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与相应措施
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

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一、引言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人的健康问题日益引起关注。
老年人常用药的管理及注意事项是一个重要的话题,因为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由于生理、代谢等方面的变化,对药物的反应和副作用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因此,正确管理和使用常用药对于老年人健康至关重要。
二、老年人常见疾病及常用药物1. 高血压高血压是老年人最常见的慢性疾病之一。
降压药是高血压患者长期使用的重要药物。
其中包括钙离子拮抗剂、β受体阻断剂、ACE抑制剂等。
在使用降压药时,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降压方案,并定期检查血压情况。
2. 糖尿病随着生活方式和饮食结构改变,糖尿病在老年人中呈现日益增长趋势。
降糖药是控制血糖水平不可或缺的药物。
常用的降糖药包括二甲双胍、磺脲类药物、胰岛素等。
老年人在使用降糖药时,需要密切监测血糖水平,避免低血糖的发生。
3. 心脑血管疾病老年人常见的心脑血管疾病包括冠心病、中风等。
治疗这些疾病需要使用抗凝剂、抗血小板聚集剂等药物。
老年人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注意定期检查凝血功能,并遵循医生的用药方案。
4. 骨质疏松骨质疏松是老年人常见的骨骼问题之一。
治疗骨质疏松需要使用钙剂、维生素D及其他辅助治疗药物。
老年人在使用这些药物时,应注意遵循医生的用药方案,并定期检查骨密度。
三、老年人常用药管理1. 药品储存老年人家庭中应设立专门的储存区域,将不同种类和不同功能的药品分开存放,避免混淆和交叉感染。
药品应放置在干燥、阴凉、通风的地方,避免阳光直射和高温。
2. 药品标识老年人在使用药物时,应将药物瓶子标上日期、时间和用药方法。
特别是对于需要分时服用的药物,老年人可以使用提醒工具,如手机闹钟或定时器。
3. 药品清单老年人可以制作一份详细的药品清单,包括每种药物的名称、剂量、用法和注意事项。
这样可以方便老年人自己使用,并在需要时提供给医生或护理人员参考。
4. 药品定期检查老年人在使用常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体检,并进行必要的生化指标检查。
老年人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

老年人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一、引言老年人因为身体机能的衰退,常常需要用药来维持健康。
但是老年人用药后常见不良反应的问题也随之而来。
本文将从老年人用药后常见的不良反应的定义、原因、分类、预防和处理等方面进行详细讲解。
二、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定义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指的是在使用药物期间或停止使用后,由于药物本身或者其他原因导致出现了一系列的不良反应。
这些反应可能是轻微和暂时性,也可能是严重和持久性。
三、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原因1.生理变化: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身体机能开始衰退,器官功能下降,肝肾代谢能力减弱,导致药物在体内代谢速度变慢,排泄速度变慢。
2.多病共存:老年人往往有多种疾病同时存在,需要同时使用多种药物治疗。
这些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导致不良反应。
3.剂量过大:由于老年人肝肾功能下降,药物的代谢能力变弱,可能会导致药物在体内积累过多,出现不良反应。
4.药物选择不当: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和生理特点与年轻人不同,需要选择适合老年人的药物。
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不良反应。
四、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分类1.常见的药物过敏反应:如皮疹、瘙痒、过敏性休克等。
2.消化系统不良反应:如胃肠道溃疡、消化道出血等。
3.中枢神经系统不良反应:如头晕、昏迷、幻觉等。
4.心血管系统不良反应:如心律失常、心绞痛等。
5.肝肾功能损害:如肝损害、肾损害等。
五、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预防1.了解药品使用说明书:在使用药品前仔细阅读说明书,了解用法用量和注意事项。
2.遵医嘱使用药品:老年人在用药时一定要按医生开具的剂量和时间进行服用,不能随意更改或停止服用。
3.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在使用多种药物时,要注意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避免不良反应。
4.定期体检:老年人定期进行体检,及时发现身体的变化和不适,调整用药方案。
六、老年人用药后不良反应的处理1.停药:出现不良反应时,应立即停止使用相关药物,并及时就医。
2.对症治疗:根据不同的不良反应进行对症治疗。
老年人群常见西药不良反应及预防措施分析

老 年 人 群 常 见 西 药 不 良反应 及 预 防措 施 分 析
邬 远 兴
广东省 中山市三乡 医院药剂科 ,广东 中山 5 2 8 4 6 3
【 摘 要】 目的 : 分析老年人群常见 的西药不 良反应原 因,并提 出针 对性的 防范措 施。方法 :回顾性 分析我 院门诊及住 院部有 记录 的老年人药物不 良反应 资料 ,进 行 总结。结 果 :药 物不 良反应 以全 身性 损害 、2 8 . 3 % ,皮 肤与黏 膜组 织损 伤 2 5 . O % 以及体 位性 低血 压 2 3 . 3 %为主 ,还包含 了精神症状 、耳毒性 、尿潴 留、肝 肾功能损害等 。结论 :老年人 群西药不 良反应多且严重 ,临床应 当通过加 强医生专 业技 能、服务水平、个体化剂量用药、恰 当联 合用药 以及嘱咐患者重视生物规律 、遵 医嘱进行服药 。 【 关键 词】 老年人 ;西药不 良反应 ;原 因;预 防措施 【 中图分类 号】1 1 9 1 7 【 文献标识码 】 A 【 文章编号】1 0 0 7 — 8 5 1 7( 2 0 1 3 )1 5 一 O l 1 7— 0 2
伴随着全球 老年 人 口的快 速增长 ,发展 中 国家面 临着 十分严峻 的老 龄化 问题 ,我 国更是 如此 … 。相 关 报道显 示 老年人 已经成 为药 品 、保健 品 市场 的最大 消费 人群 ,消费 比例高达 4 0 %_ 2 】 。王 士雯 的研究认 为 老年人 由于药 物治 疗而发生药物 不 良反 应 的危 险性是 成人 的 2 . 5倍 ,因 而临 床上对老年人 的合理 用药 应 当引起足 够 的重视 ,切 实保 证 老年人用药 的安全 性、高效性 。 ’ 1 一 般 资 料 选取我 院 2 0 1 1 年 6月至 2 0 1 2年 6月 出现 西药不 良反应 ( A d v e r s e d r u g r e a c t i o n s A D R)的老年患 者 6 0例。入选 标准 为患者年龄 I >6 0岁 ,使用 西药 后出现不 良反应且有记 录者 。 2 方 法 本研究运用 回顾性分析思路 ,对 6 0例患者 西药 的不 良 反应临床 症 状 及 相 关 原 因进 行 总 结 ,并 分 析 相 关 预 防 性 措施 。
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与用药安全

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与用药安全药物在老年人的健康管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由于老年人身体机能的退化和药物代谢的变化,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可能与年轻人不同。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方面需要特别关注安全性和合理性。
本文将探讨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以及如何确保老年人的用药安全。
一、药物对老年人的影响1. 药物代谢能力下降: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的肝脏和肾脏功能逐渐下降,造成药物的代谢和排泄能力降低。
这意味着老年人体内的药物会停留更长的时间,增加了药物的累积风险。
2. 药物相互作用增加:老年人常常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来管理慢性疾病。
然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影响药物的疗效或增加副作用的风险。
老年人更容易受到药物相互作用的影响,需要谨慎选择和使用药物。
3. 不良反应风险增加:老年人由于机体的功能下降,对药物的耐受性也较低,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一些药物,如镇静药和抗精神病药物,对老年人产生的不良反应可能比年轻人更明显。
因此,老年人在用药时需要特别注意可能的不良反应。
二、用药安全的重要性老年人的用药安全是保障其身体健康的重要一环。
合理的用药可以有效地预防疾病的发生和控制,但不当的用药可能导致严重的后果,甚至危及生命。
以下是保证老年人用药安全的几个关键要点:1. 医生指导下用药:老年人在用药前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根据医生的指导选择合适的药物,并按照医生的建议用药。
2. 定期药物复查:老年人在长期使用药物的情况下,定期复查非常重要。
定期的药物复查可以检查药物疗效和不良反应的情况,并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3. 注意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需要避免同时使用多种可能会发生相互作用的药物。
如果必须同时使用多种药物,应咨询医生或药剂师,了解潜在的相互作用和可能的风险。
4. 合理用药剂量:老年人对药物的敏感性可能较高,所以在用药时应该谨慎选择合适的剂量,避免过量或过低用药导致不良反应或治疗无效。
5. 防止自行更改和中断用药:老年人在用药期间应遵循医嘱,不得自行增减药物剂量或中断用药。
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副作用及预防措施

老年冠心病患者用药副作用及预防措施冠心病是指由于冠状动脉供血不足导致心肌缺血、缺氧的一种心血管疾病。
老年人由于年龄的增长和身体的衰退,更容易受到冠心病的影响。
药物治疗是老年冠心病患者常用的治疗手段之一,然而,药物使用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副作用。
本文将介绍老年冠心病患者常用的药物及其副作用,并提供一些预防措施,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管理冠心病。
一、药物治疗常用药物及其副作用1. 抗血小板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能够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的风险。
然而,老年人使用抗血小板药物时可能出现胃肠道反应,如胃溃疡和出血。
此外,长期服用抗血小板药物也可能导致肾功能减退。
为了预防这些副作用,老年人应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药物,并按照医嘱的剂量服用。
如果出现消化道不适,如胃痛、便血等症状,应及时就医。
2. β-受体阻滞剂β-受体阻滞剂(如美托洛尔、阿曲库铵)能够减慢心率、降低血压、减少心肌耗氧量。
老年人使用β-受体阻滞剂时可能会出现心率过慢、低血压等副作用。
因此,老年患者在用药期间应注意测量自己的心率和血压,如有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汇报。
3. 阻滞剂钙通道阻滞剂(如硝苯地平、氨氯地平)能够扩张冠状动脉,降低心肌耗氧量。
老年患者使用钙通道阻滞剂时可能会出现低血压、头晕等副作用。
为了预防这些副作用,老年人应从低剂量起步,逐渐增加剂量,以避免血压骤降。
4. 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如贝那普利)能够扩张血管、降低心肌耗氧量。
老年患者使用ACEI时可能会出现咳嗽、低血压等副作用。
如果出现咳嗽严重或低血压症状,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药物剂量。
二、预防措施1. 严格遵医嘱用药老年患者在使用药物时应严格按照医嘱用药,不要随意改变剂量或停药。
如果出现药物副作用或不良反应,应及时告知医生,调整药物治疗方案。
2. 定期复查血压、心率和心电图老年冠心病患者在用药期间应定期复查血压、心率和心电图,以监测药物的疗效和副作用。
如果发现异常,应及时向医生求助。
老年人用药的护理

老年人用药的护理随着社会的老龄化进程加速,老年人用药的护理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工作。
老年人的身体机能逐渐下降,免疫力减弱,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也降低,因此对药物的使用要更加谨慎。
接下来,本文将从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常见的用药错误以及老年人用药的护理技巧等方面进行介绍和探讨。
一、老年人用药的注意事项1. 使用药物前请咨询医生老年人身体的机能逐渐下降,很多药物在老年人体内的代谢和排泄速度明显减慢,容易引起药物在体内的蓄积,从而增加了药物的毒副作用。
在老年人使用药物前一定要咨询医生,根据老年人的身体状况来确定用药的种类和用药的剂量。
2. 避免自行服用药物老年人因长期患病、药物使用的累积效应和对药物的代谢能力下降等原因,更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和药物相互作用。
老年人在用药时应避免自行服用药物,尽量按照医生的处方来使用药物,避免盲目自行使用药物。
3. 注意药物的不良反应老年人使用药物后,尤其要注意观察药物是否引起了不良反应。
老年人因年龄大、身体机能下降等因素,更容易出现药物的不良反应,包括头晕、眩晕、恶心、呕吐、腹泻等。
一旦出现不良反应,应及时停药,并向医生进行咨询。
二、老年人用药的常见错误1. 药物相互作用老年人因为身体状况的复杂性,往往需要同时服用多种药物,而不同药物之间可能会产生相互作用,引起不良反应。
使用多种药物的老年人要特别注意药物相互作用的可能性,避免不同药物之间的相互作用。
2. 用药不当老年人由于对药物的认识不足,容易出现用药不当的情况。
老年人可能会因为自己觉得症状已经好转而停止用药,或者因为觉得用药后没有立即见效而增加用药的剂量,这些都是用药不当的情况,容易引起药物的不良反应。
3. 长期连续使用药物老年人患病多、用药多,容易形成长期连续使用药物的情况。
长期连续使用药物容易引起药物的代谢紊乱和蓄积,增加药物的不良反应的风险。
三、老年人用药的护理技巧1. 定期进行体检老年人在用药时应定期进行体检,包括血常规、肝功能、肾功能等方面的指标。
老年人常见西药不良反应论文

老年人常见西药不良反应论文【摘要】目的:临床分析老年人患者常用西药的不良反应。
方法:临床随机选取在我院2012年2月-2014年2月出现西药不良反应的76例老年患者,并对其具体的用药方式和不良反应临床表现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经过分析,其中在76例患者中其给药方式主要有四种,分别是静脉滴注、肌肉注射、静脉注射以及口服,其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静脉滴注。
导致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西药种类主要为:抗生素类、消化系统类、呼吸系统类以及内分泌系统类,其中不良反应发生率最高的为抗生素类。
患者不良反应临床表现主要在皮肤及其附件上。
结论:老年人临床治疗中,容易出现西药不良反应,因此一定要加大注意,以降低老年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提高老年患者临床疾病治疗有效性,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关键词】老年人;西药;不良反应;分析引言:在我国医学技术日益发展的今天,临床治疗中西药的使用也成为治疗各种疾病的主要方式,但是在治疗过程中,若不充分了解西药,就可能导致临床治疗时出现不良反应,给患者带来不良影响,尤其是老年患者,其西药不良反应发生率更高。
因此,研究分析老年患者的不良反应情况,探究西药正确的临床使用情况,避免患者出现不良反应是当前医务工作者的主要工作。
1 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随机选取我院自2012年2月-2014年2月一年以来出现临床西药不良反应的76例患者,其中男性患者44例,女性患者32例,年龄范围为(65-87)岁,平均年龄为(76.5±4.5)岁。
1.2研究方法采用回顾性方法分析,研究不良反应患者的用药种类,用药方式,发生原因以及用药后的临床表现。
2结果经过统计患者出现临床不良反应的药物使用途径发现,因静脉滴注引发的不良反应最多,占50例(65.79%)。
另外,静脉注射、肌肉注射以及口服等途径都能够引起药物不良反应。
且在76例发生药物不良反应的患者中,有74例患者的不良反应经过相关治疗完全治愈,剩余2例症状出现减轻。
老年人合理用药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

的重要 内容之一 , 也是 当今老年社会保 障的热点 问题 之一。 目
前社 区用药人群 中老 年人 占 9 0 % 以上 , 随之 而来 的关 于老 年 人用药安全 问题也 日益受 到关 注。因此 , 探讨老年人合理用 药 问题及其解决对策是 刻不 容缓的任务。
老年人 因生 理机 能减退 , 多病 共存 , 加上 多种其 他 因素 的 影 响, 同时服用多种药物 的情况 十分普遍 , 药 物不 良反应发 生 率较高 。合理用药 和用药安全 是老年 人健康教 育和 卫生 服务 较大的标签标明服药剂量及服药时间 , 便于老年人记忆 。将服
药与生活中某些必做 的事 相联 系避免遗 忘。老年人在疾 病确
・
经 验 交 流
・
老年 人 合 理用 药 存 在 的 问题及 对 策探 讨
姜 慧敏
【 关键词 】 老年人 ; 合 理用药 ; 问题 ; 对策 【 中图分类号】 R 1 9 7 . 6 【 文献标识码】 B 【 文章编号】 1 6 7 4 — 3 2 9 6 ( 2 0 l 3 ) 0 7 A一 0 1 4 6 — 0 1
以不超过 3~ 4种为宜。能通过调整饮食 、 生活习惯 、 生活 环境 得 以改善者尽量不用药 。尽量不选择不适合老年人用 的药物 ,
与医嘱的符合 程度 。老年人记忆 力减退 、 注 意力不 集 中、 用 药种类 、 剂量 、 次数等复杂 , 出现 多服 、 漏服 或误服 。不信 任医 师, 担心 中毒 、 不 良反应及 成瘾 ; 有些是 自觉病 情好转 , 不 愿再 服药 ; 用药 时 出现不 良反应 , 不 能忍受 ; 用药方 式或 途径 不方 便; 太忙 , 忘记按时服药 , 因而时断时续 ; 经济 因素 , 嫌药物价格 高, 或认为药物价格过低 , 治疗效果不佳 。有些患者急 于求 成 , 滥用、 多用药 物。如滋 补药 物 或抗 衰老 药物 能改 善代谢 和营 养, 调节免疫功 能 , 但不能滥用 。如每天服人参根粉 >3 g , 可引 起人参综合征 , 表现为高血压 、 失 眠、 皮疹 、 晨泻 、 精神错乱等症 状; 阴虚火 旺者则 出现便秘 、 流 鼻血等症 状 。长期 服用大 剂量 维生素 E ( 每天 >1 0 0 a r g ) , 常 可出现 多种 非特 异性 不适 感 ; 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综 述】
探讨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与相应措施
朱霖婷
(四川眉山市丹棱县人民医院,四川 眉山 620200)
【摘要】 由于老年人各项生理机能逐步衰退,患病范围广,发病率高,对药物的排斥反应也相对较高㊂因此,必须采取正确的医疗指导和积极的预防措施,才能有效缓解这一问题,科学合理的用药,减少用药过程中的不良反应,对提高老年人健康指数,减少老年人病死率具有重要的意义㊂
【关键词】 老年人;西药;不良反应;措施
doi: 10.3969/j.issn.1672-0369.2014.07.040
中图分类号: R978.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0369(2014)07-0069-02
老年人身体机能处于逐步衰退过程,各项身体机能下降明显,身体可支配能力较差,因此在用药过程中,需要医务人员来指导㊂为了保证老年人用药的合理性,医务人员必须了解和掌握老年人用药的相关要求,应对老年人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进行全面㊁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避免不良反应的频繁发生㊂
1 老年人常见的西药不良反应
1.1 肝肾功能异常 进入老龄化后,身体内水分减少,肝肾功能逐渐衰退,容易因血药浓度过剩而发生毒性反应,这样对老年人肝肾功能会产生非常严重的损害㊂如氨基糖甙类㊁万古霉素以及多粘菌素类等多种类型的药物均需要慎用㊂由于老年人易感病原菌种类的不同,应多应用高效㊁广谱的抗生素,治疗过程中应注意监测患者的肝肾功能及造血功能,避免二次感染㊂
1.2 体位性低血压 由于老年人的血管调节功能下降,受压力情况下没有明显的血压升高反应,血管周围的静脉张力较弱,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出现头晕㊁呼吸不畅等反应㊂例如,服用降压药㊁吩噻嗪类㊁三环类抗抑郁药㊁利尿药㊁血管扩展药㊁左旋多巴等药物时,也容易发生体位性低血压㊂其中,以普萘洛尔为典型,在老年人肝肾代谢下降,血液中白蛋白减少时,服用普萘洛尔能够使血液中白蛋白上升,药效作用增强,这样会引起老年人出现头晕㊁昏迷等症状,从而引起体位性低血压㊂
1.3 尿潴留 对于前列腺增生及膀胱结石的老年患者来说,服用三环类抗抑郁药丙咪嗪㊁中枢抗胆碱药安坦等具有组织副交感神经作用的药物,容易引起尿潴留㊂如果临床治疗中需要用此类药物,应严格控制用药剂量,并观察患者的病情及临床表现,适当地增加剂量㊂另外,患有前列腺增生和膀胱导管留置的老年人,服用强效利尿药和利尿酸会引起尿潴留㊂对于该类疾病,应该选用药效弱些的利尿药,如阿米洛利㊁氨苯蝶啶等㊂
1.4 听力受损 随着老年人年龄逐渐增长,内耳膜细胞数目减少,肾功能下降,因药物使用不合理,容易因耳毒性药物损耗听力㊂其中,氨基糖甙类抗生素会损伤脑神经,导致前庭损害,表现出眩晕㊁头痛㊁恶心等症状;当耳蜗受损时,就会出现耳鸣㊁耳聋等症状㊂因此,老年人要避免使用耳毒性药物,如确实需要时,应减少用药剂量㊂另外,还需要注意避免使用其他伴有耳毒性的药物,避免不良反应程度加剧㊂2 应对老年人常见药物不良反应的措施
首先,要合理选用治疗药物,根据患者的诊断情况及老年人的生理特点,选择疗效显著且药理作用较弱的药物㊂通常情况下,60岁以上的老年人患者,其用药剂量应少于年轻人的75%,对于脑神经系统的抑制药物,其剂量应控制在15%左右[1]㊂为了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对老年人进行药物治疗时,应从剂量最小的开始,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应监测血药浓度,这样能够为老年患者用药提供更加准确的剂量㊂对于多种慢性疾病的用药治疗,尽量使用一种或两种左右的药物,避免多种药物同时使用的情况,由于老年人患病时会出现多种并发症,所以必须严格按照患者病情及身体情况给予用药治疗,保证用药的合理性和有效性㊂
其次,要根据老年人的生理特点,各项生理机能的变化情况,结合所患疾病的类型及严重程度,根据个人差异制定科学合理的用药方案[2]㊂进入老龄化后,老人易健忘,经常忘记服药或没有按照医嘱服药,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老年人家属及亲友应协助和监护用药㊂严格按照医嘱服药,这样才能提高药物疗效,同时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提高老年
96
人用药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㊂另外,医护人员要定期进行用药随访,根据老年人用药后的病情状况及反应情况,调整用药剂量和药物种类㊂
最后,在老年患者用药过程中,要严格控制烟㊁酒㊁糖等方面的嗜好,这些都会对药物效果产生影响㊂医务人员应严格按照相关药品说明的饮食禁忌,对老年人的生活习惯及饮食结构进行调整,充分发挥药物的疗效[3]㊂在用药过程中,还应给予老龄患者心理干预,使老年人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提高自身免疫力,这样有利于提高药物疗效,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㊂
3 结语总之,随着我国医疗水平不断提高,医护人员必
须转变传统的观念,坚持以人为本的医疗理念,重视老年人医疗保健工作,加强老年人用药管理方面的相关章程和规定,进一步落实各项老年人用药治疗的规范化㊁标准化要求,以此指导老年人健康㊁安全㊁合理用药㊂
参考文献
[1] 李俊峰.常见药物使用不当的不良反应[J].人人健康,2012,30(13):1.
[2] 韦友红.临床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原因分析及预防[J].中国中
医药咨讯,2011,3(18):145.
[3] 陈昌福,张秀浪.高血压患者常见药物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
[J].海峡药学,2012,24(9):266-267.(收稿日期:2014-01-20)
编辑: 王冰
(上接第68页)
6 体会从文献及日常工作中,深切体会:
(1)药物过敏反应的发生与体质有明显关系,
凡属过敏体质的患者均有较高的药物过敏倾向㊂使用前仔细询问患者是否属过敏性体质,尤其是对多种药物㊁食物过敏或对合成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过敏[6],对曾有药物过敏及过敏性体质者小心谨慎选择必要的药物㊂对既往有过敏史的患者应详细询问发生过敏反应的首发症状,高度重视,无论用什么药,均应作好抢救的准备工作㊂
(2)注意药物配伍禁忌;抗生素应现配现用,其水溶液在湿温下易产生过敏物质,引起过敏反应㊂
(3)用药时输液速度先慢后快,密切观察3~
5min,无不适再根据需要调整速度;连续用药过程中注意尽可能用同一批号的药物[7],密切观察,随时询问用药后的一切不良反应,儿童用药更要注意观察㊂一旦发生过敏反应应立即去除致敏原因,早期治疗,肾上腺素和激素类药物㊁吸氧等措施是抢救的关键;抢救成功后,还要观察较长时间,防止再次休克现象的发生㊂
(4)绝大多数过敏性休克是典型的I 型变态反
应即速发型超敏反应,主要由特异性IgE 抗体介导,因每次由相应的过敏原引起IgE 抗体的量递次增多,再次接触时发生剧烈反应的可能性更大,故应告诫已致敏的患者避免接受类似过敏原[8]㊂(5)抢救中要注重保护多脏器功能,减少脏器损害,扩容㊁纠酸也要同步进行㊂
(6)在应用抗过敏药治疗时,要密切观察用药
后病情的变化,用药后病情迁延不愈㊁加重或出现新的过敏症状和体征,考虑是否有抗过敏药过敏,及时停药换药㊂
总之,药物过敏性休克在药品不良反应中发生率不断增高,危害性极其严重,死亡报道时有发生,应引起高度重视㊂药物变态反应几乎可使各系统,各器官,甚至各种血细胞发生病变,在首次用药或连续用药过程中均可发生㊂预防过敏性休克最好的方法是周密预防㊁杜绝发生㊂平时在病房及注射室置备肾上腺素㊁地塞米松㊁异丙嗪㊁代血浆等药品及抢救器械,以备过敏性休克发生时急用,不至于因寻找药物而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㊂
参考文献
[1] 金惠铭,王建枝,陆大详,等.病理生理学[M].第6版.北京:
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80-183.[2] 王庆莲,宋立刚.66例药物过敏性休克病例分析[J].中国药事,2001,15(3):213.
[3] 赵秀兰,王永健,赵雁鸿.以疼痛为首发症状的过敏性休克2
例[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04,20(4):43.[4] 孙梁燕.169例抗生素过敏性休克综合分析[J].中国现代应用药学杂志,2000,17(4):3311.
[5] 李丽辉,崔玉红,王丽红.60例药物致过敏性休克综合分析[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08,29(14):1710-1711.
[6] 熊星华,雷招宝.38例地塞米松注射液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J].药物警戒,2007,4(3):165-167.
[7] 陈云华.1例头孢曲松钠的不良反应及应用过程中注意事项[J].工企医刊,2012,6(6):63.[8] 许静,李燕,徐进.69例维生素类药物致过敏性休克文献分析
[J].中国药房,2007,18(17):1343-1344.(收稿日期:2014-01-27)
编辑:王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