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泸州市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模拟语文试题(答案+解析)

四川省泸州市泸县第一中学2018-2019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论述类文本阅读“跟帖文化”的长与短张颐武随着互联网的发展,“跟帖文化”开始流行。
它已经不仅仅存在于网上,而且逐渐扩展到纸媒,形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力。
所谓“跟帖文化”,其实就是在网上的正文之后跟进点评的一种文化现象。
“跟帖”跟在新闻、评论和博客文章等之后,每个人看完正文之后都有机插一句话,讲一点看法。
这种跟帖最好地体现了众生平等的参与诉求。
现在网络讨论问题,往往是由纸媒先“爆料”,抛出一个话题,然后网上的“跟帖”再反应。
“跟帖文化”类似于“评点文化”,“跟帖”有点像传统的“评点”,往往只是一两句话,点明自己对于上面正文的看法,或赞同,或反对,或激起互相讨论。
这些跟帖往往是口无遮拦,臧否人物和事件态度鲜明,观点清楚。
“跟帖”无需署名,几乎不必为言论负责,基本上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现在许多文化和社会热点的形成,并不是在新闻报道发表或者文章发表之后,而是在大量的跟帖形成了一种让任何人忽视不得的网络“公意”之后, 一个“事件”就突然被凸现了出来。
“跟帖文化”最好地反映了互联网文化的特色,也给了原来在现实社会中没有太多向社会发言的机会的人一个最好的机会。
现在的“草根”很大程度上就是靠着“跟帖”浮现出来的“群体意识”,显示了任何人不可小觑的力量。
“跟帖文化”的特色有三个方面:首先是瞬间性,也就是在新闻或者文章发表后的一瞬间就会有反应:好恶是非的判断,道德高下的评判。
由于是在互联网上,原来仅仅靠电视和纸媒难以传播的事情,今天完全突破了时空的限制,会迅速变成人难以控制的影响。
其次是直觉性,网民的判断并不是依赖全面资讯的理性分析,而是从感觉和经验出发的推断。
第三是群体性,如果仅仅是一个人的匿名跟帖谁也不会注意,但一旦形成来势汹汹的“公意”潮流,而且被视为“民意”,就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力。
这种“跟帖文化”当然是一种文化民主的展现,也是公众发表意见的一个渠道。
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

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II)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 (2020高三上·河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城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然而由于科技普及的滞后,迷信并没有____________。
中国以前的科学生长环境不容乐观,虽然“崇尚科学,破除迷信”这样的标语几乎张贴在了每一个居民小区的宣传栏里,但是中国公众受教育程度____________,科学素养相对缺乏,一些迷信思想以____________的方式继续留存着。
甚至还有人打着科学旗号宣扬迷信思想,这与科教兴国的国策和培养一种科学、理性的民族精神的目标____________。
当前科学普及工作中,前沿科学家在努力探索新知,把科学普及的任务拱手让给了媒体。
而媒体往往是侧重介绍科学产品或成果,以追求轰动效应和商业利益。
比如媒体对航天飞船的报道,铺天盖地都是对孤立航天事实的强调和对相关产品的推销,(),而对应该向公众普及的有关飞船的飞行动力学和外太空高能物理环境的科学知识却直接舍弃了。
现在有人呼吁,前沿科学工作者应该参与并指导科学的普及。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科学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B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形成了向未知领域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C . 科学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前进道路上的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一个个向未知领域挺进的堡垒。
D . 科学在前进的道路上以理性的力量扫除了迷信和愚昧的阻碍,建立了向未知领域深处挺进的一个个堡垒。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处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消失参差不齐改头换面背道而驰B . 消逝良莠不齐改头换面南辕北辙C . 消逝参差不齐改弦更张南辕北辙D . 消失良莠不齐改弦更张背道而驰(3)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甚至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被大肆渲染B . 甚至对飞船搭载物品的神秘性也大肆渲染C . 以及对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也大肆宣传D . 以及大肆宣传飞船搭载的神秘性物品二、现代文阅读 (共3题;共27分)2. (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泸州市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
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它们是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那一部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链,才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承载着历史的惰性力而又不随顺时俗俯仰,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
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日积月累的结果,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溶解的过程,固有的传统会因之增加或减少,直至发生变异。
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所以陈寅恪先生说,即使吸收西方的思想,也不应忘记本民族的历史地位。
儒家学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由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的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思想的融入,产生了宋明理学,这是不同于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形态,思想史家称之为新儒学。
陈寅恪高度评价这一文化融会和思想合流的现象。
而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唐以后更日趋明显,终于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奇观。
追其原由,主要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同时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东汉的佛法东传和明代的耶教来华,同为中华文化这一品格的见证;而汉唐两世的繁荣昌盛,则为中华文化这一精神品格提供了历史范例。
所以王国维的《咏史》遥忆唐代的开放繁荣,写下这样两句诗:“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
”清朝的道光、咸丰以后的历史,所提供的则是这种精神旨趣反向的历史见证。
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
可是历史的一定时期,社会的精英人物一起站出来反传统,并且形成社会的潮流,传统也会因之发生断层。
但时过境迁,人们又会自我反思,由反传统转变为自觉地接续传统。
泸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

泸州市高一上学期语文期末考试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选择题 (共1题;共6分)1. (6分)(2020·黄山模拟)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对联又称楹联,对仗工巧,音调和谐,内涵丰富,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样式。
对联的起源一般认为是由先秦时期的桃符而成,之后不断发展,至明清达到巅峰:吟诗作对,各式名联异彩纷呈。
这固然与其自身特性密不可分,但也与我国古代阴阳哲学思想不无关系。
以阴阳二元观念去把握事物,是古代中国人的思维方法,它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广泛地认识和解释中。
它表现在民族心理上的重要特征之一,便是对以“两”“对”的形式特征出现的事物的执着和迷恋。
而楹联这种语言文字的平行对称特性正好了把万事万物分为相互对称的阴阳两半的思想。
因此,从某种意义上看,我们甚至可以说,()。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A . 独树一帜演化蔚为大观适合B . 别具一格演化蔚然成风契合C . 别具一格演变蔚为大观适合D . 独树一帜演变蔚然成风契合(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A . 阴阳二元观念,就是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B . 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体现了阴阳二元观念C . 中国楹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就是阴阳二元观念D . 阴阳二元观念体现了中国槛联的哲学渊源及深层民族文化心理(3)文中画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A . 它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
B . 它不仅广泛地浸润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认识和解释中,而且是一种抽象概念。
C . 它不仅是一种抽象概念,而且影响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广泛地认识和解释中。
D . 它不仅影响到古代中国人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万事万物的广泛地认识和解释中,而且是一种抽象概念。
四川省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精校版)(已纠错)

泸州市高2019级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社科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夜晚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肉眼所见的最亮天体就是月亮。
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
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并发射,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发射升空,并进行从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实验。
“人造月亮”的构想最早源于一位法国艺术家:在地球上空挂一圈镜子做成的项链,让它们一年四季把阳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
美国及俄罗斯都曾对“人造月亮”进行过深入探索,希望为人类夜间活动带来便利,甚至实现军事运用。
俄罗斯处于高纬度地区,因日照时间短,一度在“人造月亮”这类光照项目上有重大进展。
1999年,俄罗斯曾实施代号为“旗帜”的一系列计划,试图用特制的反射镜从太空反射阳光照耀地面,然而最终因为空间镜面展开时失败,计划被搁置。
“俄罗斯之前其实在演示验证上做得比较完备,基本原理成熟,也在空间站做了实验,但没有走到大型空间反射镜这一步。
我们目前的核心技术、工程基础材料方面都已经有很高的成熟度,具备开展系统演示验证阶段的研制条件。
”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主任武春风说,“人造月亮”照明项目的一些关键技术攻关属于航天工程共性技术,之前已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
其中,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负责牵头项目的完整系统论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同论证,国内20余名相关专业的学术专家、工程专家共同对“人造月亮”照明项目进行了方案论证与初步设计。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软件生成解析版)

2018-2019学年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一中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传统文化和文化传统不是同一个概念。
所谓传统文化,其实就是传统社会的文化,它们是能够看得见、摸得到的那一部分我们祖先的智慧结晶。
传统文化背后的那个精神连接链,才是文化传统。
文化传统是看不见的,它充溢流淌在不同民族的从古到今的人们的精神血液中。
传统不是凝固的沉淀物,而是松散的相对稳定的结构。
承载着历史的惰性力而又不随顺时俗俯仰,是它天然生就的品格。
但当异质文化之水悄然进入这条河流的时候,日积月累的结果,经过相遇相熟到彼此吸收溶解的过程,固有的传统会因之增加或减少,直至发生变异。
此时,传统更新的历史时刻就来到了。
但更新不是废弃自我主体,而是在旧传统中增加了新养分和新资源。
所以陈寅恪先生说,即使吸收西方的思想,也不应忘记本民族的历史地位。
儒家学说所代表的中国文化的大传统,由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以来的佛教文化特别是禅宗思想的融入,产生了宋明理学,这是不同于先秦两汉儒学的新形态,思想史家称之为新儒学。
陈寅恪高度评价这一文化融会和思想合流的现象。
而儒家思想吸收道教的思想,以及道教吸收儒家和佛教的思想,在唐以后更日趋明显,终于形成儒释道“三教合一”的历史奇观。
追其原由,主要是居于主流地位的儒家思想具有包容性,同时这也就是中华文化的包容性。
东汉的佛法东传和明代的耶教来华,同为中华文化这一品格的见证;而汉唐两世的繁荣昌盛,则为中华文化这一精神品格提供了历史范例。
所以王国维的《咏史》遥忆唐代的开放繁荣,写下这样两句诗:“远人尽有如归乐,知是唐家全盛时。
”清朝的道光、咸丰以后的历史,所提供的则是这种精神旨趣反向的历史见证。
传统是从过去流淌到现今的精神河流,每个人都不自觉地站在传统的延长线上。
可是历史的一定时期,社会的精英人物一起站出来反传统,并且形成社会的潮流,传统也会因之发生断层。
但时过境迁,人们又会自我反思,由反传统转变为自觉地接续传统。
四川省泸州市2019-2020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统一考试语文试题(精校版)(最新精品)

泸州市高2019级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语文第Ⅰ卷阅读题一、社科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当夜晚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肉眼所见的最亮天体就是月亮。
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
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并发射,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发射升空,并进行从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实验。
“人造月亮”的构想最早源于一位法国艺术家:在地球上空挂一圈镜子做成的项链,让它们一年四季把阳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
美国及俄罗斯都曾对“人造月亮”进行过深入探索,希望为人类夜间活动带来便利,甚至实现军事运用。
俄罗斯处于高纬度地区,因日照时间短,一度在“人造月亮”这类光照项目上有重大进展。
1999年,俄罗斯曾实施代号为“旗帜”的一系列计划,试图用特制的反射镜从太空反射阳光照耀地面,然而最终因为空间镜面展开时失败,计划被搁置。
“俄罗斯之前其实在演示验证上做得比较完备,基本原理成熟,也在空间站做了实验,但没有走到大型空间反射镜这一步。
我们目前的核心技术、工程基础材料方面都已经有很高的成熟度,具备开展系统演示验证阶段的研制条件。
”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主任武春风说,“人造月亮”照明项目的一些关键技术攻关属于航天工程共性技术,之前已由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
其中,天府新区系统科学研究会负责牵头项目的完整系统论证,哈尔滨工业大学、北京理工大学、航天科工微电子系统研究院、成都汇蓉国科微系统技术有限公司等协同论证,国内20余名相关专业的学术专家、工程专家共同对“人造月亮”照明项目进行了方案论证与初步设计。
[推荐学习]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
![[推荐学习]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bf59f918aa00b52acec7ca73.png)
[推荐学习]五校2018-2019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联考试题D/②/④⑤/⑦⑩/⑥⑧⑨C.①/②/③⑤⑨/④⑥⑩/⑦⑧ D.①③/②⑩/⑤⑧/④⑥/⑦⑨4.(本题3分)与“夫晋,何厌之有”句式相同的一项是:()A.取之百金 B.大王来何操 C.若属皆且为所虏 D.使毕使于前5.(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不全含通假字的一项是()A.共其乏困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因击沛公于坐B.秦伯说,与郑人盟失其所与,不知距关,毋内诸侯C.沛公奉卮酒为寿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要项伯D.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令将军与臣有郤燕王诚振怖大王之威6.(本题3分)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敢以烦执事..执事:对对方的敬称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东道主:东方道路上招待过客的主人C.朝济.而夕设版焉济:渡河D.失其所与.,不知与:给予的7.(本题3分)下列各句中词类活用相同的一组是()A.①群臣怪.之②项伯杀人,臣活.之B.①发尽上.指冠②樊於期乃前.曰C.①沛公旦日从.百余骑来见项王②阙.秦以利晋D.①常以身翼.蔽沛公②范增数目.项王第II卷(非选择题)二、现代文阅读(本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各题。
徐志摩的另一面1897年1月15日,徐志摩出生在浙江省海宁县硖石镇。
徐志摩的父亲徐申如是硖石镇首富,对于儿子,徐老先生不仅给他丰厚的物质、无私的爱和呵护,更多的是给他优越的教育条件。
徐志摩上的小学、中学,都是当地最好的学校。
1914年,徐志摩中学毕业,考入北京大学预科班,攻读法律专业。
在北京求学期间,徐志摩最重要的收获是他在父亲的支持下,由内兄张君劢介绍,于1918年夏拜在了梁启超的门下。
带着亲友的厚望,1918年8月14日,徐志摩赴美,进入克拉克大学学习历史,当时他的抱负是未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舞台上大显身手,改造中国社会,使之尽快走向民主、独立与富强。
他选修了社会学、心理学、商业管理、19世纪欧洲社会政治学等课程,还参加了国防训练团,和同学一起携手并进,显示了中国留学生的气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B.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C.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D.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
3. 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一些科学家根据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这些人造卫星反射阳光的现象,提出了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的构想。
B. 由于“人造月亮”节约了大量基础设施用电消耗,所以它的应用领域将会相当广泛,特别是在民用领域其作用更是不可估量。
C. 人们届时能感受到的“人造月亮”光照度要比路灯暗得多,加之能做到“亮度可调”,因而人们不必担心“生物钟错乱”的问题。
夫其膝行、蒲伏,非恭也;复言、重诺,非信也;糜金、散玉,非惠也;刎首、决腹,非勇也。要之,谋不远而动不义,其楚白公胜之流乎!
荆轲怀其豢养之私,不顾七族,欲以尺八匕首强燕而弱秦,不亦愚乎!故扬子论之,以要离为蛛蝥之靡,聂政为壮士之靡,荆轲为刺客之靡,皆不可谓之义。又曰:“荆轲,君子盗诸!”善哉!
节选自《资治通鉴》
在远离地球38万公里的深空轨道上,直径为3476公里的月球正运行,当到达满月时,它可以向地球的大部分地区辐射光。而未来的“人造月亮"则预计部署在500公里以内的低地球轨道上,光强度损失比38万公里小得多。
武春风说,我国的“人造月亮”准确表达是一种携带大型空间反射镜的人造空间照明卫星,预计其光照强度最大将是现在月光的8倍。他说,按照相关研发计划,2020年“人造月亮”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照明到调控的整体验证工作后,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在我国三大卫星发射基地选其一展开发射工作。“届时,这3面巨大的反射镜将等分360度的轨道平面,3颗‘月亮’交替运行可实现对同一地区24小时不间断照射,反射的太阳光可覆盖地表3600至6400平方公里的范围。
太子闻之,驰往,伏尸而哭,极哀。既已,不可奈何,乃遂盛樊於期之首,函封之。
于是太子预求天下之利匕首,得赵人徐夫人之匕首,取之百金,使工以药淬之。以试人,血濡缕,人无不立死者。乃为装遣荆轲。
燕国有勇士秦武阳,年十二,杀人,人不敢与忤视。乃令秦武阳为副。
荆轲有所待,欲与俱,其人居远未来,而为留待。
顷之未发,太子迟之。疑其有改悔,乃复请之曰:“日以尽矣,荆卿岂无意哉?丹请先遣秦武阳!”荆轲怒,叱太子曰:“今日往而不反者,竖子也!今提一匕首入不测之强秦,仆所以留者,待吾客与俱。今太子迟之,请辞决矣!”遂发。
D. 武春风认为,俄罗斯虽然做过实验,但还没走到大型空间反射镜这一步,中国具备开展“人造月亮”系统演示验证阶段的研制条件。
【答案】1. D 2. C 3. B
二、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太子丹恐惧,乃请荆卿曰:“秦兵旦暮渡易水,则虽欲长侍足下,岂可得哉?”荆卿曰:“微太子言,臣愿得谒之。今行而无信,则秦未可亲也。夫今樊将军,秦王购之金千斤,邑万家。诚能得樊将军首,与燕督亢之地图,献秦王,秦王必说见臣,臣乃得有以报太子。”太子曰:“樊将军以穷困来归丹,丹不忍以己之私,而伤长者之意,愿足下更虑之!”
参考译文:
(甲)燕国的太子丹很害怕,于是就去向荆轲询问办法,说:“秦兵早晚要渡过易水,那么虽然我想长久地侍奉您,又怎么能够做得到呢?”荆轲说:“即使是你不说,我也要请求行动。没有什么凭信之物,那就无法接近秦王。现在的樊将军,秦王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果真能够得到樊将军的首级,及燕国督亢一带的地图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地召见我,我就有办法来报答太子了。太子说:“樊将军因为无路可走投奔我,我不忍心由于自己个人的私仇而伤害长者的心意,希望您另外考虑对策吧!荆轲知道太子不忍心,于是私下里会见樊於期,对他说:“秦对你樊於期,可以说是刻毒透顶了。父亲、母亲和同族的人都被杀死或没收入官为奴。如今听说悬赏将军的头,用千斤的黄金,一万户的封邑。你打算怎么办?”樊将军仰天长叹,流着泪说:我常常想起来,常常恨入骨髓,只是想不出什么办法罢了。”荆轲说:“如今有一句话,可以用来解除燕国的忧患,可以替你樊将军报仇雪恨,怎么样?”樊於期走上前说:“到底怎么做?”荆轲说:“希望借你樊将军的头献给秦王,秦王一定高兴而又友好地接见我。我左手抓住他的衣袖,右手(用匕首)刺他的胸膛,这样,将军的仇报了,燕国被欺侮的耻辱也除掉了。将军是否有这个心意呢?”樊将军脱下一只衣袖,握住手腕走上前说:“这是让我日夜的痛心的事,今天才得到您的指教!”于是自杀。太子听说以后,连忙驱车赶到,伏在尸体上大哭,哭得非常伤心。但已经,是无可奈何的事了,于是收拾好樊於期的头,用盒子装好。于是太子事先寻求天下最锋利的匕首,得到赵国徐夫人的匕首,用一百金把它买到,叫工匠在淬火时把毒药浸到匕首上。用人来试(那把用毒药水淬过的匕首),血沾湿衣裳,人没有不立马死亡的。于是整理行装,派遣荆轲上路。燕国有个勇士秦武阳,十二岁的时候,就杀人,人们不敢和他正视。于是叫秦武阳做助手。荆轲在等一个人,想和他一道去,可那个人住得很远没有来,因而停下等候他。过了一阵还没动身,太子嫌荆轲走晚了,怀疑他有改变初衷和后悔的念头,于是又去请他动身,说:“时间跨度不早了,您难道没有动身的意思吗?请允许我先遣发秦武阳!”荆轲非常生气,怒斥太子道:“如果现在去了却不能够回来向太子复命,那是小人!现在光拿着一把匕首进入不可意料的强暴的秦国,我之所以停留下来,是因为等待我的客人好同他一起走。现在太子嫌我走晚了,那就让我现在和你们告别!”于是出发了。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 为了介绍“人造月亮”的可行性,文章运用了举例子、列数字、引用等多种说明方法。
B. 作者认为现阶段人类对于太阳能的利用比较单一,并且对太阳能的转化效率不高。
C. 本文用大量篇幅谈及国外对“人造月亮”的探索,意在表明中国在此领域成果显著。
D. 文章思路清晰,先提出“人造月亮”的构想接着介绍研究情况,最后说明应用方向。
荆轲知太子不忍,乃遂私见樊於期,曰:“秦之遇将军,可谓深矣。父母宗族,皆为戮没。今闻购樊将军之首,金千斤,邑万家,将奈何?”樊将军仰天太息流涕曰:“吾每念,常痛于骨髓,顾计不知所出耳!”轲曰:“今有一言,可以解燕国之患,报将军之仇者,何如?”於期乃前曰:“为之奈何?”荆轲曰:“愿得将军之首以献秦,秦王必喜而善见臣。臣左手把其袖,而右手揕其胸,然则将军之仇报,而燕国见陵之耻除矣。将军岂有意乎?”樊於期偏袒扼腕而进曰:“此臣之日夜切齿拊心也,乃今得闻教!”遂自刎。
近日,科技日报记者从四川成都天府系统科学研究会获悉,该研究会参与的“人造月亮”构想有望在2022年初步实现——2020年首颗“人造月亮”将完成从发射、入轨、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并发射,2022年3颗“人造月亮”将发射升空,并进行从展开到照明的整体系统演示验证实验。
“人造月亮”的构想最早源于一位法国艺术家:在地球上空挂一圈镜子做成的项链,让它们一年四季把阳光反射到巴黎的大街小巷。美国及俄罗斯都曾对“人造月亮”进行过深入探索,希望为人类夜间活动带来便利,甚至实现军事运用。
1. 下列关于“人造月亮”的相关表述,正确的一项是( )
A. 由多个单位共同参与研制的中国“人造月亮”实际上就是一种人造空间照明卫星。
B. “人造月亮”的构想源自法国,美国、欧盟都进行过深入研究,希望实现军事运用。
C. “人造月亮”的构想会在三年后全面实现,与月球相比,它的光强度损失要小很多。
D. “人造月亮”将在2020年依次完成从发射、展开、入轨、照明到调控的整体验证工作。
6. 下列对文段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太子丹是个比较重情义的人。荆轲想利用樊於期的首级作为刺杀秦王的信物,太子丹不忍心这样做,希望荆轲另外考虑对策。
B. 从甲文看,荆轲刺秦未成绝非偶然。正是因为太子丹浮躁多疑,谋事不周,目光短浅,催促荆轲匆忙上路最终导致荆轲刺秦失败。
C. 有人认为太子丹是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司马光却不以为然。他觉得太子丹排解个人的私愤、炫耀盗贼式的谋略,实在是个可悲可叹的人。
曾有科学家表示,对所在星系索取能量的高低,是判断人类文明发展程度的一项重要指标,深度利用太阳能是人类发展的一条必经之路。目前,人类对于太阳能的利用,基本是把太阳能转化为电能,但是这样的转化效率其实并不高。
目前,中国、俄罗斯、美国、日本、欧盟等都在开展空间能源应用项目的技术攻关与验证。反射镜这个设想大家都有,真正谁能走在前面早日实现空间能源利用,还需要脚踏实地的科研攻关和商业应用模式的探索。”武春风说。
泸州市高2018级高一上学期末统一考试
语文
第Ⅰ卷阅读题
一、社科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完成下列小题。当夜晚降临,我们仰望星空,肉眼所见的最亮天体就是月亮。但事实上,一颗人造卫星在离地球500公里轨道内的轨迹也是肉眼可见的,比如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国际空间站等。它们反射的阳光让其看起来像一颗颗星星,由此一些科学家提出,利用此类现象将太阳光反射到地球,为人类提供照明服务的构想。
4. 下列各句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愿得谒之 谒:拜会B. 秦之遇将军 遇:对待
C. 夫为国家者 为:成为D.顾以万乘之国 顾:反而
5. 下列对文中划波浪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臣光曰/燕丹不胜一朝之忿以犯虎狼之秦/轻虑浅谋挑怨速祸使召公之庙不祀/忽诸罪/孰大焉/而论者或谓之贤/岂不过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