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给哈尔滨带来什么
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船闸的建设经验总结

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船闸的建设经验总结
白利波;潘悦本
【期刊名称】《经济技术协作信息》
【年(卷),期】2008(000)004
【摘要】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位于松花江于流哈尔滨市下游46Km 处,是松花江干流规划7个梯级航运枢纽工程中开始兴建的第一个梯级,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建设对改善哈尔滨市水环境、发挥航运、发电、水产养殖及旅游业的综合效益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主要由船闸、泄洪闸、电站、土坝、坝顶公路桥、连接段及生产生活辅助设施等建筑物组成,大顶子山船闸工程作为航电枢纽工程的一部分,左侧紧邻泄洪闸、右侧与岸相接,船闸纵向中心轴线和坝轴线的交点与坝轴线右岸控制点(B点)的距离为130米,该控制点(B点)的坐标为X=5095133.769米,Y=42596232.829米.
【总页数】1页(P111)
【作者】白利波;潘悦本
【作者单位】黑龙江黑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黑龙江黑航工程建设监理有限公司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
【相关文献】
1.松花江干流梯级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的必要性探讨 [J], 谢永刚;洪万义;王思聪
2.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水土流失防治效果评估 [J], 桑仁喜;史彦林;贾洪纪
3.治理黄金水道建设明珠工程——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纪实 [J], 李志波
4.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库区蓄冰处理及枢纽导冰措施研究 [J], 刘常春;吕丽霞;王吉栋
5.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船闸部分勘察综述 [J], 刘振龙;李寅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一章 概 述,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大型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第一章概述1 工程概况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是一座以航运、发电和改善哈尔滨市水环境为主,同时具有交通、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低水头航电枢纽工程。
枢纽建筑物有船闸、泄洪闸及混凝土过渡坝段、河床式水电站、土坝、闸(坝)上公路(桥)等。
水库正常蓄水位116.00m,总库容19.97×108 m3,装机容量66MW,最大下泄流量22704 m3/s。
工程等级为I等,永久性建筑物为2级,洪水设计标准为100年一遇,校核洪水标准为300年一遇。
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工程区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35s。
确定本工程区地震基本烈度为VI度,主要建筑物设计烈度为VI度。
枢纽总平面布置从右至左为:船闸、10孔泄洪闸、河床式水电站、28孔泄洪闸、混凝土过渡坝段、土坝及坝上公路(桥)等,坝线全长3249.78m。
左汊28孔泄洪闸,每孔净宽20.00 m ,右侧16孔堰顶高程106.00 m,左侧12孔堰顶高程107.00 m,堰型为折线堰。
除第14#中墩宽7 m外,其余中墩宽3.00 m,底长33.90 m,顶长43.30 m,左右边墩均宽4.00 m,底长33.90 m,顶长43.30 m;闸墩顶高程为121.50 m;闸室长33.90 m;工作门为弧门,检修门为平板钢闸门。
闸室上部设交通桥、电缆廊道和门机轨道,交通桥总宽12.00 m。
泄洪闸的消能工为戽式底流消能,长11.49 m,厚1.00 m,布置φ32的锚筋,间、排距为1.4 m,深入岩石7.50 m。
右导流墙利用厂房的边墙,墙顶高程为121.50 m。
为了不影响泄流,江心岛及江心岛两侧的泄洪闸上、下游地面开挖到108.00m高程;左侧滩地的泄洪闸上、下游地面开挖至108.00 m高程,上游开挖长度约100.00 m,下游开挖长度约300.00 m。
2 水文气象2.1 水文松花江流域位于我国东北地区,地理位置为东经119°52′~132°31′;北纬41°42′~51°38′。
哈尔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蓄水后引起的浸没地质灾害研究

p o lm .B sn OLI d l o r be y u ig S D mo ue fGM S s fwa ea d i t r oa ig me h d b t e h rl , t e t r e d — o t r n n e p lt t o e we n t e d i s h h e i n l me s n lmo e c n a n n tr s se i n b i iti t se t bih d F e a t o a c lt d t e b c — p ni a o d l o t i i g wa e y t m S g e d src sa l e . h u h rc lu a e h a k u no wa s
b l i e i d ng i h n o a b n y su c n Da i z s a f H r i
lIXi .YU n n Xi 2
1.C l g fCo s ̄ cinEn ieln ol eo ntu t gne‘ g.Jl ies 3.C a gh, 3 0 6,C ia: e o i ii Unv ri - h n c 7 0 2 n t z 1 hn 2.1ee, hhl iueo n  ̄t a in & Dein o Wae C ne。 n & H r似∞ e jHeh ja gPr vne,Ha bn  ̄s r s l t {I zsi to oc t g s f g tl o s ̄u c t lo ro imgin o ic r i
维普资讯
第2 6卷
第 3期
世 界 地 质
GL( B ) AL GEOLO( Y
V O 26 NO. 1 3 So p.20 07
20 0 7年 9月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运行对呼兰区松干沿岸浸没的影响

大 顶 子 山 航 电枢 纽 工 程 运 行 对 呼 兰 区 松 干 沿 岸 浸 没 的 影 响
冀 慧娇
( 哈尔滨 市呼兰区涝区管理站 ,哈尔滨 10 0 ) 5 5 0
摘
要: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是 我国平 原封冻河 流上 建设的第一 座低水 头航电枢 纽工程。作 为平原 区兼 顾发 电, 同时具
涝受 阻等原 因 , 致使涝区地表积水 , 生涝灾 , 而引起土地 发 进 盐碱化 、 沼泽化等次生灾害的现象 。地下水 壅高可使 毛管水 抬升 , 当其上升 高 度达 到建 筑 物 地基 或 农作 物 和树 木 的根 系, 且持续时间较长 时 , 将产 生 浸没 问题 。浸 没 可使农 田作 物减产 , 工矿企业和 民用建 筑物 地基 条件 恶化 而损 坏 , 矿井
升高 , 江水通过堤 防堤基 渗透 补给 , 与松 花江 只有 堤 防之 使
隔的腰堡涝 区地带 的地下水 水位 抬 升 , 因此 , 区地 表水 地 涝 下入 渗量 明显 下降 , 加之 涝 区内排水 沟道 不 配套 , 有排 水 现 渠系多年运行 淤积排水 不 畅, 涝站 不能 满负 运行 , 排 强排 除
有交通 、 水产养殖 、 灌溉和旅游等功能的综 合性 工程 , 干左岸 呼兰区沿岸造成浸没 、 对松 堤防浸润 冲刷损毁等 问题也 随之产
生。文章通过分析其成因 , 采取措施 把问题 加以解决 。 并
关键 词 : 航电枢纽 ; 工程蓄水 ; 浸没灾 害 ; 地下水位 ; 抛石护岸 ; 强排 除涝
 ̄ 16m未进行混凝土预制块护砌 的堤 防堤坡和河 岸发生 坍 [1 塌、 脱坡 损毁 , 危及堤 防安 全。枢纽工 程蓄水后 , 花江水 位 松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总体布置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总体布置
张艳萍;王谊;马志强;王晓丽
【期刊名称】《东北水利水电》
【年(卷),期】2006(024)007
【摘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是一座以航运、发电和改善哈尔滨市水环境为主,同时具有交通、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的低水头航电枢纽工程.通过方案比选和水工整体模型试验的验证,确定枢纽总布置从右至左依次为:船闸、10孔泄洪闸、河床式水电站、28孔泄洪闸、混凝土过渡坝段、水力冲填均质坝,总坝长3177.56 m.
【总页数】2页(P9-10)
【作者】张艳萍;王谊;马志强;王晓丽
【作者单位】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21;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21;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21;中水东北勘测设计研究有限责任公司,吉林,长春,130021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V61
【相关文献】
1.大顶子山航电枢纽主要电气设备选择及布置 [J], 杨城回;霍东鹏;王树生
2.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船闸平面布置研究 [J], 李金合;王守礼;章日红
3.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总体布置试验研究 [J], 洪毅;王义安
4.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金属结构布置与设计 [J], 李志波;帅秀莲;刁彦斌;葛光录;胡艳玲
5.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平面布置 [J], 李金合;章日红;王志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第二章 施工总体规划,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大型水电站)施工组织设计

第二章施工总体规划1 本工程建设的重要性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是松花江流域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持松花江航道畅通的重要保证。
枢纽工程的建设将从根本上解决松花江航道碍航问题,解决哈尔滨市水环境恶化问题,促进松花江两岸经济发展。
大顶子山航运枢纽工程是一项航运与旅游、航运与发电、航运与交通、航运与生态环境、航运与供水、航运与灌溉、航运与水产养殖等互相结合的综合利用工程,经济效益、社会效益显著。
大顶子山航运枢纽工程的建设将对哈尔滨市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将带动黑龙江省经济建设加速发展。
大顶子山航运枢纽工程建设是松花江航运持续发展的需要,是哈尔滨市乃至黑龙江省经济建设的需要。
2 工程施工特点2.1 工程交通便利工程对外交通便利。
水路有哈尔滨港至坝址。
陆路自哈尔滨出发两岸均有公路通往枢纽坝址,右岸有由哈尔滨市经居仁镇、满井镇到坝址的道路。
其中由哈尔滨市到居仁镇为二级公路(沥青路面)长48km;居仁镇至满井镇为三级砂石路,长20km;满井镇到坝址有村道9km。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接线公路正在进行施工,届时将允许施工车辆通行。
左岸有哈尔滨市经呼兰至杨林乡90 km长平原等级公路,杨林乡至坝址有13km村道相通。
铁路有滨北线途经呼兰火车站。
2.2 施工场区开阔施工场区地势开阔、平缓,施工道路布置较为方便。
前期围堰填筑主要是坝顶公路桥和A标纵向土石围堰,在主体工程施工时,主要利用二期下游围堰,并从下游围堰引施工道路至工作面。
2.3 混凝土骨料需外购本工程及相关的大宗材料均需外购,外购骨料及材料在供料能力上能否满足施工强度,是制约工程进度的关键因素之一。
2.4 工期紧张、施工季节性强、施工强度较大C2标主要包括导流工程、土石方开挖工程和混凝土工程,其中:导流工程和土石方开挖工程的大部分要在06年底和07年初完成,07年8月份前要求一半闸墩到顶,07年混凝土工程基本完成。
工程所在地区冬季气候严寒干燥,对施工将带来较大的影响,冬季不考虑安排砼施工,因此,一年内砼施工期只有7个月,施工强度很高。
治理黄金水道建设明珠工程——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管理纪实

治理黄金水道建设明珠工程——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
管理纪实
李志波
【期刊名称】《水运工程》
【年(卷),期】2008(000)005
【摘要】@@ 一、松花江航道建设的基本思路rn松花江上起嫩江和第二松花江的汇流处三岔河,下至与黑龙江的交汇处三江口,全长928 km,规划航道等级是三岔河至佳木斯676 km为Ⅲ级航道,佳木斯以下252 km为Ⅱ级航道.松花江是黑龙江的最大支流,是连接黑龙江、乌苏里江、第二松花江和嫩江航运的纽带,是全国内河水运主通道之一,是黑龙江省乃至东北地区航运价值最高的通航河流,起着沟通黑龙江、吉林、内蒙三省(区)和俄罗斯远东地区的重要作用,多年来为内地和边疆地区经济社会的发展,促进对俄经贸发展方面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作者系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常务指挥.
【总页数】4页(P2-5)
【作者】李志波
【作者单位】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建设指挥部
【正文语种】中文
【相关文献】
1.某工程防洪泄流对哈尔滨水文站水位流量关系的影响——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运行实例剖析 [J], 马艳涛;郑成帅;于建华
2.轻钢活动屋面在电站工程中的设计与应用——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厂房屋面设计 [J], 周国华;吴晓明
3.治理黄金水道建设湘江明珠--湖南湘江航运建设二期工程简介 [J], 童伍华;李军;陶致远
4.治理黄金水道建设湘江明珠--湘江大源渡枢纽工程简介 [J], 湖南湘江航运建设开发公司
5.松花江干流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船闸的建设经验总结 [J], 白利波;潘悦本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参观大顶山航电枢纽的感受

参观大顶山航电枢纽的感受【原创实用版】目录一、前言二、大顶山航电枢纽简介1.地理位置2.主要功能三、参观过程中的感受1.工程的宏伟壮观2.对生态环境的保护3.对经济发展的贡献四、总结正文【前言】在我国的众多水利工程中,大顶山航电枢纽无疑是其中极具代表性的一项。
近日,我有幸参观了这个位于长江中游的重要枢纽,深感震撼。
在此,我想分享一下参观过程中的所见所闻和所感。
【大顶山航电枢纽简介】大顶山航电枢纽位于长江中游的湖北省,是我国“十五”期间的重点工程之一。
它主要承担发电、航运、灌溉等综合利用任务,对于长江流域的资源开发和利用具有重要意义。
1.地理位置大顶山航电枢纽地处长江中游,上接三峡,下连江浙沪,地理位置十分重要。
它的建立,不仅优化了长江流域的水资源利用,还极大地促进了长江经济带的发展。
2.主要功能大顶山航电枢纽主要由发电站、船闸和泄洪闸组成。
发电站通过水轮发电机组将水能转化为电能,供应给长江流域的各个城市;船闸则保证了长江航运的畅通,进一步促进了地区间的经济交流;泄洪闸则在汛期发挥着重要的泄洪作用,保障了长江流域的安全。
【参观过程中的感受】在参观过程中,我深切地感受到了大顶山航电枢纽的宏伟壮观。
站在高处俯瞰,整个枢纽工程如同一座巨大的水利宫殿,令人叹为观止。
同时,我也注意到了大顶山航电枢纽在生态环境保护方面的努力。
枢纽周围绿树成荫,生态环境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这充分体现了我国在水利工程建设中坚持的“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更令我感到震撼的是大顶山航电枢纽对经济发展的贡献。
在枢纽的助力下,长江流域的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不仅极大地改善了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还为整个国家的繁荣作出了巨大贡献。
【总结】参观大顶山航电枢纽,让我深切地感受到了我国水利工程建设的伟大成就。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全面改善松花江航运及哈尔滨水环境 (组图).cn 2005年05月27日11:59 黑龙江日报当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在2007年春天下闸蓄水时,意味着松花江哈尔滨段江面的水位将常年保持在116米左右,比枯水期高出6米,也就是江水将漫到哈市防洪纪念塔下的第一级台阶。
松花江全流域踏访团在工程现场了解到,大顶山工程主要建设任务是以航运和改善哈尔滨市水环境为主,兼顾发电,同时具有公路交通、旅游、供水、灌溉和水产养殖等功能的综合性工程。
彻底改善通航条件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第一功能就是航运。
枢纽建成后可渠化松花江干流128公里航道,彻底改善哈尔滨河段的通航条件。
枢纽运行调度通航期以保证下游航道条件为主,枯水期通过枢纽调节库容增加下泄流量,为下游航道补水,保证坝下每秒550立方米的最小通航流量,全面提高松花江哈尔滨以下航道的通航保证率,节省航道、港口整治及维护费用,节省运输时间,提高运输效率。
彻底根治“三沟一河”枢纽建成后,其回水可将松花江哈尔滨段枯水期水位提高5至6米,淹没大部分裸露的沙滩,市区即使在多风的春季,也没了漫天扬沙之虞。
与此同时,江水丰盈了,还可在哈尔滨江段形成一个长约60公里、水面面积240平方公里的人工湖,明显改善哈尔滨市沿江景观和生态环境。
此外,哈尔滨市区可以考虑引水入南岸市区的马家沟、何家沟、信义沟、阿什河,彻底根治“三沟一河”,变臭水沟为清水河。
北岸松北新区可引水入太阳岛,使其真正成为水阁云天。
结合市区排水建设人工河渠及人工湖泊,进一步扩大水面面积,通过引水、治污逐步实现城区水网化。
外购电量减少三成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年均发电量3.32亿度,可使省网减少33%的外购电量。
枢纽建成后对增加省网水电比重,改善我省电力系统结构,发展洁净能源,起到积极作用。
同时,可实现航电结合,以电促航,利用发电收益为航道建设发展提供资金,解决我省水运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短缺问题,促进我省水运的滚动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枯水期将成历史坝址以上沿江水位抬高后,该江段水位不低于115米,从根本上改变取水条件,增加枯水期和枯水年的城市供水量,节省取水费用。
可提高沿江现有灌区的灌溉保证率,节省提水费用。
可利用库区水位、水量发展灌溉面积和水产养殖,促进城郊农牧业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形成环城公路运输网哈尔滨市是东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哈尔滨未来50年内将加大向江北发展力度,在江北另建一个哈尔滨,届时南北两岸交通流量将大幅度提高。
大顶子山枢纽的建设,结合闸坝设公路桥,与哈尔滨市的主要交通干道哈肇路、同三路相连接,形成哈尔滨市环城公路运输网,沟通哈尔滨市外围的两岸交通,为哈尔滨市增加一座过江通道,同时还可以节省一定的建桥费用。
此外,哈萝路将变成通途。
大顶子山坝下看雾凇大顶子山枢纽地理位置优越,自然景色宜人。
枢纽工程建成后,可发挥其山、水、林、田等自然资源优势,近期可以成为哈尔滨市又一处新的旅游景点;远期下游各梯级全部完成后,可以直接开通从哈尔滨直达俄罗斯的水上旅游项目,并可通过江海联运经俄罗斯发展海上对外贸易。
此外,电站运行后,坝下沿江将有两公里的江面常年不冻,冷热温差还可塑造出雾凇奇观,届时哈尔滨冰雪将又添一景。
宽阔的松花江面。
“这才是松花江的样子,江里水暖、岸上风凉,感觉真舒服!”5日,62岁的哈市市民高权贵在九站水域一边游泳一边冲着岸上痛快地呼喊。
记者了解到,近期松花江哈尔滨段的水位一直保持在115米以上。
今年我省主要河流都遭遇20年到30年一遇枯水,航道不能全面通航,唯独松花江哈尔滨段一直是丰水之势。
专家介绍:“入夏以来,哈尔滨地区一直没有出现大面积降水。
如果是往年,江心沙岛就会裸露出来,今年水位之所以能保持这样高,完全归功于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的调节作用。
”-->专家观点关键词1河道型水库“一道大坝把城区段江面变成了河道型水库,这将给市民生活带来更多便利和欢乐。
”哈市河道专家闫功臣总工程师告诉记者,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分两期,近期工程已于去年10月份下闸蓄水,确保了松花江哈尔滨段115米的高水位,远期工程完成后,江段水位还能达到116米。
松花江哈尔滨段变成河道型水库,也成了哈尔滨市最大、最主要的一个“肾”。
随着水流减缓,它会不会降低自净能力,带来泥沙淤积呢?闫功臣解释道,在蓄积到足够水量后,大顶子山就会开闸放水,水流量与工程前并没有多大区别。
虽然江南堤坝距离江北堤坝平均有4~5公里,工程充分蓄水后水面会变宽,但江南一侧滩涂本来就比较狭窄,水流自然冲刷过程中一次冲没河床的概率非常小,这对于防洪堤也是比较理想的状态:不冲、不淤;加宽的水面主要向江北方向延伸,松北处于两堤之间,通过分洪渠,也能达到控制冲刷和淤积的效果。
关键词2绿藻效应要说对水质有影响,那就是水体温度会提高,超过一定指标时,藻类等就会迅速生长,发生“绿藻效应”。
但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又具有调节作用,只要市区段流水温度接近藻类生长指标,就会通知下游,加大放水的力度。
“打个比方说,上游今天来了100个量的水,下游就放120个量的水,倒水、换水间温度就会降下来。
”闫功臣总工程师说。
遇到重大水情时,大顶子山航电枢纽会提前开闸,水位一次性降到113米以内,或根据来水情况逐步腾空库容,大风大浪很难集中发威。
关键词3臭水处理臭水哪里去了?河道专家闫功臣这样解释:以往松花江城区段水位低于113米时,沿江大片沙岛就裸露了出来,污染比较严重的何家沟水道、一些排污口也就露了出来,增加了2米水位后,滩涂、沙岛、排污口和臭河道均被淹没,由上游而来的江水对城市污水有了覆盖净化作用,加之污水处理厂和一些净水设施充分发挥作用,水自然也就不臭了。
关键词4江水消耗给菜园子补水、给三沟除臭,这会不会消耗大量的江水呢?相关专家是这样解释的:按从松花江最大抽水量每秒23立方米计算,抽水量只占松花江哈尔滨段最枯季节流量的7%左右,江水蓄涨后这个比例就更小了,在大顶子航电枢纽的不断调节下,几乎不会影响松花江的其他用水。
此外,两方面用水后,除了蒸发、渗入地下和植物吸收一小部分外,大部分江水又会返回松花江中,也符合水资源循环利用的原则。
记者亲历松花江哈尔滨段踏访记1河道型水库草长鸥飞站在松花江公路大桥上,映入眼帘的是一道深沉浩荡、波澜不惊、草长鸥飞的大水。
江南岸边滩涂和浅水里有不少戏水的市民,江心一片小沙岛上,支着五颜六色的帐篷。
5日1 6时30分许,记者来到太阳岛轮渡码头,看到一帮年轻人刚刚走下龙船,正有说有笑地往公园方向走。
由江水倒灌形成的呼兰河口湿地、阿什湖湿地,以及松北湿地,将成为这个大“肾”的大小血管,关键时刻不但会对小流域内的洪水进行解压,还会分担松花江主干流的泄洪能力。
一江携多块大型湿地,还会将呼兰河沙化带隔在城外,将民主坝外沙化草甸变成浅水湖。
2黄金水道回来了“前几年水少的时候,过江很不方便,乘车、步行都要多走一个小时以上的路。
现在好了,赶上一班轮渡,不到20分钟就到了江对岸。
”一位家住松北的居民这样说。
记者了解到,作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大内河,松花江曾有着“黄金水道”的美誉。
直至上世纪80年代末,松花江干流上还船来船往,一派繁忙,年均运输量在千万吨以上。
然而到了上世纪末,由于水枯道窄,船舶满载通行的日子全年加起来不过74天。
随着去年大顶子山蓄水,松花江航运重新焕发生机:哈尔滨至沙河子段的航道将达到三级航道标准,通航保证率达到95%,航运期提高到了210天左右。
5月1日的时候,哈市轮渡公司开通了哈市至大顶子山、老山头等地的一日游航线,创下哈市轮渡历史江上旅游航线开通最早的记录,旅游航线与往年比提前了足足30天。
记者从交通部门了解到,大顶子山蓄水后,千吨船队也将彻底告别“枯水苦”,畅行松花江。
并且将会推动“江海联运”尽快形成规模。
318万亩菜园子不再干渴“在去年的旱季,大棚里的黄瓜都长得奇形怪状,根本卖不上好价钱。
”道里区新发镇的一位农民说,缺水的年份本地菜量少利薄,菜农都不愿意种。
记者了解到,哈尔滨是一座市区人口超过315万人的大都市,每年都要从其他省份运进大量的蔬菜。
哈尔滨并不缺少自己的“菜园子”,但是由于这些“菜园子”渴水,一遇旱年就种不出好菜、供不上市民嘴儿,成了难以应时的“鸡肋”。
在春季市民如果不吃南方菜,那就只能吃本地前一年秋季长出的萝卜、白菜和土豆了。
大顶子山蓄水后,这个问题就迎刃而解了,水位常年保持在115米,高出灌区取水口1米以上,啥时候缺水都能补上,泵站抽水的费用也会大大降低。
本报首席记者张同记者手记丰水才能鱼大江畔还停着不少渔船,一位渔民告诉记者,他的祖辈在江里捞出超过1米长的鱼,才能被大家认可为大鱼,那样的鱼被称为“个子鱼”,但他们现在捞出尺把长的鱼,就已经算是大鱼了。
“这些年江里就没出过十几斤以上的‘个儿子’鱼,水瘦,也不太干净,养不住鱼。
老百姓哪能吃到江鱼啊,尺把长的鲤子、鲫鱼、鲢子,都是从水库、鱼塘或是外地运来的。
”八年前,哈市环保部门和水产部门曾联合进行了鱼类生态现状的调查,调查报告显示:进入21世纪,松花江的鱼类资源已开始枯竭。
记者了解到,松花江水系的鱼类资源曾经是很丰富的,上世纪七十年代前,江鱼占市场绝大多数份额,黑龙江水系中的105种鱼,哈尔滨江段有79种。
到上世纪九十年代鱼类资源开始衰竭,多数渔民单靠捕鱼已维持不了生活。
1990年采集到的标本中,鳌花、青鱼、鳊花、大白鱼等十多种鱼基本绝迹,目前在松花江及其支流捕捞到的常见经济鱼类品种只剩鲶、鳇、鲤、鲫、餐条、川丁子等适应性极强的几种。
哈市水政监察大队的冯代英大队长说,现在松花江里的鱼,的确存在品种少、数量少、个体小的特点。
高水位给松花江的鱼类资源恢复带来了希望。
“水大以后,江鱼自然产卵繁殖能力会有所提高,如果水质能够得到保障,那么松花江鱼类品种会增多、数量会增加、个体也会增大。
不过这都有待于时间来证明,在经过几个生长期后,高水位时鱼类生存环境的改善就会彰显出来。
”冯代英对松花江鱼类资源恢复很有信心。
新闻链接大顶子山航电枢纽是松花江干流上第一座控制性水利工程,为黑龙江省重点工程,以航运、发电和改善水环境为主,同时具有水产养殖和旅游等综合利用功能。
工程位于松花江哈尔滨段下游大顶子山江段处,北临呼兰,南靠宾县,距哈市46公里,流域总面积55.68平方公里。
工程主要包括船闸、泄洪闸、冲沙闸、河床式电站、混凝土大坝和坝顶公路大桥。
工程建设的是低水头大流量径流式河床电站。
主要利用水能进行发电,平均发电水头4.5米。
按照设计规划,电站将装6台1.1万千瓦的机组,装机容量6.6万千瓦。
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交工待试运行一年后明年将正式竣工中国哈尔滨 日期:2008.12.24 【字体:大中小】【打印关闭】经过4年紧张建设,总投资28.78亿元的松花江大顶子山航电枢纽工程主体工程日前全部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