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效用论Utility
合集下载
第三章效用理论

假定在商品x 市场中,有10000个相同的个人,每个人的需求函数均为 d=12-2p,同时有1000个相同的厂商,每个厂商的供给函数均为 s=20p。
求:(1)该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销量。 (2)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收入都都有增加,每个人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需求曲线推导
均衡条件: MU
见表:P73 P
P
5 4 3 2 1
Qd = f (P)
0 12 3 4 5 6 7 Q
1、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的评价和支付意愿;
2、需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 均衡点。
福利
消费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在购买一定
数量的某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 价格的差额。
总效用(Total Utility,简称:UT ) :人们从一组物品中
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MT ) :增加一单位的物品
的消费所带来的额外的满足程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消费者从不同数量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商品数量
0
总效用
0
边际效用
-
1
4
为什么消费者愿意买进的任一商品的数量与 该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即需求曲线为什 么向右下方倾斜?)
由
MUi
Pi
当λ一定时,商品需求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关系。
1.随着占有的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多,该商品对消费者 的边际效用递减。
2.随着该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在货币的边 际效用不变情况下,他所愿出的价格也将越来越低。
从价税:是指按每单位商品价格的百分比征缴的税 收。 (二者对均衡的影响的分析完全相同。)
求:(1)该产品的均衡价格和均衡销量。 (2)如果每个消费者的收入都都有增加,每个人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需求曲线推导
均衡条件: MU
见表:P73 P
P
5 4 3 2 1
Qd = f (P)
0 12 3 4 5 6 7 Q
1、需求曲线表示消费者的评价和支付意愿;
2、需求曲线上的每一个点都是消费者效用最大化的 均衡点。
福利
消费者剩余( consumer surplus):消费者在购买一定
数量的某商品时,愿意支付的最高总价格和实际支付的总 价格的差额。
总效用(Total Utility,简称:UT ) :人们从一组物品中
得到的总的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arginal Utility ,MT ) :增加一单位的物品
的消费所带来的额外的满足程度(其他条件保持不变)。
消费者从不同数量的物品中所得到的总效用与边际效用
商品数量
0
总效用
0
边际效用
-
1
4
为什么消费者愿意买进的任一商品的数量与 该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化?(即需求曲线为什 么向右下方倾斜?)
由
MUi
Pi
当λ一定时,商品需求量和商品价格成反向关系。
1.随着占有的某种商品数量的增多,该商品对消费者 的边际效用递减。
2.随着该商品对消费者的边际效用递减,在货币的边 际效用不变情况下,他所愿出的价格也将越来越低。
从价税:是指按每单位商品价格的百分比征缴的税 收。 (二者对均衡的影响的分析完全相同。)
第三章01 基数效用论

A. 0 B. >0 C. <0 D. 不确定
29
2.消费者均衡意味着( C)。
A.消费者花费的货币额最小 B.消费者购买了其希望购买的全部商品 C.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了给其提供最大 效用的商品组合 D.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的各种商品都分 别是市价最低的
30
3、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
2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效用轮概述 2. 基数效用论 3. 序数效用论
3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Utility),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 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一种主观心理感觉。
对同一种商品而言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 时而异,因地而异。
4
案例:值钱的玉米饼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 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长工则提着 一篮玉米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 三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 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 长工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地主为了生存下去愿 意用一块金子交换一块饼。 十天过后,洪水退去,地主还活着,长工发了大财。
例如:饥饿的人吃包子,随着包子数量的连 续增加,每一个包子带给他的边际效用是递减 的。
1)你能举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例子吗? 2)边际效用如果是递增的将会怎样? 3)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
13
消费者边际递减规律的原因:
(1)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原因:对重复刺激反应 下降; (2)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先重后轻,重要 用途带来的效用大。
15
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
富人和穷人在违犯法规(比如闯红灯,随地吐 痰)后的处以相同数额的罚款能起到相似的惩 戒效果吗? 同样货币额度对富人和穷人有不同的效用。 向高收入人群征税,转移支付给低收入人群, 可以提高全社会的总效用吗?(累进税制)
29
2.消费者均衡意味着( C)。
A.消费者花费的货币额最小 B.消费者购买了其希望购买的全部商品 C.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了给其提供最大 效用的商品组合 D.消费者在既定收入条件下购买的各种商品都分 别是市价最低的
30
3、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
2
第三章 消费者行为理论
1. 效用轮概述 2. 基数效用论 3. 序数效用论
3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概念
效用(Utility),消费者在消费商品时 所获得的满足程度。是一种主观心理感觉。
对同一种商品而言效用的大小因人而异,因 时而异,因地而异。
4
案例:值钱的玉米饼
从前,某地闹起了水灾。在一棵大树上,地主和长工 聚集到一起。地主紧紧地抱着一盒金子 ;长工则提着 一篮玉米饼,呆呆地看着滔滔大水。 三天过去了,四处仍旧是白茫茫一片。长工饿了就吃 几口饼,地主饿了却只有看着金子发呆。 长工不愿白白地把饼送给地主,地主为了生存下去愿 意用一块金子交换一块饼。 十天过后,洪水退去,地主还活着,长工发了大财。
例如:饥饿的人吃包子,随着包子数量的连 续增加,每一个包子带给他的边际效用是递减 的。
1)你能举一个边际效用递减的例子吗? 2)边际效用如果是递增的将会怎样? 3)为什么边际效用会递减呢?
13
消费者边际递减规律的原因:
(1)生理或者心理上的原因:对重复刺激反应 下降; (2)商品本身用途的多样性:先重后轻,重要 用途带来的效用大。
15
货币的边际效用递减
富人和穷人在违犯法规(比如闯红灯,随地吐 痰)后的处以相同数额的罚款能起到相似的惩 戒效果吗? 同样货币额度对富人和穷人有不同的效用。 向高收入人群征税,转移支付给低收入人群, 可以提高全社会的总效用吗?(累进税制)
3效用论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1.消费者的需求曲线的得到 在每一个均衡点上,都存在着商品的价格与商品的需 求量之间一一对应的关系,将这种关系绘制在商品的价 格—数量坐标图上,便可得到单个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2018年12月20日星期四
176
176
第三章 效用论 第五节 价格变化和收入变化对消费者均衡的影响
二、消费者的需求曲线
效用论
掌握边际效用递减规律
掌握基数效用论对消费者选择行为的分析;
掌握预算约束的概念及分析方法;
掌握消费者均衡的计算方法;
142
理论假设前提
消费者是理性的 信息完备的 消费者不能影响市场上商品的价格 消费者自己决定消费,不受外界干扰
143
效用 幸福= 欲望
144
第一节 效用论的概述
QY1
QY0
QY2
0 Q Q Q X0 X2 X1
QX
169
练习题
商品X的价格是30 元,下图是李晓的 预算线,
问:李晓的收入是多少? 商品Y的价格? 用数学表达式表示消费预 算线 求A点的MRS12
QY
20 A
0
50
QX
170
练习:
已知消费者每年用于商品1和商品2的收入为 540元,两商品的价格分别为P1=20元, P2=30元,该消费者的效用函数为 求每年购买的X1和X2的商品各是多少?每 年获得的总效用是多少?
当不断增加一种物品的消费时(其他物 品的消费量保持不变),商品的边际效 用将最终趋于下降。 这是普遍存在的现象
152
边际效用递减是因为:
一是生理或心理的原因;
二是商品具有几种用途时,作为理性的 人,他一定会将该商品按顺序用于其重 要性相继减少的各个用途上。
第三章 效用论

Y商品衣服 A 减少Y,增加X 减少X,增加Y D I X商品食品
组合方式 X 商品 a 1 b 2 c 3 d 4
Y 商品 4 3 2 1
U f (X1, X 2 ) U0
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 上的两个点: 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 但效用水平相同
X1,X2分别为商品1 和商品2的数量; U0是常数,表示某个 效用水平 。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1、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 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 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TU f (Q)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 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 满足程度。
效用的增量
TU (Q) MU Q
TU (Q) dTU (Q) MU lim Q 0 Q dQ
商品数量 (1)
总效用 (2)
边际效用 (3)
价格 (4)
0 1 2 3 4
0 10 18 24 28 10 8 6 4 5 4 3 2
5
6
30
30
2
0
1
0
7
28
-2
2、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效用函数:U = XY
组合
A B
(X)
25 20
(Y)
4 5
C
D E
10
5 4
10
20 25
F
10
20
A=B=C=D=E﹤F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2)无差异曲线凸向原 点 (3)在同一个平面上可 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4)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组合方式 X 商品 a 1 b 2 c 3 d 4
Y 商品 4 3 2 1
U f (X1, X 2 ) U0
处于同一条无差异曲线 上的两个点: 两种商品的组合不同, 但效用水平相同
X1,X2分别为商品1 和商品2的数量; U0是常数,表示某个 效用水平 。
基数效用论——边际效用分析法
1、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
总效用TU (Total Utility): 指人们从商品的消费中得到的总的 满足程度。
边际效用MU (Marginal
TU f (Q)
Utility):每增加一个单 位的商品消费量所增加的 满足程度。
效用的增量
TU (Q) MU Q
TU (Q) dTU (Q) MU lim Q 0 Q dQ
商品数量 (1)
总效用 (2)
边际效用 (3)
价格 (4)
0 1 2 3 4
0 10 18 24 28 10 8 6 4 5 4 3 2
5
6
30
30
2
0
1
0
7
28
-2
2、总效用TU与边际效用MU的关系
当MU > 0, TU↑ ;
效用函数:U = XY
组合
A B
(X)
25 20
(Y)
4 5
C
D E
10
5 4
10
20 25
F
10
20
A=B=C=D=E﹤F
2、无差异曲线的特征
(1)无差异曲线是一条 向右下方倾斜的线, 斜率是负的。 (2)无差异曲线凸向原 点 (3)在同一个平面上可 以有无数条无差异曲线。 (4)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
微观经济学第三章---效用论

第一节 效用论概述
一、效用的含义(Utility)
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欲望
的满足程度)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欲望
对消费者来说,无论是一个家庭
还是个人,如何用有限的收入来 获得最大的效用就成为消费者追
求的目标。
第一页,共59页。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 方法是: (1)欲望不变 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3.同一平面中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相交将意 味着与假设冲突;
4.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第二十七页,共59页。
三、边际替代率 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of Commodities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 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 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 住了!
商品的价格或价值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以稀 为贵)。
第十九页,共59页。
七、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 价格之间的差额。 或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 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 边际效用不变。
第八页,共59页。
五、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 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中去以获得最大效用。
2.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商品的价格既定
第九页,共59页。
一、效用的含义(Utility)
1.效用U:消费者从商品消费中得到的满足程度。(欲望
的满足程度)
效用 萨缪尔森提出:幸福= ———
欲望
对消费者来说,无论是一个家庭
还是个人,如何用有限的收入来 获得最大的效用就成为消费者追
求的目标。
第一页,共59页。
使幸福增加的有效 方法是: (1)欲望不变 而提高效用; (2)清心寡欲
3.同一平面中的任何两条无差异曲线不能相交:相交将意 味着与假设冲突;
4.无差异曲线是凸向原点的。
第二十七页,共59页。
三、边际替代率 MRS
Marginal Rate of Substitution of Commodities
1.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在维持效用水平不变的前提下, 消费者增加一单位某种商品的消费量所需要放弃的另 一种商品的消费量,被称为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酋长接受了富人送来的礼物,品尝之后赞不绝口,声称要送给他最珍贵的东西。富 人心中暗自得意。一抬头,富人猛然看见酋长双手捧着的“珍贵礼物”,不由得愣 住了!
商品的价格或价值由商品的边际效用决定(物以稀 为贵)。
第十九页,共59页。
七、消费者剩余
消费者剩余:消费者愿意支付的价格与实际支付的 价格之间的差额。 或者:消费者消费某种商品所获得的总效用与为此 花费的货币总效用的差额。
在分析消费者行为时,通常假定货币的 边际效用不变。
第八页,共59页。
五、基数效用论消费者均衡的条件
1.消费者均衡:研究单个消费者如何把有限的收 入分配到各种商品的购买中去以获得最大效用。
2.消费者均衡的假设前提
消费者的收入既定 商品的价格既定
第九页,共59页。
《经济学基础》第三章效用论

❖ 与使用价值区别,使用价值具有客观性。
❖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基数与序数(Cardinal; Ordinal)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可以加总。 序数效用论:不同商品的效用可以排序。 说明: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 一、总效用、边际效用
❖ 正常商品替代 Y 效应与收入效
应
I1
I2
❖ 总结:替代效
应总是反向变
化;收入效应
有区别
X1 X3 X 2
X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需求曲线
❖ 概念
❖ 市场需求曲线的取得 (计算办法)
个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
例子:
p1 q1a
qd f ( p)
n
Qd fi ( p) i 1
q1b
Q1
课后思考
拥有货币的效用转化为 消费商品的效用
MUx P MUm P
S
MUx与P同向变化
P0
X与MU
反向变化
x
D Q
Q0
X与P反向变化
CS
Q0
0
f (Q) P0 dQ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一、消费偏好公理
顺序性公理: 转移性公理: 一致性公理:
二、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MUx MU y
Px
Py
X
Xe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Y
❖ 六、需求曲线 的推导
X
p
p1
p2 p3
X
X1 X2 X3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 七、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总效应”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构成
❖ 二、基数效用论与序数效用论
基数与序数(Cardinal; Ordinal) 基数效用论:效用可以用基数来衡量,可以加总。 序数效用论:不同商品的效用可以排序。 说明:两种不同的研究方法得到了相同的研究结论。
第二节 基数效用论
❖ 一、总效用、边际效用
❖ 正常商品替代 Y 效应与收入效
应
I1
I2
❖ 总结:替代效
应总是反向变
化;收入效应
有区别
X1 X3 X 2
X
替代效应
收入效应
需求曲线
❖ 概念
❖ 市场需求曲线的取得 (计算办法)
个人需求曲线
市场需求曲线
例子:
p1 q1a
qd f ( p)
n
Qd fi ( p) i 1
q1b
Q1
课后思考
拥有货币的效用转化为 消费商品的效用
MUx P MUm P
S
MUx与P同向变化
P0
X与MU
反向变化
x
D Q
Q0
X与P反向变化
CS
Q0
0
f (Q) P0 dQ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一、消费偏好公理
顺序性公理: 转移性公理: 一致性公理:
二、无差异曲线 (indifference curve)
MUx MU y
Px
Py
X
Xe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Y
❖ 六、需求曲线 的推导
X
p
p1
p2 p3
X
X1 X2 X3
第三节 序数效用论
❖ 七、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substitution effect) 收入效应(income effect) “总效应”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