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件

合集下载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PPT课件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PPT课件
秦未统一前,七国的货币和度量衡, 还有文字都不统一。
楚贝币
楚国蚁鼻钱
韩赵魏 布币
秦国的半两钱
统一货币
度 衡
量 统一度量衡
统一文字
小篆
巩固统一的措施
1、统一货币:秦 “半两” 钱 (圆形方孔)
2、统一度量衡
3、统一文字:小篆—隶书
统一文字、度量衡和 货币有什么作用呢?
坑儒谷遗址位 于陕西临潼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第三单元 统一国家的建立
秦统一六国 中央集权制度的建立 统一货币、度量衡和文字、北筑长城、开发南疆
练习
秦统一六国
1 统一的条件 2 统一的过程 3 统一时间 4 统一意义
统一的条件
A:商鞅变法使秦国实力大增。 B:秦王嬴政具有雄才大略、任用贤人。 C:六国内部不团结,被各个击破。 D:百姓渴望和平,统一适应时代的潮流。 E:制定了正确的策略——远交近攻。
措 经济:①:( 统一)货以(币

②统一( 度量)。衡
文化:③统一( 文字):以(
丞),相地、方太推尉行、( 御史)大制夫,重要官
圆)形为通方行孔货钱币。 )为小通篆用字体
思想:焚书坑儒
军事:北筑( 长)城和开发( )南疆
提问与解答环节
Questions and answers
结束语
感谢参与本课程,也感激大家对我们工作的支持与积极 的参与。课程后会发放课程满意度评估表,如果对我们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加快了秦朝的灭亡 。秦始皇焚书坑儒,意在维护统一的 集权政治,进一步排除不同的政治思想和见解,但并未 收到预期的效果。这一点和秦始皇采用的其他措施有所 不同,是秦始皇、丞相李斯所始料不及的。消极影响是 对文化上面的,遏制了后期文化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延 续,很多著作在此运动中消失,结束了“百家争鸣”的 文化时期;但是不得不说这对于他封建制度的中央集权 统治有着不可磨灭的作用。

第10 秦王扫六合(共27张PPT)

第10 秦王扫六合(共27张PPT)

秦一斤约为今250g
测量物品轻重的器具
古今对比:篮球明星姚明身高226CM, 体重125公斤。秦朝一位将军身高八尺, 体重400斤。请算一算,谁高谁重?
统一文字
小篆
思想上 思想上: 焚书坑儒
目的:为了加强思想控制 摧残我国古代的文化, 后果: 扼杀了人们的思想。
军事上:①北拒匈奴筑 长城
辽东
临洮
3、意义 • 秦的统一,结束了(春 秋战国以来长期争战混 乱的)局面,建立起我 国历史上(第一个多民 族的封建国家)
皇帝 丞 相
行政
最高统治者 御史 大夫
监察
太 尉
军事
君 主 专 制 中 央 集 权
中央政府
郡(守)
县(令)
地方政府
二、确立中央集权制度 •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 • 2、中央设:丞相、太尉、 御史大夫 • 3、地方设:郡县制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学习目标:
1、知道秦朝的建立及统一、巩 固统一的措施; 2、学会用全面、发展的眼光分 析问题; 3、感知秦朝的统一,增强统一 中国责任感。
伴随课本 重温历史
(一)六合一统——彰显霸气
燕 赵 齐 魏 韩
雄战 国 七


燕 赵 齐


韩 楚
3、秦朝的都城在
A、阳城 B、洛阳 C、长安 D、咸阳 4、秦统一后规定在全国统一使用的货币是: A、圆形方孔钱 B、刀形币 C、铲形币 D、蚁鼻钱 5、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D )
(A ) (B )
A、临洮-山海关B、临洮-辽东C、嘉峪关-山海关 D、嘉峪关-辽东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24页PPT文档

第十课 秦王扫六合 24页PPT文档

秦的统一有利于社会生产 发展的原因
• 创造了安定的社会环境 • 促进了各地经济交流
练习题
一、选择 秦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前225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二、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三、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
A.长江和黄河 B.长江和珠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谢谢!
24
一、秦灭六国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三、越族地区的开发
四、秦的疆域

赵齐 秦魏
韩 楚
燕 赵齐 秦魏

燕 齐
秦魏

燕 齐


燕 齐

齐 秦
历史意义:秦秦建立统起一我中国 国
历 集史权上的第封一建个国统家一,前的结2中束21央了年 诸侯长期割据混战的局面, 符合了广大人民的愿望。
临洮
一、秦灭六国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三、越族地区的开发 四、秦的疆域
一、秦灭六国
二、秦统一后的措施—— 专制集权统治的建立
三、越族地区的开发 四、秦的疆域
北至长城
西


西
人口达2000万




南到南海
想一想 说一说
秦朝在历史上 起了什么重要 作用?
秦的统一 • 有利于统一国家的发展 • 有利于经济文化的交流 • 有利于加强军事力量 • 有利于巩固民族团结
• 秦统一六国的根本原因:
• 商鞅变法,经济的发展,社 会生产力的发展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件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件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制作 :青云
1、我国从什么时候开 始进入封建社会?
2、战国七雄是指哪七 个诸侯国?
联系学过的知识,结合P50--51教材内容, 思考:为什么秦有条件来完成统一?
咸阳
公元前221 年

治历二公 家史一元秦 。上○前王
杰年二嬴 出在四政 的位六, 地。年即 主他至秦 阶是公始 级我元皇 政国前,
东到 东海, 西到 陇西, 北到 长城一带, 南到 南海。
选择题 1、“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出自(C ) A、王充 B、司马迁 C、李白 D、杜甫 2、秦灭六国,统一全国的时间是( C ) A、公元前475年 B、公元有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前220年 3、秦始皇时开凿的连接我国长江和珠江水系的渠道 是( D ) A、郑国渠 B、都江堰 C、白渠 D、灵渠 4、秦朝时官方统一使用的文字是( D ) A、隶书 B、甲骨文 C、金文 D、小篆
二、秦 朝巩固统一的措施:
政治上: 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最高统治者称皇帝,皇帝总揽一切大权。
2、在中央,皇帝以下设丞相、太尉、御史大夫
3、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经济上: 1、统一货币
2、统一度量衡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文化上:
统一文字
思想上: 军事上:
焚书坑儒 1、北拒匈奴修长城 2、南统越族开灵渠
三、 秦的疆域
秦行政机构示意图
皇帝
最高统治者



太 尉
丞相
御 史
中央政府
制 中
郡大 夫
央 集 权

地方政府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度 衡
量 统一度量衡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件PPT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合课件PPT

秦朝还拥有一支庞大的后勤保 障队伍,负责提供军队所需的 物资和装备。
对外扩张和战争
秦朝在统一六国后,继续对外扩张, 征服了周边地区,扩大了领土。
秦朝的战争也给其他国家带来了巨大 的破坏和痛苦,导致了许多人的死亡 和流离失所。
秦朝在战争中采取了灵活的战术和战 略,如使用间谍、伏击、围困等手段, 取得了许多胜利。
历史七年级上册第10课秦王扫六 合课件
目录
• 秦朝的统一 • 秦朝的政治制度 • 秦朝的经济和文化 • 秦朝的军事和对外关系 • 秦朝的衰落和灭亡
01 秦朝的统一
秦朝的起源和崛起
秦朝的起源
秦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 中央集权国家,起源于春秋时期 ,经过战国时期的竞争,逐渐崛 起为强国。
秦朝的崛起
02 秦朝的政治制度
郡县制的确立
郡县制是秦朝推行的一种地方行 政制度,将全国划分为若干个郡
和县,由中央政府直接管辖。
郡的行政长官为郡守,负责一郡 的行政事务;县的行政长官为县
令,负责一县的行政事务。
郡县制的推行加强了中央对地方 的控制,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
稳定。
法律制度的统一
秦朝实行统一的法律制度,制定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统一的法律文献《秦律》。
秦始皇死后,赵高、李斯等人篡改遗诏,拥立秦二世胡亥 继位。胡亥昏庸无能,任用奸臣,残害忠良,使得政治腐 败达到了顶峰,加速了秦朝的灭亡。
农民起义和秦朝的灭亡
01
秦朝的暴政和苛捐杂税使得农民 生活困苦不堪,纷纷起义反抗。 其中,陈胜、吴广领导的农民起 义规模最大,影响最深量秦军主力。最终,刘邦和项 羽领导的军队攻入咸阳,推翻了 秦朝的统治。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第10课课件《秦王扫六合》(共61张PPT)

第10课课件《秦王扫六合》(共61张PPT)
• 坑儒:他又把暗中诽谤他的儒
生460多人,全部活埋。
现代著名史学家郭沫若说:“书 籍被烧残,其实还在其次,春秋 末年以来,蓬蓬勃勃的自由思索 的那种精神,事实上因此而遭受 了一次致命的打击。”
秦始皇用“焚书坑儒”的手段来加强思想控制, 这种作法是否可取? 秦始皇“焚书坑儒”是否换来了秦朝的长寿? 我们应该如何评价秦始皇的“焚书坑儒”
5、“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的“秦王”在统一全国后,采取了 一系列措施来巩固国家政权,下列 史实与此不符的是 A.废除丞相 B.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 C.统一度量衡 D.建立皇帝制度
6、分天下以为三十六郡,郡置守、 尉、监。”《史记》所载这项措施的 颁布者是 A.商鞅 B.秦始皇 C.汉武帝 D.北魏孝文帝
7、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 诸侯尽西来。” “祖舜宗尧自太平,秦皇何事苦苍生。不知祸起 萧墙内,虚筑防胡万里城。”
1、材料中“秦王”、“秦皇”指的都是谁? 两位诗人对他的评价情感是否一样? 答:秦始皇(嬴政)。 不一样,分别是褒扬、贬责。 2、材料二中“防胡万里城”的诗句反映了哪 一史实?
小篆
隶书
淳于越:“事不师古而能长久 者能非所闻也。”
李斯“进诸生不师今而学古, 以非当今,惑乱黔首(百姓)。”
上述材料反映两者的什么观点?秦 始皇采取了哪种观点?
• 焚书:为加强思想控制,秦始皇 接受李斯的建议,发布焚书令, 规定除政府外,民间只可收藏医 药、占卜和种植等书,其余一律 集中焚毁。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 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古风》)
秦始皇陵兵马俑
一;秦灭六 国 “远交 近攻”
咸阳
公元前 221年

从公元前230年—前221年

秦王扫六合PPT课件10 人教版

秦王扫六合PPT课件10 人教版

挫折的名言 1、 我觉得坦途在前,人又何必因为一点小障碍而不走路呢?——鲁迅 2、 “不耻最后”。即使慢,弛而不息,纵会落后,纵会失败,但一定可以达到他所向的目标。——鲁迅 3、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战胜挫折的名言 1、卓越的人一大优点是:在不利与艰难的遭遇里百折不饶。——贝多芬 2、每一种挫折或不利的突变,是带着同样或较大的有利的种子。——爱默生 3、我以为挫折、磨难是锻炼意志、增强能力的好机会。——邹韬奋 4、斗争是掌握本领的学校,挫折是通向真理的桥梁。——歌德 激励自己的座右铭 1、 请记得,好朋友的定义是:你混的好,她打心眼里为你开心;你混的不好,她由衷的为你着急。 2、 要有梦想,即使遥远。 3、 努力爱一个人。付出,不一定会有收获;不付出,却一定不会有收获,不要奢望出现奇迹。 4、 承诺是一件美好的事情,但美好的东西往往不会变为现实。 工作座右铭 1、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荀子劝学》 2、 反省不是去后悔,是为前进铺路。 3、 哭着流泪是怯懦的宣泄,笑着流泪是勇敢的宣言。 4、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离骚》 5、 每一个成功者都有一个开始。勇于开始,才能找到成功的路。 国学经典名句 1、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诗经王风黍离) 2、人而无仪,不死何为。 (诗经风相鼠) 3、言者无罪,闻者足戒。 (诗经大序) 4、他山之石,可以攻玉。 (诗经小雅鹤鸣) 5、投我以桃,报之以李。 (诗经大雅抑) 6、天作孽,犹可违,自作孽,不可活。(尚书) 7、满招损,谦受益。 (尚书大禹谟) 青春座右铭 1、爱的力量大到可以使人忘记一切,却又小到连一粒嫉妒的沙石也不能容纳。 2、把手握紧,什么也没有;把手伸开,你就拥有了一切。 3、不在打击面前退缩,不在困难面前屈服,不在挫折面前低头,不在失败面前却步。勇敢前进! 4、当你能飞的时候就不要放弃飞。 5、当你能梦的时候就不要放弃梦。 激励向上人生格言 1、实现自己既定的目标,必须能耐得住寂寞单干。 2、世界会向那些有目标和远见的人让路。 3、为了不让生活留下遗憾和后悔,我们应该尽可能抓住一切改变生活的机会。 4、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不幸,永远有人比你更加不幸。 5、无论你觉得自己多么的了不起,也永远有人比你更强。 6、打击与挫败是成功的踏脚石,而不是绊脚石。 激励自己的名言 1、忍别人所不能忍的痛,吃别人所别人所不能吃的苦,是为了收获得不到的收获。 2、销售是从被别人拒绝开始的。 3、好咖啡要和朋友一起品尝,好机会也要和朋友一起分享。 4、生命之灯因热情而点燃,生命之舟因拼搏而前行。 5、拥有梦想只是一种智力,实现梦想才是一种能力。 6、有识有胆,有胆有识,知识与胆量是互相促进的。 7、体育锻炼可以(有时可以迅速)使人乐观(科学实验证明)。 8、勤奋,机会,乐观是成功的三要素。(注意:传统观念认为勤奋和机会是成功的要素,但是经过统计学和成功人士的分析得出,乐观是成功的第三要素) 9、自信是人格的核心。 10、获得的成功越大,就越令人高兴。

秦王扫六合PPT优秀课件17 人教版

秦王扫六合PPT优秀课件17 人教版
第10课 秦王扫六合
1、我国从什么时候开 始进入封建社会? 2、战国七雄是指哪七 个诸侯国?
联系学过的知识,结合P50--51教材内容, 思考:为什么秦有条件来完成统一?
咸阳 公元前221 年

治历二公 家史一元秦 。上○前王 杰年二嬴 出在四政 的位六, 地。年即 主他至秦 阶是公始 级我元皇 政国前,
• •
激励学生学习的名言警句 51关于学习或励志的名言警句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关于读书的名人名言50条 我一生的嗜好,除了革命之外,---就是读书。我一天不读书,就不能够生活。---孙中山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顾炎武 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 ---朱熹 读书无嗜好,就能尽其多。不先泛览群书,则会无所适从或失之偏好,广然后深,博然后专。 ---鲁迅 读书之法,在循序渐进,熟读而精思。 ---朱煮 读书务在循序渐进;一书已熟,方读一书,勿得卤莽躐等,虽多无益。 ---胡居仁[明] 读书是学习,摘抄是整理,写作是创造。 ---吴晗 看书不能信仰而无思考,要大胆地提出问题,勤于摘录资料,分析资料,找出其中的相互关系,是做学问的一种方法。---顾颉刚 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刘向 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 ---郑板桥 知古不知今,谓之落沉。知今不知古,谓之盲瞽。 ---王充 举一纲而万目张,解一卷而众篇明。 ---郑玄 知识,主要是靠主动"抓"出来的,不是靠"教"出来的。 ---钱三强 学而不厌,诲人不倦。 ---孔丘 欲速是读书第一大病,功夫中在绵密不间断,不在不速也。---陆珑[清] 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荀况 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 ---孔丘 倘能生存,我当然仍要学习。 ---鲁迅 热爱书吧---这是知识的泉源! ---高尔基 我读书越多,书籍就使我和世界越接近,生活对我也变得越加光明和有意义。 ---高尔基 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 ---弗・培根 读书对于智慧,也象体操对于身体一样。 ---艾迪生[英国作家] 当我们第一遍读一本好书的时候,我们仿佛觉得找到了一个朋友;当我们再一次读这本书的时候,仿佛又和老朋友重逢。 ---伏尔泰 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 ---列・托尔斯泰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高尔基 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谈话。 ---歌德 书籍是人类知识的总结。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莎士比亚 书籍是巨大的力量。 ---列宁 好的书籍是最贵重的珍宝。 ---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多读书,就越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 ---马克思 书籍便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是这种养料。 ---雨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高统治者 君主 专制 中央政府 中央 集权
郡(守)
郡县制
县(令)
地方政府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货币
圆形方孔钱



统一度量衡
度:计算物品长度的单位。秦一尺约今23.1cm 量:测量物品容积的单位。秦一升约今202ml 衡:测量物体轻重的单位。秦一斤约为今250g
战国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墨 家
庄子 《庄子》 墨子 《墨子》
韩非子《韩非子》
战国
战国 春秋
法 家
兵 家
孙武 《孙子兵法》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
荆轲是战国末年燕国壮士。荆 轲刺秦王是历史上著名的故事。燕 太子丹为挽救燕国亡国之危,收买 图穷匕见(xian) 来自齐国的著名刺客荆轲,秦军大 举攻燕的危急时刻,荆轲奉太子丹 命使秦刺杀秦王政。临行前荆轲悲 “风萧萧兮易水寒, 歌道别。“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一去兮不复还”。荆轲到秦以后, 假装向秦王献燕地督亢地区的地图, 就在秦王展开地图之时,一把匕首 出现在眼前,历史上称为“图穷匕 首现”。登时荆轲手执匕首刺向秦 王。秦王政拼命挣扎,荆轲被秦王 连砍数剑,最后被秦王左右杀死。 荆轲刺秦王故事为历代文人所传诵。
离 水
灵渠
湘 水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小篆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隶书)
蒙恬夺河套地区、北修长城拒匈奴; 5.军事上: (北) 统一东南与岭南、南修灵渠通珠长。 (南)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三、秦的疆域
军 事 秦的疆域
南 南通灵渠平越疆
东 南 西 北
巩固练习
1.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是 ( ) A.夏朝 B.秦国 C.秦朝 D.元朝
C
2.秦始皇向地方郡县发布的诏令所用的文字是( A.大篆 B.小篆 C.行书 D.楷书 3.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目的是( ) A.树立秦的形象 B.加强思想控制 C.限制人们的言论 D.禁止儒学传播
B)
B
巩固练习
4.秦灭六国统一中国的时间是:( C) A.公元前230年 B.公元230年 C.公元前221年 D.公元221年
5.秦长城的起止点是:( A) A.西起临洮,东到辽东 B.西起辽东,东到临洮 C.西起咸阳,东到河套 D.西起陇西,东到长平
6.灵渠沟通了哪两大水系?(B) A.长江和黄河 B.长江和珠江 C.珠江和闽江 D.珠江和黄河
陇 西
长城
中央
南海
东 海
长城一带
陇西 秦朝是我国历史上第 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 封建国家,也是当时 世界上的大国。


南海
新课小结
秦统一六国 政治
公元前221年 封建专制主义中央 集权制
秦 王 扫 六 合
经济
秦巩 固和 维护 统治 的措 施
统一货币、度量衡
统一文字 焚书坑儒
北 北修长城拒匈奴
文化
思想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三、秦的疆域
战国后期秦灭六国
秦统一六国
嬴政(秦王) 前230—前221
前221年
讨论:秦为什么能够 灭掉六国?
一、秦朝的建立
1.秦灭六国
前230年~前221年 ⑴时间: 韩、赵、魏、楚、燕、齐 ⑵顺序: ⑶原因: ①商鞅变法,封建改革彻底 ②长平之战,赢得绝对优势 ③秦王嬴政,善于任用人才
秦朝一位将军身高八尺,体重 360斤。按今天的计量单位,算 一算,他多高(米)多重(斤)?
身高约1.85米 体重180斤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圆形方孔铜钱)、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统一文字
小篆 隶书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坑儒谷遗址位 于陕西临潼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5.军事上:
万 里 长 临洮 城
临洮
辽东
南京市宁海分校 刘向荣 2010年10月20日
秦始皇还派兵 征服____________ 东南 、 岭南 等地区, ____________ 兴修____________ , 灵渠 沟通 ____________和 长江 两大水 ____________ 系。 珠江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小篆
4.思想上:
隶书)
史料:
公元前213年,博士淳于越提出分封制度不能废除,他 认为:“不按照古代的规矩办事是行不通的。” 丞相李斯加以反驳:“现在天下已经安定,法令统一。 但是有一批读书人不学现在,却去学古代,对国家大事乱发 议论,在百姓中制造混乱。如果不加禁止,会影响朝廷的威 信。”李斯建议: 1.除了《秦记》、医药、种树等书籍以外,凡是有私藏 《诗》、《书》、百家言论的书籍,一概交出来烧掉; 2.谁要是再私下谈论这类书,死罪; 3.严禁私学,“以吏为师”。
*小结(诗歌) 公元前的二二一 , 秦王嬴政大统一; 定都咸阳称皇帝, 建立中央集权制。 中央丞相和太尉, 御史大夫辅皇帝; 地方推行郡县制, 三十六郡始设置。 统一货币度量衡, 小篆成为规范字。 焚书坑儒搞专制, 古代文化受损失。 北拒匈奴修长城, 南统越族开灵渠。 西起临洮至辽东, 万里长城称奇迹。 秦朝疆域广又大, 东到东海西陇西, 北从长城到南海, 疆域四至勿忘记。
问题:秦始皇采纳了谁的建议?采取 了什么措施?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1.政治上:建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2.经济上: 统一货币、度量衡 3.文化上: 统一文字
4.思想上: 焚书坑儒
焚书
坑儒
讨论:你怎样看焚书坑儒?
现代著名史学家 郭沫若说:“书 籍被烧残,其实 还在其次,春秋 末年以来,蓬蓬 勃勃的自由思索 的那种精神,事 实上因此而遭受 了一次致命的打 击。”
一、秦朝的建立
2.秦朝建立
前221年 ⑴时间: 咸阳 ⑵都城: 嬴政(秦始皇) ⑶人物: ⑷意义:
嬴政 (秦始皇帝)
想一想,秦灭六国有什么历 史意义?
历史意义:
公元前221年,秦王嬴 政统一六国,建立起我国 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中央 集权的封建国家——秦朝, 结束了自春秋战国以来长 达数百年之久的分裂割据、 混战不已的局面,开创了 统一的新局面,从此,统 一始终成为中国历史发展 的主流。
学 派
时期 国家
春秋晚期
代表 人物
孔子
著 作
主要思想
1、提出“仁”的学说,主张“为政以德” 2、兴办私学;主张“因材施教”、“温故 而知新”、谦虚好学
《春秋》
儒 家 战国
孟子
《孟子》 仁政、合理利用自然资源 顺其自然、无为而治 “兼爱”、“非攻”
主张改革、提倡法治
道 春秋晚期 老子 《道德经》 认为事物有对立面;以柔克刚 家
一、秦朝的建立 二、秦始皇巩固和维护统治的措施
假如你是当时的国家大臣,会建议秦 始皇采取哪些措施来维护统治?在课文中 找一找(提示:从以下方面找) 1·政治上: 2·经济上: 3·文化上: 4·思想上: 5·军事上:
创立一套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1.政治上:
皇帝
行政 丞 相 军事 太 尉 监察 御史 大夫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