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心理学 第一章 概述

合集下载

按章节顺序—康复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按章节顺序—康复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康复心理学Clinacal Psychology in Rehabilitation Medicine第一章绪论心理学是专门研究人类心理活动规律的一门科学。

(P1)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理论学派:(P7)(一)精神分析或动力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S.Freud)(二)生理心理学学派(三)行为学派(四)认知学派阿德勒(A.Adler):自卑情绪是心理障碍的根源(五)人本主义学派主要代表:马斯洛(A.maslow)和罗杰斯(C.Rogers)康复心理学概念:(P10)康复心理学(rehabilitation psychology)是运用心理学理论和技术研究和揭示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活动、现象及规律的科学。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对象:(P13)残疾人、老年病人、各种慢性病患者。

康复心理学的研究内容:(P14)(一)研究应激源和残疾的关系2013级·康复治疗学专业康复心理学仅供参考(二)研究康复对象的心理(三)研究心理治疗在康复中的应用(四)康复心理评定(五)为康复对象、家属等提供心理咨询(六)研究康复治疗方法对心理活动的影响第二章心理学基础感觉(sensation):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P20)感觉的一般特性:感受性、感觉适应、感觉对比。

(P20)知觉(perception):是人脑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的整体反映。

(P21)知觉的基本特征:知觉的完整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P21)思维的分类:1.动作思维;2.形象思维;3.抽象思维。

(P25)气质的分类:1.胆汁质;2.多血质;3.黏液质;4.抑郁质。

(P30)需要(need):是指当环境与机体之间出现某种生理、心理的不平衡时,为了恢复平衡而必须活动的一种潜力状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

(P34)马斯洛理论中人的需要层次——“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要有五个层次:(P34)139201康复心理学2016.051)生理需要;2)安全需要;3)归属与爱的需要;4)尊重的需要;5)自我实现的需要。

康复心理学概述

康复心理学概述
健康心理学家通常在医疗和公共卫生机构中工作,他们研究和评估人们的心理和 行为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制定和实施旨在促进人们健康和预防疾病的计划和项目 。
教育心理学
教育心理学是康复心理学的第三个实践领域,它关注的是如 何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提高教育质量和效果。
教育心理学家通常在学校和教育机构中工作,他们研究和评 估学生的学习过程、认知和情感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为教育 者和学生提供指导和支持,帮助他们实现教育目标。
健康中的重要性。
人类主义疗法旨在帮助患者了解 自己的情感、需要和目标,并培 养自我认知、自我肯定和自我实
现的能力。
治疗过程中,治疗师会鼓励患者 表达自己的感受、关注自己的需 要和目标,并以此为基础建立积
极的人际关系和自我形象。
家庭治疗
家庭治疗是一种将家庭作为一个整体 进行心理治疗的方法,旨在解决家庭 内部的互动模式和情感关系问题。
心理教育
心理教育是康复心理学中的另一种技术,它通过向患者传授心理健康知识、技能 和态度,帮助他们更好地应对康复过程中的心理挑战,增强自我管理能力和社会 适应能力。
心理教育的内容包括心理健康教育、心理调节技巧、生活技能训练和心理卫生服 务等。通过多样化的教育方式和手段,帮助患者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康复计划的制定与实施
临床心理学
临床心理学是康复心理学的一个重要实践领域,它关注的 是个体在生理和心理方面的健康问题,以及如何解决这些 问题。
临床心理学家通常在医疗和心理健康机构中工作,他们为 患者提供心理评估、治疗和咨询服务,帮助患者应对身体 和心理上的挑战。
健康心理学
健康心理学是康复心理学的另一个重要实践领域,它关注的是人们如何保持健康 以及如何预防和治疗疾病。
精神康复

《康复心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心理学》理论课程教学大纲

《康复心理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编号: 664010课程名称:康复心理学英文名称:Rehabilitation p sychology课程类型: 专业拓展课总学时:32 讲课学时:32学分:2适用对象: 康复治疗学专业学生先修课程:人体发育学、生理学、系统解剖学、临床医学导论、组织学与胚胎学等一、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康复心理学》是康复治疗学专业的一门专业拓展课程,其具有理论性与实践性、基础性与可操作性、思想性与适用性兼容并存的特点。

本门课的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康复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明确心理干预在康复医学中的重要性,熟悉不同身心疾病的临床表现和心理特征,心理问题的评估,心理康复的方法。

培养学社的临床思维和操作理念,为以后的实际工作打下良好的理论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课程以心理干预和不同疾病的心理康复为主要内容。

学完本课程应达到以下基本要求:1.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与其他学科的关系;2.掌握康复心理学的概念和基本内容;3.掌握康复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心理康复的几大基本理论;4.了解康复中的社会支持系统,不同角色对康复患者的影响;5.熟悉常用的临床心理评估,不同类别心理量表的适用范围;6.熟悉康复治疗中的心理干预方法,了解常见临床问题的心理治疗干预;7.掌握应激障碍的概念、分类、表现和心理康复方法;8.了解心身疾病的概念、特点以及常见分类;9.熟悉常见心身疾病的心理康复;10.了解躯体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心理特征和心理康复方法;11.了解感觉器官功能障碍的临床表现、心理特征和心理康复方法;12.掌握常见精神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熟悉其康复期的心理问题和干预方法;13.了解特殊群体(老年、特殊儿童、妇女)康复的临床表现,熟悉他们康复中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康复方法;14.了解其他临床状况的心理康复。

三、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心理康复的概述教学要求1)了解本课程的特点、学习任务及授课方式;了解本理论课程和实践课程所占的百分比及最终的考核方式及其分值的比重;2)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历史及发展,对比和相关学科的关系;3)了解康复心理学的实施与发展;4)了解康复心理学的课程特点和应用。

康复医学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康复医学第一章康复医学概论
儿童发育迟缓康复
针对儿童发育迟缓患者,通过康复治疗促进生长发育,提高 生活质量。
05
康复医学的未来发展
康复医学的技术进步
机器人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
随着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康复医学中的应用也将越来越广泛。例如,机器人辅助 康复设备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加个性化的康复治疗,提高康复效果。
虚拟现实技术在康复中的应用
社会学基础
社会学是研究人类社会结构和功能的学科。
在康复医学中,社会学因素对于患者的健康和康复过程具有重要影响。
康复医生需要了解患者所处的社会环境,包括家庭、工作、文化背景等 ,以便制定适合患者的康复计划和提供支持。
03
康复医学的治疗方法
物理疗法
物理疗法是一种使用物理手段治疗 疾病的方法,包括声、光、电、磁 、热等。
康复医学的重要性和发 展前景- 康复医学在医 疗体系中的地位日益凸 显
市场需求推动康复医学 发展:随着人口老龄化 、慢性病患者的增加以 及康复意识的提高,社 会对康复医疗服务的需 求不断增长
科技进步为康复医学提 供有力支持:近年来, 生物医学工程、人工智 能等领域的快速发展为 康复医学提供了新的技 术和方法
作业疗法师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设计适合患者的日 常生活活动,以提高其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作业疗法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和损伤的治疗,如神经 系统疾病、骨科疾病、儿童发育障碍等。
言语疗法
言语疗法是一种专门针对言语 障碍的治疗方法。
言语疗法师通过对患者进行口 部、语音、语速、语调等方面 的训练,帮助患者恢复言语能 力。
脊柱疾病康复
针对脊柱疾病患者,通过康复治疗 改善疼痛和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 量。
内分泌系统疾病的康复
糖尿病康复

康复心理学-第一讲

康复心理学-第一讲

我国现代心理治疗发展
我国学者钟友彬结合中国实际创造了中国 式的心理分析法,也称“认知领悟疗法”,同 样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湖南医科大学张亚林等在90年代提出的 “道家心理治疗",在国内外具有了一定的影 响。
2020/11/5
心理治疗的现状
一些经济上较发达的国家,心理治疗有了长 足的发展。其特征有三:
– 从业人员多:澳大利亚每4千人之中就有1人从 事心理学的工作,美国则达到每1/2000人。
– 机构设置多:在一些发达国家中,医院、社区、 学校等部门均设立有心理咨询与治疗的机构。
– 专业化程度高:针对不同人群,或针对不同学 派、理论。
2020/11/5
心理治疗的发展前景
心理咨询与治疗将会 成为中国21世纪的一 个热门行业:
2020/11/5
心理治疗的概念(cont.)
英国的艾森克提出了心理治疗的六个标准:
– 这是一种在两人或多个人之间的一种持续的人 际关系;
– 其中参与者之一具有特殊的经验并受过专门的 训练;
– 其中的另一个或多个参与者是由于对自己的情 绪或人际适应感到不满意才加入这种关系;
2020/11/5
心理治疗的概念(cont.新的医学模式的建立; 康复心理学的应用
2020/11/5
心理治疗的概念
心理治疗(psychotherapy)又称精神治疗,不同学 者由于其理论取向和实践领域不同,对此也有着 不尽相同的定义。
美国的精神科医师沃尔培格(LR. Wolberger)认为, 心理治疗是针对情绪问题的一种治疗方法,由一位 经专门训练的人员以慎重认真的态度与病人建立 一种职业性的联系,以消除、矫正或缓解现有的症 状,调节异常的行为模式,促进积极的人格成长和发 展。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97214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97214

三年制康复专业《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第一部分前言一、课程背景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及健康概念的改变,人们对健康需求的提高,使得对医学生进行医学心理学教育的迫切性和必要性也日益受到重视,目前,医学心理学已被列为全国大部分医学院校医学生的必修课程。

康复心理学也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成为康复专业学生必修的医学课程针对康复专业的特点,将教学重点着眼于使学生掌握现代医学模式的特征,了解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的发生、发展、康复、转归之间的相互作用,了解残疾人的心理特征,了解康复治疗手段对康复对象心理的影响,真正把我们服务的对象看成是人,而不仅仅是残疾,用全面、整体的观点看待和服务于患者,并为他们提供个性化的康复计划,促进其全面康复,维护健康。

使患者真正地回归家庭、回归社会,真正地提高生活质量。

二、课程性质康复心理学是研究残疾人和病人在康复过程中的心理规律的科学。

《康复心理学》属于医学心理学的一个分支,主要任务是使学生具备高等康复治疗技术专门人才所必需的康复心理学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提高学生整体素质。

《康复心理学》为三年制大专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必修课,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

学习本课程的基础是《康复医学导论》、《内科学》、《外科学》等先修课,学生为高中毕业生。

介绍康复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康复内容、研究范围及我国康复心理学发展状况。

重点学习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三、课程基本理念1.《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

通过学习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指导病残人发展健全人格,以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来提高、调动机体内分泌系统、免疫系统和神经系统的各项功能,提高病残人的病残后的康复率与生活质量。

2.《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标准版)康复治疗技术专业《 康复心理学 》课程标准

《康复心理学》课程标准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课程类别:能力拓展适用对象:高职康复治疗技术专业学生总学时:36理论学时:26实践学时:10一、课程定位《康复心理学》是康复医学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的基础理论和知识直接为临床康复治疗工作服务。

《康复心理学》课程内容设置强调紧贴临床康复工作的实际需要,在“必需、够用”的前提下,突出“精简、新颖、科学、合理、可操作性强”的特点,使学生通过学习掌握康复心理学的必需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着重培养学生的理解、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目标1.知识目标(1)熟悉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的发生、常见行为问题的处理、康复运动锻炼的心理效应、社会因素在康复过程中的作用。

(2)掌握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教育的原理与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1)具有观察病残人康复过程的心理行为问题及处理常见行为问题的能力。

(2)具有对病残人进行心理康复咨询和宣教能力。

(3)具有在康复治疗中合理运用不同的疗法发挥其心理效应的能力。

3.素质目标(1)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创业,并具有辩证思维的能力。

(2)培养救死扶伤、全心全意为患者服务的职业道德素质,具有尊重患者、关爱生命的人文精神。

三、课程教学设计1、课程设置依据:广东茂名健康职业学院“康复治疗专业人才培养方案”2、课程设计思路:《康复心理学》课程强调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践能力、科学精神、协作精神的培养。

主张以“研究性学习”、“基于问题的学习”等方法开展自主学习,使学生不仅学到必备的专业知识,更要学会学习的方法,为终身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在教学中培养学生认真严谨、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良好的团结协作精神。

3、课程实训设计:通过技能训练、案例分析、临床见习、模拟等教学活动组织教学,实现实训、见习、实习要求与岗位技能一体化训练从而培养学生初步具备基本职业能力。

4、信息化教学手段:课内以多媒体教学为主,建有校级在线资源课程供学生课外线上学习。

康复心理学概述PPT课件

康复心理学概述PPT课件
总结词
认知行为理论认为个体的认知过程决定其情绪和行为。康复心理学运用认知行为理论,帮助个体了解自己的认知模式,识别和改变消极的思维模式和行为习惯。通过认知重建、行为实验等技术,提高个体的自我觉察和应对能力,从而改善情绪和行为问题,促进康复。
详细描述
认知行为理论
03
康复心理学的主要方法和技术
CHAPTER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是康复心理学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与患者建立信任关系,利用心理学原理和技术,帮助患者解决心理问题,促进心理康复。常见的心理治疗方法包括认知行为疗法、人本主义疗法、精神分析疗法等。
心理咨询
心理咨询是康复心理学中重要的方法之一,它通过与患者进行面对面的交流,了解患者的心理问题和困惑,提供支持和建议,帮助患者缓解心理压力和焦虑。
应对技能训练
情绪调节训练关注患者的情绪管理能力,通过教授情绪调节技巧和方法,帮助患者调节情绪波动和焦虑症状。
情绪调节训练
自我调节训练主要通过引导患者自我观察、自我反思等形式,帮助患者提高自我认知和调节能力。
自我调节训练
心理训练
04
康复心理学的实践案例
CHAPTER
输入 标题
02
01
04
03
神经心理康复
发展现状
然而,康复心理学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如何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如何提高康复效果和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如何将康复心理学与医学、护理学等相关领域进行更好的结合等。
挑战
康复心理学的发展现状与挑战
期望
未来,我们期望康复心理学能够得到更加广泛的关注和应用。通过不断的研究和实践,我们希望能够制定更加科学、有效的康复方案,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康复服务,提高他们的生活质量。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