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产品质量检测期末复习资料讲课教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资料

常见的农产品有哪些检测指标
了解常见农产品的主要检测指标,掌握不同指标对产品质量与安全的影响。
1
残留农药
讲解农产品中残留农药的检测方属在农产品中的危害和检测方法。
3
致病菌
了解常见的致病菌检测方法和防控措施。
检测方法和技术
深入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不同方法和技术,以及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范围。
实验室设备使用
了解实验室设备的正确使用方法和 日常维护。
样品准备
讲解样品准备的步骤和技巧,确保 准确的检测结果。
检测流程
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具体流 程和操作规范。
国际标准
了解国际社会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相关要求和规范。
农产品安全检测的法规和政策
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法规和政策,了解其对企业和消费者的影响。
食品安全法
介绍食品安全法的基本原则和 相关规定。
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督管 理条例
解读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相 关法规和管理细则。
国家质检总局发布的检 测要求
了解国家质检总局对农产品检 测的具体要求。
基因检测
介绍基因检测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 测中的应用。
显微镜检测
讲解显微镜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 中的作用。
化学分析
了解化学分析在农产品质量安全检 测中的重要性。
样品采集和处理
学习农产品样品的采集和处理方法,确保样品的真实性和可靠性。
1 采样技巧
掌握正确的采样技巧,避免对样品造成污染。
2 样品保存
了解样品保存的标准和方法,确保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 资料
通过本培训资料,您将了解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的重要性以及涉及的法规 和政策,同时学习常见的检测指标、方法与技术,并获得实践操作指南。
农产品质量安全教案课件

国家标准 体系 行业标准
地方标准 企业标准
技术标准 专业 管理标准
工作标准
Hale Waihona Puke 标准 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 农业标准化定义 运用统一、简化、协调、优选的原则,通过制定和实施相关 标准,把农业产前、产中、产后各个环节纳入规范的生产和管理 轨道。其目的是保护农业生态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 质量安全水平。 发达国家的农业标准化大多是通过实施技术法规、操作规范 和质量认证来实现。
第三课
教学课题: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一) 教学目标:学习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基本概念 教学重点: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基本概念 教学方法:多媒体教学 培训教师: 教学内容:
主要讲三个问题 一.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基本概念 二. 国际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体系现状 三. 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一、农业标准化的基本知识
推进农业标准化有助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 推进农业标准化有助于保障农产品消费安全 推进农业标准化有助于推动农业现代化进程 推进农业标准化有助于发展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型农业 推进农业标准化有助于提高农业行政执法水平 推进农业标准化有助于应对贸易壁垒促进国际贸易 四、标准分类
强制性标准 性质
推荐性标准
二、农业标准化范围 农业标准化范围:农业标准化是以农业科学技术和实践经
验为基础,运用简化、统一、协调、选优原理,把科研成果和先 进技术转化为标准,在农业生产和管理中加以实施应用,实现从 农田环境、投入品、生产过程到产品的全过程控制,从技术和管 理两个层面提高农业产业的素质和水平,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 业的转变,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有机统一的管理 方法和管理手段。 三、农业标准化的意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PPT

3
消费教育
加强消费者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教育。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未来发展趋 势
未来,我们将继续加强科技创新应用、加强监管合作、推进全产业链质量安 全管理,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持续发展。
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PPT
通过农产品质量安全讲座,我们将深入探讨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现状 和挑战,并分享食品安全法律法规、监管机制、检测方法、保障措施以及未 来发展趋势。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保障公众健康和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我们将探索农产品质量对人类生活和社会经济 的重要性。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检测方法
实验室检测
通过实验室检测技术,确保农产 品质量安全。
台账与溯源
通过台账管理和溯源系统,确保 农产品质量追溯与管理。
现场监管
农业部门现场监管,确保农产品 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保障措施
1
生态农业
推广生态农业模式,减少农药和化肥使用。
2
科学管理
通过科学管理控制农产品质量安全风险。
地环境、生产工艺、农药使用等方面。
3
监管
监管机构负责制定和执行法律法规、标 准,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监管机制
监测与抽检
通过监测和抽检,确保农产 品达到质量安全的标准。
执法与处罚
对不符合质量安全要求的农 产品进行执法和处罚,以保 护质量安全的监管。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现状和挑战
1 现状
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着各种挑战,包括农药残留、养殖环境污染、假冒伪劣等。
2 挑战
我们需要应对技术、管理和监督等方面的挑战,以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
食品安全法律法规和标准
1
农产品质量检测课件—农产中常见检测指标和方法

2、质量指标的化学检测
(2)精细营养成分检测 A、氨基酸:高效液相色谱仪液相色谱法检测。 B、脂肪酸:核磁共振法或气色谱法检测。 C、糖类:旋光法、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色谱法。 D、核酸:高效液相色谱法检测。 E、维生素:紫外分光光度法或色谱法检测。 F、微量元素: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检测。
3、安全指标的化学检测
细菌培养法血清学检验法
基因扩增(PCR)法
专用试剂盒酶标仪酶联免疫 紫外-可见( UV-vis )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液相色谱
法
气相色谱(GC)法液相色谱(LC)法 -串联质谱(LC-MS/MS)法
生物毒素检测方法与农药兽药残留检测法一致
安全指标的化学检测项目及方法
快速检测
一般检测
确证检测
农药残留
兽药残留 激素残留
专用试剂盒酶标仪 酶联免疫法
同上 /
紫外-可见( UV-vis )分光光度法 气相色谱(GC)法液相色谱(LC)法
同上 同上
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法
同上 同上
违法添加物
/
同上
同上
1
学习目标 2
3
4
物理指标的检测 质量指标的化学检测 安全指标的化学检测 安全指标的生物学检测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过程中,必须使 用国家现行标准和农业行业现行标准规定 的检测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
农产品检测技术标准的名称,一般会 写明检测对象和检测方法,如GB/T 196482006 蔬果和蔬菜中500种农药及相关化学 品残留的测定 气相色谱-质谱法。根据检 测对象或指标的不同,所选择的检测方法 也不同。常见的农产品检测指标和其对应 检测方法如下。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资料共56页PPT

•
6、黄金时代是在我们的前面,而不在 我们的 后面。
•
7、心急吃不了热汤圆。
•
8、你可以很有个性,但某些时候请收 敛。
•
9、只为成功找方法,不为失败找借口 (蹩脚 的工人 总是说 工具不 好)。
•
10、只要下定决心克服恐惧,便几乎 能克服 任何恐 惧。因 为,请 记住, 除了在 脑海中 ,恐惧 无处藏 身。-- 戴尔. 就越加自命不凡。——邓拓 12、越是无能的人,越喜欢挑剔别人的错儿。——爱尔兰 13、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老子 14、意志坚强的人能把世界放在手中像泥块一样任意揉捏。——歌德 15、最具挑战性的挑战莫过于提升自我。——迈克尔·F·斯特利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4-农产品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教案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技术4-农产品食品中重金属检测教案4 农产品(食品)中重金属含量检测(教案)4.1概述4.1.1金属元素分类常量元素:需求比例较大如钾、钠、钙、镁、磷、氯、硫等;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有:碘、锌、硒、铁、铜、钼、铬、钴;有毒元素:其极小的剂量即可导致机体呈现毒性反应,而且人体中具有蓄积性,随着在人体内的蓄积量的增加,机体会出现各种中毒反应,如汞、镉、铅、砷等;限量元素:按食品卫生的要求有一定限量规定的元素,包括:必需微量元素及有害元元素。
4.1.2重金属污染重金属:密度在5以上的金属统称为重金属,如金、银、铜、铅、锌、镍、钴、镉、铬和汞等。
从污染方面所说的重金属,实际上主要是指汞、镉、铅、铬以及类金属砷等生物毒性显著的重金属,也指具有一定毒性的一般重金属如锌、铜、钴、镍、锡等。
4.1.3重金属的危害重金属离子对活的有机体有严重的毒理效应。
重金属能抑制人体化学反应酶的活动,使细胞质中毒,从而伤害神经组织,还可导致直接的组织中毒,损害人体解毒功能的关键器官——肝、肾等组织。
重金属对人体的危害,一方面通过直接饮用造成重金属中毒而损害人体健康;另一方面,间接污染农产品和水产品,通过食物链对人体健康构成威胁。
4.1.4 重金属检测意义①评价食品的营养价值②开发和生产强化食品具有指导意义③有利于食品加工工艺的改进和食品质量的提高④了解食品污染情况,以便查清和控制污染源4.2金属元素的提取与分离4.2.1 样品处理金属元素都以金属有机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食品中,要测定这些元素先要进行样品处理:①用灰化法和湿化法先将有机物质破坏掉,释放出被测元素。
以不丢失要测的成分为原则。
②破坏掉有机物后的样液中,多数情况下是待测元素浓度很低,另外还有其它元素的干扰,所以要浓缩和除去干扰。
◆元素测定消化技术(内容见ppt)4.2.1 被测组分的分离与浓缩比色法测定:用合适的金属螯合剂在一定条件下与被测金属离子生成金属螯合物,然后用有机溶剂进行液液萃取,使金属螯合物进入有机相从而达到分离与浓缩。
农产品质量安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教学大纲《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Detection of Agricultural Product Quality and Safety)2、课程代码:3、课程管理:4、教学对象:5、教学时数:6、课程学分7、课程开设学期8、课程性质9、课程衔接:(1)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植物生理学、作物育种学(2)后续课程:无二、课程教学目标及要求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是政府、社会和全球关注的热点之一,也是现阶段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中必须解决的关键问题。
农产品质量安全状况的监控和问题的解决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分析检测技术的发展,传统的仪器分析、分析化学和生化分析技术是其重要的技术支撑。
先修课程《无机及分析化学》、《有机化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作物育种学》等课程已经系统介绍了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中所要求的基础知识和实验操作原理。
本课程的目的和任务是使学生理论联系实践,掌握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在实际应用中的一些方法手段,为社会培养出紧缺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人才。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农产品质量安全概论(一)教学目标使学生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理解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理解农产品质量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
(二)知识点及要求第一节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1、了解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内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2、理解农产品的安全问题,可以分为物理性污染、化学性污染、生物性污染和本底性污染四种类型。
第二节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水平了解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大幅提高具体表现。
第三节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理解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比较突出的地方主要体现方面。
第四节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保障体系面临的挑战理解我国农产品安全保障体系及法制化管理与国际水平有差距具体表现。
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培训资料

农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性
03
保障人民生命健康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维护社会稳定
农产品作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其质量 安全直接关系到人民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 全。
农产品质量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 组成部分,有利于提高农业经济效益和农 民收入水平。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频发会引起社会不稳 定因素,如消费者信心下降、农产品滞销 等。
养殖业中不规范使用兽药,导 致兽药残留超标,影响动物性
食品的安全。
03
重金属污染
部分农产品产地环境受到重金 属污染,如汞、铅、镉等超标 ,对农产品质量造成严重影响
。
04
微生物污染
农产品在生产、加工、储存、 运输过程中易受到微生物污染 ,如细菌、霉菌等,导致食品
腐败变质。
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对策
建立追溯体系
基因芯片技术
生物信息学分析
将大量基因探针固定在芯片上,通过与样 品DNA杂交,检测转基因成分的存在。
对转基因序列进行比对和分析,确定转基 因农产品的来源和特征。
03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与认 证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
01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定义
农产品质量安全标准是一系列针对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和卫生方面的要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
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概述
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概念、目的和意义,以及 系统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追溯系统建设与运行
详细介绍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系统的建设原则、建设方案、运行 机制和保障措施等,包括系统的技术架构、数据采集、信息传输
、平台建设等方面的内容。
追溯系统应用与效果
03
该法规定了动物疫病的预防、控制和扑灭,动物和动物产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产品质量检测期末考试大纲 第一章 1、农产品质量安全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农产品数量保障和质量安全。 狭义:农产品在生产加工过程中所带来的可能对人、动植物和环境产生危害或潜在危害的 因素,如农药残留、兽药残留、重金属污染、亚硝酸盐污染等。 2、农产品安全问题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1)物理性污染:由物理性因素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是由于在农产品收获或加工 过程中操作不规范,不慎在农产品中混入有毒有害杂质,导致农产品受到的污染。 2)化学性污染:指在生产、加工过程中不合理使用化学合成物质而对农产品质量安全生产 的危害。 3)生物性污染:指自然界中各类生物性因子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 4)本底性污染:指农产品产地环境中的污染物对农产品质量安全产生的危害。治理难度最 大,需要通过净化产地环境或调整种养品种等措施加以解决。 3. 影响我国农产品质量安全的主要因素:
1)化学性污染问题影响农产品质量安全 2)有毒有害污染物浸染农产品 3)新技术带来新的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4)发展带来的安全隐患 第二章 1、展开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及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三者的区别如下: 1) 目标定位 无公害农产品——规范农业生产,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绿色食品——提高生产水平,满足更高需求,增强市场竞争力 有机食品——保持良好的生态环境,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2)质量水平 无公害农产品——我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绿色食品——达到发达国家普通食品质量水平 有机食品——达到生产国或销售国普通农产品质量水平 3)运作方式 无公害农产品——政府运作,公益性认证;认证标志、程序,产品目录等由政府统一发 布;产地认定与产品认证相结合 绿色食品——政府推动、市场运作;质量认证与商标转让相结合 有机食品——社会化的经营性认证行为;因地制宜、市场运作 4)认证方法 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食品: 依据标准,强调从土地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控制检查检测并 重,注意产品质量 有机食品:实行检查员制度。检查为主,检测为辅,注重生产方式 2、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产品——指产地环境、生产过程、产品质量符合国家有关标准和 规范的要求,经过认证合格并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的未经加工或初加工的食用农产 品。 3. 无公害农产品的定位是:保障基本安全、满足大众消费
4、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证的办理机构为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负责组织实施无公害农 产品的认证工作。无公害农产品认证时政府行为,认证不收费。 5、无公害农产品的认证分为产地认定和产品认证。产地认定由省级农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 实施,产品认证由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组织实施,获得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的产品方可申请产品认证。 6、无公害农产品具有安全性、优质性、高附加值三个明显特征。 7、无公害农产品的评价方法: 1)基地自然环境条件调查 调查原则 注重区域环境现状及污染控制措施, 兼顾外部环境对无公害农产品产地的影 响 调查方法 通常采用查、观、听、访四种方法进行 调查内容 8、无公害农产品质量评定 1)农产品监测布点、采样和样品处理 (1)布点原则 ① 布点要有代表性、连续性 ② 布点的数量要求经济、科学,以最少监测点而获得最佳的结果 ③ 样点的布设要根据产地环境质量状况、主导风向而合理设置 2)样品的采集
① 采样要求: a. 代表性 b. 典型性 c. 适时性 ② 采样准备工作: a. 准备各种工具 b. 准备各种地图
③ 样品的采集 : 不同农作物的不同部位—— 根、茎、叶、果 3) 样品的处理:
① 新鲜样品的制备: 易起变化的物质及多汁的瓜果、 蔬菜样品洗净、 擦干、切碎、 混匀、 捣碎 ② 风干样品的制备:干燥、去灰土、去杂物、粉碎、过筛 9. 评价方法单因子质量指数 Pi = Ci / Si羽,不达标
10. 绿色食品——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 用绿色食品商标标志的无污染的安全、优质、营养类食品。农业部中国绿色食品发展中心 11. 质量控制标准体系:场地环境质量标准、生产技术标准、产品质量和卫生标准、包装标 准、储藏和运输标准以及其它相关标准,它们构成了绿色食品完整的质量控制标准体系。 12. 必须具备四个条件
① 必须出自优良生态环境 ② 生产过程必须严格按照执行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标准 ③ 必须经绿色食品定点检测机构检验 ④ 包装必须符合《绿色食品包装通用准则》要求,并按相关规定在包装上使用绿色食品 标志 13. AA 级绿色食品 和 A 级绿色食品的区别:
① AA 绿色食品在标准上与国际相关食品一致, ,甚至超过其标准。 ② 在 AA 级绿色食品生产过程操作规程上禁止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物 质; 而在 A 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成物质。 ③ AA 级绿色食品包装上以白底印绿色标志,防伪标签的底色为蓝色; A 级绿色食 品包装上以绿底印白色标志,防伪标签的底色为绿色。 15. AA 级绿色食品: 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 N Y / 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生产过程中不使用任何化学合成的农药、肥料、兽药、食品添加剂、饲料添加剂及其他有 害于环境和身体健康的物质。按有机生产方式生产,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禁止使 用基因工程技术 16. A 级绿色食品:生产产地的环境质量符合 N Y / T 391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
生产过程中严格按照绿色生产资料使用准则和生产操作规程要求,限量使用限定的化学合 成生产资料。 产品质量符合绿色产品标准。 17. 绿色食品产地环境监测时间要求安排在生物生长期,环境监测的有效期为六年。许可期 限为三年,而有机食品为 1 年。 18. 有机食品与其他食品的区别:有机食品的生产和加工过程中严格禁止使用农药、化肥、 激素等人工合成物质。而一般食品的生产和加工允许有限制地使用这些物质。 19. 有机农产品生产的基本要求: ( 1) 生产基地在最近三年内未使用过农药、化肥等违禁物质 ( 2) 种子或种苗来自于自然界,未经基因工程技术改造过 ( 3) 生产基地应建立长期的土地培肥、植物保护、作物轮作和蓄禽养殖计划 ( 4) 生产基地无水土流失、风蚀及其他环境问题 ( 5) 作物在收获、清洁、干燥、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应避免污染 ( 6) 从常规生产系统向有机生产转换通常需要两年以上的时间、新开荒地、撂荒地需要 至少经 12 个月的转换期才有可能获得颁证 ( 7) 在生产流通过程中,必须有完善的质量控制和跟踪审查体系,并有完整的生产和销 售记录档案 20. 有机农业病虫草害防治的原则和方法 原则:采用的品种及耕作栽培措施必须保证农作物所受病虫草害危害造成的损失最低 ( 1) 采用合适的能抑制病虫草害发生的耕作栽培措施 ( 2) 保护和利用病虫、杂草的天敌 ( 3) 采用允许使用的可以用来控制病虫草害的植物源、动物源、微生物源、矿物源农药 ( 4) 可以使用热消毒、隔离、色素引诱等物理措施 ( 5) 有机农业生产中不允许使用化学合成的除草剂、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 和其他农药,不允许使用基因工程生物及其产物 21. 有机食品检测的主要项目: 一般成分分析 有害元素的测定 农药残留量的测定 ④ 添加剂的测定 ⑤ 细菌的测定 ⑥ 根据食品行业的不同特点,按照国家卫生法的要求以及行业检测标准和有机食品加工的 规定,拟定各自的检测项目 ⑦ 有机食品卫生指标执行国家食品卫生标准 22. 在农药残留的检测技术中,要提高检测精度,根据实践经验,特别要注意: 样品采集 和包装品储存;充分提取,完全转移。 23•食品中农药残留检测分析的一般过程可以概括为“提取 T净化T检测”三大步骤。 24. 选择提取溶剂时,要根据分析样品和化合物的特性来进行,一般原则是: 相似相溶原理,即选择与待测农药极性相似的溶剂; 溶剂对样本有较强的渗透能力 沸点在45s 80C ; ④ 不能与样本发生反应作用; ⑤ 毒性低,价格便宜。 25. 浓缩就是将大体积溶液中的溶剂减少,使溶液浓度增高的操作步骤。生活中常用的浓缩 方法有: 自然挥发法; 吹气法; 真空旋转蒸汽法。 26•净化就是将样品中待测农药与干扰杂质进行分离的处理步骤,净化的原则是:尽量完全 除掉干扰杂质,而又使待测农药损失尽量少。 27.固相萃取原理SPE :是一种液相色谱分离, 利用固体吸附剂将液体样品中的目标化合物 与干扰化合物分离,达到分离和富集目标化合物的目的。 28•植物性食品中辛硫酸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原理:含有辛硫酸的试样在富氢焰上燃烧,以氢 磷氧碎片的形式,放射出波长 526nm的特征光,这种光通过滤光片选择后,由光电倍增管 接收,转换为电信号,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后被记录下来准确位置和试样的峰高,以外标法 定量试样农药残留的含量。标准品:辛硫酸纯度 为9% 29•速卡法(纸片发)的检测原理:胆碱酯酶可催化靛酚乙酸酯(红色)水解为乙酸与靛酚 (蓝色),有机磷或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有抑制作用,使催化、水解、变色的过程 发生改变,由此可判断出样品中是否有高剂量有机磷或氨基甲酶抑制法的原理:在一定条 件下,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对胆碱酯酶正常功能有抑制作用,其抑制率与农药的浓 度呈正相关。 第四章 重金属检测技术 1. 通常把相对密度在 4.0以上的约60种元素或相对密度在 5.0以上的45种元素称为重金 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