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失去的一天》教案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失去的一天》教案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语文《失去的一天》教案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茬”等三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先独立自主探究学习,再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教师最后引导小结。
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还通过交流各自搜集的相关珍惜时间的句子,学生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的意识,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珍惜时间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提问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问班上有没有昨天没做完家庭作业的同学?(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入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教师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情况3、根据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道理1、默读课文,完成自学作业单。
自学作业单(1)、默读课文,独立完成下表(在表中的括号里填上其他人的职业):人物佩佳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图书管理员其他人()其他人()用词语概括他们在同一天分别做了些什么(2)、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文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佩佳这个天的表现?把它圈出来。
(3)、完成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2、感悟(1)根据两个一对比,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了吗?指导读妈妈的话。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对“失去的一天”的理解。
3、教师小结: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好今天!四、拓展学习说说你知道的“劝人惜时”的名言、谚语或者诗句。
五、布置作业同学们,今天学习了《失去的一天》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启示呢?能不能恰当的用上一、二句“劝人惜时”句子,写一写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板书设计:失去的一天佩佳人们游手好闲埋头苦干失去一天收获一天珍惜时间把握今天<P style="BORDER-LEFT: #9F0000 5px solid; LINE-HEIGHT: 35px; PADDING-LEFT: 10px; MARGIN-BOTTOM: 8px; BACKGROUND:#FFEEEE; COLOR: #9F0000"><B>篇二</B>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共10篇)(精简版)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共10篇)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共10篇)篇一:《失去的一天》教案《失去的一天》教案教学目标 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垂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读文体会:什么叫“失去的一天”?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诗歌、名人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么过的?做了哪些事? 2.想知道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过一天的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 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二、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的情况。
绿荫如盖羞愧垂涎欲滴翻耕砖墙游手好闲麦茬地三、研读课文,习得方法 1.同学们对字词掌握得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地读课文,读懂文章讲一件什么事。
有同学能读懂文章讲一件什么事吗?(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
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 2.板书“游手好闲” ①有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课文中是说谁游手好闲?(佩佳)②读课文1——4段,勾画出佩佳在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词语。
③生汇报。
(板书:睡、坐、吃、玩)师小结:他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吃、睡、玩,这就是——游手好闲。
④练习读好这部分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佩佳“游手好闲”。
3.出示“羞愧”①说说“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③课文还有一处描写佩佳羞愧难过的心情的句子,请用线勾画出来。
失去的一天教案完整版

失去的一天教案Document serial number【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失去的一天》教案教学目标1.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学习生字,理解“绿荫如盖”、“羞愧”、“垂涎欲滴”、“游手好闲”等词语的意思。
2.抓住重点词句体会课文内容,懂得珍惜时间,努力学习。
3.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教学重点读文体会:什么叫“失去的一天”教学准备师生收集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名言、诗歌、名人故事。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1.请同学们回想一下,昨天你是怎么过的做了哪些事2.想知道另一个小伙伴佩佳是怎么过一天的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失去的一天》看看吧!3.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二、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1.自由小声地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出示课件,检查学生认读本课生字、新词的情况。
绿荫如盖羞愧垂涎欲滴翻耕砖墙游手好闲麦茬地三、研读课文,习得方法1.同学们对字词掌握得不错,现在,请同学们再次快速地读课文,读懂文章讲一件什么事。
有同学能读懂文章讲一件什么事吗(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
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2.板书“游手好闲”①有谁知道这个词的意思(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课文中是说谁游手好闲(佩佳)②读课文1——4段,勾画出佩佳在这一天里做了些什么,想了些什么的句子或词语。
③生汇报。
(板书:睡、坐、吃、玩)师小结:他这一天什么事也没做,只是吃、睡、玩,这就是——游手好闲。
④练习读好这部分课文,通过读来表现佩佳“游手好闲”。
3.出示“羞愧”①说说“羞愧”的意思。
②佩佳为什么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③课文还有一处描写佩佳羞愧难过的心情的句子,请用线勾画出来。
《失去的一天》教案3

《失去的一天》教案【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学会本课的生字、积累并运用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掌握课文内容。
4.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二、过程与方法1.学生自主学习与教师讲解相结合。
2.学生课前预习,了解课文的内容。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教育学生珍惜时间。
【教学重点】课文中的生字、词语,课文内容的理解。
【教学难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教学方法】新授【课前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预习生字和课文。
【教学过程】一、趣味导入。
同学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格言: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这句话说明了什么的珍贵呀?(时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和时间有关的内容——《失去的一天》,现在我们走进课文吧,看看这一天到底是怎么失去的?二、整体感知。
1.介绍作者、作品。
首先我们了解一下文章的作者吧。
苏霍姆林斯基:苏联当代最有名望的教育家,出生于乌克兰共和国一个农民家庭。
1936至1939年就读于波尔塔瓦师范学院函授部,毕业后取得中学教师证书。
1948年起至去世,担任他家乡所在地的一所农村完全中学——帕甫雷什中学的校长。
自1957年起,一直是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8年起任苏联教育科学院通讯院士。
1969年获乌克兰社会主义加盟共和国功勋教师称号,并获两枚列宁勋章和1枚红星勋章等。
苏霍姆林斯基在从事学校实际工作的同时,进行了一系列教育理论问题的研究,著有《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帕甫雷什中学》、《公民的诞生》等教育专著。
2.初步感知。
认真听课文朗读,画出不认识的生字、词语,想想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1)学生边听边思考,举手回答。
(2)教师引导、总结。
课文讲了谁?在干什么?最后怎么样?这篇课文讲了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一天安排的任务,认为今天的事可以放明天去做。
妈妈领他看别人在一天所做的事,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的故事。
3.学习生字。
注意“涎”的书写。
失去的一天教案

失去的一天教案《失去的一天》教案一、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失去的一天”的含义,懂得珍惜时间。
3、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自主探究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懂得珍惜时间。
2、难点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感悟时间的珍贵。
三、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朗读法四、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同学们,时间是非常宝贵的,我们每个人都应该珍惜它。
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关于时间的文章——《失去的一天》。
(板书课题)(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检查生字词的读音。
3、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三)精读课文,理解感悟1、佩佳为什么会失去一天?(1)指名读相关段落。
(2)引导学生理解佩佳的想法和做法,体会他的懒惰和浪费时间。
2、佩佳都失去了什么?(1)小组讨论交流。
(2)全班汇报。
(3)教师总结:佩佳失去了在农舍旁栽一棵树,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在面包房帮忙,以及和小伙伴们玩耍的机会。
3、佩佳看到别人在这一天里的收获,他有什么感受?(1)指名读佩佳的感受。
(2)引导学生体会佩佳的后悔和自责。
4、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1)小组讨论: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2)全班交流。
(3)教师总结:因为佩佳在这一天里什么有意义的事都没做,白白浪费了一天的时间,所以说他失去了一天。
(四)联系生活,深化主题1、说一说自己在生活中有没有浪费时间的情况。
2、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珍惜时间。
(五)总结全文同学们,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每一分每一秒,做有意义的事情,不要像佩佳一样,失去宝贵的时间。
(六)布置作业1、把这个故事讲给家人听。
2、写一篇关于珍惜时间的短文。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失去的一天》这篇课文时,通过引导学生自主阅读、讨论交流,让他们深刻理解了时间的宝贵和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更加注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将课文中的道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这篇略读课文讲的是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
妈妈耐心对他进行教育,使佩佳明白自己“失去了一天”的一件事。
教育儿童失去一天就是失去了这一天里应该做的一切,这是无法弥补的,从而使孩子们懂得要珍惜时间。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多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设计理念:以读为本,通过“初读、细读、再读”等层层递进的环节,让学生逐步达到“读中感知、读中研悟、读中明理”。
教学中注重联系学生自身,使孩子们切实受到教育。
最后通过拓展活动“珍惜时间名言大比拼”让学生进一步明白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学生课前收集关于珍惜时间的名言。
教学设计:一、导入1、由填空练习“()的一天”导入(板书课题——失去的一天),理解“失去”的含义。
2、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让学生质疑课题,带着问题学习新课】二、学习新课(一)初读感知1、自由读课文,(课件出示)任务:(1)说说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完成自定的学习任务。
【第二个学习任务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2、检查反馈。
(二)细读研悟1、(课件)出示三个问题(指名读),让学生自主选择一至两个问题,在默读课文中思考解决。
【让学生自主选择,充分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2、小组内交流所解决的问题。
【培养学生的倾听和表达能力】3、汇报第一个问题:佩佳是如何失去这一天的?在文中找出描写佩佳心理活动的句子。
(1)指名回答。
(2)指导感情朗读描写佩佳心理活动的句子。
【指导学生抓住心理活动描写,读中体会人物心情】(3)配乐分组朗读一至四自然段。
【调动学生朗读积极性,激发美感】4、汇报第二个问题:你理解妈妈教育佩佳的那段话吗?(课件出示妈妈说的一段话)(1)指名读,谈理解和感受。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失去的一天》评课稿

沪教版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失去的一天》评课稿一、课堂背景和教材分析1.1 课堂背景本节课是小学五年级语文下册的一节课,教材使用的是《失去的一天》。
授课时间为一个45分钟的课时。
本节课的重点在于培养学生对文本理解的能力和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同时也通过这个故事引发学生对生活的思考。
1.2 教材分析《失去的一天》是一篇小故事,通过引人入胜的情节和人物塑造,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故事主要讲述了一个男孩在一天中失去了很多东西,但在失去的过程中,他懂得了生活的规律和珍惜眼前的一切。
二、教学目标2.1 思想品德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珍惜生活、感恩生活的意识,提高学生对生活的感知和思考能力。
2.2 知识与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本的理解能力,能够准确理解和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能够通过阅读推断和猜测人物的心理活动和情感变化;•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能够准确叙述故事的主要内容和自己的思考。
2.3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阅读和讨论,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故事背后的意义和价值;•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氛围,鼓励学生表达个人观点和感受;•引导学生进行思维导图和小组合作,促进学生的思维发散。
三、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情节;•引导学生思考并表达故事所传递的生活哲理。
3.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猜测和推测人物心理活动的能力。
四、教学过程4.1 导入使用一段有关珍惜和感恩的小故事作为导入,引导学生思考珍惜和感恩的重要性,并与今天要学习的故事进行呼应。
4.2 阅读理解1.教师介绍课文《失去的一天》,指导学生了解书名、作者、出版社等信息。
2.学生独立阅读课文,并标记关键词和重要句子。
3.学生分组互相讨论,并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主人公在故事中失去了什么?失去的东西对他有什么影响?他在失去的过程中学到了什么?4.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小组分享和讨论,对主人公的行为和心理进行推测和猜测。
小学语文《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

小学语文《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小学语文《失去的一天》教学设计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准备:演示文稿教学过程:一、导入请同学们齐读课题,看到题目你想知道什么?(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说他失去了一天,这一天里都失去什么了?)二、初读课文2.检查字词麦茬:麦子收割后,遗留在地里的根和茎的基部。
垂涎欲滴: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4.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九岁的佩佳没有完成妈妈给他安排的一天的任务,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做。
妈妈领他看了在这一天里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的工作成果和图书馆里大家一天看过的书,使佩佳明白了自己失去了一天。
)三、学习课文1.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出示ppt:妈妈严肃地说:"孩子,虽然你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可你要知道,现在地球上少栽了一棵树,人们中间少了一个知道什么叫《远处的青山》的人。
现在你无论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请同学们读读课文,然后画出佩佳在这一天中的表现,再画出其他人一天中都做了什么?谈谈你的感受。
2.交流佩佳:想再睡一会儿",他觉得"还来得及呢""先坐一会儿再开始干活吧",又在果园里吃吃玩玩。
总之他干事一推再推,最后一事无成。
其他人:拖拉机手这一天翻耕的麦茬地,看建筑工人新砌的一堵墙,面包师制作的面包,图书馆里一天中人们看完后还回来的书。
3.别人在这一天里做了很多事,而佩佳什么也没做,他能弥补回这天没做的事情吗?(不能,因为每一天人们都会做很多事,时间是不会倒流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会认"茬"等三个字。
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2、过程与方法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先独立自主探究学习,再相互交流合作学习,教师最后引导小结。
从而理解课文内容,让学生体会"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还通过交流各自搜集的有关珍惜时间的句子,学生感悟珍惜时间的重要。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从小珍惜时间的意识,做时间的主人。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以及"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
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教师:课件学生:预习课文搜集珍惜时间的句子。
教学过程:一、提问激趣导入新课同学们,请问班上有没有昨天没做完家庭作业的同学?(根据学生回答情况引入课题)二、初读课文,理清文章脉络1、自由朗读课文,画出生字新词2、教师出示词语检查自学情况3、根据提示说说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细读课文,感悟道理1、默读课文,完成自学作业单。
自学作业单(1)、默读课文,独立完成下表(在表中的括号里填上其他人的职业):人物佩佳拖拉机手建筑工人面包师图书管理员其他人()其他人()用词语概括他们在同一天分别做了些什么(2)、联系上下文,你认为文中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佩佳这一天的表现?把它圈出来。
(3)、完成后,小组内相互交流。
2、感悟(1)根据两个一对比,你知道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了吗?指导读妈妈的话。
(2)联系自身实际谈谈自己对"失去的一天"的理解。
3、教师小结:课文告诉我们的道理:时间一去不复返,我们要珍惜时间,把握好今天!四、拓展学习说说你知道的"劝人惜时"的名言、谚语或者诗句。
五、布置作业同学们,今天学习了《失去的一天》这篇文章后,你有怎样的启示呢?能不能恰当的用上一、二句"劝人惜时"句子,写一写读了这篇文章的感受。
板书设计:失去的一天佩佳人们游手好闲埋头苦干失去一天收获一天珍惜时间把握今天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2.指导学生学会"茬、砖、涎"3个会认字。
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默读课文。
读懂课文内容,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含义,从而教育学生要懂得珍惜时间。
教学教具:小黑板教学设计思路:"游手好闲"一词概括了佩佳一天的生活内容,点出了他一天生活状态,不但突出了课文记叙的重点,而且揭示了佩佳之所以会失去一天的原因。
教学时抓住了"游手好闲"就抓住了全文,就抓住了重点和中心。
本课的教学,关键在于对学生意志品质的培养,学生能通过学习内化自身行为的过程是本课教学的目的。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出示时间谚语:一寸光阴一寸金,寸金难买寸光阴。
(学生齐读)2、教师质疑:你们知道这句谚语什么意思?提问学生举手回答(一寸光阴就像一寸金子,非常宝贵,但时间与金子的宝贵并不相同,人们可以用时间去赚得宝贵的金子,却无法用金子买回过去的时间。
)3、出示课题: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时间的故事,看看小主人公的妈妈是如何教育他珍惜时间的。
20*失去的一天(失去就是失掉,相反收获的一天)二、检查预习1、齐读本文生字(茬、转、涎)2、词2 垂涎欲滴:涎,口水。
形容非常贪馋、想吃的样子。
游手好闲:游荡成性,不爱劳动。
3、质疑:谁失去了一天?为什么会失去了一天?课文中的佩佳怎么会失去了一天?让我们一起学习课文。
4、全班齐读课文一遍。
(学生回答上面问题)三、新课出示自学提纲1、妈妈清晨上班时,给佩佳布置的任务是什么?用--画出。
2、佩佳是怎样度过这一天的?用~~~~~画出。
3、妈妈通过哪几件事例让佩佳明白自己"失去一天的"?用 _-__ 画出。
4、妈妈为什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5、你是怎样理解"失去一天的"?学生用自己喜欢方式读课文,思考1、2、3道题。
然后讨论、探究。
A、指名反馈:朗读第一自然段,回答妈妈给佩佳布置什么任务?(载一颗树,读完《远处的青山》。
对于十岁的佩佳而言,这两项任务有难度吗?(并不难,只要他抓紧时间就能完成任务。
)那么佩佳是怎么做的?B、佩佳是如何度过这一天的?朗读2--4自然段。
指名回答。
C、板书:佩佳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游手好闲)--失去的一天D、佩佳一项任务也没有完成,既没有载一棵树,也没有读完《远处的青山》这本书,就这样他失去了一天。
E、联系实际:教师:说说你有没有遇到类似的情况,你当时的想法是不是和佩佳的一样?(老师布置的作业没有及时完完;放假的时候,天天看电视或者打游戏;父母交代的事情没有及时完成,被父母批评)教师:你们真诚实,都能说出自己的心里话。
看来,佩佳的想法和做法具有代表性。
学习第五至十三自然段1、当佩佳的妈妈回来后,知道他一件任务也没有完成,会怎样处理这件事?会用什么办法教育他呢?(请同学们看第三个问题,然后请举手回答。
)(妈妈把佩佳带到刚梨过的田地上,用砖砌成的墙跟前、面包房、图书馆,让他看看人们在一天里劳动的成果。
)人们在佩佳失去的一天里,做了这么多事,他们的时间没有浪费,他们在这一天里过得很充实。
2、板写:人们:耕地、砌墙、做面包、看书(勤恳工作)--收获的一天3、出示句子,联系上下文体会佩佳当时的心情。
(1)可佩佳什么事也没做,他羞愧得不敢看妈妈的眼睛。
(可用上关联词)(2) "可是我今天却游手好闲"。
佩佳想了想,底下了头。
4、指名反馈。
(1)因为佩佳什么事也没做,没有完成母亲清晨布置的任务,所以感到羞愧,怕母亲责备,不敢看母亲的眼睛。
(2)当他看到别人劳动一天的成果时,才意识到时间是多么的珍贵,意识到自己游荡成性,不好劳动,他在浪费时间,他很后悔。
(3)指导朗读这两句话。
(读出羞愧、后悔的情感)教师引读:现在,同学们理解佩佳的妈妈为什么失去了一天。
举手回答(理解妈妈说的话:第七自然段的意思,)答:因为佩佳觉得今天的事情可以放到明天去完成,所以他失去了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而这个损失是无法弥补的,因此妈妈说佩佳失去了一天。
他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
那么,你们也明白了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了吗?说说你对"失去一天的"理解。
(指失去了这一天里应该做的一切,而这一切无法再用这一天弥补回来,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这一天已不可能再回来了。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时间是无法用任何东西交换来的。
你不珍惜时间,时间就会一分一秒地从你身边溜走,叫你无可奈何,一事无成;而对于有准备的人来说,珍惜时间重于一切,时间就是生命,就是力量,时间就会给他丰厚的回报。
5、有感情朗读课文。
四、拓展延伸。
1、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们已经知道时间是那么宝贵,我们就要珍惜每一天。
下面,我们一起交流有关珍惜时间的谚语和名言,看看人们是如何珍惜时间的。
2、教师:你们收集得很好,你们及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珍惜了这一天的时间。
五、总结全文。
在朱自清先生的《匆匆》一文中说得好,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但是,我们的时间一去不复返的,让我们一起珍惜时间吧!六、练习。
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妈妈给佩佳一天安排的任务是:---------------,而佩佳这一天却----、-----、-----、------,没有完成任务。
为了让佩佳明白什么叫做"失去的一天",妈妈带他去了-----、------、-------、-------四个地方。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们明白了---------------------------。
七、布置作业。
1、收集五句有关珍惜时间的名言警句。
2、为了使自己的每一天过得充实有意义,请你制定一份"一天的行动计划表"。
篇三教学目标1、自主学习生字新词,在课文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游手好闲、羞愧、馋涎欲滴"等词义。
2、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教学重点和难点1、通过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树立珍惜时间为荣,虚度光阴可耻的观念。
2、巩固边读边思的习惯,理解"失去的一天"的内涵。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激发兴趣。
课文写了谁失去了一天?在佩佳身上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情?最后佩佳又有了怎样的醒悟?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根据提示,简要复述课文内容。
清晨,妈妈上班前叮嘱佩佳......可是佩佳......傍晚,妈妈回来后发现佩佳......于是,妈妈便......佩佳人们睡觉耕地闲坐砌墙吃鲜果做面包嬉戏看书(二)你们认为哪个词语最能概括佩佳这一天的表现?(游手好闲)佩佳游手好闲地度过了这一天,那具体都做了些什么?(睡觉、闲坐、吃鲜果、嬉戏)(三)指导学生读好描写佩佳几处心理活动的语句。
三、抓住重点,突破难点。
(一)佩佳就是这样游手好闲地度过了宝贵的一天,难怪当妈妈问起时,他羞愧地不敢望着母亲的眼睛。
理解佩佳羞愧的原因。
(二)理解"现在,无论你多么努力,也无法了解你失去的这一天所应了解的一切。
"预设1:因为时间一去不复返,光阴是无法挽留的,浪费了时间就等于浪费了生命)预设2:今天过去了就不会再有了,哪怕你再去做今天应该要去做的事情,也已经来不及了。
预设3:我们不能浪费时间,要珍惜时间。
(三)比较"佩佳的一天"与"人们的一天",感受把握今天、珍惜时间的重要性。
1、说话练习:那在下面的时间了,你能不能学着老师的样子,借助板书说一说,佩佳是怎样失去时间的?2、想象一下,这一天中,当佩佳在干什么的时候,人们还在干什么?3、同样的一天对于佩佳来说是--(毫无意义、游手好闲......)。
而人们的一天是--(忙碌的、充实的、收获的、充实的、精彩的......)。
小结:是啊,人们在这一天中珍惜了时间,兢兢业业地工作着,给人们带来了方便和幸福,给社会创造了价值。
如果说佩佳的一天是"失去的一天",那么人们的一天是--(收获的一天)(板书:收获的一天)4、理解佩佳"失去的一天",失去的是什么?◆失去的是学习的快乐;失去的是劳动的收获;失去的是成功的喜悦;失去的是知识的获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