禽白血病控制和净化计划的优化与评估

合集下载

规模化鸡场禽白血病的综合防治

规模化鸡场禽白血病的综合防治

鸡产生肿瘤而导致的死亡和导致感染鸡性成熟推迟、母鸡产蛋率 病病毒的含量 ,且育雏舍在进鸡前要保持舍 内高温状态 ,并保持 4 h ,有 助 于 减少 舍 内环 境 中病 毒 的含 量 ,还 有助 鸡 舍 甲醛 的排 下 降 、蛋 重 下降 、受 精 率下 降 和孵 化率 下 降并 产 生免 疫抑 制 ,易 2

蛋 鸡及 地 方 品种 鸡群 也普 遍 受 到禽 白血 病病 毒 的侵 染 ,其 发病 死 全进 全 出 的饲养 制 度 ,从 而切 断水 平 传播 途 径 。雏 鸡入 舍前 ,育 亡 率甚 至 高 达3 0— 4 0 %,严 重 影 响我 国养 禽 业 的可 持续 发 展 ,是 雏 舍 应该 加 强 隔离 和卫 生 消毒 ,要 进 行 两次 冲洗 和 熏蒸 消毒 ,空 当前危害我国养禽业发展 的重要疫病之一。其危害只要表现为病 舍地 面 、墙 壁 、饲 养管 理 用具 等 用热 碱 水消 毒 ,减 少环 境 中 自m
病 病毒 可 通过 粪便 污 染 场地 、饲 料 、饮 水及 其 他用 具进 行 水平 传 播 ,因此 搞好 鸡 群 的环 境卫 生 、加 强鸡 场 的中 心环 节 。 因此在 做 好禽 白血 病病 毒 净化 工 作 时 ,种鸡 场 和孵 化 室 的环 境控 制 是至 关 重要 的 ,核 心是 出雏 厅 和 育雏 舍 。 禽 白血 病 是 由禽 白血 病 病 毒 引 起 的 以 造 血 细 胞 增 生 为 主 的 在 出雏 厅 的 雌雄 鉴别 ,免疫 以及苗 箱之 内雏 鸡 啄食 胎 粪 等都 会增 类 肿 瘤 疾病 ,包 括 淋 巴细 胞性 白血 病 ,成 红 细胞 性 白血 病 ,成 髓 细胞 白血病 和 骨髓 细胞 瘤 白血 病 。 自1 9 0 8 年 首次 报道 并 分离 到 加 禽 白血病 病毒 感染 的机 率 。 育 雏 舍 应 与 其他 鸡舍 有一 定 的 安全 距 离并 隔 离 ,严 格 实行 A L V 以来 ,世界上许多国家都有该病的发生和流行 ,我 国肉鸡 、

种禽场禽白血病净化技术

种禽场禽白血病净化技术

32 中国农村科技 CHINA RURAL SCIENCE & TECHNOLOGY 在诸多禽病中,禽白血病病毒严重威胁种鸡健康,同时还给商品鸡群造成重大经济损失。

项目研究团队通过对禽白血病检测净化方法的创新与优化,创制了禽白血病毒免疫PCR、鸡肝细胞系高效分离培养与化学发光抗原定量检测等新方法,优化了禽白血病毒抗原检测试纸条与ELISA试剂盒,形成了有效的禽白血病检测和净化技术。

为彻底摆脱了我国蛋种鸡依赖进口的被动局面,团队利用集成的禽白血病检测技术,形成了禽白血病净化技术方案,助推了我国自主蛋用型鸡市场占有率的显著上升。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畜禽重大疫病防控与高效安全养殖综合技术研发”专项——种禽场高致病性禽流感、新城疫、禽白血病、沙门氏菌病综合防控与净化技术集成与示范项目( 2016YFD0501600)。

 扬州大学、山东农业大学。

项目团队在借鉴发达国家已有经验的基础上,对我国不同类型鸡群禽白血病毒感染的排毒规律等净化相关要素进行了大量研究和比较验证,完成了适于我国原种鸡场禽白血病净化的技术方案,2018年形成了国家标准《原种鸡群禽白血病净化检测规程》。

这些创新性研究成果在制定和改进禽白血病净化方案和提高净化效率上发挥了关键作用,显著提高了净化效率。

禽白血病净化既是一项技术活,又是一项体力活。

我国鸡群种类繁多数量巨大,净化工作量很大。

如在河北大午农牧集团种禽有限公司原种鸡群实施净化胎粪检测期间,每天要完成2万只以上种鸡的采样和检测,课题负责人赵鹏教授带领研究生从早上5点起床一直到晚上12点坚持在现场检测。

靠着这样的苦干实干,河北大午农牧集团种禽有限公司从项目启动的2016年8月开始,在短短两年时间内就实现了禽白血病彻底净化并获得国家级“禽白血病净化示范场”认证。

为了普及禽白血病净化知识和推动净化工作,课题组充分发挥“政府政策引导+高校技术支撑+企业主体实施”的三位一体推广模式,先后参与和协助中国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起草了禽白血病净化技术方案和国家禽白血病净化示范场评估标准。

禽白血病净化对北京油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评估

禽白血病净化对北京油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评估

禽白血病净化对北京油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评估禽白血病(V)是一种主要感染鸟类的病毒性疾病,对家禽养殖业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近年来,禽白血病净化技术在农业生产中得到了广泛应用,但其对油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尚未充分评估。

本文旨在评估禽白血病净化对北京油鸡产蛋性能和繁殖性能的影响,为养殖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首先,我们需要了解油鸡。

油鸡是一种快速生长、肉质鲜美的品种,广泛应用于屠宰业。

然而,油鸡在养殖过程中容易受到禽白血病的感染,因此禽白血病净化对油鸡的养殖具有重要意义。

禽白血病是由禽类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高传染性疾病。

该病毒主要通过唾液和排泄物传播,感染鸟类后会使其产蛋性能和繁殖能力受到影响。

禽白血病净化是一种通过选择禽场清洁方案、加强消毒等方式,从饲养环境中减少禽白血病病毒的存在,减少感染风险的方法。

对于北京油鸡而言,禽白血病净化对其产蛋性能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产蛋率、卵重和蛋品质等方面。

研究发现,经过禽白血病净化处理后,油鸡的产蛋率明显提高。

这是因为禽白血病会导致鸟类免疫系统受损,影响其正常的生理机能,从而影响了产蛋率。

而净化处理通过减少饲养环境中的病毒存在,使鸟类的免疫能力得到恢复,从而提高了产蛋率。

此外,禽白血病净化对油鸡的卵重也有一定的影响。

研究发现,通过净化处理后,油鸡的单个鸡蛋重量有所增加。

这可能是因为净化处理能够改善油鸡的饲养环境,提供良好的营养和生长条件,从而促进卵巢发育和卵泡的形成,增加鸡蛋的产量和重量。

此外,统计数据还显示,在经过禽白血病净化处理后,油鸡的蛋品质也有所改善。

研究发现,经过净化处理后的油鸡的鸡蛋外观更加光滑均匀,内部结构密实,并且有较高的营养价值。

这表明禽白血病净化处理能够提高油鸡鸡蛋的质量,增加其市场竞争力。

然而,禽白血病净化对北京油鸡的繁殖性能的影响尚未明确。

研究人员认为,禽白血病净化处理能够降低饲养环境中的病毒含量,减少油鸡的感染风险,从而提高其繁殖能力。

禽白血病的净化及防控

禽白血病的净化及防控

135禽白血病的净化及防控潘金升(新兴县动物卫生监督所,广东新兴 527400)摘 要:禽白血病是由肉瘤病毒群的病毒引起的禽类各种良性和恶性肿瘤的一类疾病,该病在目前无有效的疫苗及治疗药物,通过净化措施建立健康无白血病鸡群是当前避免感染鸡群的重要措施。

在对该病的净化的过程存在众多的不足与问题,积极的改进当前的净化措施对有效防控该病有着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

关键词:禽白血病;净化措施;防控策略禽白血病是由禽白血病病毒和禽肉瘤病毒引起的多种肿瘤性疾病的总称。

禽白血病可导致鸡死亡、生产性能下降、免疫功能下降和其他病原体的继发感染。

禽白血病对养鸡业的危害越来越大,并造成重大的经济损失。

经过多年的净化措施,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禽白血病仍在临床上大量发生和流行。

目前,禽白血病病毒的宿主谱正在扩大,已从肉鸡和蛋鸡传播到我国地方品种。

我国地方种鸡J 亚群禽白血病的纯化仍是禽白血病防治的重要内容。

因此,净化和预防禽白血病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就禽白血病的净化及防治措施提出了个人看法,仅供参考。

1 净化措施(1)垂直传播控制垂直传播是指阳性鸡通过产卵将病原体传播到下一代。

控制措施是进行多次阳性检测,及时剔除阳性鸡,并确保下一代的种鸡为阴性鸡。

①一日龄鸡胎粪检测1日龄胎粪检测,及时排除阳性鸡,避免鸡间水平传播。

孵化前每个鸡蛋都放在同一个孵化纸袋里。

对1日龄雏鸡的胎粪逐一采集,检测抗原。

如有阳性鸡则对整个鸡群进行淘汰,同时对相应的种母鸡也淘汰。

② 6~10周龄鸡检测6~10周龄为排毒高峰期。

肛拭子检测鸡群。

胎粪检测后,将雏鸡按种系分笼饲养,对同一母鸡进行泄殖腔拭子检测。

如有阳性鸡只存在便要对同笼的鸡群进行淘汰。

③初产期检测初产期也是鸡群排毒的高峰期。

可检测蛋清判断是否为阳性鸡,取初产蛋前3个鸡蛋检测蛋清抗原,如检测为阳性则对阳性鸡进行淘汰。

④病毒分离与检测病毒分离检测是检测公鸡是否携带禽白血病病毒的常用方法。

它可以用来防止公鸡通过接触或交配传染给其他健康的鸡。

禽白血病净化规程

禽白血病净化规程

禽白血病净化规程
禽白血病净化规程是指针对禽白血病病毒污染的场所、设备、禽群及其排泄物等
进行消毒、清洁、隔离等措施,以达到清除病毒、预防病毒扩散的目的。

具体规
程如下:
1. 对污染场所进行消毒清洁。

包括禽舍、鸡笼、饮水器、饲料器、卫生间等设施,应进行全面消毒清洗,使用有效杀灭病毒的消毒剂,如过氧乙酸、氯化钠等。

2. 对禽群及其排泄物进行隔离。

疑似或已感染禽只应立即隔离,禁止与其他禽只
接触;对禽只的排泄物也应进行隔离处理,避免病毒扩散。

3. 禁止外来禽只进入场所。

外来禽只可能携带病毒,应禁止其进入场所,并对人员、车辆等进行消毒处理。

4. 定期进行检测。

应定期对禽只进行病毒检测,发现病毒污染应立即处理,避免
病毒扩散。

5. 建立完善的防疫制度。

应建立科学、完善的防疫制度,包括疫苗接种、检测、
隔离等措施,确保禽只健康、生产安全。

以上是禽白血病净化规程的基本内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具体的实施和改进。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净化措施

禽白血病的流行病学特点及净化措施

D O I:10.3969/J.I SSN.1671-6027.2023.06.066A L是由A LV引起的一种致瘤性疾病,可引起家禽产能下降和生长迟缓。

此外,A LV还会导致严重的免疫抑制,增加对其他微生物感染的易感性,以及接种其他疾病疫苗遭遇失败的风险,会对家禽养殖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

A LV主要通过感染胚胎垂直传播,也可通过接触感染鸡或污染物水平传播。

到目前为止,没有有效的疫苗和药物来预防或控制A L。

因此,在临床上,最有效方法是区分和根除鸡群中的A LV感染个体。

1病原学A LV是逆转录病毒科α病毒属的单股正链R N A病毒,其基因组长度约7.2kb。

A LV基因组的前病毒D N A排列为5’LTR-l eader-gag-pol-env-3’LTR。

LTR是非结构基因,gag、pol和env是结构基因,gag和pol基因在病毒传播过程中相对保守,而env基因变异较大。

gag基因编码病毒的结构蛋白,其中包括核心蛋白(p27)和外壳蛋白(p19),这些蛋白质是组成病毒粒子的关键成分,p27与病毒R N A 相结合形成病毒粒子的核心,是一种高度保守的核心蛋白,分子量约为27kD a,具有高度的特异性和敏感性,是A L诊断的常用蛋白之一。

但是p27蛋白检测不能区分不同亚型的A LV。

p19则构成了病毒粒子的外壳,帮助病毒粒子组装和稳定,以便病毒能够进入宿主细胞并进行复制。

pol编码逆转录酶和整合酶;env编码gp37跨膜蛋白和gp85表面蛋白,其主要作用是介导病毒与宿主细胞的结合和进入,表面糖蛋白由两个亚基组成,gp85和gp37。

gp85蛋白是A LV外壳蛋白的主要成分,它位于病毒粒子表面并能够与宿主细胞受体结合,介导病毒进入宿主细胞。

gp85蛋白的N端部分包含了一个高度可变的区域,称为决定性病毒特异性抗原(vi r al s peci f i c ant i gen det er m i nant s,V SA s),这个区域决定了不同亚型之间的抗原差异。

种鸡场主要疫病净化评估标准

种鸡场主要疫病净化评估标准

种鸡场主要疫病净化评估标准一、高致病性禽流感(一)净化评估标准同时满足以下要求,视为达到免疫无疫标准:1.种鸡群抽检,H5亚型、H7亚型禽流感病毒免疫抗体合格率均为90%以上;2.种鸡群抽检,H5和H7亚型禽流感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3.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4.现场综合评估通过。

(二)抽检要求评估小组专家负责设计抽样方案并监督抽样。

表2-1免疫无疫评估实验室检测方法二、新城疫(一)净化评估标准同时满足以下要求,视为达到免疫无疫标准:1.种鸡群抽检,鸡新城疫病毒免疫抗体合格率90%以上;2.种鸡群抽检,鸡新城疫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3.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4.现场综合评估通过。

(二)抽检要求评估小组专家负责设计抽样方案并监督抽样。

表2-2 净化评估实验室检测方法三、禽白血病(一)净化评估标准同时满足以下要求,视为达到净化标准:1.种鸡群抽检,禽白血病病原学检测均为阴性;2.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3.现场综合评估通过。

(二)抽检要求表2-3 净化评估抽样检测方法备注:p27抗原检测全部为阴性,实验室检测通过;p27抗原检测阳性率高于1%,实验室检测不通过;检出p27抗原阳性且阳性率1%以内,采用病毒分离进行复测,病毒分离全部为阴性,实验室检测通过,病毒分离出现阳性,实验室检测不通过。

四、鸡白痢(一)净化评估标准同时满足以下要求,视为达到净化标准:1.血清学抽检,祖代以上养殖场阳性率低于0.2%,父母代场阳性率低于0.5%;2.连续两年以上无临床病例;3.现场综合评估通过。

(二)抽样要求评估小组专家负责设计抽样方案并监督抽样。

表2-4净化评估实验室检测方法五、现场综合评估依据《种鸡场主要疫病净化现场评估评分表》(详见附表2),现场综合评估必备条件全部满足,总分不低于90分,且关键项(*项)全部满分,为现场综合评估通过。

禽白血病的研究进展及种群净化技术

禽白血病的研究进展及种群净化技术
禽 白血病 的研究进 展及种群净化技术
位 俊 涛
( 辽宁省瓦房店 市动物 卫生监 督所 ,辽宁瓦房店

l 1 6 3 0 o )
要 :本 文 从禽 白血病 病原 学 、诊 断 方法 、 国 内研 究 进展 及种 播 是 主要 的传 播方 式 ,它 足 以使 病毒 代 代相 传 ,本 病不 易 间接 接
循环 ,使鸡群对疫苗免疫不产生应答或应答能力下降 ,从而导致 需 要 进一 步 的研 究 。 因此 ,建 立无 白血 病 的种 鸡 群 和减 少种 鸡 群 鸡 群更 高肿 瘤发 生率 和较 差 的生产性 能 。 的感染 率 是 目前 防 制本 病最 有 效 的措施 。控制 该 病 主要 采取 早 期 2 流 行病 学 检 测 和排 除带毒 鸡 ,以减 低接 触传 染和垂 直传 染 。 禽 白血病成世界性分布 ,地方性流行 ,具有感染率高、发病 净化种群是切断本病垂直传播 的主要措施 。目前在 国内,I f 1 率低的特点 ,是危害养禽业 的主要疾病之一。在性成熟时 ,大多 于E L I S A 试剂 盒 的商 品化 ,许 多大 型鸡 场主 要采 用E L I S A 检 测法 琼 数 鸡 已受到 感染 ,但在 临床 上 发病 率 一般 比较 低 。禽 白血病 不仅 检 测 开产 前鸡 的棉 拭 子和 开产 后蛋 清 中 的p 2 7 抗 原 和A L V — J 及A I v 可 引起病 禽 的死 亡 和淘 汰 ,还 可 引起鸡 群 生产 能 力 的普 遍下 降 , A B 抗 体 ,淘 汰 阳性 鸡 和 种 蛋 ,净 化 种 群 。核 心群 净 化 的基 本 啄 也 影 响蛋 ( 胚 )源 或鸡 源 细胞 的 医学研 究 和生 物 制 品的 发展 。各 则 :①小 群孵 化小 群饲 养 ( 2 0~ 5 0 只/ 群 );② 每 只采样 分 离病 毒 类型禽 白血病的临床发病死亡率有所不 同,如淋巴细胞性白血病 或 检 ̄ ] 1 p 2 7 ,淘 汰所有 阳性鸡及 所有 同群 鸡 ;③严 格选 用弱 毒活 疫 ( L L)在一 种鸡 群 的发 病率 可达 2 3 %。A L V —J 感 染 肉鸡 后发 病 率 苗 ;④ 严禁 不 同种群 鸡共 用孵 化厅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⑨进口祖代鸡维护:目前从国外引进的祖代 鸡没有禽白血病,但进入国内后,鸡群偶尔也有发
生感染,因此祖代鸡场要控制养殖环境,定期检 测,淘汰阳性鸡,其阳性率要达到国家标准,保证 为社会提供无鸡白血病的种鸡和商品鸡。
通过净化,优秀的祖代鸡场,最终要达到禽白 血病血清学检测 A/B 亚群、J 亚群抗体阴性,p27 抗 原阳性率≤1%的目标。 2 净化过程中需注意的问题
①对孵化环节、育雏、育成、产蛋鸡舍内环境、 疫苗接种、人工授精、雌雄鉴别、饲养设施、各种器 具及外环境的消毒和疫苗检测等实行严格生物安 全控制。
②严格对环境控制与消毒(包括孵化器、出雏 器、育雏室、育成室、禽舍、设施等),建立可控的生 物安全环境。
③ 疫 苗 接 种 前 进 行 检 测 ,避 免 接 种 污 染 疫 苗。接种疫苗时注意注射器针头的消毒。
讼;SPF 鸡感染会造成疫苗污染,带来的风险更为 严峻。因此,开展禽白血病净化工作显得尤为迫 切和重要。 1 世界重要育种公司 J 亚群禽白血病的净化
从 1988 年开始,就有育种公司开始开展禽白 血病净化工作,由于最初没有很好的净化方法,净
- 38 -
2014 年第 36 卷第 3 期
专题报告
China Poultry Vol.36,No.3.2014
通过对感染禽白血病病毒的 228 只平养公鸡 和 228 只平养母鸡群体不加控制,定期进行禽白 血病检测,检测结果呈现以下特点:开始几周阳性 率很低,6~9 周龄达到高峰,最高阳性率达 50%, 之后开始下降并保持在一定水平。因此,无论是 从兽医角度还是育种角度出发,对禽白血病的检 测控制都越早越好。因为,12 周龄以后内源性病 毒开始表达,后期的检测结果越来越难以解释。后 期禽白血病阳性率的降低,并非病毒被杀死,而是 病毒刺激机体产生抗体并中和一定比例的病毒。 4 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
④育种前 1 个月内对纯系全群检测泄殖腔棉 拭子和蛋清 ALV p27 抗原,同时按 5%的比例抽 检 ALV 血清抗体,若检测不达标,再次普检。
⑤公鸡于采精前(150 日龄左右)、采精时期 每 2~3 个月全群采集泄殖腔棉拭子,检测 p27 抗 原,淘汰阳性鸡。同时按 5%比例抽检血清 ALV 抗体。
⑥母鸡分别于 240 日龄和 320 日龄按 0.5%~1% 的比例进行蛋清 p27 抗原和血清抗体的抽检。抗 体检测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⑦对 ALV 抗原抗体检测中的可疑样本(包括 A、B 和 J 亚群 ALV)进行细胞培养分离病毒,并用 RT-PCR 方法进行鉴定,以保证净化质量。
⑧在现有家系的基础上扩群,对核心群单独 孵化和个体检测,通过 2~4 个世代检测,有效控制 禽白血病的传染与扩散,最终达到净化。
对开展净化的种群进行小群孵化,雏鸡进行 胎粪抗原捕获 ELISA 检测 p27 抗原,对检出阳性 个体的进行整群淘汰。出雏后进行小群饲养,饲 养过程中至少进行 2 次病毒分离检测,对检测出 现阳性的家系不进行繁育后代。此外还要实施严 格的生物安全措施,尤其要加强鞋、野鸟以及人工 授精等的管理。 8 净化验证系统
①1 日 龄 进 行 胎 粪 抗 原 捕 获 ELISA 检 测 ; ②选育日龄开展病毒分离或者使用拭子进行抗原 捕获 ELISA(10 周龄之前);③开产前进行病毒分 离;④开产初期,进行抗原捕获 ELISA 检测或病毒 分离检测;⑤利用开产最初的 2~3 个蛋进行蛋清 抗原捕获 ELISA 检测,由于最初 3 个蛋一般不入 孵,可节约生产成本;⑥产蛋中期进行拭子或蛋清 抗原捕获 ELISA 检测。 7 净化管理
禽白血病检测主要有 3 种方法,即通过胎粪、 泄殖腔或阴道拭子、蛋清和病毒培养物进行抗原 捕获 ELISA 检测;A、B 亚群和 J 亚群 ELISA 抗体检 测;病毒分离检测。 4.1 抗原捕获 ELISA 在胎粪检测上的应用
该方法具有实用(在孵化室即可快速得到结 果)、有效(可作为快速降低 ALV 感染的基础)、廉价 (费用大大低于病毒分离)、易于操作(实验室人员 不难培训,容易获得技术支持)等优点。在检测中, 假阳性可通过重新检测解决,假阴性可通过小群孵 化进一步排除。由于在孵化时内源性禽白血病病 毒表达较少,检测结果不需太多解释。利用该方 法,如净化有效,可使阳性率降到 1%以下。 4.2 抗原捕获 ELISA 在蛋清检测上的应用
④翻肛鉴别公母雏时,避免交叉污染,工作人 员要不时消毒洗手。
⑤鸡场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便于消毒, 减少交叉感染。
⑥母鸡输精,一只鸡一根输精管,防止人为传 播病原。
⑦小群饲养是降低和减少该病传播的有效 途径。
禽白血病控制和净化计划的优化与评估
报告人:何 辉(北京爱德士元亨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 100029)
该方法也具有有效、实用、廉价、易于操作等 优点。但检测时需了解每个遗传系和鸡群年龄范 围的基准线。由于内源性病毒特异性抗原的存 在,慢羽品系和一些快羽品系可能产生大量假阳 性结果。因此,必须在蛋清特异性抗原基准线建 立后对检测方法做相应的内部修正。对检测结果 需做进一步解释,可通过病毒分离进行支持。
对于蛋清的选择,有研究结果表明内层的稠 蛋清病毒含量可能更高,但从可操作性方面,外层 稀蛋清更易于实验室操作处理。 5 净化原则
主要包括以下几项原则:早期检测,越早检测 越容易对检测结果进行解释;进行多次检测,一次 检测结果难以分辨内源性病毒和外源性病毒;病 毒分离是金标准;p27 抗原的 ELISA 检测是所有 计划的核心,因为所有的 ALV 都具有相同的 p27 抗原。 6 美国对禽白血病进行根除的执行方案
化工作进展缓慢,直到 2000 年左右开始有公司完 成净化工作。之后,随着禽白血病检测试剂盒的 开发和科技进步,完成净化所需时间越来越短。 2 禽白血病的主要传染方式
禽白血病主要通过以下几个途径进行传播, 即通过生殖道(体细胞)发生的先天传播;通过遗 传性(种系)发生的垂直传播;通过紧密接触(分泌 物、排泄物、血液)发生的水平传播;通过污染疫苗 发生的外源性传播。 3 禽白血病在不同性别鸡群的传播和感染率
验证程序包括以下几步:对所有死亡鸡只进 行剖检;对可疑鸡只通过病毒分离进行复检;对可 疑后代的父母代通过病毒分离进行复检;取可疑 鸡只的脾脏进行 PCR 检测;进行 DNA 测序。 9 净化进展评估方法
无论哪一种检测程序都要建立相应的基准 线;需采用一致的采样日龄、样品类型和检测方 法;对比正在进行的和计划开始时的数据;在遗传 品系、遗传水平内和遗传水平之间进行对比。如 果净化工作开展顺利,胎粪检测阳性率可迅速降 至 2%以下,病毒分离检测阳性率在 1~2 年内降至 5%以内、2~3 年内降至 2%以下,鸡群死亡率降低, 极少发生肿瘤性疾病。
பைடு நூலகம்
摘 要:禽白血病是目前对我国养禽业尤其是种禽业造成重要经济影响的疾病。本文概 括分析了禽白血病的检测方法、净化原则以及净化管理,并对该净化程序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估 与优化。
关键词:禽白血病;净化程序;评估
禽白血病的发生,对我国家禽产业造成了严 重的经济影响。一般情况下,禽白血病可造成成 年鸡死亡率和肿瘤增加、产蛋下降及饲料消耗上 升;造成青年鸡群体均匀度下降、体重下降、死亡 率和饲料消耗上升;育种群感染会影响商品雏鸡 质量,导致客户满意度下降,或发生相关投诉或诉
2014 年第 36 卷第 3 期
专题报告
China Poultry Vol.36,No.3.2014
响。根据检测阳性率决定扩大检测的数量,阳性 率高的品系需要普检。
③5%产蛋率时,按 5%的比例采集初产蛋蛋 清进行ALV p27抗原检测;开产后1个月(180日龄 左右)全群普检泄殖腔棉拭子和蛋清 ALV p27 抗 原,并按 5%比例抽检血清 ALV 抗体。
- 39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