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场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机场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机场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机场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机场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与施工要求

一、民用机场安全防范系统

民用机场安全防范系统宜由防爆安检、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出人口控制、周界防护等子系统组成。民用机场安防系统的设计应考虑:①与机场消防报警建筑设备监控旅客离港管理等有关系统联动;②视频图像的远程传输问题。民用机场安防系统应独立运行其安全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原则上应单独设置。

民用机场安检区应设置防爆安检系统,包括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金属探测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爆炸物检测仪、防爆装置及其他附属设备;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紧急报警装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对进行安检的旅客、行李、证件及检查过程进行监视记录且应能迅速检索单人的全部资料。

二、飞行区封闭设施

(1)飞行区周边须修建围栏(或围墙)及其配套设施,使之与航站区及周边地区隔离,飞行区围栏(墙)应当坚固耐久,防攀(钻)越,使人员、车辆及牲畜等不能随意进入飞行区,对飞行区等级为4d(含4d)以上的机场,围栏(墙)净高度应不低于2.5m;对飞行区等级为4c(含4c)以下的机场,视外部环境而异,围栏(墙)的高度可在2.2~2.5m范围选定。

(2)飞行区围栏(墙)应符合机场净空和导航台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围栏的形式可以是钢栅栏、砖墙、钢板网、钢筋网、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围栏等多种形式。

(3)通人飞行区的下水道口、水管以及其他管道口必须设有钢栅栏防护。

三、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

1.报警系统

航站楼内售票处、值机柜台、安检工作区、小件寄存处以及安全保卫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部位应设置隐蔽报警系统。

2.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应覆盖旅客迎送区域、售票处、值机柜台、安检工作区、行李传送装卸区、旅客候机隔离区、控制区出人口、车道边以及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部位。

3.监控系统控制级别应符合以下规定

(1)机场监控系统必须遵循一个系统、共同使用、公安主控的原则。

(2)机场值班最高领导、公安局(处)长可在控制中心或任一分控室实施最高级别控制。

(3)正常情况下,按操纵时间先后决定优先控制权。

4.监控系统功能应符合以下规定

(1)监控功能

(2)可编程功能:摄像机到监视器的顺序指定;监视器的顺序指定;摄像机的监视时限;视像显示顺序;云台起始位置及角度预定;设定时间和日期;变焦及报警顺序等。

(3)手动控制功能:选择任何摄像机到任何监视器;选择任一图像在任一监视器上显示;控制云台及变焦镜头;启动云台及变焦镜头到预定位置;屏蔽和恢复任何报警输入;设置、确认和重置任何报警输入及进行优先控制等。

(4)根据机场远期建设规模具备可扩充功能。

(5)具备系统自检功能。

(6)设计合理、功能齐全、工作可靠、图像清晰、抗干扰能力强、操作简便。

五、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

(一)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一般规定

(1)民用机场航站楼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应采用符合pai制式的视频设备。

(2)系统应由摄像、传输、显示和控制四部分组成,并应配置录制、存储、回放、视频打印等设备。

(二)光缆的敷设与接续

(1)敷设光缆前,应对光纤进行检查;光纤应无断点,其衰耗值应符合设计要求。

(2)核对光缆的长度,并应根据施工图的敷设长度来选配光缆。配盘时应使接头避开河沟、交通要道和其他障碍物,架空光缆的接头应设在杆旁1m以内。

(3)敷设光缆时,其弯曲半径不应小于光缆外径的20倍。

(4)光缆接头的预留长度不应小于8m,且每隔1km要有1%的盘留量。

(5)光缆敷设完毕,应检查光纤有无损伤,并对光缆敷设损耗进行抽测。确认没有损伤时,再进行接续。

(6)光缆的接续应由受过专门训练的人员操作,接续时应采用光功率计或其他仪器进行监视,使接续损耗达到最小;接续后应做好接续保护,并安装好光缆接头护套。

(7)光缆敷设后,宜测量通道的总损耗,并用光时域反射仪观察光纤通道全程波导衰减特性曲线。

(三)监控室

(1)引入、引出房屋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应加装防水罩。向上引入、引出的电(光)缆,在出入口处还应做滴水弯,其弯度不得小于电(光)缆的最小弯曲半径。电(光)缆沿墙上下引入、引出时应设支持物。电(光)缆应固定(绑扎)在支持物上,支持物的间隔距离不宜大于1m;

(2)监视器的安装位置应使屏幕不受外来光直射,当有不可避免的光时,应加遮光罩遮挡。

1d434022航站楼广播系统线路敷设与环境要求

一、线路敷设

(1)广播管线的敷设路由应根据建筑结构设计、室内装饰设计和相关专业管线路由设计等因素进行设计。

(2)广播管线的配管用料应符合下列规定:

1)使用金属桥架时,应选用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防火、阻燃桥架;

2)使用塑料管时,应选用符合消防规范要求的防火、阻燃pvc管。

(3)建筑物内的广播配线应符合下列规定:

1)沿弱电系统桥架敷设时,应使用阻燃线;

2)穿管和线槽敷设时,必须使用阻燃多芯线缆;

3)广播呼叫站自广播控制室的音频信号线和控制线必须使用阻燃双芯屏蔽线。

(4)室内广播线路必须暗装敷设,并符合下列规定:

1)有弱电桥架时,广播干线宜沿弱电桥架敷设;

2)广播支线宜穿管敷设;

3)管材宜用镀锌钢管。

(5)室外广播线路的敷设路由应根据规划总图及专业要求确定。

二、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及电源设备间的环境要求

(1)建筑面积宜根据信息设备需求而定,但一般不小于20m2。

(2)应有良好的电气防护和防雷与接地措施。

(3)与广播系统无关的管线不应穿越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

(4)全天温度宜为22~28℃;全天相对湿度宜为40%~75%,不得结露。

(5)工作台面最小工作照度为200lx;且应设置应急照明和事故照明。

(6)室内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4.5kn/m2,并宜设置防静电活动地板(架空高度不应低于150mm),防尘活动吊顶顶棚,双层密闭加纱玻璃窗,向外开双扇防火门且门宽不应小于1.2m、门高不应低于2.2m。

(7)室内设备的布置,应满足设备使用、检修和维护保养的要求,一般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5m;背后检修距离不小于1.0m;设备维护距离不小于0.8m;室内主通道不小于2.0m。

(8)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的位置设计应综合考虑如下条件:

1)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的位置应尽量靠近广播系统负荷中心,但应远离发电机房、变电站、水泵房、冷冻机房、空调机房和电梯、扶梯、强电竖井等可能产生强电磁干扰的场所,否则应采取屏蔽等抗干扰措施;

2)广播系统中央控制室不宜设在航站楼的顶层,并宜避开其外围结构柱,以防雷击电磁脉冲的干扰;

3)当广播系统与消防及保安中心合用控制室时,其位置应首先满足消防和保安系统

的要求。

(9)如广播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时,中央控制室应附设电源设备间,其室内环境设计应综合考虑如下条件:

1)建筑面积应根据电源设备需求而定;

2)应有良好的电气防护和防雷与接地措施,且应实现等电位连接,等电位接地网宜采用“s”形星形结构,并应与中央控制室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连成“s”形星形和“m”形网形连接的组合结构;

3)与广播系统无关的管线不应穿越广播系统电源设备间;

4)全天温度宜为10~32℃;全天相对湿度宜为20%~80%,并不得结露,应有良好的通风;

5)工作台面最小工作照度为100lx;且应设置应急照明和事故照明;

6)室内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应根据ups不间断电源设备重量和布置情况确定,并宜设置水磨石地板、密闭玻璃加纱窗、向外开双扇防火门,且门宽不应小于1.5m,门高不应低于2.5m;

7)室内设备的布置,应满足设备使用、检修和维护保养的要求,一般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sm;背后检修距离不应小于1.2m;设备维护距离不应小于0.8m;室内主通道不应小于2.0m。

1d434023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安装与技术要求

一、工作区布线子系统

工作区布线是把终端设备连接到通信引出端。工作区布线一般是非永久性的。航站楼办公区、弱电各机房一般按5~10m2为一个工作区,旅客服务区则要按航站楼的实际情况划定工作区,工程设计中应根据实际需要选择适当的综合布线配置。

(1)最低配置:适用于航站楼内对布线要求较低的场合,用双绞线布线。

1)每个工作区有一个信息点;

2)每个信息点的配线电缆为1根4对双绞电缆;

3)干线电缆的配置,对计算机网络宜按24个信息点配2对双绞线,或每一个集线器或集线器群配4对双绞线;对语音信息点配1对双绞线。

(2)基本配置:适用于航站楼内综合布线系统配置标准较高的vip用房、弱电机房、

航空公司办公用房及商务旅客临时用房等,用铜芯双绞线布线。

1)每个工作区有2个或2个以上信息点;

2)每个信息点的配线电缆为1根4对双绞线;

3)干线电缆的配置,对计算机网络宜按24个信息点配2对双绞线,或每一个集线器或集线器群配4对双绞线;对电话至少每个信息点配1对双绞线。

(3)较高配置:适用于航站楼内综合布线系统配置标准高的航管信息服务等用房,用光缆和铜芯双绞线混合布线。

1)以基本配置的信息点数作为基础配置;

2)干线的配置:每48个信息点宜配2芯光纤,适用于计算机网络;语音或部分计算机网络,选用双绞线,按信息点所需线对的25%配置垂直干线电缆,或按用户要求进行

配置,并考虑适当的备用量;

二、支线布线子系统

(1)从航站楼分配线架到各工作区子系统信息点的布线及连接属于布线子系统。该子系统包括信息点、支线电缆、支线光缆及其在分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接插软线和跳线。

(2)支线电缆、支线光缆一般直接连接到信息点。

(3)支线布线子系统的电缆长度应在90m以内。信息点应在内部做固定线连接。

三、主干布线子系统

(1)从航站楼主配线架到各分配线架属于航站楼主干布线子系统,包括垂直主干线和水平主干线。该子系统包括航站楼主干电缆、航站楼主干光缆及其在航站楼主配线架上的机械终端和航站楼主配线架上的接插软线和跳线。

(2)航站楼主干电缆、主干光缆应直接端接到有关的分配线架,中间不应有转接点或接头。配线间子系统应独立列出。

(3)在主干布线子系统中,语音信号一般用铜芯双绞线。数据信号一般采用光缆。

四、电气防护

(1)航站楼综合布线区域内存在的电磁干扰场强度大于3v/m时,应采取防护措施。

(2)航站楼综合布线电缆与附近可能产生高电平电磁干扰的电动机、电力变压器等电气设备之间应保持必要的间距。

(3)干线电缆的位置应尽可能位于建筑物的中心。

(4)当电缆从建筑物外面进入建筑物时,电缆的金属护套或光缆的金属件均应有良好的接地,同时应采用过压、过流保护措施,并符合相关规定。

五、安装工艺要求

(一)设备间

(1)设备间宜处于干线子系统的中间位置;

(2)设备间宜尽可能靠近建筑物电缆引入区和网络接口;

(3)设备间的位置宜便于接地;

(4)设备间室温应保持在10~30℃,相对湿度应保持20%~80%,并应有良好的通风;

(5)设备间内应有足够的设备安装空间,其面积最低不应小于10m2;

(6)设备间应防止有害气体(如s02、h2s、nh3、n02等)侵入,并应有良好的防尘措施;

(7)在地震区的区域内,设备安装应按规定进行抗震加固。

(二)电缆

(1)配线子系统电缆宜穿管或沿金属电缆桥架敷设。

(2)干线子系统垂直通道有电缆孔、管道、电缆竖井等三种方式可供选择,宜采用电缆竖井方式。水平通道可选择预埋暗管或电缆桥架方式。

(3)管内穿放大对数电缆时,直线管路的管径利用率应为50%~60%。管内穿放4对双绞线时,截面利用率应为25%~30%。线槽的截面利用率不应超过50%。

(三)工作区

1.工作区信息点的安装规定

(1)安装在地面上的信息点应采用防水和抗压的信息盒;

(2)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信息点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

(3)安装在墙面或柱子上的多用信息点模块,或集合点配线模块,底部离地面的高度宜为300mm。

2.工作区电源规定

(1)每1个工作区至少应配置与信息点相同数量的220v交流电源插座;

(2)工作区的电源插座应选用带保护接地的单相电源插座,保护接地与零线应严格分开。

机场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机场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机场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与施工要求 一、民用机场安全防范系统 民用机场安全防范系统宜由防爆安检、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出人口控制、周界防护等子系统组成。民用机场安防系统的设计应考虑:①与机场消防报警建筑设备监控旅客离港管理等有关系统联动;②视频图像的远程传输问题。民用机场安防系统应独立运行其安全管理系统和信息,网络原则上应单独设置。 民用机场安检区应设置防爆安检系统,包括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金属探测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爆炸物检测仪、防爆装置及其他附属设备;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紧急报警装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对进行安检的旅客、行李、证件及检查过程进行监视记录且应能迅速检索单人的全部资料。 二、飞行区封闭设施 (1)飞行区周边须修建围栏(或围墙)及其配套设施,使之与航站区及周边地区隔离,飞行区围栏(墙)应当坚固耐久,防攀(钻)越,使人员、车辆及牲畜等不能随意进入飞行区,对飞行区等级为4d(含4d)以上的机场,围栏(墙)净高度应不低于2.5m;对飞行区等级为4c(含4c)以下的机场,视外部环境而异,围栏(墙)的高度可在2.2~2.5m范围选定。 (2)飞行区围栏(墙)应符合机场净空和导航台电磁环境保护要求,围栏的形式可以是钢栅栏、砖墙、钢板网、钢筋网、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围栏等多种形式。 (3)通人飞行区的下水道口、水管以及其他管道口必须设有钢栅栏防护。 三、报警与视频监控系统 1.报警系统 航站楼内售票处、值机柜台、安检工作区、小件寄存处以及安全保卫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部位应设置隐蔽报警系统。 2.视频监控系统 视频监控系统应覆盖旅客迎送区域、售票处、值机柜台、安检工作区、行李传送装卸区、旅客候机隔离区、控制区出人口、车道边以及主管部门认为必要的其他部位。 3.监控系统控制级别应符合以下规定 (1)机场监控系统必须遵循一个系统、共同使用、公安主控的原则。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信息类弱电系统工程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机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称为信息集成系统(也叫地面信息管理系统,本书称为信息集成系统)。 一、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史 1、第一代信息集成系统 需要交换信息的系统间直接做接口,解决信息交换问题。 2、第二代信息集成系统 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核心进行统一的航班信息发布和集成。AODB为机场运行数据库,包含航班信息、机场基础资源信息,为其他系统提供统一信息。 系统间交换信息通过AODB完成,只需在AODB上新增接口,可完成集成。 3、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 由于第二代AODB出现故障造成影响,同时AODB受到效率影响,故出现第三代。 特点:通过IMF智能信息交换平台进行系统集成。同时配备了资源分配系统。 区别:紧密耦合关系变为松散耦合关系,灵活性高,可应对不同运营需求。 二、信息集成系统建设内容 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 1、硬件系统建设 包括:主机、存储、前端设备。 1)主机系统 包括:服务器、集群软件、操作系统。 集群软件实现双机或多机热备,提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 热备方式 主备方式:在双机集群式采用。工作中,一台主机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台主机监控运行主机,一旦主机故障,则接替主机工作。 双机或多机集群方式:双机或多机集群时均可采用。正常运行时,每台主机担负一定业务量,同时主机间相互监视,当某一台故障,其他正常的按事先规定接管故障主机负荷。 操作系统:UNIX或Windows。 2)存储系统 内嵌式存储系统 PC硬盘式,缺点:容量有限;性能取决于服务器性能;有单点故障。 直接存储系统 独立外部存储,通过接口与服务器连接。 优:数据存储从服务器分离,提高存储时间;可与多服务器连接。 缺:海量存储无法有效管理。 网络存储系统 存储在网络上。 优:即插即用;多平台;对服务器影响小。 缺:安全性低;占用带宽。 存储区域网络系统 所有存储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专用网络。 优:提高服务器性能、系统可靠、支持多平台。 缺:造价高。 2、应用系统建设 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主要组成 航班信息源处理系统FIMS 为机场运营的航班信息进行创建和维护的系统。包括:各周期的航班数据和航班动态数据。作为AODB前端界面,对AODB 进行管理和数据录入。 是整个信息集成系统的航班信息管理中心。 机场运行中央数据库AODB 是整个机场运营的中心。 智能信息交换平台(接口系统)IMF IMF控制其他系统对AODB的访问 是信息集成系统与其他系统通信的核

机场新航站楼弱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360docs.net/doc/0913032740.html, 机场新航站楼弱电系统的设计及应用研究 作者:张超 来源:《科技与创新》2016年第01期 摘要:在机场新航站楼的建设中,弱电系统是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承担着机场各方面 信息的传输和整合任务,是机场正常运行的基本保障。因此,确保机场新航站楼弱电系统可靠十分关键。在阐述机场新航站楼弱电系统组成的基础上,对其设计和应用展开了研究,以期为弱电系统的完善和机场的顺利运营提供帮助。 关键词: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设计方案 中图分类号:V351.3 文献标识码:A DOI:10.15913/https://www.360docs.net/doc/0913032740.html,ki.kjycx.2016.01.147 近年来,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快速发展,机场建设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在机场新航站楼建设工程中,弱电系统是机场安全、有序运行的重要保障。因此,必须做好弱电系统的设计。弱电系统具有较强的综合性,是多种子系统的总称,包括信息集成系统、离港系统、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综合布线系统等。在弱电系统的设计中,要结合机场新航站楼的实际情况,将各个系统合理地分布到机场中,从而确保整个弱电系统的良好运行。 1 机场新航站楼弱电系统的组成部分 1.1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 信息集成管理系统是弱电系统的重要基础,承担着机场各个系统的信息交流任务,是数据传输和交换的主要途径,保障了机场各个系统的协调性,确保了机场各部门的正常、高效运行。在信息集成管理系统中,核心为中间件平台和数据库。中间件平台是其他系统信息共享的基础,也是有效监控各系统运行情况的保障;数据库包含整个机场运行的全部数据,机场工作人员可从数据库中找到其所需要的任何信息,从而判断机场运行是否安全、正常,以便于及时发现问题,切实提高机场运行的效率和安全性。 1.2 机场运营管理系统 机场运行管理系统主要负责各个工作环节的调度工作,利用机场运营管理系统可对各机场的各个航班情况有更为清晰、明确的了解。在此基础上,通过规范航班流程,可确保航班顺利运行。这在提高机场运行管理效率的同时,也提升了服务质量。 机场运行管理系统功能的实现需要以掌握航班信息、旅客信息为基础,通过优化资源配置,强化运行管理过程,制订科学、合理的运行方案,可提高机场的运行水平。 1.3 航班信息显示系统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 统工程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信息类弱电系统工程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机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称为信息集成系统(也叫地面信息管理系统,本书称为信息集成系统)。 一、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史 1、第一代信息集成系统 需要交换信息的系统间直接做接口,解决信息交换问题。 2、第二代信息集成系统 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核心进行统一的航班信息发布和集成。AODB为机场运行数据库,包含航班信息、机场基础资源信息,为其他系统提供统一信息。 系统间交换信息通过AODB完成,只需在AODB上新增接口,可完成集成。 3、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 由于第二代AODB出现故障造成影响,同时AODB受到效率影响,故出现第三代。 特点:通过IMF智能信息交换平台进行系统集成。同时配备了资源分配系统。 区别:紧密耦合关系变为松散耦合关系,灵活性高,可应对不同运营需求。 二、信息集成系统建设内容 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 1、硬件系统建设 包括:主机、存储、前端设备。 1)主机系统 包括:服务器、集群软件、操作系统。 集群软件实现双机或多机热备,提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 热备方式

主备方式:在双机集群式采用。工作中,一台主机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台主机监控运行主机,一旦主机故障,则接替主机工作。 双机或多机集群方式:双机或多机集群时均可采用。正常运行时,每台主机担负一定业务量,同时主机间相互监视,当某一台故障,其他正常的按事先规定接管故障主机负荷。 操作系统:UNIX或Windows。 2)存储系统 内嵌式存储系统 PC硬盘式,缺点:容量有限;性能取决于服务器性能;有单点故障。 直接存储系统 独立外部存储,通过接口与服务器连接。 优:数据存储从服务器分离,提高存储时间;可与多服务器连接。 缺:海量存储无法有效管理。 网络存储系统 存储在网络上。 优:即插即用;多平台;对服务器影响小。 缺:安全性低;占用带宽。 存储区域网络系统 所有存储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专用网络。 优:提高服务器性能、系统可靠、支持多平台。 缺:造价高。 2、应用系统建设 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主要组成 航班信息源处理系统FIMS 为机场运营的航班信息进行创建和维护的系统。包括:各周期的航班数据和航班动态数据。作为AODB前端界面,对AODB进行管理和数据录入。 是整个信息集成系统的航班信息管理中心。 机场运行中央数据库AODB 是整个机场运营的中心。

广西玉林民用机场项目民航专业弱电工程第三方试验检测标知识分享

广西玉林民用机场项目(民航专业弱电工程第三方试验检测标) 评标报告 招标编号:0724-1803A35N2326 招标人:玉林交通旅游投资集团有限公司 招标代理机构: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 2018年08月

一、项目简介 项目地点:玉林市福绵区石和镇旺久村。 招标范围:根据设计图纸要求的主要包括但不限于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航班信息显示系统、离港系统、安检信息系统、广播系统、安防系统(含视频监控系统、门禁系统、紧急报警系统)、时钟系统、有线电视系统、行李处理系统、安检机设备(含单通道X光机、双通道X光机、大件行李安检机(除民航安全检查设备使用验收技术检测外))、旅客登机桥系统、周界及远机位监控系统等民航行业验收要求的民航专业弱电系统第三方试验检测。 检测服务期:自本项目合同签订之日至本项目通过行业验收合格。 质量标准:按国家和民航现行规范、标准要求进行检测。 二、招标过程简介 本次招标于2018年7月18日在中国招标投标公共服务平台、民航专业工程建设项目招标投标管理系统、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网站、国义招标股份有限公司网站媒体发布招标公告,于2018年7月18日至2018年7月24 日发售招标文件。总共有3家单位购买了招标文件并领取了相关技术资料,分别为:北京中网讯业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鼎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志技术检测有限公司。 至投标截止时间2018年08月08日9:00时,按规定在广州公共资源交易中心向招标人递交投标文件的单位有:北京中网讯业网络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鼎轩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北京航志技术检测有限公司,共3家单位。(详见附表1“开标汇总表”) 三、评标过程 按照招标文件和有关规定,评标委员会成员由5名专家评委组成,全部评委在民航专家库中随机抽取产生。评标委员会组成如下:刘筠、杨京、张庆法、于小燕、吴军。按照评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信息类弱电系统工程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机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称为信息集成系统(也叫地面信息管理系统,本书称为信息集成系统)。 一、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史 1、第一代信息集成系统 需要交换信息的系统间直接做接口,解决信息交换问题。 2、第二代信息集成系统 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核心进行统一的航班信息发布和集成。AODB为机场运行数据库,包含航班信息、机场基础资源信息,为其他系统提供统一信息。 系统间交换信息通过AODB 完成,只需在AODB上新增接口,可完成集成。 3、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 由于第二代AODB出现故障造成影响,同时AODB受到效率影响,故出现第三代。 特点:通过IMF智能信息交换平台进行系统集成。同时配备了资源分配系统。 区别:紧密耦合关系变为松散耦合关系,灵活性高,可应对 不同运营需求。 二、信息集成系统建设内容 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 1、硬件系统建设 包括:主机、存储、前端设 备。 1)主机系统 包括:服务器、集群软件、 操作系统。 集群软件实现双机或多机热备,提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 热备方式 主备方式:在双机集群式采

用。工作中,一台主机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台主机监控运行主机,一旦主机故障,则接替主机工作。 双机或多机集群方式:双机或多机集群时均可采用。正常运行时,每台主机担负一定业务量,同时主机间相互监视,当某一台故障,其他正常的按事先规定接管故障主机负荷。 操作系统:UNIX或 Windows。 2)存储系统 内嵌式存储系统 PC硬盘式,缺点:容量有限;性能取决于服务器性能;有 单点故障。 直接存储系统 独立外部存储,通过接口与 服务器连接。 优:数据存储从服务器分离,提高存储时间;可与多服务器连 接。 缺:海量存储无法有效管理。 网络存储系统 存储在网络上。 优:即插即用;多平台;对 服务器影响小。 缺:安全性低;占用带宽。 存储区域网络系统 所有存储设备相互连接,形 成专用网络。 优:提高服务器性能、系统 可靠、支持多平台。 缺:造价高。 2、应用系统建设 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主要组 成 航班信息源处理系统FIMS 为机场运营的航班信息进行创建和维护的系统。包括:各周期的航班数据和航班动态数据。作为AODB前端界面,对AODB 进行管理和数据录入。 是整个信息集成系统的航班

民航空管工程及机场弱电系统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2015年新版

民航空管工程及机场弱电系统工程专业承包二级资质标准1 企业资产 净资产400 万元以上。 2 企业主要人员 (1)企业具有民航机场工程、机电工程、通信与广电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合计不少于3 人,其中民航机场工程专业不少于 2 人。 (2)技术负责人具有8 年以上从事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工作经历,且具有民航空管工程及机场弱电系统工程相关专业高级职称或民航机场工程专业一级注册建造师执业资格;工程序列中级以上职称人员不少于18人,其中电子、电气、通信、计算机、自动控制等专业 齐全。 (3)持有岗位证书的施工现场管理人员不少于12人,且施工员、质量员、安全员、材料员、资料员等人员齐全。 (4)经考核或培训合格的电工、焊工等中级工以上技术工人不少于10 人。 (5)技术负责人(或注册建造师)主持完成过本类别资质一级标准要求的工程业绩不少于2 项。 3 承包工程范围 可承担单项合同额2000 万元以下的民航空管工程和单项合同额2500 万元以下的机场弱电系统工程的施工。 注: 1.民航空管工程包括:区域、终端区(进近)、塔台等管制中心;空管自动化、地空通信、自动转报、卫星地面站、机场有线通信、移动通信等通信系统;雷达、自动相关监视、仪表着陆系统、航线导航台等导航系统;航行情报系统;常规气象观测系统、自动气象观测系统、气象雷达、气象网络、卫星云图接收等航空气象工程、空管设施防雷工程、供配电工程等。 机场弱电系统工程包括:航站楼弱电系统和飞行区、货运区及生产办公区域弱电系统。其中,航站楼弱电系统包括: (1)信息集成系统:包括机场运营数据库,地面运行信息系统,资源管理系统,运营监控管理系统(或生产指挥调度系统),信息查询系统以及集成信息转发系统(含信息集成平台,消息中间件,中央智能消息管理系统等)等;

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验...

《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编写情况介绍 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规范》编写组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浪潮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 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大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高度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中重要的节点和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大厦服务功能的进一步要求及大厦本身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必然会溶入大厦建设中的各个领域,智能型大厦就成了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是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从使用功能和运营管理的角度来讲,民用机场航站楼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应该是最智能化的多功能建筑。任何一个机场都是展示当地政治、经济和精神面貌的窗口,都会被列位省市的重点工程。机场航站楼是连接空侧和路侧的交通枢纽,是中外旅客聚集、交往和疏散的重要场所。新建或扩建后的航站楼都会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的人文景观。

迄今为止,全国共有民用航空运输机场141个。至1997年底,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次的超大型机场有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3个(正在修建中的上海浦东机场有望成为第4个);年旅客吞吐量在300—500万人次之间的有5个〔昆明、深圳、成都、厦门、海口〕;年旅客吞吐量在50—300万人次之间的有30个;至98年底,省会机场除长春外,开放城市机场除汕头外均已扩建或正在扩建或迁建。 近几年,尤其是95年以来,我国民用机场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上述机场的建设中,大部分机场都已有了加强弱电系统管理、采用系统集成的概念和思路。但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或由于投资额度的控制,或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或由于人员结构的不同,或由于建设经验和经历的限制,或由于管理体制的差异,在具体的做法上均有所不同。这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许多有待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为加强对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的管理,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为规范工程设计行为,使航站楼内弱电系统的建设更加规范化,填补民航系统在这一方面的空白,1998年5月民航总局基建机场司正式委托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组织编写《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总局基函[1998]056号)。 公司领导对规范编写工作十分重视,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规范编制的写作班子和专家委员会,编制了规范编写研讨提纲。并于98年5月

一建【民航】342 机场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1D434020)

1、机场安全防范系统宜由:防爆安检、视频安防监控、入侵报警、 出入口控制、周界防护等子系统; 2、民用机场安防系统的设计应考虑: 1)与机场消防报警建筑设备监控旅客离港管理等有关系统联动; 2)视频图像的远程传输问题。 1D434021 机场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与施工要求 1D434020 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一、民用机场安全防范系统

3、民用机场防爆安检系统包括: 1)射线安全检查设备、金属探测门、手持式金属探测器、爆炸物检测仪、防爆装置及附属装置; 2)应设置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和紧急报警装置。 4、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应能对进行安检的旅客、行李、证件、及检查过程进行监视记录且能迅速检索 单人的全部资料。 1D434021 机场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与施工要求 1D434020 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一、民用机场安全防范系统 1)视频安防监控系统安装在 航站楼旅客迎送大厅售票处; 值机柜台; 行李传送装置区; 旅客候机隔离区; 重要出入口通道; 5、出入口控制装置安装在:候机隔离厅与非控制区相通的门/通道/重要通道要害部位的出入口。 +飞行区及其出入口;

6、机场控制区、飞行区按照《……》的要求实施全封闭管理。但在封闭区边界应设置围栏、围墙、 和周界防护系统。 1D434021 机场安全防范工程技术与施工要求 1D434020 运营支持类弱电系统工程 一、民用机场安全防范系统 7、飞行区及其出入口应设置 防冲撞路障; 二、飞行区封闭设施 1、飞行区周边须修建围栏/围墙及其配套设施: 飞行等级4D 及以上的机场,围栏高度不低于2.5m ; 飞行等级在4C 及以下的机场,高度2.2~2.5m 选。 2、围栏形式可以采用:铁栅栏、砖墙、钢板网、钢筋网、钢筋混凝土预制板围栏等。 3、面向飞行区的一面不得留门,航站楼、维修机库除外。

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概要

《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规 范》 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设计、施工和验收规范 编写情况介绍 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规范》编写组 近年来,随着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的浪潮正在冲击和改变着人们传统的思维方式、工作方式及当今社会的各个领域。 现代建筑,尤其是高大建筑,是人类智慧的结晶。它不仅是现代科学技术和文化艺术高度 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现代信息网络技术中重要的节点和组成部分。随着人们对现代化大厦服务 功能的进一步要求及大厦本身管理的需要,信息技术必然会溶入大厦建设中的各个领域,智能 型大厦就成了信息时代的必然产物,它是社会发展水平的一种标志。 从使用功能和运营管理的角度来讲,民用机场航站楼由于其业务的特殊性要求应该是最智能化的多功能建筑。任何一个机场都是展示当地政治、经济和精神面貌的窗口,都会被列位省市的重点工程。机场航站楼是连接空侧和路侧的交通枢纽,是中外旅客聚集、交往和疏散的重要场所。新建或扩建后的航站楼都会成为当地的标志性建筑和重要的人文景观。 迄今为止,全国共有民用航空运输机场141个。至1997年底,年旅客吞吐量超过1000万人

次的超大型机场有北京首都机场、上海虹桥机场、广州白云机场3个(正在修建中的上海浦东机 场有望成为第4个;年旅客吞吐量在300—500万人次之间的有5个〔昆明、深圳、成都、厦门、海口〕;年旅客吞吐量在50—300万人次之间的有30个;至98年底,省会机场除长春外,开放 城市机场除汕头外均已扩建或正在扩建或迁建。 近几年,尤其是95年以来,我国民用机场的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在上述机场的建设中,大部分机场都已有了加强弱电系统管理、采用系统集成的概念和思路。但是在具体运作过程中,或由于投资额度的控制,或由于地理位置的差异,或由于人员结构的不同,或由于建设经验和经 历的限制,或由于管理体制的差异,在具体的做法上均有所不同。这里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许 多有待探讨和思考的问题。 为加强对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设计、施工及验收工作的管理,健全标准规范体系,为规范工程设计行为,使航站楼内弱电系统的建设更加规范化,填补民航系统在这一方面的空白, 1998年5月民航总局基建机场司正式委托中航机场设备有限公司组织编写《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设计规范》和《民用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施工和验收规范》(总局基函[1998]056号。 公司领导对规范编写工作十分重视,以最快的速度成立了规范编制的写作班子和专家委员会,编制了规范编写研讨提纲。并于98年5月12—13日由总局基建机场司召集有关设计院(所、部分在建机场指挥部,在北京召开了规范编写研讨会。与会人员对规范编写研讨提纲进行了研讨,对如何编写规范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对规范编写寄予很高的热情。一致认为,根据近几年的机场建设情况,编写规范是十分及时和很有必要的。为机场建设项目的立项、审批提供依据,为弱电系统的设计、施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资料(汇编)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信息类弱电系统 工程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机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称为信息集成系统(也叫地面信息管理系统,本书称为信息集成系统)。 一、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史 1、第一代信息集成系统 需要交换信息的系统间直接做接口,解决信息交换问题。 2、第二代信息集成系统 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核心进行统一的航班信息发布和集成。AODB为机场运行数据库,包含航班信息、机场基础资源信息,为其他系统提供统一信息。 系统间交换信息通过AODB完成,只需在AODB上新增接口,可完成集成。 3、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 由于第二代AODB出现故障造成影响,同时AODB受到效率影响,故出现第三代。 特点:通过IMF智能信息交换平台进行系统集成。同时配备了资源分配系统。 区别:紧密耦合关系变为松散耦合关系,灵活性高,可应对不同运营需求。 二、信息集成系统建设内容 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 1、硬件系统建设 包括:主机、存储、前端设备。 1)主机系统 包括:服务器、集群软件、操作系统。 集群软件实现双机或多机热备,提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 热备方式 主备方式:在双机集群式采用。工作中,一台主机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台主机监控运行主机,一旦主机故障,则接替主机工作。 双机或多机集群方式:双机或多机集群时均可采用。正常运行时,每台主机担负一定业务量,同时主机间相互监视,当某一台故障,其他正常的按事先规定接管故障主机负荷。 操作系统:UNIX或Windows。 2)存储系统 内嵌式存储系统 PC硬盘式,缺点:容量有限;性能取决于服务器性能;有单点故障。 直接存储系统 独立外部存储,通过接口与服务器连接。 优:数据存储从服务器分离,提高存储时间;可与多服务器连接。 缺:海量存储无法有效管理。 网络存储系统 存储在网络上。 优:即插即用;多平台;对服务器影响小。 缺:安全性低;占用带宽。 存储区域网络系统 所有存储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专用网络。 优:提高服务器性能、系统可靠、支持多平台。 缺:造价高。 2、应用系统建设 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主要组成 航班信息源处理系统FIMS 为机场运营的航班信息进行创建和维护的系统。包括:各周期的航班数据和航班动态数据。作为AODB前端界面,对AODB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精编版

……………………………………………………………最新资料推荐…………………………………………………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信息类弱电系统工程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机场运故障,其他正常的按事先规定接管故障主机负荷。之一,称为信息集营管理最重要的信息系统操作系统:UNIX本书称为或Windows。成系统(也叫地面信息管理系统,2信息集成系统)。)存储系统 内嵌式存储系统一、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史 PC硬盘式,缺点:容量有限;性能取1、第一代信息集成系统 决于服务器性能;有单点故障。解需要交换信息的系统间直接做接口,直接存储系统决信息交换问题。 独立外部存储,通过接口与服务器连2、第二代信息集成系统接。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核心进行统一的航 优:为机场运行数据数据存储从服务器分离,提高存储班信息发布和集成。AODB时间;可与多服务器连接。库,包含航班信息、机场基础资源信息,为缺:海量存储无法有效管理。其他系统提供统一信息。 网络存储系统AODB系统间交换信息通过完成,只 存储在网络上。上新增接口,可完成集成。需在AODB 优:即插即用;多平台;对服务器影响、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3小。由于第二代AODB出现故障造成影响, 缺:安全性低;占用带宽。受到效率影响,故出现第三代。同时AODB 存储区域网络系统特点:通过IMF智能信息交换平台进所有存储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专用网行系统集成。同时配备了资源分配系统。络。区别:紧密耦合关系变为松散耦合关优:提高服务器性能、系统可靠、支持系,灵活性高,可应对不同运营需求。多平台。 缺:造价高。二、信息集成系统建设内容 2、应用系统建设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 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主要组成、硬件系统建设1 航班信息源处理系统FIMS 包括:主机、存储、前端设备。 为机场运营的航班信息进行创建和维1)主机系统护的系统。包括:各周期的航班数据和航班包括:服务器、集群软件、操作系统。 动态数据。作为AODB提供系集群软件实现双机或多机热备,前端界面,对AODB进行管理和数据录入。统稳定性、可靠性。是整个信息集成系统的航班信息管理热备方式 中心。工作中,:主备方式在双机集群式采用。 机场运行中央数据库AODB 另一台主机监控运一台主机处于工作状态,是整个机场运营的中心。行主机,一旦主机故障,则接替主机工作。智能信息交换平台(接口系统)双机或多机集群双机或多机集群方式:IMF IMF控制其他系统对正常运行时,每台主机担负一时均可采用。AODB的访问 是信息集成系统与其他系统通信的核当某一台定业务量,同时主机间相互监视,……………………………………………………………最新资料推荐…………………………………………………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 工程 This model paper was revised by the Standardization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 信息类弱电系统工程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建设内容 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是机场运营管理最重要的信息系统之一,称为信息集成系统(也叫地面信息管理系统,本书称为信息集成系统)。 一、信息集成系统的发展史 1、第一代信息集成系统 需要交换信息的系统间直接做接口,解决信息交换问题。 2、第二代信息集成系统 以信息集成系统为核心进行统一的航班信息发布和集成。AODB为机场运行数据库,包含航班信息、机场基础资源信息,为其他系统提供统一信息。 系统间交换信息通过AODB完成,只需在AODB上新增接口,可完成集成。 3、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 由于第二代AODB出现故障造成影响,同时AODB受到效率影响,故出现第三代。 特点:通过IMF智能信息交换平台进行系统集成。同时配备了资源分配系统。 区别:紧密耦合关系变为松散耦合关系,灵活性高,可应对不同运营需求。 二、信息集成系统建设内容 包括硬件、软件两部分 1、硬件系统建设 包括:主机、存储、前端设备。 1)主机系统

包括:服务器、集群软件、操作系统。 集群软件实现双机或多机热备,提供系统稳定性、可靠性。 热备方式 主备方式:在双机集群式采用。工作中,一台主机处于工作状态,另一台主机监控运行主机,一旦主机故障,则接替主机工作。 双机或多机集群方式:双机或多机集群时均可采用。正常运行时,每台主机担负一定业务量,同时主机间相互监视,当某一台故障,其他正常的按事先规定接管故障主机负荷。 操作系统:UNIX或Windows。 2)存储系统 内嵌式存储系统 PC硬盘式,缺点:容量有限;性能取决于服务器性能;有单点故障。 直接存储系统 独立外部存储,通过接口与服务器连接。 优:数据存储从服务器分离,提高存储时间;可与多服务器连接。 缺:海量存储无法有效管理。 网络存储系统 存储在网络上。 优:即插即用;多平台;对服务器影响小。 缺:安全性低;占用带宽。 存储区域网络系统 所有存储设备相互连接,形成专用网络。 优:提高服务器性能、系统可靠、支持多平台。 缺:造价高。 2、应用系统建设 第三代信息集成系统主要组成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相关技术要求

民航机场航站楼弱电系统工程相关技术要求 信息类弱电系统工程 航班信息显示系统技术要求 一、航班信息显示终端可视距离的一般要求 (1)led显示屏的可视距离范围应达到3~25m,可视角±600; (2)lcd显示屏的可视距离范围应达到3~25m,可视角±600; (3)pdp显示器的可视距离范围应达到2~10m,可视角度±800 (4)crt显示器的可视距离范围应达到2~8m,可视角度±500 (5)catv-tv的可视距离范围应达到2~5m,可视角度±500 二、航班信息的传输方式 (1)显示终端的终端控制计算机与计算机地面信息系统主服务器的物理连接应利用航站楼内的综合布线系统。 (2)终端控制计算机与所控的各个显示终端的物理连接,应根据显示终端的接口类型与控制系统的控制方式确定。宜采用航站楼综合布线系统的水平子系统进行连接;特殊情况可采用单独布线的方式连接。 三、部件安装与线路敷设 (1)系统中所用部件应具备防止电磁波辐射和电磁波侵入的屏蔽性能。应有良好的防潮、防雨、防霉措施、抗腐蚀能力。 (2)部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要求: 在室内安装系统输出口用户面板,其下沿距离室内地面的高度应为0.3m、1.sm 或2.5m。 (3)fids机房宜设置控制台。控制台正面与墙的净距不应小于1.2m;侧面与墙或其他设备的净距,在主要通道处不应小于1.5m,在次要通道处不应小于0.8m。 (4)电缆在航站楼的主干线路宜采用电缆桥架,至用户各分支线缆的敷设宜符合下列规定: 1)在新建航站楼或有内装修要求的已建航站楼内,可采用暗管敷设方式;对无内装修要求的已建航站楼,可采用线卡明敷方式。

2)弱电系统的信息电缆与电源线不能同管敷设,若在同一电缆桥架内敷设应用金属隔板隔开。 3)水平明敷的电缆与明敷的电力线间距不应小于0.3m。 四、航显系统中央控制室及电源设备间的环境要求 (1)建筑面积应根据信息设备需求而定,但一般不小于20m2。 (2)应有良好的电气防护和防雷与接地措施。 (3)全天温度宜为22~28℃:全天相对湿度宜为40%~75%,不得结露。 (5)工作台面最小工作照度为200lx,且应设置应急照明和事故照明。 (6)室内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不应小于4.5kn/m2,并宜设置防静电活动地板(架空高度不应低于150mm),防尘活动吊顶顶棚,双层密闭加纱玻璃窗,向外开双扇防火门且门宽不应小于1.2m、门高不应低于2.2m。 (7)室内设备的布置,应满足设备使用、检修和维护保养的要求,一般正面操作距离不小于1.5m;背后检修距离不小于1.0m;设备维护距离不小于0.8m;室内主通道不小于2.0m。 (8)如航显系统采用集中供电方式,中央控制室应附设电源设备间,其室内环境设计应综合考虑如下条件: 1)应有良好的电气防护和防雷与接地措施,且应实现等电位连接,等电位接地网宜采用“s”状星形结构,并应与中央控制室的等电位接地网连接,连成“s”状星形和“m”状网形连接的组合结构; 3)全天温度宜为10~32℃:全天相对湿度宜为20%~80%,并不得结露,应有良好的通风; 4)工作台面最小工作照度为100lx,且应设置应急照明和事故照明; 5)室内地面等效均布活荷载应根据ups不间断电源设备重量和布置情况确定,并宜设置水磨石地板、密闭玻璃加纱窗,向外开双扇防火门且门宽不应小于1.5m、门高不应低于2.5m; 6)室内设备的布置,应满足设备使用、检修和维护保养的要求,一般正面操作距离不应小于1.5m;背后检修距离不应小于1.2m;设备维护距离不应小于0.8m;室内主通道不应小于2.0m。 1d434012航站楼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技术要求 一、安装工艺要求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