下面是革命老人张三晚年回忆1919年5月4日所看到的情景,其中有误的是()A.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B.有个学生发给群众小旗帜,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有个学生给盲人解释“还我青岛”的意思D.他看到一些学生演讲时慷慨陈词12.鲁迅咏赞党的诞生:“它是远方地平线上已经看得见桅杆的那一航轮船,是挣脱母腹的婴儿的第一声啼哭,是林中的响箭……”中共的诞生()A.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B.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C.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D.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13.说“1919年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事件,它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的最主要的依据是()A.无产阶级成为斗争主力登上历史舞台B.青年学生成为斗争主力C.提出“外争国权,内惩国贼”的口号D.知识分子起了带头作用14.中国共产党诞生后,中国革命面貌就焕然一新了。
精品学习2018八年级历史上册期末复习第四单元新时代的曙光复习测试题新人教版

第四单元检测题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50分,每小题2.5分)1.1915年,陈独秀在某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了一篇激情喷涌的文章,称“青年如初春,如朝日……人生最可宝贵之时期也”。
刊发该文的杂志是()A.《中外纪闻》 B.《民报》 C.《青年杂志》 D.《万国公报2.中国近代史上曾有过一场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这场运动高举“民主”和“科学”两面大旗,像漫漫黑夜中的一道闪电,猛烈冲击着封建专制思想。
这场运动是()A.洋务运动B.维新变法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3.金冲及认为:“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有助于使文字的表达能适应现代生活的需要,并且明白易懂……这是初期新文化运动的又一大功绩。
”开创这一“功绩”的是()A.胡适B.李大钊 C.陈独秀 D.蔡元培4.下列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一次空前的思想大解放运动B.它启发着人们追求民主和科学C.以《中外纪闻》作为主要阵地D.向尊孔复古逆流展开猛烈进攻5.鲁迅在《狂人日记)中写道“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上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请你说出它最准确地反映了新文化运动的哪项内容( )A.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B.提倡民主与科学C.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D.提倡民主,反对专制6.“新文化运动的狂飙猛烈冲击了以儒家思想为轴心的文化传统,因此从一开始便具有反传统主义的品格。
”这指出了新文化运动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是( )A.动摇了封建道德礼教的统治地位 B.开启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C.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作了思想基础 D.使民主和科学成为社会主流思潮7.右图连环画反映的历史事件是()A.戊戌变法B.义和团运动C.新文化运动D.五四运动8.下面是革命老人张三晚年回忆1919年5月4日所看到的情景,其中有误的是()A.北京大学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演讲B.有个学生发给群众小旗帜,写着“驱除鞑虏,恢复中华”C.有个学生给盲人解释“还我青岛”的意思D.他看到一些学生演讲时慷慨陈词9.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热血青年作为一支新生的社会力量登上历史舞台,谱写了一曲激昂向上的青春乐章。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历史上册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测试题含答案

第四单元 新时代的曙光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1915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刊物,并在创刊号上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正式吹响了新文化运动的号角。
这里的“刊物”指的是( )A .《民报》B .《青年杂志》C .《时务报》D .《国闻报》2.北京大学校园里有一座雕像,雕像的主体是两个螺旋状的大写字母D(Democracy)和S(Science)。
这是纪念以北京大学为重要阵地开展的()A .维新变法运动B .新文化运动C .五四爱国运动D .国民革命运动3.标语、口号是时代的产物。
它以特殊的方式记录历史跳动的脉搏,勾勒社会演进的轨迹。
在近代史上一些先进的中国人提出的口号或主张,按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①“自强”“求富” ②变法维新 ③民主共和 ④民主与科学 A .①②③④ B .②③④① C .③④①② D .④①②③4.某校历史兴趣小组举办了一场关于新文化运动的辩论会,以下是同学们辩论的部分内容,正确的是( )①最为重要的阵地是《新青年》和北京大学 ②代表人物有李大钊、李鸿章、鲁迅、张之洞等 ③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④内容包括:抨击旧道德和旧文化;提倡民主与科学;文学革命 A .②③④ B .①②④ C .①②③ D .①③④5.小明同学在学了“巴黎和会”后,画了右面漫画。
这幅漫画中德国人如此沮丧、日本人如此得意的原因是()A .大会要求德国把山东的权益归还给中国B .大会要求日本把山东的权益归还给中国C .大会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租给日本D .大会决定把德国在中国山东的特权全部转让给日本6.五四运动标志着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是因为( ) A .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B .北京学生举行抗议活动C .提出“外争主权,内除国贼”的口号D .工人阶级登上政治舞台7.一首纪念某重大事件的诗歌写道:“神州昏暗虎狼凶,捍卫国家志士雄。
学子斗争惊列寇,豪杰攻打震华庭。
反封反帝风云涌,休课休劳波浪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4单元新时代的曙光
一、选择题
1.有人将中国传统文化比喻成一棵大树,认为洋务运动只是剪短了其枝叶,辛亥革命是砍断了树干,但树墩还在,还会萌发。
为了不让“树墩萌发”,陈独秀、李大钊等人掀起了( )
A.戊戌变法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2.在学习《新文化运动》一课时,如果你想更多地了解当时的情况,下列刊物中你该首选查阅的是( )
ABCD
3.1936年,毛泽东回忆说:“我在师范学校学习时,就开始读这个杂志(指《青年杂志》)了。
我非常钦佩胡适和陈独秀的文章。
他们代替了已经被我抛弃的梁启超和康有为,一时成了我的楷模。
”《青年杂志》对青年毛泽东产生了巨大的吸引力,主要是因为它宣扬()
A.民主、科学 B.自强求富
C.变法图强 D.三民主义
4.梁启超曾说:“革命成功将近十年……觉得社会文化是整套的,要拿旧心理运用新制度,决计不可能,渐渐要求全人格的觉醒。
”这句话揭示了( )
A.维新派主张建立共和国
B.新文化运动的历史必然性
C.国民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制度
D.辛亥革命具有坚实的群众基础
5.史学家陈旭麓认为:“从林则徐‘开眼看世界’开始,进而‘中体西用’,进而自由、平等、博爱,进而民主和科学……每一步都伴随着古今中西新旧之争。
”其中“中体西用”与“民主和科学”这两“步”应指()
A.洋务运动与辛亥革命 B.洋务运动与新文化运动
C.戊戌变法与辛亥革命 D.戊戌变法与新文化运动
6.五四运动爆发的直接原因是()
A.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
B.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
C.新文化运动的兴起
D.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影响
7.五四运动是一次彻底地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爱国运动。
下列标语和口号中,最能体现这一性质的是( )
A.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B.誓死力争,还我青岛
C.外争主权,内除国贼
D.反对在对德“和约”上签字
8.主力:学生();地点:北京()。
这一表述反映了五四爱国运动前后的变化,其中缺少的内容应该是()
A.商人、上海 B.工人、上海
C.商人、南京 D.工人、南京
9.某电影中有这样一幕:学生们举着横幅,上面写着“废除二十一条”“还我青岛”等内容。
与此相关的历史事件是()
A.辛亥革命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北伐战争
10.“痛殴卖国贼,火烧赵家楼。
锄奸不惜死,来把中国救。
”青年学生,总是用他们满腔的热血与辛勤的汗水书写着永不褪色的青春传奇。
1919年,就是这样一群学生揭开了一个新时代的序幕。
这个新时代是()
A.旧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B.资产阶级革命时代
C.新民主主义革命时代
D.社会主义建设新时代
11.“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
”十月革命后,新文化运动进入宣传十月革命、宣传马克思主义的新阶段。
下列历史人物中,在宣传马克思主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的是()
A.陈独秀 B.鲁迅 C.李大钊 D.胡适
12.下列关于中共一大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确定了党的名称
B.选举毛泽东为中央局书记
C.提出了党的奋斗目标
D.大会确定党的中心工作是领导和组织工人运动
13.从1922年初到1923年春,全国掀起了第一次工人运动的高潮,共举行大小罢工100多次,参加人数达30万以上。
推动以上情形出现的因素是()
A.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的设立
B.国共第一次合作的实现
C.北伐战争的开展
D.抗日战争的爆发
14.中共二大与中共一大相比,最重要的贡献是制定了()
A.以工人运动为中心任务
B.为共产主义奋斗的目标
C.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革命纲领
D.民主集中制的组织原则
15.其电影讲述了从1911年辛亥革命后到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这段时间内的历史故事与风云人物。
你能从这部电影中看到哪些场景( )
①1916年,袁世凯在复辟帝制失败后抑郁而终
②1918年,胡适在课堂上向学生讲授白话文的优点
③1919年5月4日,北京的青年学生上街游行
④1921年,中共一大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彻底的民主革命纲领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二、材料题
16.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