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人皆可为国王

合集下载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人人皆可为国王》的作者和背景知识;2.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3.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4.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5.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二、教学内容:1.作者介绍和背景知识;2.小说的主要情节梗概;3.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的分析;4.重要词汇和短语的解析;5.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1.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和主题;2.分析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3.掌握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4.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四、教学方法:1.课堂讲授与讨论相结合的方法;2.小组合作学习的方法;3.角色扮演的方法;4.个别辅导的方法。

五、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5分钟)1.提问:你们了解《人人皆可为国王》这本小说吗?第二步:阅读和讨论(15分钟)1.让学生自主阅读《人人皆可为国王》,了解小说的主要情节。

2.小组内讨论小说中的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3.召集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见解。

第三步:词汇解析(15分钟)1.列举小说中的重要词汇和短语。

2.讲解这些词汇和短语的意思和用法。

3.让学生进行词义辨析和造句练习。

第四步:角色扮演(20分钟)1.将学生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选择一个人物进行扮演。

2.根据小说情节进行角色扮演,展示人物形象和情节发展。

第五步: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20分钟)1.出示几道关于小说的选择题和问答题。

2.让学生独立完成,然后进行讲解和答疑。

3.分析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引导学生进行文学鉴赏。

第六步:课堂总结(10分钟)1.总结今天的教学内容和学习收获。

2.提出小组作业:继续阅读《人人皆可为国王》,写一篇读后感。

六、教学评价:1.学生课堂参与情况;2.学生的小组合作学习情况;3.学生的角色扮演表现;4.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文学鉴赏能力。

七、拓展延伸:1.推荐学生阅读梁衡的其他作品,并进行讨论和交流;2.让学生自行撰写小说的续集或改编剧本;3.引导学生深入研究梁衡的文学创作风格和思想内涵。

人人皆可为国王

人人皆可为国王

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

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

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

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

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

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

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

“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

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

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

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

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

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

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人人皆可为国王的写作背景

人人皆可为国王的写作背景

人人皆可为国王的写作背景
(原创版)
目录
1.介绍“人人皆可为国王”的写作背景
2.分析“人人皆可为国王”的含义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
3.探讨“人人皆可为国王”的现实意义
正文
【人人皆可为国王的写作背景】
“人人皆可为国王”这一说法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它强调了民主、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念。

在这种背景下,作家们开始关注普通人的生活和命运,并在文学作品中表现这种价值观。

【“人人皆可为国王”的含义及其在文学中的体现】
“人人皆可为国王”意味着在理想社会中,每个人都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和机会。

在文学作品中,这一观念体现为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关注,强调他们的价值和成就。

作家通过描绘这些角色的生活经历,向读者传达了人人平等、皆有价值的观念。

【“人人皆可为国王”的现实意义】
尽管“人人皆可为国王”这一观念源于法国大革命时期,但它在当今社会依然具有现实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人们仍在为实现民主、平等和自由而努力。

因此,通过阅读和研究这些文学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一价值观念,并努力将其付诸实践。

总之,“人人皆可为国王”不仅是一种文学观念,更是一种对理想社会的追求。

在文学作品中,这一观念体现为对普通人的尊重和关注,强调他们的价值和成就。

第1页共1页。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把握梁衡散文《人人皆可为国王》的主要内容;(2)能够分析并欣赏梁衡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3)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思考和评判。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深入理解课文内容;(2)学会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散文作品;(3)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文学、热爱生活的情感态度;(2)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具备社会责任感;(3)培养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坚持自我价值的精神品质。

二、教学重点1. 课文《人人皆可为国王》的主要内容及其主题思想;2. 梁衡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3. 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思考和评判。

三、教学难点1. 课文中的深刻哲理如何引导学生领悟;2. 如何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散文作品;3. 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

四、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案、课件等相关教学资源;2. 学生预习课文,了解作者梁衡及其作品;3. 准备相关现实生活中的案例,以便进行课堂讨论。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简介作者梁衡及其作品;(2)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人人皆可为国王》,激发学生兴趣。

2. 自主学习(1)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2)学生分享学习心得,讨论课文主题思想。

3. 合作探讨(1)分组讨论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句子和段落;(2)分析并欣赏梁衡散文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技巧;(3)从不同角度分析和欣赏散文作品。

4. 课堂讲解(1)讲解课文中的深刻哲理;(2)举例说明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3)引导学生运用课文中的观点,对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思考和评判。

5. 课堂练习(1)让学生选取一个现实生活中类似的现象,进行分析和评判;(2)学生分享练习成果,进行交流和讨论。

6. 总结与拓展(1)对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行总结;(2)引导学生关注文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社会责任感;(3)鼓励学生勇于追求真理、坚持自我价值。

琢磨之心阅读

琢磨之心阅读

琢磨之心阅读篇一:议论文阅读题及答案议论文阅读理解一、人人皆可为国王梁衡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

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

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

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

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

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

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

“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

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

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

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

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

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

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

梁衡《人人皆可为国王》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能够理解并分析梁衡的《人人皆可为国王》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方式。

(2)能够概括文章中作者对社会、人性、自由等问题的思考。

(3)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思辨能力。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自主阅读,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理解文本的能力。

(2)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口头表达能力。

(3)通过写作练习,提升学生的文字表达和创意思维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2)培养学生对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观的深入理解和思考。

(3)通过文章的学习,激发学生对人生、社会和自我价值的思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学重点:1. 理解并分析梁衡的《人人皆可为国王》的主要观点和论述方式。

2. 概括文章中作者对社会、人性、自由等问题的思考。

教学难点:1. 作者对于自由、平等、正义等概念的深入理解和阐述。

2. 如何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提炼出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和启示。

三、教学过程1. 导入:(1)引导学生关注社会问题,引发对自由、平等、正义等价值观的思考。

(2)简介梁衡及其作品《人人皆可为国王》。

2. 自主阅读:(1)学生自主阅读文章,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和观点。

(2)学生完成阅读笔记,记录关键信息和感悟。

3. 小组讨论:(1)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分享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2)引导学生关注文章中的社会、人性、自由等问题,深入探讨文章的主题。

四、作业与反馈1. 作业:(2)选取一个社会问题,结合文章的观点进行分析和讨论。

2. 反馈:(1)教师对学生的读后感进行批改和反馈,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文字表达能力。

(2)在课堂上选取部分学生的作业进行分享和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和启示。

五、教学评估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和思考能力。

2. 作业质量:评估学生的读后感质量,关注学生的思考深度和文字表达能力。

【人人皆可为国王】

【人人皆可为国王】
答:第③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
王国里成为国王。(1分) 第④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 时,他仍然可以为王。(1分) 第⑤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 王。(1分)
4.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 来补充论述。(3分)
答: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
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 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3分)
5.你认为本文的观点对生活中的哪 些人会有非常大的触动?(3分)
答:生活中的自卑的人(或骄傲的人)。(3
分)【Βιβλιοθήκη 人皆可为 国王】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答:人人皆可为国王(3分)(意思相近
即可)
2.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 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3分)
答: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
“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 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2分)
3.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 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3分)

人人皆可为国王好句摘抄

人人皆可为国王好句摘抄

人人皆可为国王好句摘抄1.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

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2.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

3.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

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

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

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4.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

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5.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

“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

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

6.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

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

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

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7.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8.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

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人皆可为国王【阅读答案】
①说到权力和享受,国王可算是一国之最。

因此王位就成了很多人追求的目标,但我们也大可不必妄自菲薄,我们人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国王。

②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它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

比如,同是长度单位,以“里”去量路程可以,去量房屋之大小则不成;以“尺”去量房屋大小可以,去量一本书甚至一张纸的厚薄则难为它了。

同是观察工具,望远镜可以观数里、数十里之外,看微生物则不行,能挥洒自如的是显微镜。

以人而论,权大位显,如王如皇亦有他的局限。

比如他就不能享受村夫之乐、平民之趣。

《红楼梦》里凤姐说得好,“大有大的难处”。

据说现在的荷兰女王也很为继承人发愁,因为她的三个子女因担心失去生活之趣对王位都不感兴趣。

③在现代社会里,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享受高呼万岁的崇敬,享受鲜花和红地毯。

你看歌星、球星是追星族的国王;作家、画家是欣赏者的国王;学者、教授是他学术领域的国王;幼儿园的阿姨、小学校的教师整天享受着孩子们的拥戴,也俨然如王——孩子王。

就是牧羊人,在蓝天白云下长鞭一甩,引吭高歌,也有天地间唯我独尊的国王感。

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北宋时的柳永,宋仁宗不喜欢他,几次考试不第连个做臣子的资格也拿不到,他只好去当“民”。

“凡有井水处都有柳词”。

因而他在词坛成为了自己的国王——词王。

林则徐被清政府贬到新疆伊犁,沿途官民却争相拜迎,泪洒长亭,赠衣赠食争睹尊容。

到住地后人们又去慰问,去求字。

以至于待写的宣纸堆积如山。

在人格王国里林则徐被推举为王。

⑤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我看过一场演唱会,那歌手也没有什么名,但当时着实有王者风范,台下的女孩子毫不羞涩地高喊“我爱你”,演唱结束,要跟他拥抱。

⑥国王的精神享受有三:一是有成就感;二是有自由度;三是有追随者。

只要做到这三点,不管你是白金汉宫里的英国女王,还是拉着小提琴的街头艺术家,在精神上都能得到同样的满足。

要做到这一点并不难,只要诚实、勤奋就行——因为你虽没有王业之成,大小总有事业之成;虽没有权的自由,但有身心的自由;虽没有臣民追随,但一定有朋友、有人缘,也可能还有崇拜者。

所以人人皆可为国王,谁也不用自卑,谁也不要骄傲。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3分)
2.文章第②段运用的论证方法主要是什么?作用是什么?(3分)
3.文章第③段到第⑤段分别是从哪些方面来论述文章观点的?(3分)
4.请在第④段结尾处列举一个事例来补充论述。

(3分)
5.你认为本文的观点对生活中的哪些人会有非常大的触动?(3分)
【答案】
1.人人皆可成为国王(3分)(意思相近即可)
2.举例论证(1分)作用是为了证明“虽然大有大的好处,但是却不能占据全部的风光”这一观点。

(2分)
3.第③段:每一个成功者都可以在自己的王国里成为国王。

(1分)
第④段: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

(1分)
第⑤段:在日常生活中更是人人可以为王。

(1分)
4.答案不唯一,能紧扣“当一个人壮志难酬或怀才不遇时,他仍然可以为王”这一分论点,举出例子并作简要分析即可。

(3分)
5.生活中的自卑的人(或骄傲的人)。

(3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