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

中国历史人物大全中国历史悠久,孕育了无数杰出的历史人物,这些人物或是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科学家,或是民间英雄、宗教领袖、艺术家等。
他们的生平事迹和思想成就,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下面,我们将介绍一些中国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以飨读者。
1.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
孔子,名丘,字仲尼,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哲学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他的思想主张以“仁”为核心,提倡“克己复礼”、“中庸之道”,对中国古代社会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尊称为“至圣先师”。
2. 秦始皇(公元前259年-公元前210年)。
秦始皇嬴政,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全国的君主,也是秦朝的建立者。
他统一六国,统一文字、度量衡,开凿修筑了万里长城,实行了一系列的中央集权制度和改革措施,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 刘备(161年-223年)。
刘备,字玄德,是中国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和军事家,三国时期蜀汉的开国皇帝。
他以“仁德”和“义气”著称,与关羽、张飞结义,建立了蜀汉政权,统一了蜀地,成为了中国历史上备受尊敬的英雄人物。
4. 王羲之(303年-361年)。
王羲之,字逸少,是中国东晋时期著名的书法家和文学家,被誉为“书圣”。
他开创了行草书风,对中国书法艺术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后人称颂为“书法鼻祖”。
5. 李白(701年-762年)。
李白,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中国唐代著名的诗人,被誉为“诗仙”。
他的诗作豪放奔放,充满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生的豪情壮志,影响了后世无数的文人墨客。
6. 孙中山(1866年-1925年)。
孙中山,字逸仙,是中国近现代民主革命的伟大领袖和革命家,也是中国国民党的创始人。
他提出了“三民主义”思想,领导了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为中国近现代的民主革命事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以上介绍的仅仅是中国历史上的一部分杰出人物,每个人物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人生经历和思想成就,他们的事迹和精神将永远激励着我们,成为中华民族不断前行的精神力量。
杰出人物有哪些人

杰出人物有哪些人1、钱学森钱学森(1911.12.11-2009.10.31),汉族,吴越王钱镠第33世孙,生于上海,祖籍浙江省杭州市临安。
世界著名科学家,空气动力学家,中国载人航天奠基人,中国科学院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和“火箭之王”,由于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
2、李四光李四光(1889年10月26日—1971年4月29日),字仲拱,原名李仲揆,湖北黄冈人,蒙古族,地质学家、教育家、音乐家、社会活动家,中国地质力学的创立者、中国现代地球科学和地质工作的主要领导人和奠基人之一,新中国成立后第一批杰出的科学家和为新中国发展做出卓越贡献的元勋,2009年当选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3、袁隆平袁隆平,1930年9月生于北京,江西省九江市德安县人,中国杂交水稻育种专家,中国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被誉为“世界杂交水稻之父”。
袁隆平是杂交水稻研究领域的开创者和带头人,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先后成功研发出“三系法”杂交水稻、“两系法”杂交水稻、超级杂交稻一期、二期,与此同时,袁隆平提出并实施“种三产四丰产工程”,运用超级杂交稻的技术成果,出版中、英文专著6部,发表论文60余篇。
2017年7月,任青岛海水稻学院首席教授。
2017年9月,袁隆平宣布一项剔除水稻中重金属镉的新成果。
4、竺可桢竺可桢(1890.3.7-1974.2.7),字藕舫,浙江省绍兴县东关镇(今属浙江省绍兴市上虞区)人。
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
中国近代地理学和气象学的奠基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先后担任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副主席,中国气象学会理事长、名誉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理事长等职。
他对中国气候的形成、特点、区划及变迁等,对地理学和自然科学史都有深刻的研究。
中国历史人物故事10篇

【导语】中华⽂化历史久远,有⽂字记载的历史就有2000年以上,华夏民族在中华⼤地上演绎出了⼀幕幕激动⼈⼼的故事,出现⼀个个叱咤风云的⼈物,留下了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
下⾯是®⽆忧考⽹分享的中国历史⼈物故事10篇。
欢迎阅读参考!1.中国历史⼈物故事 孔融 孔融(公元153~208),东汉⽂学家,字⽂举。
鲁国(今⼭东曲⾩)⼈,家学渊源,是孔⼦的⼆⼗世孙。
为当时着名的建安七⼦之⾸,⽂才甚丰。
孔融是当时⽐较正直的⼠族代表⼈物之⼀,他刚直耿介,⼀⽣傲岸。
最终为曹操所忌,枉状构罪,下狱弃市。
孔融⼩时候家⾥有五个哥哥,⼀个弟弟。
有⼀天,家⾥吃梨。
⼀盘梨⼦放在⼤家⾯前,哥哥让弟弟先拿。
你猜,孔融拿了⼀个什么样的梨?他不挑好的,不拣⼤的,只拿了⼀个最⼩的。
爸爸看见了,⼼⾥很⾼兴:别看这孩⼦才四岁,还真懂事哩。
就故意问孔融:“这么多的梨,⼜让你先拿,你为什么不拿⼤的,只拿⼀个最⼩的呢?” 孔融回答说:“我年纪⼩,应该拿个最⼩的;⼤的留给哥哥吃。
” ⽗亲⼜问他:“你还有个弟弟哩,弟弟不是⽐你还要⼩吗?” 孔融说:“我⽐弟弟⼤,我是哥哥,我应该把⼤的留给弟弟吃。
” 你看,孔融讲得多好啊。
他⽗亲听了,哈哈⼤笑:“好孩⼦,好孩⼦,真是⼀个好孩⼦。
” 孔融四岁,知道让梨。
上让哥哥,下让弟弟。
⼤家都很称赞他。
2.中国历史⼈物故事 范仲淹 宋朝的时候,有个品德⼗分⾼尚的政治家叫范仲淹。
他从⼩⼼怀⼤志,希望将来能做治国安民的宰相,为国家出⼒;或者做⼀个医⽣,为百姓治病救命。
他对⼈说:“只要是能造福百姓,有益于国家的事,我就愿意做。
”后来,范仲淹做了官,还真当了⼀段时间的宰相。
他为官清正廉洁,很受好评。
有⼀年,他到泰州做管盐仓的⼩官,见海⽔泛滥上岸,百姓受难,就提议修海堤,还亲⾃参加运⼟、夯⼟。
不料母亲去世,他按规定回家服丧。
可⾝在家中,⼼在海堤,他不断写信去帮助出主意。
海堤修成了,当地⼈们感激他,把堤叫范公堤。
⼏年以后,范仲淹进京城做官。
中国十大英雄人物简介

中国十大英雄人物简介中国历史上涌现过众多杰出的英雄人物,以下是一份简要介绍的中国历史上的十大英雄人物:岳飞(1103-1142):南宋时期的抗金名将,以其忠诚、爱国、智勇而著称。
他的忠贞和英勇精神为后人传颂。
关羽(约160-220):三国时期蜀汉将领,因忠义仁勇而备受尊崇。
他的形象被后人奉为忠诚义士的楷模,尤其在《三国演义》中广受喜爱。
岳阳(1105-1155):南宋时期的军事家、文学家,以其军事才华和文学成就而被誉为文武全才的代表人物。
文天祥(1236-1283):南宋时期的爱国诗人和政治家,他在面对外敌压力时,坚守信仰,表现出极大的坚韧和忠诚。
郑成功(1624-1662):明朝末年,清军入侵,他奋起抵抗,保卫南明,被尊称为“东南沿海的抗清英雄”。
秦始皇(259-210 BC):秦朝的建立者,统一六国,开创了中国封建制度的新纪元。
虽然他的统一带来了许多变革,但其残酷手段也备受争议。
项羽(约232-202 BC):秦朝灭亡后,他是楚汉争霸时期的杰出将领,以其豪放、豁达而为后人传颂。
杨靖宇(1907-1940):中国现代史上的抗日将领之一,以其英勇抗日的事迹而受到尊敬。
他在长城抗战期间表现出色,被誉为“中国抗日民族英雄”。
黄埔军校的九位军官(例如蒋中正、陈诚、宋美龄等):他们是中国国民革命军的优秀将领,曾在抗日战争和国共内战中发挥关键作用,对中国近现代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范仲淹(989-1052):北宋时期的政治家、文学家,以其政绩和文学成就而著称,被誉为“仁宗时代的良相”。
这仅仅是中国历史上一小部分英雄人物的简要介绍,还有许多其他英勇的人物在各个历史时期崛起,对中国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5个历史人物事迹。

01成吉思汗中国历史上,有这样⼀位叱咤⻛云的⼈物:他戎⻢倥偬,征战⼀⽣,⼀把弯⼸缔造蒙古汗国,不下⻢背纵横欧亚诸国;有⼈说他是东⽅战神,有⼈说他是千年⻛云第⼀⼈。
⻄⽅崇拜他的⼈赞美他是“全⼈类的帝王”,⽑泽东称他为“⼀代天骄”;这个打破东⻄⽅壁垒、书写中国最⼤版图的巨⼈,就是史籍上被尊称为元太祖的成吉思汗。
02曹操三国群雄,⾸推曹操。
⽂不如曹植,武不如吕布,谋不如孔明,⼯不如满宠……可是⼜有谁可以超过曹操?超过这位三国第⼀⼈?原因何在?“吾任天下之智⼒”,曹操如是说。
吾⽆才,天下之才皆我之才,凭着超凡的政治才能,曹操在三国舞台⻓袖善舞,独领⻛骚。
03⽑泽东雄鸡⼀唱,天下⼤⽩,旭⽇东升,⼀位伟⼈昂⾸挺⽴在世界的东⽅,天地万物瞬时蒸腾,⼈⺠解放的浪潮席卷华夏⼤地。
⽟宇澄清,星⽕燎原,⼀个将才的睿智;指点江⼭,激扬⽂字,⼀个领袖的激昂。
苍茫⼤地,谁主沉浮?历史的光辉泻在您的肩上,现代中国从此刻下了⼀个红⾊的姓名:⽑泽东。
04袁隆平他是⼀位真正的耕耘者。
当他还是⼀个乡村教师的时候,已经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的时候,却仍然只是专注于⽥畴,淡泊名利,⼀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
他毕⽣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远离饥饿。
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流袁隆平。
05张爱玲⼀个世俗⼥⼦,为了⾦钱⽽写作;⼀个脱俗之⼈,隐居在城市⾼楼之上。
⽂字在她的笔下,才真正有了⽣命,直钻⼈⼼。
她悲天怜⼈,却冷漠寡情;她通达⼈情世故,却我⾏我素;⽂章⾥家⻓⾥短,⽣活中却独标孤⾼。
同时承受灿烂夺⽬的喧闹与极度的孤寂,暗洒⼀路幽⾹,任由裙裾⻜扬。
她的⼈⽣,怎⼀个“传奇”所能诠释?06项⽻滚滚乌江东逝,汇成⼀段历史。
公元前202年,⼀头雄狮在这⾥倒下,汉王朝从此抬起骄傲的脚步,⼀路奔跑。
⼈杰⻤雄,英名千秋难慰⼀腔热⾎;拔⼭盖世,壮歌⼀曲尽抒万丈悲情。
昔⽇霸王,英雄⽓未敛,本该东⼭再起,何⾔⽆⾯?07诸葛亮丞相祠堂仍在,隆中旧梦已远。
历史人物名字大全

历史⼈物名字⼤全⑴中国所有名⼈名字⼤全2019-05-07聊聊春秋:齐桓公(⼩⽩)、管仲、隰朋、鲍叔⽛、易⽛、竖刁、郑庄公(寤⽣)、太叔段、祭⾜、颍考叔、公⼦纠、宫之奇、公孙⽆知、晋⽂公(重⽿)、狐突、狐偃、狐⽑、介⼦推、⾥克、邳郑、宋襄公、秦穆公、楚庄王、⽯碏、⽯厚、州吁、郑突、郑忽、⽼⼦、孔⼦、孙武、左丘明、伍⼦胥、范蠡、西施、勾践、阖闾、夫差、⽂种、专诸、要离、庆忌、吴王僚、伊尹、烛之武、公⼦光、魏舒、晏婴、庆⽗战国:乐毅、吴起、孙膑、庞涓、廉颇、赵牧、赵奢、赵括、项燕、⽥单、韩⾮、荀⼦、庄⼦、墨⼦、惠⼦、孟⼦、燕丹、荆轲、⾼渐离、樊於期、孟尝君、春申君、信陵君、平原君、邹忌、⽩起、商鞅、李悝、蔺相如、屈原、魏斯、乐⽺、西门豹、孔伋、杨朱、聂政、申不害、⼫佼、赵武灵王、匡章、淳于髡、张仪、苏秦、⽥辟疆、⽥忌、⿁⾕⼦、⽢德、⽯申、李冰、扁鹊、范雎、蔡泽、郭隗、唐蔑、宋⽟、触龙、⽑遂、鲁仲连、公孙龙秦:嬴政、吕不韦、李斯、尉缭、王翦、王贲、李信、蒙骜、蒙武、蒙恬、嬴扶苏、嬴胡亥、赵⾼、章邯、司马欣、董翳、李由、⽢罗、嫪毐、阳泉君、嬴⼦婴、嬴成矫、徐福、卢⽣、陈胜、吴⼴、项梁、项⽻、张良、韩信、萧何、刘邦、陈平、周勃、夏侯婴、曹参、范增、项伯、项庄、樊哙、英布、彭越、熊⼼(楚怀王)、龙且、郦⾷其、钟离昧、周殷、灌婴、周章、魏咎、赵歇、⽥儋、⽥臧、李归、邓说、伍徐、张贺、庄贾、朱鸡⽯、余樊君、王离、陈余、张⽿、宋义、涉间、苏⾓、李左车、⽥荣、殷通汉:刘邦、萧何、曹参、韩信、张良、英布、周勃、周亚夫、吕雉、吕禄、吕产、陈平、灌婴、灌夫、郅都、宁成、张汤、东⽅朔、刘彻、刘启、刘安、卫青、卫⼦夫、霍去病、霍光、刘贺、⽥蚡、窦婴、苏建、苏武、司马相如、卓⽂君、司马谈、司马迁、扬雄、李⼴、李陵、王莽、赵飞燕、赵合德、刘秀、马援、邓禹、吴汉、盖延、赵破奴、张骞、刘细君、王昭君、梁冀、陈蕃、窦武、何进、卢植、皇甫嵩、朱隽、班超、班固、班昭、董卓、蔡邕、袁绍、袁术、郑⽞、张衡、贾谊、晁错、郭解、剧孟三国:曹操、刘备、孙权、关⽻、张飞、诸葛亮、赵云、黄忠、马超、魏延、法正、庞统、周瑜、司马懿、徐庶、曹丕、曹植、曹彰、郭嘉、荀彧、荀攸、贾诩、程昱、满宠、蒋济、韩浩、陈群、张辽、徐晃、许褚、典韦、张郃、于禁、乐进、李典、曹仁、⽂聘、张燕、曹洪、曹休、曹真、夏侯敦、夏侯渊、夏侯霸、夏侯威、姜维、鲁肃、吕蒙、陆逊、张昭、张纮、虞翻、丁奉、徐盛、陈武、潘璋、⽢宁、太史慈、蒋钦、周泰、董袭、骆统、廖化、马谡、王平、蒋琬、刘禅、孙亮、凌统、费祎、诸葛瑾、公孙渊、邓艾、钟会、诸葛恪、司马师、司马昭、孙皓、曹髦晋:司马炎、司马衷、贾充、贾南风、王祥、⽺祜、王浑、王浚、陆机、陆云、周处、刘琨、谢逖、陶侃、孙秀、刘渊、⽯勒、⽯虎、王弥、苟晞、潘岳、⽯崇、左思、王览、王导、嵇康、阮籍、阮咸、刘伶、王戎、杜预、荀勖、何曾、张华、司马攸、司马玮、司马亮、司马伦、司马冏、司马颖、司马颙、司马乂、司马越、段匹磾、张寔、刘曜、刘聪、司马睿、王羲之、王献之、桓温、谢安、谢⽞、谢道韫、桓⽞、苻坚、姚苌、慕容垂、陶渊明、王敦、司马道⼦、孙恩、谢琰、王恭、殷仲堪、瘐楷、卢循、徐道覆、王猛南北朝:拓跋珪、拓跋嗣、拓跋焘、元雍、元琛、元晖、法庆、尔朱荣、郦道元、刘裕、刘义隆、徐羡之、傅亮、谢晦、檀道济、刘义康、刘湛、宇⽂泰、⾼欢、⾼洋、宇⽂觉、⾼长恭、萧道成、袁粲、褚渊、刘秉、萧衍、萧统、陈霸先、陈叔宝、谢灵运、杨⼤眼、元英、邢杲、万俟丑奴、阮孝绪、王筠、萧宝卷、陈庆之、萧⼦云、萧⼦显、杨炫之、苏绰、祖冲之、贺拔岳、贺拔允、贺拔胜、侯景、魏收、王僧辩、萧绎、庾信、宇⽂护、斛律光、顾野王、江总、綦⽏怀⽂、颜之推、施⽂庆、沈客卿隋:杨坚、杨⼴、杨勇、翟让、李密、杨素、杨⽞感、独孤皇后、贺若弼、韩擒虎、⽜弘、史万岁、宇⽂恺、杨⽞感、宇⽂述、何妥、何稠、裴矩、陈棱、宇⽂化及、杨林、王世充、宇⽂智及、宇⽂成都、阴寿、刘焯、李春、杨俊、杨秀、杨谅、卢思道、操天成、明克让、虞庆、郑译、梁⼠彦、宇⽂善、窦荣定、长孙冕、⾼颖、智永禅师、伍建章、伍云召、伍天锡、鱼俱罗、邱瑞、定彦平、魏⽂通、新⽂礼唐:李渊、李世民、侯君集、李靖、魏征、房⽞龄、杜如晦、柴绍、程知节、尉迟恭、秦琼、长孙⽆忌、李存恭、封德彝、段志⽞、刘弘基、徐世绩、李治、武则天、太平公主、韦后、李隆基、杨⽟环、王勃、陈⼦昂、卢照邻、杨炯、王之涣、安禄⼭、史思明、张巡、雷万春、李⽩、⾼⼒⼠、杜甫、⽩居易、王维、孟浩然、杜牧、李商隐、郭⼦仪、张易之、张昌宗、来俊⾂、杨国忠、李林甫、⾼适、王昌龄、孙思邈、⽞奘、鉴真、⾼骈、狄仁杰、黄巢、王仙芝、⽂成公主、松赞⼲布、薛涛、鱼⽞机、贺知章、李泌、韩愈、柳宗元、上官婉⼉五代⼗国:朱温、刘仁恭、丁会、李克⽤、李存勖、葛从周、王建、刘知远、⽯敬瑭、郭威、柴荣、孟昶、荆浩、刘彟、张及之、杜宇、⾼季兴、喻皓、历真、李茂贞、朱友珪、朱友贞、刘守光、卢⽂进、李嗣源、冯⾏袭、康义诚、薛贻矩、朱弘昭、冯赟、李存孝、霍存、张归霸、张延寿、⽒叔琮、朱瑾、朱珍、张存敬、⽜存节、李罕之、乐从训、王师范、康怀英、王彦章、时溥、秦宗权、史懿、苏逢吉、杨邡、桑维汉、耶律德光、安重荣、边光范、袁继忠、李筠、薛怀让宋:赵匡胤、赵匡义、⽯守信、慕容延钊、曹彬、潘美、赵普、杨业、⽥重进、王禹偁、林逋、杨延昭、杨⽂⼴、包拯、狄青、寇准、范仲淹、司马光、欧阳修、苏轼、苏辙、王安⽯、吕惠卿、曾布、曾巩、苏洵、宋江、⽅腊、岳飞、秦桧、韩世忠、梁红⽟、赵构、朱熹、柳永、黄庭坚、秦观、晏殊、晏⼏道、陆游、⾟弃疾、魏良⾂、李清照、唐婉、史弥远、韩佗胄、贾似道、丁⼤全、⽂天祥、陆秀夫、⾼俅、蔡京、杨戬、童贯、张叔夜、韩锜、岳云、张宪、梅尧⾂、苏舜钦、吕⽂焕、吕⽂德、杨⼳、沈括元:铁⽊真、术⾚、窝阔台、察合台、拖雷、忽必烈、博尔术、博尔忽、⽊华黎、⾚⽼温、欧阳贞、关汉卿、王实甫、⽩朴、郑光祖、周德清、夏镇、蒙哥、⼟⼟哈、床兀⼉、不花帖⽊⼉、燕铁⽊⼉、撒敦、唐其势、泰不花、王保保、伯颜、脱脱、陈也先、倪云林、司居敬、速浑察、相威、黄道婆、图帖睦尔、雪别台、刘杰、杨琼、郑露、明⽟珍、刘福通、陈友谅、陈友定、张⼠诚、徐寿辉、柯九思、彭莹⽟、倪⽂俊、张必先、张定边、妥欢贴睦尔(元顺帝)、赵孟頫、管道升、康⾥脱脱、鲁明善、汪汝懋、张⾬、赛典⾚·赡思丁、盛懋、黄公望、察罕铁⽊⼉、亦⿊迭⼉丁、也⾥迷失、王开明:朱元璋、刘基、宋濂、⾼启、李善长、徐达、常遇春、邓愈、汤和、沐英、冯胜、朱亮祖、傅友德、朱允炆、朱棣、郑和、铁铉、解缙、姚⼴孝、王景、邹辑、唐赛⼉、唐寅、⽂征明、祝枝⼭、周⽂宾、冯梦龙、吴承恩、汤显祖、戚继光、严嵩、严世蕃、胡宗宪、俞⼤猷、谭纶、海瑞、李时珍、徐霞客、宋应星、王守仁、⾼拱、张居正、冯保、徐阶、王振、刘瑾、魏忠贤、崇祯皇帝、正德皇帝、天启皇帝、王承恩、陈圆圆、张献忠、李⾃成、熊廷弼、孙承宗、袁崇焕、⽑⽂龙、王世贞、顾起元、何可纲、赵率教、祖⼤寿、丘睿、柳如是、李⾹君、邓⼦龙、徐渭、王抒、杨⼤中、⽅孝孺、齐泰、黄⼦澄清:皇太极、顺治、多尔衮、孝庄、鳌拜、索尼、苏克萨哈、遏必隆、康熙、洪承畴、吴三桂、范仁宽、纳兰明珠、索额图、姚启圣、施琅、尚可喜、耿精忠、雍正、年羹尧、隆科多、李卫、乾隆、纪晓岚、刘墉、和绅、和琳、阿贵、福康安、张廷⽟、周培公、熊赐履、李光地、陈廷敬、于成龙、南怀仁、汤若望、林则徐、关天培、嘉庆、道光、洪秀全、杨秀清、萧朝贵、冯云⼭、韦昌辉、⽯达开、林凤翔、李开芳、陈⽟成、李秀成、⽥⽂镜、洪宣娇、咸丰、同治、光绪、宣统、慈禧、慈安、奕昕、左宗棠、曾国藩、曾国荃、刘永福、李鸿章、荣禄、张之洞、李莲英、邓世昌、丁汝昌、曹雪芹中国历史名⼈⼤全,周武王姬发周幽王勾践夫差商鞅嬴政贾夫⼈姜⼦⽛黄飞虎周⽂王李靖⽐⼲闻太师姜后伯⾢考费仲纣王齐桓公姜⼩⽩楚庄王芈侣秦穆公嬴任好宋襄公⼦兹甫范蠡郑庄公姬寤⽣吴王阖闾孔⼦孙武鲁班周吕尚刘邦刘彻王莽霍光曹参英布卢绾彭越虞诩王允李膺梁冀李固刘濞晁错淳于长霍光张骞桑弘⽺贾谊陈平张良萧何周亚夫陈汤班超霍去病窦婴卫青邓禹李⼴利李⼴韩信窦宪东⽅朔耿弇周勃邓禹寇恂贾复吴汉项⽻虞姬范增丁仪(正礼)丁奉(承渊)丁原(建阳)丁谧(彦靖)关⽻(云长)丁廙(敬礼)于禁(⽂则)⼠孙瑞(君荣)⼭涛(巨源)卫瓘(伯⽟)马磾(翁叔)马良(季常)马忠(德信)马超(孟起)马谡(幼常)马腾(寿成)王允(⼦师)王双(⼦全)王平(⼦均)王匡(公节)王戎(睿冲)王观(伟台)王甫(国⼭)王连(⽂仪)王沈(处道)王肃(⼦雍)王修(叔治)王浑(⽞冲)王路(⽂舒)王颀(孔硕)王祥(休徵)王朗(景兴)王基(伯舆)王谋(元泰)王粲(仲宣)王睿(⼟治)韦康(元将)太史慈(⼦义)⽑玠(孝先)公孙度(升济)公孙瓒(伯圭)⽂钦(仲若)⽂聘(仲业)尹奉(次曾)邓艾(⼟载)邓芝(伯苗)邓⽌飏(⽞茂)孔伷(公绪)孔昱(世元)孔融(⽂举)母丘甸(⼦邦)母丘俭(仲恭)⽢宁(兴霸)左慈(元放)卢植(⼦⼲)申耽(义举)⽥丰(元皓)⽥畴(⼦泰)⽥豫(国让)史涣(公刘)乐进(⽂谦)冯习(休元)司马师(⼦元)司马防(建公)司马炎(安世)司马昭(⼦尚)司马儁(元异)司马朗(伯达)司马望(⼦初)司马徽(德操)司马懿(仲达)边让(⽂礼)吉穆(思然)吉邈(⽂然)毕轨(昭先)吕布(奉先)吕范(⼦衡)吕凯(季平)吕岱(定公)吕虔(⼦恪)吕据(世议)吕蒙(⼦明)朱隽(公伟)朱然(义封)伍孚(德瑜)伍琼(德瑜)任峻(伯达)华陀(元化)华歆(⼦鱼)华核(永先)伊籍(机伯)向朗(巨达)全琮(⼦璜)刘巴(⼦初)刘永(公寿)刘协(伯和)刘先(始宗)刘邠(令元)刘劭(孔才)刘表(景升)刘岱(公⼭)刘备(⽞德)刘放(⼦弃)刘宠(祖荣)刘勋(⼦台)刘晔(⼦扬)刘陶(⼦奇)刘理(奉孝)刘焉(君郎)刘琰(威硕)刘禅(公嗣)刘虞(伯安)刘廙(恭嗣)刘璋(季⽟)刘繇(正礼)刘瑢(⽂衡)刘馥(元颖)⽺祜(叔⼦)关⽻(云长)许允(⼟宗)许攸(⼦远)许劭(⼦将)许靖(⽂休)许褚(仲康)许慈(仁笃)孙礼(德达)孙匡(季佐)孙权(仲谋)孙休(⼦烈)孙观(仲台)孙坚(⽂台)孙和(⼦孝)孙河(伯海)孙亮(⼦明)孙桓(叔武)孙峻(⼦远)孙资(彦龙)孙乾(公祜)孙皓(亢宗)孙皎(叔明)孙翊(叔弼)孙綝(⼦通)孙策(伯符)孙登(⼦⾼)孙瑜(仲异)刘静(幼台)孙韶(公礼)邯郸淳(⼦叔)严畯(曼才)社预(元凯)社袭(⼦绪)杜琼(伯瑜)杜微(国辅)杨仪(威公)唐⾩(义⼭)杨修(德祖)杨洪(季休)杨彪(⽂先)杨暨(休先)李严(正⽅)李典(曼成)李胜(公昭)李恢(德昂)孝通(⽂达)李福(孙德)李撰(钦仲)吾粲(孔休)邴原(根矩)来敏(敬达)步骘(⼦⼭)吴质(季重)岑晊(公孝)何进(遂⾼)何宗(彦英)何晏(平叔)何曾(颖⽼)何颙(伯求)应劭(仲远)⾟毗(佐治)⾟敞(泰雍)宋忠(仲⼦)张飞(翼德)张辽(⽂选)张休(叔嗣)张华(茂先)张纮(⼦纲)张茂(彦林)张松(永年)张郃(隽乂)张承(仲嗣)张南(⽂进)张昭(⼦布)张津(⼦云)张特(⑵古代名⼈名字1、韩愈(唐朝⽂学家)韩愈(768年—824年12⽉25⽇),字退之,河南河阳(今河南省孟州市)⼈。
中国现代英雄人物事迹

中国现代英雄人物事迹
1. 邓稼先:他是“两弹一星”元勋,为了祖国的核事业,隐姓埋名,默默工作二十多年,为我国核武器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2. 郭明义:他是当代雷锋,是学习雷锋的楷模。
他无私奉献,关爱他人,几十年如一日地做好事,捐款捐物,不遗余力地帮助有困难的人。
3. 王进喜:他是中国石油工人中的一颗螺丝钉,为了祖国石油工业的发展,他甘愿奉献自己的一切。
他带头跳进钻井泥浆池,一身淤泥一身伤,但他没有退缩,带领工友们一起努力工作,为国家建设提供了重要的能源保障。
4. 罗阳:他是航空工业的杰出代表人物之一,为了祖国的航空事业,他付出了全部的精力和生命。
他带领团队研制新型战斗机,为祖国的航空事业做出了重要贡献。
5. 袁隆平:他是杂交水稻之父,为解决中国人的吃饭问题做出了巨大贡献。
他一生致力于杂交水稻的研究,不断探索和实践,最终成功培育出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杂交水稻品种,为我国农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以上只是中国现代英雄人物事迹的一部分,还有很多其他英雄人物也做出了不朽的贡献。
他们的事迹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可能成为英雄,只要我们心怀大志、勇于担当、敢于创新、乐于奉献,就能够为祖国和人民做出自己的贡献。
高考作文素材:古代杰出人物事迹【十篇】

【导语】作⽂是语⽂考试的重中之重,想要写好作⽂就要多练多记⼀些素材,写的时候就能够灵活套⽤。
以下是©⽆忧考⽹为⼤家整理的《⾼考作⽂素材:古代杰出⼈物事迹【⼗篇】》希望对⼤家的写作有启发和帮助。
篇⼀、周瑜:历史长河中的不灭星光 【获奖名⽚】坚守信念为国捐躯 【评价】 1.谈笑间,⽻扇轻摇,破敌百万;沙场上,征袍染红,⾎战南郡。
他⽤短暂的⼀⽣,诠释忠诚与智慧的真正含义。
2.国家危难,他⼒排众议,强据曹魏,尽显名⼠风采;⾚壁阵前,他泰然⾃若,拔剑相迎,破百万曹军。
他短暂的⼀⽣确如⾼⼭般让⼈仰⽌! 【颁奖词】 权⼒的巅峰,他触⼿可及;忠诚的信条,他永⽣不忘。
他⽕烧⾚壁,⾎战南郡,以⾃⼰短暂的⽣命,成就他⼈的王者霸业。
⼀颗忠⼼,东吴元⽼,他深谋远虑,助吴天下三分。
何谓贤谋,何谓良帅,何谓能⾂,公瑾是也。
【事迹】 周瑜出⾝⼠族,早年与孙策是挚友。
他尽⼼辅佐孙策,为孙策东渡江东⽴下汗马功劳。
孙策死后,周瑜⼜效⼒孙权。
建安七年,曹操下书责令孙权送其⼦为⼈质,众⼤⾂犹豫再三不能决断。
周瑜⼒挽狂澜,分析利弊,最终说服群⾂。
周瑜对孙⽒忠贞不⼆。
他拒绝了曹操派⼈的游说,态度坚决。
建安⼗三年,曹操挥军三⼗万会猎江东。
周瑜英勇不惧,说服众⼈,与曹决⼀死战。
⾯对三⼗万曹军,周瑜展现的是⼀位真正的英雄拥有的豪迈。
⼀句“操直送死”,⼀计“⽕烧曹军”,⼀场“⾚壁之战”,成就了他的辉煌。
这场⼤⽕使曹元⽓⼤伤,奠定了三分天下的局⾯。
熊熊的⽕焰是周瑜爱国的⼼⽕,是他誓死效忠的⾚⼦之⼼。
⾚壁之战后,他为了扩张东吴的势⼒,主张攻打南郡,在那场战争⾥他失去了⽣命,但他在⾚壁船头傲⽴的风姿,依然让⼈仰望。
他将⼀⽣都奉献于东吴霸业,直到最后⼀刻都不曾倒下。
篇⼆、屈原:⾚⼦之⼼的汨罗英魂 【获奖名⽚】浊世清莲 【评价】 1.“宁溘死以流亡兮,余不忍为此态也”。
在有些⼈看来,处世不于认真,世道清明,可以出来为官;世道浑浊,可以与世浮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南霁云
南霁云(712年―757年),魏州顿丘(今河南清丰),唐朝玄宗、肃宗时期名将。
出身农民家庭,因排行第八,人称“南八”,为人勇武过人。
在“安史之乱”中,协助张巡镇守睢阳,屡建奇功。
后睢阳陷落,南霁云宁死不降,慨然就义。
南霁云青少年时代勤劳能干,喜爱学习,平时收工后总要习文练武。
传说他会七十二路枪法,善骑马射箭,能左右开弓,百步之内箭无虚发。
因家境贫寒,不得不弃家外出谋生,后投奔张巡部下被委以重任。
至德二年(公元757年),安庆绪杀死安禄山后,派汴州刺史尹子奇统兵30万攻睢阳(今河南商丘市睢阳区西南)。
睢阳太守许远向张巡求援。
张、南引兵自宁陵向睢阳进发,攻破叛军防线与睢阳守军会合。
后尹子奇披挂上阵,被南一箭射中左眼。
为守住睢阳,张遣南先向屯兵彭城(今徐州)的御使大夫许叔冀求援,但许无动于衷,南置骂而归。
随率精骑三十突围至临淮(今江苏盱眙北)向御史大夫贺兰进明求救。
南见其不肯出兵,便进前一步说:“睢阳与临淮近在咫尺,两地相依为存,若睢阳失守,临淮危在旦日,请大夫三思。
”贺兰见南是难得将才,便想留于身边,于是设宴款待。
南含泪道:“云来时,睢阳之人不食月余日矣。
云虽欲独食,义不忍。
虽食且不下咽。
”说着,拔出佩刀自断中指。
然贺兰仍不语,南说:“主帅之命不能完成,叛兵不能扫平,国家不得安宁,请留此指以示人之心,归报主帅,与城池共存亡。
”随上马而辞。
临出城怒弓会射佛塔,箭入半箭。
并誓曰:“叛军平定后,必杀进明,此箭乃我志也!”。
在睢阳返城途中,被叛军发现,经一场血战,才进了睢阳城内。
城内绝粮,“茶纸既尽,遂食马;马尽,罗雀掘鼠”,张巡将爱妾为节约口粮,自杀身亡。
尹子奇用云梯攻城,城头上的守军已饿到无法拉弓。
是年十月,睢阳陷落,张巡、南霁云被虏。
叛军尹子奇劝南投降,南禀禀正气,大声说:“男子汉大丈夫,不可向不义者屈服,宁掉头颅垂青史,不留骂名在人间。
”昂首挺胸英勇就义。
后人曾有诗云:洒血睢阳谁笑痴?故乡粗豆靡穷期;李唐社稷今何在?不及将军尚有祠!
2.李彪
李彪,字道固,顿丘卫国人也,孝文赐名焉。
家寒微,少孤贫,有大志,好学不倦。
初受业于长乐监伯阳,伯阳称美之。
晚与渔阳高悦、北平阳尼等将隐名山,不果而罢。
悦兄闾博学高才,家富典籍,彪遂于悦家手抄口诵,不暇寝食。
既而还乡里。
平原王陆睿年将弱冠,雅有志业。
娶东徐州刺史博陵崔鉴女,路由冀、相,闻彪名而诣之。
修师友之礼,称之州郡遂。
遂举孝廉,至京师,馆而受业焉。
高闾称之朝贵,李冲礼之其厚,彪深宗附之。
3.王观
.王观(1035~1100),字通叟,如皋(现属江苏南通)人,宋代词人。
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科举及第。
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考中进士。
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相传曾奉诏作《清平乐》一首,描写宫廷生活。
高太后对王安石等变法不满,
认为王观属于王安石门生,就以《清平乐》亵渎了宋神宗为名,第二天便将王观罢职。
王观于是自号“逐客”,从此以一介平民生活。
王观代表作有《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临江仙-离杯》、《高阳台》等,其中《卜算子》一词以水喻眼波,以山指眉峰;设喻巧妙,又语带双关,写得妙趣横生,堪称杰作。
《红芍药》词写人生短暂,从而提出人生应追欢及早,写法亦颇有特色。
4.京房
京.房,本姓李。
汉元帝时为郎、魏郡太守。
治易学,师从梁人焦延寿,详于灾异,开创了京氏易学,有京氏易传存世。
由于他开创了今文《易》学“京氏学”,自成一派。
《易》作为中国学术源头之一,研求者代不绝迹,京房是其中颇有影响的一位。
京房的《易》学得之于焦延寿。
焦延寿讲《易》,喜推灾异,以自然灾害解释卦象,推衍人事。
《汉书·京房传》概括焦延寿的学术道:“其说长于灾变,分六十卦更值日用事,以风雨寒温为候,各有占验。
”汉代《易》学流变为术数,焦延寿是始作俑者。
京房从焦延寿学《易》,深得焦氏《易》学“真谛”。
他把焦延寿以灾异讲《易》的做法推向极端,到处宣讲,以之干政,使《易》学此一流派在当时声名显赫,对后世影响极大,以致人们把这一流派称之为今文《易》学“京氏学”。
焦延寿大概看出了京房以《易》干政的危险性,曾不无忧虑地说:“得我道以亡身者,京生也。
”(《汉书·京房传》)最后结局果然不出焦氏所料。
5.杜鸿渐
杜鸿渐(709年-769年),字之巽,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人,唐朝宰相,礼部尚书杜暹族子[1]。
杜鸿渐年轻时敏悟好学,后考中进士,初授王府参军。
天宝末年,杜鸿渐累迁至大理寺司直,充任朔方军留后、支度副使。
至德元年(756年),安史叛军进逼长安,唐玄宗西逃入蜀,皇太子李亨则北上平凉。
杜鸿渐与朔方军僚属魏少游、崔漪、卢简金、李涵等人商议道:“平凉不是聚兵之地,若想取胜,一定要到朔方。
如果我们奉太子为主,聚集河陇兵力,联结回纥,同时征召北方劲骑,南下平乱,可以收复二京,雪耻国辱,上报明主,下安百姓。
”杜鸿渐于是起草表章,陈述朔方军的军资力量,让李涵赶赴平凉。
李亨大喜,决定前往朔方。
[3]
不久,杜鸿渐到平凉北部的白草顿迎接李亨,并趁慰劳士卒之时,向李亨进言道:“朔方军乃天下劲旅,灵武又是用武之地。
如今回纥请和,吐蕃归附,各地郡县都拒不从贼。
虽有郡县被叛军占据,也都希望回归朝廷。
殿下在朔方整顿武备,然后挥军南下,必能剿灭叛军。
”李亨深以为然。
[4]
同年七月,李亨到达灵武。
杜鸿渐与裴冕等人上表劝进,请李亨称帝,以顺应民心。
李亨起初不肯,但因杜鸿渐五次上表,最终只得应允。
杜鸿渐又亲自安排登基时的礼仪。
不久,李亨继位,是为唐肃宗。
杜鸿渐被授为兵部郎中,并管理中书舍人事务,后升任兵部侍郎。
6.王仙芝
王仙芝,濮州(今山东鄄城北)人﹐贩私盐时奔走各地,为抗拒官府查缉,练会武艺。
时关东大旱,官吏还要催缴租税、差役,百姓走投无路,聚集王仙芝周围,于874年初,[1]从濮州濮阳(今河南濮阳西南)发出檄文,斥责唐朝吏贪赋重,赏罚不平,自称均平天补大将军、兼海内诸豪都统,率领起义军攻克曹州(今山东曹县)、濮州。
王仙芝从起义开始到战死,三年有余。
他首先高举义旗,提出“平均”口号,对动员农民起而反抗唐朝黑暗残暴统治具有很大推动作用。
但他经不住胜利的考验,一再乞降削弱了对敌斗争,分裂了义军内部,他的失败,是动摇妥协的必然结果。
7.赵延进
赵延进(927-999)宋顿丘(今清丰)人,后汉末曾随父讨伐王景崇,常为先锋,乾祐元年又平睢阳之乱。