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级压力容器制造基本条件对照表

合集下载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表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表

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表压力容器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划分表级别代号称品种范围备注A1 A2 A3 A4 C1 C2 C3 D1 D2 SAD 压容器、高压容器第三类低、中压容器球形储罐非金属压力容器铁路罐车汽车罐车或长管拖车罐式集装箱类压力容器第二类低、中压容器压力容器分析设计注明结构形式;单层、锻焊、多层包扎、绕带、热套、绕板、无缝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中设计单位人员必须具备的条件?答:设计单位的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设计A类、C类、SAD类压力容器的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10名,其中,审批人员不得少于3名;2.设计D类压力容器的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得少于7名,审批人员不得少于2名。

根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压力容器设计单位质量保证体系文件(质保手册)应包括什么内容:答:质保手册包括下面各项内容:1.质量方针;2.质量体系;(1)设计组织机构;(2)设计、校核、审核、审定、技术负责人的职、责、权;(3)各级设计人员名单和任命书3.设计质量控制:(1)设计类别、级别、品种范围;(2)设计工作质量控制程序;(3)材料代用原则;(4)设计审核修改原则(校审提纲)。

4.各级设计人员的培训、奖惩;5.设计管理制度(十三项);根据《压力容器压力管道设计单位资格许可与管理规则》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必须具备的“十三项”设计管理制度?答:压力容器设计单位必须建立健全下列设计管理制度:1.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的条件;2. 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的业务考核;3. 压力容器各级设计人员岗位责任制;4. 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程序;5. 压力容器设计条件的编制与审核;6. 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签署;7. 压力容器设计标准化管理;8. 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质量评定;9. 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管理;10. 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的更改;11. 压力容器设计文件的复用;12. 压力容器设计条件图编制规定;13. 压力容器设计资格印章的使用与管理。

D级压力容器(水冷冷凝器)制造基本条件对照表

D级压力容器(水冷冷凝器)制造基本条件对照表
1.2化机专业和焊接专业技术人员
技术人员中至少应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化工机械(或过程装备及控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和1名大专以上学历焊接(或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1.3持证焊工
具有不少于6名持证焊工,其中自动焊焊工和气体保护焊焊工各不少于2名。
1.4无损检测人员
至少应具有MT和PT中级人员各2人•项。无损检测分包时,MT和PT中级人员应至少各有1人•项。
4.4工艺文件
具有与产品相适应且符合规程、标准要求的各类制造和检验工艺,焊接工艺评定项目能覆盖产品的各种焊接型式。
4.5法规标准
应有压力容器制造相关的法规、规范和技术标准。
注:企业应为独立法人,营业执照中应有压力容器的经营范围,营业执照中地址应与企业实际相符。
3.3焊接设备
手弧焊机不少于6台,气体保护焊机不少于2台。
3.4起重设备
起吊能力应满足生产需要
3.5铸造设备
具有与封头制造相适应的铸造设备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3.6工装设备
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各类工装设备。
3.7探伤设备
有表面探伤设备。无损检测分包时可不作上述要求。
3.8理化试验设备
具有满足产品制造需要的理化试验设备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D级压力容器(制冷装置用碳钢制管壳式无对接缝换热器专项)制造基本条件对照表
序号
类别
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及省质监局的D级压力容器制造规定
公司现有条件
下步工作措施
1
人员
1.1工程技术人员
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和管理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职工总数5%,且不少于6名,工作经历3年以上,年龄60周岁以下,有社保凭证。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源条件D级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源条件D级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资源条件(D1、D2一、二类)一、基本条件执行标准: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2003年22号令及194号文第一条申请压力容器制造许可的企业,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营业执照,取得当地政府相关部门的注册登记。

第二条压力容器质保体系人员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具有与所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相适应的,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学历)和一定资历(职称)的下列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一)质量保证工程师(二)设计、工艺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三)材料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四)焊接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五)理化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六)热处理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七)无损检测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八)压力试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九)计量设备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十)最终检验质控系统责任人员。

第三条技术人员压力容器制造企业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和管理需要的专业技术人员。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的技术人员应满足下列要求:企业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本企业职工数的5%,且不少于5人;具有与所制造压力容器产品相关的专业技术人员。

第四条专业作业人员(一)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中,制造焊接压力容器的企业,应具有满足制造需要的,且具备相应资格条件的持证焊工。

D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6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少2项合格项目。

(二)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具有满足压力容器制造要求的组装人员。

(三)无损检测人员D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和UT中级人员各2人·项,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具有中级资格证书;第五条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的制造场地、加工设备、成形设备、切割设备、焊接设备、起重设备和必要的工装,并满足以下要求:(一)具有存放压力容器材料的库房和专用场地,并应有有效的防护措施,合格区与不合格区应有明显的标志;(二)具有满足焊接材料存放要求的专用库房和烘干、保温设备;(三)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足够面积的射线曝光室和焊接试验室。

(四)外委热处理、无损检测、理化试验单位,并签订协议。

D级压力容器制造基本条件对照表

D级压力容器制造基本条件对照表
2.2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存放条件
有专用场地,且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合格、不合格和待检等三区划分有明显标志。
序号
类别
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及省质监局的D级压力容器制造规定
公司现有条件
下步工作措施
2
厂房与技术设施
2.3焊材存放条件
应具有保证温度、湿度的焊材一级库,有除湿机、温湿度记录仪;且合格、不合格和待检等三区划分有明显标志。二级库应具备焊材在使用前的烘干和保温箱、保温桶及焊条头回收箱。
4.5法规标准
应有压力容器制造相关的规程、规定和标准。
注:营业执照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经营范围应覆盖压力容器制造项目,营业执照上地址和实际场所相一致。
4.3质保体系责任人员
工厂管理层应指定一名成员为质保工程师,且应具有工程师职称。各质控系统责任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资历,具有助工及以上职称。
4.4设计、工艺文件
压力容器产品图纸必须由持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公司具有与产品相适应且符合规程、标准要求的各类制造和检验工艺,焊接工艺评定项目能覆盖产品的各种焊接型式。
3.12计量器具
压力表、量具、电流电压表等在检定周期内,标识清晰。
4
质量保证及技术文件
4.1质量保证体系
应建立符合D级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表卡和质量计划等包含质量管理基本要素的质量体系文件。
4.2质控系统
压力容器的质控系统应由设计、工艺质控系统、材料质控系统、焊接质控系统、理化质控系统、热处理质控系统、无损检测质控系统、压力试验质控系统、最终检验质控系统,计量与设备质控系统组成。
2.4探伤室条件
具有能满足防护要求和产品需要的射线透照室,面积一般不小于60m2,并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且具有能保证底片冲洗质量的暗室和底片保存及评片的评片室。

GB150.1-4-2011《压力容器》新旧版内容对照表

GB150.1-4-2011《压力容器》新旧版内容对照表

修订 150.1 1.5
修订 150.1 1.5a
新增 150.1 1.5b
未变 150.1 1.5c
修订 150.1 1.5d 未变 150.1 1.5e 未变 150.1 1.5f
修订 150.1 1.5g
删除 150.1 删除 150.1 修订 150.1 1.6 未变 150.1 1.6.1 未变 150.1 1.6.2 未变 150.1 1.6.3 未变 150.1 1.6.4
修订 150.1 1.6.5
修订 150.1 2 修订 150.1 3 修订 150.1 3.1 未变 150.1 3.1.1 未变 150.1 3.1.2 未变 150.1 3.1.3 未变 150.1 3.1.4 未变 150.1 3.1.5 新增 150.1 3.1.6 未变 150.1 3.1.7 未变 150.1 3.1.8 新增 150.1 3.1.9 未变 150.1 3.1.10 未变 150.1 3.1.11 未变 150.1 3.1.12 未变 150.1 3.1.13 新增 150.1 3.1.14 新增 150.1 3.1.15 新增 150.1 3.2
新增 150.1 1.4.2
本标准适用范围内的特定结构容器以及铝、钛、铜、镍及 镍合金、锆制容器,其结构形式和适用范围还应满足下述 标准的相应要求: a)GB151《管壳式换热器》 b)GB12337《钢制球形储罐》 c)JB/T4731《卧式容器》 d)JB/T4710《塔式容器》 e)JB/T4734《铝制焊接容器》 f)JB/T4745《钛制焊接容器》 g)JB/T4755《铜制焊接容器》 h)JB/T4756《镍及镍合金焊接容器》 i)NB/T47011《锆制压力容器》
修订 150.1 4.3.3b

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

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

压力容器生产许可证,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制造许可证办理:基本条件D级许可企业,具有不少于6名持证焊工,且具备至少2项合格项目。

(二)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应具有满足压力容器制造要求的组装人员。

(三)各级别压力容器制造许可企业,委托外企业进行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应按照许可级别,配备相应的高、中级无损检测责任人员;由本企业负责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的,应具备相应的无损检测作业人员,并应满足以下要求:1.A1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或UT、MT、PT)高级无损检测责任人员1人;2.C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或UT)高级无损检测责任人员1人,有RT 和UT中级人员各2人/项;3.A2级、A3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和UT中级人员各3人/项,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具有中级资格证书;4.A5、B2级和D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RT和UT中级人员各2人/项,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具有中级资格证书;5.B1级许可企业,至少应具有UT或MT中级人员各2人/项,无损检测责任人员应具有中级资格证书;6.B3级许可企业需要进行无损检测的,应分别符合B1或B2级许可企业无损检测人员数量和级别的要求。

压力容器的分类1.1下列情况之一的,为第三类压力容器1.1.1 高压容器;1.1.2 中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1.1.3 中压储存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10 MPa•m3);1.1.4 中压反应容器(仅限易燃或毒性程度为中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0.5 MPa•m3);1.1.5 低压容器(仅限毒性程度为极度和高度危害介质,且压力和容积的乘积大于等于0.2 MPa•m3);1.1.6 高压、中压管壳式余热锅炉;1.1.7 中压搪玻璃压力容器;1.1.8 使用强度级别较高(指相应标准中抗拉强度规定值下限大于等于540 MPa)的材料制造的压力容器;1.1.9 移动式压力容器,包括铁路罐车(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罐式汽车[液化气体运输(半挂)车、低温液体运输(半挂)车、永久气体运输(半挂)车]和罐式集装箱(介质为液化气体、低温液体)等;1.1.10 球形储罐(容积大于等于50 m3);1.1.11 低温液体储存容器(容积大于5 m3)。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

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1.基本条件1.1人员1.1.1质量保证体系人员制造单位应当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需要,配备并且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以及设计、材料、工艺、焊(粘)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理化检验、检验与试验等过程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专项条件对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另有规定的,还应当从其规定。

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具有不低于本文表2所列理工类相关专业的学历与工程类技术职称要求。

质量保证体系人员任职要求如下:(1)质量保证工程师,具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或者检验工作经历;(2)检验与试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压力容器产品检验工作经历;(3)设计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经历和过程装备制造(化工机械)、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等机械类专业教育背景;(4)金属压力容器焊接、石墨压力容器粘接与浸渍或者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含热塑性塑料衬里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粘接(手糊)与缠绕(含热塑性塑料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金属压力容器焊接相关工作、石墨压力容器制造或者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含热塑性塑料衬里纤维增强塑料压力容器)制造工作经历,金属压力容器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具有焊接或者焊接相关专业(材料、机械类专业)教育背景;(5)其他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所负责工作的经历;(6)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熟悉任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通过岗位培训,能够履行岗位职责。

表1质量保证体系人员的任职要求注1:表1中产品制造过程无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等过程时,不需要配备相应的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

1.1.2技术人员制造单位应当配备产品制造所需要的技术人员。

制造单位同时设计本单位制造的压力容器的,应当具备压力容器设计许可条件中规定的人员条件要求,并且专职设计人员总数一般不少于5人,其中审批人员不少于2人,A4级压力容器制造单位专职设计人员数量可根据其实际工作量适当降低。

各级别制造单位技术人员数量见表2的要求。

特种设备D级压力容器制造资源条件要求

特种设备D级压力容器制造资源条件要求

D级压力容器制造许可条件1.法人资格: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或营业执照。

2.质量保证体系人员:根据产品制造过程的需要,配备并任命质量保证工程师以及设计、材料、工艺、焊接、热处理、无损检测、理化检验、检验与试验等过程的质量控制体系责任人员,任职要求如下:(1)质量保证工程师,具有压力容器制造质量管理或者检验工作经历,应当具有工程师职称;(2)设计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压力容器设计工作经历和过程装备制造(化工机械)、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等机械类专业教育背景,应当具有工程师职称;(3)焊接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金属压力容器焊接相关工作经历,应当具有焊接或者焊接相关专业(材料、机械类专业)教育背景,应当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4)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RTⅡ或UTⅡ资格,应当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5)检验与试验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压力容器产品检验工作经历,应当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6)其他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具有所负责工作的工作经历,应当具有助理工程师职称;(7)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应当熟悉任职岗位的工作任务和要求,通过岗位培训,能够履行岗位职责。

3.技术人员:制造单位不设计本单位制造的压力容器的,技术人员总数不少于5人,其中机械相关专业不少于1人,焊接相关专业不少于1人。

4.专业人员:(1)采用焊接方法的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当配备具备产品制造需要并且具备相应资格的持证焊工,持证焊工人数不少于6人,焊工的持证项目应当满足产品制造需要。

采用机器人焊接的,持证焊工人数可减少1人。

(2)由本单位进行无损检测的,持证无损检测人员RTⅡ不少于2人,UTⅡ不少于2人,MTⅡ不少于2人,PTⅡ不少于2人。

无损检测外委时,制造单位只需配备无损检测责任人员。

无损检测质量控制系统责任人员计入无损检测人员数量中。

采用衍射时差法超声检测(TOFD)的单位,应当配备TOFDⅡ级人员不少于2人。

5.生产场所:(1)具有相应级别产品制造需要的生产场地;(2)产品承压件的焊接必须保证在室内作业完成,大型承压部件在室外焊接时,有必要的保证焊接质量的防护措施;(3)具有原材料和焊接材料存放要求的库房或者专用场地,具有有效的防护措施;(4)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耐压试验、泄露试验和其他相关试验的专用场地及防护措施;(5)具有满足安全防护要求、空间适应产品需要的射线曝光室或者检测专用场地,并且具有保证底片冲洗质量和保存底片的专用场所,具有无损检测仪器和器材存放要求的场所;6.生产设备与工艺装置:制造单位应当具有产品制造需要的切割设备、成形设备(卷板机)、机加工设备、焊接设备、焊接材料烘干和保温设备、起重设备(单台额定起重量不小于10t)、表面处理设备等,以及必要的工装;具有与产品制造工艺相适应的热处理炉,并且配有自动记录温度曲线的测温仪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D级压力容器制造基本条件对照表
序号
类别
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及省质监局
的D级压力容器制造规定
公司现有条件
下步工作措施
1
人员
1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1
工程技术人员
应具备适应压力容器制造和管理需要的专业工程技术人员。比例不少于职工总数5%,且不少于6名,年龄60周岁以下且签订了4年劳动合同,有社保凭证。
1.2
化机专业技术人员
至少应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的化工机械(或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3.5冲压设备
具有与制造产品相适应的冲压设备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3.6工装设备
具有与所制造产品相适应的各类工装设备。
3.7无损检测设备
RT机和测厚仪≥1台,不锈钢制造应具有PT条件。无损检测分包时可不作上述要求。
序号
类别
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及省质监局的D级压力容器制造规定
公司现有条件
下步工作措施
2.2原材料半成品、产品存放条件
有专用场地,且有一定的防护措施,合格、不合格和待检等三区划分有明显标志。
序号
类别
项目
国家质检总局及省质监局的D级压力容器制造规定
公司现有条件
下步工作措施
2
厂房与技术设施
2.3焊材存放条件
应具有保证温度、湿度的焊材一级库,有除湿机、温湿度记录仪;且合格、不合格和待检等三区划分有明显标志。二级库应具备焊材在使用前的烘干和保温箱、保温桶及焊条头回收箱。
4.5法规标准
应有压力容器制造相关的规程、规定和标准。
注:营业执照应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其经营范围应覆盖压力容器制造项目,营业执照上地址和实际场所相一致。
3
生产和检测设备
3.8理化试验设备
具有满足产品制造需要的理化试验设备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3.9热处理设备
有满足制造需要的热处理手段和能力或有保证质量能力的分包关系。
3.10试压设备
具有满足制造需要的试压设备和气密性试验设备。
3.11专用设备
制造低温容器、不锈钢容器和有色金属容器应有专用设备。
1.3
焊接专业技术人员
至少应有1名大专以上学历焊接(或材料成型与控制工程)专业技术人员。
1.4
持证
焊工
具有不少于6名持证焊工,其中自动焊焊工和气体保护焊焊工各不少于2名,Ⅱ类材料和不锈钢焊工各不少于4名。
1.5
无损检测人员
至少应具有RT和UT的Ⅱ级人员各2人?项。无损检测分包时,RTⅡ级人员应至少有1人?项。
2.7压力试验条件
有保证安全防护措施的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场地。
2.8专用条件
不锈钢或有色金属容器制造企业必须具备专用的制造场地。
3
生产和检测设备
3.1卷板设备
卷板能力满足生产需要
3.2坡口加工设备
有刨边机或坡口加工设备。
3.3焊接设备
手弧焊机不少于6台,
自动焊机不少于1台。
3.4起重设备
起吊能力≥5t。
2.4探伤室条件
具有能满足防护要求和产品需要的射线透照室,面积一般不小于60m2,并取得环保部门核发的辐射安全许可证。且具有能保证底片冲洗质量的暗室和底片保存及评片的评片室。
2.5金相理化条件
具有与制造产品相适应的金相、理化试验室。理化试验分包时可不要求。
2.6焊接试验室
具有与制造产品相适应的焊接试验室,有焊机、试件固定架、焊接工艺评定试件存放柜等。
1.6
检验、试验
人员
应具有适应压力容器制造需要的检验人员和理化试验人员。理化试验分包时可不作要求。
1.7组装人员
应具有满足压力容器制造要求的组装人员。
1.8
其他专业人员
起重工、电工应持证上岗。
2
厂房与技术设施
2.1厂房条件
主铆焊车间面积大于等于1000m2,自有场地产权清晰或租赁场地协议齐全,符合规定。
3.12计量器具
压力表、量具、电流电压表等在检定周期内,标识清晰。
4
质量保证及技术文件
4.1质量保证体系
应建立符合D级压力容器产品制造要求的质量保证体系,包括质量手册、程序文件、相关表卡和质量计划等包含质量管理基本要素的质量体系文件。
4.2质控系统
压力容器的质控系统应由设计、工艺质控系统、材料质控系统、焊接质控系统、理化质控系统、热处理质控系统、无损检测质控系统、压力试验质控系统、最终检验质控系统,计量与设备质控系统组成。
4.3质保体系责任人员
工厂管理层应指定一名成员为质保工程师,且应具有工程师职称。各质控系统责任人员应具备相关专业知识和一定资历,具有助工及以上职称。
4.4设计、工艺文件
压力容器产品图纸必须由持有相应设计资质的单位设计。公司具有与产品相适应且符合规程、标准要求的各类制造和检验工艺,焊接工艺评定项目能覆盖产品的各种焊接型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