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后花园到大观园两种恋爱空间、恋爱形态之比较

合集下载

恋爱心理与自我成长(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恋爱心理与自我成长(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答案章节测试2023年山东青年政治学院

绪论单元测试1.心理学家埃里克森认为,18-25岁要解决的核心任务是A:自我整合对失望B:同一性角色混乱C:自卑对勤奋D:亲密对孤独的冲突答案:D2.明朝剧作家汤显祖在《牡丹亭》中写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所以说爱情是没有规律可循的。

A:错B:对答案:A第一章测试1.初恋的发生有其生理和心理的必然因素。

A:对B:错答案:A2.印刻效应只会发生在动物身上,不会发生在人身上。

A:错B:对答案:A3.罗密欧与朱丽叶效应是指一种难以忘怀的情感。

A:错B:对答案:A4.哪一种理论认为,爱情的产生是因为人体中的激素相互作用而产生的。

A: 进化论B: 学习论C: 社会交换论D: 生化论答案:D5.爱情三元理论认为,爱情的三大基石是承诺、激情、信任。

A:错B:对答案:A6.按照爱情三元理论,有亲密,但是没有激情和承诺的情感是A: 无爱B: 空爱C: 喜爱D: 浪漫之爱答案:C7.在一段感情里,有激情,但是没有亲密和承诺,按照爱情三元理论,这样的感情是A: 喜爱B: 空爱C: 迷恋D: 虚幻之爱答案:C8.据研究显示,情侣间意乱情迷的浪漫状态在几个月时达到顶峰?A: 10个月B:12个月C: 15个月D: 18个月答案:C9.美国心理学家戈特曼认为,爱情或者婚姻冲突的核心问题是A: 不了解B: 不关心C: 不理解D: 不接纳答案:ACD10.“共有应答性”出现的频次和爱情的质量没有关系。

A:对B:错答案:B第二章测试1.嗅觉会接收到异性的魅力。

A:错B:对答案:B2.女性喜欢音高非常低的男性。

A:错B:对答案:A3.男性喜欢音高非常高的女性。

A:对B:错答案:A4.人们都喜爱外表有吸引力的个体,但对方是否也喜欢自己,这将影响到对方在个体心目中的喜欢程度。

A:错B:对答案:B5.“邻家女孩”要比“美若天仙的女子”更受欢迎是因为爱情中的什么原则?A: 互惠性B: 接近性C: 匹配性D: 相似性答案:A6.郎才女貌是指恋爱中的什么原则?A: 互惠性B: 接近性C: 匹配性D: 相似性答案:C7.进化心理学是用进化的观点来理解人的大脑和心理机制。

90后与8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比较

90后与80后大学生的恋爱观比较

我所理解的恋爱观是恋爱主体对爱情所进行的价值衡量以及对恋爱对象的相貌、性格、学识等各方面的要求。

大学生谈恋爱是大学生心理、生理上相对成熟的表现,对于其成长更具特殊的推动作用。

而大学生的恋爱观所呈现出来的特点及其变化趋势,则在很大程度上能够反映他们的基本人生态度。

80后和90后的大学生处于大体相同的社会背景下,其行为方式及价值判断方式还是有着一定的相似性的。

不同之处在于90后大学生表现得更加突出更加特立独行,他们追求自我的意识更加强烈。

网上就有一个非常流行的帖子,能够大致体现出一点区别来:80后只要感情好,就会结婚;而90后则会问:“结婚需要感情吗?需要结婚吗?”在分别和80后大学生及90后大学生的交谈中,我发现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他们都极力地想把自己和另一群体划清界限,他们似乎非常不能理解对方的恋爱观,对彼此感到不屑一顾。

总体来看是,80后说90后太放纵,把他们看成“非主流”,而90后对80后也很排斥,他们眼中的80后大学生太保守,“有点土”。

细细看来,两个群体都有各自的特点。

一、80后大学生恋爱的特点初恋时间相对较晚。

相比90后大学生初中或高中便开始恋爱的现象,80后大学生的开始初恋的时间很晚,大多在大学时代才开始。

恋爱过程简单但并不直接。

跟随社会的快节奏,80后大学生的恋爱过程追求简单和快速。

他们不再喜欢一次次考验对方在一起的决心,而是感觉差不多时便步入恋爱阶段,之后的关系进展也十分快速。

但是我在郑州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所做的一份抽样调查,结果显示85%的80后大学生在遇到自己喜欢的异性时,会选择“先做朋友,再作打算”,只有8%选择了“主动追求,直接表白”,剩下7%回答了“选择暗恋,祝他(她)幸福”。

这表明他们仍旧保持着某种“矜持”,不愿直接的向对方表露心迹。

恋爱中对性和爱的理解略为保守。

80后大学生有着前辈留下来的可贵的矜持和传统,他们仍然认为性和爱是对应的不能分离的,爱是性的前提,并且认为不能随便和异性发生性行为。

红楼梦的爱情观研究

红楼梦的爱情观研究

红楼梦的爱情观研究红楼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经典之作,不仅从文学技巧、艺术风格上具有独特的魅力,更是展示了丰富多样的爱情观。

作者曹雪芹巧妙地描绘了红楼梦中各类不同的爱情关系,让读者充分领略到其中深刻而复杂的情感交织。

本文将围绕红楼梦的爱情观展开深入研究。

一、宿命式的爱情红楼梦中的爱情被赋予了强烈的宿命色彩,许多角色命运的交错注定了他们的爱情历程。

例如,贾宝玉与林黛玉是红楼梦中最著名的一对情侣,他们的爱情历程被注定了不可预知的结局。

他们本是一对有缘的情侣,但因为种种原因,最终无法在现实中圆满地走到一起。

这种宿命式的爱情观让人不禁深思,爱情究竟是尊重命运的安排,还是需要通过奋斗去争取?二、社会压力下的禁忌之爱红楼梦中还描绘了许多由于家族利益、社会阻碍等原因而受到禁止的爱情关系。

尤其是凤姐与鸳鸯之间的爱情,她们因为身份地位不同,受到了家族的阻挠,最终只能选择默默地守护对方。

这种被禁忌限制的爱情让人感到无奈,同时也反映了当时封建社会对于爱情自由的压抑。

红楼梦通过这一情节,探讨了家族关系、传统观念与个体自由之间的矛盾。

三、执着的爱情红楼梦中还描写了一些角色对于爱情的执着追求。

比如,刘姥姥对贾母的爱意一直没有改变,即使在百年之后的梦中,她仍然保留着对贾母的思念。

贾琏对妻子王熙凤的深情也是红楼梦中的一个亮点,尽管他们之间有过一些分歧和矛盾,但最终他对王熙凤的爱依然是如此坚定。

这种执着的爱情表明了人们在爱情中对于真挚和坚持的追求。

四、性别角色与爱情红楼梦中对于性别角色与爱情之间的关系也进行了深度的探讨。

例如,黛玉的形象在整个小说中扮演了一个独立思考、反叛固有观念的角色。

她对于传统女性应有的婚姻观和性爱观持有质疑的态度,从而展示了女性在封建社会中对于自己爱情命运的主动掌控。

红楼梦借助这一角色,表达了对于女性权益和性别平等的关切。

五、浪漫主义和爱情理想红楼梦中的爱情观充满了浓郁的浪漫主义色彩。

作者通过对于自然美、音乐艺术等元素的描绘,丰富了角色内心的情感表达。

中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差异

中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差异

文教研究中西方文化爱情观的差异杨佳颖(辽东学院,118001)摘要:中西方爱情观的差异性是基于中西方文化本身所具有的差异性。

中国文化受儒家思想的影响是内敛含蓄的,而西方文化伴随着资本主义,是开放热烈的。

因此,中国的爱情观也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在文化构成上是最底层的,也羞于将情感表达出来。

中国传统的爱情观往往是以繁衍后嗣为基础的,婚姻往往建立在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上,爱情与家庭可以分开来看。

而西方则秉持真爱至上的爱情观,喜欢用直白的语言,用具体化的行动来表达爱意,婚姻与爱情相辅相成。

关键词:态度;时效;表达中西方爱情观差异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对于爱情表达的差异在中国的传统文化讲究情感的内敛,无论女性或是男性,若将爱意直白地表达出来,总会 被社会舆论所判定为浪荡一派。

因此总是会将感情化在生活中,融进眼神里。

而才子佳人们,也喜欢用诗篇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如温庭筠的《南诗子词二首》:“一尺深红胜曲尘,天生旧物不如新。

合欢桃核终堪恨,里许元来别有人。

井底点灯深烛伊,共郎长行莫围棋。

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

”中以相思子(红豆)为喻,寄托女子的挚爱深情。

在中国古代,总是习惯用各种各样的物象来寄托 对彼此的爱慕之情。

而在夫妻生活中,表达爱意也并不会通过言语,而是以实际行动。

例如张敞为妻子画眉,以及孟光的举案齐眉,都是将爱意融进生活的日常点滴里。

而西方文化则讲究直率地表达感情,对于真爱若不勇敢追求则会被视为懦夫,为自己所不耻。

因此总是会将情感明确地表达出来,用行动与语言相结合,勇敢的追求真爱。

如罗伯特彭斯的《一朵红红的玫瑰》中所说:“我的爱人像一朵红红的玫瑰,四月里迎风初开。

我的爱人像一首甜甜的曲子,奏的合拍又和谐。

”以及拜伦的《典雅的少女》:“还有我久久欲尝的红唇,还有那轻盈苗条的腰身,凭这些定情的鲜花,我要说,你是我的生命,我爱你”无一不是用热烈的语言来表达炙热的感情。

二、对爱情维持的差异中国的感情是爱情与家庭息息相关相辅相成,在传统文化中,夫妻之间的感情是爱情与亲情相融合,而子嗣则是夫妻感情维系的重要纽带。

当代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对比分析ppt课件

当代男女大学生的婚恋观对比分析ppt课件
我的旅途将不会迷路。
Design by sy
在但很小多津女说大自学己生的的忍记耐忆是中有,限父度母的们,似曾乎受很过少的正感经情地伤给害女已儿经灌让输她婚积姻累观了,一而些是应通对常“用措施”
(一)女大学生婚恋观的发展 当说解笑决方无式效让,女而儿错感又受在关对怀方。时而,大“部我分会大千学方女百生计还地是挽很回尊他重,爸然妈后的再建把议他:甩“了他”们,活小了津这嘴上
二、界定
(一)婚恋观(恋爱观和婚姻观)
—是人们价值观在婚姻、恋爱问题上的体现,是家庭道德观的 重要内容,指人们对婚前恋爱、婚姻生活以及婚恋过程中性爱 取向的基本看法。它是人们对待婚姻和恋爱的内在标准和主观 看法,不但直接影响个体对配偶的选择,还会影响个体对未来 婚姻、家庭的责任和义务的承担。
二、界定
四、发展 调查发现,大多女“大大学家生是希否望合将得来来的,另试一一半试有不一就定知经道济了能?力”,现“代婚大后学生思想 生活不用愁”。到越底来什越么开样放的,经对济于能婚力姻才爱算情及,格也?不“再(对坚方持)过收去入那不些能陈比旧观念 我低”,“起码不了用。为“柴三米八油”盐妇发女愁节”到,来“之工际作,稳我定们,在有高固校定做收了入随”机…调…查,关
( 2) 恋爱的标准
如 表3 反映学历项存在显著的性别差异。
在这个问题上设置了身材、长相、年龄、 性格、个人能力、经济实力、人品、学历 、户口所在地、家人或者朋友的意见这 10个选项。在调查中我们发现, 长相、年 龄、性格、户口所在地、家人或者朋友的 意见这 5项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但是身 材、个人能力、经济实力、人品、学历这 5项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 4) 恋爱双方的关系
见表2,在恋爱双方的关系看法 中,观点男女差异不显著。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心理与性别差异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心理与性别差异

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心理与性别差异在现代社会中,大学生的恋爱观念日益多元化。

在恋爱过程中,男女之间的心理差异在不同的情境下表现得尤为明显。

本文将探讨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心理与性别差异,并分析背后的原因。

一、恋爱方式的差异恋爱方式是大学生恋爱观中最直观的表现,男女之间在恋爱方式上存在明显的差异。

通常情况下,男生更加直接和坦诚,他们更愿意通过直接的表达来表达爱意。

而女生则更喜欢进行暗示和借物表达,她们更注重细节和浪漫氛围。

这种差异可以从性别角色的角度来解释。

传统观念中,男性被认为是主动的一方,他们负责追求和表达爱意。

而女性则被期望保持柔弱和被动的形象,所以她们更倾向于通过暗示来表达内心的情感。

二、恋爱动机的差异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恋爱动机也存在明显的差异。

男生往往更容易被外貌和身体吸引,他们倾向于注重对方的外表条件和外在特质。

相反,女生更注重感情的共鸣和内在品质,她们更看重对方的思想和价值观。

这种差异可以从进化心理学的角度来解释。

根据进化心理学的理论,男性更偏向于选择具有生育能力和健康状况良好的女性作为伴侣,这是因为这些特征有助于他们的基因传承。

而女性则更注重选择具有资源和良好养育能力的男性作为伴侣,以确保自己和后代的生存。

三、恋爱观念的差异男女在恋爱观念上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男生往往更注重个人的自由和独立,他们更倾向于追求刺激和新鲜感。

而女生则更注重稳定和安全感,她们更倾向于追求亲密和承诺。

这种差异可以从社会化的角度来解释。

传统的性别社会化观念认为,男性被社会鼓励追求成功和冒险,而女性则被社会鼓励追求稳定和情感。

这些社会化观念会对大学生的恋爱观念产生影响,形成性别差异。

四、性别角色与恋爱心理的关系大学生恋爱观中的性别差异并不是绝对的,每个人的恋爱心理都受到性别角色的影响,但同时也受到其他因素的影响。

在现代社会中,性别角色越来越趋向于多元化和平等,这也导致了恋爱观念的多样性。

同时,个体的成长经历、家庭环境和文化背景等因素也会对恋爱心理产生影响。

试析中西爱情观之异同

试析中西爱情观之异同

试析中西爱情观之异同作者:王若冰来源:《群文天地》2013年第12期摘要: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所展示的至死不渝的爱情令一代又一代的读者为之感动。

本文试图从爱情的角度比较这两部著作,分析中西爱情观之异同。

关键词:爱情观;《呼啸山庄》;《红楼梦》《红楼梦》与《呼啸山庄》既非同一国度,也不是同一时代,但两部作品有着相似的命运,它们都是在作者生前不被看重,反而是在作者逝世之后才广为流传。

也正因为如此,这两部作品可以被理解为是跨时代的产物,他们所反映或表达的是一种超越时间与空间的理念。

《红楼梦》被誉为“中国封建社会的百科全书”,与之相比,《呼啸山庄》这个英国十九世纪的纯恋故事似乎显得单薄。

但就恋爱情节而言,《红楼梦》的故事围绕着宝黛三人的爱情悲剧展开,《呼啸山庄》也恰恰是林顿、希斯克利夫、凯瑟琳三者的恩怨情仇,而黛玉、希斯克利夫身上同样地带着“异者”的特征,不为时局所容。

因此在这个立足点,它们两者有着很强的可比性。

一、爱之因,君心似我心两个杰出的作者并没有刻画完美的主人公,使得这两部作品有着较强的现实性。

黛玉自小寄人篱下,生性刻薄,曾打趣宝钗的金锁、暗讽湘云的金麒麟,甚至直呼袭人作“嫂子”。

同样是外来者身份的希斯克里夫也没有表现出善良的品性,他霸道、蛮横、性格阴冷,在幼时就狡诈地窃马,因嫉妒把热腾腾的苹果酱甩在小林顿脸上。

长大后做的事情更加狠毒,有着魔鬼撒旦的形象,他怀着复仇的心理对第二代进行折磨,凶狠地对待儿子和小凯瑟琳,不教哈顿任何知识,企图把哈顿培养成一个粗俗无礼貌的野小子。

也正是这些性格上的缺陷使得人物形象显得丰满,有别于一般的“才子佳人”故事,在浩瀚的文学典籍中显示出独特的魅力。

“黄金万两容易得,知音一个也难求”这是紫鹃对黛玉的劝导,也是这段感情的根基。

宝黛二人是典型的知音,他们彼此晓得对方的“劣性”却又能彼此包容、欣赏。

宝玉恨不得时时刻刻都在女儿堆里厮混,从来不曾考虑仕途经济,黛玉则是“小性”非常,经常做些让人哭笑不得的言行。

刘姥姥进大观园情感描写与意境分析

刘姥姥进大观园情感描写与意境分析

刘姥姥进大观园情感描写与意境分析大观园,一处富丽堂皇、气势磅礴的皇家园林,是《红楼梦》中的重要场景之一。

在小说里,刘姥姥作为一个来自农村的老年妇女,首次踏入这座宏伟的园林,她的情感描写和对大观园的意境感受非常值得探究。

刘姥姥进入大观园时,心情复杂,既充满好奇,又带着一丝忐忑。

她来自平民家庭,这次进入皇家园林可以说是一种难得的机会。

小说中描述道:“进了大门,只见里面繁花似锦,绿草如茵,当下就惊为天人。

”这里传递出的情感是刘姥姥对园林美景的惊叹与惊喜,她对这样一片美丽的环境感到无比欣喜,仿佛置身于一个世外桃源。

接着,刘姥姥的情感表达逐渐深刻。

她目睹了园中的大批名贵花木、湖泊和建筑,饱览了一系列美景,心中更是充满了赞叹之情。

小说中描写道:“眼前鲜红翠绿,恍若仙境。

只见满地花枝飞舞,香气满园。

静坐片刻,只听得窗外疏竹隐隐的笙韵。

石榴花丛中透出一个个肥硕酡红的颤叶。

”这些生动的描写形成了一幅幅美丽的画面,勾勒出大观园的独特意境。

这些景色让刘姥姥感到如沐春风,仿佛回到了年少时的快乐时光。

然而,随着刘姥姥在大观园中的深入,情感描写逐渐转为思乡之情。

刘姥姥作为一个外乡人,对这个陌生的环境始终有一份疏离感。

她思念着自己的故乡和亲人,对于大观园的美景她也有一份感慨。

小说中描写道:“既赏不尽此景,又想不尽我此情。

”这句话表达了刘姥姥眷念故土的情感,她对大观园的赞叹与留恋并存,情感交织,给读者带来了一种特殊的情绪体验。

此外,刘姥姥在大观园中也逐渐领悟到了人世间的无常和虚幻。

她深刻感受到时间的流转和岁月的更迭。

小说中表述道:“往日一幅现世,今岁一番春。

”这里反映了刘姥姥对光阴易逝的感叹,她在大观园的旅行中体验到了珍贵的人生,也更加意识到自己已经走过了漫长的一程。

综上所述,刘姥姥进入大观园的情感描写丰富多样,既有对美景的惊叹和赞叹,也有思乡之情和对光阴易逝的感慨。

她作为一个平凡的老年妇女,在这片环境中的情感变化和融入所展现出的人生感悟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有秩。……由着曲径迥廊,直走到一间阁下。阶下几树梅花,开得甚盛。”
“皇庄正屋虽只一所,园亭倒有五六处,有桃园、李园、柳园、竹园’,这却叫梅园。那一座阁,叫做先
春阁。”(169页)
尽管后花园的布局与现实生活中的私家园林不乏相似之处,但青年女子可以随时徜徉其间的设计 却表明这仍是罗曼蒂克意义上的环境而非写实意义上的环境。现实生活中,私家园林的主角从来都是 文人墨客,园林是他们或寄情山水、或豪奢竞乐、或标举风神的场所。金谷园中,“携众贤昼夜游宴”(石
・99・
万 方数据
小人拨乱其间。”这种程式化的情节在清代中叶备受调侃。
3.恋爱结果
无论是私订终身后花园式还是比试才学后花园式,恋爱结果都是:才子中状元,一对有情人获得美 满结局。这种大团圆结局早已引起广泛关注和批评,而本文要补充说明的是:两种恋爱方式虽然结局相 同,但深层的内涵却有较大区别。私订终身后花园式的团圆结局旨在使情有所归,其女主角是受到自然 启发的青春女子,她们追求恋爱具有自我觉醒的意义,寄托着作者肯定爱情与青春的情怀。而比试才学 后花园式的团圆结局主要是文人补偿心理使然,其恋爱过程侧重于展示男女主角的才学,爱情并不是故 事的重点。小说中的女主角其实就是女性的才子。在《平山冷燕》中,如果撇开山黛和冷绛雪的女性容 貌,她们差不多能与燕白颔、平如衡对调,甚至在才学和气度上有过之而无不及。故事以男性本位的叙 述方式展开,旨在获得心理补偿。“唯真正才子,屈于不知,苦于无路,满腹经纶,一腔之才,抑郁多时, 无人过问,欲笑不可,欲哭不能,故不得已而借纸上黄粱吐胸中浩气”【1 J9。才学是传统文人的核心标 志,高中状元表明才学获得社会认可,娶得才女表明才学获得异性认可。这类才子佳人小说的作者多为 失意文人,他们只有在小说中才能扬眉吐气。
二、大观园:《红楼梦》的恋爱空间
《红楼梦》中的大观园格局宏阔,而作者的描写也分外细致,比才子佳人小说中有关后花园的文字 要丰富得多。兹选取较为集中描写大观园的几回,摘录其中相关内容,以见一斑。所选文本详细信息 为:《红楼梦》,曹雪芹、高鹗著,俞平伯校、启功注,人民文学出版社,2000年版。该书以程乙本为底本。 第十七回,大观园试才题对额荣国府归省庆元宵。 大观园正门:“正门五间,上面筒瓦泥鳅脊;那门栏窗桶皆是细雕新花样,并无朱粉涂饰;一色水磨 群墙,下面白石台阶,凿成西番草花样;左右一望皆雪白粉墙,下面虎皮石随势砌去,果然不落富丽俗
就现有的研究状况来看,关于后花园、大观园的文章颇多,如余英时的《红楼梦的两个世界》、舒芜 的《红楼梦故事环境的安排》等。这些文章要么讨论后花园,要么考察大观园,各自封闭自足,将两者联 系起来并从恋爱形态角度作比较分析的成果殊为少见。本文的核心是:揭示大观园与后花园作为恋爱 空间的异同以及大观园恋爱形态与后花园恋爱形态的联系、区别,并从恋爱形态角度阐释《红楼梦》的 伟大之处。
的小姐……自然奶妈子丫头服侍小姐的人也不少,怎么这些书上,凡有这样的事,就只小姐和紧跟的一
个丫头知道。”曹雪芹对才子佳人小说的底细是了如指掌的。 另一种推进情节的方式是,才子与佳人因相互倾慕而相互追寻,在追寻过程中往往有小人拨乱其 间。这种追寻与性无关,男女双方相互吸引的核心因素为才学,而容貌过人则是一个不必强调的基本前 提。《平山冷燕》又名《四才子书》,山黛、冷绛雪是佳人,而同时又被视为才子。山黛的《白燕诗》令皇 帝及百官叹服,参见皇帝时镇定大气,被皇上赐称“弘文才女”。玉尺楼上与六儒生比试才学,诗书古文 俱拔头筹。冷绛雪同样聪慧而有气度,曾主动请缨与宋信赛诗,往宰相府讲才论礼。二女子才学胆识不 凡,且誓择才子为婿,但其走向目标的道路并不平坦:男女主角一见倾心,旋即匆匆而别,杳无音讯,从此
的青睐。(3)热爱自然,渴望爱情。她们在后花园中实现自我蜕变,由茧化蝶。后花园是一段玫瑰色的
恋爱得以完成的不可缺少的空间。
2.恋爱过程
初次相遇,一见钟情。才子佳人的恋爱几乎无一例外为一见钟情。平如衡闵子庙遇冷绛雪,“回目 一视”,“惊喜得如痴如狂,心魂俱把捉不定”。“霎时心中就有千思万虑,肠回九转,直坐到傍黑,方才挣 归客店。真个是捣枕捶床,一夜不曾合眼。挨到天明,浑身发热如火,就在客店中直病了半月方 好”…90。冷绛雪亦是十分惆怅,“终El踌躇”。 一见钟情的恋爱发生方式虽不高明,却有其现实依据:传统社会的女性(青楼女子除外),其活动范 围差不多囿于房间与庭院,未婚女性,更是深居闺中、足不出户。即使男-T-登门拜访也只能是父母接见, 未婚女性不许露面。在这种背景下,未婚男女很难有接触交往的机会,好容易见上一面,这种机遇是小 说作者不能放过的,否则他将难以再次创造恋爱契机。 才子佳人的恋爱通常以两种方式推进。一种为私订终身后花园,诗词酬答、幽期密约,所有环节都
一、《平山冷燕》: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后花园”标本
恋爱是男女双方相互了解相互选择的长期过程,从相遇初识,到相处试探,到相守抉择,都离不开具 体的恋爱地点或场合。六朝笔记小说中黄昏时分的水边舟中,唐传奇中游学途中的寺院、京城的秦楼楚 馆,宋话本中热闹的街市茶坊等等,其恋爱空间各具特色。才子佳人小说中占主导地位的恋爱空间是 后花园。兹以清初《平山冷燕》为例对其特征加以说明,所据版本为人民文学出版社1983年版,冯伟
在花红柳绿的后花园里完成。佳人思春心切,才子风情万种,而紧跟小姐的贴身丫鬟则为知情者和协助
者。其情节逻辑是非现实的,正如《红楼梦》第五十四回史太君所说:“开口都是乡绅门第,父亲不是尚 书,就是宰相。一个小姐,必是爱如珍宝。这小姐必是通文知礼,无所不晓,竟是绝代佳人。只见了一个 清俊男人,不管是亲是友,想起他的终身大事来,父母也忘了,书也忘了。……既说是世宦辔香,大家子
套。”(169页) 门内翠嶂:“开门只见迎面一带翠嶂挡在前面。……往前一望,见白石岐螬,或如鬼怪,或如猛兽,
纵横拱立,上面苔藓成斑,藤萝掩映;其中微露羊肠小径。”(169页) 园中主脉:“佳木茏葱,奇花闪烁,一带清流,从花木深处曲折泻于石缝之下。再进数步,渐向北边, 平坦宽豁。两边飞楼插空,雕甍绣栏皆隐于山坳树杪之间。俯而视之,则清溪泻雪,石磴穿云。白石为 栏,环抱池沿。石桥三港,兽面衔吐。”(170页) 潇湘馆:“入门便是曲折游廊,阶下石子漫成甬道。上面小小两三间房舍,一明两暗,里面都是合着 地步打就的床几椅案。从里间房内,又得一小门出去,则是后院,有大株梨花兼着芭蕉。又有两间小小 退步。后院墙下忽开一隙,得泉一派,开沟仅尺许,灌人墙内,绕阶缘房,至前院盘旋竹下而出。”(171
页)
稻香村:“倏尔青山斜阻。转过山怀中,隐隐露出一带黄泥筑就矮墙,墙头皆用稻茎掩护。有几百 株杏花,如喷火蒸霞一般。里面数楹茅屋。外面却是桑、榆、槿、柘,各色树稚新条,随其曲折,编就两溜 青篱。篱外山坡之下有一土井,旁有桔槔辘轳之属。下面分畦列亩,佳蔬菜花,漫然无际。”(173页) 蘅芜苑:“忽迎面突出插天的大玲珑山石来,四面群绕各式石块,竞把里面所有房间悉皆遮住。而 且一株花木皆无,只见许多异草,或有牵藤的,或有引蔓的,或垂山巅,或穿石隙,甚至垂檐绕柱,萦砌盘 阶,或如翠带飘飘,或如金绳盘曲,或实若丹砂,或花如金桂,味芬气馥,非花香之可比。”(176页) 园中散景:“一路行来,或清堂茅舍,或堆石为垣,或编花为牖,或山下得幽尼佛寺,或林中藏女道丹
1.男女主角特征
男主角的特征有二。(1)容貌清秀,气质俊逸。《平山冷燕》第七回写平如衡:“生得面如美玉,体若 兼金。”“少年书生,俊俏风流。”第九回写燕白颔:“亭亭如阶前玉树,矫矫如云际孤鸿。”用“玉”形容男 子容貌,在被奉为名士教科书的《世说新语》中多有先例。如《容止》篇第九条:“潘安仁、夏侯湛并有美 容,喜同行,时人称其连璧。”从“珠圆玉润”、“玉沽冰清”这样一些成语,可以想见“玉”的美好。(2)有 才情,性痴绝。才子佳人小说中的才子不仅才情卓越,而且在情感方面禀赋过人,通常一见佳人,即进入 痴情状态,可以放弃一切,就是不能放弃那份深情。 女主角的特征有三。(1)身份高贵,要么是高门之后,要么是显宦之女,同时也是父母的掌上明珠。 (2)貌美,有才学。相当一部分才子佳人小说作者是带着“知已”情结来写小说的,他们设计的佳人无不 才高貌美,超群佚伦,足以成为衡量男子价值的尺度;只有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的青年才俊才能得到她们
收稿日期:2007—11—28 作者简介:陈文新(1957一),男,湖北公安人,教授,博士生导师,从事中国小说史和明清文学研究;杨春艳 (1981一),女,湖北公安人,硕士研究生,从事明清文学研究。
・98・
万 方数据
崇《金谷诗叙》)的是石崇;辋川别墅,“独坐幽篁里”的是王维。女性只是偶尔允许入园,如中秋园中赏月、 七七园中乞巧、阳春时节众女眷园中荡秋千等。才子佳人小说中的后花园是作者为才女(佳人)假设的 一个自由空间,包含着作者x,-j-某种理想的期待和期许。 后花园界于室外与室内之间,社会(室外)和家庭(室内)的约束在这里暂时消失。两两相x,-J的伦常 关系如君臣、父子、夫妻、兄弟、朋友亦可暂告阙如。在明媚灵秀的后花园中徜徉,倾听来自自然的声响 和来自心底的呼唤,个人情感得以从容彰显,许多玫瑰色的梦也由此浮现。室内外收敛起来的闲情逸绪 在后花园有了释放的可能,才子佳人缠绵悱恻的幽期密约依次上演。后花园遵循理想主义的情感原则 而非理性主义的生活原则。 后花园为青春女子提供了一个足以舒展自我的恋爱空间。后花园中没有家长、没有女诫,有的是百 花竞放、百鸟啼鸣。园中只有春情女儿和痴情才子的试探接触、相互爱慕。后花园中的男女之爱不是现 实的理性的恋爱,而是虚构的遵循理想主义情感逻辑的恋爱,即所谓“理之所必无,情之所必有”。其中 的恋爱生活可从三个层面加以描述。
敌而琴清;红雨花前,茶香而酒美。小圃行游,虽不敌辋川名胜;一丘自足,亦何殊金谷风流。……园中 风景清幽,位置全无俗韵。”(67页)
3.山黛所居“皇庄”。“上下尽甏璧瓦,周遭都是红墙。雕甍画栋吐红光,凤阁斜张朱网。娇鸟枝头 百啭,名花栏内群芳。风流富贵不寻常,大有侯王气象。……园内气象虽然阔大,然溪径布置,却甚逶迤
民点校。
1.山黛小姐的“玉尺楼”。“将防御书的四个大字镶成匾额,悬在上面。又自书‘玉尺楼’一匾,挂在 前楹。又打造一个朱红龙架,将玉尺、金如意供在高头。周围都是书橱书架、牙签锦轴,琳琳琅琅;四壁 挂的都是名人古画墨迹。山黛每日梳妆问安毕,便坐在楼上,拈弄笔墨,以为娱乐。”(27页) 2.冷绛雪所居“浣花园”。“山铺清影,水涨绿波。密柳垂黄鹂之阴,杂花分绣户之色。曲径逶迤, 三三不已;穿廊曲折,九九还多。高阁留云,瞒过自云重坐月;疏帘卷燕,放归紫燕忽闻莺。清松石上,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