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全集22 桥梁远景图

合集下载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2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3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2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3
2. 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的直通通的棍 子,而是柔和的,有如花枝一般 ;它也不是 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相间的。
桥 梁总
远分 景 图
(并列)
基本构成
基本类型
未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又快又好 未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美 未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 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 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
在阅读课文的基础上,想象未来的桥梁可能
会有哪些变化,从桥梁的外观、建筑材料、建造 方式、使用功能等各个方面进行畅想,使“桥梁 远景图”更加丰富。可以为自己的文字配上合适 的图画加以说明展示。

未来的桥梁一பைடு நூலகம்造得很美。

未来的桥梁一定造得很低。

将来也会有很小很轻便的桥,可以
随身携带,遇到小河随时架起来。
将来还会出现无梁飞渡。
自读课文,思考:作为一篇科普散文,为 什么我们读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勾画相关的 语句进行说明。
1. 桥是什么?不过是一条板凳。两条腿 架着一块板,板上就可承担重量。
1、通过边读边想的方法,想象未来桥梁的样 子和功能,并用自己的文字描述出来。
2、通过阅读文本,领会其语言上的特点,并 学会在自己的书面表达中应用。
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乐于探究的精神。
1、“作者在第四至第八自然段为我们描 绘了一幅怎样的桥梁远景图?在作者的想象中 未来的桥梁有什么变化?”
2、思考:作为一篇科普散文,为什么我 们读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勾画相关的语句进 行说明。
1、“作者在第四至第八自然段为我们描绘了一幅怎样的 桥梁远景图?在作者的想象中未来的桥梁有什么变化?”
2、思考:作为一篇科普散文,为什么我们读起来不感到 枯燥乏味?勾画相关的语句进行说明。
温馨提示: 1、准确、完整的表述自己的观点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22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3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22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3
解决办法:通过分析文中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生动;教学时,通过 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方式理解文章,并进行合理、科学 的想象。
五、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
第一课时 一、歌曲导 从歌曲、图片出 (一)播放歌曲 《北京的桥》, 歌曲《北京的
入,激发兴 发,引发学生的 听后交流北京的桥有什么特 桥》( QQ 影
板凳图片 (幻 灯片)学生在 电 子白 板 上 绘画。
体会写作方法的好处。
2. 桥的“构件”不再是现在
的直通通的棍子,而是柔和
的,有如花枝一般; 它也不是
头尾同样粗细,而是全身肥瘦
相间的。
3、如同带雨衣一样,走到河
边时,打打气就架起一座桥,
岂不是不用“望洋兴叹”了
吗?
4、在高速度时,车子就会稍
微离开地面,不靠地面支撑而
特色。
比喻、设问等修
辞手法在说明文
中的作用。初步
的分析和领略语
言特点,为下文
对文本的关键意
思的理解做好铺
垫。
通过画图的方式 展现学生的理解 情况,帮助他们 理解文本。
说明方法的 学习渗透于读文 中,做到自然而 流畅。
五、了解桥 梁的类型。
一篇科普散文,为什么我们读
起来不感到枯燥乏味?勾画 自读要求
相关的语句进行说明。 课件出 (幻灯片)
象的合理与大胆 5、 阅读第八自然段, 体会想
的结合。 学习中注意总结 收获,在总结学
象的大胆和合理, 引导学生对 想象的合理性加以把握。 学生 在电子白板上绘画。
学 生在 电 子 白板上绘画。
习所得的过程中 (三)总结阅读第四至第八自
可以让学生整体 然段的收获,可以从语言表
把握文本的语言 达、想象特色、 结构特点等方

【教育资料】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桥梁远景图

【教育资料】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桥梁远景图

【教育资料】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桥梁远景图《桥梁远景图》是冀教版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科学在我身边》中的一篇精读课文。

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杰出的桥梁专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充满想象,有着很强创造力的人。

本文就是他在对客观实际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做出大胆想象的科普说明文。

文章语言通俗易懂,想象丰富而奇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教学内容冀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二十二课《桥梁远景图》二、预习作业1.读准字音,熟读课文,把不认识的字、词圈出来,利用工具书理解闲庭信步、望洋兴叹、譬如等词的意思。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三、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要求会写的8个生字,理解譬如、轮廓、妨碍、层出不穷、望洋兴叹、闲庭信步等词语。

2.阅读课后的资料夹,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茅以升以及和这篇文章相关的信息。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

4.在阅读中培养边读边想像、边读边勾画批注等自能读书的能力。

过程与方法目标用自主学习感受想象合作探究的教学方法,运用读、品、诵的方法,使学生主动参与到探究的过程中,体会文章的写作方法,总分结构的好处,并对未来桥梁的想像进行小练笔的练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在阅读中使学生结合对未来桥梁的想像进行小练笔的训练,培养其热爱科学的精神。

四、教学重点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了解当今桥梁的基本知识和将来的桥梁发展趋势,并对未来桥梁进行大胆合理的想像。

五、教学课时:两课时。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2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3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2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3

冀教版第十二册《桥梁远景图》一、教学内容分析《桥梁远景图》是冀教版第十二册第五单元中的第一篇课文。

它拉开了整个文化单元的序幕。

本文作者茅以升是一位杰出的桥梁专家,更重要的是,他还是一位充满想象,有着很强创造力的人。

本文就是他在对客观实际深刻把握的基础上,对未来桥梁的发展趋势及方向做出大胆想象的科普说明文。

文章首先说明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容易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展开丰富的想象。

二、教学对象分析作为六年级学生,他们思维活跃,肯动脑筋,有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文章的主要内容及脉络都能够比较准确地把握,尤其对多媒体设备更是兴趣浓厚。

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但语言表达得还不够准确。

三、教学目标(一)知识与能力学会书写本课八个生字,会认本课三个生字。

了解桥梁相关知识,体会说明语言的准确性及生动性,领悟作者科学而大胆的想象。

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二)过程与方法有感情朗读课文内容,感受本文既准确又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勇于探究,主动积极。

培养以科学的态度进行大胆想象的意识。

培养学生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教学重点:感受准确生动的说明语言;感受作者以科学为前提的大胆而合理的想象。

教学难点:在阅读基础上对桥梁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并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

解决办法:通过分析文中重点语句,体会语言的优美与生动;教学时,通过读一读、画一画、想一想、说一说、写一写等方式理解文章,并进行合理、科学的想象。

五、教学方法、过程及整合点六、教学环境根据教学内容、学生情况以及学校的实际情况,选择多媒体教室环境。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22、《桥梁远景图》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22、《桥梁远景图》教案

《冀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整册教案22、《桥梁远景图》教案》摘要:教学程课、情境导入.导语请学们打开课8页今天我们再学习说明《桥梁远景图》,.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下己看法什么叫远景图?利用课学习下茅以升先生979年对桥梁情况设想,体会.顺势提出将桥会有哪些变化?将造桥会有哪些变化?.学习说明方法教学目标.学习简洁生动说明语言.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运用3.培养学生合理、科学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密切系教学重难.学习作者生动语言恰当比喻打比方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形成广泛而形象认识进行合理、科学想像是课教学难教学程课、情境导入.导语请学们打开课8页今天我们再学习说明《桥梁远景图》.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下己看法什么叫远景图?利用课学习下茅以升先生979年对桥梁情况设想二、朗感知.要学生声朗课把握检效()词述承颠簸袖珍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主要写了有关桥梁哪些容?.要学生重研己喜欢然段批理段主要容3.指导学生划分结构层次()请概括你研那然段()哪段是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3)把各然段归纳划分层次三、体会.顺势提出将桥会有哪些变化?将造桥会有哪些变化?.学习说明方法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我们学习是说明那么这种比喻修辞手法已是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说明方法请学们讨论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处.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出具体说明(指导学生寻使用说明方法句子并分析作用)四、课结节课我们仔细了课了了致容也了了作者对桥梁展望分析了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分析语言和句式二课、诱思导学.分析生动准确说明语言()打比方说明方法使很生动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出进行分析()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说加词语表达效.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桥飞架了!B.架桥全用电脑控制各种机具差不多不要人劳动力.分析运用特殊句式3.要学生仿造句指导学生仿造句式进步认识双重否定句与反问句表达效二、科学幻想.提出问题作者想像不乱想?请说出理由.要学生结合己所集到参照课前彩图理科学幻想与现实密切关系3.要学生把己知道979年作者设想已变现实介绍给学们三、辐射.要学生辐射《脑移植幻想与现实》.提出问题语言上与课有什么相似处?要学生从出例句3.提出问题结合两说下你对科学幻想与现实关系如何理?.学们年龄正是幻想候再上加这两学习你难道不想让己幻想将成现实吗?行动起有关以远景图题写短展望项技术今发展趋势四、课结.希望学们学完这两以能够喜欢这种科学幻想能积极探科学奥生活和学习能够胆而合理想像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等待你想像成现实推动人类社会进步。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22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1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22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1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桥梁远景图》是冀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第五单元中的一篇课文,第五单元以“科学在我身边”为主题,通过学习本篇课文,可以打开学生的想象世界,不仅让学生在自主思考、合作交流中学习语言,还能使他们在思想上得到启示,在情感上收到熏陶,明白“科学离不开想象,而进行合理想象的前提是积累丰富的知识”这样的道理,进而激发起他们对科学的热爱和探索。

【知识与能力目标】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认识3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理解“层出不穷、小巧玲珑、望洋兴叹”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象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象。

【教学难点】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象。

[来源:学#科#网]多媒体课件及图片。

一、谜语导入◆教材分析◆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前准备◆◆教学过程驼背老公公,趴在河当中,背上有人走,腹下也可通。

(桥)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来源学*科*网Z*X*X*K]1.了解作者茅以升(1896—1989),江苏人。

著名的科学家﹑桥梁专家﹑工程教育家。

设计并主持修建了钱塘江大桥﹑武汉长江大桥﹑南京长江大桥等桥梁。

被称为“中国桥梁之父”。

[来源学科网ZXXK]2.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小组内检查,把容易读错的字、词写在纠错本上。

承担桥墩拱桥譬如轮廓袖珍塑料极薄小巧玲珑水涨船高闲庭信步望洋兴叹无梁飞渡3.请用一句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来源学科网]本文是一篇以科学精神进行大胆而合理的想象,对未来的桥梁作出形象描述的说明文。

文章首先说明桥的重要性和桥梁的基本结构,然后具体描绘“桥梁远景图”,想象新颖奇特,令人惊叹。

三、再读课文,品悟理解1、本文是怎样说明桥的基本结构的?桥的基本结构和种类包括哪些?桥梁、桥墩、基础;梁桥、拱桥、吊桥。

西畴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桥梁远景图教案设计冀教版

西畴县第一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五单元22桥梁远景图教案设计冀教版
(3)再读课本中的示例,说说这两个例子分别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养狗愿望实现——高兴;篮球比赛输了——遗憾、压抑、难过)
①第一个场景:妈妈答应“我”可以养一只小狗,所以“我”的心情极好,因此看周围事物时也不自觉地带上了主观色彩。这里运用拟人的手法展现了一幅美丽的画面,鸟儿的叫声变得动听,旁边的花儿、树叶等好像都在为“我"高兴欢呼。
【过程与方法】
1.了解表达一个中心意思时,重要的部分要写具体,其他部分略写。
2.根据选择的汉字,围绕着字音、字形、字义或者字背后的故事展开丰富的想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写清楚感受最深的理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重点
1.交流选材方法,即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者不同事例来写。
2.写清楚感受最深的理由,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汉字喜欢的情感。
(2)也可以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如《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问句,直接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
3.学生自主阅读精彩片段,进一步感悟抒发情感的不同方法。
4.教师总结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
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要抒情,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或直接抒情,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
引导学生怎样在众多事例中挑选出重要部分并将其写具体,其他事例怎样写则是习作中可能遇到的困难。因此,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习作例文谋篇布局的特点,帮助学生解决习作中的难点。
【知识与技能】
1.交流选材方法,即围绕一个中心意思,从不同方面或者不同事例来写.
2.有一定速度地习作,展示习作成果并交流互评。
3.学习列作文提纲,确定写作重点。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2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19

冀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五单元  22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_19

《桥梁远景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目标1.正确认读本课3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8个要求会写的生字,领悟“层出不穷、望洋兴叹、譬如”以及桥梁组成中“构件、正桥、引桥”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学习打比喻等修辞方法的运用,培养学生合理、科学的想象力。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感知文章富有文学色彩的语言特点,了解文章使用的说明方法。

2.结合搜集的资料,感知作者想象的合理和科学。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透过本文的学习,让学生懂得桥梁的组成,并因此受到科学启蒙,同时爱上科学,进而产生探究科学发展的愿望。

二、教学重点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掌握两种说明方法:打比方、比较。

三、教学难点感知作者科学、合理的想象,培养学生合理,科学的想象能力。

四、教学时间一课时五、课前准备预习作业:(1)查找关于桥梁的资料。

(2)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标出自然段,把不懂的字词勾画出来,通过工具书查出意思。

(3)思考:文章主要从几个方面写了有关桥梁的内容?六、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创设情境。

师:你们熟悉桥吗?在生活中你们见过哪些桥呢?知道有关桥的哪些知识?(设计意图: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认知开始,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同时方便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水平,为下面的教学打下良好基础。

)学生自由发言。

(引导学生把自己在生活中见过的桥说一说,结合学生的发言,可适当追问,你知道这架桥属于那种类型的桥吗?)小结:关于桥梁,同学们了解得还不少。

今天我们就走进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在30年前写的一篇文章《桥梁远景图》,来了解更多的有关桥梁的知识。

(板书课题)师:“远景”你理解吗?学生发言。

(人们对某种事物未来情况的合理构想)师:那么在30年前茅以升对桥梁有哪些设想呢?我们通过学习课文来了解吧!(二)整体感知,建构情感。

同学们,我们一起走入文章的字里行间去感受茅以升对桥梁的远景设想。

咬文嚼字,深入研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2 桥梁远景图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简洁生动的说明语言。

2.学习打比方等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3.培养学生合理的、科学的想像力,认识科学幻想与现实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难点:
1.学习作者生动的语言,恰当的比喻,打比方的说明方法;学生能够合理、科学地想像。

2.形成广泛而形象的认识,进行合理、科学的想像是本课教学的难点。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情境导入
1.导语:请同学们打开课本118页,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说明文《桥梁远景图》。

2.解题造境:请学生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什么叫远景图?
利用课文来学习一下茅以升先生在1979年时对桥梁的未来情况的设想。

二、朗读感知
1.要求学生大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大意。

检查阅读效果:
(1)读词述文:承载颠簸袖珍小巧玲珑水涨船高胜似闲庭信步
(2)文章主要写了有关桥梁的哪些内容?
2.要求学生重点研读自己喜欢的一个自然段。

批注理解本段文字的主要内容。

3.指导学生划分文章的结构层次。

(1)请概括你研读的那个自然段的大意。

(2)文中哪段是过渡段,具体作用是什么?
(3)把各自然段归纳,划分文章层次。

三、解读体昧
1.顺势提出:将来的桥会有哪些变化?将来造桥会有哪些变化?
2.学习本文的说明方法。

3.补充介绍打比方这种说明方法:现在我们学习的是说明文,那么这种比喻的修辞手法已经是一种说明方法了,这就要给它改个名称,应该叫它打比喻或打比方的说明方法。

请同学们讨论一下,说说使用这种说明方法的好处。


4.文中还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请从文中找出来,具体说明。

(指导学生读文,寻找使用说明方法的句子,并分析作用)
四、本课小结
本节课我们仔细阅读了课文,了解了文章的大致内容,也了解了作者对未来桥梁的展望,分析了文章的说明结构和说明方法。

下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课文,分析文章的语言和句式。

第二课时
一、诱思导学
1.分析文章生动准确的说明语言。

(1)打比方的说明方法使文章很生动,文中中还有许多句子写得也很生动,请学生找出。

进行分析。

(2)引导学生观察下列句子,说一说加点词语的表达效果。

A.几乎是才听说造桥,就看见“一桥飞架”了!
B.架桥时,全用电脑控制的各种机具,差不多不需要人的劳动力。

2.分析文章中运用的特殊句式
3.要求学生仿造句。

指导学生仿造句式,进一步认识双重否定句与反问句的表达效果。

二、科学幻想
1.提出问题:作者的想像不乱想?请说出理由。

2.要求学生结合自己所搜集到的资料,同时参照课文前的彩图,理解科学的幻想与现实的密切关系。

3.要求学生把自己知道的在1979年时作者的设想已变为现实的资料介绍给同学们。

三、辐射阅读
1.要求学生阅读辐射文《大脑移植的幻想与现实》
2.提出问题:本文在语言上与课文有什么相似之处?要求学生从文中找出例句。

3.提出问题:结合两文说一下你对科学的幻想与现实之间的关系如何理解?
4.同学们的年龄正是幻想的好时候,再上加这两篇文章的学习,你难道不想让自己的幻想将来成为现实吗?行动起来,查阅有关资料以“……远景图”为题写一篇短文,展望一项技术今后的发展趋势。

四、本课小结.
希望同学们学完这两篇文章以后,能够喜欢这种科学幻想的文章,能积极探索科学奥秘,在生活和学习中能够大胆而合理的想像,不断创新,不断研究,等待你的想像成为现实,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

板书
桥梁远景图
茅以升
“板凳”将来 / 什么样 \怎样造
打比方科学幻想---现实。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