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设计规范及制造要求
压力容器常用标准规范

压力容器设计常用规范、规定和标准1.设计标准GB 150-1998 钢制压力容器GB 151-1999 管壳式换热器GB 12337-1998 钢制球型储罐HG/T 20569-1994 机械搅拌设备JB/T 4710-2005 钢制塔式容器JB/T 4731-2005 钢制卧式容器JB/T 4734-2002 铝制焊接容器JB/T 4735-1997 钢制焊接常压容器JB/T 4745-2005 钛制焊接容器2.基础标准HG 20580-1998 钢制化工容器设计基础规定HG 20581-1998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HG 20582-1998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HG 20583-1998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 20584-1998 钢制化工容器制造技术要求HG 20585-1998 钢制低温压力容器技术规定HG 20652-1998 塔器设计技术规定3.设备型式参数标准GB/T 17261-1998 钢制球型储罐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4714-1992 浮头式换热器和冷凝器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4715-1992 固定管板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4716-1992 立式热虹吸式重沸器型式与基本参数JB/T 4717-1992 U型管式换热器型式与基本参数4.制造检验标准GB/T 不锈钢 10%草酸浸蚀试验方法GB/T 不锈钢硫酸-硫酸铁腐蚀试验方法GB/T 不锈钢 65%硝酸腐蚀试验方法GB/T 不锈钢硝酸-氢氟酸腐蚀试验方法GB/T 不锈钢硝酸-硫酸铜腐蚀试验方法GB/T 不锈钢 5%硫酸腐蚀试验方法JB 4708-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工艺评定JB/T 4709-2000 钢制压力容器焊接规程JB/T 4730-2005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5.筒体GB/T 9019-2001 压力容器公称直径GB/T 17395-1998 无缝钢管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6.封头HG 21607-1996 异型筒体和封头JB/T 4746-2002 钢制压力容器用封头GB/T 539-1995 耐油石棉橡胶板GB/T 3985-1995 石棉橡胶板GB/T 缠绕式垫片分类GB/T 缠绕式垫片管法兰用垫片尺寸GB/T 缠绕式垫片技术条件GB/T 9112-2000 钢制管法兰类型与参数GB/T 平面、突面整体钢制管法兰GB/T 凹凸面整体钢制管法兰GB/T 榫槽面整体钢制管法兰GB/T 环连接面整体钢制管法兰GB/T 9114-2000 突面带颈螺纹钢制管法兰GB/T 平面、突面对焊钢制管法兰GB/T 凹凸面对焊体钢制管法兰GB/T 榫槽面对焊钢制管法兰GB/T 环连接面对焊钢制管法兰GB/T 平面、突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GB/T 凹凸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GB/T 榫槽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GB/T 环连接面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GB/T 突面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GB/T 凹凸面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GB/T 榫槽面带颈承插焊钢制管法兰GB/T 突面对焊环带颈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环连接面对焊环带颈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9119-2000 平面、突面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GB/T 突面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凹凸面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榫槽面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突面平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凹凸面平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榫槽面对焊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9122-2000 翻边环板式松套钢制管法兰GB/T 平面、突面钢制管法兰GB/T 凹凸面钢制管法兰GB/T 榫槽面钢制管法兰GB/T 环连接面钢制管法兰GB/T 9124-2000 钢制管法兰技术条件GB/T 9125-2003 管法兰连接用紧固件GB/T 9126-2003 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尺寸GB/T 9128-2003 钢制管法兰用金属环垫尺寸GB/T 9129-2003 管法兰用非金属平垫片技术条件GB 9130-1988 钢制管法兰连接用金属环垫技术条件HG 20592-2009 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HG 20615-1997 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美洲体系8.压力容器法兰、垫片、紧固件JB/T 4700-2000 压力容器法兰分类与技术条件JB/T 4701-2000 甲型平焊法兰JB/T 4702-2000 乙型平焊法兰JB/T 4703-2000 长颈对焊法兰JB/T 4704-2000 非金属软垫片JB/T 4705-2000 缠绕垫片JB/T 4706-2000 金属包垫片JB/T 4707-2000 等长双头螺柱9.试镜、液面位计HG 21505-1992 组合式视镜HG/T 21550-1993 防霜液面计HG/T 21575-1994 带灯视镜HG/T 21584-1995 磁性液位计HG 21588-1995 玻璃液面计标准系列及技术要求HG 透光式玻璃板液面计HG 透光式玻璃板液面计HG 21590-1995 反射式玻璃板液面计HG 视镜式玻璃板液面计常压HG 视镜式玻璃板液面计HG/T 21619-1986 视镜Pg10,16,25HG/T 21620-1986 带颈视镜Pg10,16,25HG/T 21622-1990 衬里视镜标准图HG/T 带颈衬里视镜JB/T 9243-1999 玻璃管液位计JB/T 9244-1999 玻璃板液位计10.安全附件GB 567-1999 爆破片与爆破片装置GB/T 12241-1989 安全阀一般要求GB/T 12243-1989 弹簧直接载荷式安全阀GB/T 12253-1999 拱形金属爆破片装置分类与安装尺寸GB/T 12266-1993 正拱形金属爆破片型式与参数GB/T 12267-1999 反形金属爆破片型式与参数GB/T 12268-1999 开缝形金属爆破片型式与参数GB/T 16181-1996 爆破片装置夹持型式和外形尺寸11.人孔、手孔钢制人孔和手孔HG/T 21514~21535-2005HG/T 21514-2005 钢制人孔和手孔的类型与技术条件HG/T 21515-2005 常压人孔HG/T 21516-2005 回转盖板式平焊法兰人孔HG/T 21517-2005 回转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HG/T 21518-2005 回转盖带颈对焊法兰人孔HG/T 21519-2005 垂直吊盖板式平焊法兰人孔HG/T 21520-2005 垂直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HG/T 21521-2005 垂直吊盖带颈对焊法兰人孔HG/T 21522-2005 水平吊盖板式平焊法兰人孔HG/T 21523-2005 水平吊盖带颈平焊法兰人孔HG/T 21524-2005 水平吊盖带颈对焊法兰人孔HG/T 21525-2005 常压旋柄快开人孔HG/T 21526-2005 椭圆形回转盖快开人孔HG/T 21527-2005 回转拱盖快开人孔HG/T 21528-2005 常压手孔HG/T 21529-2005 板式平焊法兰手孔HG/T 21530-2005 带颈平焊法兰手孔HG/T 21531-2005 带颈对焊法兰手孔HG/T 21532-2005 回转盖带颈对焊法兰手孔HG/T 21533-2005 常压快开手孔HG/T 21534-2005 旋柄快开手孔HG/T 21535-2005 回转盖快开手孔不锈钢人孔、手孔HG 21594~21604-1999HG 21594-1999 不锈钢人、手孔分类与技术条件HG 21595-1999 常压不锈钢人孔HG 21596-1999 回转盖不锈钢人孔HG 21597-1999 回转拱盖快开不锈钢人孔HG 21598-1999 水平吊盖不锈钢人孔HG 21599-1999 垂直吊盖不锈钢人孔HG 21600-1999 椭圆快开不锈钢人孔HG 21601-1999 常压快开不锈钢手孔HG 21602-1999 平盖不锈钢手孔HG 21603-1999 回转盖快开不锈钢手孔HG 21604-1999 旋柄快开不锈钢手孔JB/T 577-1979 常压人孔JB/T 579-1979 长圆形回转盖快开人孔JB/T 580-1979 回转盖人孔JB/T 581-1979 回转吊盖快开人孔JB/T 582-1979 垂直吊盖人孔JB/T 583-1979 水平吊盖人孔JB/T 584-1979 回转盖对焊法兰人孔JB/T 585-1979 水平吊盖对焊法兰人孔JB/T 586-1979 常压快开手孔JB/T 587-1979 回转盖快开手孔JB/T 588-1979 常压手孔JB/T 589-1979 平盖手孔JB/T 590-1979 旋柄快开手孔JB/T 591-1979 平盖对焊法兰手孔JB/T 592-1979 回转盖对焊法兰人孔JB/T 2555-1979 碳素钢、低合金钢人、手孔分类与技术条件JB/T 2556-1979 垂直吊盖对焊法兰人孔JB/T 2557-1979 常压旋柄快开人孔12.搅拌传动装置、搅拌器HG/T 2043-1991 三叶后弯式搅拌器技术条件HG/T 2123-1991 搅拌器型式及主要参数HG/T 2124-1991 桨式搅拌器技术条件HG/T 2125-1991 涡轮式搅拌器技术条件HG/T 2126-1991 推进式搅拌器技术条件HG/T 2127-1991 框式搅拌器技术条件搅拌传动装置HG 21563~21572-95 HG ~8-92HG 21563-1995 搅拌传动装置系统组合、选用及技术要求HG 21564-1995 搅拌传动装置--凸缘法兰HG 21565-1995 搅拌传动装置--安装底盖HG 21566-1995 搅拌传动装置--单支点机架HG 21567-1995 搅拌传动装置--双支点机架HG 21568-1995 搅拌传动装置--传动轴HG 搅拌传动装置--带短节联轴器HG 搅拌传动装置--块式弹性联轴器HG 21570-1995 搅拌传动装置--联轴器HG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HG 21572-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循环保护系统13.轴密封HG/T 2098-2001 釜用机械密封系列及主要参数HG/T 2269-2003 釜用机械密封技术条件HG 碳钢填料箱施工图HG 不锈钢填料箱施工图HG 常压碳钢填料箱施工图PN<HG 常压不锈钢填料箱施工图PN<HG 管用碳钢填料箱施工图HG 管用不锈钢填料箱施工图HG 搅拌传动装置-碳钢填料箱HG 搅拌传动装置-不锈钢填料箱HG/T 21571-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密封HG/T 21572-1995 搅拌传动装置--机械14.塔器部件HG 20652-1998 塔器设计技术规定HG/T 21512-1995 梁型气体喷射式填料支承板HG/T 碳钢矩鞍环填料HG/T 不锈钢矩鞍环填料HG/T21556-1995 鲍尔环填料HG/T 碳钢鲍尔环填料HG/T 不锈钢鲍尔环填料HG/T 聚丙烯鲍尔环填料HG/T 玻纤增强聚丙烯鲍尔环填料HG/T 21557-1995 阶梯环填料HG/T 碳钢阶梯环填料HG/T 不锈钢阶梯环填料HG/T 不锈钢网孔板波纹填料HG/T 不锈钢孔板波纹填料HG/T 21618-1998 丝网除沫器标准HG/T 21639-2005 塔顶吊柱JB/T 1118-2001 F1型浮阀JB/T 1119-1999 卡子JB/T 1120-1999 双面可拆连接件JB/T 1205-2001 塔盘技术条件JB/T 1212-1999 圆泡帽JB/T X1型楔卡JB/T X2型楔卡JB/T 3166-1999 S型双面可卸卡子15.支座、吊耳HG/T 21574-1994 设备吊耳JB/T 4712-1992 鞍式支座JB/T 4713-1992 腿式支座JB/T 4724-1992 支承式支座JB/T 4725-1992 耳式支座密封循环保护系统16.换热器零部件GB/T 12522-1996 不锈钢波形膨胀节GB 16749-1997 压力容器波形膨胀节JB/T 4718-1992 管壳式换热器用金属包垫片JB/T 4719-1992 管壳式换热器用缠绕垫片JB/T 4720-1992 管壳式换热器用非金属垫片JB/T 4721-1992 外头盖侧法兰JB/T 6171-1992 多层金属波纹膨胀节17.其他零部件HG/T 21630-1990 补强管JB/T 4736-2002 补强圈18.材料GB/T 699-1999 优质碳素结构钢GB/T 700-2006 碳素结构钢GB/T 3077-1999 合金结构钢19.板材GB/T 912-1989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薄钢板及钢带GB/T 2040-2002 铜及铜合金板材GB/T 2054-1980 镍及镍合金板GB/T 2531-1981 热交换器固定板用黄铜板GB/T 3274-1988 碳素结构钢和低合金结构钢热轧厚钢板和钢带GB/T 3280-1992 不锈钢冷轧钢板GB 3531-1996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钢板GB/T 3621-1994 钛及钛合金板材GB/T 3880-1997 铝及铝合金轧制板材GB/T 4237-1992 不锈钢热轧钢板GB/T 4238-1992 耐热钢板GB 6654-1996 压力容器用钢板GB/T 8165-1997 不锈钢复合钢板和钢带GB/T 8546-1987 钛-不锈钢复合板GB/T 8547-1987 钛-钢复合板GB/T 13238-1991 铜钢复合钢板JB 4733-1996 压力容器用爆炸不锈钢复合钢板JB/T 4748-2002 压力容器用镍及镍基合金爆炸复合钢板20.钢管GB/T 1527-1997 铜及铜合金拉制管GB/T 1528-1997 铜及铜合金挤制管GB/T 2882-1981 镍及镍铜合金管GB/T 3624-1995 钛及钛合金管GB/T 铝及铝合金热挤压管GB 5310-1995 高压锅炉用无缝钢管GB 6479-2000 高压化肥设备用无缝钢管GB/T 6893-2000 铝及铝合金拉GB/T 8163-1999 输送流体用无缝钢管GB/T 8890-1998 热交换器用铜合金无缝管GB 9948-1988 石油裂化用无缝钢管GB/T 12771-2000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焊接钢管GB 13296-1991 锅炉、热交换器用不锈钢无缝钢管GB/T 14976-2002 流体输送用不锈钢无缝管21.锻件JB 4726-2000 压力容器用碳素钢和低合金钢锻件JB 4727-2000 低温压力容器用低合金钢锻件JB 4728-2000 压力容器用不锈钢锻件22.棒材GB/T 1220-1992 不锈钢棒GB/T 1221-1992 耐热钢棒GB/T 4423-1992 铜及铜合金拉制棒GB/T 4435-1984 镍及镍铜合金棒GB/T 13808-1992 铜及铜合金挤制棒23.铸件GB/T 1348-1988 球墨铸铁件GB/T 2100-2002 一般用途耐蚀钢铸件GB/T 7659-1987 焊接结构用碳素钢铸件GB/T 8492-2002 一般用途耐热钢和合金铸件GB/T 9437-1988 耐热铸铁件GB/T 9439-1988 灰铸铁件GB/T 9440-1988 可锻铸铁件GB/T 11352-1989 一般工程用铸造碳钢件GB/T 14408-1993 一般工程与结构用低合金铸钢件JBT 6402-1992 大型低合金钢铸件JBT 6403-1992 大型耐热钢铸件JBT 6405-1992 大型不锈钢铸件。
压力容器设计规范及制造要求

一、标准和规范◆GB150-2011 压力容器◆GB713-2008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GB/T 8163-2008 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GB/T 25198-2010 压力容器封头◆NB/T47016-2011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NB/T47013-201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NB/T47001-2009 钢制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形式与基本参数◆NB/T47008-2010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NB/T47003.1-2009 钢制常压容器◆JB/T4712-2007 鞍式支座◆JB/T4736-2002 补强圈◆HG 20581-1998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HG 20582-1998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HG 20583-1998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HG 20592-1997 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HG 20593-1997 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4-1997 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5-1997 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6-1997 整体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HG 20597-1997 承插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二、制造规范压力容器必须按照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和GB150-2011《压力容器》的规定执行(一)材料材料生产单位应当按相应材料标准和订货合同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证原件,并且在材料上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其内容应当包括材料标准号、牌号、规格、炉(批)号、材料生产单位名称(或厂标)及检验印鉴标志。
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加盖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章。
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生产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二)焊接工艺和焊工1、压力容器产品施焊前,受压元件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熔入永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与补焊以及上述焊缝的返修焊2、缝都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支持;3、质检人员应当全过程监督焊接工艺的评定过程;4、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指导书应当经过焊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且经过监检机构签章确认后存入技术档案;5、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当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试样应当保存5年;6、焊接压力容器的焊工,应当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考核合格。
压力容器最新标准

压力容器最新标准压力容器是一种在工业生产中广泛应用的设备,它承载着各种介质的高压,所以其安全性和可靠性至关重要。
为了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各国都制定了一系列的标准来规范其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以便读者了解并遵守相关规定。
首先,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主要包括设计标准、制造标准、安装标准和使用标准。
设计标准是指压力容器在设计过程中应满足的要求,包括承压部分的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安全阀的设置等。
制造标准是指压力容器在制造过程中应符合的要求,包括材料的采购、焊接工艺、无损检测等。
安装标准是指压力容器在安装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包括基础的设计、管道连接、防雷措施等。
使用标准是指压力容器在运行过程中应遵守的规定,包括定期检测、安全操作规程、事故处理等。
其次,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还包括了一些特殊情况下的规定。
例如,在海洋石油平台上使用的压力容器,需要符合特殊的海洋工程标准;在核电站中使用的压力容器,需要符合特殊的核工程标准。
这些特殊情况下的标准,是为了适应不同工况下的压力容器使用需求,保障其安全运行。
最后,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还在不断更新和完善中。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工业生产的需求,压力容器的使用环境和工况也在不断变化,因此相关标准也需要不断调整和更新。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和使用单位应及时关注最新的标准,确保其生产和使用的压力容器符合最新的要求,从而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对于保障其安全运行具有重要意义。
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和使用单位应严格遵守相关标准,确保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和使用符合要求,从而保障生产安全和人员生命财产安全。
希望本文能够对读者了解压力容器的最新标准有所帮助。
压力容器设计标准

压力容器设计标准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承受内部压力的设备,广泛应用于化工、石油、制药、食品等领域。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标准,以规范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
本文将介绍压力容器设计标准的一般要求和常见标准。
首先,压力容器设计标准的一般要求包括材料选用、结构设计、制造工艺、检验和试验等方面。
在材料选用方面,应根据工作介质的性质和工作条件选择合适的材料,并符合相关的材料标准。
在结构设计方面,应考虑容器的受力情况,合理设计容器的结构形式和壁厚,确保容器在工作压力下不会发生破坏。
在制造工艺方面,应严格按照相关的制造标准进行制造,确保容器的质量和安全性。
在检验和试验方面,应进行严格的检验和试验,确保容器的质量符合要求。
其次,各国针对压力容器制定了相应的设计标准。
例如,美国制定了ASME压力容器设计标准,欧洲制定了PED压力设备指令,中国制定了GB150压力容器标准等。
这些标准包括了压力容器设计、制造、安装、验收和使用等方面的要求,对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起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最后,压力容器设计标准的遵守对于保障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至关重要。
设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的设计标准进行设计,制造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的制造标准进行制造,使用单位应严格按照相关的使用标准进行使用和维护。
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压力容器在工作中不会发生泄漏、爆炸等事故,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综上所述,压力容器设计标准是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保障,设计人员、制造单位和使用单位都应严格遵守相关的标准要求,共同维护压力容器的安全性。
希望本文对压力容器设计标准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压力容器安全技术—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安装

3.压力容器的安装 压力容器的专业安装单位必须经劳动部门审核批 准才可 以从事承压设备的安装工作。 安装作业必须执行国家有关安装的规范。 安装过程中应对安装质量实行分段验收和总体验收。验 收由使用单位和安装单位共同进行。总体验收时,应有上 级主管部门参加。 压力容器安装竣工后,施工单位应将竣工图、安装及复 验记录等技术资料及安装质量证明书等移交给使用单位。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
1.压力容器的设计 (1)强度确定 (2)材料选用 (3)合理的结构
2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安装
2.压力容器的制造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制造质量,国家规定凡制造和现场组焊 压力容器的单位必须持有劳动部颁发的制造许可证。制造 单位必须按批准的范围制造或组焊。无制造许可证的单位 不得制造或组焊压力容器。 压力容器质量优劣取决于材料质量、焊接质量和检验质量。 压力容器的制造质量除钢材本身质量外,主要取决于焊接 质量。为保证焊接质量,必须做好焊工的培训考试工作, 保证良好的焊接环境,认真进行焊接工艺评定,严格焊前 预热和焊后热处理。 压力容器制成后必须进行压力试验。包括耐压试验和气密 性试验。耐压试验包括液压试验和气压试验。压力试验要 严格按照试验的安全规定进行,防止试验中发生事故。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一、压力容器概述1.压力容器规范化早在19世纪末就有了对锅炉和压力容器规范化的要求。
20世纪最初的十年,发生了近一万起锅炉爆炸,造成了约一万人的死亡和约一万五千人的伤残。
这些血的教训使人们对压力容器制造和安装的规范化有了更清醒的认识。
1907年,美国Massachusetts州继1905年和1906年两次灾难性的锅炉爆炸之后,提出了世界上第一部锅炉制造和安装的法规。
循着Massachusetts州的范例,美国其他州和城市也制定出了蒸气锅炉制造、安装和检验的不同形式的法规或条例。
不同州的技术规范缺乏一致性,使得制造者无法制造出其他州可以接受的标准锅炉。
制造出的锅炉不能运出州界,一个州的有资格的锅炉检验员也得不到其他州的承认。
要求订出蒸气锅炉和压力容器制造的标准规范的呼声越来越强烈,为解决这个问题,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于1911年成立了一个专门委员会,后来被称为锅炉规范委员会。
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非燃火压力容器规范对压力容器没有给出定义。
压力容器一般是指装有加压流体用于完成某项过程的封闭容器,例如贮罐、热交换器、蒸发器和反应器等。
规范规定压力容器的范围还包括容器外的管线,终止于管线端焊连接的第一条焊缝、螺栓连接的第一个法兰面、或类似连接的第一个有连接迹象的点或面。
美国非燃火压力容器规范的短评U-1列出了超出规范权限的一些例外。
这些例外是必须的还是已被解除,不同地区有很大的不同。
有关这方面的细节,需要查阅“锅炉和压力容器的法规和条例说明书”,或向有管辖权的地方管理机构咨询。
非规范压力容器是指不能满足设计、制造、检验和鉴定规范的最低要求的容器。
这些容器不打印规范代号,除非有特殊的裁定,不得在接受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规范的区域安装。
目前,许多国家都设置了压力容器规范的立法和管理机构,颁布了各自的压力容器规范。
在我国,原国家劳动总局1979年颁布了《气瓶安全监察规程》;1980年颁布了《蒸汽锅炉安全监察规程》;1981年颁布了《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
压力容器技术规范最新标准

压力容器技术规范最新标准压力容器技术规范是确保压力容器安全运行的重要指导性文件,随着技术的发展和实践经验的积累,这些规范会不断更新以适应新的应用需求和安全标准。
以下是最新的压力容器技术规范的主要内容:1. 适用范围:本规范适用于所有工业用途的压力容器,包括但不限于储存、反应、换热等设备。
2. 设计原则:压力容器的设计应遵循安全、可靠、经济和环保的原则,确保在规定的使用条件下能够安全运行。
3. 材料选择:选用的材料应满足设计要求,包括力学性能、耐腐蚀性、焊接性等,并应符合相关材料标准。
4. 设计标准:压力容器的设计应符合国家或国际上认可的设计标准,如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标准、EN(欧洲标准)等。
5. 制造和检验:压力容器的制造应严格按照设计图纸和技术规范进行,制造过程中应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检验。
6. 焊接和无损检测:焊接是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关键环节,应采用合格的焊接工艺和焊接材料。
无损检测包括射线检测、超声波检测等,以确保焊接质量。
7. 热处理:对于某些材料和结构形式的压力容器,可能需要进行热处理以改善材料性能或消除焊接应力。
8. 安全附件:压力容器应配备必要的安全附件,如安全阀、压力表、液位计等,并确保这些附件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9. 操作和维护:压力容器的操作应遵循操作规程,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以确保其长期安全运行。
10. 事故预防和应急处理:应制定压力容器事故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预案,以应对可能发生的事故。
11. 法规和标准更新: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使用应随时关注相关法规和标准的更新,确保符合最新的安全和技术要求。
12. 环保要求:在设计和制造过程中,应考虑环保因素,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13. 用户培训:压力容器的用户应接受专业培训,了解设备的操作规程和安全知识。
14. 记录和文档管理:应建立完整的压力容器记录和文档管理系统,记录设备的设计、制造、检验、使用和维护等信息。
15. 结束语: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对于保障人员安全和环境安全至关重要。
压力容器国家标准

压力容器国家标准概述压力容器是一种用于储存和运输压缩气体或液体的设备,其设计和制造必须符合国家标准。
本文将介绍压力容器的国家标准,包括标准的制定背景、应用范围、设计要求等内容。
制定背景压力容器的安全运行对于保护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至关重要。
为了确保压力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各国都制定了相应的国家标准来规范压力容器的设计、制造和检验。
这些国家标准由相关的标准化组织负责制定,例如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SAC)和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等。
应用范围压力容器的国家标准适用于各种类型的压力容器,包括固定式压力容器和可移动式压力容器。
固定式压力容器通常用于工业生产过程中,如化工、石油、电力等行业。
可移动式压力容器则主要用于运输和储存压缩气体或液体,如气瓶、液化气罐等。
压力容器的设计要求是国家标准的核心内容。
设计要求包括以下几个方面:材料选用压力容器的材料必须符合相关的规定,包括强度、耐腐蚀性、耐高温性等方面的要求。
常用的材料包括碳钢、不锈钢、铝合金等。
材料的选用必须考虑容器的工作环境和工作压力等因素。
结构设计压力容器的结构设计必须满足一定的强度、稳定性和紧密性要求。
常见的结构设计包括球形、圆筒形和椭球形等。
结构的设计必须考虑容器的工作压力、容积和使用条件等因素。
安全设备为了防止压力容器发生爆炸或泄漏等事故,国家标准要求在容器上安装相应的安全设备,如安全阀、爆破片、压力表等。
安全设备的选用和设置必须符合相应的规定,以确保容器的安全运行。
国家标准对压力容器的检验要求非常严格。
在容器制造过程中,必须进行各种检验,包括材料检验、焊接接头检验、压力试验等。
其中,压力试验是重要的检验环节,用于检验容器的强度和紧密性。
标准的应用压力容器国家标准的应用不仅限于厂家和制造商,还涉及到相关的监管部门和使用单位。
压力容器的制造和使用过程必须符合国家标准的要求,以确保容器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对于厂家和制造商来说,必须按照国家标准的要求进行设备设计、材料选用、制造工艺等方面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标准和规范
◆GB150-2011 压力容器
◆GB713-2008 锅炉和压力容器用钢板
◆GB/T 8163-2008 流体输送用无缝钢管
◆GB/T 25198-2010 压力容器封头
◆NB/T47016-2011 承压设备产品焊接试件的力学性能
◆NB/T47013-2011 承压设备无损检测
◆NB/T47001-2009 钢制液化石油气卧式储罐形式与基本参数
◆NB/T47008-2010 承压设备用碳素钢和合金钢锻件
◆NB/T47003.1-2009 钢制常压容器
◆JB/T4712-2007 鞍式支座
◆JB/T4736-2002 补强圈
◆HG 20581-1998 钢制化工容器材料选用规定
◆HG 20582-1998 钢制化工容器强度计算规定
◆HG 20583-1998 钢制化工容器结构设计规定
◆HG 20592-1997 钢制管法兰型式、参数(欧洲体系)
◆HG 20593-1997 板式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4-1997 带颈平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5-1997 带颈对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6-1997 整体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HG 20597-1997 承插焊钢制管法兰(欧洲体系)
二、制造规范
压力容器必须按照TSG R0004-2009《固定式压力容器安全监察规程》和GB150-2011《压力容器》的规定执行
(一)材料
材料生产单位应当按相应材料标准和订货合同的规定向用户提供质量证原件,并且在材料上的明显部位作出清晰、牢固的钢印标志或其他标志,其内容应当包括材料标准号、牌号、规格、炉(批)号、材料生产单位名称(或厂标)及检验印鉴标志。
材料质量证明书的内容应当齐全、清晰,并且加盖材料生产单位质量检验章。
压力容器专用钢板的生产单位应当取得相应的特种设备制造许可证。
(二)焊接工艺和焊工
1、压力容器产品施焊前,受压元件焊缝、与受压元件相焊的焊缝、熔入永
久焊缝内的定位焊缝、受压元件母材表面堆焊与补焊以及上述焊缝的返修焊
2、缝都应当进行焊接工艺评定或者有经评定合格的焊接工艺支持;
3、质检人员应当全过程监督焊接工艺的评定过程;
4、焊接工艺评定完成后,焊接工艺评定报告和焊接工艺指导书应当经过焊
接责任工程师审核,技术负责人批准,并且经过监检机构签章确认后存入技术档案;
5、焊接工艺评定技术档案应当保存至该工艺评定失效为止,焊接工艺评定
试样应当保存5年;
6、焊接压力容器的焊工,应当按照相应安全技术规范的规定考核合格。
焊工应当按焊接工艺指导书或焊接工艺卡施焊并做好施焊记录;
(三)无损检测
1、无损检测人员按照《锅炉压力容器无损检测人员资格考核规则》进行考核,取得资格证书,方能承担与资格证书的种类和技术等级相应的无损检测工作。
2、压力容器的焊接接头,应先进行形状尺寸和外观质量的检查,合格后,才能进行无损检测。
有延迟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焊接完成24小时后进行无损检测;有再热裂纹倾向的材料应在热处理后再啬一次无损检测。
3、压力容器制造单位应根据设计图样和有关标准的规定选择检测方法和检测长度。
4、压力容器的对接焊接接头的无损检测比例,一般分为全部(100%)和局部(大于等于20%)两种。
对铁素体钢制低温容器,局部无损检测的比例应大于等于50%。
5、符合下列情况之一时,压力容器的对接接头,必须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
1)GB150及GB151等标准中规定进行全部射线或超声检测的压力容器。
2)第三类压力容器。
3)第二压力容器中易燃介质的反应压力容器和储存压力容器。
4)设计压力大于5.0Mpa的压力容器。
5)设计压力大于0.6Mpa的管壳式余热锅炉。
6)设计选用焊缝系数为1.0的压力容器(无缝管制筒体除外)。
7)疲劳分析设计的压力容器。
8)采用电渣焊的压力容器。
9)使用后无法进行内外部检验或耐压试验的压力容器。
10)符合下列之一的铝、铜、镍、钛及其合金制压力容器:
(a)介质为易燃或毒性程度为极度、高度、中度危害的;
(b)采用气压试验的;
(c)设计压力大于等于1.6Mpa的。
(四)耐压试验和气密性试验
1、耐压试验的压力应符合设计图样要求,且不小于下式计算值:Pr=ηP 式中p--压力容器的设计压力(对在用压力容器一般为最高工作压力,或压力容器铭牌上规定的最大允许工作压力,Mpa;pr--耐压试验压力,Mpa;
η--耐压试验压力系数,按表4-2选用;[σ试验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σ]--设计温度下材料的许用应力,MPa。
2、
1).液压试验时,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90%与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
2).气压试验时,不得超过试验温度下材料屈服点的80%与圆筒的焊接接头系数的乘积。
校核耐压试验压力时,所取的壁厚应扣除壁厚附加量,对液压试验所取的压力还应计入液柱静压力。
对壳程压力低于管程压力的列管式热交换器,可不扣除腐蚀裕量。
3、耐压试验前,压力容器各连接部位的紧固螺栓,必须装配齐全,紧固妥当。
试验用压力表应符合第七章的有关规定,至少采用两个量程相同且经校验的压力表,并应安装在被试验容器顶部便于观察的位置。
4、耐压试验场地应有可靠的安全防护设施,并应经单位技术负责人和安全部门检查认可、耐压试验过程中,不得进行与试验无关的工作,无关人员不得在试验现场停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