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对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工程的影响

合集下载

治理黄金水道 建设明珠工程——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纪实

治理黄金水道  建设明珠工程——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纪实

作 者 系松 花 江 大顶 子 山航 电枢 纽 工 程建 设 指 挥部 常 务 指挥 。
维普资讯
第 5期 李志波 :治理黄来自水道建设明珠 工程 ・3 ・
第二 ,改善哈 尔滨 市区段 的 自然环境 和生 态环境 ,实现 人 与 自然 的和谐发展 。
是连接黑龙 江、乌 苏里江 、第二松 花江和嫩 江航 运的纽带 ,是全 国 内河水运主通道之一 ,是 黑龙 江省乃至 东 北地 区航运价值 最高的通航 河流 ,起 眷 沟通 黑龙 江 、吉林 、 内蒙三省 ( 和俄 罗斯远 东地 区的重要 作用 , 区) 多年来为 内地和边疆地 区经济社会 的发展, 促进对俄 经贸发展方 面做 出了巨大的贡献 ,具有不可替代 的作 用。
枢 纽蓄水后 ,可将 松花 江哈 尔滨段 枯 水期 水位提 高 5 6m,淹 没城 区内裸 露 的沙滩 ,从根 本 上改善哈 - 尔滨 市沿江景观 和 生态环境 ,以生 态环境 建设促 进城 市建设 实现人 与 自然的和谐发展 。 第三 ,改善 我省 电力 系统 结构 ,促 进绿 色能源快 速发展 。
多年平 均发 电量 33 亿 k ・。 .2 W h
工程 概 算 总投 资 2 .8亿元 ,项 目建设 工期 为 4 8 7 8个 月 :2 0 0 4年 9月末 开工 ,2 0 0 4年 1 0月末 一期 截
流 ;2 0 0 6年 1 0月二期 截流 ,年底具备 蓄水条件 ;2 0 0 7年首 台机 组发 电;2 0 0 8年底 项 目交工 。
开发规 划 了 7个梯级 :即涝洲 、大顶子 山、洪太 、依 兰、民主 、康 家 围子 、悦来 7座航 电枢纽工程 ,渠化
航道 里程 6 4k 1 m,达 到 Ⅲ级航 道标准 。
二 、大 顶子 山航电枢纽概 况及项 目建设 的重要 意义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冰荷载计算方法研究

松花江依兰航电枢纽冰荷载计算方法研究
中图分类号 :T 8 5 2 5 V 7 (3 )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 — 80 2 0 )4 0 1—3 00 0 6 (0 6 0 —0 9 0
St y o a c a i n t d f ie l d o Yia v g to a dr po r ud n c lul to me ho o c oa n l n Na i a n nd Hy o we i
Abtat S r sY l ai t nad H doo e r et n Snh aa gRvri cn e e ,tepe fh i od src : of i N vg i yrpw rPo c o osuj ie s ocr d h i o ema f o aa n a ao n j i n n s r t nl
P oet nS n h ain ie rjc o g u j g R vr o a
LU J -a 一,Y N n .u ,LU X nyn I i hi a A G Migj I i- i a
( .ih a nvri , hnd 60 6 ,Sc un h a 2 Heogi gPoic l tr osra c dHyre c i 1ScunU ie t C eg u 10 5 i a ,C i ; . i nj n rv i e nevnya dol tc sy h n l a n a Wa C n e r Pw r net a o ,D s n& R sac stt, abn 108 , eog ag hn ) o e vsgt n ei I i i g eerhI tu H ri 5 0 0 H l j ,C i nie ni n a
c e k d h r i t e r lt o mu a th me a d a r a n d t e e fr u a s i b e f rt e fau e o h c gme o h ce e n e l t a e f r l e a o b o d.a n t o l h e d n h h m l u t l e t r ft e i e r i f a o h e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泄流能力试验研究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泄流能力试验研究

1 坝 区河段 自然条件
坝区河道河床宽阔 , 洪水河宽达 3 4k , ~ m 河谷呈不对称的“ ” u 字型 , 左岸较缓 , 右岸较陡。左侧为洪水 滩地 , 宽约 2k 高程在 l ~ 1 ( m, l 16m 黄海高程 , 同)400m/ 流量以上时漫滩过流。中枯水河槽 紧邻右 3 下 , 0 3s 侧的丘陵前缘 , 河中发育有宽约 1 0 20m 长 X 的江心洲 , 0mX 3 ( 4 宽) 江心洲顶高程约 1 1 m左右。中、 5 枯水期 江心洲将河道分为宽度相近的两汊 , 右汊稍宽, 宽度约 30 为现行主航道 , 8 m, 河床最深处高程为 14 左汊 0 m;
稍窄, 宽度约 30m, 2 河床最深处高程约为 165m 0 . 。两汊的河势上游略微弯曲, 下游顺直 。
松 花江 流域 的洪水 分为 春夏 两个汛 期 , 春汛 洪水一 般发 生在 4~ 5月 份 , 由融雪 融冰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成 , 夏汛 洪 水主 要 由暴雨 产生 , 多发 生在 7 ~9月份 。松 花江 干流 河 道 比较 平缓 , 面 比降 一般 为 O0%。 .‰ , 流流 速 一 水 .5 ~0 1 水 般 为 08 . m s . ~15 /。坝址 多年 天然来 水量 为 465X18 3实 测现状 来水 量 为 444 0 m 。 7 . 0 , m 4 . 1 3 X8
维普资讯
第 2 7卷第 3期
20 年 6 月 06
水 道 港 口
J u a o aewa n ro r or lf n W tr y a d Hab u
V0 . 7 No. 12 3
J n ,2 0 ue 06
松 江 顶 山 电 纽 流 力 验 究 花 大 子 航 枢 泄 能 试 研

实施松花江梯级开发促进水运可持续发展

实施松花江梯级开发促进水运可持续发展
张 清 明
( 黑龙 江水运建设发展有限公 司 , 黑龙江 哈尔滨 100 ) 500
[ 要 文 介 松 江 毛 级 发 划 实 谊 划 在 运发 、态环 等 面 综 摘 ] 章 绍 花 航 梯 开 规 度 施 规 后 水 、电 生 、境 方 的 合
效益 。
[ 关键词]梯级开发 ; 水运; 松花江



() 1从根本上解决航道 碍航 问题
பைடு நூலகம்
维护 三级航道标准 , 具有 发展水运 的得天 独厚条 件 。多年来 , 通过常规整治措施 , 先后进行 了佳木 斯至 同江 、 三姓 浅滩一 期 、 二期 以及依 兰 至佳木 斯等长河 段整治工作 , 松花江航道枯水 保证率 使 有所提 高 , 为我省水运事 业 的发展奠定 了一定基 础 。但 自 19 年 以来 , 98 松花江流域 由于环境 和气
批注本地保存成功开通会员云端永久保存去开通
维普资讯
2 0 年第 6 ( 2 卷 2 3 ) 06 期 第 4 6期
[ 文章编号 】02 02 ( 06 O 一O6一O 10 - 64 20 )6 o9 2
东北水利水电
6 9
实施松花江梯级开发促 进水运可持续发展
[ 中图分类号] 4 F
[ 文献标识码] C
松花江梯级开发拟规划建设七座航 电枢纽工
发展使得河道外 用水量 大幅增加 , 使 松花江 年 致
程: 即涝 洲 、 大顶 子 山 、 太 、 兰 、 洪 依 民主 、 康家 围 子、 悦来 ( 渠化航道里程 64k 总库容约 17 1 m, 0 亿
候 条件的变化 , 天然 降水 减少 , 同时 , 工农业快 速
【 日期】 o 6 O — 2 收稿 2o 一 4 1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坝下冲刷深度及水位降落研究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坝下冲刷深度及水位降落研究
河段该 时段 内表 现 为冲刷 。 河段 河床变 形验证 偏差 均小 于 2 %。 各 0
表 1 各河 段 冲 淤计 算 与 实 测 的 比较
T b 1 o a i n b t e h a c lt d s o rn n i a in v l me n h a u e a a a. C mp r o ewe n t ec l ua e c u ig a d s tt ou s a d t e me s rd d t s l o
航 电枢纽 工程 由右 至左依次 布置 为船 闸 、0孔 泄洪 闸 、 1 河床 式 水
电站 、8孔泄 洪 闸 、 2 混凝 土过 渡 坝段 、 坝及 坝上 公 路 ( ) 土 桥 等工
程 组 成 ( 1 , 线 全 长 3 2 97 坝 址 处 控 制 流 域 面 积 为 图 )坝 4 .8m。
情 况 。 合 近 坝 段 . 床 防护 措 施 , 定 了 火顶 子 【枢 纽 下 游 最 低 通 航 流 量 、 结 『 n 』 确 J I 相 的下 游 最 低 通 航 水 位 、 楸 纽 船 州 的 ¨ 槛最 小 水 深 以及 船 『下 闸 首底 槛 的高 程 。 中 】
关键词 : 电枢纽 ; 航 冲刷深度 ; 水位降落
王 军 , 义安 , 王 于广 年
(. 1黑龙 江省航 道局 , 哈尔 滨 10 0 ; 5 0 2
2交通运 输部天 津水运 工程科 学研 究所 工程 泥沙 交通行 业重 点实验 室 , . 天津 3 0 5 ) 0 4 6
摘 要 : 用 长河 段 一维数 学 模 型 , 报 了 大 顶 子 I航 电枢 纽 存 运 干 不 同 时期 后 的 冲 刚 深 度 硬 水 位降 落 利 预 l J t

依兰航电枢纽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依兰航电枢纽社会稳定风险分析

法得 出项 目各项 风险 因素 的风险概 率和风 险影 响 , 再通过 结 合 问卷调 查、 座谈 、 访 谈 的结果对 专家 打 分情 况进 行 了 修正 , 得 出该项 目各风 险 因素风险概 率及风 险影 响。根据
查 内容包括 : 1 ) 依兰航 电枢纽 工程的合 法性 。 2 ) 依 兰航 电枢纽工程所在地 周边 的 自然环 境现状和社
会环境状况 , 以及项 目实施可能对 当地经济社会 的影响。
3 ) 依兰航 电枢纽 工程所 在地政府及 其他有 关部门 、 基 层 政府 和基 层组 织 、 社会 团体对 项 目建 设 的态度 、 意见 以
及建议 。
工程正常蓄水 位 为 9 9 m; 总库 容为 1 8 . 2 4亿 m 3 ; 渠化
航 道里程 8 8 k m; 船 闸有效尺度为 1 8 0 mx 2 8 ex r 3 . 5 m ( 有效 长度× 有效宽度 x f - ] 槛水深 ) , 并预留二线 船闸位 置 ; 电站安
[ 中图分 类号 ] T V 8 2 【 文献标识 码] B
1 工 程 概 况
依 兰航 电枢纽 工程 是 国务院批 复 的《 辽河 、 松花 江流 域 综合规 划》 中推荐 的一期工程 , 已列入 交通 运输 部“ 十二 五” 建 设规划 , 是交 通运 输 部支持 黑龙 江 省东 北老 工 业基 地 振 兴的 重点项 目之 一 , 是落实 省委 、 省政 府 关 于加 快松 花 江梯级开发建 设指示精神 的重点项 目。 工程位于松 花江上 , 哈 尔滨 以下 3 3 0 k m、 松花 江与牡 丹江汇合 口上游约 7 0 0 m处 , 是一座 以航运 、 发 电为主 , 同 时具 有交通 、 灌溉 、 水产 养 殖和旅 游等 综合 利 用功 能 的低

一座城市的史诗——牡丹江

一座城市的史诗——牡丹江

一座城市的史诗——牡丹江在长白山余脉老爷岭和张广才岭之间,田野纵横、江河婉转,一座城市呼之欲出——牡丹江。

这座北方难得一见的精致优雅的边远小城,因江而名、因路而兴,数千年薪火相传、兼收并蓄,铸就了这座城市深厚的历史与文化。

白山黑水养育了勤劳质朴的“关东人”,成就了今日牡丹江作为黑龙江省东南部经济、文化、交通中心,全省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对俄经贸城市和旅游休闲城市的战略地位。

记忆之城:传承千年岁月的历史流痕牡丹江一词源于满语“穆丹乌拉”,意为“弯弯曲曲的江”。

这样一个称谓,无疑显示着这个城市血统的复杂与多样,也间接表达了它的悠悠历史。

从旧石器时代到牡丹江右岸振兴遗址,早期文明在光阴中照耀着这片土地。

3000多年前,这里的满族祖先肃慎人就与中原地区保持着密切联系,并留下文化遗存,作为东北早期民族活动的方物特产成为东北文化的象征,成为牡丹江流域文明的开篇。

很难想象,周游列国的孔子,也因肃慎人的“楛矢石砮”,和距他遥远的东北有过一次不期而遇。

历史在不经意间,让一位圣人为这片土地的文明做了一次佐证。

唐代渤海国的繁盛使牡丹江大地更加开放包容,“海东盛国”名扬天下。

龙兴之地的封禁使她远离了人们的视野,因此也保存下了丰富的资源与本真的纯朴。

清代宁古塔将军设立,宁古塔便成为东北北部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中心,管辖今天的黑龙江省、吉林省、内蒙古自治区的一部分以及俄罗斯乌苏里江以东、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的广大地区。

清初宁古塔流人为这里带来丰富的文化和技术,历经三百多个春秋,沉淀出宁古塔独有厚重的乡土文化。

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中东铁路的开通使她重新焕发了青春,“要道口”的聚集效应为牡丹江带来日益繁荣的景象。

历史的更迭在这片广袤的土地上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

八女投江纪念群雕牡丹江是战略要地,也是一片热血贲张的土地。

清初以来,巴海、萨布素等爱国将士在白山黑水间奋勇抗击沙俄、保家卫国。

中国共产党早期革命活动家和领导者、五四运动主要青年领袖之一马骏,在这里播下红色的种子。

“新松辽运河”与“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

“新松辽运河”与“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

“新松辽运河”与“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游勇【摘要】中国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建设南出营口渤海、北出俄罗斯远东鞑靼海峡的“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发展战略意义重大.“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核心工程“松辽运河”以调水为主,兼顾航运,调水不成便停滞不前.“新松辽运河”打破调水魔咒,重新设计线路走向,可双向分洪和无调水航运,为松辽运河工程注入新活力,为工程推进和尽早建成“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奠定基础.【期刊名称】《辽宁经济》【年(卷),期】2016(000)001【总页数】6页(P26-31)【关键词】新松辽运河;东北亚;水运大通道【作者】游勇【作者单位】营口市科学技术局,熵变智库(北京)咨询股份有限公司水域经济研究中心【正文语种】中文〔内容提要〕中国地处东北亚核心地带,建设南出营口渤海、北出俄罗斯远东鞑靼海峡的“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对于中国乃至整个东北亚地区发展战略意义重大。

“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核心工程“松辽运河”以调水为主,兼顾航运,调水不成便停滞不前。

“新松辽运河”打破调水魔咒,重新设计线路走向,可双向分洪和无调水航运,为松辽运河工程注入新活力,为工程推进和尽早建成“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奠定基础。

辽河和松花江水系是我国东北地区辽、吉、黑和内蒙三省一区两个主要河流水系,两水系分水岭在吉林省境内,国家原规划中的“松辽运河”是在两水系分水岭接近处开挖人工运河,打通两个水系,将松花江水调到辽河,解决辽宁缺水问题。

同时,形成南出渤海营口、北出俄罗斯鞑靼海峡的东北亚国际水运大通道(见图1)。

“松辽运河”从清康熙年间设想到孙中山《建国方略》论述,再到建国后国家多次重大规划,坎坷几百年。

近十几年来,工程有了实质进展,主要是完成了调水渠道兼航运的运河规划、线路走向和设计,投资建设了尼尔基水库、哈达山水库、依兰航电枢纽工程等“松辽运河”必需的前置性水利工程,只差运河开挖。

原规划运河开挖工程在2010年完工,但至今没有开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北 源嫩 江与南 源第 二松 花 江在 三岔 河汇 合后 称松 花 江 , 花 江 由西 南 流 向东 北 于 同江市 汇入黑 龙 江 , 松 全 长 99k 3 m。牡丹 江发 源 于吉林 省长 白 山牡丹 岭 的寒 葱 岭 , 丹 江 由西南 向 东北 流经 牡 丹 江 市后 , 为 由南 牡 改
收稿 日期 :08 2— 8 修 回 日期 :08— 3 9 20 —0 2 ; 20 0 —2 作者简介 : 王义安 (9 1 , , 16 一)男 天津市人 , 教授级 高工 , 主要从 事航道整治及通航枢纽研究 。
B o r p y: ig a h WAN —a (9 1 , l, rfso . G Yi n 16 一) ma poe sr e
维普资讯
Hale Waihona Puke 第2 9卷第 3期 20 年 08 6 月

道 港 口
V0 . 9 No. 12 3
J un l f aewa n ab r o ra t r ya d H ro oW
Jn 2 0 u . 08
牡 江 松 江 兰 电 纽 程 影 丹 对 花 依 航 枢 工 的 响
1 入 汇 河 段 两 江 水 沙 特 征
1 1 两 江 水 沙 特 征 .
拟建枢纽河段处于松花江中游 , 径流过程主要 由降水 ( 嫩江 、 第二松花江) 补给, 松花江通河水文站( 距牡
丹江 入汇 口约 10k 流域 面积 为 4 2 m) 5×l4 m , 年 日平 均 流量 1 0 3 s多年 平均径 流 量 4 4 4亿 m , o 2多 k 0m / , 5 7. 3历 年最大 径 流 量 为 9 0 8亿 1 , 年 最 小 径 流 量 为 14 7亿 m , 枯 年 水 量 比为 5 8 多 年 平 均 输 沙 量 为 6. T 历 I 6. 3丰 .; 9 6 7 万 t年最 大为 273 8 t最 小为 24 2 t历 年最 大 日平均 流量 为 1 80m / , 7 .8 , 0 . 万 , 7 .万 ; 5 0 3s 日平均 最小 为 7 . 56
m/ , 3s洪枯 流量 比最 大 为 29具 有典 型 的平 原 河 流 的水 文 特 征 。牡 丹 江 流 域 属 雨 源 型河 流 , 0, 干支 流 自成 体
系 , 丹 江长江 屯水 文站 ( 河 口约 6 m) 牡 距 1k 流域 面积 为 3 7 m , 年 日平 均 流 量 2 0m / , 年 平均 径 流 589k 2多 5 3s多
量 7 . m , 年最大 径 流量 为 19亿 r , 89亿 3历 4 n 历年 最小 径 流量 为 2 . m , 3 87亿 3丰枯 年水 量 比为 52 多年 平均输 .;
沙量 为 12 9万 t年 最 大为 1 0 . 7. , 0 7万 t最 小 为 9 3 t历年 最 大 日平均 流量 为 96 0m / , 7 , .万 ; 7 3s 日平 均最 小 流 量为 5 2 3 s洪 枯 流量 比最 大 为 18 8 具有 典 型 的 山 区性 河 流 的水 文特 征 。两江 年 际 间径 流量 、 沙量 .6m / , 3 , 输
不断升高 , 枢纽上下游水位差减小 , 枢纽泄流能力减 小 , 纽上游 引航 道 口门区及连 接段通航 水流 条件 枢 逐渐改善 , 下游引航道 口门区及连接段 通航水流条件逐渐恶化 。
关 键 词 : 纽 工 程 ; 流入 汇 ; 托 影 响 枢 支 顶 中 图分 类 号 : V6 T 1 文 献 标 识码 : A 文 章 编 号 :05 43 20 )3 25一 6 10 —84 (080 —00 o
王义安 , 于广 年 , 刘 哲
( 交通部 天 津水运 S 程 科 学研 究所 S 程 泥沙 交通 行业 重点 实验 室 , 津 3 05 ) - - 天 0 4 6
摘 要: 依兰航 电枢纽工程位 于松 花江“ 三姓 ” 浅滩下段牡丹江入汇 口上游约 70m处 , 花江具 有典型 0 松
的平原 冲积性 河流的特 征 , 牡丹 江具 有典型的山 区河 流的水 文特征 。牡 丹江 入汇松 花江涨水 期汇流 比
流 向北 , 于依 兰 县附 近汇 入松 花 江 , 长为 7 5k 全 2 m。松 花 江具 有 典 型的 平原 冲积 性 河流 的特 征 , 而牡 丹 江具
有典型的山区性河流的特征。拟建依兰航电枢纽位于松花江著名“ 三姓” 浅滩下段 , 坝址上游河段平面呈收 缩状 , 中枯水 河宽 由约 250m收缩 至 约 60ml 址河 段河 床 窄深 , 0 5 坝 坝址 河谷 呈不 对称 “ ” 型 u字 左侧 为 大洪
水 漫滩 地 , 约 1k 坝址 下 游约 70r牡丹 江入 汇 , 宽 m; 0 n 汇流 口下 游 右岸 为牡 丹江入 汇 形成 的碛 口滩 , 其下 紧接 倭肯 河形 成 的高大 三角 洲 , 受特殊 地 貌条 件 限制 , 花 江在 该河 段 平 面呈 “ ” 松 s 型。松 花 江 与牡 丹 江 相异 的地 理位 置 、 水来 沙 过程 , 来 势必 对拟 建枢 纽河 段 的水 流 、 沙运动 规律 造成 一定 的影 响 , 泥 只有 正确认 识牡 丹江 对 松花 江依 兰航 电枢 纽工 程 的影 响 , 能合 理 地确定 枢 纽 总体平 面 布置 。 才
为 0 25 牡 丹 江 对 “ 姓 ” 滩 河 段 产 生顶 托 壅 水 影 响 , 水 期 汇 流 比 为 0 06 “ 姓 ” 滩 河 段 将 产 生 .3 , 三 浅 落 .9 , 三 浅
落水 冲刷 , 两江相异 的水流 、 泥沙 、 峰遭 遇特性是影 响拟建 坝址河 段具有 涨 冲落淤 的主要 因素。枢纽 洪 兴建后改变 了该河段水 流运动规律 , 同频率松花江来水 条 件下 , 随牡丹 江入汇 水量 的加 大 , 电站尾水 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