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附件1

XX学院

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 XX

课程名称:供应链管理

课程性质:专业教育必修课

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课程负责人: XX

制(修)订时间: XX年XX月X日

专业负责人审核:

专业建设委员会审核:

XX年 X 月

《供应链管理》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 XX适用专业:物流管理

适用学期:第六学期执笔人: XX 学时: 36 制(修)订时间:XX年X月

一、课程定位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物流管理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属专业教育必修课。本课程教研

组成员通过对物流企业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一线岗位人员进行调研,在专业带头

人的组织下,通过专业指导委员会、专任教师配合,设计了《供应链管理》以

“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课程内容体系。《供应链管理》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参照

了物流职业资格标准,打破传统学科的课程体系,突出岗位能力和职业素质培养,

在课程设计上,依据物流技术标准和物流工作岗位所需掌握的知识、技能、素质,

制订了全新的课程标。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讲授供应链管理的工作原理、特性、

应用及供应链流程基本设计方法。

(二)课程在人才培养过程中的作用

供应链管理正在逐渐演化成一个科技含量更高、更加复杂的实体,这要求

学术部门开发更正规的供应链管理教育项目,提供具有技术革新能力和能够管

理联盟性组织的专业人才。但是,学术界所提供的供应链管理教育与潜在劳动

力与产业需求还存在不小差距,这带来了极大的经济劣势。显然,在供应链管

理的课程设置上也应该体现出应用性的特点,供应链管理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能

够用于管理实践的专业技能和知识,传统职能如营销、研发、制造和物流都融人

到一体化的供应链中。由于供应链的整合特征,在教学时也不能把供应链的各个

职能分离开来。供应链管理属于交叉学科,供应链管理人才需要接受的教育包

括基本的管理理论先进技术以及供应链管理原理。通过讲授法、案例教学等多样

化的教学过程,按照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以培

养符合实际需要的应用型人才为原则,教学组织以技能为为目标,加强学生专业能力、方法能力和社会能力的培养,达到促进学生专业综合素质的提升的目的,真正培养专业与专长合格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

(三)本课程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本课程的先导课程是《物流学概论》、《管理学原理》、《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等课程,以上这些课程的学习,先让学生了解物流的基础知识与管理的理论,为学习以后课程打下坚实基础;与《配送中心规划与管理管理》、《物流信息管理》、《数据库原理与应用》课程并行,同步了解物流相关环节的业务流程;后续的课程有《国际货运代理》、《物流企业管理》等核心课程,课程是由易到难,有助于学生进行系统性的学习。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掌握供应链管理的思想发展;

(2)掌握供应链设计理念;

(3)掌握供应链存在的冲突目标;

(4)掌握供应链运作匹配战略;

(5)掌握供应链关系管理;

(6)掌握供应链战略合作伙伴选择;

(7)掌握顾客价值;

(8)掌握供应链的牛鞭效应;

(9)掌握VMI-供应商管理库存策略;

(10)掌握准时化采购策略;

(11)掌握市场风险和决策要点;

(12)掌握延迟策略;

(13)掌握标准化策略的基本概念;

(14)掌握大规模定制的基本思想。

(二)能力目标

(1)具备完成供应链的流程设计的能力;

(2)具备根据不同的产品特性匹配供应链的能力;

(3)具备设计战略伙伴的选择流程和标准的能力;

(4)具备分析顾客价值与相应的顾客管理的能力;

(5)具备提出解决牛鞭效应思路的能力;

(6)会利用先进的库存管理方法(VMI)进行库存控制;

(7)会利用总成本法对供应商做出评价;

(8)具备区分供应合同种类及分担风险的能力

(9)掌握供应链管理下的生产管理方法的特点和应用,会利用合适的供应链绩效评价指标对供应链的运作绩效做出评价;

(10)具备综合评价企业供应链整体状况,提出改进方案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通过自学获得新知识新技术的能力;

(2)利用网络、文献等获取信息的能力;

(3)自我控制与管理能力;

(4)制定工作计划的能力;

(5)评估工作结果的能力;

(6)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团队合作能力;

(8)良好的职业道德,诚实守信、爱岗敬业等能力。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教学项目

(二)实习实训项目

该门课程实训课时为8课时。

四、教学评价

(一)教学评价

教学效果评价采用校外专家、行业企业专家、校内督导及学生评价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主要从课程定位,课程目标,教学组织形式及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评价。课内评价则采用教学评价、学生互评、学生自评相结合的方式完成。

(1)教师发下分组评分表和互评表;

(2)各组以简报的方式向同学报告自己的学习过程;

(3)学生自评和互评;

(4)教师点评;

(二)教学考核

鉴于课程着重培养学生全面解决管理问题结构性的思维方式的能力,本课程采用平时考核、和期末考核二部分内容,作为课程成绩评定依据,两项成绩的权重分别为40%和40%。平时成绩根据学生的平时学习情况进行评定,具体包括三部分内容:平时考勤、课堂表现和作业完成情况作为考评依据,此项为40 分。具体分配如下:平时考勤10 分,课堂表现10 分,作业完成情况20分;期末考核期末考核成绩为60 分,成绩评定方法参见相关考核试题的评定标准.

五、建议使用的教材和主要参考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