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物理九年级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讲析与提高含解析新版 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愈来愈宽的信息之路◇教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识性认识卫星通讯、光纤通讯、网络通讯。
2.认识光纤通讯的原理和长处。
3.认识网络通讯的发展过程和长处。
4.知道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过认识卫星通讯、光纤通讯、网络通讯的知识,提高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质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学习现代通讯知识,认识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高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教课重难点◇【教课要点】认识现代通讯知识。
【教课难点】认识各样通讯方式的优弊端。
◇教课过程◇一、新课导入现代科技的飞快发展,通讯技术的更加发达,使世界变得愈来愈小,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够足不出户认识天下大事了。
好多信息都能获得了便利、宽泛地流传,能够说信息之路愈来愈宽了,你认识的通讯方式有哪些呢?二、教课步骤研究点1微波通讯[阅读课本]P158“微波通讯”[思虑]你认识微波的波长和频次吗?[提示]微波的波长为10 m~1 mm,频次为30 MHz~3×105 MHz。
[思虑]人们为何要选择微波通讯呢?[提示]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次越高,相同时间内能够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一条微波线路能够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
[思虑]微波通讯是如何流传的呢?[提示]微波的性质靠近于光波,大概沿直线流传。
流传时微波通讯就像接力赛,每隔50 km左右修一座接力站(微波中继站),接收并放大信号,持续传递。
[思虑]可否用月亮作为中继站,实现微波通讯?[提示]月亮能够反射微波,可是离我们太远了,信号衰减,时间延缓,并且只有当两个通讯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达成这两点间的通讯。
研究点2卫星通讯[阅读课本]P159“卫星通讯”[思虑]卫星通讯系统是由哪几个部分构成的呢?[提示]卫星通讯系统由通讯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构成。
[思虑]卫星中继站会随意挪动吗?[提示]卫星与地球同步,相对地面静止。
[思虑]要想实现全世界通讯起码需要多少颗卫星呢?[提示]大家能够经过作图方法认识。
(完整word版)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汇总(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一节: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1876年美国发明家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1)基本结构:主要由话筒和听筒组成.(2)工作原理: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电流沿着导线把信息传到远方,在另一端,电流使听筒的膜片振动,携带信息的电流又变成了声音。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2、电话交换机为了提高线路的利用率,人们发明了电话交换机。
3、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模拟信号:声音转换成信号电流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完全一样,“模仿"着声信号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做模拟信号,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模拟通信.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学信号,使用数学信号的通信方式叫做数字通信。
模拟信号容易失真;数字信号抗干扰能力强,便于加工处理,可以加密。
在电话与交换机之间一般传递模拟信号,在交换机之间传递数字信号.第二节:电磁波的海洋电磁波的产生-—导线中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周围空间激起电磁波。
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不需要任何介质。
电磁波在真空中的波速为c,大小和光速一样,c=3×108m/s =3×105km/s电磁波波速、波长λ和频率f的关系:(1)波长:电流每振荡一次电磁波向前传播的距离叫做波长,用λ表示,单位是m。
波长表示相邻两个波峰之间的距离,或相邻两个波谷之间的距离。
(2)频率:一秒内电流振荡的次数交频率,用f表示,单位是赫兹(Hz),比赫兹(Hz)大的还有千赫(kHz)、兆赫(MHz).1 MHz=103 kHz 1 kHz=103 Hz 1 MHz=106 Hz(3)波速:一秒内电磁波传播的距离,用c表示,单位是m/s。
(4)波长、频率和波速的关系c=λf λ=错误!f =错误!。
(5)电磁波的波长λ与频率f成反比。
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是频率为数百千赫至数百兆赫的那一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
2020_2021学年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梳理含解析新版新人教版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知识点梳理) ★考点概览一、知识点与考点1.考点剖析:信息的传递在中考中出现的几率并不大,所以,本章内容在整个初中物理中处于了解、认识、知道的位置。
但作为学习物理学,此内容又是学生需要了解和知道的,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
本章的主要考点有:电话的利用及其知识、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应用、卫星通信知识、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电视广播的知识等。
中考试题中出现最多的是对电磁波的考查。
主要内容是: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应用和人们利用电磁波的知识等。
2.常考题型:出现本章考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曾出现填空题,但较少。
考查内容多数是知识性、基础性和概念性,一般不会太难,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有关知识,解答会较容易。
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一般情况下单独作为一个考题的不多,常见的是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所以,在进行复习时,抓住这些特点会对本章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考点分类:考点分类见下表信息传递★知识点精析一、现代顺风耳-电话1.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的组成: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信号;听筒-把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声音→话筒→产生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
(3)电话交换机: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4)电话“占线”原因:1)对方电话没有扣好;2)对方正在通话;3)电话交换机忙。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
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2)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息和处理信息。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章末整合提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话筒:把声信号转化为电信号 原理 听筒:把电信号转化为声信号
电话 交换机:提高线路的利用率
模拟通信 通信方式 数字通信
频率——单位是 Hz、kHz、MHz
性质 波长——单位是 m 速度——m/s
电磁波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产生:电流的迅速变化会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不需要介质 传播 真空中电磁波的波速������ = 3 × 108 m/s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8
谢谢欣赏!
2019/5/26
最新中小学教学课件
9
专题一 专题二
解析:由“点亮LED灯,灯光下的电脑即可上网”知,有LED灯光的 地方一定有网络信号,选项A正确;虽然点亮LED灯就能上网,但网 络信号是靠电磁波传输的,选项B错误;与用wifi信号上网相比,光由 于直线传播不能穿墙而过,故网络信息更加安全,选项C正确;与用 wifi信号上网相比,没有大功率的无线通信设备,局部电磁辐射大大 减弱,选项D正确。故选B。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一 专题二
专题二 电磁波与现代通信 例2 (2015湖北黄冈中考)无需wifi信号,点亮LED灯就能上网,复 旦大学成功实现了这一国际前沿通信技术,在LED灯中安装一个微 芯片,便可让其变成无线网络发射器。点亮LED灯,灯光下的电脑 通过一套特制的接收装置接收光信号即可上网。下列有关说法错 误的是( ) A.有LED灯光的地方就有网络信号 B.点亮LED灯上网不是利用电磁波传播信号 C.与用wifi信号上网相比,光由于直线传播不能穿墙而过,故网络 信息更加安全 D.与用wifi信号上网相比,没有大功率的无线通信设备,局部电磁 辐射大大减弱
网络通信:利用因特网实现资源共享和信息传递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第节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第4节愈来愈宽的信息之路◇授课目的◇【知识与技术】1.知识性认识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
2.认识光纤通信的原理和优点。
3.认识网络通信的发展过程和优点。
4.知道发电子邮件的方法。
【过程与方法】经过认识卫星通信、光纤通信、网络通信的知识,提升学生应用物理知识解决实责问题的能力。
【感情·态度·价值观】经过学习现代通信知识,认识科技为人类带来的便利,提升学生学习科学的兴趣。
◇授课重难点◇【授课重点】认识现代通信知识。
【授课难点】认识各种通信方式的优缺点。
◇授课过程◇一、新课导入现代科技的飞速发展,通信技术的更为发达,使世界变得愈来愈小,我们每个人都可以足不出户认识天下大事了。
好多信息都能获取了便利、广泛地流传,可以说信息之路愈来愈宽了,你认识的通信方式有哪些呢?二、授课步骤研究点1微波通信[阅读课本]P158“微波通信”[思虑]你认识微波的波长和频率吗?[提示]微波的波长为10 m~1 mm,频率为30 MHz~3×105 MHz。
[思虑]人们为什么要选择微波通信呢?[提示]作为载体的电磁波频率越高,同样时间内可以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一条微波线路可以同时开通几千、几万路电话。
[思虑]微波通信是怎样流传的呢?[提示]微波的性质凑近于光波,大体沿直线流传。
流传时微波通信就像接力赛,每隔50 km左右修一座接力站(微波中继站),接收并放大信号,连续传达。
[思虑]能否用月亮作为中继站,实现微波通信?[提示]月亮可以反射微波,但是离我们太远了,信号衰减,时间延缓,而且只有当两个通信点同时见到月亮时,才能完成这两点间的通信。
研究点2卫星通信[阅读课本]P159“卫星通信”[思虑]卫星通信系统是由哪几个部分组成的呢?[提示]卫星通信系统由通信卫星、地面站和传输系统组成。
[思虑]卫星中继站会任意搬动吗?[提示]卫星与地球同步,相对地面静止。
[思虑]要想实现全球通信最少需要多少颗卫星呢?[提示]大家可以经过作图方法认识。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激光的频率高,传递的信息量大。
课堂教学展示 课堂小结
广泛应用于电视、摄像机、雷 达、计算机监视器中; 射频表示可以辐射到空间 的电磁频率,频率范围从的波形示意图。 其中A表示的是___音__频___,B表示的是___视__频___, C表示的是___射__频___。
解析:从题中图示可以 看出,C中波形波长短,频率 高,A的波形波长长,频率低, 因此A、B、C依次是音频、 视频和射频。
A.玩电脑游戏时,人不会受到电磁辐射 × B.移动 是通过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 C.电动牙刷发出的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 ×
D.地震后,用音频探测仪能够搜集废墟中幸
存者发出的电磁波信息 声音信息 ×
解析:音频探测仪能够识别在空气或固体
中传播的微小震动,通过搜集废墟中幸存者发 出的声音信息来感知生命信号。
复习课件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本章复习和总结课件新 版新人教版
九年级物理全册第 二十一章信息的传 递本章复习和总结 课件新版新人教版
课前自学准备 课标要求
学习目标
1. 了解 的工作原理以及模拟通信和数字通 信的区别.
2. 知道电磁波的产生与传播,知道电磁波在 无线电播送、电视、移动 方面的应用以 及三者发射和接收信号的区别.
任何频率的电磁波在真空〔空气〕中传播的 速度为c = 3×108m/s;电磁波波速、波长和频率 的关系为 c = λf,λ 表示波长,f 表示频率。
3.电磁波的应用
〔1〕电磁波是所有无线通信的信息载体。 〔2〕可见光、不可见光都是电磁波,它们 的应用也相当广泛。 〔3〕所有射线,如X射线、γ射线、β射线等 也都是电磁波,在医学、农业、工业上的应用也 相当广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单元讲、析与提高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提炼、总结和详解一、电话1.现代顺风耳-电话(1)电话的组成:话筒-把声信号变成变化的电流信号;听筒-把变化的电流信号变成声音信号。
(2)电话的工作原理:声音→话筒→产生变化的电流→听筒→振动(声音)。
(3)电话交换机:1)为了提高电话线路的利用率而发明的;2)用来实现两部电话之间的转换;3)使用交换机,可以大幅度的减少电话线的数量。
(4)电话“占线”原因:1)对方电话没有扣好;2)对方正在通话;3)电话交换机忙。
2.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1)模拟信号:在话筒将声音转换成电流信号时,信号电流的频率,振幅变化的情况跟声音的频率、振幅变化情况完全一样,模仿声音的“一举一动”这种电流传递的信号叫模拟信号。
模拟通信:使用模拟信号的通信方式叫模拟通信,例如:传统的市话通话,长途通话。
(2)数字信号:用不同符号的不同组合表示的信号叫做数字信号。
数字通信:使用数字信号通信的方式叫数字通信,例如电子计算机是利用二进制码识别信息和处理信息。
(3)模拟通信在加工,放大和传输过程中抗干扰能力差,噪声大,失真大;而数字信号形式简单,抗干扰能力强,噪声小,失真小。
(4)电话交换机间的信息是靠数字信号传递,而电话与电话机之间的信息传递靠模拟信号,但是不论哪种通信都需要电话线。
二、电磁波1.电磁波:如果在空间某处产生一个随时间变化的电场,这个电场就会产生磁场,如果这个磁场也随时间变化,那么它又会在空间产生新的电场,这个变化的电场,磁场并不局限于空间某个区域,而是由远及近的传播出去,这样的传播就形成了电磁波,即导体中电流的迅速变化在空间激起电磁波。
2.电磁波性质:是一种看不见摸不到的特殊物质,可以在真空中传播,传播不需要介质;电磁波传播的速度c=3×108m/s,电磁波的波长为λ,波速c=λf,其中f是电磁波的频率;电磁波的波谱:γ射线,X 射线,紫外线,红外线,微波,短波,中波,长波。
3.电磁波的发射和接收1)发射:将要传输的电信号(音频信号,图像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的过程。
2)接收:天线将电磁波接收下来,再通过接收器(收音机,电视机等)将要传输的电信号取出来并放大,最后还原成声音或图像过程。
3)“天线”可以同时接收多种频率的电磁波,利用调谐器可以选出人们所需要的频率。
4.电磁波的应用1)微波炉:利用电磁波(波长很短的微波)来加热食品。
2)雷达:利用无线电波测定物体位置的无线电设备;工作原理:电磁波如果遇到尺寸明显大于波长的障碍物就要发生反射,雷达就是利用电磁波的这个原理,波长越短,传播直线性越好,反射性能越强。
3)无线电波:电磁波中用于广播、电视和移动电话的频率为数值数百千赫兹至数百兆赫兹的那部分叫做无线电波(无线电技术中使用的电磁波);根据波长的不同而有不同传播特征:分为地波,天波,空间波三种;激光:激光束平行度特别好,在传播很远的距离后仍能保持一定的强度,制成激光测距雷达;激光束的亮度高,在很小的空间和很短的时间内能集中很大的能量,利用激光束切割物质,焊接金属,医学上称作“光刀”。
三、广播、电视和移动通讯1.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和接收:无线电广播信号的发射由广播电台完成,无线电广播信号的接收由收音机完成。
1)发射:话筒把播音员的音信号转换成电信号,然后用调制器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高频电磁波(载波)上,再通过天线发射到空中。
2)接收:收音机天线接到电磁波,经过收音机的调谐器选出特定频率的信号,电子电路在把音频信号从中选出来,进行放大,送到扬声器里,把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
3)注意:调谐器和调制器易错:调制器是把音频电信号加载到电磁波上的过程,而调谐器通俗叫做选台,是在接收过程中。
2.电视信号的发射和接收:电视信号的发射由电视台完成,电视信号的接收由电视机完成。
1)图像信号的产生过程:摄像机把图像变成电信号,发射机把电信号加载到频率很高的电磁波上,通过发射电线发射到空中。
2)图像信号的接收过程:电视机的接收天线把高频信号接收下来,通过电视机把图像信号取出来并放大,由显像管把它还原成图像。
注意:声音信号的产生,传播和接收与无线电广播的工作过程相似,与无线电信号一样,单独的图像信号不能在空中传播,必须以电磁波为载体传播3.移动通信1)基本原理:移动电话能将我们讲话的信号利用电磁波发射到空中同时又能在空中捕获电磁波得到对方讲话的信号。
优点:利用电磁波传递信息,只要在电磁波辐射到的区域都能进行通话,比固话方便。
缺点:为了保证通话的质量,必须建立较大的无线电台进行信号的转换,这些固定的电台叫做基地台。
移动电话机既是无线电发射台又是无线电接收台。
四、越来越宽的信息之路1)微波通信:作为载体的无线电波,频率越高,相同时间内传输的信息就越多。
微波波长在10m-1mm,频率在30MHz-3×105MHz的电磁波。
中继站:微波接近光波,大致沿直线传播,微波不能沿地球表面绕射,因此每隔50km左右就需要建设一个中继站;如果遇到高山和大洋根本无法建中继站,有时需要利用同步卫星作为中继站。
2)卫星通信:卫星通信是借助地球同步卫星来弥补微波在地面传播的不足;在地球周围均匀配置三颗通信卫星就可以实现全球通信。
注意:月球不能作为中继站,因为月球离我们太远,不利于接收。
3)光纤通信:光是一种电磁波,而且它们的频率很高,频率间隔很宽;美国梅曼制成世界上第一台红宝石激光器。
光不但能够沿直线传播,而且可以沿着弯曲的水流和玻璃丝传播,不管玻璃丝怎么样弯曲,都从一端射入的光都会顺着它传播,再从另一端射出。
光纤通信(光缆):通信用的激光一般在特殊的管道-光导纤维(很细很细的玻璃丝)里传播。
4)网络通信:把计算机联在一起就可以实现网络通信,发送和接收电子邮件是目前使用最频繁的网络通信方式。
因特网:网络互相联结,成为世上最大的计算机网络,这就叫因特网。
对本章常考热点、考查方式和考题类型进行剖析第二十一章—信息的传递在中考中出现的几率并不大,从分值看一般情况下本章内容只占整个试卷的1%—2%之间。
所以,本章内容在整个初中物理中处于了解、认识、知道的位置,但作为学习物理学,此内容又是学生需要了解和知道的,目的是为今后的学习和社会活动提供必要的知识支撑。
从本章的四节内容看,中考试题中出现最多的是对电磁波的考查。
主要内容是: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应用和人们利用电磁波的知识等。
所以,对本章四节内容的复习,本学案综合在一起进行分析。
本章的主要考点有:电话的利用及其知识、电磁波的概念、电磁波的应用、卫星通信知识、电磁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电视广播的知识等。
出现本章考题,题型以选择题为主,也曾出现填空题,但较少。
考查内容多数是知识性、基础性和概念性,一般不会太难,只要学生能够理解有关知识,解答会较容易。
从考查的知识点来看,一般情况下单独作为一个考题的不多,常见的是与其他章节知识点结合在一起进行考查。
所以,在进行复习时,抓住这些特点会对本章的复习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本单元考点分类见下表。
考点分类:本单元考点分类见下表典例一:(2018·十堰)如图所示的用电器中,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 电风扇B. 节能灯C.洗衣机D. 微波炉【解析】电磁波在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如:无线电广播、电视、手机都是靠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微波炉利用微波加热食物等。
A、电风扇工作时电能主要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故A错误;B、节能灯工作时,消耗电能转化为光能,不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故B错误;C、洗衣机工作时,将电能转化为机械能,不是利用电磁波来工作的,故C错误;D、微波炉利用微波使食物中的水分子振荡从而加热食物的,故利用了电磁波,故D正确。
故选D。
典例二:(2018·贵阳)用手机通话和面对面说话,都是信息交流方式,传递信息时前者主要靠电磁波,后者主要靠声波。
从传递能量的形式看,电磁波传递的是能,声波传递的是能。
【解析】手机通话是依靠电磁波来实现的,传递的是电能;面对面说话,声音传递的是声能。
故答案为:电;声。
典例三:(2018·威海)2018年5月21日,我国成功发射“鹊桥”号中继卫星。
若某时刻如图所示,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它们之间是利用通讯的,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大约需要s。
【解析】太空中没有空气,电磁波可以在真空中传播,所以“鹊桥”与月球背面及地面进行通讯,必须利用电磁波;地面制控中心与“鹊桥”相距约46万公里,“鹊桥”与月球背面相距约6.5万公里,测控中心发出的指令通过“鹊桥”到达月球背面,经过路程为:,大约需要的时间为:。
【答案】(1)电磁波;(2)1.75。
典例四:(2018·怀化)下列技术应用中,不是利用电磁波工作的是()。
A.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B.利用北斗星导航系统进行定位和导航;C.用手机打电话;D.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解析】电磁波和声波都能传递信息和能量;电磁波能在真空中传播,而声波不能在真空中传播。
【解答】A、利用微波雷达可以跟踪飞行目标,微波属于电磁波,故A不符合题意;B、利用微波雷达跟踪飞行目标时利用的是电磁波,故B不符合题意;C、手机可以发出电磁波,也可以接收电磁波,故C不符合题意;D、利用声呐系统探测海底深度,声呐发出的是超声波,故D符合题意。
故选D。
以近三年各地中考真题为选材,对本章常考热点进行示例详解示例一:电话:(2018•广安)手机是利用来传递信息的。
【解析】电磁波能传递信息。
【解答】手机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的。
故答案为:电磁波。
示例二:信息传递:(2018•淄博)关于信息和能源的说法,正确的是()。
A.手机扫码支付是利用超声波传递信息的;B.光在光导纤维内壁上多次折射传递信息;C.化石能源和核能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 D.核反应堆通过可控聚变反应释放核能【答案】C。
【解析】A、手机扫码支付是利用电磁波来传递信息,故A错误;B、光纤通信是利用激光从光纤的一端射入,在内壁上多次反射后在另一端放射出来,然后在接收端,检测器收到光信号后把它变换成电信号,经解调后恢复原信息,故B错误;C、化石能源、核能属于不可再生能源,故C正确;D、核能发电是利用铀原子核裂变时放出的核能来发电的,故D错误。
故选C。
示例三:移动通讯:(2018•烟台)“北斗”卫星是中国自行研制的通信系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性的定位、导航等服务,该系统在传递信息过程中主要依靠()。
A.声波 B.超声波C.次声波D.电磁波【答案】D。
【解析】卫星和地面的联系靠电磁波,将图片和声音等信号调制到电磁波上,把电磁波当成载体发射回地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