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地理下试卷分析

合集下载

初二下册 地理期末测试分析

初二下册 地理期末测试分析
(三)读图不仔细,判断失误。
第二题综合题1第一问(1)是内蒙古高原,有同学写的是黄土高原,所示的地图非常清楚,可以直接从图上找出来,较往年的题难度降低许多,居然有学生乱填乱答。
(四)错别字现象仍然存在。
在这次考试中,错别字现象在有些同学中仍然存在。如“灌溉”写错;“塔克拉玛干沙漠”写错别字。
四、对今后教学建议。
学生在答卷中反映出来的主要问题
2.(一)学生基础知识不牢,概念模糊。
第1小题、南北方地区的不同,有的同学误选了。第2小题、考查秦岭淮河的意义,好多同学不能正确的选出来。
(二)基本原理不清,是是而非。
第21小题,考的藏袍可以适应当地的应该是日温差大的特点,有的同学选的气候寒冷,有的选的日照强烈的特点,有的选气候干旱,对原理理解不是很清楚。
67.57%
100
8
8.3
38
71.95
50%
76.32%
100
12
合计
112
67.9
38.39%
66.97%
100
8
三、学生答题情况分析:
1.整体情况一般。
选择题注重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这次试题的选择题有几个学生得满分50分,35%的学生得分在40分左右,有一少部分学生成绩太差,原因是学生不能活学活用,并且没有把心思放在学习上,没有认真去理解和记知识,因而导致失分。
中学20—20学年度第2学期
期末学科质量分析
姓名
任教学科
地理
任教年级
8
班级
1.2.3
一、试卷总体评价分析 :
1、题型全面,符合考试要求, 从这次初二年级地理试题的题型来看,有选择题、判断题题、读图分析图题、材料分析题。
2、考查面广,基础性强。从试题考查的知识来看,考查的知识面广,所学知识都涉及到了,且试题的基础性强,无论是选择题、列举题、材料解析题都体现了这一点。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报告引言本文对一份八年级地理试卷进行了详细分析,目的是了解试卷的难度、重点和考察的知识点,为学生和教师提供参考和指导。

试卷由选择题和主观题组成,涵盖了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章节的内容。

在分析过程中,我们将重点关注试卷的难度分布、知识点覆盖情况以及能力培养方面的问题。

试卷概述这份八年级地理试卷共有五大题,包括选择题、填空题、解答题等。

试卷难度适中,内容丰富,对学生的地理基础知识、思维能力和分析能力都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选择题选择题占据了试卷的主要比重,共有30道选择题。

这些选择题覆盖了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多个章节的内容。

难度较为适中,考察了学生对地理基本概念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其中既有简单的地理知识题,如划分时区的问题,也有较为复杂的分析题,如根据地图分析农业适宜区的问题。

填空题填空题共有10道,内容涉及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方面的知识。

填空题的难度适中,需要学生能准确回忆地理概念和重要信息。

其中,一些填空题是考察学生对地理事实的准确记忆,如填写各大洲名称、填写主要农产品等。

另外,还有一些填空题考察学生对地理概念的理解和应用,如填写热带雨林分布的因素。

解答题解答题共有5道,主要考察学生的分析和推理能力。

这些问题涉及到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内容,需要学生运用已学知识进行综合分析。

其中一道题目要求学生分析城市发展中的环境问题,这需要学生能够综合考虑人类活动对环境的影响,提出合理的解决方案。

知识点总结通过对试卷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 试卷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主要考察学生对地理基本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 解答题则更加注重学生的分析、推理和综合运用能力。

- 试卷覆盖了地球与地图、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等多个章节的内容,较好地反映了地理学科的全面性。

- 在试卷中,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社会问题相结合的题目比例较高,培养了学生关注社会现象和问题的能力。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报告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报告1. 试卷概述本次分析报告将对八年级地理试卷进行综合分析。

该试卷共包含五个大题,分别是自然与人文景观、经济地理、人口与城市、资源与环境、地理技能与方法。

试题主要涉及了地理知识、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下面将对试卷的各大题进行具体分析。

2. 自然与人文景观该大题共有六个小题,主要考查学生对自然与人文景观的理解和分析能力。

其中题目涵盖了地理概念、地貌特征、地理分区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进行归纳整理和解释,对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3. 经济地理经济地理是八年级地理课程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大题包含了六个小题,主要涉及地理资源、工业布局、交通运输等方面的内容。

题目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地理知识,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其经济地理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人口与城市人口与城市是地理学中研究的重点内容之一。

本大题共有五个小题,主要涉及人口增长、城市化等方面的内容。

题目要求学生掌握统计和分析数据的技能,对人口和城市发展进行评价和预测,培养学生的数据分析和推理能力。

5. 资源与环境资源与环境是地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本大题共有五个小题,主要涉及能源、水资源、环境保护等方面的内容。

题目要求学生对资源合理利用和环境保护有深入的理解,并能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这些题目对学生的综合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出了较高要求。

6. 地理技能与方法地理技能与方法是地理学习中必备的基本技能。

本大题共有四个小题,包含了地图阅读、图表分析、数据整理等方面的内容。

这些题目要求学生熟练运用地理工具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并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和地理实践能力。

7. 总结和建议通过对试卷的整体分析,可以看出试题的设计合理,符合教材要求,考查了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程度、综合运用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此外,在试卷的设计中,题目的难度适中,有一定的挑战性,能够激发学生的思考和探索欲望。

然而,也需要注意试卷中一些题目的再设计。

初中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初中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

初中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质量分析一、引言本文旨在对初中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进行分析和评估,以便更好地指导教师的教学和学生的研究。

本文将通过对试卷的题型、题量、难度、命题角度等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以便发现其中的优点和不足,并提出改进的建议。

二、试卷概述本次考试试卷共计60分,包括选择题、填空题和解答题三个部分,共计10道题目。

试卷覆盖了本学期地理课程中的重要知识点,旨在全面检验学生对地理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三、试卷分析1. 题型分布本试卷的题型分布较为均衡,选择题占了总分的40%,填空题和解答题各占30%。

这样的分布有助于综合考查学生的能力,可以检验他们的记忆、理解和应用能力。

2. 题量合理试卷题量适中,每个题目的分值分配合理。

根据考试时间和学生的研究状况,试卷设计者将知识点进行了适当的选择和精简,避免了试卷长度过长或者内容负担过重的情况。

3. 难度适中试卷中的选择题和填空题难度适中,考察了学生的基本地理知识和简单的运用能力。

解答题涵盖了一定的难度,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并运用地理概念进行分析和解答。

4. 命题角度多样试卷的命题角度较为多样化,涵盖了地理知识的不同层次和应用场景。

题目中既有对基础概念的考查,也有对实际问题的分析和解决能力的考验,能够促使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

四、改进建议1. 增加案例分析题可以在试卷中增加一些案例分析题,让学生能够将地理知识运用到实际情境中,提高他们的实际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增加综合应用题可以适当增加一些综合应用题,考察学生对不同知识点的综合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定期进行试卷评估在后续的考试中,应定期进行试卷质量评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提高试卷的质量和有效性。

五、结论通过对初中地理下学期期末考试试卷的质量分析,我们可以发现试卷的题型分布合理、难度适中、命题角度多样化等优点。

同时,我们也提出了增加案例分析题、综合应用题以及定期进行试卷评估等改进建议。

初二下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下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初二下册地理期末考试试卷分析最后一空,(3)(4)。

三得失分的主要原因分析(一)试卷反映的较好情况1 彰显了杜郎口教学模式的作用,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提高,做题时候能够调动各方面积极因素,综合考虑问题,克服了过去经常出现的蒙,盲目解答。

做选择的时候,基本是按照肯定一个并能找到否定另外三个选项的理由。

2 地图意识得到了加强,在刘金凤老师指导下,最终圈定了13幅必须掌握的地图,总复习的时候又缩小到8副,对这八幅地图,反复的练习,通过记忆、填写、勾画草图、提问等方式,强化训练,今年读图题明显好于以往,学生看到图很亲切,没有畏惧感。

3 复习对路,今年的复习分单元确定了目标,梳理了知识点,然后记忆、理解、口头抽查,最后进行了检测反馈,相对比较落实。

(二)失分主要原因1 学生对于地理区域掌握不好,平时在上课时候,比如西双版纳、珠江三角洲、长江沿江地带、黄土高原等等,也明确分析了属于四大地理区域里的什么区域,但是没有深究和举一反三,所以学生对于云贵高原是什么区域就有些拿不准了。

2 读图训练与选择、填空、问答题的训练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出现了当一幅图出现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出现在填写地名,而对于换个地方换个说法的填空或者分析题,显得捉肘见襟,而不能游刃有余。

3 气候类型掌握不准,这与上册乃至七年级基础知识不牢也有关系,平时训练不够充分,还有就是学生很多时候习惯于死记硬背,而缺乏随机应变,所属温度带和季风因素两方面结合确定气候类型的方法领悟不够。

4 审题意识不够强烈,做题技巧有待加强,以读图的第一题为例,四大地里区域的各版块以分解形式出现,按照常理,就准确判断各是什么。

而判定技巧,一是根据平时所讲,按照特征,比如西北地区的形状的窄长的,横跨纬度最大;而是按照经纬度拼图;三是采用本办法,将各部分复制后沿着边缘剪开,直接拼贴。

确定准确了,其他问题也就不是问题了。

5 学生学习态度问题,我监考的二考场里,平时一直95分以上的一个同学在做西气东输对东部的影响的时候,做成了对西部影响。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学期地理试卷分析一、基本情况分析:以随机抽查学生样卷一个考场42人为例,基本情况分析如下:最高分88分,最低分2分。

及格13人,不及格29人。

其中80分以上3人,70-79分6人,60—69分4人。

50—59分6人,40—49分5人,30—39分5人,20—29分7人,10—19分3人,1—9分3人。

选择题做得比较好的是:1、2、5、7、9、10、13、15、,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73%左右;综合题做得比较好的是:21题的1、3、小题;22题的1小题;23题的1、2、3小题;这些题目正确率达到68%以上。

错得较多的题目:选择题4、6、8、11小题,失分率达到76%以上。

综合题22题的4小题,只有3人做对。

23题的2小题失分很高,仅有2人做对。

24题出得很灵活,对学生读图分析能力要求很高,综合分析能力要求较强,第1、2、3、4小题得分率较高,正确率达到81%左右,但第6小题得分几乎为0分。

三、试卷分析:试题共两大题,卷面共100分,其中选择题40分,综合题60分。

试题紧扣课标,较好的体现了本学科的特点,有利于考察学生能力,相对去年的考题,更加灵活一些,也更加体现了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实际运用能力。

易、中、难的比例为6:3:1,试题没有特难的题目,读图题分值加大了,而且比较零碎,摒弃了过去以填写地理事物为主,更加的注重多角度考察学生的地理知识。

既需要学生能够熟练的记忆地图,也需要学生利用地图来解决实际问题,用已学过的地理知识解释分析现实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理论用于实践中。

四、失分主要原因:1、读图训练与选择、填空、问答题的训练结合不够紧密,所以出现了当一幅图出现的时候,学生的思维出现在填写地名,而对于换个地方换个说法的填空或者分析题,显得捉肘见襟,而不能游刃有余。

2、对地形的名称与山脉的有关知识掌握不准确,平时训练不够充分,还有就是学生很多时候习惯于死记硬背,而缺乏随机应变。

3、审题意识不够强烈,做题技巧有待加强,以读图的24题为例,主要考查地理知识的实际运用,错误现象很严重。

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第二学期期末考试试卷分析一、试卷分析:考试范围:地理教材八年级下册全部内容题型结构:试题由选择题和综合题组成。

单项选择30小题,综合题4道大题。

试卷难易程度分析:此试卷涉及题型广泛,知识点的涵盖范围面广,重难点均有涉及到。

具体分析如下:选择题部分主要还是侧重考察基础知识,其中还包括学生的一些做题方法、审题的认真程度。

其中基础知识的考察是在1、2、7、8、9、10、12、13、14、16、17、18、20、21、22、23、24、25、26、27、28、29、30。

1题考察的是阶梯分界线;2题考察的是四大地理区域的范围;7至12题主要考察四大地理区域的界限、特征、地形区。

13至14通过材料考察台湾的气候、自然特征。

16至18题通过材料考察香港和澳门的一些基础知识。

20、21题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不难得到答案。

22题出错多的原因是学生审题没有注意题目要求是自然条件而把所要选项都选上。

24至26题考察塔里木盆地知识其中24、25基础题,26题要看清楚题目要求是对东部地区带来的好处才不容易出错。

27至28考察三江源地区知识。

27、29题掌握做题技巧用排除法比较简单。

30题考察的是如何做负责人大国。

考察学生看图能力的题是3、4、5、6、15、19。

其中3至6题有一定关联性,要分别知道各地区的气候类型并能够通过图分析气候类型稍有难度。

15题不仅考察看题还包括知识的综合应用。

19题相对要简单只要认真看图就行。

总的来说一部分学生成绩不理想的原因是应该掌握的基础不扎实,稍有难度又不想动脑筋,还有就是没有做题方法。

综合题部分31题考察我国北方地区的地形区分界线、山脉、资源、工业。

其中的二题比较容易出错,存在惯性思维,其实这道题仔细看图2就不难得到正确答案。

32题考察西北地区的自然景观分布绿洲水源、水利工程。

第四小题兰新高铁是从兰州到乌鲁木齐,途径地区距海远,气候干旱,多风沙因此选c但是学生可能考虑不到。

33题考察长江三江洲的内容。

八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下册地理试卷分析
从试题内容看,主要是对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重点突出,符合静宁县初中地理教学的实际,试题覆盖面广,题目难、易适度,比例恰当。

一、试卷的总体分析
(一)试卷的结构及考查内容
本次考试试卷为生、地合卷,分值各为50分,考试时间为90分钟,试卷由两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为单项选择题,共20分,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第二部分为非选择题,共30分,非选择题中主要是填空。

考查内容覆盖了八年级下册地理课本的重点内容,重点考查学生识记能力与综合分析理解能力。

(二)重视对图的运用和理解。

试卷中有地图9幅地图,通过地图考察学生的识图识记能力,运用地图分析地理位置对区域地理特征的影响,并能推断出区域内各自然地理要素的特点及其成因。

如:选择题的第9题,第10题利用地图既考察了中国政区图,同时考察了中国的河流与河流的水文特征。

第15题考察了中国的铁路线及铁路枢纽。

19、20题考察了我国的高新科技产业及分布。

综合题:21题考察了我国特殊的省级行政区,省区的简称,四大海洋
22题重点考察我国的地形地势中的几条重要的山脉,大兴安岭、太行山、秦岭。

23题考察了气候类型,秦岭-淮河一线,影响我国南北差异的因素,并分析气候特征以及对农业影响。

24题考察我国自然资源的相关知识
二、教学建议
通过本套试卷的分析来看应今后教学应注意:
1、重视基础教学。

加强记忆训练。

2、重视读图培养。

多进行填图训练。

3、一定要将地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

4、利用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钟祥市2011—2012学年度下学期期中考试
八年级地理试卷分析
(八年级地理阅卷组)
本学期八年级地理试卷选择题共20题40分,综合读图题三个大题,共60分。

现就本年级学生答题情况做如下分析:【一】选择题。

全年级正确率80﹪,其中有第4、8、12、16题学生把握不准,所学课本知识点不能灵活运用,特别是第12小题,做对的学生很少。

但大部分小题还是容易的,做题准确率还是很高的,如第3、5、10 、、13、15、 17、18这几题,80﹪的学生做对了。

本次选择填空试题比较灵活。

【二】综合题。

第(一)大题全年级正确率90﹪,第1题知识掌握牢固,正确率高。

第2、 3两题不理解,可答多个地点,有的学生只答一地,而忽略了其它地点。

第(二)大题正确率70﹪,考查同学们对台湾的历史曾被日本占领,台湾的物产、地形和地势对河流的流向的影响。

台湾属于我国宝岛的几个方面。

其中“国之大殇,乡之深愁”不能理解,所以本题大家做的不太好。

第(三)大题北京的位置,经纬度都能掌握。

第2、第
3、第6属于活题,大部分同学做的很好,正确率80。

总之,本次地理试卷学生答得比较令人满意,但是也有
少数不爱学地理,成绩不令人满意,还需老师对他们鼓励督促,使他们对学地理产生兴趣。

2012 .4 .16
八年级地理阅卷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