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标准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示例带图

合集下载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集成电路)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集成电路)

名称: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说明书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Low Noise Amplifier-LNA),特别涉及一种应用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设计中的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

本实用新型首先通过一个源简并电感(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串联在MOS 晶体管的源极以提供串联负反馈效应,使得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in Z 和噪声最优源阻抗opt Z 满足*in opt Z Z ;然后利用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将MOS 管的栅极匹配到信号源,从而使得本低噪声放大器的输入级同时实现了噪声匹配和功率增益匹配,不仅能够达到低噪声放大器的最小噪声系数min NF ,而且实现了功率的最大传输;最后利用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实现MOS 管的漏极与负载之间的匹配。

本实用新型能够利用功耗约束噪声优化技术(Power-Constrained Noise Optimization Technique)选择MOS 管M1的适当尺寸,在功耗约束条件下实现低噪声放大器输入端的同时匹配。

摘要附图权利要求书1、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用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工艺实现,即将有源和无源元器件制作在同一块半导体基片上来实现低噪声放大器的设计,并且在输入级能够同时实现噪声匹配和功率匹配设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同时匹配的低噪声放大器,其特征在于,包括:MOS 晶体管M1作为放大器件按照共源结构连接;源简并电感s L (Source Degeneration Inductance)连接在MOS 管的源极和地电位之间,其提供的串联负反馈效应使MOS 管栅极的输入阻抗等于或近似等于噪声最优源阻抗的共轭;电容1C 和电感1L 组成一个L 型输入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栅极相连,另一端通过隔直电容c C 与信号源连接;电容2C 和电感d L 组成一个L 型输出匹配网络,其中一端与MOS 管漏极相连,另一端与负载连接;限流电阻d R 一端于电源dd V 相连,另一端与d L 相连;一个电流镜电路由晶体管M2、电阻器1R 和2R 组成,M2的栅极和漏极相连,源极接地电位,1R 的一端与电源Vdd 相连,另一端与M2的漏极相连,2R 的一端与M2的栅极相连,另一端连接在c C 和1L 的公共连接点上。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
电话
邮政编码
地 址
第名称
国籍或居所地国家或地区
电话
邮政编码
地 址
⑨联


姓 名
电话
邮政编码
地 址
⑩确定非第一署名申请人为代表人声明特声明第署名申请人为申请人的代表人






名称
代 码
邮政编码
电 话
地 址
代理人
1
姓名
代理人
2
姓名
工作证号
工作证号
电 话
电 话
分案申请
原申请号:
原申请日: 年 月 日

转让证明
4.权利要求书

专利代理委托书
5.说明书

经证明的在先申请文件副本 份数
6.说明书附图

原案申请文件副本

其他证明文件(注明文件名称)
权利要求的项数 项


18全体申请人或专利代理机构签章
年月日
19专利局对文件清单的审核
年月日
□初审程序
□授权后程序
费用减缓请求书
□实审程序
请按照本表背面“填表注意事项”正确填写本表各栏
实名


型称







在先申请
国别或地区
在先申请日
在先申请号

已在中国政府主办或承认的国际展览会上首次展出












已在规定的学术会议或技术会议上首次发表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模板

一、专利申请基本信息1. 申请人信息- 申请人名称:- 申请人地址:- 申请人联系方式:电话、邮箱等2. 发明人信息- 发明人姓名:- 发明人地址:- 发明人联系方式:电话、邮箱等3. 专利代理机构信息(如有)- 专利代理机构名称:- 专利代理人姓名:- 专利代理人联系方式:电话、邮箱等二、专利技术领域[在此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专利所属的技术领域,例如: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类……(具体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类……(具体应用)的……(具体产品或方法)。

]三、背景技术[在此简要介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

例如:现有技术中,……(现有技术的问题),导致……(不良后果)。

]四、实用新型内容1. 技术方案[在此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技术特征: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尺寸、材料等具体技术特征。

- 工作原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式。

- 优点:说明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的优点,例如:结构简单、性能优越、成本低廉、易于制造等。

2. 附图说明[在此列出本实用新型的附图,并对每个附图进行简要说明。

例如:]-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局部放大图。

3. 具体实施方式[在此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内容:]- 制造方法:说明本实用新型产品的制造方法。

- 使用方法:说明本实用新型产品的使用方法。

- 效果:说明本实用新型产品在使用中的效果。

五、权利要求[在此提出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权利要求应具体、明确、完整地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例如:]1. 一种/类……(具体产品或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具体技术特征)。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体产品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他技术特征)。

3. 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具体产品或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他技术特征)。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范本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样本【范本模板】
说明书附图
图1智力激励魔方结构图
图2实物样品图
权利要求书
1、设想激发魔方,其特征在于:魔方单元立方块(1)的表面设置有透明夹层(2),透明夹层(2)侧面有开口,表面印有文字或图案的插片(3)可以通过开口安放在透明夹层(2)中.
附本专利证书照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范本二
创造发明名称
创造发明训练扑克
(一)技术领域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造发明训练扑克”,其特征在于:扑克与54种创造技法结合在一起,通过文字介绍和图片就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一种创造技法的内涵及运用要点。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创造发明训练扑克”,其特征在于:既可以象普通扑克一样玩(边玩边学习扑克上相关创造技法内涵及运用要点),也可以用“创造发明训练扑克"进行创造技法和创新思维训练(如将扑克上的事物或现象进行组合提出新设想),还可以用“创造发明训练扑克"来激发我们的灵感来解决一些难题(如随意抽取一张扑克,将扑克上创造技法及相应的事物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结合,也许问题就解决了)。
自从1936年美国人奥斯本提出第一个创造技法——-———智力激励法以来,新的创造技法不断涌现,到如今已达到300多种。学习创新思维、研习创造技法于19世纪80年代在中国悄悄兴起,上海有几所高校陆续开设了以传授创造技法为主的《创造学》课程,全国总工会编写了《职工创造力开发读本》对工人进行创造力开发培训,我国学者许立言等根据上海和田小学进行创造发明的方法,总结提出一个创造技法--——--和田十二法。
3。发明内容
通过对魔方的六面,大量的印有不同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组,透明夹层侧面有开口,表面印有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随意替换的放入透明夹层中,大量的印有不同文字或图案的插片可以组合成很多的益智游戏。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模板一、申请人基本信息。

1. 申请人姓名(中文/英文):2. 申请人性别:3. 申请人国籍/地区:4. 申请人地址:5. 申请人联系电话:6. 申请人电子邮箱:二、发明名称。

1. 发明名称(中文/英文):2. 发明领域:3. 发明内容摘要:三、发明人基本信息。

1. 发明人姓名(中文/英文):2. 发明人性别:3. 发明人国籍/地区:4. 发明人地址:5. 发明人联系电话:6. 发明人电子邮箱:四、申请日。

1. 申请日:2. 优先权日(如有):五、摘要。

(在此部分简要概括发明的技术方案、技术效果和技术进步,突出技术特征和技术效果,简洁明了地表述发明的创造性和实用性)。

六、权利要求书。

(在此部分详细陈述发明的技术方案,包括技术特征、技术效果和技术进步,对发明的实质特征和技术效果作出清晰的描述,并且对所描述的技术方案作出权利要求)。

七、说明书。

(在此部分对发明的实质特征和技术效果进行详细的说明,包括发明的背景技术、发明的内容、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附图说明等)。

八、摘要附图。

(在此部分附上发明的摘要附图,以便于对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效果进行更直观的理解)。

九、其他附加文件。

(在此部分根据具体情况附加其他相关文件,如授权委托书、优先权证明文件等)。

十、申请人声明。

(在此部分申请人声明对所提交的申请文件的真实性和合法性负责,并愿意接受中国专利法律的监督和制裁)。

十一、申请人签名。

(在此部分申请人签名并注明签名日期)。

以上为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模板,申请人在填写申请文件时应当认真核对各项内容,确保准确无误。

同时,申请人应当严格按照中国专利法律的相关规定进行申请,以确保申请的顺利进行和专利的有效性。

希望申请人能够通过本模板,顺利申请到自己的实用新型专利,为自己的创新成果保驾护航。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例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例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案例
一、申请案例
一个外国企业申请在中国申请实用新型专利,该企业的产品是一种新型的水果搅拌机,有以下的特征:
1.该机器的总体尺寸很小,方便携带;
2.该机器具有安全性能,搅拌时不会出现危险;
3.该机器搅拌的效率高,搅拌时间较短;
4.该机器搅拌所需的功率小;
5.该机器的搅拌效果平均,果肉碎小;
6.该机器的外壳采用了先进的塑料材料,可以抵抗水果汁;
7.该机器的配置有一个温度调节器,可以调节搅拌时的温度;
8.该机器有一套独特的制冷系统,可以保持果汁制作后的新鲜度;
9.该机器还有一个可以更换的搅拌头,让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要求来搅拌不同的果肉粒度。

二、专利权要求
根据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权要求,该企业要求获得的专利权应当规定为:
1.该机器的设计及其各个组成部分,包括搅拌头等;
2.该机器的各种控制系统,如温度调节器、制冷系统等;
3.该机器的制造与出售,以及商标使用权;
4.该机器的运营及技术服务;
5.其他有关实用新型的专利权利。

三、申请材料
为了完成该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该企业需要准备以下申请材料:。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文

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文尊敬的专利局:我想申请一项实用新型专利,我选择了一种改进的垃圾分类装置。

以下是我对该发明的详细描述,以及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优势。

一、发明名称:改进的垃圾分类装置二、发明人:我,XXX三、背景技术:近年来,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垃圾分类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然而,目前市场上的垃圾分类装置普遍存在使用不便、分类不准确等问题。

因此,我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垃圾分类装置,以解决这些问题。

四、发明的技术方案:改进的垃圾分类装置包括一个分类箱和一个分类控制装置。

所述分类箱包括多个垃圾存放区,每个垃圾存放区用于存放特定的垃圾。

所述分类控制装置包括一个传感器和一台控制电脑。

所述传感器用于检测垃圾的属性,如重量、形状等。

所述控制电脑根据传感器的检测结果,控制分类箱打开相应的存放区或关闭存放区的门。

五、实施例:该装置的工作流程如下:1.用户将垃圾放入分类箱。

2.传感器检测垃圾的属性。

3.控制电脑根据传感器结果判断垃圾属于哪个存放区,并控制相应的存放区门打开。

4.垃圾进入相应的存放区后,存放区门自动关闭。

5.用户可根据需要随时取出垃圾。

六、优点:1.使用方便:用户只需将垃圾放入分类箱,垃圾会自动分类,无需复杂的操作。

2.分类准确:传感器可以准确检测垃圾的属性,确保垃圾被放入正确的存放区。

3.高效节能:存放区门采用自动开关设计,减少能量消耗。

4.可定制化:根据用户的实际需求,可以增加或减少分类存放区。

七、技术效果:通过实验验证,改进的垃圾分类装置具有良好的分类效果,并且运行稳定可靠。

用户的使用体验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垃圾分类的准确性大大提高,有效促进了环境保护。

八、附图说明:见附件中的图纸。

以上是我对改进的垃圾分类装置的详细描述以及它的结构、工作原理和优势的介绍,请鉴定并批准该实用新型专利。

谢谢。

申请人:XXX。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书模板

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书模板

尊敬的专利局:我司(公司名称)在此提交一份实用新型专利申请书,以申请一项我们最近研发的创新产品(产品名称)。

我们确信这项产品具有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

在此,我们请求贵局对我们的申请进行审查,并授予该项产品实用新型专利权。

一、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行业领域),具体是一种(产品名称)。

二、背景技术(简要介绍当前市场上同类产品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的必要性。

)三、发明内容1. 技术方案(详细描述产品的技术方案,包括产品结构、工作原理、创新点等。

)2. 解决了什么问题(阐述该产品与现有技术相比,解决了哪些问题,提高了什么性能。

)3. 有益效果(说明该产品带来的优点,如提高效率、降低成本、易于操作、环保等。

)四、附图说明(如有必要,可提供产品结构图、原理图、示意图等,以帮助说明技术方案。

)五、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产品的制作过程、使用方法、应用范围等。

)六、权利要求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明确列出该项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要求。

)七、摘要(简要概括该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内容、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等。

)八、说明书(详细阐述该项实用新型专利的发明内容、技术方案、有益效果等。

)九、说明书摘要(简要概括该项实用新型专利的说明书内容。

)十、申请人信息(提供申请人的基本信息,如姓名、单位、地址等。

)十一、代理机构信息(如有代理机构,提供代理机构的详细信息。

)十二、优先权声明(如有优先权,需声明并提供相关证明文件。

)十三、专利申请费(按照规定的标准缴纳专利申请费。

)附:相关证明材料(如有必要,提供证明产品创新性、实用性和可行性的相关证明材料,如实验报告、检测报告、用户反馈等。

)我司郑重承诺,该项实用新型专利申请系我司自主研发,未侵犯他人合法权益。

如有违反,我司愿承担相应法律责任。

敬请贵局对我们的申请予以审查,并授予该项产品实用新型专利权。

此致敬礼!(公司名称)(申请人签名)(日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用新型(撰写范例)权利要求书1.一种试电笔,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顺序电连接,其特征是: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此为独立权利要求。

独立权利要求应从整体上反映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记载解决的技术问题的必要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应包括前序部分和特征部分。

前序部分,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主题名称及与其最接近的现有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

特征部分使用“其特征是”用语,写明实用新型区别于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技术特征,即实用新型为解决技术问题所不可缺少的技术特征。

独立权利要求确定了一个相对大的保护范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是一个一体的同心电阻,同心电阻中间圆柱部分为限流电阻,其外部圆管部分为分流电阻,圆柱部分高于圆管部分;识别电极为环状弹性金属片,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试电笔,其特征是分流电阻与限流电阻平行设置,其间为绝缘隔离层。

[从属权利要求(此例中权利要求2、3为从属权利要求)应当用附加的技术特征,对所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的限定。

主张的是相对较小的技术保护方案。

这样分层次、逐级的撰写有利于对该专利技术的保护。

][权利要求书应使用与说明书一致或相似语句,从技术的角度正面简洁、明了地写明要求保护的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如:机械产品应描述主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应使用确定的技术用语,不得使用技术概念模糊的语句,如“等”、“大约”、“左右”……。

每一项权利要求应由一句话构成,只允许在该项权利要求的结尾使用句号。

]说明书试电笔所属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指示电压存在的试电装置,尤其是能识别安全和危险电压的试电笔。

[所属技术领域:应指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所属或直接应用的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目前,公知的试电笔构造是由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金属弹簧和手触电极串联而成。

将测试触头与被测物接触,人手接触手触电极,当被测物相对大地具有较高电压时,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但是,很多电器的金属外壳不带有对人体有危险的触电电压,仅表示分布电容和/或正常的电阻感应产生电势,使氖管启辉。

一般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给检测漏电造成困难,容易造成错误判断。

[背景技术:是指对实用新型的理解、检索、审查有用的技术,可以引证反映这些背景技术的文件。

背景技术是对最接近的现有技术的说明,它是作出实用技术新型技术方案的基础。

此外,还要客观地指出背景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和缺点,引证文献、资料的,应写明其出处。

]发明内容[发明内容:应包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及其有益效果。

]为了克服现有的试电笔不能区分有危险的触电电压和无危险的感应电势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试电笔,该试电笔不仅能测出被测物是否带电,而且能方便地区分是危险的触电电压还是无危险的感应电势。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指要解决的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应当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或不足,用简明、准确的语言写明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也可以进一步说明其技术效果,但是不得采用广告式宣传用语。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在绝缘外壳中,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和手触电极电连接,设置一分流电阻支路,使测试触头与一个分流电阻一端电连接,分流电阻另一端与一个人体可接触的识别电极电连接。

当人手同时接触识别电极和手触电极时,使分流电阻并联在测试触头、限流电阻、氖管、手触电极电路测试时,人手只和手触电极接触,氖管启辉,表示被测物带电。

当人手同时接触手触电极和识别电极时,若被测物带有无危险高电势时,由于电势源内阻很大,从而大大降低了被测物的带电电位,则氖管不启辉,若被测物带有危险触电电压,因其内阻小,接入分流电阻几乎不降低被测物带电电位,则氖管保持启辉,达到能够区别安危电压的目的。

[技术方案:是申请人对其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措施的集合。

技术措施通常是由技术特征来体现的。

技术方案应当清楚、完整地说明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特征,说明技术方案是如何解决技术问题的,必要时应说明技术方案所依据的科学原理。

撰写技术方案时,机械产品应描述必要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关系;涉及电路的产品,应描述电路的连接关系;机电结合的产品还应写明电路与机械部分的结合关系;涉及分布参数的申请时,应写明元器件的相互位置关系;涉及集成电路时,应清楚公开集成电路的型号、功能等。

本例“试电笔”的构造特征包括机械构造及电路的连接关系,因此既要写明主要机械零部件及其整体结构的关系,又要写明电路的连接关系。

技术方案不能仅描述原理、动作及各零部件的名称、功能或用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可以在测试被测物是否带电的同时,方便地区分安危电压,分流支路中仅采用电阻元件,结构简单。

[有益效果:是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所具有的优点及积极效果,它是由技术特征直接带来的、或者是由技术特征产生的必然的技术效果。

]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图2是试电笔第一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3是图2的I--I剖视图。

图4是试电笔第二个实施例的纵剖面构造图。

图中1.测试触头,2.绝缘外壳,3.弹簧,4.同心电阻,5.限流电阻,6.分流电阻,7.识别电极,8.氖管,9.弹簧,10.后盖,11.手触电极,12.绝缘隔离层,13.弹簧。

[附图说明:应写明各附图的图名和图号,对各幅附图作简略说明,必要时可将附图中标号所示零部件名称列出。

]具体实施方式在图1中,测试触头(1)、限流电阻(5)、氖管(8)与手触电极(11)串联,测试触头(1)与分流电阻(6)一端相连,分流电阻(6)另一端与识别电极(7)相连。

通常限流电阻阻值为几兆欧,为保证人身安全,分流电阻阻值不小于限流电阻阻值,最好取限流电阻阻值1-2倍。

在图2所示实施例中,测试触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与弹簧(3)接触,弹簧(3)另一端与同心电阻(4)相接触,同心电阻(4)是纵剖面为E形,其中间圆柱部分限流电阻(5)高于作为分流电阻(6)的圆管部分,使氖管(8)的一端与限流电阻(5)接触时不碰到分流电阻(6),弹簧(9)一端与氖管(8)相接触,另一端与后盖(10)上的手触电极(11)相接触,弹簧压力保证各元件间可靠电连接。

如图3所示的环状弹性金属片状识别电极(7)其边缘向中心伸出的接触爪卡住圆管状分流电阻(6)外表面,其外边缘伸出并附于绝缘外壳外表面。

在图4所示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测试探头(1)在绝缘外壳(2)一端伸入其中空腔,同时与平行设置的限流电阻(5)和分流电阻(6)的一端相接触,限流电阻另一端通过氖管(8)、弹簧(9)与手触电极(11)电接触,分流电阻通过弹簧(13)与识别电极电接触,两电极之间设置一绝缘隔离层(12)。

[具体实施方式:是实用新型优选的具体实施例。

具体实施方式应当对照附图对实用新型的形状、构造进行说明,实施方式应与技术方案相一致,并且应当对权利要求的技术特征给予详细说明,以支持权利要求。

附图中的标号应写在相应的零部件名称之后,使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能够理解和实现,必要时说明其动作过程或者操作步骤。

如果有多个实施例,每个实施例都必须与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及其有益效果相一致。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图2是电路板(17)的印刷线路图图3是电路板(17)与金属片铆合后的轴侧图图4时绝缘外壳(15)底部结构的仰视图图5是纵剖面构造图图中:1-测试触头;2-限流电阻;3-氖管;4-触点;5-二极管;6-二极管;7-CMOS集成块;8- CMOS 集成块;9-电阻;10-电容器;11-压电陶瓷片;12-手触电极;13-金属片;14-铆钉;15-绝缘外壳;16-弹簧;17-电路板;18-空;19-弹性金属片;20-金属片;21-螺钉;22-凹槽(备注:上图与前述文字不符,仅供参考。

)说明书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简要说明本发明解决什么技术问题,采用了什么主要的技术特征【一般直接复制权利要求1加以修改即行】,获得的有益效果)摘要附图指定一副最能从整体上反映本发明的图(实用新型一定要有图!!!)权利要求书1、一种(主题名称),其特征在于:(其特征是:)。

(独立权利要求:前序部分+特征部分,前序部分=本发明主题名称+与现有(或接近)技术共有的必要技术特征【必要:是指缺少了就不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特征部分=区别于现有现有技术的必要特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主题名称),其特征在于:。

(从属权利要求:引用部分+特征部分,对引用的权利要求作进一步要求)说明书名称(与专利申请书的名称一致)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涉及XXX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收卷机转盘(直接+主题名称即可)。

(涉及的技术主题,便于专利局分类)背景技术(写明现有技术中得不足,或缺点,抑或是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实用新型内容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主题名称)。

(说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就是说相对现有的技术,本发明的进步在哪里)附图说明(实用新型一定要有附图)图1为;图2为。

具体实施方式(采用最优例子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说明本实用新型怎么去解决技术问题的。

)(其实整个说明书结构就是:为什么(技术问题)+是什么(技术方案)+怎么做(具体实施))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说明书附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