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B、三面环海、 港湾众多
A、山多地少,山岭 纵横,80%是山地, 适合农耕的土地较少。
希腊地理环境图
A、山多地少,适合农耕土地较少。 ----农业不发达(粮食不能满足需求) ----人口与土地之间矛盾尖锐 ----需要向外扩展(殖民的重要原因)
A、山多地少、 山岭纵横
----各地之间交通 不便
经济:有利于古希腊工商业发展。 思想: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自由、平等的观念。
民族精神:有利于古希腊人形成勇于进取和探险 的民族精神
3.古希腊公民政治与城邦政体
(1)公民概念 具有公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
◆ 祖籍本邦 ◆ 拥有数量不等的财产 ◆ 能够自备武装服兵役
▲古希腊那些人被排除于公民范畴之外?
古希腊历史的断层因素:爱琴文明彻底的毁灭,使希
腊文明的历史出现了断层,以至于后来的希腊人除了神话 传说外,甚至不知道自己还有如此辉煌的过去,这不仅使 希腊人没有机会到历史中寻求“借鉴”,从而延续完善中 央集权的君主制,而且使他们比较少地受传统观念的限制。
古希腊地理环境:古希腊地理版图十分破碎,被山脉、
外邦移民、奴隶、妇女
▲从城邦公民身份的规定里 反映出希腊城邦的实质是什 么?
公民集体联合起来,保护自身利 益、压迫奴隶与外邦人的一种国 家组织。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2)城邦政体
划分依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权利的大小
政体类型
君主制
权力大小
君主个人专制,保留了形式上的公民大会 一部分贵族掌握政权、贵族权力受公民大 会制约
古希腊是一个国 家的名称吗?
希腊在古代不是一 个国家的名称,而 是希腊人对他们所 生活地区的通称。 其地理范围包括今 天的希腊半岛、爱 琴海诸岛和小亚细 亚半岛西岸。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班级姓名学号面批时间:【课标要求】了解希腊自然地理环境和希腊城邦制度对希腊文明的影响,认识西方民主政治产生的历史条件。
课前预习案课堂探究案一.古希腊城邦1.概括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3分)2.分析古希腊自然地理环境的影响?(8分)二.古希腊城邦政体1.古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2分)分析城邦之间关系?(2分)2.指出成为城邦公民要具备哪些条件?(2分)哪些人不属于城邦公民?(2分)(从课本P22、P28分析)3.城邦政体有哪五种类型?(5分)1.实行民主制的雅典国家被称作“男性公民的俱乐部”,这意味雅典国家的主人是()A.全体奴隶主B.除奴隶之外的全体成年男性C.除奴隶和外邦人之外的成年男性D.从事工商业的成年男性2.公元前432年的一天,雅典公民伯克帕德的妻子米利娜兴高采烈地与丈夫一起去参加公民大会,但被禁止进入会场,主要是因为()A. 会议内容与妇女没有关系B. 妇女没有享受民主的权利C. 妇女无权干预男人的事务D. 男子掌握的信息多于妇女3.“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交错,几乎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
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以‘个体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在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强调了自然地理环境对文明的影响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制度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课堂检测】1.中国文明是东方文明的源头,西方文明的源头是指A.爱琴文明B.克里特文明C.迈锡尼文明D.古希腊文明2.下列对古希腊城邦的表述,不正确的是A.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B.每个城邦就是一座城市C.不少城邦向海外殖民扩张D.各邦长期独立自治3.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A.小国寡民,各邦长期独立自治B.无等级差别,无贵贱之分C.范围只局限在城市D.实行联邦制【知识梳理】【重点掌握】1.希腊城邦(1)时间:公元前8----公元前6世纪(2)含义: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村社构成。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huifu

一、希腊文明旳开端——爱琴文明 二、古希腊城邦旳兴起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政体特征 2、公民与公民大会
公民是“有权参加议事和审判职能旳人”。 ——亚里士多德《政治学》
尼西阿斯:“男人就是城邦”。 ——修昔底德《伯罗奔尼撒战争史》
“公民国家”最接近“城邦”旳原意。 ——马克垚《世界文明史》
公民归属旳国家是公民共同体,他 们是共同体旳组员而不是任何人旳臣仆。
雅典旳公民大会会场与讲演台遗址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希腊文明旳开端——爱琴文明 二、古希腊城邦旳兴起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政体特征 2、公民与公民大会 3、城邦政体旳主要类型
划分根据: 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 参政权利旳大小
希腊早期海外殖民旳原因: 人口增长造成旳土地压力、粮食
紧张、政治动荡、海外市场与原料。
城邦与殖民地新建城邦旳关系: 母邦与子邦
影响:P20①------③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希腊文明旳开端——爱琴文明 二、古希腊城邦旳兴起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1、城邦政体特征 小国寡民和各邦独立自治
政治经济旳绝对独立。 具有共同旳血缘和地域。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希腊文明旳开端——爱琴文明 二、古希腊城邦旳兴起
1、古希腊城邦旳形态 2、地理环境对希腊文明旳影响
希腊半岛上多为关 山所阻隔旳小块平 原,山地占80%, 只有约20%旳土地 是可耕地,合适种 植橄榄和葡萄。
难以形成统一 旳政治中心
政体类型
权利分配
君主制 贵族制 民主制 寡头制 僭主制
君主个人专制, 公民权极少,基本没有
少数贵族掌握政权、公 民权有所上升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出现时间:前8—6世纪 问题2:古希腊城邦的社会状况如何?
地理环境: 多山、靠海 经济生活: 航海与商品贸易 海军发达、海外殖民 小国寡民、各自独立自治
三、古希腊城邦政体
君主制 寡头制
公民出现了近现代几乎所有的政体形式,尽管形 式不同,都体现希腊公民政治的特点。
亚里斯多德《政治学》论说君主制、贵族制 和民主制的分别是:“最高权威……操于一人之 手,或是操于若干人之手,或是操于多数人之手”
第5 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顺德一中 李长福
一、爱琴文明
问题:爱琴文明由哪两种文明组成?它们各 具什么特点?
克里特文明 迈锡尼文明
新君主国的兴起和王宫、 君主国 卫城、王室陵墓、线形 标志:王宫建筑和象 文字的出现 形文字
好战、尚武
二、古希腊城邦
问题1:什么是城邦?
城邦:也叫“城市国家”,古希腊的一种国 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 干村落。
第5课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4、古希腊城邦政体
政体:国家政权的组织形式。
政体形式
政体 类型
权 力 的 大 小
权力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大会拥有国 民主制 家最高统治权 权力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贵族权力受公民 贵族制 大会的制约 权力掌握在少数人手中,公民大会和其他国 寡头制 家机关处于次要地位 君主制 权力掌握在一人手中,一般是世袭,保留了 形式上的公民大会
第二单元
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政治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一、爱琴文明:
定义:
爱琴文明是指分布在爱琴海诸岛及 周围地区的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 和迈锡尼文明。
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与迈锡尼文明
古希腊文明是西方文明的源头。 爱琴文明是希腊文明的开端。 爱琴文明包括克里特文明和迈锡尼文明。 一、爱琴文明: 克里特文明: 前2000—前1700年间——前1400年 迈锡尼文明: 前16世纪—前12世纪 “黑暗时代”: 前12世纪—前9世纪
斯巴达与雅典
评价:古希腊城邦实行公民政治,使城邦公
民享有较充分的政治权利,激发了公民主人公意 识,保证了城邦的活力,为后世民主制的发展提 供了宝贵的借鉴经验。
僭主制 权力掌握在一人手中,但是权力是通过非法 手段夺取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政体形式的划分依据:
根据各邦公民在公民大会中参政的权利大 小可将城邦政体划分为若干类型。
公民界定:
城邦公民并非是全体成年国民,是指具有国 民身份、有权参加公民大会的男性成员,妇女、 奴隶以及外邦移民被排除在公民的范畴之外。
典型代表:
民主制——雅典 贵族制——斯巴达
二、古希腊城邦
它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 村舍构成。
必修一 政治文明 第5课 爱情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2.地理环境的特点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特点: 一方面山多地少,少河流,农业耕作条件很差; 陆地被山岭分割成小块,无法形成地区合并的地 理政治中心,不适合统一领土的形成。
另一方面希腊半岛拥有蜿蜒曲折的海岸线,水深 岸陡多良港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探究: 古希腊利用海上优势开拓了大殖民运动,你认为
有什么积极意义?为什么中国古代始终没有出现过 “大殖民运动”?纵然中国明代也有先民下南洋的开 发史,但为什么没有形成海外经济文化圈?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探究参考答案: 1.略 2.(1)中国历代坚持以农为本,重农抑商政策,无法 产生从事航海业的工商业阶层。(2)传统自给自足小 农经济对市场交流不利,缺乏海外贸易延伸市场的拓展 和补充。(3)大一统的中央皇权以田赋作为朝廷经济 支柱,对海外市场没有兴趣,自满自足。 3.明代中国先民下南洋开发,仅仅是农民谋求境外土地 安居乐业的一种归宿而已,移植的是大陆传统农业自然 经济,生产方式单一,地域有限,不可能形成经济贸易 文化圈。
克里特文明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米诺斯王宫遗址
传说克里特文 明时期最强大的国 王是克诺索斯王米 诺斯,因此克里特 文明又称“米诺斯 文明”。庞大的米 诺斯宫建筑群是该 文明的代表。
克里特文明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米诺斯王宫复原图(全景)
克里特文明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古希腊、古罗马是西方文明的摇篮,发源在地中海东部, 不是在黄色的陆地,因而也称为海洋文明或蓝色文明。 因此有人认为世界文明的起源中心是五个,是四大文明 古国和古希腊。西方文明的源头是古希腊文明,古希 腊文明的开端则是爱琴文明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整理

高一历史必修一第五课知识点整理一、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1. 爱琴文明。
- 克里特文明。
- 时间:公元前2000 - 前1700年间。
- 特点:君主制国家,王宫建筑群和象形文字的出现是其标志。
- 迈锡尼文明。
- 时间:公元前16世纪上半叶。
- 特点:新的君主国兴起,王宫、卫城、宏大的王室陵墓以及众多刻有文字的泥版文书等是其文明的体现。
迈锡尼文明还使用线形文字B。
- 黑暗时代。
- 公元前1200年左右,迈锡尼文明毁灭后,希腊进入相对落后的“黑暗时代”,但也孕育了新的文明因素。
2. 古希腊城邦。
- 城邦的含义。
- 城邦是一种国家形态,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包括周边的若干村落。
- 城邦的兴起。
- 公元前8 - 前6世纪,希腊城邦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
- 兴起的原因:- 地理环境的影响。
希腊半岛多山、多岛屿、土壤相对贫瘠,这使得农耕经济不发达,但是却有利于航海和海外贸易的发展,从而促使希腊人形成了勇于开拓、善于求索的民族性格。
- 希腊的海外殖民活动。
希腊人在海外建立众多殖民地,这些殖民地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与母邦相似,客观上促进了城邦制度的发展。
- 城邦的特点。
- 小国寡民和独立自主是城邦的基本特征。
- 公民政治是城邦政治的核心。
公民是指本邦成年男子,他们享有政治权利,能够参与城邦公共事务的管理。
- 城邦的政体类型。
- 贵族制。
- 含义:由贵族集体领导,权力受公民大会制约。
- 特点:贵族制是一种集体领导制度,实行平等协商、少数服从多数的法治原则。
它为政体进一步向民主制方向演化准备了条件。
- 民主制。
- 以雅典为代表。
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关,全体公民都有参与城邦事务管理的权利(这里的公民不包括妇女、外邦人和奴隶)。
- 君主制。
- 城邦早期存在的一种政体形式,君主拥有最高权力。
- 僭主制。
- 含义:通过非法手段夺取政权建立的个人独裁统治。
- 评价:僭主制虽然是独裁统治,但在某些情况下,僭主们会采取一些有利于发展经济、文化等的措施,推动城邦的发展。
必修一第5课 爱琴文明与古希腊城邦制度

---人教版《历史必修一》
6
思考 1、什么是城邦?
概念:城邦是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 一般以一个城市为中心。
2、城邦居民的主体是谁?
主体:男性公民(构成城邦公民的条件)
3、城邦的特点有哪些?
特征:小国寡民,独立自主
5
古希腊城邦政体类型
政体类型
民主制 贵族制 寡头制 君主制 僭主制
权力的分配
权力掌握在全体公民手中,公民大会拥有 国家最高统治权力。 权力掌握在一部分贵族手中,贵族权力受 公民大会制约。 权力掌握在极少数贵族手中,公民大会和 其他机关处于次要地位。 权力掌握在一个人手中,一般是世袭。古 希腊君主制下,保留了形势上的公民大会。
BC1400年
迈锡尼文明
BC16世纪 上半叶
新君主国、王宫、BC12世纪 · 王室陵墓、卫城 泥版文书
二、黑暗时代(公元前11世纪—前9世纪,亦称荷马时代) 1、产生的原因: 另一支希腊人对迈锡尼文明的毁灭。 2、特点: 沉寂、封闭与贫穷。
2
4
• 据统计,希腊的土地面积中,超过80%是崎 岖的山地,只有不到20%的土地可供耕种, 境内也没有大河可资灌溉。这一地理环境 直接导致了( )
14
材料一
希腊半岛上多山,许多山脉呈西北东南方向贯穿
半岛,……由于山势陡峭,很难翻越,因此形成了一个个
地理上相互隔绝的小单位,这为形成多城邦的政治格局有
重要的影响。
——马克垚主编《世界文明史》
在这种地理环境下……,公元前8世纪-公元前6
材料二
世纪,希腊出现了两城邦政治
• B 造船、航海业发达
• C 进行海外殖民
• D 粮食产量有限,无法承受人口增长压力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古希腊城邦——古希腊文明的繁荣
(1)发展时间:公元前8~前6世纪,希腊逐渐发展起来。
(2)城邦含义:是指古希腊的一种国家形态,它一般以一个为中心,包括其周边的
特别记忆:
(1)划分依据:根据各邦公民在中参政权力的大小可将城邦进行分类。
(2)政体类型:、、、和。
大约公元前800年,希腊城邦逐渐发展起来,成为最大的政治单位,为人们所熟知的有:大陆上的雅典、底比斯、麦加拉,伯罗奔尼萨的斯巴达、科林斯,小亚细亚的米利都,爱琴海岛屿的萨莫斯等等。
斯巴达面积3000平方英里,雅典1060平方英里,它们是最大的城邦,其它平均不足100平方英里。
鼎盛时期,雅典、斯巴达人口均为400 000,近似为多数邻国人口的三倍。
政治上,他们经历了君主制、寡头制、僭主制,随着大地产所有者经济力量的壮大,他们从“国王”统治者手中夺取政治权利,将其赋予由其控制的议事会。
并最终废弃了王政……又主要由于土地的稀缺,希腊开始了大规模的海外扩张。
——《古希腊文明史概要》
问题1:希腊城邦的主要特征是什么?
问题2:希腊城邦的政体除了上文中提到的还有哪几种形式?试从政体产生、公民权利大小、实施的目的政体实质四个方面归纳其共同点。
【课后作业】
1、理解并记忆本课基础知识;
2、整理本节知识结构。
【课后反思】
【知识链接】
人民主权——政权掌握在公民手里。
所有合法的公民都有参与权、知情权、发言权、决策权、选举权、被选举权,而且所有行政机构的官职向公民开放。
轮番而治——全体公民轮流着治理国家。
雅典人认为所有的公民都有能力担任各种公职,因此应该给每一个人平等地担任国家公职人员的机会,轮流成为统治者,治理国家。
这个理念的的最明显的体现就是通过抽签的方式产生各种公职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