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祁黄羊》背景资料一

合集下载

祁黄羊课件

祁黄羊课件

THANKS
感谢观看
序和稳定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领导才能
03
祁黄羊具备出色的领导才能,贡献。
后世的评价
历史地位
祁黄羊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重要,被尊为古代贤 相之一,他的思想和事迹被后人传承和发扬。
教育意义
祁黄羊的言行和事迹具有深远的教育意义,他为 后人树立了道德楷模和行为榜样。
敌。
重视战略战术
祁黄羊认为在战争中,战略和战 术的运用至关重要,必须根据实 际情况灵活运用战略战术,以达
到克敌制胜的目的。
祁黄羊的经济思想
主张节俭
祁黄羊认为在经济发展中,节俭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节俭才 能实现财富的积累和经济的发展。
强调市场调节
祁黄羊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市场调节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市场 调节才能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和经济的发展。
主张公平竞争
祁黄羊认为在经济发展中,公平竞争是至关重要的,只有通过公平 竞争才能实现市场的稳定和经济的发展。
03
祁黄羊的贡献
对晋国的发展的贡献
01
02
03
促进国家统一
祁黄羊在晋国历史上扮演 了重要的政治家角色,为 晋国的统一和稳定作出了 贡献。
推动法制建设
祁黄羊在晋国大力推行法 治,制定了一系列法律和 制度,为晋国的治理提供 了有效的依据。
政治智慧
祁黄羊具备高超的政治智慧,他在处理国家事务 中表现出色,为国家的繁荣和稳定做出了贡献。
现代社会的评价
传统美德
祁黄羊所代表的传统美德对现代社会仍有指导意义,他强 调的公正、公平、正直和负责任等价值观念仍具有现实意 义。
领导素质
祁黄羊的领导素质对现代领导者仍有启示作用,他强调的 知人善任、公正无私、远见卓识等素质值得现代领导者学 习。

祁黄羊的故事-1

祁黄羊的故事-1

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 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 子,完全从个人的才能出发,这种 公平处事的态度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我们要从小树立公平意识
春秋时期的祁黄羊的 《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 “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 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 “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 的!”
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 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 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 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 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 职位呢?”
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
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 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 闲话吗?”
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 我推荐了他;你并未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啊!”于是,平公派祁午去做了法官。祁午当 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受到了人们 的爱戴。

祁黄羊的故事

祁黄羊的故事

祁黄羊的故事
摘要:
一、简介祁黄羊
二、祁黄羊的选拔人才标准
三、祁黄羊的贡献
四、祁黄羊故事的影响
五、总结
正文:
在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杰出的人物,他们的故事流传千古,给人以启发。

祁黄羊,就是其中一位。

他的故事充满了智慧,为我们树立了选拔人才的典范。

祁黄羊,原名祁绪,字黄羊,东汉时期河南人。

他生活在我国历史上一个动荡的时期,但他不为功名,专心致力于选拔人才,为国家培养了一批批优秀的官员。

他的选拔人才标准独树一帜,不仅注重才华,更看重品德。

他认为,一个优秀的官员,不仅要有卓越的才能,更要有高尚的品德,这样才能为民造福。

祁黄羊的贡献是无法估量的。

他创立了一种全新的选拔人才模式,这种模式在我国历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的模式强调选拔人才的公正、公平,使许多有才干、有抱负的人得到了发挥的机会。

他的贡献,不仅仅是选拔出了许多优秀的官员,更是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人才,为国家的繁荣昌盛奠定了基础。

祁黄羊的故事,传颂千古,成为了人们学习的典范。

他的故事,不仅仅是一次选拔人才的故事,更是一次关于公正、公平、品德的故事。

他的故事,告诉我们,选拔人才不仅仅是选拔才华,更是选拔品德。

他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人才选拔,仍具有极大的启示意义。

总结,祁黄羊的故事,是一次关于人才选拔、品德的重要性的故事。

他的故事,对于我们今天的社会,仍具有深远的影响。

他的精神,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

2017年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3.9祁黄羊拓展素材

2017年春季学期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3.9祁黄羊拓展素材

祁黄羊此人生于两千多年前晋悼公时,出任“中军尉”一职,曾举荐他的杀父仇人解狐出任县令,也曾举荐自己的亲儿子祁午出任类似于法官的职务,两人都干得很出色,因此,孔子评价此人:大公无私,后世亦相传此人: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

这个故事出自《吕氏春秋•去私》。

【原文】晋平公问於祁黄羊曰:“南阳无令,其谁可而为之?”祁黄羊对曰:“解狐可。

”平公曰:“解狐非子之仇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平公曰:“善。

”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居有间,平公又问祁黄羊曰:“国无尉,其谁可而为之?”对曰:“午可。

”平公曰:“午非子之子邪?”对曰:“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平公曰:“善。

”又遂用之。

国人称善焉。

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

祁黄羊可谓公矣。

”【译文】晋平公作皇帝的时候,有一个叫南阳的地方缺一个官。

晋平公问祁黄羊:“你看谁可以当这个县官?”祁黄羊说:“解狐这个人不错,他当这个县官合适。

”平公很吃惊,他问祁黄羊:“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笑答道:“您问的是谁能当县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平公认为祁黄羊说得很对,就派解狐去南阳作县官。

解狐上任后,为当地办了不少好事,受到南阳百姓普遍好评。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

”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当法官,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当了法官,后来祁午果然成了能公正执法的好法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别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后来,人们就用“大公无私”这个成语,形容完全为集体利益着想,没有一点私心。

也可以指处理事情公正,不偏向任何一方。

举荐

举荐

祁黄羊举荐贤才祁黄羊是春秋时代的晋平公手下的大夫晋平公很信任他,一天晋国国君晋平公问大夫祁黄羊说:“南阳缺一县令,你看谁可以去担任呢?”祁黄羊回答说:“解狐可以。

”晋平公很惊奇地问:“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要推荐他?”祁黄羊回答说:“国君你问谁可以当南阳县令,并没有问谁是我的仇人呀。

老百姓都夸祁黄羊做的好,这件事传到了解狐的耳朵里,他跑到祁黄羊面前说;‘我杀了你的父王你为何推荐我,我该怎样报答你。

’‘你不要报答我而是要报答国家。

’从此解狐一心只想着为老白姓做事。

可是有一次,一个人想买官送给解狐5000两银子,解狐没收,说;‘我不能帮你,我要为国家着想。

’过了一段时间,平公又问祁黄羊:“现在朝廷缺一个带兵打仗的人,你看谁能担当这个职务?”祁黄羊说:“祁午能担当。

”平公又觉得奇怪,“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祁黄羊说:“祁午确实是我的儿子,可您问的是谁能去担任这个职务,而不是问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

”平公很满意祁黄羊的回答,于是又派祁午上前线带兵打仗。

后来祁午果然成了一名英勇善战又会带兵的好军官。

孔子听说这两个故事后称赞说:“好极了!祁黄羊推荐人才,对外人不计较私人仇怨,对自己不排斥亲生儿子,真是大公无私啊!”三顾茅庐汉末,黄巾事起,天下大乱,曹操坐据朝廷,孙权拥兵东吴,汉宗室豫州牧刘备听徐庶和司马徽说诸葛亮很有学识,又有才能,就和关羽、张飞带着礼物到南阳、去请诸葛亮出山辅佐他。

恰巧诸葛亮这天出去了,刘备只得失望地回去。

不久,刘备又和关羽、张飞冒着大风雪第二次去请。

不料诸葛亮又出外闲游去了。

张飞本不愿意再来,见诸葛亮不在家,就催着要回去。

刘备只好留下一封信,表达自己对诸葛亮的敬佩和请他出来帮助自己挽救国家危险局面的意思。

过了一段时间,刘备吃了三天素之后,准备再去请诸葛亮。

关羽说诸葛亮也许是徒有虚名,未必有真才实学,不用去了。

张飞却主张由他一个人去叫,如他不来,就用绳子把他捆来。

刘备把张飞责备了一顿,又和他俩第三次请诸葛亮。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祁黄羊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祁黄羊

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祁黄羊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祁黄羊》简练的笔触、生动的语言讲述了祁黄羊让位荐贤的事。

小编在此整理了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祁黄羊》,供大家参阅,希望大家在阅读过程中有所收获!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祁黄羊》春秋时代,几个大国为了争夺霸主的地位,经常出兵征伐别的国家。

当时,晋国的军事力量比较强大,由祁黄羊担任中军尉,负责训练军队。

在多年的征战中,祁黄羊的腿脚落下了毛病,走路很不方便,便请求晋悼公准许他辞职。

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

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悼公立即派使者去召解狐,没想到解狐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不久就去世了。

悼公只好让祁黄羊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

“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悼公十分惊讶:“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儿?”“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事关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担此重任,我压根儿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苏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九课《祁黄羊》教学札记教研组举行教研活动,由我执教《祁黄羊》一课。

可对于我们这样一个“调皮鬼”组成的班,心里可真放心不下,心里总没底。

这不,我刚走到教室门口,“王中之王”方新华咧着嘴向我抛来“媚眼”。

此种情况下,我对冰心讲的“调皮的男孩是好的,调皮的女孩是巧的”怎么也不能理解。

心里祈祷着:但愿他上课不给我添乱。

“上课!”瞧,又是他第一个把椅子摆弄得吱嘎直响,同时还引起连锁反应。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祁黄羊_苏教版

四年级下语文教材解读-祁黄羊_苏教版

祁黄羊解读一一、导航台课文主要内容及全文思路导读直接以人物名字为题目的课文,你还学过哪些?有没有想过,以人物名字作为题目有什么好处?祁黄羊,春秋时代晋国的大夫,名奚,字黄羊。

课文是根据《吕氏春秋》中有关“去私”的内容改编的。

编者直接以人物名字“祁黄羊”作为题目,表明文章所叙写的是关于祁黄羊的故事,给人以显豁醒目的感受。

《祁黄羊》这篇课文叙写了春秋时代晋国大夫祁黄羊,为了国家的利益不计个人恩怨,不避个人亲仇,两度为国荐贤的故事,表现了祁黄羊出以公心、正直无私的高尚品格。

课文按照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来安排内容:起因:祁黄羊因病辞职。

春秋时代,大国争霸,战事不断,祁黄羊腿脚有病,不便行走,不适宜继续担任统帅军队的中军尉,这才请求辞职。

经过:祁黄羊两度荐贤。

中军尉职责重大,晋悼公希望祁黄羊推荐合适的替代人选。

祁黄羊先荐杀父仇人解狐,后荐自己儿子祁午。

结果:祁黄羊举荐受称赞。

悼公称赞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真正“出以公心”。

学习了这篇课文,我们可以知道祁黄羊是一个做事出以公心,荐才不避亲仇的人。

欣赏:读了这几段对话,你觉得祁黄羊是个怎样的人呢?是否也被他“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行为所感动呢?一个国家,有这样处处出以公心,为国着想的人,怎能不强大呢?三、金手指表达方法提示对话描写:写出人物性格读了《祁黄羊》这篇课文,我们会发现,课文写祁黄羊两次推荐贤才,都采用了对话描写的形式。

我们再来读读这两部分对话,想想有什么值得学习的地方。

悼公说:“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

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祁黄羊想了想,郑重地说。

悼公深感意外,说:“解狐不是杀你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主公问我谁可以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仇人哪!”“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见办!”“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祁黄羊想了想,又郑重地说。

《祁黄羊》课本剧

《祁黄羊》课本剧

---------------------------------------------------------------范文最新推荐------------------------------------------------------《祁黄羊》课本剧时间:春秋时代地点:悼公书房人物:悼公、祁黄羊第一幕[幕起,悼公在书房批阅奏折。

幕后有人高喊:祁黄羊,祁中军尉求见!祁:(行礼)祁黄羊见过主公!悼:免礼!中军尉深夜到此,有何事相报?祁:我有一事秉报,恳请主公恩准。

悼:请讲。

祁:多年的征战,我的腿脚落下了毛病,现在连走路也很不方便,不能再替悼公出兵征战了,今天特来请求辞去中军尉一职。

悼:(思考片刻)中军尉职责重大,决定人选的事关系着国家的兴亡。

你在军中多年,心目中一定有合适的人选。

你觉得谁能替代你呢?祁:(想了想,郑重地)我看解狐就很不错。

悼:(惊讶地)啊?解狐不是杀你的父亲的仇人吗?你怎么会举荐他呢?祁:主公问我谁可担此重任,并没有问他是不是我的他人哪!悼:好吧,我相信你,就照你的意思办!来人,召解狐!1 / 13[幕落第二幕[幕起,悼公危坐在书房中。

悼:祁中军尉,我们派去召解狐的使者刚刚来报,去时解狐就大病在身,卧床不起了,今天他已乘鹤归西了。

可惜呀!你再举荐一位能接替他的人,如何?祁:(思考状)看来,只有祁午能担当此任了。

悼: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举荐他,难道不怕人家说你偏心眼?祁:主公让我推荐能替代我的人,带着国家安危,我不能不慎重。

我只是想,朝中的人哪个有军事才能,可以重任,我压根就没去想他是不是我的仇人或亲人。

悼:(点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那好,来人,召祁午!幕落故事大纲本剧讲述的是一位大家公认的好学生,遭受到学习上的挫折,信心发生动摇,由于害怕成绩退步,失去老师和同学的喜爱,于是想逃避考试,继续维持好学生的假象,幸好老师及时发现,在老师和同学们的帮助下,终于使主人公的错误观念发生了角色转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祁黄羊》背景资料一
佚名·网络
祁奚(前620--前545),姬姓,祁氏,名奚,字黄羊,春秋时晋国人(今山西祁县人),因食邑于祁(今祁县),遂为祁氏。

周简王十四年(前572),晋悼公即位,祁奚被任为中军尉。

祁奚本晋公族献侯之后,父为高梁伯,因食邑于祁,遂以祁为姓。

“下宫之难”后,晋景公曾以赵氏之田“与祁奚”。

悼公继位,“始命百官”,立祁奚为中军尉。

平公时,复起为公族大夫,去剧职,就闲官,基本上不过问政事了。

祁奚在位约六十年,为四朝元老。

他忠公体国,急公好义,誉满朝野,深受人们爱戴。

盂县、祁县有祁大夫庙。

祁奚荐贤
虽然祁奚在政治上没有施展抱负的机会,但祁奚荐贤却成为千古美谈,为人所称颂。

祁位于帝尧封地,有“尧之遗风”,其民勤俭质朴,“崇节义多劲直之气”。

这种品质在祁奚身上表现得尤为突出。

祁奚请老,悼公问谁可代中军尉一职,祁奚举荐解狐。

悼公又问,解狐可是你的仇敌,祁奚道:“君问可,非问臣之仇也。

”解狐卒,祁奚又荐祁午。

悼公问,祁午可是你的儿子,祁奚道:“君问可,非问臣之子也。

”这就是祁奚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的故事。

《诗小雅》赞:“言惟有德之人,能举似已者也。

”相传解狐为祁县东冀里人,为人正直廉洁,做官时也曾举自己的仇人刑伯柳为上党守。

柳往谢解狐,解狐说:“举子,公也;怨子,
私也,子往矣怨子如初也。

”其耿直倔强的性格同祁奚何其相似。

祁午也是晋国当时著名的贤才。

他“好学而不戏,守业而不淫,柔惠小物而镇定大事,有质直而无流心”,任中军尉后,“军无秕政”。

袁启疆称祁午“为诸侯之选”。

左氏由此慨叹,“祁奚于是能举善矣。

称其仇,不为谄。

立其子,不为比。

举其偏,不为党。

”给祁奚以极高的评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