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完整版)
(完整版)最新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共5套6,推荐文档

第七单元达标测试一、看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整洁、美观。
(8 分)贝多芬来到yōu jìng()的lái yīn()河畔,看到一间茅屋里的là zhú()散发着wēi ruò()的光芒。
贝多芬就在这个茅屋里为盲姑娘兄妹按起了qín jiàn(),pǔ xiě()出了闻名于世的《月光曲》。
他那chún shú()的琴技和动听的乐曲让兄妹俩深深地táo zuì()了。
二、按要求完成填空。
(16 分)1.“绝”的解释有:①独一无二的,没有人能赶上的;②走不通的,没有出路的;③完全没有了,穷尽;④极,最;⑤断绝。
给下列词语中的“绝”选择正确解释。
(填序号)(5 分)(1)悬崖绝壁()(2)美妙绝伦()(3)绝处逢生()(4)斩尽杀绝()(5)绝大多数()2.补全本单元出现的词语再选词填空。
(11 分)音乐艺术:天籁()()余音()()()ft()水文学艺术:画()点()()()生花笔走()()戏曲用语:()()登场有板()()字()腔()(1)所有为名为利奔走的人们在他眼里只是()的小丑。
(2)一个好的作文开头往往对文章有()的作用。
(3)他的声音,如此动听,好像从远处飘来的()。
(4)小王的普通话说得真是()。
三、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写在括号里。
(10 分)1.下面每组词语中的加点字读音和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玉镯(zhuó)茅屋入场卷波涛汹涌B.奴婢(bēi)皮鞋花架子戛然而止C.驰骋(chěng)轻纱霎时间唯妙唯肖D.琴弦(xián)马鞭锺子期波光粼粼2.下面没有展开联想和想象的句子是()A.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B.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C.甲虫音乐家们全神贯注地振着翅膀,优美的音韵,像灵泉般流了出来。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一、积累运用1.读拼音,写词语。
他说话风趣yōu mò(),但总给人留下一种不kào pǔ()的印象。
他常常xuàn yào()自己丰富的经历,但给人一种chún cuì()卖弄的感觉。
2.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用“√”表示。
(1)最精彩的节目终于亮相.(xiānɡxiànɡ)了。
(2)爷爷的喜好.(hào hǎo)是种花养草。
(3)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pùbào)十寒。
(4)汤汤.(tānɡshānɡ)乎若流水。
3.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轻歌慢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工B.惟妙惟肖无穷无尽嘎然而止C.字正腔圆曲终人散天籁之音4.仿写词语。
(1)微波粼粼:(2)无穷无尽:5.选词填空,在最恰当的词语下打“√”。
(1)皮鞋匠看看妹妹,月光正照在她那(恬静安静)的脸上,照着她睁得大大的眼睛。
(2)舞台方圆太小,马匹是无法(奔驰驰骋)的。
(3)盲姑娘听得入了神,一曲弹完,她十分(激动感动)。
(4)双方正在对打,(激烈热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
6.按要求完成句子。
(1)贝多芬说:“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为转述句)(2)他看到了大海。
(扩句,至少扩两处)(3)美妙的琴声被兄妹俩陶醉了。
(修改病句)7.名句积累。
(1)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有曰:“,。
”锺子期死,,,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微波粼粼的海面上,霎时间撒满了银光。
,。
二、阅读理解8.课内阅读。
书戴嵩画牛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有戴嵩《牛》一轴,尤所爱,锦囊玉轴,常以自随。
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
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
古语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及答案第七单元测试基础卷一、积累与运用。
(共49分)1.读拼音,写词语。
(10分)yuèpǔ()táo zuì()guān jiàn()shàn zāi()gāng qín()jǐn náng()wēié()chún pǔ()pùshài()máo wū()2.用“\”划去加点字的错误读音。
(3分)奴婢(bìpí)票券(quàn juàn)谬论(miào miù)...凸显(tūtú)恬静(XXX XXX)驰骋(chéng chěng)...3.用“○”圈出下面语段中的错别字,并依次改正在横线上。
(4分)晚上,大戏开演了。
XXX一响,演员们粉磨登场。
他们动作有板有眼,说唱字正腔园,令台下的观众深深淘醉,现场不时发出热烈的掌声。
①②③④4.对下面两幅书法图片的作者判断正确的选项是()。
(2分)5.补全四字词语,并按要求完成练。
(9分)①余音()梁②戛然而()③黄钟大()④()()如生⑤轻歌()舞⑥惟妙惟()⑦曲终人()⑧笔走()()(1)形容描写或模仿得非常逼真的词语有和。
(填序号)(2)再写两个与词语⑤搭配方式相同的词语:,。
(3)晚会上的让观众看得如痴如醉,之时已是深夜。
人们在回去的路上照旧在讨论方才的上演。
(选词填空)(4)用词语⑧造句:6.按要求完成句子练。
(12分)(1)浪花涌过来。
(扩句,至少扩两处)(2分)(2)XXX说:“不,我是来弹一首曲子给这位姑娘听的。
”(改写成第三人称转述)(2分)(3)下面句子中破折号的作用不属于“解释说明”的一项是()。
(2分)A.主人叮嘱:“酒宴摆下——”B.这就是他适才弹的曲子——《月光曲》。
C.小葱拌豆腐——一清二白。
部编版六年级上册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综合能力测试时间:90分满分100分一、看拼音,根据语境写词语。
(8分)贝多芬chún shú()地按起了qín jiàn(),lái yīn()河畔的人们被这美妙的乐声táo zuì()了。
二、我能用所给的字组成不同的词语进行填空。
(8分)传:()疾病()知识()信息()文明严:态度()组织()纪律()()机密三、我会选择。
(4分)1.下列句子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在升旗仪式后,我们聆听着德高望重....的少先队代表的演讲。
B.同学之间一定要和谐相处,相敬如宾....。
C.从他的日常行为,就可见一斑....地了解他。
D.小老鼠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摸进谷仓。
2.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看一下那书脊,赫然印着《鲁迅译》三个字,我便像得到了保证似的,立刻从书架上抽下一本。
B.“你知道吗?”桑娜说:“咱们的邻居西蒙死了。
”C.“独”不是数字,但有“单”的意思;“比”不是数字,却有“双”的内涵。
D.创造,是人类智慧高度发展的结晶,创造,也是打开成功大门的钥匙。
四、按要求改写句子。
(12分)1.文明的语言能沟通人们的心灵。
文明的语言能够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化修养。
(用恰当的关联词把两句连成一句话)(2分)2.世界上有多少人能目睹她的风采呢?(改为陈述句)(2分)3.拿到不及格的试卷,我的脸 ,眼睛 ,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把人物神态描写生动)(2分)4.例:种子如果害怕埋没,那它永远不会发芽。
(仿写句子)(4分)蜡烛 ,那。
鲜花 ,那。
5.我们必须认真改变学习中的不足。
(2分)修改病句:五、判断题,正确的大“√”,错误的打“×”。
(4分)1.戴嵩是宋代的画家,他的代表作有《斗牛图》。
()2.人们常用“高山流水”来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
()3.贝多芬是英国著名的音乐家。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学期第七单元测试一、识字与写字1.根据拼音把词语写在括号中。
(1)今年暑假,我跟爸爸、妈妈去著名的风景区旅游,那wēi é( )的高山、 qīng yōu( )的树林,在阳光的 zhào yào( )下显得格外静谧,我们 táo zuì( )在自然美景中,流连忘返。
(2)那位著名的音乐家走到一架旧 gāng qín( )跟前,开始弹奏乐曲。
当他按下qín jiàn( )时,máng( )姑娘激动地说:“弹得多 chún shú( )哇!”2.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pù bào(1)为学要有耐心,不能一曝( )十寒。
(2)由于表弟使用相机时操作不当,取出底片时都给曝( )光了。
zhòu zhóu(3)今天的压轴( )戏是剧团台柱子唱的《霸王别姬》。
(4)那水在春的画轴( )里流淌,那山在春的炊烟里守望。
lūn lún(5)小战士抡()圆了胳膊把手榴弹扔了出去。
quàn juàn(6)我真高兴,终于拿到了演唱会的入场券()。
pú pǔ(7)听到吩咐,女仆()立刻把酒壶端了上来。
二、阅读理解(一)北人生而不识菱①者,仕于南方,席上食菱,并壳入口。
或曰:“食菱须去壳。
”其人自护所短,曰:“我非不知,并壳者,欲以去热也。
”问者曰:“北土亦有此物否?”答曰:“前山后山,何地不有?”夫菱生于水而曰土产,此坐②强不知以为知也。
[注释]①菱:俗称菱角,水生植物,果实可以吃。
②坐:因为。
1.结合注释阅读文章,在理解文言文意思的基础上,用原文填空。
北人食菱的方法是“”,当别人告诉他正确的食菱方法“” ,他却“” ,为自己找的理由是“”,结果闹了笑话。
这则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人不应该“”,否则,只能让别人取笑。
2.下列与“席上食菱”中的“食”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衣食所安B.设酒杀鸡做食C.不食五谷(二)老木匠的笛声听,笛声又响起来了。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测试题含答案(共3套)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第七单元测试卷1班级:姓名:总分:一、将下面的句子抄写在方格中,要求书写正确,行款整齐,力求美观。
(2分)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不可改也。
二、选择正确的答案,把序号写到括号里。
(10分)1.下句子中加点字的字音或字形有误的一项是( )A.京剧继承发展了中国传统戏曲的表现手法,终于战胜了这种尴.尬.(gān gà)-——用一根小小的马鞭就彻.底解决了,而且解决.得无比漂亮。
B.京剧还有一些虚.拟.的道具,但一样可感觉可使用。
比如《拾玉镯(zhuó)》中小站娘趟( shàng)鞋底,鞋底是实的,针线可是虚的.C.有一年秋天,贝多芬去各地旅行..演出,来到莱茵(lái yīn)河边的一个小镇上。
D.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táo zuì)了。
等他们苏醒..过来,贝多芬早已离开了茅屋。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A.马鞭本身具备一种装饰的美,而且不同人物在使用马鞭时,也各自形成了一套永远不变....的方法。
B.俗话说“一动不如一静”,古诗也说“此时无声胜有声.......”,讲的就是这种情况。
C.两百多年前,德国有个音乐家叫贝多芬,他谱写..了许多著名的乐曲。
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
D.一天夜晚,他在幽静..的小路上散步,听到断断续续的钢琴声从一所茅屋里传出来,弹的正是他的曲子。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伯牙善(好)鼓琴。
B.以为世无足(值得)复为鼓琴者C.所宝(珍藏)以百数。
D.处士笑而然(认为…对)之4.下列句子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他飞奔回客店,花了一夜工夫,把刚才弹的曲子……《月光曲》记录了下来。
B.比如“金玉奴”中有一个细节,小生演员用饭碗喝完豆汁,又用嘴去舔筷子,如果没有这一“舔”,那饭碗也就完全不必拿上舞台。
C.京剧还有一种奇特之处,双方正在对打,激烈到简直是风雨不透,台下看的人非常紧张,一个个大气儿不敢出,都把眼睛睁得大大的,唯恐在一眨眼间,谁就把对方给“杀”了。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含答案)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第七单元达标测试卷班别:_____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_____第一部分:基础知识积累与运用(30分)一、听录音《不一样的土豆》,完成练习。
(5分)(一)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对的画“√”,错的画“✕”。
(2分)1.年轻人进入大学后,所有课都不喜欢听,任由自己一天天消沉下去。
( )2.杨教授口中的个大新鲜无污染的土豆,寓指努力向上,学有所成的人。
( )(二)根据所听到的内容填空。
(3分)1.大多数同学都不认真听杨教授的生物课,但是那个年轻人还是却听得。
2.酒到酣处,杨教授拿出了一个,还发芽的土豆。
3.杨教授把年轻人叫到自己的家里,四菜一汤,还拿出了酒,两人喝得。
二、读拼音,写词语,注意书写规范、美观。
(4分)漫步在yōu jìng ( )的山谷,耳边传来chún shú( )的古琴声,我táo zuì ( )在这片美好的 jǐng xiàng( )中。
三、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2分)A.妙笔生花画龙点晴B.天赖之音行云流水C.轻歌曼舞科班出身D.余音绕梁粉墨登长四、下列句子中加点的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2分)A.陈兵同学的爸爸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
B.太阳东升西落,大家都已经司空见惯....了。
C.我们学习要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D.李老师讲的故事生动幽默,逗得大家哄堂大笑....。
五、选择合适的关联词填写。
(3分)无论……都……虽然……但是……如果……就……1.( )天气寒冷,( )他的心里感到温暖。
2.你( )还不改变你的坏习惯,这次比赛( )很难突围而出。
3.他( )多忙,对我的问题( )很感兴趣。
六、按要求改写句子。
(4分)1.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
(翻译句子)2. 我把文具摆得干干净净的。
(用修改符号修改病句)七、判断正误,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上册《第七单元测试卷》(附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一、主题达标。
(18分)1.美妙的乐曲,读拼音写词语。
(3分)(1)贝多芬按起了qín jiàn(),弹奏出一首优美的乐曲,这就是著名的《月光曲》。
听着这首曲子,mánɡ ɡū niɑnɡ()仿佛也看到了月光zhào yào()下的bō tāo xiōngyǒng()的大海。
(2)《高山流水》这首曲子令人táo zuì(),听着这曲子,我的眼前仿佛出现了wēi é()的泰山、奔流不息的江河。
2.乐曲的故事,填空。
(3分)(1)伯牙和锺子期相传为春秋时期人,他们二人成为知音的传说,古书有所记载,后来,人们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叫作“知音”,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比喻知音难遇或乐曲高妙。
(2)__________国音乐家贝多芬有一年秋天的一个夜晚,在__________河边散步,听见兄妹俩的对话,被盲姑娘对__________的热爱所感动。
于是为兄妹俩弹奏了两曲,其中有一首就是《月光曲》,弹完这首曲子,他飞奔回客店,把它__________了下来。
3.音乐中的画面,按要求完成练习。
(5分)(1)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2分)①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括号里填上恰当的词语。
(3分)()的海面()似的微云()的大海()的月光()的烛光()的琴声4.绘画艺术,翻译下面句子并理解填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
一、基础知识。
(35分)
(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
他说话风趣yōu mò( ),但总给人留下一种不kào pǔ( )的印象。
他常常xuàn
yào( )自己丰富的经历,但给人一种chún cuì( )卖弄的感觉。
(二)用“ ”给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4分)
1.最精彩的节目终于亮相.(xiānɡxiànɡ)了。
2.爷爷的喜好.(hào hǎo)是种花养草。
3.做事情要坚持不懈,不能一曝.(pùbào)十寒。
4.汤.(tānɡshānɡ)汤乎若流水。
(三)下面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3分)
A.轻歌慢舞行云流水巧夺天公
B.惟妙惟肖无穷无尽嘎然而止
C.字正腔圆曲终人散天籁之音
(四)根据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20分)
1. 兄妹俩被美妙的琴声陶醉了。
(2分)
改“把”字句:
2. 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6分)
(1)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
(2)蜀中有杜处士,好书画,所宝以百数。
3. 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不就‘完’了吗?”(4分)
改陈述句:
4.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4分)
改转述句:
5.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4分)
皎洁的月光洒满大地,好像。
(五)判断正误。
正确的画“ ”,错误的画“✕”。
(4分)
1.“其中有一首著名的钢琴曲叫《月光曲》,传说是这样谱成的”说明《月光曲》的来历是有确切依据的。
( )
2.书法中的“颜筋柳骨”分别指的是颜真卿和柳宗元。
( )
3.“压轴、跑龙套、科班出身”这些词语都跟戏曲有关。
( )
4.《书戴嵩画牛》告诉了人们不要迷信权威、不懂装懂的道理。
( )
二、积累运用。
(10分)
1.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 。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 。
”
2.古语有云:“, 。
”不可改也。
3.她仿佛也看到了,看到了她从来没有看到过的景象, 。
三、阅读感悟。
(25分)
(一)课内阅读。
(10分)
贝多芬走近茅屋,琴声忽然停了,屋子里有人在谈话。
一个姑娘说:“这首曲子多难弹哪!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要是能听一听贝多芬自己是怎样弹的,那有多好哇!”一个男的说:“是呀,可是音乐会的入场券太贵了,咱们又太穷。
”姑娘说:“哥哥,你别难过,我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
1.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2分)
幽静—( ) 难过—( )
2.用“”在文中画出与“这首曲子多难弹哪”前后照应的句子。
(2分)
3.文中有两处描写姑娘的谈话,第一处表现了她( ),第二处表现了她( )。
(4分)
A.善解人意
B.渴望听到贝多芬的亲自弹奏
4.“哥哥”在文中指的是( )。
(2分)
A.贝多芬
B.皮鞋匠
(二)课外阅读。
(15分)
传说战国时期,一位叫韩娥的女子来到齐国,因为一路饥饿,断粮已经好几天了,于是在齐国临淄(zī)城西南门卖唱求食。
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人们都说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
韩娥投宿一家旅店,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
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
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旅店主人只好又把她请回来唱一首欢乐愉快的歌曲。
韩娥“复为曼声长歌”,众人闻之“喜跃抃(biàn,拍手鼓掌)舞,弗能自禁”,气氛顿时欢悦起来,把此前的悲愁全忘了。
其歌声之动人,乃至于此。
因此后世就有了“余音绕梁”“绕梁三日”的成语典故,以形容美妙的歌声和音乐的魅力。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
(2分)
余音绕梁:
2.从哪里可以看出韩娥之歌“余音绕梁,三日不绝”?(3分)
3.旅店主人为什么只好又把韩娥请回来?(2分)
4.结合掌握的文言知识,尝试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
(4分)
(1)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2)喜跃抃舞,弗能自禁。
5. 你还知道哪些描写或形容歌声美妙的四字词语?至少写四个。
(4分)
四、习作平台。
(30分)
想一想,你有什么特别拿手的本领?比如唱歌、跳舞、绘画、书法、手工……请用文字把你的拿手好戏写出来,注意把内容写具体,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
参考答案
第七单元提升练习
一、(一)幽默靠谱炫耀纯粹
(二)1.xiànɡ 2.hào 3.pù4.shānɡ
(三)C
(四)1.美妙的琴声把兄妹俩陶醉了。
2.(1)伯牙摔破了木琴,剪断了琴弦,一辈子再也不弹琴了,在伯牙的心里,他认为锺子期死后,这个世界上再也没有值得他为之弹琴的人了。
(2)四川有个杜处士,喜爱书画,他所珍藏的书画有几百种之多。
3.小孩子和外宾忍不住要问:“如果他们当中哪个先‘醒’了,拿起兵器朝着对方一刺,对方就‘完’了。
”
4.姑娘让哥哥别难过,她不过随便说说罢了。
5.给大地披上了一件“银纱”
(五)1.✕ 2.✕ 3.√ 4.√
二、1.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
2.耕当问奴织当问婢
3.月光照耀下的波涛汹涌的大海
三、(一)1.寂静伤心 2.我只听别人弹过几遍,总是记不住该怎样弹 3.B A 4.B
(二)1.形容歌声或音乐优美,余音回旋不绝。
2.她美妙而婉转的歌声深深地打动了听众的心,给人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三天以后,人们还听到她的歌声的余音在房梁间缭绕。
3.因为贫困,韩娥遭到了旅店主人的侮辱,韩娥伤心透了,“曼声哀哭”而去。
声音是那么悲凉,凡是听到她歌声的人都觉得好像沉浸在哀怨里。
一时间,“老幼悲愁,垂泪相对,三日不食”。
4.(1)年老的和年少的(泛指所有人)十分悲伤哀愁,流着眼泪对视,三天不吃东西。
(2)高兴得一跃而起拂袖起舞,击掌为乐,无法控制自己欢快的情绪。
5.天籁之音娓娓动听婉转动听余音袅袅
四、提示:这次习作要求写自己的拿手本领,也就是写自己在某方面的特长。
写之前要想一想,你的拿手本领是什么?它是怎么练成的?写的时候,要安排好写作材料的先后与详略,还可写一写与这个拿手本领相关的故事,注意把重点内容写详细一些。
写完后注意检查,做到语句通顺,重点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